硫酸海带多糖对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

硫酸海带多糖对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

一、硫酸昆布多糖在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中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彬彬[1](2016)在《黄芪超滤物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黄芪超滤物(ultra-filtration extract mixture from Astragalus Mongholicus,UEMAM)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的增敏作用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为UEMAM联合重离子放疗治疗恶性腹水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制备恶性腹水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按50、100、150mg/kg/d的UEMAM和等体积生理盐水(NS)灌胃成模小鼠,观察各组小鼠日常生活状态,统计各组小鼠腹围、体重、腹水量及生存期,计算腹水抑制率及生命延长率,以确定最佳后续试验的UEMAM干预剂量。2:制备恶性腹水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UEMAM组、放疗组及UEMAM加放疗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UEMAM灌胃、6Gy12C6+离子束外照射及UEMAM联合6Gy12C6+离子束外照射处理。观察各组小鼠日常生活状态,统计各组小鼠腹围、体重、腹水量及生存期,计算腹水抑制率及生命延长率。并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H22腹水瘤细胞的凋亡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观察各组腹水瘤细胞DNA损伤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P53、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1:UEMAM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中、高剂量组的UEMAM均可以有效抑制恶性腹水的生成,提高腹水瘤小鼠的生活质量,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高剂量组比较,二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则100mg·kg-1·d-1作为后续试验的最佳药物剂量。2:后续实验中UEMAM加放疗组小鼠体重、腹围、腹水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且UEMAM加放疗组小鼠生存时间最长,生命延长率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FCM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小鼠腹水瘤细胞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且在各时间点均以UEMAM加放疗组凋亡率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4:SCGE结果显示UEMAM加放疗组腹水瘤细胞DNA损伤最严重,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CR及WB技术检测均显示,与其它各组比较,UEMAM加放疗组能明显上调P53、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基因及蛋白水平,下调Bcl-2的基因及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MAM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具有辐射增敏作用,其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53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有关,通过抑制H22腹水瘤细胞损伤的DNA双链修复,上调P53、Bax基因及蛋白水平,下调Bcl-2基因及蛋白水平,并通过线粒体激活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分子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进而诱导H22腹水瘤细胞凋亡。

赵红[2](2011)在《昆参颗粒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进展期胃癌病历,从中抽提出评价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中医证候指标、疾病指标和综合调理指标;利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抽提的三类指标评价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昆参颗粒对实验动物模型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回顾性调查研究:查阅1999年~2009年山东省中医院住院病人中14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历,以填写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症状、肿瘤标志物、复发转移、贫血等方面的资料,并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整理并处理数据,着重分析各检查项目中的主要异常元素,从中抽提证候指标、疾病指标、综合调理指标;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昆参颗粒辅助化疗组(昆参组)3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对中医证候指标、疾病指标、综合调理指标的影响;3.实验研究:采用“MNNG+雷尼替丁+乙醇+饥饱失调”的综合方法复制Wistar大鼠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昆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参莲胶囊组,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浆及组织中VEGF、bFGF、MVD的表达;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性肉瘤VEGF蛋白表达。结果:1.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抽提出中医证候指标,即主症:食少纳呆,上腹痛或痞,形体消瘦,体倦乏力,舌质暗或淡,舌苔厚腻或苔少,脉弦、滑或沉细;次症:腹胀、恶心呕吐、黑便、神疲懒言、烧心泛酸、大便溏结不调、进食梗阻感。疾病指标: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基因变化等均可以作为进展期胃癌复发、转移和疗效评价的监测指标。综合调理指标:用KPS(Karnofsky)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胃癌特异量表等反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用生存率、生存时间、肿瘤稳定率、体重等指标评价患者整体状况。2.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后病灶变化比较,昆参颗粒辅助化疗组30例有效率56.67%,病灶稳定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41.67%,病灶稳定率75%,经卡方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昆参组患者的各项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CD3、CD4、CD4/CD8、NK细胞),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体重、Karnofsky评分、QLQ-C30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昆参颗粒辅助化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昆参颗粒辅助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白细胞下降、便秘、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着下降(P<0.05)。3.实验研究结果:①血浆VEGF:模型组大鼠VEGF血浆含量在53周后增加,参莲组则在53周达到高峰,而大、中、小剂量组在57周达到高峰,之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大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②组织VEGF: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各组大鼠VEGF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昆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VEGF表达显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均P<0.01),与参莲胶囊组比较无差异;③组织bFGF:正常组bFGF的表达较弱,模型组表达强烈,二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昆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差异;④MVD:模型组的MVD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昆参颗粒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⑤S180肉瘤VEGF表达:模型组VEGF呈强阳性表达,昆参颗粒小剂量组VEGF呈中度阳性表达,而在昆参颗粒大剂量组,VEGF呈弱阳性表达。结论:1.回顾性调查研究: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时,我们既要考虑近期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的改善,同时也要评价对胃癌复发率、转移率、贫血发生率等情况的远期疗效,从而建立全面、有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2.临床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观察,昆参颗粒辅助化疗组在证候指标、疾病指标、综合调理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提示中医药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实验研究:昆参颗粒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MVD)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关键作用机制。

王希,林菁[3](2010)在《仓鼠肿瘤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文中指出

王希[4](2010)在《黄癸素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及抗肿瘤转移和抑制仓鼠颊癌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观察黄癸素联合用药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作用;黄癸素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制;黄癸素对化学诱导的仓鼠颊癌的防治作用。方法:(1)应用MTT法检测黄癸素联合临床常用药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应用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S180的治疗试验观察黄癸素联合5-F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3)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黄癸素对SW480细胞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4)细胞-基质粘附实验检测黄癸素对B16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5)划痕实验检测黄癸素对B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6)应用Transwell小室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分析黄癸素对B16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7)免疫S-P法测定黄癸素对肿瘤细胞转移相关因子CD44V6表达的影响。(8)明胶酶谱法测定黄癸素对肿瘤细胞分泌基质金属酶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9)黄癸素对B16细胞C57BL/6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的影响。(10)黄癸素对H22细胞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的影响。(11)建立DMBA诱导的仓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于6周、9周和12周系统观察黄癸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局部病变情况,实验结束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一、黄癸素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及相关机制黄癸素联用羟喜树碱对SGC-7901、SW116、HepG2、SW480细胞具有显着的协同抑制作用,与5-FU联用对MGC-803、SGC-7901、SW116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与5-FU合用可显着抑制小鼠H22、S180实体瘤的在体生长;黄癸素对拓扑异构酶都Ⅰ、Ⅱ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二、黄癸素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制初探黄癸素可抑制B16细胞与基质及内皮细胞的粘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划痕实验中,在原始致伤区的基础上,用药组细胞在Fn上的迁移均受到明显抑制。Transwell小室,药物与细胞作用48h后,细胞穿越基底膜的能力显着低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与药物浓度成反比。通过黄癸素作用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所表达的MMP-2、MMP-9活性较对照组有显着的降低。在体试验显示黄癸素有一定程度抑制C57BL/6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小鼠H22肝癌肺转移的作用。三、黄癸素对化学诱导仓鼠颊癌的抑制作用黄癸素36、54、72mg/kg分别作用于DMBA诱导的仓鼠,第9周开始高剂量即有抑制病变发生的作用,第12周病理检查见其颊粘膜的不典型增生发生率、鳞癌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54、72mg/kg组仓鼠颊粘膜的不良增生总发生率分别为66.6%、53.3%,比模型组(86.6%)分别降低了20%和33.3%。结论:黄癸素与5-FU、羟喜树碱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拓扑异构酶都Ⅰ、Ⅱ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在体试验表明黄癸素与5-FU合用可显着抑制小鼠H22、S180实体瘤的在体生长。细胞试验显示黄癸素可降低B16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在体试验显示黄癸素可抑制B16黑色素肿瘤和H22肝癌的肺转移。黄癸素对化学诱导仓鼠颊癌有抑制作用。

姚红[5](20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取得肺癌标本38例;肺良性病变标本7例;肺正常组织10例中的表达。研究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同肺癌的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乙酰肝素酶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切取的肺癌标本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鳞癌22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标准分期,Ⅰ、Ⅱ期20例,Ⅲ期、Ⅳ期18例;高、中分化26例,低分化12例;淋巴结转移阴性11例,阳性27例。患者年龄3875岁,男性34例,女性4例。另取肺良性病变标本7例(肺炎性假瘤4例、肺结核2例、肺纤维性瘤1例),正常肺组织10例,均经病理证实。标本取得后迅速置于-80°C超低温冰箱备用。石蜡包埋后制成蜡块.采用SP三步法进行免疫组化,主要试剂兔抗人HPSE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用型SP三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取蜡块做4μm的连续切片,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后置于新鲜配制的3%H2O2溶液室温浸泡10 min,然后蒸馏水冲洗。将切片放入盛有0. 01M柠檬酸盐缓冲液(pH6. 0)抗原修复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进行微波修复30分钟,室温下冷却,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滴加一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30min,4℃冰箱过夜。PBS洗涤3次,滴加二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10min,PBS洗涤3次,滴加三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10min, PBS洗涤,切片在DAB-H2O2中显色,见棕黄色颗粒后终止反应。苏木精复染,盐酸酒精分化,热水反兰。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每批试验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结果判断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者视为阳性染色细胞。高倍镜下每张切片选择4个视野,分别计数阳性细胞数,进行半定量分级,然后取平均值。采用半定量分级法判定染色结果,判定标准如下:高倍镜下胞浆内染色情况:①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②阳性范围: <5%为0分, 5% 25%为1分, 26% 50%为2分, 51% 75%为3分, >75%为4分。两项结果相加<2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 45分为中度阳性(++), 67分为强阳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乙酰肝素酶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差异。正常肺组织不表达、肺良性病变中表达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28例。三种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00.00%、14.28%、73.68%,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有统计学意义。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有关,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研究表明,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中均可检测到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预后不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乙酰肝素酶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其中细胞膜染色更深,癌边缘外肝素酶着色强于中央的部位,推测肝素酶是胞内合成后结合于膜上,在癌发生侵袭和转移时分泌出胞,溶解BM和ECM中HPSG,从而促进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并且淋巴结转移灶中多呈强阳性表达,也提示HPSE与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解亦斌[6](2009)在《胰腺癌肝转移脂质体阿霉素介入化疗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胰腺癌在最初诊断时即有约50%的患者出现肝转移,另外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约70%最先出现转移的部位包括肝脏,而目前对肝转移瘤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这是胰腺癌治疗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当今临床医疗中对胰腺癌肝转移瘤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介入治疗,其所用药物借鉴胰腺癌全身化疗或肝癌介入化疗,包括吉西他滨、顺铂、5-Fu以及阿霉素等多种药物。但是所有这些药物都面临毒副作用大,患者耐受性差,用药剂量很难达到最佳治疗剂量,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效率较低。胰腺癌由于缺乏大型动物细胞系,无法进行筛选最佳用药方案的介入化疗实验研究。脂质体阿霉素由于脂质体载药的原因改变了阿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组织分布规律,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心脏及全身各系统的毒副作用。本课题采用裸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首次通过脾脏注射给药模拟介入化疗来比较脂质体阿霉素与阿霉素相比用于胰腺癌肝转移介入化疗的优势,以筛选胰腺癌肝转移介入化疗新的药物剂型。本课题采用薄层水化法和主动载药法制备PEG-DSPE(polyethylene glycol-distearoylphasphatidyle-thano-lamine)修饰的脂质体阿霉素,经检测所制备的脂质体阿霉素粒径在110±10nm范围内,阿霉素药物包封率为94.21%,长期放置后再次检测性质稳定,适合用于动物实验研究。采用脾脏注射给药模拟介入化疗为本实验首次采用,其可行性原因有以下三点:(1)解剖学上脾脏内血液几乎全部首先回流肝脏,这点与肝动脉或门静脉给药类似。(2)染料法观察显示脾脏下极注射美兰溶液的同时肝脏左叶部分区域出现蓝染,继续给药蓝染区域扩散至全肝,说明肝左叶首先出现蓝染的区域为脾脏下极注射给药时药物首先到达的区域。(3)在门静脉高压模型的实验性治疗中有采用脾脏注射给药的报道。在采用脾脏注射给药模拟介入化疗和尾静脉注射给药模拟全身化疗的治疗实验中脾脏注射给药组疗效优于尾静脉给药组,进一步证实此给药途径虽不能替代肝动脉给药但可以模拟之。采用上下增减剂量法(up and down procedure,UPD)测得脂质体阿霉素和阿霉素经脾脏给药对裸鼠的LD50分别为30.4mg/Kg和17.65mg/Kg,说明脂质体阿霉素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药物的安全剂量。通过药物组织分布实验发现脂质体阿霉素经脾脏注射给药与尾静脉注射给药相比降低了动物心脏、肺脏及肾脏内药物浓度,提高了肝脏及脾脏内药物浓度,同时血液内药物峰浓度降低,曲线下面积减小,从药代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脾脏注射给药模拟介入化疗疗效更佳的原因。由于本实验采用的模型每只动物需要进行两次手术,费时较长,一次实验所能进行的动物只数有限,药效学实验中以剂量为3mg/kg和6mg/kg阿霉素做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脂质体阿霉素1.5mg/kg,3mg/kg和6mg/kg三个剂量疗效均有显着差异,呈剂量依赖性。3mg/kg脂质体阿霉素与相同剂量阿霉素相比肿瘤缩小更明显(P<0.05),与相同剂量吉西他滨加顺铂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体阿霉素6mg/kg和9mg/kg疗效均较好,无显着差异。6mg/kg脂质体阿霉素与相同剂量阿霉素相比疗效无显着性差异,与相同剂量吉西他滨加顺铂相比肿瘤显着缩小(P<0.05)。脂质体阿霉素各剂量组均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阿霉素组(6mg/kg)和吉西他滨加顺铂组(6mg/kg)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均有约半数动物死亡。药效学实验进一步说明脂质体阿霉素用于介入化疗与阿霉素相比疗效显着提高,毒性显着降低,且6mg/kg脂质体阿霉素为最佳实验治疗剂量。上述实验资料表明,本实验所制备的PEG-DSPE修饰的脂质体阿霉素理化性质均一、稳定,应用于介入化疗能够取得较阿霉素更好的疗效,同时降低了阿霉素的毒副作用,有望成为新的介入化疗药物剂型。

石颖文[7](2009)在《以吉西他滨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概述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短。吉西他滨(GEM)单药目前是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多项三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显示了吉西他滨单药和吉西他滨联合方案化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作用,其结果不尽相同,Meta分析可合并多个研究结果,通过计算其总体效应来为临床提供参考,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动脉化疗可以通过对肿瘤动脉的局部灌注使肿瘤组织有较高的药物分布,有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药物动脉化疗可能对晚期胰腺癌有效。近年来,我院尝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及铂类药物。中医药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优越性,我们的前期研究也提示中医药可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因此,以吉西他滨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胰腺癌日益受到临床肿瘤医师的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明确吉西他滨联合药物治疗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通过生存分析了解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方案动脉化疗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检索MEDLINE、EBM reviews、EMBASE等数据库,查阅有关文献。所选Ⅲ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象为晚期胰腺癌,单药治疗组接受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联合治疗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喜树碱类、抗代谢类或靶向类)药物治疗。两名评价员独立检索资料。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6个月、1年生存率、ORR(客观缓解率)及风险比(HR)。2.Epi-data建立数据库,记录102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中位生存期,6个月、1年及3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 rank(时序)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Kaplan—Meier法的log rank(时序)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可能有影响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预后因子并构建预后模型。结果1.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1年生存率方面两者有差异(RR:0.87,95%可信区间:[0.78,0.96],P=0.008),联合治疗组有着较高的1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相比降低了7%的死亡风险(HR=0.93,95%可信区间:0.88到0.98)。2.102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8月,6个月生存率为46.1%、1年生存率为18.6%、3年生存率为4.9%;疗效分析显示在GEM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胰腺放疗者中位生存期为6.0月,未加用放疗者中位生存期为4.3月,加用胰腺放疗者生存期更长,且有显着差异(P=0.014)。在肝转移患者中,在GEM和铂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了吡柔比星(THP)者中位生存期为5.9月,未加用THP者中位生存期为4.4月,加用THP者生存期更长,且差异显着(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后因素为腹水(X1)、基线CA19-9水平(X2)、分期(X3)和胰腺放疗(X4),预后指数方程为:PI=2.112X1+0.592X2+0.647X3-0.660X4,随着预后指数的升高,患者的生存期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1.Meta分析显示,吉西他滨联合抗癌药物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可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吉西他滨联合抗癌药物治疗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对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更有益。2.对10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1)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及清胰化积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腺放疗、肝转移患者加用吡柔比星动脉化疗可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2)在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中,腹水、基线CA19-9水平、胰腺放疗和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根据独立影响因子构建的预后模型可用于预后估计。

余荣杰,赵洪雯,李敛,刘宏,干磊,吴雄飞[8](2008)在《海带多糖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海带多糖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海带多糖治疗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淋巴细胞类肝素酶(heparanase,Hpa)mRNA表达,以及肾组织Hpa、IL-6、IL-8表达变化。结果海带多糖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淋巴细胞Hpa mRNA含量、肾组织Hpa、IL-6及IL-8表达均不同程度低于阿霉素肾病对照组。结论海带多糖对阿霉素肾病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pa以及促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炎性损伤治疗作用。

贾永杰[9](2008)在《“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及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和探讨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作用机理,为寻找低毒和高效的治疗肿瘤药物及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方法:1.将60例符合标准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昆参颗粒治疗组30例和参莲胶囊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同时比较两组的死亡率。2.建立S180及EAC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8只,通过比较给药后各组小鼠的抑瘤作用,计算抑瘤率并进行显着性检验。结果:临床研究昆参颗粒组治疗前后有效率,治疗积分明显高于参莲胶囊组(P<0.05)。实验研究表明,昆参颗粒对移植性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昆参颗粒对S180及EAC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药物,其对胃癌的治疗价值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白建平,徐凯[10](2008)在《胰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硫酸昆布多糖在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中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昆布多糖在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中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芪超滤物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 言
实验一 黄芪超滤物的制备及对H22腹水瘤小鼠作用剂量的筛选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实验二 黄芪超滤物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基础研究
    2.临床研究
    3.小结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昆参颗粒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进展期胃癌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历纳入标准
        1.3 纳入病历的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中医症状及体征
        3.2 肿瘤标志物
        3.3 肿瘤复发转移情况
    4 研究结论
        4.1 必须明确中医辨证依据
        4.2 需重视肿瘤标志物的监测
        4.3 评价胃癌术后复发率、转移率
        4.4 必须重视综合调理效果
    5 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5.1 建立疗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5.2 中医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5.3 进展期胃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想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原则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肿瘤病灶变化
        3.2 症状体征变化
        3.3 疾病指标评价
        3.4 综合调理指标评价
        3.5 不良反应评价
    4 研究结论
        4.1 证候指标
        4.2 疾病指标
        4.3 综合调理指标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昆参颗粒对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造模试剂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分组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取材方法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模型大鼠胃癌的发生率
        3.2 昆参颗粒对模型大鼠血浆VEGF 含量的影响
        3.3 昆参颗粒对模型大鼠胃组织VEGF 表达的影响
        3.4 昆参颗粒对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 表达的影响
        3.5 昆参颗粒对模型大鼠胃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4 实验结论
    实验二 昆参颗粒对S180 荷瘤小鼠VEGF 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造模瘤株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分组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取材方法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昆参颗粒对小鼠S180 肉瘤体积与重量的影响
        3.2 昆参颗粒对小鼠S180 肉瘤VEGF 蛋白水平的影响
        3.3 ELISA 检测昆参颗粒对S180 荷瘤小鼠血浆VEGF 含量的影响
        4 实验结论
第四部分 讨论
    1 胃癌病名的历史沿革
    2 胃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2.1 胃癌的病因
        2.2 进展期胃癌的病机分析
    3 治则探讨
        3.1 健脾补虚固其本
        3.2 解毒消积治其标
    4 方药探讨
        4.1 处方组成
        4.2 组方依据
        4.3 现代药理研究
    5 临床疗效分析
        5.1 昆参颗粒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证候指标的影响
        5.2 昆参颗粒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疾病指标的影响
        5.3 昆参颗粒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综合调理指标的影响
        5.4 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分析
    6 昆参颗粒对实验动物VEGF、BFGF、MVD 的影响
    7 存在问题
    8 展望
        8.1 开发新药,提高疗效
        8.2 建立完善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详细摘要

(3)仓鼠肿瘤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诱发性肿瘤模型
    1.1 涂抹法:
    1.2 经口给药法:
    1.3 气管灌注法:
2 自发性肿瘤和可移植性肿瘤
    2.1 动物自发性肿瘤:
    2.2 动物可移植性肿瘤:
3 人类肿瘤的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
4 小结

(4)黄癸素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及抗肿瘤转移和抑制仓鼠颊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黄癸素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及相关机制
    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 法检测黄癸素体外联合给药作用
        2.3 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接种与传代
        2.4 黄癸素联合用药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S180的抑制作用
        2.5 黄癸素对DNA 拓扑异构酶Ⅰ、Ⅱ活性的影响
        2.5.1 黄癸素对DNA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影响
        2.5.2 黄癸素对DNA拓扑异构酶Ⅱ活性的影响
        2.6 数据处理
    二 结果
        1. MTT 法检测黄癸素体外联合给药作用
        2. 黄癸素联合用药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2.1 黄癸素联合 5-FU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H22 的作用
        2.2 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2.3 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
        2.4 黄癸素联用 5-FU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S180 的作用
        3. 黄癸素对 DNA 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3.1 黄癸素对 DNA 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影响
        3.2 黄癸素对 DNA 拓扑异构酶Ⅱ活性的影响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二部分 黄癸素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黄癸素体肿瘤细胞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
        2.2.1 黄癸素对 B16 细胞对基质基底膜的粘附能力影响
        2.2.2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与脐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影响
        2.3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2.4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2.4.1 趋化实验
        2.4.2 划痕实验
        2.5 黄癸素抗肿瘤细胞抗转移机制初探
        2.5.1 黄癸素对肿瘤细胞膜表面 CD44V6 表达的影响
        2.5.2 黄癸素对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的明胶酶谱分析
        2.6 黄癸素对 B16 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
        2.7 黄癸素对小鼠 H22 肝癌细胞肺转移的作用
        2.8 统计学处理
    二 结果
        1.黄癸素体肿瘤细胞体外粘附能力的影响
        1.1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体外粘附的影响
        1.2 黄癸素对 B16 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的影响
        2.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3. 黄癸素对 B16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3.1 趋化实验
        3.2 划痕实验
        4. 黄癸素抗肿瘤细胞抗转移机制初探
        4.1 黄癸素对肿瘤细胞膜表面 CD44V6 表达的影响
        4.2 黄癸素对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的明胶酶谱分析
        5. 黄癸素对 B16 黑色素瘤肺转移的影响
        5.1 C57BL/6 小鼠 B16 黑色素瘤肺转移率比较
        5.2 C57BL/6 小鼠 B16 肺转移瘤组织学观察
        5.3 荷瘤 C57BL/6 小鼠血清 NO 含量变化
        6. 黄癸素对H22 肝癌肺转移的影响
        6.1 黄癸素对小鼠H22 瘤肺转移瘤的影响
        6.2 小鼠H22 肝癌肺转移瘤组织学观察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黄癸素对化学诱导仓鼠颊癌的抑制作用
    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的分组
        2.2 化学诱导仓鼠颊粘膜病变
        2.3 给药方式
        2.4 实验观察与判断
        2.5 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
        1. 动物一般状况及局部粘膜变化
        2. 局部粘膜的组织学观察
    三 讨论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实验数据和图片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材料来源
        2.1.2 临床及病理资料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免疫组织化学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6)胰腺癌肝转移脂质体阿霉素介入化疗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索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脂质体阿霉素的合成
    材料
    方法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脾脏给药模拟介入化疗可行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阿霉素和脂质体阿霉素脾脏给药急性毒性比较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脂质体阿霉素经脾脏给药和经尾静脉给药药代动力学比较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脂质体阿霉素用于胰腺癌肝转移介入化疗药效学实验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课题资助基金
致谢
个人简历

(7)以吉西他滨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吉西他滨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对比:一项针对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动脉化疗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胰癌的临床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1
    综述2
    致谢

(8)海带多糖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2.1 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
    2.2 肾组织病理
    2.3 外周血淋巴细胞Hpa mRNA表达检测
    2.4 肾组织Hpa、IL-6、IL-8表达检测
        2.4.1 肾组织Hpa表达
        2.4.2 肾组织IL-6、IL-8表达
3 讨 论

(9)“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及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病例选择
        (一) 西医诊断
        (二)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三) 临床症状分级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剔除标准
        (六) 中止标准
        (七) 脱落标准
    二、治疗及观察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方法
        (五) 统计原则
    三、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
        (二) 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二) 两组死亡率比较
        (三)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四)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
    五、不良反应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与瘤株
        (二) 实验药物
        (三) 实验仪器与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 分组
        (二) 模型建立
        (三) 给药方法
        (四) 瘤样采集及观察指标
    三、检测指标、方法及结果
        (一) 小鼠体重、瘤体体积、瘤重、抑瘤率
        (二) EAC 荷瘤小鼠腹水量及腹膜微血管数
        (三) 统计学处理方法
        (四) 检测结果
    四、结论
讨论
    一、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一) 胃癌病名的历史沿革
        (二) 病因病机
        (三) 中医药治疗方法
    二、现代医学对胃癌成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三、昆参颗粒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 药物组成
        (二) 方义
        (三) 现代药理研究
    四、疗效机理探讨
        (一) 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10)胰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治则治法
4 实验研究

四、硫酸昆布多糖在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中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芪超滤物对H22腹水瘤小鼠重离子放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D]. 汪彬彬.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6(08)
  • [2]昆参颗粒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D]. 赵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3]仓鼠肿瘤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王希,林菁. 福建医药杂志, 2010(02)
  • [4]黄癸素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及抗肿瘤转移和抑制仓鼠颊癌作用的研究[D]. 王希. 福建医科大学, 2010(02)
  • [5]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姚红.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2)
  • [6]胰腺癌肝转移脂质体阿霉素介入化疗实验研究[D]. 解亦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0)
  • [7]以吉西他滨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D]. 石颖文. 复旦大学, 2009(12)
  • [8]海带多糖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J]. 余荣杰,赵洪雯,李敛,刘宏,干磊,吴雄飞. 重庆医学, 2008(08)
  • [9]“昆参颗粒”治疗进展期胃癌及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 贾永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0)
  • [10]胰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J]. 白建平,徐凯. 陕西中医, 2008(01)

标签:;  ;  ;  ;  ;  

硫酸海带多糖对仓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的抑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