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

一、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郑新如[1](2021)在《陕西石泉及邻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石泉及邻区,是汉江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也是陕南的旅游胜地,特色资源开发潜力极大。为了查明石泉及邻区关键地球化学元素的富集贫化特征、分布规律及异常特征,以期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种植与建设、养生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发展等产业提供支持。本文基于1:20万基础地球化学勘查资料,对元素富集变化特征、环境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场特征进行了分区。论文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区内元素分为4个大类,6个组合。其中,生命必需主量元素组合为Sr-P-Mg O-Na2O-Ca O-Si O2-Fe2O3-Cr-Ti,是本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反映;生物必需微量元素组合为B-F-K2O-Li-Sn-W、Cu-Zn-As-V-Mn-Co-Ni-Mo,可能与该区酸性侵入岩和热液活动有关;对生物有毒元素组合为Al2O3-Be-Bi、U-Th-Ba-Sb-Hg-Pb-Ag-Cd,对生物有毒性而无生物功能;生物非必需元素组合为Zr-Nb-Au-La-Y。2、研究区元素分布的基本特征:研究区元素含量分别与陕西省和全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相比,富集系数均大于1.2的元素有Ni、Ti、V、Ba、Hg、Cd、Mo,表明这些元素在该研究区相对富集,其中Ba、Hg、Cd、Mo元素变异系数大于1,表明这些元素在该研究区中离散程度极大,为极不均匀分布,局部富集现象明显。各地质单元中元素的富集变化特征:寒武系(?)、寒武-奥陶系(?-O)、奥陶系(O)、志留系(S)中,Mo、Cd、Ag、Ba、Au、V富集系数均较大,均在1.2以上,同时这些元素在上述地层中变化系数同样较大,说明这些元素在该地质单元中呈富集状态,且分布极不均匀;石炭系(C)、二叠系(P)地层中Mo、Cd、Sb、Hg、V富集系数均超过1.5,变化系数也较大,说明这些元素在该地质单元中呈富集状态,且分布极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元素分布状态表明:研究区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成土母质),个别元素As、Ba、Cd、Mn、P、Pb、Ti、Fe2O3等受人为因素影响。3、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场特征:生物必需主量元素,其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双溪镇-子午镇-茶镇一带、中南部的后柳镇以东-五爱村,东南部的涧池镇-双乳镇-谭坝镇-大河镇、以及东北部的柴坪镇周围;低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的龙王镇以西、叶坪镇和中原镇一带。生物必需微量元素,其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区域的高川镇-熨斗镇-两河口镇一带、中南部的后柳镇-汉王镇一带、以及东北部的柴坪镇附近;低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涧池镇-双溪镇一带。生物非必需元素,其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的高川镇-熨斗镇-漩涡镇一带、东部的茨沟镇附近;低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子午镇、北部的龙王镇和叶坪镇周围。对生物有毒元素,其高背景场主要分布表在研究区南部的上七村、西南部的高川镇-熨斗镇-漩涡镇一带;低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南部汉阴县及周围。4、研究区内,共圈出综合异常8个。其中HS1(异常元素:F、Mo、Ni、P、V、W、Zn)、HS2(异常元素:Co、Cu、Mn、Ni、Zn),均为生物必须元素,反映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良好;HS3(异常元素:P、Cr、Ni、Co、Cu、Ca O)、HS5(异常元素:Mo、Ni、P、V、Zn、Ag、Ba、Cd、Hg、Sb)、HS6(异常元素:B、Ca O、Fe2O3、Mn、P、Ti)、HS7(异常元素:Cr、Cu、Mo、Ni、P、V、Zn),除HS5中Ag、Ba、Cd、Hg、Sb为对生物有害元素外,其余均为生物必须元素,反映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较好;HS4(异常元素包括:生物必须元素:As、Co、Mn、Mo、Ni、P、V、Zn;对生物有毒元素:Ag、Ba、Cd、Sb),对生物有毒元素异常规模较小,反映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较好。5、研究区划分为7个地球化学分区:桑溪镇-茶镇(Ⅰ):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区域,尤其是桑溪镇、子午镇为最佳农作物种植和生态康养区;木竹坝-高川镇(Ⅱ):该区元素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在高川镇附近有益有害元素同时富集,建议通过土壤修复来抑制植物对有害元素的吸收;熨斗镇-上七村(Ⅲ):汉江北岸更适宜康养区的建立,汉江南岸建议进行适当的土壤修复,抑制有害元素的活性;宁陕-太山庙(Ⅳ):该分区东部的东部柴坪镇一带有益元素富集,为很好的生态康养区,该分区西部的宁陕县-太山庙镇附近地形、地球化学条件均较差;龙王镇-叶坪镇(Ⅴ):该区东部的中原镇一带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良好,是较好的康养区,中部区域的龙王镇、叶坪镇在交通、地形地貌、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均较差;两河镇-云雾山镇-观音河镇(Ⅵ):该区应重点要关注茨沟镇、迎丰镇、大河坝镇以东等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抑制有害元素Cd、Ba等的活性;汉阴-恒口(Ⅶ):该分区内地势平缓,交通便利,可利用性最高,同时也是有益元素Mo高背景和有害元素Cd、Hg等的局布高背景区,有益有害元素均有富集,建议做进一步的勘查研究,从元素有效态的角度消除有害元素的影响。

曹代勇,秦国红,魏迎春,王安民[2](2020)在《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煤炭资源的多重价值体现在含煤岩系中多种矿产资源的共生组合与共采潜力,盆地动力学作为煤系矿产资源形成和改造的驱动力,是探讨煤系矿产资源耦合成矿的关键。煤系中矿产资源的概念经历了从煤系共、伴生矿产到煤系(综合)矿产资源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由煤层矿产、煤系矿产、煤盆地矿产构成的层次结构概念模型,进一步深化了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理论研究、综合勘查、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梳理了煤系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盆地动力学对煤系矿产资源的控制:盆地沉降与充填提供了煤系矿产的物质基础;盆地构造-热演化决定了成矿过程;盆地构造格局控制了矿产赋存状态等方面。最后,指出了目前煤系矿产资源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

刘金城[3](2020)在《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进行的基于露头和岩心的相、古土壤和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该格架内,分析了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演化和矿产资源成矿(藏)作用、时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包含13种相组合,分别记录了以下沉积体系:中陆棚(开阔陆棚)(FA1)、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FA2)、浪控滨面(FA3)、潮控海湾(FA4)、泻湖(FA5)、开阔海岸潮坪(FA6)、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FA7)、非三角洲海岸平原(FA8)、河控三角洲(FA9)、浪控三角洲(FA10)、潮-浪混控三角洲(FA11)、冲积平原(FA12)和湖泊(FA13)。其中,FA1和FA2属于陆棚沉积体系;FA3–FA11属于海岸沉积体系;FA12和FA13属于陆相沉积体系。(2)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识别出七种古土壤类型,包括有机土(P1)、原始土(P2)、变性土(P3)、潜育土(P4)、钙质土(P5)、石膏土(P6)和氧化土(P7)。其中,有机土和氧化土主要发育在潮湿、排水良好的环境中;钙质土和石膏土主要发育在半干旱-干旱、排水良好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变性土和潜育土主要发育在半潮湿和季节性降水环境中。(3)通过相和古土壤类型的地层叠置样式的观察,识别出三种主要类型的地层旋回类型,包括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SC1)、海岸-内陆棚旋回(SC2)和河流-湖泊旋回(SC3),每一种地层旋回记录了一个典型的层序类型;根据生物地层约束下的层序地层对比,论文在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中共识别出33个层序(即层序1–层序33),这些层序从盆地边缘的被陆上不整合面(SU)限定的SC3型层序和/或被浪蚀面(WRS)或潮蚀面(TRS)再作用并替代的陆上不整合面(WRS/SU或TRS/SU)限定的SC2型层序向盆地中心过渡为被WRS/SU或TRS/SU限定的SC1型层序。根据跨越层序1–层序33界面的相迁移的相对强度和/或华北陆表海内记录的海侵-海退旋回的强度,本论文提出了一个三重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其中,整个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被定义为一级层序I;嵌套在层序I中的5个层序(即层序A-层序E)被划分为二级层序;嵌套在层序A-层序E中的层序1–层序33被划分为三级层序。(4)以二级层序为单元,将华北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划分为饥饿充填早期(层序A)、饥饿充填晚期(层序B)、平衡充填时期(层序C)、过饱和充填早期(层序D)和过饱和充填晚期(层序E)5个演化阶段。在这5个演化阶段内,华北西部主体沉积背景分别为岩溶地貌、海岸至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碳酸盐陆棚(开阔陆棚)、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根据生物-年代地层对比,华北盆地层序A和层序B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分别与北美新墨西哥州西南部和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的Pedregosa和Tombstone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层序C至层序E海侵-海退旋回大体上与北美德克萨斯州西部的Transpecos二级层序的海平面升降同步。(5)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煤炭、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石灰岩、高岭土、铝土矿和铁矿八种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独一无二的时空分布模式反映了华北盆地演化过程中构造、海平面升降、气候和沉积过程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饥饿充填早期赋存的G层铝土矿和山西式铁矿与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受古亚洲洋俯冲导致的沉降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占压倒性优势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岩溶地貌转变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饥饿充填晚期赋存的煤、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剥蚀、沉积物供给量逐渐增加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主体为海岸至内陆棚环境有关;平衡充填时期赋存的煤、页岩气储层和石灰岩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持平导致的研究区从北往南长期维持海岸平原、内陆棚和中陆棚的沉积格局有关;平衡充填晚期赋存的高岭岩与该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驱使的海岸平原泥炭遭受风化有关;过饱和充填早期赋存的煤、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沉积物供给速率开始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导致的研究区沉积背景从内陆棚依次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和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过饱和充填晚期赋存的致密气储层与该时期内蒙古隆起强烈抬升、全球海平面下降和亚热带干燥气候占主导导致的研究区主体为内陆河流-湖泊环境有关。

刘腾[4](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边缘断隆所围限的构造翘倾斜坡区是晚中生代以来多期次差异隆升与油气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交叠区带,但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组合样式、交接转换模式及其与相邻斜坡区构造翘倾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等还存在认识上的较多争议。本文采用野外露头断裂构造剖面勘察与相邻沉降斜坡区地震剖面断裂构造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平衡剖面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构造特征、交接转换形式及其与相邻活动带的关系,探讨分析了盆地东北缘晚中生代以来断裂构造-差异隆升作用对二叠系油气成藏-调整改造的影响。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盆地东缘野外剖面出露的脆韧性离石断裂与其西侧近邻地震剖面显示的吴堡-府谷脆性冲断构造在剖面结构上联合构成了近似不对称花状构造组合样式的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盆地东缘挤压走滑主要发生在燕山中期,随后(尤其喜山晚期)的吕梁山显着隆升过程进一步加剧了东缘斜坡的差异翘倾,表明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是晚中生代以来分隔鄂尔多斯盆地与吕梁(山西)隆起的重要构造边界。(2)盆地北缘的石哈拉沟逆冲断裂属于其北部相邻大青山燕山中期逆冲断裂构造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造成近邻高头窑区段前白垩纪沉积地层的宽缓褶曲变形和南侧相邻区段泊尔江海子断裂带的挤压冲断;新生代呼和断陷造成了石哈拉沟逆冲断裂的构造反转-伸展滑脱和伊盟隆起的翘倾隆升。因此,石哈拉沟断裂总体构成了盆地北缘燕山中期挤压冲断和喜山期伸展断陷的重要构造边界。(3)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交汇区段走向近NW的榆树湾走滑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东西向与南北向断裂的交接转换,铸成了盆地东北部由弧形边缘断隆围限的宽缓复向斜结构面貌;盆地东北部二叠系的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与燕山中期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紧密相关,原生油气藏的后期调整和次生油气成藏作用分别受控于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缓慢抬升和古近纪晚期开始的快速抬升事件。

赵晓辰[5](2017)在《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构造带北部位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秦祁褶皱带和兴蒙褶皱带四大构造单元的结合交汇部位,是我国北方大陆重要的东、西分界带,更是研究我国大陆东、西部相互影响及转换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焦点地区,尤其是经历了新生代强烈改造作用的影响之后,其中生代期间的原盆面貌及演化过程等问题均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以南北构造带北部为研究区,并重点讨论其中南段。以大量野外地质剖面、油田、煤田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野外地质分析法、沉积学、构造学、同位素年代学、低温热年代学、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等多种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期次进行划分与讨论,并重点对构造带中南段中生代各主要时期的地层展布特征、物质来源和原盆面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研究薄弱或空白区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区域性的地质响应,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始新世以及中新世晚期5期构造变动事件。并据此选取中生代主要时期(晚三叠世延长期、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和早白垩世),对构造带中南段的原盆面貌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在晚三叠世存在大范围沉积,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连为一体,且向西部河西走廊地区仍有延伸;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印支期形成的多个古隆起被逐渐夷平,全区广泛接受沉积,沉积范围再次扩大;早白垩世初的沉积范围则明显收缩,且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一定的分隔性,至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活动逐渐减弱,区内南北向的古隆起已被夷平,沉积范围扩大,并最终又一次与鄂尔多斯盆地相连通。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构造背景活跃,各期原盆面貌差别明显,其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与该期秦祁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密切相关,该事件对研究区中南段晚三叠世早中期的原盆面貌进行了强烈的改造;而北段贺兰山地区虽也存在明显的隆升记录,但其主要为拉张裂陷环境下边部地层发生的相对抬升,可能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旋转和阿拉善地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是受华北周邻板块多向汇聚的影响,在南北构造带北部形成了次一级的挤压汇聚带,造成了该时期广泛而强烈的隆升,使研究区局部地段初显前陆盆地结构,并形成了大量磨拉石建造。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具有区域性整体抬升的特征,造成了广泛的地层缺失,其形成可能与晚白垩世中国诸地块与周邻古太平洋和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及其引起的大陆深部地球动力学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始新世的构造隆升事件发生于张性环境之中,主要是由于盆地断陷沉降、盆缘山体强烈隆升所致,两者彼此相关、耦合明显,属于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的一部分,而非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所致。中新世晚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标志着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已抵达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并表现出南强北弱,自南西向北东扩展的特征。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其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时空格局,建立了研究区内构造演化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大地构造关系,将改造和恢复统一到该区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据研究区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选取构造带中南段侏罗系延安组和白垩系李洼峡组与马东山-乃家河组三套有利烃源岩层段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延安组烃源岩TOC含量较高,大部分达到好-很好烃源岩级别,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体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马东山-乃家河组烃源岩大部分达到较好及以上烃源岩级别,但整体仍处于低成熟阶段。李洼峡组上部烃源岩为较差-非烃源岩级别,下部烃源岩则达到较好-好烃源岩级别,但该组成熟度较高,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白垩系两套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Ⅰ、Ⅱ型为主。结合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结果,认为研究区侏罗-白垩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尤其是被巨厚的新生界所覆盖地区。

孙彩蓉[6](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页岩沉积相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的哈尔乌素地区、中部的临县地区和南部的隰县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晚古生代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的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煤田地质学为理论依据,结合露头、岩心、测井等地质资料开展研究层段沉积相和层序识别,并辅助以XRD和扫描电镜获取煤系页岩的岩石矿物组成,同时借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沉积相进行定量分析。拟通过沉积层序格架的建立,分析沉积相的展布规律,查明煤系页岩沉积环境平面和垂向上的变化特征,指出层序格架内地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岩心、露头、测井等资料认为太原组为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沉积相主要包括碳酸盐台地、障壁岛、泻湖、潮坪和三角洲相,山西组主要为三角洲相,细分为泛滥盆地,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泥炭沼泽等微相。对比发现中部和南部发育碳酸盐沉积,北部基本不发育,而北部三角洲相范围更广,持续时间较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序格架:垂向上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分界面为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分界面,又进一步细分为4个中期旋回(MSC1MSC4)。矿物组成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实现的。XRD实验结果显示:煤系页岩样品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和粘土矿物,这也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相符。粘土矿物中高岭石、伊蒙混层矿物居多,表明沉积环境温暖潮湿。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是测定样品常微量元素的重要手段。通过微量元素来还原煤系页岩的沉积环境,分析其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古盐度、古生产力变化。结果表明其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气候温暖潮湿,受海水作用较弱,整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煤系页岩样品稀土含量较高,稀土富集主要受控于物源,此外沉积速率、古气候、古盐度等也会影响稀土含量。在层序格架内,盐度与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特征与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相似,而古生产力(Baxs)和稀土总量(ΣREE)的变化趋势与中期基准面的变化相反。

师毅[7](2013)在《林西—巴林左油气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松辽盆地大量油气勘探开发,可开采的储量日益减少,因此对松辽外围盆地的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把松辽盆地外围确定为能源调查评价靶区之一。且在松辽盆地外围已经初步圈定了6个远景区,林西巴林左盆地即为松辽盆地西部的一个盆地,其古生代地层中具有一定的油气赋存潜力。多年勘探经验告诉我们,用老思路在新区可发现油气田,用新思路在老区也能发现油气田,但很难在一个老区用老方法找到新的油气田。因此,要想不断发现油气田,必须在地质理论上、勘探思路上和技术上不断地创新。本文依托“区域油气地球化学场分析”项目,所属计划项目名称为“松辽盆地深部及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所属工作项目名称为“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油气地质综合调查”,实施单位为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是长安大学。试图通过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用无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有机矿产,在林西巴林左这个油气新区获得油气勘查和地球化学研究的新突破。从林西巴林左盆地区域地质、地壳结构特征的分析总结入手,研究能源矿产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油气有利区段布置化探工作,对油气化探异常进行圈定、分类、评价并对主要异常进行解释与评价,最终找到目标区域,提出可供工程验证的重要油气赋存区段。本文通过对林西‐巴林左油气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地层为:阿木山组(C2a),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s)、哲斯组(P1zs),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2l),侏罗系中统新民组(J2x),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玛尼吐组(J3mn)、白音高老组(J3b),第四系风积(Qheol)、冲洪积(Qhapl)、残坡积(Qhdel)。2、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浆岩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有闪长岩(Jδ),石英闪长岩(Jδο),中细粒斑状花岗岩(Kγ),花岗闪长岩及钾长花岗岩(Kξπ)。工作区区域出露的主要断裂为:断层构造较发育,主要断层有上莫胡沟—三座山断层、三道沟—三座山断层及敖包山前以南断层等。3、发现了油气出露点一处。在下石村黄杨洼组村西侧(近南北向)沟西。沟壁上部有30-40cm的黄土及第四系残坡积物,往下为破碎较强烈砂岩。砂岩表层颜色多为黄褐色,局部地段表层呈黑色,黑色稍污手,为油气显示。说明工作区可能存在油富集。4、工作区可能存在油气圈闭区。利用微量元素异常形成的环带特征,可圈定潜在油气藏区域位置或范围。利用微量元素比值可圈定潜在油气藏区域位置或范围、指示介质含氧情况,推测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对本区地球化学场的初步研究表明,工作区可能存在油气圈闭区。对十一五期间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预测的油气有利区段进行油气快速检查结果表明:烃类和低温元素反映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圈定的地球化学环状高背景区和环状异常带,峰值间的相对低值段则反映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圈定出的地球化学低背景区,初步验证了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预测油气成藏的有效性。对林西‐巴林左油气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就有找油气的潜力,应进一步加大找油气力度。

杨碧莹,潘爱芳,陈树旺[8](2013)在《内蒙古克什克腾东南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油气示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能快速圈定内蒙古克什克腾东南部含油气有利区段,基于1∶20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资料,采用测区背景平均值加二倍标准离差的方法,确定元素的异常下限,圈出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通过铁族元素、低温元素、高温元素异常特征的分析,圈定各族元素的组合异常,并利用其元素组合异常分布特征寻找潜在含油气有利区段。结果表明:铁族元素在五分地—土城子—赤峰—北十二家子呈现高值环状异常带,在该高值异常环带所围限的区域内发育地球化学低背景区;低温和高温元素组合异常的分布和铁族元素正好相反,低温和高温元素组合在铁族元素高值环带内的地球化学低背景区呈现高值,对油气有很好指示作用的Hg元素在铁族元素高值环带内的地球化学低背景区呈现高值异常。因此,铁族元素高值环带内的地球化学低背景区下方可能有油气藏存在,是寻找油气的有利区段。

刘汉彬,李子颖,秦明宽,孙晔,韩娟,金贵善,李军杰[9](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了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研究新进展。该区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明确了矿石及其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围岩与铀成矿的关系。利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厘定了铀的成矿时代,利用裂变径迹的研究构建了该区的地质热力学演化历史,推测了成矿时代与构造演化历史之间的联系。综合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地质热力学演化等多方面的观点讨论了铀源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有机质在铀成矿中发挥的作用。

邱欣卫[10](2008)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中存在明显的放射性异常现象,结合国家973项目所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发现,这种异常主要由放射性铀元素引起。延长组凝灰岩与富铀烃源岩互层产出,在测井曲线上独特的表现为低电位、高伽玛、高声波时差和高电阻率值,人们以往关注的多,而深入研究的少,过去仅把这些夹层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层,一直未对其开展深入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对这些凝灰岩的成因的认识尚没有科学的数据和结论。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未将延长组中铀元素的迁移和这些凝灰岩相联系,因此探索延长组富铀烃源岩的形成与凝灰岩夹层和铀异常之间的关系,为探讨凝灰岩的成因类型及其在烃源岩演化中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深入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铅和氧同位素分析等多项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凝灰岩夹层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属性,并分析了凝灰岩中铀元素的迁移特征;通过多次野外考察和细致的岩芯观察,结合测井资料,调查了凝灰岩发育井位及层位,分析了其展布规律,揭示了其形成环境,阐述了凝灰岩与烃源岩二者之间的关系等科学问题。论文首次把传统意义上的延长组凝灰岩分成凝灰岩、斑脱岩、热水沉积岩三类,并且认为凝灰岩和斑脱岩包含有空降型和水携型两种成因机制;分析了凝灰岩中铀元素近代发生过丢失迁移现象,很可能是富铀烃源岩中铀元素的母岩;绘制了凝灰岩夹层单井、联井剖面图和长73底凝灰岩平面展布图。综合对比发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与盆地内同期烃源岩和放射性异常展布基本一致,相互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凝灰岩夹层的形成环境主要为浊积扇和深湖环境,浊积岩中的凝灰岩蚀变后使其储层各项指标发生变化,而深湖相中的凝灰岩可能是沉积环境从氧化向还原过渡的有利因素,同时利用地球化学数据判别出凝灰岩可能来自于火山弧或板内、钙碱性岩浆环境。综合分析认为,凝灰岩夹层不仅是地层划分的标志层。也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对生油层和储集层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同时也可能是促使鄂尔多斯盆地原油品质较好的重要因素。

二、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石泉及邻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球化学景观及地质概况
第三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元素共生组合及分类特征
    3.2 元素的分布与分配特征
第四章 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场特征
    4.1 生物必需主量元素
    4.2 生物必需微量元素
    4.3 生物非必需元素
    4.4 对生物有毒元素
第五章 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5.1 单元素异常的圈定
    5.2 元素组合异常
    5.3 元素综合异常分析
    5.4 异常评序
第六章 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分区及评述
    6.1 分区原则、依据及分区结果
    6.2 各分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形成与研究现状
    1.1 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形成
    1.2 煤系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
2 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2.1 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
    2.2 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控制因素
3 盆地沉降与充填提供了煤系矿产资源的物质基础
4 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决定了煤系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
5 盆地构造格局控制了煤系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
6 研究展望
7 结论

(3)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1.2.2 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1.2.3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1.2.4 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岩石地层特征
        2.2.2 生物地层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相分析
    3.1 陆棚沉积体系
        3.1.1 相组合1(FA1):中陆棚(开阔陆棚)
        3.1.2 相组合2(FA2):内陆棚(局限陆棚、陆棚海湾或陆棚泻湖)
    3.2 海岸沉积体系
        3.2.1 相组合3(FA3):浪控滨面
        3.2.2 相组合4(FA4):潮控海湾
        3.2.3 相组合5(FA5):泻湖沉积
        3.2.4 相组合6(FA6):开阔海岸潮坪
        3.2.5 相组合7(FA7):碳酸盐开阔海岸潮坪
        3.2.6 相组合8(FA8):非三角洲海岸平原
        3.2.7 相组合9(FA9):河控三角洲
        3.2.8 相组合10(FA10):浪控三角洲
        3.2.9 相组合11(FA11):潮-浪混控三角洲
        3.2.10 海岸沉积体系总结
    3.3 陆相沉积体系
        3.3.1 相组合12(FA12):冲积平原
        3.3.2 相组合13(FA13):湖泊
    3.4 本章小结
4 古土壤分析
    4.1 古土壤类型和成土环境解释
        4.1.1 古土壤类型1(P1):有机土
        4.1.2 古土壤类型2(P2):原始土
        4.1.3 古土壤类型3(P3):变性土
        4.1.4 古土壤类型4(P4):潜育土
        4.1.5 古土壤类型5(P5):钙质土
        4.1.6 古土壤类型6(P6):石膏土
        4.1.7 古土壤类型7(P7):氧化土
    4.2 本章小结
5 层序地层分析
    5.1 地层单元、界面和层序模式
        5.1.1 地层旋回 1(SC1):下部碳酸盐陆棚—上部内陆棚至海岸旋回
        5.1.2 地层旋回 2(SC2):海岸-内陆棚旋回
        5.1.3 地层旋回 3(SC3):河流-湖泊旋回
    5.2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5.2.1 层序 1-层序 6
        5.2.2 层序 7-层序 11
        5.2.3 层序 12-层序 17
        5.2.4 层序 18-层序 27
        5.2.5 层序 28-层序 33
    5.3 层序地层级别
    5.4 本章小结
6 盆地充填演化
    6.1 饥饿充填早期
    6.2 饥饿充填晚期
    6.3 平衡充填时期
    6.4 过饱和充填早期
    6.5 过饱和充填晚期
    6.6 本章小结
7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7.1 能源矿产
        7.1.1 煤和煤层气
        7.1.2 页岩气
        7.1.3 致密砂岩气
    7.2 金属矿产
        7.2.1 铝土矿和铁矿
    7.3 非金属矿产
        7.3.1 高岭岩
        7.3.2 石灰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盆地东北部沉积-构造演化及其研究现状
        1.2.2 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研究现状
        1.2.3 平衡地质剖面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认识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构造单元分区及研究区位置
        2.1.2 区域重磁异常分区特征
    2.2 区域沉积地层格架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盆地东北部基底断裂特征
        2.3.1 北部基底断裂特征
        2.3.2 中东部基底断裂特征
第三章 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特征
    3.1 研究区断裂识别方法
    3.2 离石断裂构造特征
        3.2.1 兴县交楼申-方山县峪口区段
        3.2.2 离石-中阳-交口县区段
        3.2.3 隰县五鹿山-蒲县黑龙关区段
    3.3 吴堡-府谷断裂构造特征
        3.3.1 临县-柳林区段
        3.3.2 保德-兴县区段
    3.4 盆地东缘断裂带构造组合样式与活动期次
        3.4.1 东缘断裂带控制的次级断层构造特征
        3.4.2 断裂带构造组合样式及其与相邻活动带的关系
        3.4.3 盆地东缘断裂带形成演化及活动期次
第四章 盆地北缘断裂构造特征
    4.1 石哈拉沟断裂构造特征
        4.1.1 石哈拉沟断裂野外露头剖面特征
        4.1.2 石哈拉沟断裂地震剖面特征
    4.2 泊尔江海子断裂构造特征
        4.2.1 空间展布与形成演化
        4.2.2 相关次级断层构造特征
    4.3 盆地北缘断裂带构造组合样式及其相邻活动带关系
第五章 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交接转换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5.1 盆地东北部构造特征与边缘断裂交接关系
        5.1.1 盆地东北部构造与边缘断隆特征
        5.1.2 榆树湾断裂及其交接转换特征
    5.2 盆地东北部多种矿产分布与构造事件的关系
        5.2.1 多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5.2.2 构造断隆事件与油气成藏事件的关系
    5.3 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
        5.3.1 断裂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5.3.2 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
主要成果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原盆恢复及后期改造
        1.2.2 南北构造带北部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性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2.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2 周邻构造单元特征
    2.3 地球物理场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力场特征
    2.4 地层分布特征
        2.4.1 早古生代地层
        2.4.2 晚古生代地层
        2.4.3 中生代地层
        2.4.4 新生代地层
第三章 构造带地质构造特征
    3.1 主要断裂特征
    3.2 分区特征
        3.2.1 马家滩段
        3.2.2 甜水堡段
        3.2.3 沙井子段
        3.2.4 彭阳段
        3.2.5 华亭-陇县段
        3.2.6 成因机制探讨
    3.3 构造样式
        3.3.1 挤压构造样式
        3.3.2 伸展构造样式
        3.3.3 走滑构造样式
        3.3.4 反转构造样式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动期次及其响应
    4.1 南北构造带北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4.1.2 样品分布及描述
        4.1.3 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4.2 关键地区探讨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侧接地区
        4.2.2 香山-天景山地区
    4.3 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4.3.1 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
        4.3.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4.3.3 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
        4.3.4 始新世
        4.3.5 中新世晚期
第五章 中生代主要时期原盆面貌特征
    5.1 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面貌恢复
        5.1.1 上三叠统残留地层分布
        5.1.2 沉积物源特征
        5.1.3 原盆面貌特征
    5.2 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原盆面貌恢复
        5.2.1 延安组残留地层分布
        5.2.2 沉积物源特征
        5.2.3 原盆面貌特征
    5.3 早白垩世原盆面貌恢复
        5.3.1 下白垩统残留地层分布
        5.3.2 沉积物源特征
        5.3.3 原盆面貌特征
第六章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与后期改造
    6.1 前中生代构造背景
    6.2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6.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6.2.2 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
        6.2.3 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
    6.3 新生代后期改造特征
        6.3.1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
        6.3.2 弧形构造带的扩展
    6.4 小结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资源潜力的影响
    7.1 侏罗系油气资源潜力
        7.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7.1.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7.2 白垩系油气资源潜力
        7.2.1 烃源岩展布特征
        7.2.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7.3 油气远景评价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页岩沉积相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区以往工作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成果及认识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盆地概况及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1 太原组
        2.3.2 山西组
3 沉积相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3.1 沉积特征
        3.1.1 沉积岩特征及沉积构造
        3.1.2 样品矿物组成
    3.2 沉积相划分及层序格架的建立
        3.2.1 海相体系
        3.2.2 海陆过渡相体系
    3.3 层序格架的建立
    3.4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3.4.1 LSC1沉积期
        3.4.2 LSC2沉积期
4 煤系页岩的微量元素地化特征
    4.1 微量元素分析
        4.1.1 氧化还原条件
        4.1.2 古气候
        4.1.3 古盐度
        4.1.4 古生产力
    4.2 稀土元素分析
        4.2.1 稀土赋存状态
        4.2.2 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
5 地化指标与层序间的相互关系
6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林西—巴林左油气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路线
    1.4 研究区以往研究工作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特征
    2.3 火山作用
    2.4 矿产
第三章 研究区石油地质调查
    3.1 地层
    3.2 侵入岩
    3.3 断层
第四章 工作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
    4.1 油气富集区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1.1 石油与天然气的组成
        4.1.2 烃类运移对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影响
        4.1.3 异常的圈定
        4.1.4 异常的分类
        4.1.5 控制异常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4.2 元素地球化学场特征
        4.2.1 铁族元素(Fe、Ni、Cr、Co、V、Ti、Mn)
        4.2.2 中温亲铜元素(Cu、Pb、Zn、Cd)
        4.2.3 低温亲铜元素(Au、Ag、As、Sb、Hg)
        4.2.4 高温钨钼族元素(W、Sn、Bi、Mo)
        4.2.5 稀有元素(Be、Li、Y、B、P、F)
        4.2.6 稀土元素(Th、La、Rb、Zr)
        4.2.7 造岩元素(Ca、Sr、Ba)
    4.3 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
        4.3.1 地球化学区段的划分
        4.3.2 地球化学区特征
第五章 含油气潜力区段预测
    5.1 铁族、亲铜组合异常特征的油气指示作用
    5.2 Hg 元素异常特征的油气指示作用
    5.3 Ba 元素异常特征的油气指示作用
    5.4 卤素异常特征的油气指示作用
    5.5 综合找矿标志
第六章 含油气潜力区段综合评价
    6.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6.2 协力府-巴彦花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剖面特征分析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蒙古克什克腾东南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油气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概况
2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
3 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3.1 铁族元素
    3.2 低温元素
    3.3 高温元素
4 结 语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岩石地球化学
3 地层微量元素及分布
4 稀土元素
5 同位素年代学及同位素示踪
6 有机地球化学
7 pH、Eh条件
8 热力学 (T) 及抬升史
9 结论

(10)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 完成的工作量
    五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一 大地构造位置
        二 区域构造单元
    第二节 晚三叠世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一 晚三叠世盆地构造特征
        二 晚三叠世盆地演化
    第三节 延长组地层及沉积特征
        一 延长组地层特征
        二 延长组沉积特征
第二章 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凝灰岩相关概念及分类
        一 相关概念
        二 凝灰岩分类
    第二节 岩石矿物学特征
        一 露头及岩芯特征
        二 岩石薄片特征
        三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四 X射线衍射(XRD)分析
    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一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二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凝灰岩铀迁移机制研究
        一 铀迁移研究原理
        二 凝灰岩中铀元素迁移特征
    第五节 凝灰岩属性探讨
第三章 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展布特征
    第一节 凝灰岩的测井特征
    第二节 单井剖面特征
    第三节 联井剖面特征
    第四节 凝灰岩平面展布特征及与烃源岩、放射性异常的关系
        一 平面展布特征
        二 与烃源岩的关系
        三 与长7_3底放射性异常的关系
第四章 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形成环境
    第一节 晚三叠世事件沉积作用
        一 浊积岩
        二 震积岩
        三 凝灰岩
        四 事件沉积岩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凝灰岩夹层形成的沉积环境
        一 凝灰岩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
        二 氧化还原环境
    第三节 凝灰岩夹层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成因探讨
        一 区域构造特征
        二 大地构造环境
        三 凝灰岩夹层成因探讨
第五章 延长组凝灰岩夹层地质意义
    第一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二节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纽带
    第三节 石油地质意义
        一 凝灰岩对生油层的影响
        二 凝灰岩对储层的影响
        三 凝灰岩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四 凝灰岩对提高原油品质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石泉及邻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郑新如. 长安大学, 2021
  • [2]煤系矿产资源赋存的盆地动力学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 曹代勇,秦国红,魏迎春,王安民. 中国煤炭地质, 2020(09)
  • [3]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层序地层及矿产资源分布[D]. 刘金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D]. 刘腾. 西北大学, 2017(04)
  • [5]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D]. 赵晓辰. 西北大学, 2017(03)
  • [6]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页岩沉积相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孙彩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7]林西—巴林左油气勘查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师毅. 长安大学, 2013(06)
  • [8]内蒙古克什克腾东南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油气示踪[J]. 杨碧莹,潘爱芳,陈树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3(01)
  •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刘汉彬,李子颖,秦明宽,孙晔,韩娟,金贵善,李军杰. 地学前缘, 2012(03)
  • [10]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凝灰岩夹层特征和形成环境[D]. 邱欣卫. 西北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