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黄连素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一、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炎,邵卫,陈国华[1](2020)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文中指出黄连解毒汤具有调节血脂、血糖、血压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认知功能。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状态均为VCI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阿尔兹海默病样病理改变是VCI发生的关键病理基础。黄连解毒汤防治VCI的可能机制有调节脂代谢、调节血压、调节糖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及保护脑神经元等。目前,黄连解毒汤治疗VCI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究:①黄连解毒汤药味配伍及各味药用量配伍的科学性有待阐释;②用药时机与疗程尚不明确,即各期疗效的差异尚不清楚,用药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未见相关报道;③本方对不同证型VCI的疗效是否有差异也未见相关探讨。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今后应从单味药的有效成分挖掘到多味药联用是否存在协同效应的思路入手研究,以单味药剂量在方中的占比为变量观察药物效应的差异,辨析黄连解毒汤药味及药量配伍的科学性;其次,对比分析黄连解毒汤对不同病情阶段V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将用药疗程作为变量对比疗效,为临床用药时机及疗程的选择提供依据;再次,对具有相同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VCI患者据中医证型进行分组,比较本方的疗效差异。同时,在机制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并利用病理模型观察本方对各中医证型VCI的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以探究本方治疗VCI的优势中医证型,做到有的放矢。

李鑫[2](2018)在《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理论层面,从涵义、沿革、中医临床应用探析、关系辨析、意义和发展方向六个方面对援药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探讨;临床研究层面,基于援药理论,对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援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索援药理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的思路及研究方向,发展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内科基础治疗,辨证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化痰活血汤治疗,援药组在化痰活血汤治疗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定,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眼底视网膜小血管、血压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SO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sy)、脂蛋白等脑小血管病可能的机制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援药制何首乌、虎杖后临床疗效,探讨援药理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思路。结果:三组共完成临床观察病例108例,每组36例。临床研究显示,疗效性指标结果: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提示援药组与辨证组在改善脑小血管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临床效果相当,起效大致同步(P>0.05),在临床疗效与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IADL量表三组得分比较发现,单纯的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轻微(P>0.05),辨证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援药组在起效时间及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上均优于辨证组(P<0.01);MMSE量表及MoCA量表评分三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发现,对于脑小血管病造成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援药组对认知能力的改善程度及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辨证组(P<0.01),而辨证组对认知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佳(P<0.0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提示援药组和辨证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症状改善有效率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各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血压指标观察结果分析,由于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均采用了控制血压水平的有效化学药物,三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观察结果,单纯西医内科基本治疗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及静脉直径、动静脉比值均无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辨证组、援药组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动静脉比值较治疗前均增大(P<0.01),辨证组和援药组均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小动脉硬化程度,但援药组对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改善程度优于辨证组(P<0.05)。机制性指标结果:对凝血指标的结果分析得出援药组和辨证组对脑小血管病患者体内凝血、抗凝血体系干预效果相当(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前及治疗后hs-CRP、SOD测定发现,对照组、辨证组、援药组的指标均有改善(P<0.01),援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而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在改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水平上效果相当(P>0.05);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的结果分析提示:三组对脂蛋白的调控均有效,援药组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效果优于辨证组(P<0.05),辨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指标结果:对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月后的结果分析提示,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总体变化不大(P>0.05),辨证组和援药组均能降低ALT、AST的指标水平且优于辨证组(P<0.01)。从脱落病例分析来看,对照组因服用瑞舒伐他汀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停止治疗退出脱落3例,辨证组和援药组均无因肝功异常脱落的病例。援药组3例脱落因腹泻便溏,患者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退出。三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对目前西医西药治疗效果明确的血压、血糖等的控制,内科基础治疗与加用中药、援药后治疗效果相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人体凝血、抗凝血功能方面,援药的应用与传统辨证论治采用化痰活血法的治疗效果相当,援药药对制何首乌、虎杖的加入没有明显提高传统中医药治法的疗效;但针对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硬化,血管炎症性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脂蛋白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等援药主要作用的靶向指标,加入援药后均优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证候各症状改善方面,援药组与辨证组治疗效果相当。总之,援药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脑小血管病的现代中医临床疗效,是对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西医相融合的可结合点之一。

陈密,周梅,陈当,郭莲军[3](2015)在《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蝙蝠葛酚性碱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用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去掉动脉夹,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BI2000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开放式颅窗观察各组小鼠软脑膜微静脉、微动脉血流速度和微小血管开放数目,以及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缺血损伤组软脑膜微小动脉、静脉血管直径明显缩小,血流速度缓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蝙蝠葛酚性碱可剂量依赖性增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软脑膜微小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管开放数目。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可增加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脑软膜血流量,改善脑缺血后脑软膜微循环障碍,发挥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何纲,尚芊,唐海玉,吴佳逢,潘冬青[4](2015)在《小檗碱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和脑白质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慢性脑缺血(CCI)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Ber治疗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建立大鼠CCI模型,各组均于术后2 h开始,经腹腔注射Ber(30mg/kg/d)或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60 d。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法观察皮层下脑白质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逃避潜伏期(EL)均明显延长(均P<0.01),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Ber治疗组EL明显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皮层下脑白质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皮层下脑白质严重疏松,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大量空泡样改变,大量固缩神经细胞。治疗组大鼠皮层下脑白质轻度疏松,神经纤维排列不整齐,少量空泡样改变,散在固缩神经细胞。结论:Ber能够减轻CCI大鼠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

汪兴宇[5](2014)在《丹参、川芎有效部位配伍及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丹参和川芎有效部位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探索丹参和川芎有效部位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情况。并以参芎注射液作为丹参和川芎配伍的一个实例,研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索其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正交设计法L9(34)组成丹参、川考四种主要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丹参总酮、川芎生物碱、川弯有机酸)不同剂量配比的9个组合,将体重260-280g左右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9个组方组,连续给药三天后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5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取血样,测定血液中MDA含量和SOD活力。再灌注24h,考察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脑组织,对脑组织中的MDA和SOD进行测定,用RT-PCR法对脑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进行检测。(2)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通组、参芎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考察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ELISA法检测对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采用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1)丹参、川芎主要有效部位配伍药效学研究:①丹参、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的9个组方灌胃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各时间点血液中的SOD活力均有所增加,MDA含量均有所降低。再灌注5min,SOD活力增强通常不明显,MDA含量的降低也不是很明显。再灌注30min后,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开始陆续出现较显着的效果(P<0.05)。②再灌注24h,各配伍组与模型组比较,脑中的SOD活力显着增强,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③再灌注24h,各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含量,其中2、7、9号组方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1、4、8号组方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2)参芎注射液药效学研究:①与模型组比较,参芎注射液各剂量组均能显着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明显(P<0.01)。②参芎注射液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MCAO大鼠脑组织中降低MCAO大鼠脑组织中MDA、NO的含量,降低LDH、NOS的活性,提高SOD的活性(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的效果尤为显着(P<0.01)。③参芎注射液各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MCAO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并对降低IL-1β和TNF-α在脑部的含量(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效果更为显着(P<0.01)。结论丹参、川芎四种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丹参总酮、川芎有机酸、川芎生物碱)配伍组方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部和血液中的氧化损伤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脑部MMP-9的基因过度表达,对缓解脑水肿和改善神经损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参芎注射液能减少氧化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是其抗MCAO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机制。

王永刚,齐婧,郑刚,尚俊平,尤金枝,钟伟[6](2012)在《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丹黄通脉方(DHTMD)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加高蛋氨酸复合饲料喂养联合颈总动脉球囊拉伤术建立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观察灌胃给药8周后,DHTMD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局部脑血流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DHTMD组脑血流量增加(P<0.05);DHTMD组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黄通脉方可以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的脑血流量。

张易[7](2012)在《丹参素冰片酯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排在死亡率前三位的死亡原因。我国是脑血管病高发的国家,每年有约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经统计调查,脑血管病已是我国国民死因的首位。在新发脑中患者中,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终身残疾,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开发和研究副作用小、低成本和有疗效的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高度的医学价值。丹参素冰片酯是通过对多个复方丹参方研究,运用有机合成技术,将方中药物丹参中的丹参素和冰片合成的一种新的化合物。根据丹参素和冰片的药理作用,推测丹参素冰片酯可能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本课题采用大脑中动脉血栓大鼠模型,从神经症状、生化、炎症环节,研究了丹参素冰片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抗脑缺血作用。1丹参素冰片酯的急性毒性试验目的:研究DBZ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DBZ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连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死亡率,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死亡小鼠出现尾部坏死,LDso为460.7mg/kg。结论:DBZ急性毒性很小。2丹参素冰片酯对三氯化铁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2.1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目的:研究DBZ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三氯化铁致MCAO大鼠模型,按照Zea Longa5级评分法于术后6h、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结果:MCAO大鼠出现显着的神经症状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DBZ各组有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的趋势。DBZ注射组18mg/kg和54mg/kg可显着减少脑梗死范围。结论:DBZ有减轻MCAO大鼠的神经损伤作用。2.2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大鼠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目的:研究DBZ对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LD LDH、SOD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三氯化铁致MCAO大鼠模型,制备脑匀浆,取上清液采用比色法测定LD和LDH、SOD和MDA的含量。结果:MCAO大鼠脑组织中LD、LDH、SOD和MDA的含量均有变化。模型组大鼠LD含量有显着的增高,LDH有显着降低。DBZ6mg/kg可显着降低大鼠LD含量。模型组大鼠SOD含量有显着的降低,MDA有显着增高。DBZ18mg/kg和DBZ54mg/kg能显着提高SOD含量。结论:DBZ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氧化损伤和酸中毒的损伤。3丹参素冰片酯注射和口服给药对三氯化铁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影响3.1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目的:研究DBZ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三氯化铁致MCAO大鼠模型,按照Zea Longa5级评分法于术后6h、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结果:MCAO大鼠出现显着的神经症状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DBZ注射组36mg/kg可显着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DBZ注射组18mg/kg可显着减少脑梗死范围。结论:DBZ注射组减轻MCAO大鼠的神经损伤。3.2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目的:研究DBZ左旋体(DBZ II)和DBZ右旋体(DBZ I)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三氯化铁致MCAO大鼠模型,按照Zea Longa5级评分法于术后6h、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结果:MCAO大鼠出现显着的神经症状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DBZ I注射组18mg/kg在术后6h,DBZ I注射组36mg/kg在术后6h、24h可显着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DBZ I注射组36mg/kg和DBZ II36mg/kg注射组均可显着减少脑梗死范围。结论:DBZ I注射组和DBZ II注射组减轻MCAO减轻大鼠的神经损伤。4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线栓法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影响4.1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范围目的:研究DBZ I和DBZⅡ 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范围。方法:线栓法致MCAO大鼠模型,按照Zea Longa5级评分法于术后6h、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结果:MCAO大鼠出现显着的神经症状损伤和大面积脑梗死。DBZ I36mg/kg、DBZ Ⅱ72mg/kg在术后6h,DBZ II36mg/kg在6h、24h可显着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DBZ I18mg/kg和DBZⅡ36mg/kg、DBZⅡ72mg/kg可显着减少脑梗死范围。结论:DBZ I和DBZ II均可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4.2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模型大鼠酸中毒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目的:研究DBZ I和DBZ Ⅱ 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LD、LDH、SOD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致MCAO大鼠模型,制备脑匀浆,取上清液采用比色法测定LD和LDH、SOD和MDA的含量。结果:MCAO大鼠脑组织中LD、LDH、SOD和MDA的含量均有变化。模型组大鼠LD含量有显着的增高,LDH有显着降低。DBZ Ⅰ18mg/kg、36mg/kg和DBZⅡ72mg/kg可显着降低大鼠LD含量。DBZ Ⅱ18mg/kg、36mg/kg可显着提高MCAO大鼠的LDH的含量。模型组大鼠SOD含量有显着的降低, MDA有显着增高。DBZ I72mg/kg和DBZ II18mg/kg、36mg/kg能显着提高SOD含量。DBZ Ⅰ18mg/kg、36mg/kg、72mg/kg均能降低MDA含量结论:DBZ I和DBZ1I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氧化损伤和酸中毒的损伤。5丹参素冰片酯对线栓法脑缺血大鼠模型炎症因子的影响目的:研究DBZ对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IL1β、IL-6、IL-8、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致MCAO大鼠模型,制备脑匀浆,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IL-6、IL-8、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脑组织中IL-1β、IL-6、IL-8、TNF-α的含量均显着升高。DBZ18mg/kg可显着降低IL-1β、IL-6、IL-8的含量。DBZ36mg/kg、72mg/kg可显着降低IL-6的含量。结论:DBZ可抑制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结论丹参素冰片酯(DBZ)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可以改善MCAO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神经细胞病理损伤和酸中毒、脂质氧化的损伤,以及抑制炎症反应。丹参素冰片酯注射给药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左旋体和右旋体均有治疗效果,消旋体同样具有疗效。

张燕[8](2012)在《在体单向肠灌流与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及其在复方配伍环境中的肠吸收机理》文中认为本论文选择经典方——黄连解毒汤作为对象,主要指标成分(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作为指标,研究中药复方多组分肠吸收机理。研究目的:系统考察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肠吸收特点,揭示其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研究复方模拟体系和复方体系对其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环节的影响,以确定其生物药剂学性质,阐明药物相互作用;结合复方主要指标成分理化性质、药物动力学特点,探讨理化性质、药动学和肠吸收情况的相关性及复方配伍增效机制。研究内容:1)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理化性质。2)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特点及影响吸收的因素(浓度、转运蛋白、吸收促进剂等)。3)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的相互作用。4)研究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和复方体系对其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情况的影响。5)探讨理化性质、渗透系数与药物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论文根据黄连解毒汤优选工艺,制备其浸膏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要指标成分(栀子苷、小檗碱和黄芩苷)含量,根据上述三种成分比例,制备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先初步研究三种单体成分理化性质,再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和Caco-2细胞模型考察各单体、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及复方中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情况,结合相关药动学特点,探讨单体与复方环境下给药的差异。研究结果: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表明,栀子苷理化性质较稳定,溶解性一般,渗透性较差,papp为0.094(1gPapp=-1.03),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小檗碱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差,Papp为0.874(1gPapp=-0.06),碱性条件下表观溶解度和Papp增大,因此增加小檗碱吸收环境的pH值可能会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黄芩苷(弱酸性)类似于栀子苷,Papp为0.48(1gPapp=-0.32),碱性条件下表观溶解度较高,但Papp较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表明:栀子苷在十二指肠吸收较好,具有广泛的吸收窗,主要为被动扩散,可能还包括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可能不受P-gp、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 MRP2影响,但可能会受EDTA影响。小檗碱在结肠吸收较好,以被动扩散为主,可能不受MRP2和EDTA影响,但可能受P-gp和SGLT1影响。黄芩苷在各肠段吸收较差,无特定吸收部位,主要为被动扩散,可能不受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影响,但可能是MRP2的底物。一定浓度的常用吸收促进剂(0.5%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80)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上述三种成分在小肠的吸收。小檗碱、黄芩苷会影响栀子苷的肠吸收,较栀子苷单体而言,在一定配比下(小檗碱和栀子苷配比约2:1,黄芩苷和栀子苷配比约1.5:1),能促进其吸收。Caco-2细胞模型研究表明,栀子苷主要为被动扩散,可能还包括细胞旁路转运,但可能不受外排转运蛋白P-gp的调控;小檗碱主要为被动扩散,可能不受EDTA影响,但可能受P-gp影响。两种模型研究均表明,较相同浓度单体而言,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主要指标成分单体混合物: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下简称:单体混合物)和复方中主要指标成分吸收均显着增加,推测可能是由于上述三种成分与复方中其它成分或伴生物质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促进吸收。结论:本实验采用两种生物药剂学模型主要考察中药复方主要指标成分及其在复方背景下的肠吸收特性,结合主要指标成分理化性质和单体、复方环境下药动学特点,探讨药物理化性质、肠吸收和药动学特点的相关性,为阐明中药复方复杂体系配伍规律奠定理论基础,以进一步为其复方及含有该复方主要成分相关制剂设计提供借鉴。实验结论表明,两种模型定性相关性较好,且Caco-2细胞模型重复性较好,可靠性较高;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能保持机体原有生理结构,可较好地用于筛选药物吸收部位,设计中药制剂新剂型。

赵美萍[9](2012)在《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及盐酸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探讨PLCR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凝血功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9例为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脑梗死组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常规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用日本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PLCR,日本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功能,观察发病48小时内(治疗前)及入院后第十天(治疗后)外周血PLCR变化。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相同时间点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显着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结果:1.脑梗死组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发病48小时内外周血PL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脑梗死组外周血PLCR与NIHSS无明显相关。发病48小时内PLCR与相应时间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入院第10天凝血酶原时间(PT)呈显着负相关(P<0.05);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与发病48小时内凝血酶时间(TT)呈显着负相关(P<0.05)。3.常规组入院第10天的外周血PLCR较发病48小时内显着升高(P<0.05),小檗碱组入院第10天外周血PLCR较发病48小时内升高不明显,差异不显着(P>0.05)。4.常规组和小檗碱组发病48小时内的NIHSS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10天的NIHSS评分小檗碱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明显升高,提示大血小板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2.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与FIB、PT、TT呈显着负相关,与APTT呈显着正相关,提示外周血PLCR与凝血功能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联系密切。3.盐酸小檗碱可以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LCR升高,提示盐酸小檗碱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4.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提示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朱华旭,张新龙,曾明飞,郭立玮,潘林梅[10](2012)在《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着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二、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连解毒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因素与相关病理基础
2 黄连解毒汤治疗VCI的可能机制
    2.1 调节脂代谢
    2.2 调节血压
    2.3 调节糖代谢
    2.4 抑制炎症反应
    2.5 抗氧化应激
    2.6 保护神经元
3 思考与展望

(2)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援药理论探讨
    1 援药及援药理论的涵义
        1.1 “援”之释义
        1.2 援药的涵义
        1.3 援药理论的涵义
    2 援药理论沿革
        2.1 启发于张仲景“加减药”
        2.2 影响于张锡纯“衷中参西”
        2.3 发轫于王新陆“血浊理论”
        2.4 成长于中西医融合的大环境
    3 援药理论中医临床应用探析
        3.1 吸收传统中药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3.2 以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为主体
        3.2.1 援药选用应立足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
        3.2.2 援药配伍可借鉴组分配伍理论的研究成果
        3.2.3 援药选择宜重视现代药理毒理的研究成果
        3.2.4 援药应用当注重量效、时效关系研究成果
        3.3 以现代检查、检验指标为向导
        3.4 临床应用选用原则
        3.4.1 援药选用宜精而专
        3.4.2 援药选用要安全可靠
        3.4.3 援药现代药理研究靶向宜明确
    4 援药理论的关系辨析
        4.1 援药理论与“病证结合治疗观”的关系辨析
        4.2 援药理论与“微观辨证”的关系辨析
        4.3 援药理论与“微观中药西用”关系辨析
    5 援药理论研究的意义
        5.1 援药理论促进了中医诊断的客观化
        5.2 援药理论使中医现代化用药途径客观化
        5.3 援药理论扩大中药临床应用范围
    6 援药理论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 援药理论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药物制备
        2.2.3 治疗方法
        2.2.4 观察指标
        2.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临床相关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性结果分析
        3.3 机制性指标结果分析
        3.4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临证思维分析
        4.1.1 脑小血管病援药治疗靶向分析
        4.1.2 援药制何首乌、虎杖治疗作用点分析
        4.1.2.1 抗氧化应激致脑衰老的作用点
        4.1.2.2 减轻小血管动脉硬化的作用点
        4.1.2.3 改善认知功能作用点
        4.1.2.4 保护微血管拮抗脑出血作用点
        4.1.3 整体中药组方分析
        4.1.3.1 脑小血管病传统辨证论治及方药分析
        4.1.3.2 本课题援药理论的临床应用思路探析
        4.1.3.3 援药成分配伍分析
        4.2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4.2.1 基线资料分析
        4.2.2 疗效性结果分析
        4.2.3 机制性指标分析
        4.2.4 安全性指标及脱落病例不良反应分析
        4.2.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附件

(3)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檗碱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和脑白质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动物模型建立
        1.4.2 动物分组与给药
        1.4.3 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5]
        1.4.4 病理标本制作及病理学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存活情况
    2.2 大鼠认知功能改变
    2.3 脑白质病理改变
3 讨论

(5)丹参、川芎有效部位配伍及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丹参、川芎配伍抗脑缺血研究概况
    1. 丹参研究
        1.1 丹参总酚酸
        1.2 丹参总酮
    2 川芎研究
        2.1 川芎生物碱
        2.2 川芎有机酸
    3 参芎注射液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丹参和川芎主要有效部位配伍药效学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试剂和药品
        3. 主要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丹参和川芎主要有效部位的组合
        2. 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的建立
        3. 分组与给药
        4.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海马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及脑组织中SOD和MDA检测
        5. 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测定
        6.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 丹参、川芎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脑部SOD和MDA含量、以及MMP-9 mRNA表达的影响
        1. 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2. 对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
        3. 对脑部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二) 丹参、川芎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对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1. 不同时间点SOD活力的变化
        2. 不同时间点MDA含量的变化
    三、分析与讨论
        (一)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缺血
        (二) 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
        1. 制作原理
        2. 动物的选择
        3. 麻醉剂的选择
        4. 尼龙线的选择及放置
        5. 模型制备成功的判断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试剂和药品
        3. 主要器材
        (二) 实验方法
        1. 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的建立
        2. 神经行为学评价
        3. 动物分组与给药
        4. 缺血脑片的制备
        5. 脑梗死体积的测算
        6. 脑匀浆SOD、NOS、LDH活性,NO、MDA含量测定
        7. Elisa检测TNF-α
        8. Elisa检测IL-1β
        9. RT-PCR测定脑组织中IL-1β、TNF-αmRNA
        10. 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一)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
        (二)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的影响
        (三)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LDH和MDA的影响
        (四)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S和NO的影响
        (五) 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影响
        1. 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
        2. 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 mRNA的表达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脑缺血与自由基损伤
        (二) 脑缺血与炎症损伤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结沦
致谢
文献综述 脑缺血损伤机制研究
    1. Ca~(2+)超载与脑缺血
    2. 自由基与脑缺血
    3. 氨基酸与脑缺血
    4. 血脑屏障与脑缺血
    5. 细胞凋亡与脑缺血
    6. 炎症损伤与脑缺血
    参考文献

(6)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药物与制备
    1.3 试剂
    1.4 仪器
    1.5 实验方法
        1.5.1 模型制备
        1.5.2 分组及给药
        1.5.3 血清生化检测
        1.5.4 脑血流量测定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造模对TC和Hcy的影响
    2.2 丹黄通脉方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3 讨论

(7)丹参素冰片酯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中药防治脑缺血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丹参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冰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丹参素冰片酯的急性毒性试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丹参素冰片酯对三氯化铁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实验一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大鼠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丹参素冰片酯注射与口服给药对三氯化铁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实验一丹参素冰片酯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二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线栓法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实验一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范围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丹参素冰片酯左旋体和右旋体对MCAO模型大鼠酸中毒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丹参素冰片酯对线栓法脑缺血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8)在体单向肠灌流与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及其在复方配伍环境中的肠吸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研究进展
        1 黄连解毒汤各药材简介
        2 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和有效部位研究
        3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药效学研究
        4 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中药有效成分肠吸收研究进展
        1 中药有效成分肠吸收研究概述
        2 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
        3 中药有效成分肠吸收研究方案
        4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剂与药品
    2 方法
        2.1 黄连解毒汤土要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2.2 试液准备
        2.3 表观溶解度测定
        2.4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3 结果
        3.1 表观溶解度试验结果
        3.2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试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吸收机理
    第一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单体肠吸收机理
        1 仪器、试药及动物
        2 实验方法
        3 小结
    第二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复方配伍环境中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
        1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含量比例
        2 试液配制
        3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主要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研究
        4 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研究
        5 小结
    第三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相互作用
        1 仪器、试药及动物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常用吸收促进剂对黄连解毒汤肠吸收的影响
        1 仪器、试药及动物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3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建立
        2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机理探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肠吸收机理
    第一节 Caco-2细胞模型建立
        1 试药与仪器
        2 方法
    第二节 MTT法测药物细胞毒性
        1 试药与仪器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第三节 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药物单体转运机理
        1 试剂、仪器与细胞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Caco-2细胞模型研究复方配伍环境中主要指标成分转运机理
        1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与小檗碱含量比例
        2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主要指标成分的肠转运研究
        3 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指标成分的肠转运研究
        4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 Caco-2细胞模型建立
        2 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转运机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两种模型实验结果及理化性质、渗透系数与药物动力学特性的相关性
    第一节 Caco-2细胞模型和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比较
    第二节 理化性质、渗透系数与药物动力学特性的相关性探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课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展望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脑缺血模型制备
    2.2 给药与血样采集
    2.3 大鼠血浆样品中小檗碱的测定
        2.3.1 色谱条件
        2.3.2 血浆样品处理
        2.3.3 对照品溶液制备
        2.3.4 线性关系考察
        2.3.5 专属性试验
        2.3.6 稳定性试验
        2.3.7 精密度试验
        2.3.8 回收率试验
    2.4 大鼠血浆样品中SOD和MDA测定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药动学结果
    3.2 药效学结果
    3.3 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拟合
4 讨论

四、小檗碱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连解毒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J]. 高炎,邵卫,陈国华. 中医学报, 2020(01)
  • [2]基于援药理论“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D]. 李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J]. 陈密,周梅,陈当,郭莲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14)
  • [4]小檗碱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和脑白质损伤的研究[J]. 何纲,尚芊,唐海玉,吴佳逢,潘冬青.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4)
  • [5]丹参、川芎有效部位配伍及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汪兴宇.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丹黄通脉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J]. 王永刚,齐婧,郑刚,尚俊平,尤金枝,钟伟. 中医药导报, 2012(10)
  • [7]丹参素冰片酯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D]. 张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8]在体单向肠灌流与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连解毒汤主要指标成分及其在复方配伍环境中的肠吸收机理[D]. 张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盐酸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的影响[D]. 赵美萍.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10]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J]. 朱华旭,张新龙,曾明飞,郭立玮,潘林梅. 中草药, 2012(03)

标签:;  ;  ;  ;  ;  

黄连素对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