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第二条增产石油5万吨措施

青海第二条增产石油5万吨措施

一、青海采二措施增油5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胡俊燕[1](2014)在《高强度高耐温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含水高,开采难度大,油藏的非均质性问题日益突出。油藏的最终采收率受注入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的影响,而长期的水驱开发加剧了油藏非均质性,使油层中形成大孔道,造成水驱“短路”。因此,为了油田稳产,提高油田经济开发效益,通过深部调驱技术,改善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改变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的流度比,是提高驱油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了具有有机和无机双网络结构的高强度高耐温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研究了微乳液的性能,探讨了交联剂用量、锂皂石用量、衣康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衣康酸中和度等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率、吸盐率、凝胶强度和抗剪切性、pH敏感性、耐温性及吸水膨胀性的影响,并通过TEM、XRD衍射、FTIR和TGA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形貌、结构和耐热性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粒径为30-65nm、凝胶强度达13.56Pa.s、耐温性达120℃、吸水吸盐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溶胀300min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粒径可增加到3-5μm,能够满足渗透率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于8μm的特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的要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该微乳液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耐稀释性、抗温性和抗冻性。(2)随着交联剂的增加,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吸水速率、吸盐率、pH响应性和吸水膨胀性均呈现降低趋势,凝胶强度、耐温性和抗剪切性却呈现增大的趋势。当化学交联剂用量为0.2-0.4%时,平衡吸水率达83-125g/g,当化学交联剂用量为0.6%时,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凝胶强度高达13.56Pa.s,耐温性达120℃。吸水溶胀300min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粒径可增加到3-5μm,能够满足渗透率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于8μm的特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的要求。(3)随着衣康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的增加,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吸水速率、吸盐率和pH响应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衣康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5:85时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率最大,pH响应性最明显;当衣康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20:80时,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最大。(4)随着锂皂石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吸水速率、吸盐率、pH响应性和吸水膨胀性均呈现降低趋势,凝胶强度、耐温性和抗剪切性却呈现增大的趋势。当锂皂石含量为1%,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凝胶强度高达9.1Pa.s,耐温性达120℃。吸水溶胀300min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粒径可增加到3-5μm,能够满足渗透率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于81μm的特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的要求。(5)随着衣康酸中和度的增加,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吸水速率、吸盐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衣康酸中和度为65%时,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吸水率和吸盐率达到最大值。(6)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在不同浓度NaCl、MgCl2、CaCl2溶液中能吸盐水溶胀,具有较好的耐矿化度性能,其中吸盐率顺序为:NaCl>MgCl2>CaCl2。(7)在研究的振荡频率范围内,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随振荡频率的变化幅度较小,且G’明显大于G"。随着应力的增加,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G’逐渐降低,G"逐渐升高。(8) FTIR谱图出现衣康酸结构单元、丙烯酰胺结构单元和锂皂石结构单元的特征吸收峰,初步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9)XRD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没有出现归属于锂皂石的尖锐衍射峰,在较宽的范围内形成了较宽的弥散峰,表明锂皂石的结晶结构转变为无定型结构,锂皂石以纳米片层结构无规分布于聚合物基体中。(10)TEM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基本为球形,形状比较规整,纳米微球凝胶调驱剂的粒径范围为30-65nm,平均粒径为43nm。(11)TGA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起始分解温度超过252℃,表明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宋永亭[2](2012)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是微生物采油的主要机理。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应用主要采取向油藏注入地面发酵的产品(地面法)和外源菌种(外源微生物驱)的方式。相对地面法和外源微生物驱,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更能体现微生物采油“低成本、工艺简单、环保”三大优势,但是,关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识别油藏中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尤其是能否实现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定向调控,目前研究较少。本论文应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功能基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对胜利油田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沾3区块开展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选择性激活研究并获得激活剂配方;研究了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激活后对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石润湿性的影响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贡献;最后对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设计应用分别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等菌属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以及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rhlR)对应的简并引物,在功能基因水平上对胜利油田的5个区块共10个油井产出液进行了产脂肽和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分析;应用培养法和克隆测序方法在微生物种属方面进行了辅助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油藏样品中检测出芽胞杆菌和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是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方向。2、以油藏产脂肽类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定量检测为目标,应用Real-TimePCR技术成功的建立了以(srfA3/licA3)为标准,针对油藏样品的脂肽合成代谢基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的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特点,适合实验室研究及现场跟踪检测的应用。3、开展了激活沾3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测序结果综合分析,推断沾3油藏脂肽合成基因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关。在此基础上,筛选得到有机氮激活剂配方(JHJ-1:0.4%玉米浆干粉,0.5%葡萄糖,0.2%可溶性淀粉,0.4%蛋白胨),该配方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2.6×106copies/μLDNA;表面张力最低达38.0mN/m;扩油圈直径最大达7.0cm;但乳化指数小于5%。无机氮激活剂配方(JHJ-2:蔗糖2,NH4Cl0.6,酵母粉0.03,玉米浆干粉0.05,KH2PO40.06,Na2HPO40.2)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1.6×105copies/μLDNA;乳化指数达96%。克隆测序结果表明,JHJ-1激活后样品结构单一,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而JHJ-2激活后样品相对复杂,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等。4、研究了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驱对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的影响,并对提高采收率能力进行了物理模拟评价。研究发现:微生物驱后,油水相对渗率透曲线等渗点右移,岩心亲水性增强;当含水饱和度较高时,油相相对渗透率明显高于常规水驱,激活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能够起到较好的驱动残余油的效果。沾3区块岩心注入激活剂激活处理后岩心相对润湿指数明显增加,亲水性增强。采用物理模拟方法模拟沾3区块油藏条件,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激活剂JHJ-1和JHJ-2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别提高采收率10%和13.6%。5、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和组成分析,其表面活性剂的产率为0.47g/L,临界胶束浓度为33.3m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8.5mN/m。乳化活性强,稀释100倍后,乳化活性仍达到1.25U。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表面活性剂进行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是脂肽。本论文研究成果为油藏内源微生物定向调控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另外,本论文针对胜利油田沾3区块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赵国欣[3](2008)在《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文中提出针对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已开发油藏特点,选择非均质性严重的注水开发河流相砂岩油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胜利油区主力油田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的实例,开展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基准面旋回理论和地层响应过程的沉积动力学原理,建立不同级次的旋回层序和单砂体的骨架模型;综合井震资料,对储集层的砂体和属性参数进行井间预测;建立密井网区的储层地质知识库,利用地质统计学或随机模拟的思路进行储层属性参数的预测,建立高精度的预测模型;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预测方法,准确确定剩余油的相对富集部位、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为高含水后期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挖潜增产措施、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提供科学依据。该论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河流相沉积油藏储层研究为例,建立了河流相储层高分辨率层序等时对比格架;利用丰富的取心井资料,建立高含水期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充分发挥密井网区各种动静态资料丰富的优势,建立了河流相储层的地质知识库,为储层三维空间的精细刻画奠定基础,并利用开发动态资料获得比较准确的砂体连通宽度和厚度数据,约束储层精细建模。以精细油藏地质模型为基础,形成了利用开发地质学、水淹层测井评价、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对剩余油进行综合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剩余油的定量描述,并阐明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剩余油挖潜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高含水期河流相沉积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指导,在矿场应用中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泓[4](2007)在《长庆油田套损机理与预防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套管损坏给油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它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大量资料和研究表明,套管损坏主要是由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腐蚀环境等原因造成。套管损坏的形式可分为力学破坏、腐蚀破坏和二者共同作用时的破坏。套管外和套管内腐蚀在各油田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长庆油田,套管的腐蚀破坏更加严重,是导致油井暴性水淹的主要危害源。针对长庆油田长期以来油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通过对洛河层水质分析、室内进行大量研究与井筒腐蚀挂片试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长庆油田不同地区套管的腐蚀机理及腐蚀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防腐工艺先导性试验研究及评价,积极扩大试验环氧冷缠带+牺牲阳极外防腐技术,开展PC-400内涂层防腐管和渗氮管下井试验,并进行了井下加注缓蚀剂试验和套损井拔套侧钻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技术对策,获得一些重要认识,取得一批新的成果,为今后油水井套管治理技术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新的途径;同时,采取的相应的套管防腐与治理方案,为根本遏制套损增长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英俊[5](2006)在《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文中提出桩西古潜山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东南部,河淮台向斜隶属的渤海湾盆地南部。华北地台前震旦纪为地槽发展阶段,震旦纪开始稳定,并转向地台发育阶段。NNE向发育的张性郯庐大断裂穿越其中。区域位置为渤海湾盆地南部济阳坳陷北部的二级凹陷内,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田之一。 本文通过物探、测井二次解释和钻井等大量资料的研究认为:桩西古潜山在太古代末期泰山群形成结晶基底后,遭受长期剥蚀,在古生代沉积一套岩性、厚度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是一个经印支期抬升、挤压、褶皱、剥蚀、沉降接受中生界地层沉积之后,在燕山运动后期,整体向西推移的大型褶皱推覆体。研究认为潜山内部构造受力复杂,断块破碎,不仅有早期褶皱逆断运动,地层遭受严重剥蚀,而且中、后期发生大型推覆运动和分布广泛的正断运动,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断裂系统,也形成各式各样的储集空间,纵横向变化大,并有多达7套含油层系。 研究认为桩西下古生界潜山主要由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组成,顶面埋深3500~4600m,总厚度1300~1500m,基底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其整体上是一个自东向西推移的大型推覆体,以中部的逆断层为界,大体可分为上盘拱张背斜和下盘的挠曲褶皱—倒转—平缓单斜构造形态,内部被多条不同时期断层切割所复杂化,研究认为共有断层25条,其中推覆断层1条,逆断层4条,具有明显平行位移的断层3条,正断层17条。可分为13个断块区。 储集空间以次生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多、结构复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三类七种,储集类型主要为大缝大洞型和裂缝溶孔型,孔隙度5%-0.1%。裂缝发育受构造运动、岩性、构造部位、断裂和火成岩侵人体等因素影响,溶蚀孔洞发育与剥蚀程度、古地形、天然水和高矿化度水、差异风化作用、岩石性质、顶

胥云[6](2005)在《低渗透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自1999年以来,在玉门青西白垩系油藏的增产改造技术研究中,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对该油藏的矿物组分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按照所取样品分析统计,该油藏陆源碎屑岩占35.15%、碳酸盐岩占33.84%、粘土矿物占31.01%,储层岩石矿物以三种主要组分各占三分之一为其特征,地质命名为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泥质砾岩等等。但从工程角度而言,这种类型的储层既不同于常规碳酸盐岩储层,又不同于常规砂岩储层,在增产改造中如何优化增产技术方法,优选酸液体系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由于以往对这类复杂岩性储层的酸岩反应机理研究很少,酸压工艺和酸液体系也往往沿用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技术,或者砂岩基质酸化方法,针对性不强,施工有效率较低,增产有效期短。本文针对复杂岩性裂缝性储层在增产改造中遇到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在国内外查新均为结论为“未见类似储层及增产技术报道”的背景下,调研总结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机理研究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新进展,通过几年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突破与创新: 1.从工程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储层命名:即:将这种矿物组分既不是纯碳酸盐岩占优,也不是碎屑岩占优的储层命名为复杂岩性储层。其定义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粘土矿物在储层矿物组分中占有的比例相对均衡;或者某一类矿物与其它两类矿物总量之和的比例相均衡的储层,与单纯的碳酸盐岩占优,或者碎屑岩占优的储层不同。该命名己得到石油工程界的公认,并广泛应用。 2.确定了适合酸压改造的储层地质评估分析新方法。在国内首次从石油工程角度应用X衍射全岩分析技术进行岩矿学分析研究,确定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及潜在伤害因素,改变了以往仅利用薄片资料和溶蚀率试验来确定岩性特征的常规分析方法;并系统运用环境扫描电镜、压汞分析、三维X—CT扫描、MFI成像测井、差应变分析、阵列声波分析等来进行储层微观结构、天然裂缝及地应力方位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并由此建立了适合复杂岩性储层的储层评估系统技术。 3.建立酸岩反应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求取复杂岩性储层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普通酸、胶凝酸、乳化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酸岩反应速度的影响,重点探索性研究了胶凝酸酸液粘度对酸岩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粘胶凝酸的反应速度较低粘胶凝酸慢1—2个数量级。 4.开展了酸岩反应模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温度下不同酸液类型在不同转速下的模式转换过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氢离子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酸岩反应模式的转换条件各不相同。高温时,普通酸没有“拐点”出现,酸岩反应始终处于传质反应控制模式中,胶凝酸在1100转时出现“拐点”。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不相符合,其更深入的机理值得进一步去研究探讨。 5.建立了模拟就地条件下的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化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试验技术,比较了碳酸盐

谷成义[7](2004)在《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竞争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重组后的巨大变化和困难,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如何明确市场定位和经营发展策略,是采油二处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的基础,也是发挥整体优势、谋求共同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采油二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应用战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法,结合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分析,从战略角度,对采油二处的经营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的因素既有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行业状况、市场状况及宏观经济因素),又有企业自身状况(经营状况、企业经营资源拥有状况、核心经营能力、特长等)。(2)运用SWOT分析法,对采油二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特别分析了企业的能力和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企业的发展策略必须与国内环境及企业自身的优势相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要随着变化的环境进行动态变化。(3)基于对采油二处面临严峻形势的分析和优势的思考,对企业进行了市场定位,并确定了主营业务,提出采油二处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体系框架,即巩固发展关联交易,做专做强主营业务;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市场份额;走联合之路,实现双赢互利。该发展策略不仅为采油二处决策者对发展策略决策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长庆油田同类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二、青海采二措施增油5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采二措施增油5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强度高耐温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深部调驱技术概述
        1.1.1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意义
        1.1.2 深部调驱剂的调驱机理
    1.2 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状况
    1.3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1.3.1 凝胶类深部调驱剂
        1.3.2 微生物深部调驱剂
        1.3.3 泡沫深部调驱剂
        1.3.4 含油污泥深部调驱剂
        1.3.5 组合调驱剂
    1.4 深部调驱技术的发展趋势
    1.5 交联聚合物微球调驱剂的合成方法
        1.5.1 分散聚合
        1.5.2 反相悬浮聚合
        1.5.3 反相乳液聚合
        1.5.4 反相微乳液聚合
    1.6 聚合物纳米凝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1.7 本文的创新性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准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制备
        2.2.1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合成
    2.3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性能测试
        2.3.1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机械稳定性
        2.3.2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稀释稳定性
        2.3.3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抗温性
        2.3.4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抗冻性
        2.3.5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透光率
    2.4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性能测试
        2.4.1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率的测定
        2.4.2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的测定
        2.4.3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速率的测定
        2.4.4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凝胶强度的测定
        2.4.5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pH敏感性的测定
        2.4.6 聚合物微球纳米微球调驱剂耐温性的测定
        2.4.7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抗剪切性的测定
        2.4.8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膨胀性能的测定
        2.4.9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粘弹性测定
    2.5 纳米微球凝胶的结构表征
        2.5.1 FTIR红外表征
        2.5.2 X射线衍射表征
        2.5.3 透射电镜(TEM)表征
        2.5.4 TGA热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性能
        3.1.1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机械稳定性研究
        3.1.2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稀释稳定性研究
        3.1.3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耐温性研究
        3.1.4 聚合物纳米微球微乳液的抗冻性研究
        3.1.5 不同反应温度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纳米微球微乳液外观形态
    3.2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性能的研究
        3.2.1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3.2.2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的影响
        3.2.3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膨胀性的影响
        3.2.4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pH响应性的影响
        3.2.5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凝胶调驱剂凝胶强度和抗剪切性的影响
        3.2.6 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耐温性的影响
        3.2.7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3.2.8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的影响
        3.2.9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pH响应性的影响
        3.2.10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凝胶强度和抗剪切性的影响
        3.2.11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膨胀性的影响
        3.2.12 锂皂石用量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耐热性的影响
        3.2.13 m(IA)/m(AM)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3.2.14 m(IA)/m(AM)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的影响
        3.2.15 m(IA)/m(AM)对聚合物纳米微球pH响应性的影响
        3.2.16 衣康酸中和度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水速率的影响
        3.2.17 衣康酸中和度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吸盐率的影响
        3.2.18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动态粘弹性
    3.3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结构表征
        3.3.1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FTIR表征
        3.3.2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3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TEM表征
        3.3.4 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热分析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现状
        1.1.1 微生物采油技术文献分析
        1.1.2 主要研究国家发展概况
        1.1.3 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
        1.1.4 微生物采油现场应用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1.2.1 向油藏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
        1.2.2 利用产表面活性剂菌的外源微生物驱
        1.2.3 内源产表面活性剂菌的激活
    1.3 下一步发展方向
        1.3.1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1.3.2 内源微生物功能基因定量 PCR
        1.3.3 内源微生物关键功能的定向调控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3 拟解决的问题
2 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样品来源
        2.1.3 样品采集
        2.1.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2.1.5 克隆测序分析
        2.1.6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2.1.7 表面活性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2.2.2 克隆测序
        2.2.3 表面活性测试
        2.2.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2.2.5 样品富集培养
    2.3 小结
3 脂肽合成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
    3.1.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原理
    3.2 标准品的制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主要试剂及配制
        3.2.4 实验方法
        3.2.5 实验结果
    3.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srfA 方法的建立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4 小结
4 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激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
        4.1.3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
        4.1.4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结果
        4.2.2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
        4.2.3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4.3 小结
5 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研究及提高采收率评价
    5.1 相对渗透率及润湿性测定实验条件
        5.1.1 胜利油田沾 3 区块地层条件
        5.1.2 实验所用岩心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用油
        5.1.5 实验用水
        5.1.6 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
        5.1.7 润湿性测定
    5.2 提高采收率评价实验条件
        5.2.1 主要实验材料
        5.2.2 实验所用样品
        5.2.3 模拟实验条件
        5.2.4 实验具体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相渗曲线测定结果
        5.3.2 微生物驱油藏润湿性测定
        5.3.3 提高采收率评价结果
    5.4 结论与认识
6 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和组成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样品制备
        6.2.2 理化性质
        6.2.3 薄层层析(TLC)分析
        6.2.4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6.2.5 样品的 HPLC 分析
        6.2.6 样品的质谱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有关储层精细研究的现状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三、储层非均质模型研究现状
        四、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一、油田地质概况
        二、油田开发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关键技术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新认识
第二章 河流相沉积地层格架建立
    第一节 地层对比划分技术
        一、地层对比划分原则
        二、对比划分标志选择
        三、对比程序
    第二节 构造精细研究技术
        一、断裂系统研究
        二、微型构造及其适应性分析
第三章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技术
    第一节 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
        一、声波曲线标准化
        二、感应曲线标准化
    第二节 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研究
        一、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二、孔隙度解释模型
        三、渗透率解释模型
        四、粒度中值解释模型
        五、分选系数解释模型
        六、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七、产水率解释模型
    第三节 储层参数解释结果评价方法
        一、储层参数空间分布最佳拟合方法研究
        二、储层参数井间插值
        三、储层参数评价
第四章 储层精细刻画技术
    第一节 沉积相研究
        一、河流沉积相模式
        二、沉积微相定量识别
    第二节 储层宏观非均质研究
        一、储层物性特征
        二、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三、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四、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第三节 储层微观非均质研究
        一、孔隙结构特征
        二、孔隙结构类型
        三、粘土矿物分析
第五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第一节 储层地质知识库建立
        一、单参数储层地质知识库
        二、多参数相互关系地质知识
    第二节 储层参数空间结构分析
        一、变差函数特征
        二、三维空间变差函数及储层参数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节 二维模拟及二维建模方法研究
        一、二维建模方法研究及平面模型
        二、剖面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一、储层构造格架模型
        二、储层参数模型
第六章 剩余油定量描述及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一、精细建模技术
        二、历史拟合技术
        三、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
    第二节 流线模型技术
        一、方法简介
        二、流线模型建立
        三、历史拟合
        四、剩余油定量描述
        五、计算成果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三维定量动态剩余油描述技术
        一、软件系统研制
        二、三维定量动态剩余油描述
        三、剩余油描述成果输出
第七章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措施及应用效果
    第一节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措施
        一、剩余油挖潜的途径
        二、潜力方向分析
        三、措施方案
    第二节 剩余油挖潜效果分析
        一、指标预测
        三、阶段应用效果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长庆油田套损机理与预防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长庆油田套损现状及危害
    2.1 长庆油田套损现状
    2.2 套损对油田开发造成的危害
第3章 套管损坏机理研究
    3.1 套管损坏的原因
        3.1.1 套管损坏的地质因素
        3.1.2 套管损坏的工程因素
        3.1.3 套管力学损坏的预防措施
    3.2 套管防腐技术研究进展
        3.2.1 套管腐蚀的种类
        3.2.2 套管防腐技术研究现状
第4章 长庆油田套管腐蚀机理
    4.1 套管内腐蚀的主要原因
    4.2 套管的细菌腐蚀
    4.3 二氧化碳对套管的腐蚀
        4.3.1 CO_2腐蚀形态
        4.3.2 CO_2腐蚀机理
        4.3.3 CO_2腐蚀影响因素
    4.4 硫化氢腐蚀
    4.5 氧腐蚀
    4.6 套损井腐蚀套管检查分析
第5章 套损井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5.1 套损井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
        5.1.1 先期预防技术
        5.1.2 后期治理技术
        5.1.3 套损井治理的总体效果
    5.2 特殊防腐管材耐蚀性能评价
    5.3 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应用
        5.3.1 环氧加锌阳极与PC-400 涂层内外防腐效果评价
        5.3.2 污水回注井不锈钢内衬外加环氧冷缠带防腐试验
        5.3.3 井下滴加缓蚀剂控制内腐蚀试验
    5.4 套损防治工作建议
        5.4.1 新井套管防腐
        5.4.2 老井套管防腐与治理
        5.4.3 科研攻关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5)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关键
    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5、取得的主要成果
    6、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桩西古潜山地层层序及地层特征
    第一节 下古生界地层层序
    第二节 下古生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第三节 地层特征
第二章 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断裂系统研究
    第一节 构造断裂系统的研究方法
        一、迭前深度偏移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
        二、层位精细标定方法
        三、速度场研究方法
        四、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五、相干技术分析方法
        六、地震属性检测断层
        七、潜山顶面等深图及内幕构造图的编制
    第二节 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
        一、桩西古潜山断裂系统分析
        二、桩西潜山构造演化史研究
        三、构造变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及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作用
第三章 桩西古潜山储层特征研究
    第一节 裂缝网络模型建立技术
        一、技术思路
        二、相似露头区裂缝观察与描述技术
        三、露头区裂缝观察与描述方法
    第二节 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
        一、储集空间形态特征
        二、主要储集空间
        三、裂缝特征
        四、桩西古潜山裂缝描述
        五、潜山储集类型
    第三节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一、储层物性特征
        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第四节 储层裂缝发育区的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一、多尺度边缘检测原理
        二、地震波场对裂缝识别的尺度效应
        三、桩西潜山裂缝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研究成果
    第五节 储层分布预测的电法测井二次解释
        一、储层测井解释与处理
        二、桩西古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储量的计算
    第六节 储层非均质研究
        一、储层参数平面预测方法
        二、储层参数预测结果
第四章 桩西古潜山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第一节 油藏隔层特征
        一、隔层划分
        二、隔层的特征
        三、隔层平面分布
    第二节 含油层系划分
    第三节 油、气、水分布
        一、油、气、水分布特征
        二、流体性质
        三、温度、压力系统
    第四节 油藏类型
第五章 油田应用实例
    第一节 桩西古潜山油田开发简况
    第二节 古潜山油藏动态分析
    第三节 剩余油分布与可采储量计算
    第四节 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研究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6)低渗透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酸岩反应机制及深度酸压理论研究进展
    §2.1 深度酸压技术发展概况
    §2.2 酸岩反应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2.3 多级注入闭合酸化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研究
    §2.4 酸压裂模型及设计软件发展现状
    §2.5 深度酸压理论及酸压技术研究未来发展展望
3、储层地质评估及潜在伤害因素试验研究
    §3.1 复杂岩性油藏地质特征
    §3.2 低渗复杂岩性油藏增产改造技术难点
    §3.3 岩性特征试验分析
    §3.4 储层微观结构试验分析
    §3.5 储层物性特征试验分析
    §3.6 储层天然裂缝特性试验分析
    §3.7 储层岩石力学特征试验分析
    §3.8 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
    §3.9小结
4、复杂岩性储层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4.2 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探讨
    §4.3 常规白云岩储层酸岩反应试验研究
    §4.4 复杂岩性储层酸岩反应动力学试验研究
    §4.5 酸岩反应模式影响试验分析
    §4.6 氢离子传质系数与酸液流动状态的关系研究
    §4.7 酸岩反应后的岩心溶蚀形态描述与初步讨论
    §4.8 酸岩反应机理的理论探讨
5、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模拟试验及增产技术模式优选
    §5.1 酸岩反应速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5.2 常规碳酸盐岩储层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模拟试验
    §5.3 复杂岩性储层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试验
    §5.4 导流能力模拟研究初步结论
    §5.5 增产技术模式优选探讨
6、液体体系及添加剂优选研究
    §6.1 酸液及前置液选择的依据
    §6.2 基础试验研究
    §6.3 深度酸压的液体体系的研究
    §6.4 工作液配方的确定及综合性能的评价
    §6.5 酸液体系研究初步认识
7、酸压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7.1 酸压优化设计计算模型
    §7.2 多级注入中的模型分析
    §7.3 酸压压力降落新模型
8、深度酸压优化设计及增产工艺技术研究
    §8.1 复杂岩性储层增产改造技术研究思路
    §8.2 优化设计研究参数求取及工艺优选
    §8.3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8.4 优化设计模拟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8.5 优化设计模拟研究初步结论
9、现场应用效果及实例
    §9.1 玉门青西油田酸压技术应用概况
    §9.2 玉门青西油田现场试验典型实例
    §9.3 青海复杂岩性油藏深度酸压技术试验应用概况
10、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着作
附录二:博士期间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附录三:博士期间该项目所获科研成果奖
附录四:西南石油学院2005届博士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

(7)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竞争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长庆油田采油技术服务产业环境分析
    第一章 采油技术服务产业概况
        第一节 井下作业服务
        第二节 工程技术服务
        第三节 后勤服务
    第二章 采油技术服务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竞争对手分析
        第二节 供应商分析
        第三节 用户分析
        第四节 替代品分析
        第五节 潜在竞争对手
        第六节 互补互动效应
    第三章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分析
        第二节 劣势分析
        第三节 机遇分析
        第四节 挑战分析
    第四章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的经营策略选择
第二部分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章 长庆油田和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提升竞争力对策
    第二章 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第三章 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青海采二措施增油5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强度高耐温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剂的研究[D]. 胡俊燕.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7)
  • [2]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D]. 宋永亭.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3]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D]. 赵国欣. 浙江大学, 2008(03)
  • [4]长庆油田套损机理与预防治理技术研究[D]. 王泓.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5]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 马英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10)
  • [6]低渗透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D]. 胥云.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 [7]长庆油田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竞争力对策研究[D]. 谷成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2)

标签:;  ;  ;  

青海第二条增产石油5万吨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