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看历史上的扶余和卧居人

从考古资料看历史上的扶余和卧居人

一、从考古学材料看历史上的夫余、沃沮人(论文文献综述)

安琪[1](2021)在《《后汉书·东夷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明浩[2](2021)在《古代文献中的“濊貊”研究》文中提出濊貊是古代从中原东部与北部迁徙到东北中南部及朝鲜半岛地区生活的民族,与东胡系民族、肃慎系民族及汉民族共同构成古代东北的四大族系。在古代文献中,濊貊时常被合并称谓,但实际上在秦汉之前的“濊”与“貊”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并且存在较大的生计方式上的差异。通过文献整理,可以清晰地发现濊与貊两个民族的迁徙、融合过程,以此可以洞悉整个东北民族、历史的发展变化。本论文以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濊”(追、薉、秽、獩)与“貊”(貉、发、亳、狢、貈、狛)的多种文字书写和事件记述为研究内容,系统考证了古代东北民族“濊貊”的迁徙、发展、融合等情况。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与第二章,首先是分别对古代历史文献中“濊”与“貊”的多种文本记载进行辨析,明确文献中出现的“濊”与“貊”如何从单独使用发展到混合为“濊貊”使用的演进过程。其次以《诗经·韩奕》等古代文献为研究主体,辨析在一些文献中二者单独及混合出现和使用时各自代表的民族主体情况。最后分别考证“濊”与“貊”在未融合之前,各自的居地所在以及早期迁徙情况。第三章,是以《逸周书·王会解》为研究重点,辨析“成周大会”时前来中原朝贡的“东夷”“东北夷”诸族分别同“濊”“貊”二族之间的关联情况,考证了文献中因何会将此时的东夷、东北夷诸族与后来的濊貊民族混同。尤其是箕氏朝鲜(古朝鲜)为何没有出现在《王会解》记载的中成周大会内,以及濊人、貊人与古朝鲜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山海经》中的“貊国”“濊国”的考证。首先,考证了貊国的方位、其与古朝鲜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其次,通过出土的与濊有关的印章、封泥考证了汉设置苍海郡情况以及濊人在朝鲜半岛乐浪郡的生存情况。第六章,是通过东北濊貊分支民族共同语言区的形成、农业生产方式的建立,以此考证貊人的东迁过程以及与濊人的融合情况。证明了汉代对以濊貊为代表的东北民族的有效管理,濊貊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东北边疆管理机构紧密的政治联系。第七章,是对域外汉籍高丽文献《三国史记》中出现的“靺鞨”记载的考证,证明了朝鲜半岛文献中很早便出现的“靺鞨”,大多数情况实质上是对“濊貊”民族的错误标记。并且随着高句丽、渤海的崛起,加速了对濊貊民族的融合,尽管有少量濊貊一直存续到了辽代,但因为自身体量上的微弱,最终消亡在生女真的南下之中。

刘文卿[3](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刘加明[4](2020)在《渤海国“北进”研究》文中指出渤海(698—926)国祚二百余年,初期定都于东牟山一带,势力范围狭小,经过百余年的拓展,至第十代王大仁秀时期,其疆域范围已经达到“地方五千里”(《旧唐书·渤海传》)。囊括今天中国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大部分地区,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成为当时东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渤海国的发展过程中,统治者根据周边局势变动及自身实力的消长,不断调整对外战略发展方向,逐渐寻得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发展路径,并相应地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战略发展方向的执行。纵观渤海国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北进”是最核心的发展战略,一部渤海的疆域形成史,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渤海国北部疆域的拓展史。文章通过全面的搜集、整理渤海国发展的相关史料,借助考古发现,同时综合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渤海国最主要战略发展方向是向北。文章重点论述渤海国“北进”的历史过程,以及渤海国“北进”过程中内部及外部的促成及阻碍因素。具体而言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此课题的选题源起,重点梳理并且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渤海国“北进”的研究现状,交代了论文行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阐明了文章的几大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主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渤海国政权的建立及新政权的巩固。七世纪末由契丹人发起的反抗唐朝的斗争被平灭,但趁此叛乱的机会有大祚荣率众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的初期都城在东牟山,位于今天的吉林省敦化一带,渤海建国后的领导集团包括契丹、靺鞨和高句丽人。由于政权建立之初实力弱小,渤海主动去突厥请求“吐屯”以求庇护,接受唐朝的册封,与周边强大的政权建立良好关系。并且渤海在建国初期向南迅速的收归了大量的高句丽和靺鞨之众。这使得新生政权得到了巩固,为下一步渤海国“北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论述了渤海国“北进”的探索。这一阶段大武艺开始主动的向外探索发展,当时渤海国向北遇见最强大的对手是黑水靺鞨,并且黑水靺鞨与唐朝联合,导致渤海国在与黑水靺鞨的战争中失败。迫使渤海国投向突厥,并联合契丹,向南和向西与唐朝发生了登州之战和马都山之战。在二次战争之前大武艺已将都城由东牟山向南迁至中京显德府,此时渤海国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南和向西发展。不过虽然渤海国在登州和马都山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唐朝在战后调整了北部边疆地区的治理策略。随着节度使制度不断成熟,同时突厥又不断衰落,渤海国也认识到唐王朝的强大不可撼动,因此又积极向唐朝派遣使者,承认自己先前对抗唐朝犯下的错误,此后与唐朝再无矛盾。第三章为渤海国“北进”战略的具体施行。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继位又开始向北拓展疆域,在八世纪中期渤海国向北征服了拂涅和铁利靺鞨部落,随后便将都城向北迁至上京龙泉府,而渤海国将都城迁至此地一方面是渤海国“北进”取得收获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见渤海国有意进一步向北拓展。在此之后除贞元元年至贞元八年(785—792)渤海国迁都东京龙原府外,其它时间都以上京龙泉府为都城,而迁都东京龙原府的原因也是渤海国“北进”受到了地形因素的限制,迁都东京后渤海国向北又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论述了渤海国对北疆的控制和政治影响力。在大钦茂去世后,渤海国内部发生了王位争夺斗争,严重影响了渤海国对北部靺鞨的控制力,原本受渤海国控制的靺鞨部落又重新能经过渤海国去唐朝朝贡,渤海国“北进”受到阻碍。直到大仁秀继位后,结束了渤海国的内部斗争并且进一步向北发展,征服了越喜、虞娄和黑水靺鞨部落,渤海国北部疆域范围发展至最大。至大彝震为王时期,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在“北进”征服的靺鞨部落地区设置了府、州,对他们进行控制。由于征服时间和距离渤海国中心地区远近不同,渤海国对它们的控制分为四个层次。第五章为渤海国“北进”的尾声及相关的问题的反思。在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渤海国发展逐渐由强盛转衰,渤海国北部的黑水靺鞨和宝露国从海路南下与新罗交流,此后又有大量的黑水靺鞨人南下至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渤海国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北部靺鞨的控制能力,终于渤海国被契丹人所灭。渤海国北部的靺鞨部落并没有融入渤海族之中,渤海国灭亡后他们又重新独立发展。但是渤海国“北进”对北部的靺鞨部落产生重大影响,首次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连为一体。促进了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北部靺鞨部落带入东亚经济、文化圈。通过对渤海“北进”相关问题的梳理,可以看到渤海在当时东亚格局中向北发展选择的正确性,为渤海国发展成为海东盛国提供了客观场域。同时渤海国在“北进”的过程中很好的处理了与周边政权的关系,尤其与唐朝关系密切,让渤海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不断提高。渤海国“北进”也促进了渤海国北部地区的社会发展,让北部靺鞨部落更为广泛的融入到东亚世界的发展体系之中。

武松[5](2019)在《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是七至十世纪东北亚地区的“海东盛国”,创造了辉煌的“海东文化”,其存国229年间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渤海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融合而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是在传承旧文化,吸纳新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渤海文化来源进行考古学研究,能更好地认识渤海国的文化面貌。本文在系统梳理渤海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文化中所体现的文化因素的承继与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梳理了渤海考古的重要发现与渤海文化来源研究的学术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前人对渤海文化来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和进展,但是多散见于一些报告或多就某类遗存进行专题研究,尚未见有以文化因素作为专题的综合性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渤海文化中的靺鞨文化传统,渤海文化对本族靺鞨文化继承,又有发展。渤海墓葬中的土坑墓,葬俗中的火葬、使用桦树皮、随葬兽骨、冢上作屋等习俗,以及渤海居住址中的半地穴式房址,遗物中的传统手制重唇深腹罐、斜口器,装饰品中的萨满镂孔牌饰等均体现了靺鞨文化的传统,其中有些文化传统延续至渤海灭亡,体现了靺鞨母体文化基因的强大持续力。第三章为渤海文化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靺鞨人接受了高句丽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墓葬形式接受了高句丽积石墓的影响,陶器中的横耳器、多孔器,建筑构件中的纹饰瓦件、无舌筒瓦、曲背檐头筒瓦、四分法构图的瓦当,马具中的出尖长柄马镫等,均表现出高句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为渤海文化中的唐文化因素。渤海的五京制度、都城形制布局对唐的效仿,建筑构件中的鸱尾、脊头瓦和兽头、复瓣莲纹瓦当等均体现了渤海对唐文化的追随。渤海墓葬中以砖为材,使用斜坡墓道,墓上作塔或寝殿,墓中绘制唐风壁画,使用墓志,墓内随葬狮子像、短柄马镫、鎏金杏叶、三彩器等,均与唐墓一致,是渤海上层高度汉化的表现。悬环带具则可能来自唐朝的赏赐。渤海小型砖室墓的出现,是渤海下层社会接受唐文化影响的表现。渤海的汉化表现出宗主国唐朝文化对藩属国渤海文化的强大引领作用。渤海是唐的羁縻州,唐封渤海王为忽汗州都督,这种等级差异表现在渤海文化上,即渤海上京城的规模与唐朝州城—扬州城规模相当,在用门制度上处于中原用门制度的第二等级。第五章为渤海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因素,渤海的蹀躞带具、九子棋盘、8字形马镫等,均是草原文化对渤海文化影响的产物。这种影响,应该早至渤海建国前的靺鞨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来自突厥文化的影响,基本不见有契丹文化的影响。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祝立业[6](2018)在《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文中指出高句丽既是一个族称,也是一个王国政权名称。自西汉末期兴起到唐初消散,在7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族、其国均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这就为后世研究族群聚合和政权建立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本文着眼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形成与高句丽王国发展互动关系,旨在研究高句丽由最初地居辽东山地一隅的小族群,如何在外来文化刺激下有了建立政权的意识;其政权建立后,用何种方式促进了族群的进一步扩大,多族群又如何逐渐发展为大的族群共同体;在族群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其王国管理机制如何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如何影响了族群共体的构建;在族群聚集过程中,共同的祖先记忆是如何由当时的统治精英编织、流布的,这种有意识的选择、过滤、放弃、重组是在何种背景和考虑下进行的,又是如何被王国内多个族群接受从而成为普遍认同的;这种认同在国灭族散后又是如何衰减、失忆的;高句丽作为一个族群共同体,其各种边界如何自我划定以及被他者划定,从而构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高句丽的。本论文分序章、正文、结章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计6章22节。序章第一部分就研究对象、问题设定、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回顾了学界的先行研究情况,第三部分就文章使用的主要文献进行评述。结章主要就序章的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概要回答,同时就未来研究内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正文第一章为“冲击与回应——燕秦汉之际辽东地区的族群生态”,下设“燕秦汉之际的辽东”“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燕秦汉长城修建前的辽东山地古族”“燕、秦、汉东进对辽东山地古族的冲击与影响”四节。主要围绕燕秦汉文明对辽东山地的浸润,以及当地土着部落在这种浸润下的改变进行述论。正文第二章为“收缩与扩张——玄菟郡内迁与卒本夫余‘借壳’古句丽”,下设“卫氏朝鲜、夫余王国立国效应之于辽东古族”“玄菟郡内迁与‘句骊胡’诸部的发展”“卒本夫余对沸流部的整合与借壳”三节。主要在玄菟郡内迁背景下,讨论卒本夫余、沸流部、高句丽三者的关系流变。正文第三章为“双核到单核——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下设“桂娄部与涓奴部共治的‘双核’时代”“由迁都、立始祖庙开启的王权渐强时代”“由军事扩张促成的多族群聚居情况”“多族群并存背景下五部向一体的演变”四节。主要就早期高句丽王国发展及早期族群融合问题进行讨论。正文第四章为“乐浪而辽东——王国地位的确立与族群共同体荣耀之所系”,下设“对传统汉郡的并吞及汉人族群的加入”“在战争中清晰起来的族群共同体边界”“因册封而日益确立的高句丽王国地位”三节。主要讨论高句丽王国军事扩张以及伴随扩张带来的多族群融入情况。在多族群融入情况下,族群共同体边界因何形成、王国地位因何确立也是本章的讨论内容。本章主要关注的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得以形成发展的外在条件。正文第五章为“立碑与移都——祖源记忆的建构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下设“始祖传说的想象与王室谱系的编织”“祖源记忆的流传与族群认同的演进”“三治两迁与族群文化边界的确立”“儒释道三教并举的族群文化心理沉淀”四节。主要围绕高句丽王国对自我认同的建构展开,主要关注高句丽族群共同体得以形成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正文第六章为“国灭而族散——高句丽政权灭亡及族群共同体的分化解体”,下设“王权相权相争背后的统治危机”“唐王朝一统政策的确立及实施”“高句丽亡国与族群共同体解体”“高句丽遗民的‘记忆’与‘失忆’”四节。主要就高句丽王国灭亡过程、原因,高句丽族群共同体解体、族群意识递减等问题进行讨论。

王欣媛[7](2018)在《高句丽“南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句丽(公元前37年-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世纪有余。高句丽政权诞生于浑江流域,发展于鸭绿江流域,辉煌壮大于大同江流域,其政权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历程。在全面搜集高句丽扩张和发展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基础上,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高句丽的发展态势整体归纳为“南进”。论文对高句丽“南进”所涉及的史实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进而勾勒出前后七个世纪有余的高句丽“南进”历程及所涉及的历史脉络。依据本文的探讨内容和体例结构,文章共分为七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高句丽“南进”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做以概括,归纳了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另外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为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公元前37年至公元一世纪初,高句丽建立了政权并首次迁都。这一章分析了高句丽“南进”建国历程,从方位上确定了“南进”建国的起点、终点以及具体的分阶段行进路线。另外针对高句丽首次迁都事件,剖析了高句丽的东南迁都心态。高句丽建国及迁都的“南进”选择,体现的是被动应对与主动选择的结合。结合高句丽统治阶层沸流、温祚南下建立百济政权,以及陕父去之南韩事件类比分析,高句丽“南进”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为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世纪末期为高句丽外延扩张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并无明确的认知,呈向四至发展的模式,这其中包含“南进”发展。高句丽向北稳固夫余政权,向东南部征讨秽貊诸部继而“南进”岭东之地,又“西进”向辽东地区掳掠。高句丽的外延扩张呈分阶段进行,从而使其对四至情况有所认知,亦是确立“南进”发展战略的探索。第三章为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公元二世纪末期至四世纪中后期,为高句丽对国家发展战略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高句丽先后确立了“西进”与“南进”战略。高句丽西部前后嬗替存在着强大的势力,对于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至关重要。公孙氏雄张海东的案例是对高句丽确立“西进”战略的启蒙,高句丽意欲“西进”辽东扩张,却遭致曹魏及慕容氏政权的相继征讨,在“西进”受挫并结合国家发展政治诉求下确立了“南进”战略。“西进”与“南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辩证统一体,“西进”是对“南进”发展牵制的同时,亦包含着对“南进”的思考。第四章为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及第二次迁都。公元四世纪中后期至五世纪末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极盛时代。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扩张,遭至百济“北进”抵抗。直至好太王即位后,取得了“南进”的极大胜利,获得了新罗的依附,击败了百济与倭的联盟,并将倭的势力清出朝鲜半岛。至长寿王时期,迁都平壤,巩固了“南进”的成果,并通过向南北朝朝贡构筑了“南进”外交体系,结合以军事征讨,占据了百济的汉江流域,达到了“南进”发展的顶峰阶段。第五章为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公元五世纪末期至七世纪中后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阻滞期。高句丽“南进”发展,遭遇百济与新罗结盟抵制,“南进”发展受到阻滞。进入六世纪以来,高句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矛盾激化,西北部军事紧张。至六世纪中叶,百济、新罗联军占据高句丽汉江流域,致使“南进”遭受巨大挫折,高句丽“南进”发展随之陷入僵局。隋、唐建立大一统王朝,确立了新的东北亚格局,而对高句丽的相继征讨使“南进”发展进入尾声阶段。第六章为高句丽“南进”的反思。与高句丽陆地“南进”同时,海洋“南进”亦存在,高句丽海洋“南进”配合以陆地扩张,表现为黄海海域控制范围的不断向南扩大。高句丽“南进”表现为军事的南征以及疆域的南拓,但实质上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目标。军事“南进”的同时亦有思想文化的南传,文化的趋同以及高句丽的“南进”战争是为统一新罗的先期尝试。同时“南进”绵延了高句丽的国祚亦是导致其灭亡的诱因。

李磊[8](2016)在《《三国遗事》扶余叙事之史源与史实考辨》文中认为《三国遗事》扶余叙事展现的是1213世纪高丽王朝的族源认同。5世纪前,汉魏晋宋的文献均对扶余始祖传说有明晰而一致的记载。5世纪时,扶余始祖传说开始变异,并在6世纪被与汉魏晋南朝传统不同的北朝官修史书所采信,进而形成北朝隋唐的扶余叙事传统。这一叙事传统成为高丽王朝历史认同的基础。扶余始祖传说在5世纪出现变异的重要原因是当时东扶余、农安扶余的亡国。由于扶余始祖传说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具有构建统治合法性、动员民众的作用,其他族群便以此为政治历史资源嫁接进自身的始祖传说,从而使扶余始祖传说在扶余亡国后得以以变异的形式存在。当高丽王朝重建历史叙述时,扶余始祖传说再次作为重要历史资源整合入朝鲜半岛历史中,经由《三国遗事》的记载不断传承,并塑造了现代韩国人的历史观念。

隋东旭[9](2017)在《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史研究》文中提出汉唐时期的东北边疆地区,生活着东胡、秽、貊、乌桓、鲜卑、夫余、高句丽、沃沮、室韦、勿吉、靺鞨等十几个边疆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同汉民族一道共存于东北大地,共同创造了这一时期的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历史逻辑。具体而言,该文以学界传统的族系划分为依据,以文献记载为基础,分族系、分民族的梳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而在总结各族系体育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汉唐时期东胡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东胡族系,主要包括鲜卑族、乌桓族、奚族、乌洛浑族、室韦族、契丹族等族,这些民族在各自不同的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以骑射体育为核心、以汉民族体育传播为导向的体育文化发展脉络。第二部分,汉唐时期秽貊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秽貊族系,主要包括夫余族、高句丽族、沃沮族、豆莫娄族等族。这些民族在汉唐时期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分的民族,其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性,因此在体育文化的表现上就呈现出汉民族体育文化与其本民族体育文化高度融合的特点,其中,尤以高句丽族最为典型。但由于秽貊族系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其体育文化发展的层次亦有明显差距。第三部分,汉唐时期肃慎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汉唐时期的肃慎族系,主要包括挹娄族、勿吉族和靺鞨族(粟末靺鞨、黑水靺鞨)。这些民族是渔猎文化的代表,而且其族属渊源非常清晰,所谓各族实际上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因此其体育文化的承继关系非常明显。另外,这些民族历史上就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其体育文化与汉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往往比较密切,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以粟末靺鞨为基础建立的渤海国。第四部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总体考察对象,以总结其整体发展特征。

王禹浪,王俊铮[10](2015)在《近百年来国内挹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挹娄是中国东北重要的古代民族之一,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挹娄称谓及其含义、地理分布、考古学文化、民族源流及其与周边民族关系、历史地位及文献考述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的进行,为研究挹娄民族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我国近百年来挹娄研究成果予以综合概述,便于学术界了解挹娄族的研究状况。

二、从考古学材料看历史上的夫余、沃沮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考古学材料看历史上的夫余、沃沮人(论文提纲范文)

(2)古代文献中的“濊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目标
第一章 历史文献中的“濊”
    第一节 文献中“濊”与“貊”的混用与差别
    第二节 濊人的居地
    第三节 濊人的东迁
第二章 历史文献中的“貊”
    第一节 《诗经·韩奕》中对“貊”的记载
    第二节 貊人的居地
    第三节 文献中的“胡貊”考
第三章 《逸周书·王会解》中“东夷”“东北夷”与濊、貊的关系
    第一节 《王会解》中的“东夷”与濊的关系
    第二节 《王会解》中的“东北夷”与貊的关系
    第三节 《王会解》中未列“朝鲜”考
第四章 貊国及其社会状况
    第一节 貊国位置考
    第二节 貊与古朝鲜的关系
    第三节 貊国的经济
第五章 濊人及其社会状况
    第一节 “夫租薉君”与濊族情况
    第二节 “夫租长印”与乐浪郡岭东七县的设置变化
    第三节 出土濊族官印与其他民族首领授印的比较
第六章 “貊”人东迁及其与“濊”人的融合
    第一节 濊貊民族共同语言区及农业区的形成
    第二节 史家对濊貊民族认识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貊人的东迁及其影响
第七章 高丽文献《三国史记》中的“濊貊”及其消亡
    第一节 对《三国史记》中“靺鞨”记载的辨析
    第二节 《三国史记》记载中“靺鞨”与“濊貊”的混记
    第三节 《三国史记》中“靺鞨”记载的实指
    第四节 濊貊的最终消亡
结论
附录: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主要参考资料
致谢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渤海国“北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渤海国建立及初期政权的巩固
    第一节 渤海国的建立
        一、营州之乱与大祚荣东奔
        二、渤海建国初期的都城
        三、渤海建国集团构成
    第二节 渤海建国初期与周边关系
        一、渤海建国初期的周边局势
        二、渤海请吐吞于突厥
        三、新罗授大祚荣为五品大阿飡
        四、唐朝册封渤海郡王
    第三节 渤海建国初期势力范围拓展
        一、渤海国建国初期的疆域范围
        二、渤海建国初期的南拓
        三、渤海对西北部泊咄和安车骨部的控制
第二章 渤海国的“北进”探索
    第一节 渤海国“北进”与黑水靺鞨的战争
        一、黑水靺鞨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二、大武艺向南发展的局限及战略调整
        三、渤海“北进”至黑水靺鞨的交通路线
        四、渤海战败及“北进”战略的暂时搁置
    第二节 渤海国与唐朝的军事摩擦
        一、渤海越海“南进”与唐朝的登州之战
        二、渤海偏师“西进”与唐朝的马都山之战
        三、唐朝北疆局势变化及对渤海战略发展方向的影响
第三章 渤海国“北进”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渤海国“北进”征靺鞨诸部
        一、拂涅、越喜、铁利、虞娄地理位置述考
        二、大钦茂“北进”征服拂涅、铁利部落
    第二节 从中京到上京:渤海向北迁都
        一、渤海迁都上京前东北亚局势
        二、渤海迁都上京标志“北进”战略确立
    第三节 渤海迁都东京与“北进”的关系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渤海“北进”的影响
        二、渤海迁都东京的原因
        三、渤海“北进”率宾水和越喜靺鞨地区
第四章 渤海国的北疆控制与政治影响力
    第一节 渤海国内部斗争与北疆边患
        一、渤海统治阶层的内争
        二、越喜、虞娄、黑水靺鞨遣使朝唐
    第二节 大仁秀“北进”讨伐“海北诸部”
        一、大仁秀时期渤海国中兴
        二、大仁秀“北进”征服越喜、虞娄、黑水靺鞨部落
        三、渤海极盛时北部疆域的限定
    第三节 渤海国对北部靺鞨部落的政治影响力
        一、渤海对北部靺鞨部落的控制形式考
        二、渤海对北部靺鞨控制的四个层次
        三、北部靺鞨部落与“渤海族”的关系
第五章 渤海国“北进”的尾声及反思
    第一节 渤海国“北进”的尾声
        一、渤海国的衰亡
        二、黑水、宝露国向南“和通”新罗
        三、渤海灭亡后北部靺鞨部落的去向
    第二节 关于渤海国“北进”相关问题的反思
        一、车书本一家:从“北进”看唐朝与渤海的关系
        二、渤海“北进”巩固了在东亚的地位
        三、渤海“北进”促成“海东盛国”局面的到来
        四、渤海“北进”将北部靺鞨部落带入东亚经济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5)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渤海文化来源研究的学术简史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1949年至“文革”结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1977年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相关概念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相关分期的说明
第二章 渤海文化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第一节 渤海墓葬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墓葬形制
        二、葬俗
    第二节 渤海居住址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渤海的半地穴式房址
        二、靺鞨的房址
        三、渤海半地穴房址的文化来源
    第三节 渤海器物中的靺鞨文化传统
        一、渤海的陶器
        二、渤海的装饰品
第三章 渤海文化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墓葬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主要学术观点的梳理
        二、渤海石构墓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第二节 渤海陶器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陶容器
        二、多孔器
    第三节 渤海建筑构件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纹饰瓦件
        二、无舌筒瓦
        三、曲背檐头筒瓦
        四、瓦当
        五、小结
    第四节 安图东清M1出土马具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一、安图东清M1的马具
        二、安图东清M1的马镫
        三、安图东清M1的马衔镳和引手
        四、小结
第四章 渤海文化中的唐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国五京制度与都城的唐文化因素
        一、渤海国五京制
        二、渤海国都城规划和建制
    第二节 渤海国建筑构件的唐文化因素
        一、鸱尾
        二、脊头瓦和兽头
        三、瓦当
    第三节 渤海墓葬的唐文化因素
        一、墓葬形制
        二、墓上建筑
        三、墓葬装饰
        四、随葬品
        五、小结
第五章 渤海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因素
    第一节 渤海蹀躞带具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蹀躞带具
        二、唐与突厥的带具
        三、渤海蹀躞带具的文化来源
    第二节 渤海九子棋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九子棋遗存
        二、我国和蒙古国发现的九子棋盘
        三、渤海九子棋的文化来源
    第三节 渤海8字形马镫的草原文化因素
        一、渤海的8字形马镫
        二、欧亚草原的8字形马镫
        三、渤海8字形马镫的文化来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研究专着
    三、研究文章
    四、考古发掘报告
    五、考古发掘简报
    六、学位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6)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设定、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先行研究综述
    三、基本文献考释
    四、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冲击与回应——燕秦汉之际辽东地区的族群生态
    第一节 燕、秦、汉之际的辽东
    第二节 燕秦汉时期的辽东长城
    第三节 燕秦汉长城修建前的辽东山地古族
    第四节 燕、秦、汉东进对辽东山地古族的冲击与影响
第二章 收缩与扩张——玄菟郡内迁与卒本夫余“借壳”古句丽
    第一节 卫氏朝鲜、夫余王国立国效应之于辽东古族
    第二节 玄菟郡内迁与“句骊胡”诸部发展
    第三节 卒本夫余对“沸流部”的整合与“借壳”
第三章 双核到单核——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第一节 桂娄部与涓奴部共治的“双核”时代
    第二节 由迁都、立始祖庙开启的王权渐强时代
    第三节 由军事扩张促成的多族群聚居情况
    第四节 多元族群并存背景下五部向一体的演变
第四章 乐浪而辽东——王国地位的确立与族群共同体荣耀之所系
    第一节 对传统汉郡的并吞及汉人族群的加入
    第二节 在战争中清晰起来的族群共同体边界
    第三节 因册封而发展、确立的高句丽王国地位
第五章 立碑与移都——祖源记忆的建构与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第一节 始祖传说的想象与王室谱系的编织
    第二节 祖源记忆的流传与族群认同的演进
    第三节 “三治两迁”与族群文化边界的确立
    第四节 儒释道并举背后的族群文化心理变迁
第六章 国灭而族散——高句丽政权灭亡及族群共同体的分化解体
    第一节 权臣专政及由此引发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唐王朝一统政策的确立及实施
    第三节 高句丽亡国与族群共同体解体
    第四节 始祖传说的“记忆”与“失忆”
结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高句丽“南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
    第一节 高句丽的建国传说与“南进”建国
        一、高句丽的建国传说
        二、高句丽建国传说中的“南进”因子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建国位置及路线考证
        一、“南进”建国的起点
        二、“南进”建国的终点
        三、“南进”建国的路线
    第三节 高句丽首次“南进”迁都
        一、高句丽迁都背景及事件分析
        二、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下的高句丽东南迁都
    第四节 高句丽统治阶层的“南进”选择
        一、沸流、温祚“南进”与百济建立
        二、陕父“南进”
第二章 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
    第一节 高句丽处理与北部夫余政权的关系
        一、夫余对高句丽的用兵
        二、高句丽征服稳定夫余政权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扩张发展
        一、高句丽对东南秽貊部的征讨
        二、崔理乐浪政权的建立与性质
        三、高句丽“南进”征服崔理政权
        四、高句丽“南进”对岭东地区的蚕食
    第三节 高句丽“西进”辽东郡的扩张
        一、东汉王朝东北边疆管控下的高句丽发展
        二、高句丽对辽东郡的寇钞
第三章 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公孙氏雄张海东与高句丽西、南两线发展
        一、公孙氏政权雄张海东
        二、公孙氏的东北经略:高句丽“西进”“北进”无望
        三、公孙氏的朝鲜半岛经略:高句丽“南进”的阻滞
    第二节 曹魏毋丘俭之战对高句丽发展的挫败
        一、高句丽“西进”战略的形成及发展
        二、毋丘俭的征讨与高句丽“西进”受挫
    第三节 高句丽与慕容氏的辽东之争:“南进”战略的确立与牵制
        一、西晋时期高句丽与前燕慕容氏的发展
        二、高句丽“南进”占据乐浪、带方郡
        三、高句丽西部势力对“南进”的牵制
        四、高句丽“南进”与“西进”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与第二次迁都
    第一节 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交涉
        一、朝鲜半岛的南部势力
        二、高句丽“南进”与百济“北进”的冲突
        三、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重组
    第二节 好太王“南进”称霸朝鲜半岛
        一、好太王其人及其“南进”理念
        二、好太王的“南进”称霸战争
        三、好太王“西进”辽东与“南进”的关系
    第三节 长寿王“南进”迁都平壤
        一、“南进”视角下的迁都平壤
        二、长寿王的外交“南进”构筑
        三、长寿王的军事征讨及“南进”顶峰
第五章 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
    第一节 百济、新罗同盟对高句丽“南进”的抵制
        一、百济、新罗结成抵制高句丽“南进”同盟
        二、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同盟间的对抗
        三、高句丽“南进”的挫败:汉江流域的陷落
    第二节 朝鲜半岛三国鼎峙格局下的“南进”僵持
        一、百济圣王时代的中兴
        二、新罗真兴王时代的崛起
        三、三国对峙格局下的高句丽“南进”僵持
        四、新罗真兴王北拓与高句丽南部疆域的收缩
    第三节 隋、唐王朝东北亚秩序构建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及尾声
        一、公元七世纪的朝鲜半岛格局
        二、隋朝东北亚经略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
        三、唐朝的朝鲜半岛决策及高句丽“南进”的终结
第六章 高句丽“南进”的反思
    第一节 高句丽海洋“南进”的构想
        一、高句丽的海上力量
        二、高句丽的海洋“南进”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的实质与影响
        一、高句丽“南进”的实质
        二、高句丽“南进”思想、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9)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价值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文化发展概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二、汉唐时期的东北区域
        三、汉唐时期的东北民族
第一章 汉唐时期东胡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一节 鲜卑族的体育文化
        一、早期的鲜卑体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体育
        三、鲜卑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乌桓族与乌洛浑族的体育文化
        一、乌桓族的体育文化
        二、乌洛浑族的体育文化
    第三节 奚族的体育文化
        一、北魏时期奚族的体育文化
        二、隋唐时期奚族的体育文化
    第四节 契丹族的体育文化
        一、古八部时期的体育文化
        二、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的体育文化
        三、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体育文化
        四、契丹的马球活动
    第五节 室韦族的体育文化
        一、北魏至隋朝时期室韦族的体育文化
        二、唐朝时期室韦族的体育文化
    第六节 汉唐时期东胡族系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二章 汉唐时期秽貊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一节 夫余族的体育文化
        一、夫余族的军事体育
        二、夫余族的狩猎及其它体育文化
    第二节 高句丽族的体育文化
        一、高句丽的狩猎与骑射体育文化
        二、中原体育文化在高句丽社会的传播
        三、高句丽的其它体育文化
        四、高句丽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沃沮族的体育文化
    第四节 豆莫娄族的体育文化
    第五节 汉唐时期秽貊族系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三章 汉唐时期肃慎族系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一节 挹娄族的体育文化
    第二节 勿吉族的体育文化
    第三节 黑水靺鞨的体育文化
        一、黑水靺鞨的射箭及狩猎体育
        二、黑水靺鞨的军事体育
        三、黑水靺鞨的乐舞及其它体育文化
    第四节 粟末靺鞨与渤海国的体育文化
        一、渤海国的骑射体育
        二、渤海国的军事体育
        三、渤海国的乐舞体育
        四、渤海国的马球
    第五节 汉唐时期肃慎族系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 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性
    第二节 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性
    第三节 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性
        一、与汉民族的居地位置反映的体育文化发展
        二、自然环境和边疆战事等反映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四节 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的互动性
        一、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与中原体育文化的互动
        二、东北边疆诸民族间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10)近百年来国内挹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挹娄族称谓及其含义
二、挹娄的地理分布与三江平原古族遗存
三、挹娄民族源流、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他

四、从考古学材料看历史上的夫余、沃沮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后汉书·东夷列传》研究[D]. 安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古代文献中的“濊貊”研究[D]. 李明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渤海国“北进”研究[D]. 刘加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渤海文化来源研究 ——以考古资料为中心[D]. 武松. 吉林大学, 2019(10)
  • [6]族群共同体形成视阈下的高句丽王国发展历程考察[D]. 祝立业. 长春师范大学, 2018(03)
  • [7]高句丽“南进”研究[D]. 王欣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三国遗事》扶余叙事之史源与史实考辨[J]. 李磊. 韩国研究论丛, 2016(02)
  • [9]汉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史研究[D]. 隋东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10]近百年来国内挹娄研究综述[J]. 王禹浪,王俊铮. 黑河学院学报, 2015(03)

标签:;  ;  ;  ;  ;  

从考古资料看历史上的扶余和卧居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