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本体比较

中西诗歌本体比较

一、中西诗歌本体论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董首一[1](2020)在《构建“隐秀-张力”论的诗歌本体观》文中研究指明"隐秀"与"张力"是中西诗学中诗歌本体观的代表。它们都很重视语言的传达、"象"的营构和深层意义的建构。但又因为所处文化语境和所面对的文学问题不同,它们也存在许多差异:就表层与深层关系而言,"隐秀"之隐与秀可以独立生成美学趣味,而"张力"之外延与内涵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就深层意义层面而言,"隐秀"之隐的意义是单向的、同质的,而"张力"之内涵的意义是对立的、矛盾的;就文学目的而言,"隐秀"追求一种审美理想,而"张力"追求认知功能。它们之间的相异之处恰好相互弥补,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诗歌本体论版图。

谭艳丽[2](2021)在《朱光潜、宗白华和梁宗岱之诗论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徐书可[3](2020)在《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英美新批评作为一个流派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方法论指导仍不可小觑。张力是新批评派评判诗歌优劣的标准,是诗歌内部辩证结构的总称,更是新批评派理论的全面总结,由此,新批评派又被称为“张力诗学”。(1)张力论较好地诠释了新批评派以文学作品为本体,以细读法为法则,关注文本语言和结构的批评特色,为文学鉴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今批评界仍有很大的适用性及很强的生命力。“新批评派”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一个批评流派,相较于理论阐释,新批评派的成员们更注重批评实践,他们的理论主张大部分都隐藏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张力论也是如此,自退特将张力引入文学领域以来,少有系统而全面的新批评张力论梳理,所以对张力论进行理论总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新批评派张力论的生成背景、理论构成及贡献、局限和发展,以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新批评张力论体系。本文的撰写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结新批评张力论提出的背景,分别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来谈。现实层面,张力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学和批评现状分不开;理论层面,张力论的提出得益于艾略特、兰色姆、瑞恰慈和燕卜逊等人。第二章系统梳理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构成,先是总结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内涵,再具体分析新批评派对张力的论述。张力论最初由退特提出,又经过沃伦和奥康纳的扩展、维姆萨特的深化、布鲁克斯的实践,最终形成完整的新批评张力论。第三章对新批评张力论进行评价,叙写张力论的贡献、局限与发展。新批评张力论内涵深厚、操作性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存在过分夸大张力论的作用、对张力的运行机制未完全解释清楚、对张力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存在矛盾等局限。结语部分对新批评张力论进行总结,总结出新批评张力论具有多义性、对立统一性、整体性和思想性。

陈龄婧[4](2020)在《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古诗词教学走进传统文化,从而理解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是古诗词教学的文化取向。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及教学多依据西方文艺理论,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范畴解读中国古诗词,常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其实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诗歌理论,这些诗论与古诗词同根同源,其思维方式与话语形式更具一体性与相通性。因此,应用中国古代文论对古诗词进行鉴赏与评价更能抓住中国古诗词的审美特质。尤其是在当今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如何应用中国人自己的诗歌理论来鉴赏古诗词,使古诗词鉴赏真正回归文化本位,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思考方向。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选择了集古代诗论之大成的王夫之诗论,尝试探索应用王夫之诗论来鉴赏评价古诗词,从而为高中古诗词教学带来新的鉴赏视角与评价视角,为语文教学从传统文化语境研究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尝试。本文分五章对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尝试应用进行探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关键词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旨在挖掘王夫之诗论中的重要范畴——“现量”、诗“势”和“兴观群怨”对高中古诗词鉴赏的启示。“现量”论从创作角度阐明了诗词“感兴”的直觉性和艺术生命的整体性,以及情与景的互生关系;诗“势”是从诗歌艺术形式角度论述了诗歌生命情意的动态婉转,表现在“文行之象”和意象流动两个方面。“兴观群怨”则是直接从诗词的读者接受角度出发,围绕“兴观群怨”阐明了诗词鉴赏中文本、读者、作者三者的关系。第三章与第四章重在探究王夫之诗论应用于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笔者从核心素养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取向——“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出发,对新课标古诗词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古诗词教学在审美与文化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论述王夫之诗论在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承及“审美鉴赏”、“审美创造”上与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要求的契合。第五章重在探究运用王夫之诗论指导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通过前面对王夫之诗论所提出的古诗词“审美鉴赏”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分析,笔者从诗情、诗“势”、诗味、诗风四个层面对王夫之诗论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尝试应用进行探究。

胡东冶[5](2019)在《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文中指出艺术歌曲又被称为“诗之歌”,从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角度来讲,诗词与艺术歌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诗词与诗学理论从来都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分析的根本出发点。追本溯源,艺术歌曲从问世之初便与诗词相伴相生。无论是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还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诗性都是艺术歌曲的核心审美精神之所在;诗词与诗学理论都是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与实践的最核心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但当前,这却往往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甚至遗忘。从歌者的角度而言,要想使我们的艺术歌曲演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与境界,就必须要重新找回这个正确的起点和方向。“诗乐相容”不应只是一个仅仅停留在标题上的口号或噱头,而应该是一个清晰的理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艺术歌曲“由诗入乐”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角度出发,力图为现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构建一套具有相当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的歌曲分析处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文章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中国歌曲概述。本章核心论点在于厘清艺术歌曲的概念,阐明中国艺术歌曲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艺术歌曲从诞生之始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诗词与诗学对于艺术歌曲的关键性价值与意义二百余年来从未改变。诗词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诗性是艺术歌曲核心审美精神;诗学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理论方法,中国艺术歌曲更是如此。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具有如此丰富的诗词作品、有如此悠久的诗学传统、有如此完整的美学体系,这些都为我们构建更科学、系统的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演唱处理之理论方法体系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和可行性保障。第二章为中国诗学的理论架构及其音乐性分析。中国诗学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这一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厘清我国诗学的体系与架构,阐明其中与歌曲最为相关的理论方法。我国诗学主要包括诗歌本体论、诗歌认识论、诗歌技法论、诗歌艺术史论四个部分,其中诗歌本体论中的诗歌意象论、诗歌意境论;诗歌艺术史论中的诗歌分类学;诗歌技法论中的诗词格律学,是与音乐直接相关的诗学理论方法,在此后的艺术歌曲分析处理理论方法构建中也主要围绕这几项诗学理论展开。第三章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本章核心论点为,将诗学分类学与调式调性理论相结合,为我国艺术歌曲划分出更加科学、合理、清晰的类型,探寻各类型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分析。本章核心论点为,运用诗词意象论,从中国诗词意象解构的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特征与类型风格进行分析及演唱释义。并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我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不是冰冷的曲学公式,也不仅仅是诗词的文体架构,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和视角,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艺术歌曲曲式的内涵与真谛,才能真正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控歌曲。第五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本章的核心论点为,从中国传统诗学意境论的角度,对探寻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审美取向,主要从“有我与无我”、“隔与不隔”、“写境与造境”三个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将原本抽象的意境与审美概念与具体的演唱处理相对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六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本章核心论点为,从诗词格律学的角度,探寻中国艺术歌曲节奏与旋律分析的理论与演唱处理方法。最终进一步阐明:无论是古体诗艺术歌曲、近体诗艺术歌曲、词类艺术歌曲还是现代诗艺术歌曲,对其音乐节奏特征的分析都不能停留在音符的层面,而要从诗词的格律、声调的节奏性、旋律性、“阴阳性”上对其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这样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更加准确、透彻、深刻的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与艺术风格,才能更加完美的诠释和表现作品的风貌,这样的演唱才能不流于表面,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民族风格、神韵、气质、个性及魅力。结论部分除了对全篇核心观点理论进行总结以外,同时还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处理之理论体系的构建,意不在树立一种不容置疑、必须完全遵从的规矩,只是要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个可供参考或借鉴的理论方法,这也是本人治学之核心理念。最后希望,本人的理论观点和治学理念,都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则与有荣焉。

王宁[6](2019)在《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梁宗岱、朱光潜二人是新诗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诗论家。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梁宗岱和朱光潜在诗学功能理论中体现出的共性和个性展现了诗学理论的多样性以及批评家自身的独立性。他们的诗学功能观从不同角度进行相互补充,共同拓宽了诗歌的审美境界,既有利于新诗的发展,又推动了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试图将梁宗岱和朱光潜二者的诗学功能理论进行比较。本文共分为五章。前三章分别以诗歌的抒情功能观、启蒙功能观、审美功能观为切入点,系统论述梁宗岱和朱光潜的功能观,并对二者的功能观进行比较。第四章对他们的思想理论来源进行厘清。梁宗岱、朱光潜都受到传统诗学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并创造性地将这些思想融会贯通,中西互鉴。而在中西诗学的影响下他们的诗歌功能理论又呈现出了不同的气象,这种中西交互思维中体现的差异又与他们的人格气质相关。第五章则分析了对比二人诗歌功能理论的意义。从新诗发展的角度看,二者的功能观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创作模式并完善了诗歌功能理论的图景,推动了诗歌功能理论的发展。从诗歌现代化的进程中看,推动了诗歌观念和诗歌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应薇[7](2019)在《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自《诗经》编订传播以来,各家对早期诗歌艺术的运用和解说就不绝如缕,《诗经》孕育于礼乐而又反映了礼乐所体现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意识。尤其以儒家学派最盛,他们引《诗》、解《诗》来阐发弘扬他们的学说和政治思想,由此形成了儒家早期的诗学批评萌芽。然而当时诗、乐、礼杂糅的大文学环境和文史哲不分的政治礼教形势形成了诗歌早期的一些特点。孔子是儒家学派中最早说《诗》并以诗为教的学者,也是先秦儒家诗论的开创者,在出土文献上博竹简和郭店楚简的发现也揭示了孔子诗学观注重政教和抒情的二元性特点,同时又下启孟、荀儒家诗学理论,可以说先秦儒家的诗说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滥觞和中国文艺思想的萌芽。魏晋六朝的文论思想历来为学界所重视,这得益于魏晋六朝文学家在对先秦两汉文学思想的积极接受继承中进一步对文学创作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发现。魏晋六朝作家们开始关注诗歌的情感、风格、创作构思、辞采等艺术特征,既发扬先秦两汉时期正确的儒家诗学观念又对其加以革新,他们在自己的诗论着作中破而后立式的将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六朝文论重新整理结合成新的适应文学发展的批评理论,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魏晋六朝文论不仅继承了儒家对诗歌本质特征及其功能的认知,还对诗歌抒情言志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做了尝试性的探索。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改造,通过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之发生以及诗学思想的具体内涵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从魏晋六朝诗学之深化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探求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诗歌本质特征的再认知和新发现。第二章围绕诗歌功能论进行论述,主要以魏晋六朝时期的主要诗论和文论为研究对象,从中寻找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接受与发展。论述的重点在于魏晋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巨着《文心雕龙》中所凝结的诗学思想和诗论专着钟嵘《诗品》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迁移。通过对先秦两汉及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功能的发展变化来考察魏晋六朝诗歌功能的发展演变特征。第三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围绕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分别对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时期的诗歌理论进行甄别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魏晋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以及魏晋文论家们所产生的新的诗歌创作方法和批评视角的转移。第四章专论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针对先秦两汉诗歌风格的萌芽以及其早期观点来探讨魏晋六朝时期诗歌风格的集大成发展及诗歌风格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论述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分成两节,第一节讨论魏晋六朝文论建构了成熟的具有中国文论特色的诗学观以及对诗歌审美艺术本质的准确认知,魏晋六朝以后的诗学理论和诗学价值范畴都是熔铸了前代诗歌理论成果而进行升华的。第二节则要用批评性的视野谈及先秦两汉和魏晋六朝文论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而这两种价值最终要归于“人文”的价值关怀,甚至渗透到整个诗歌批评理论与创作实践中。

汪洪章[8](2018)在《翁方纲“肌理说”与兰色姆“肌质”论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清代"龙学"大家、《文心雕龙辑注》作者黄叔琳的弟子,翁方纲综合考核以往各代及其当代文学批评思想,创立"肌理说",主张以学为诗、以理为诗,以肌理评诗。《石洲诗话》中以"肌理"评论历代诗人作品,约有八处,《复初斋文集》《苏斋笔记》等着作中,更是在"道""理"说统摄下,频繁言及"肌理"。翁氏"肌理说",关键在一"理"字,故又常言"诗理",其诗歌批评思想对"义理"表现出明显的本体论追求,相关诗学思

刘方喜[9](2017)在《体用不二:在“词语的旅行”中重建文学本体论关联——谈关键词比较研究对于文论系统发育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包括文学及其理论在内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曾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的一大热点,今天再提这一话题,许多人或许认为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或者说是在炒冷饭等等——对此需加以辨析。下面我结合"体用""本体"关键词在中国现当代理论语境中的"旅行",来谈谈这方面的感想。我曾经指出,中国文艺理论界一度存在"冷热不调"的毛病,即总是不断

沈名佼[10](2015)在《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月1.《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与卞之琳前期诗歌创作》,陈丙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65—72页。2.《“80后”诗歌的精神倾向》,杨庆祥,《诗林》,2012年第1期,第8—9页。3.《把梦境和现实写成诗》,董晓燕,《黄河》,2012年第1期,第148—158页。4.《表现·悲情·荒诞·博彩·象征——浅谈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徐晓明、经宽蓉,《镇江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第15—18页。

二、中西诗歌本体论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诗歌本体论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3)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文学现状及批评现状
        一、文学现状
        二、批评现状
    第三节 思想渊源
        一、艾略特的“感性脱节”论
        二、瑞恰慈的“包容诗”理论
        三、兰色姆对玄学诗的标举
        四、燕卜逊的“含混”理论
第二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构成
    第一节 新批评张力论界定
        一、张力与新批评派其他术语的关联
        二、新批评张力论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主要内容
        一、张力论的提出——退特
        二、张力论的扩展——沃伦、奥康纳
        三、张力论的深化——维姆萨特
        四、张力论的实践——布鲁克斯
第三章 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局限及发展
    第一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及局限
        一、新批评张力论的贡献
        二、新批评张力论的局限
    第二节 新批评张力论的发展
        一、新批评张力论在西方的发展
        二、新批评张力论在我国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利于古诗词教学回归传统文化语境
        1.1.2 为旨归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王夫之诗论的研究
        1.2.2 关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1.3 关键词界定
        1.3.1 王夫之诗论
        1.3.2 高中古诗词教学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王夫之诗论及其对古诗词鉴赏的启示
    2.1 诗人之心——“现量”论对诗词鉴赏的启示
        2.1.1 “即景会心”,自相本然——诗词“感兴”的直觉性
        2.1.2 “无端无委,首末一色”——诗词艺术生命的整体性
        2.1.3 “宾主历然,熔成一片”——诗词中情与景的互生性
    2.2 诗歌本质——诗“势”论对诗词鉴赏的启示
        2.2.1 诗词情意的动态婉转
        2.2.2 “文行之象”与意象群动所形成的的诗歌张力
    2.3 读者接受——“兴观群怨”新论对诗词鉴赏的启示
        2.3.1 读者“情遇”之个别性——诗词文本生命的开放性
        2.3.2 诗人“诗兴”之历时性——诗词生命情感的共通性
3 王夫之诗论助力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课标达成
    3.1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课标要求
        3.1.1 课程目标要求
        3.1.2 课程内容要求
        3.1.3 课程评价要求
    3.2 王夫之诗论与新课标要求的契合
        3.2.1 王夫之诗论助力古诗词“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的达成
        3.2.2 王夫之诗论助力古诗词“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的达成
4 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4.1 古诗词教学审美层面的问题
        4.1.1 重情意理解,忽视古诗词文体特质
        4.1.2 重教学的单一“共感”,忽视学生多元的鉴赏评价
        4.1.3 重单篇文本的鉴赏,轻专题比较的深度阅读
    4.2 古诗词教学文化层面的问题
        4.2.1 重文化文学知识积累,忽视文化比较与探究
        4.2.2 用西方文论解读文本,忽视古诗词的文化特性
5 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5.1 “涵泳玩索”以体诗情
        5.1.1 文本——直觉体验以“起情”
        5.1.2 诗人——联想诗境以“共情”
        5.1.3 读者——“涵泳摩荡”以“畅情”
    5.2 析脉入文以究诗“势”
        5.2.1 隐:究“文行之象”的情意婉转
        5.2.2 显:究意象世界的“声光动人”
    5.3 凝神入空以悟诗味
        5.3.1 抓住诗“势”,虚实相生
        5.3.2 文体相较,感悟诗味
    5.4 征引比较以赏诗风
        5.4.1 “以诗解诗”,比较异同
        5.4.2 征引诗论,援疑质理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五、创新性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艺术歌曲概述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源起与内涵
        一、艺术歌曲的源起
        二、艺术歌曲“诗乐相容”的本质属性与内涵
        三、艺术歌曲的音乐形态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二、中国艺术歌曲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第二章 中国诗学的理论构架及其音乐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诗学的概念与架构
    第二节 古典诗词与现代诗音乐性问题辨析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诗学理论解读与划分方式
        一、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划分理念
        二、诗词分类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的类型风格
    第二节 对调式调性概念的理解与认知
        一、中国传统调式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及特征
        二、大小调式及调性对于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类型分析的作用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类型风格与调式调性倾向关系解读
        一、古体诗形式风格与古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二、近体诗形式风格与近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三、词的形式风格与词类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四、现代诗形式风格与现代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与结构类型
        一、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
        二、中国诗词意象构成方式
    第三节 诗词意象结构类型与艺术歌曲曲式结构关联分析
        一、并列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二、叙述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三、有待开发的对比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
        四、述议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意境美本质
    第二节 诗学意境论的概念及其与歌曲的关系
    第三节 诗词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一、诗词“有我”、“无我”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二、诗词“隔”与“不隔”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三、诗词“写境”与“造境”之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第六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关系解读
        一、节奏的概念与内涵
        二、从朱光潜与王光祈之辨看诗词格律与歌曲音乐节奏的关系
        三、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音乐旋律关系解读
        一、旋律的概念
        二、声调格律的概念及其旋律性解析
        三、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旋律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诗论研究概况
    二、诗歌功能理论概述
    三、选题的创新和研究方法
    四、选题的依据及价值
第一章 诗歌的抒情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抒情功能观:“依微拟义”和“思想知觉化”
    第二节 朱光潜的抒情功能观: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
    第三节 抒情功能观比较
第二章 诗歌的启蒙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启蒙功能观:文学不独是民众的享受品
    第二节 朱光潜的启蒙功能观:造出避风息凉的处所
    第三节 启蒙功能观比较
第三章 诗歌的审美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审美功能观:形式是文艺作品永生的原理
    第二节 朱光潜的审美功能观:作诗决不如说话
    第三节 审美功能观比较
第四章 理论渊源探索
    第一节 人格的影响
        一、人格的形成
        二、人生的选择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吸收
        一、传统道家思想的影响
        二、传统诗学的影响
    第三节 中西视野下的功能观
        一、梁宗岱:西方象征主义的吸收与创新
        二、朱光潜:“直觉——表现”说的融汇创造
第五章 梁宗岱、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的价值
    第一节 新诗史上的意义
        一、新的创作范式
        二、诗歌功能的补充和发展
    第二节 诗学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一、诗歌观念现代化
        二、诗歌技艺现代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本体论的承继与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本质特征认知的滥觞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承继与发展
第二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功能的认识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诗歌功能论的丰富
第三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扬弃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者对诗歌创作论与批评论的尝试性探索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诗歌创作论和批评论的扬弃
第四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拓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儒家诗歌风格论的萌芽
    第二节 魏晋六朝文论对儒家风格论的拓展
第五章 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论接受与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 建构了基本成熟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
    第二节 深化了中国诗歌理论的价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翁方纲“肌理说”与兰色姆“肌质”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翁方纲“肌理说”之“龙学”渊源
二、兰色姆“肌质”论提出的背景及其二元论困境
三、翁方纲、兰色姆诗学批评比较
结语

四、中西诗歌本体论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隐秀-张力”论的诗歌本体观[J]. 董首一.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04)
  • [2]朱光潜、宗白华和梁宗岱之诗论比较研究[D]. 谭艳丽. 新疆大学, 2021
  • [3]英美新批评张力论研究[D]. 徐书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王夫之诗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龄婧.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 胡东冶.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D]. 王宁. 东南大学, 2019(06)
  • [7]魏晋六朝文论对先秦两汉儒家诗学观的接受与发展[D]. 应薇. 宁夏大学, 2019(02)
  • [8]翁方纲“肌理说”与兰色姆“肌质”论比较[J]. 汪洪章. 文艺争鸣, 2018(09)
  • [9]体用不二:在“词语的旅行”中重建文学本体论关联——谈关键词比较研究对于文论系统发育的意义[J]. 刘方喜. 文艺争鸣, 2017(01)
  • [10]2012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沈名佼.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标签:;  ;  ;  ;  ;  

中西诗歌本体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