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一、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超[1](2021)在《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文中提出煤矿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地表结构不断遭到破坏,引起的地面沉降、塌陷、建筑物变形倒塌和公共设施损毁等一系列矿区灾害问题严重的威胁到了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展矿区地面沉降的长期高效监测、建筑物的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研究工作,对于矿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地区的和谐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连续覆盖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光学遥感在特殊环境下成像困难的短板,克服了传统观测技术采样点密度低、延续性差的困难,为矿区形变监测带来了一种全新、高效的观测方法。然而,当前In SAR仅仅被作为一种获取矿区形变信息的手段,其在矿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如何将In SAR技术和矿区形变研究更好的结合,真正高效的应用到矿区地面沉降长期监测、建筑物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等防灾减灾工作中去,仍处于探索阶段,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论文以华东淮南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地观测技术、地质、结构以及计算机机器学习等相关理论知识,开展基于In 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时空演变分析、建(构)筑物受采动影响的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研究,为矿区的地表沉陷监测及灾害评估、预警工作提供高效的方法和可靠的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 SAR,D-In SAR)技术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区域识别与特征提取研究,验证了D-In SAR技术和Sentinel-1A数据在淮南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的能力。基于Sentinel-1雷达影像数据,应用DIn SAR技术,反演了淮南矿区的地表形变结果,识别并圈定了研究区内的所有形变区域,探查了研究区内形变区域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影响区域形变特征的原因,揭示了形变区域的空间形变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25处形变区域,主要分布于淮南矿区的西部和北部;淮南矿区内由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形变干涉条纹在干涉图中都呈现面积小、形状规则的同心圆形或椭圆形空间形态特征;形变区域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典型的漏斗状地面沉降特征,区域沉降量最大值处都位于形变区域的中心位置,沉降量随着形变区域的中心向边界处逐渐减小。(2)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不同地物类型时序相干性研究,揭示了不同地物类型的时序相干性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了影响In SAR技术相干性的因素指标,利用Sentinel-1A数据,筛选出时间和地物类型两个不同的重要影响指标,以此开展了矿区内不同地物类型在不同时间段内对D-In SAR技术的去相干影响研究,定量的分析了矿区内不同地物类型的时序相干性变化特征。选取淮南矿区4类典型地物:农地、林地、裸地、居民地为代表,通过相干系数的计算,分别获取了4种地物类型在一年中各个月份的时序相干性变化结果。结果表明4类地物在一年中总体有着相似的相干性变化趋势,其中6至9月相干性最差,12月至3月相干性最好;居民地和裸地全年中表现出了较为稳定的高相干性,而农地和林地则表现出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相干性;研究区内4种地物类型在一年各月中的平均相干系数值均高于0.32,满足长时序形变监测的相干性要求。通过与矿区的气象要素图对比,结果表明相干性的变化趋势与当地降水量、气温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实地的走访勘查,表明农地和林地区域相干性表现出的强季节性变化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周期、植被的生长周期有着密切关系。(3)基于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 SAR,SBAS-In SAR)技术的矿区建(构)筑物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比矿区形变对建筑物结构损坏影响的因素和特点,筛选损坏指标;并根据矿区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特征,选取损坏评估模型,利用SBAS-In SAR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区域面状形变信息的特点,提取损坏指标并结合损坏评估模型,实现矿区建筑物的快速动态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以淮南矿区杨聚庄居民区为例,基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2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应用SBAS-In SAR技术反演了研究区在监测期内的形变信息,获取了研究区内的时间序列形变图,并基于时序形变结果,提取了研究区内建筑物的动态损坏评估结果图,并通过对研究区建筑物损坏情况的实地勘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次的损坏评估结果与研究区内建筑物实际损坏情况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方法为利用In SAR技术实现矿区区域建(构)筑物的快速动态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4)联合时序InSAR和机器学习理论的矿区形变预测研究,提出了灰色支持向量机(Grey-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GM-SVR)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利用时序In SAR技术获取的矿区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获取形变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矿区的形变时空演化规律结合时序In SAR数据集的特点,基于组合建模的思想,综合灰色模型强大的线性处理和支持向量机优良的学习、泛化以及高维空间非线性处理能力的优势,建立GM-SVR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分别对线性和非线性形变分量的预测,最终实现矿区形变的预测研究。以研究区杨聚庄时序In SAR监测的结果进行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GM-SVR组合模型的全局预测能力,通过与单一预测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GM-SVR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且性能稳定,是一种有效的形变预测方法。

王建文[2](2020)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在重点沉降区监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华北平原长期开采深层地下水,导致了大面积地面沉降和伴生地裂缝。地面沉降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可及时有效地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二等或二等以上的水准测量,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基本方法,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在沉降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一等水准网环线内布设地面沉降监测网水准点,在地面沉降明显的漏斗区内加密布设,尽可能利用国家水准点、城市高程网点及地下水动态监测点。沉降区域为平原区时,地势起伏较小,数据处理时一般仅需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为了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准确可靠地反映地面高程变化,数据处理时决定加入了重力异常改正。为了大幅度提高水准路线上重力异常改正的可靠性,在全部水准点上均实测了加密重力值。通过对重点沉降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观测数据的提取及检核,在保证整网数据正确性的前提下,推算了各点的概率高程,并加入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以及用实测的加密重力值计算的重力异常改正,由于该沉降区域南北跨度高达到3度,为准确计算各沉降点的高程值,在数据处理时,加入了固体潮改正。经过平差后,获得高精度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成果。通过对两期地面沉降监测网重合点的比较,获得三个明显的沉降区域,确定了该沉降区域地面沉降范围及沉降速度,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杨佐君[3](2020)在《南昌市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在,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深基坑工程施工空间越来越有限,深基坑工程不仅要保证基坑自身的安全,而且还要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因此,对深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分析深基坑的变形及稳定性来说,研究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位移、内力等的变化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南昌市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工程项目为背景,根据南昌市东湖区的地质特点及基坑周边环境等,对该基坑工程设计中的支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基坑的开挖、支护的实际施工过程,利用理正深基坑软件与MIDASGTS软件对该基坑采用的钢筋砼及型钢组合内支撑体系与排桩支护的支护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基坑的土体应力、位移,支护桩体的位移、弯矩、支撑梁的轴力等计算分析。并且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支撑所起的作用方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显着优于型钢内支撑。型钢内支撑刚度较小、变形较大。(2)钢筋砼及型钢组合内支撑体系中:最大轴力发生在最下面一层支撑的截面最大的钢筋砼支撑梁上;最大弯矩发生在最下面一层的轴力(截面)最大的钢筋砼支撑梁与桩体接触的部位。(3)随着开挖深度不断加大,由于卸荷,基坑在周围土体的应力作用下,变形所产生的累积位移量也会不断增加,合理的支护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基坑的变形量。(4)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没有出现明显的隆起,灌注桩在阻止基坑隆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比较好的土体地质也起到一定作用。(5)通过Midas/Gts软件对南昌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的数值模拟可知,采用增量法计算进行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设计是符合设计要求的。(6)研究分析了:桩水平位移线的抛物线原理,基坑底部隆起的科学原理,基坑底部土体应力分布的原理。从力学方面找到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理。南昌市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是南昌市比较常见的深基坑,本论文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对于同类工程的基坑支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缪海宾[4](2020)在《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抚顺西露天矿百年开采过程中,在其南帮形成了高陡蠕变-大变形边坡,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成为了影响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为研究软岩蠕变-大变形机理,对弱层软岩进行了压缩蠕变实验,结果显示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弹脆塑性向弹塑性转化的趋势,且对围压的敏感度较高;根据蠕变损伤原理,将M-C模型中的应变软化(S-S)特性引入到蠕变损伤方程中,建立软岩蠕变大变形BNSS损伤模型,得到蠕变软岩粘聚力和摩擦角随着蠕应变的扩展而衰减的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验证;采用In SAR干涉雷达测量、SSR边坡稳定雷达监测、IMS微震监测、钻孔影像、D-In SAR、MAI矿区滑坡遥感监测等技术综合确定了大变形体后缘(裂缝)、左右、深部和前缘(底鼓)边界;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和SSR边坡稳定雷达对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进行监测,推断高陡边坡可能存在的断层和破碎带及滑坡变形所处阶段;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RFPA软件,对西露天矿不同工况条件下(现状、设计和压脚回填三种工况)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验证,得出西露天矿大变形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呈现为“拉裂-滑移-剪断”三段式特征;采用了“分区域、分区段”治理、“有效防水”、“调整采矿布局”等综合防治措施,分别对坑口油厂装置区采用抗滑桩工程、对裂缝带采用了注浆工程、对地下水采用了防汛系统建设、对主变形区域实施回填压脚工程,在此基础上对露天矿整体采矿布局进行了调整。西露天矿区高陡边坡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保护矿区周边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促进矿-城协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同时,随着全国各类型露天矿逐渐向深部延伸,高陡边坡的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各露天矿的共性问题,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综合预警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为该类型矿山的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及工程示范作用。论文有图146幅,表8个,参考文献148篇。

武菲[5](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向锐[6](2017)在《桂东南地区碎屑岩滑坡监测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坡监测和稳定性评价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实际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我国南方地区湿热环境使得斜坡岩土体形成了独特的工程性质。在广西东南部地区,持续降雨、人类活动及斜坡复杂的地质构造易诱发碎屑岩斜坡发生失稳破坏,并常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碎屑岩,其岩土体组成成分极其复杂,特别是风化程度较高的全风化层和破碎带及软弱夹层具有压缩系数大、渗透性强、孔隙率大、遇水易软化的工程性质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碎屑岩不仅成为各类工程建设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在大气环境作用下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对碎屑岩斜坡的监测和稳定性评价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广西梧州市与玉林市交界处岑溪碎屑岩滑坡的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查,建立滑坡监测试验平台,通过深入分析测斜仪变形监测曲线,确立了滑动变形体形态与变形曲线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滑面的累计位移量—时间关系曲线、移动速率—时间关系曲线、移动加速度—时间关系曲线和月降雨量—时间关系曲线,并分析了累计位移量、移动速率、移动加速度和月降雨量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由定性分析到定量预警预测滑坡的机制。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对不同层位的岩土体进行研究和利用扫描电镜试验、岩矿薄片鉴定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等现代化试验测试手段,分析了斜坡体不同层位碎屑岩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孔隙结构特征及矿物组成,发现不同层位处岩土体在矿物组成、颗粒大小、密度、孔隙结构和大小及黏土矿物含量等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选取契合斜坡岩土体实际情况的试验数据为参数,利用GeoStudio2007中的SLOPE/W模块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获得斜坡岩土体在饱和状态下的安全系数。结合前期测斜监测分析成果对斜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建立斜坡测斜监测—物理力学试验—稳定性分析评价三位一体的桂东南碎屑岩斜坡稳定性评价体系。

王海城[7](2016)在《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源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途径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在郑州附近采用隧道穿过黄河,沿太行山东麓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输水总干渠长1277km。工程施工路线长、建设单位多,从立项到竣工运营,经历了选线、方案优化、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工程测量是基础,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各阶段所涉及的测量内容不同,精度等级各异,采用的仪器设备不一样。为统一南水北调工程测量标准、规范作业程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针对工程实际,对工作中存在的测量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开发了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1.研究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角度和边长观测自动化和平面控制网平差技术,实现了平面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针对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坐标换算和地形图管理问题,着重研究了二维七参数坐标转换和基于椭球变换的高斯投影换算方法以及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平面控制、坐标转换和图幅查询管理的解决方案。2.研究基于光学水准仪观测的PDA数据采集技术和电子水准仪(蔡司DINI系列和徕卡DNA系列)采集数据处理技术,在不提取测站高差情况下,通过测站观测时间对温度进行内插,实现了原始观测数据整理与高差温度改正的同步计算。采用同构异源测段数据汇总,实现对大规模水准网测段提取、断点探测和高差两项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及高程异常改正)的自动处理。在讨论水准网平差原理基础上,研究粗差探测和最小闭合环的搜索方法,以满足对水准网可靠性检验。通过分析水准监测网稳定性检验原理,给出分块间隙法和t检验法检验模型,实现两期水准网的稳定性检验。对多种GPS高程拟合的适用性进行研究,采用狄克松和格布拉斯粗差探测探测技术和穷尽法搜索参数值方法,解决了GPS高程拟合中已知点兼容和多面函数拟合光滑因子δ难以确定的问题。3.讨论了基于线路的圆曲线坐标计算原理,研究了“完整非对称型”和“非完整非对称型”的道路中桩坐标计算方法,给出基于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种基本线元的坐标计算模型,解决了南水北调总干渠渠道定线及道路测设中任意复杂线形的坐标计算问题。采用以地块为单元的征地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块的自动分离、分类汇总、自由分割、任意两界址点的边长方位量测、报表和宗地图输出。4.全面系统地研究断面测量及工程量计算一体化流程。提出了基点无关法断面测量技术,给出由坐标格式向距离-高程格式的转换方法,以及断面端点位置判定方法。讨论了纵横断面设计文件生成原理和断面法工程量计算原理,推导出实测断面与设计断面套合的交点坐标计算模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水北调工程断面测量和工程量计算一体化的解决方案。5.分析了灰色GM建模机理,改进了灰色积分参数c值确定方法,优化了Verhulst模型初始值,推导出自适应GM(1,1)灰色模型。针对多次正向累加存在的新旧数据权重分配上的不足,讨论了二次反向累加GOM(1,1)建模原理,推导出非齐次指数函数背景值构造模型,并给出积分参数c值的确定方法和沉降预测建模策略,为南水北调工程沉降监测预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6.分析了扫描点云应用于变形监测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格网划分获得同名变形监测点的思路,提出了两期点云间基于最短距离的中位区取平均值计算变形的方法与步骤,并通过室内试验和南水北调实际试验研究,初步验证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南水北调坡面变形监测的可行性。7.自主开发了适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过程需要的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统一了不同作业单位、不同测量设备的工作流程与作业模式,实现了数据处理与成果管理的内外业一体化。

张民[8](2011)在《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研究适用于本工程的监测技术、监测方法。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实施效果。基于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意义,对比不同的监测方法,针对哈达山各建筑物的特殊性,确定不同建筑物的监测项目、仪器类型及测量方法。通过明确监测目的,确定仪器安装方案,以确保取得可靠有效的监测数据。整编分析实测监测数据,对坝体位移、大坝渗流等监测项目,做出综合评价,确保枢纽安全运行,同时为枢纽工程施工提供反馈资料,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同时是哈达山水利枢纽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

吴瑕,刘德军[9](2007)在《丹江口加高工程大坝变形监测总体设计》文中指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系在已建成的大坝基础上进行加高施工。初期工程原有监测设施已运行几十年,许多设施已老化,且大坝加高部分需增设一些监测设施进行变形监测。介绍了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组成和设置,以及混凝土坝、电站厂房、垂直升船机、土石坝监测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本系统利用和改造了原有大坝的监测系统,并在加高部分布置新的监测设施,从而形成新的丹江口大坝变形监测系统。

孙永旺[10](2007)在《矿山开采监测中的测绘技术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矿山开采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危及人们生命和生活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大源头,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全国各级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也高度重视矿山生产管理,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4月8日发布了《关于全面展开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矿山实行矿产资源储量年检制度,目的是规范矿山开采,打击非法开采和对矿产资源破坏性开采。但目前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形成矿山监测的整套技术体系,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本文从我国矿山管理的现状出发,进行了以下几分方面的研究:分析我国矿山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结合现阶段政策法规对测量工作的要求,总结矿山开采监测的内容和任务;分析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的必要精度,通过必要精度,推导监测的测量工作方法。研究矿政管理中的越界开采监测、破坏性开采监测的方法以及精度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任务,分析了相关政策法规对测量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服务于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测量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在综合分析我国国土部门和矿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主要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政策法规对矿山安全管理的要求,分析测量工作在服务于矿山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并研究了服务于矿山安全管理测量工作的方法、技术要求。

二、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淮南矿区地面形变灾害研究现状
        1.2.2 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2.1 概述
    2.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2.2.1 InSAR工作模式
        2.2.2 InSAR原理
        2.2.3 干涉相位组成分析
    2.3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2.3.1 D-InSAR原理及方法
        2.3.2 D-InSAR处理流程
        2.3.3 D-InSAR的局限性分析
    2.4 时间序列InSAR技术
        2.4.1 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
        2.4.2 小基线集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InSAR技术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识别与时序相干性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地理与地质环境基本概况
        3.2.1 区域地形、地貌
        3.2.2 气象与水文
        3.2.3 地层岩性
        3.2.4 地质构造
        3.2.5 区域灾害现状
    3.3 SAR影像数据选取
    3.4 D-InSAR技术的淮南矿区形变区域识别与特征分析
        3.4.1 研究区数据选择
        3.4.2 研究区数据处理
        3.4.3 结果与分析
    3.5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地物类型时序相干性研究
        3.5.1 失相干性因素分析
        3.5.2 研究区选择
        3.5.3 研究区数据
        3.5.4 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矿区建(构)筑物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研究
    4.1 引言
    4.2 开采沉陷影响分析
        4.2.1 岩层移动
        4.2.2 地表移动
    4.3 矿区建筑物安全因素分析
        4.3.1 地表形变对建筑的影响
        4.3.2 建筑物自身特征的影响
        4.3.3 大气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
    4.4 基于SBAS技术的建筑物损坏评估技术
        4.4.1 建筑物损坏评估模型
        4.4.2 SBAS-InSAR技术
        4.4.3 损坏评估指标的选取
    4.5 形变结果提取与分析
        4.5.1 研究区选择
        4.5.2 研究区数据选择
        4.5.3 干涉对组合参数
        4.5.4 高相干目标点获取
        4.5.5 形变结果获取
        4.5.6 形变结果的精度分析
        4.5.7 时序形变特征分析
    4.6 建筑物安全评估
        4.6.1 倾斜指标的提取
        4.6.2 研究区建筑物特征分析
        4.6.3 建筑物损坏评估
        4.6.4 建筑物损坏情况实地调查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InSAR与GM-SVR模型的矿区形变预测研究
    5.1 引言
    5.2 GM-SVR模型的构建
        5.2.1 预测模型的概述
        5.2.2 GM-SVR模型的建立
        5.2.3 模型原理介绍
        5.2.4 模型精度评估指标
    5.3 基于InSAR的矿区形变预测实例
        5.3.1 InSAR原始观测数据获取
        5.3.2 形变预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致谢

(2)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在重点沉降区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面沉降成因及其危害
    1.3 地面沉降监测国内外技术进展
    1.4 精密水准测量地面沉降监测现状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精密水准地面沉降监测技术理论基础
    2.1 精密水准测量技术与实践应用
        2.1.1 精密水准测量误差来源
        2.1.2 精密水准测量一般规定
        2.1.3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2.1.4 水准测量的概算
    2.2 沉降区监测技术与方法
    2.3 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进行沉降区监测
3 测区概况及地面沉降监测网布测
    3.1 地面沉降监测区概况
    3.2 地面沉降监测网布设
        3.2.1 地面沉降监测网起算点布设
        3.2.2 地面沉降监测网布设
    3.3 地面沉降监测网水准观测
        3.3.1 基本要求
        3.3.2 各类高程点的观测
        3.3.3 观测数据最终选取
    3.4 地面沉降监测网水准点加密重力观测概况
4 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
    4.1 数据处理软件
    4.2 数据处理基本原则
    4.3 数据处理技术流程
    4.4 数据整理
        4.4.1 数据提取文件及内容
        4.4.2 上下标连测数据提取与选用
    4.5 水准概算
        4.5.1 数据正确性与一致性的检核
        4.5.2 推算各点的概略高程
        4.5.3 起算点的分析与确定
    4.6 平差计算
        4.6.1 平差模型
        4.6.2 平差方法
        4.6.3 精度评定
    4.7 地面沉降监测水准路线图
    4.8 上期沉降数据处理概况
5 地面沉降监测网沉降分析及结论
    5.1 沉降量计算
    5.2 地面沉降量图绘制
    5.3 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图绘制及沉降分析
    5.4 结论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南昌市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2 课题的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深基坑支护设计理论现状
        1.3.2 深基坑支护形式选择及优化现状
    1.4 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 深基坑设计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1.4.2 深基坑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
    1.5 基坑工程的特点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南昌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工程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工程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土技术参数
        2.2.3 场地地下水条件
    2.3 地形地貌
        2.3.1 地铁与基坑位置简介
        2.3.2 地下障碍物简介
    2.4 本章小结
3 深基坑支护基本理论
    3.1 深基坑土压力理论简介
    3.2 深基坑的稳定性分析
        3.2.1 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
        3.2.2 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3.2.3 支护结构踢脚稳定性分析
    3.3 土体参数
        3.3.1 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方法
        3.3.2 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
    3.4 深基坑桩+内支撑支护理论
        3.4.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类型的选取的基本原则
        3.4.2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3.4.3 桩+内支撑支护的作用机理
        3.4.4 桩+支撑支护设计的原理
    3.5 数值模拟分析理论简介
    3.6 本章小结
4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计算
    4.1 深基坑支护方案
        4.1.1 支护及基坑开挖
        4.1.2 基坑总体支护方案
        4.1.3 基坑支护桩设计参数
        4.1.4 支撑及立柱系统设计参数
        4.1.5 等厚度水泥搅拌墙设计参数
    4.2 理正深基坑软件介绍
    4.3 理正深基坑模型的建立
        4.3.1 深基坑支护方案
        4.3.2 深基坑模型建立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整体结果分析
        4.4.2 单构件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深基坑数值模拟
    5.1 迈达斯MIDAS/GTS简介
        5.1.1 迈达斯MIDAS/GTS软件的操作步骤
    5.2 建立数值模型及设定施工方案
        5.2.1 模型中土层本构模型的选取
        5.2.2 围护桩和内支撑体系的模拟
        5.2.3 模型内各单元的参数选取
        5.2.4 计算模型的建立
        5.2.5 施工过程的确定
    5.3 计算结果分析
        5.3.1 基坑应力分析
        5.3.2 基坑竖向位移分析
        5.3.3 基坑水平向位移分析
        5.3.4 支护桩体水平位移分析
    5.4 本章小节
6 深基坑现场监测
    6.1 监测目的
    6.2 监测内容
    6.3 监测仪器设备
    6.4 监测点及监测网的布置
        6.4.1 监测布点情况
        6.4.2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
    6.5 监测方法及精度
        6.5.1 水平位移观测
        6.5.2 沉降观测
        6.5.3 内力监测
        6.5.4 坑外水位
    6.6 监测报警值的设定
    6.7 附基坑周边地铁1号线保护监测
        6.7.1 监测的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6.7.2 监测的对象及项目
        6.7.3 基准点、监测点的布置与保
        6.7.4 监测方法和精度
        6.7.5 监测控制值
        6.7.6 监测仪器设备
    6.8 监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6.8.1 监测数据分析
        6.8.2 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9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软岩蠕变-大变形实验及模型研究
    2.1 实验方案
    2.2 软岩常规应力-应变曲线
    2.3 软岩蠕变-大变形曲线
    2.4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
    2.5 软岩蠕变-大变形模型参数识别
    2.6 数值模型验证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3.1 蠕变-大变形边坡岩性及过往滑坡灾害调研
    3.2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失稳模式
    3.3 蠕变-大变形边坡破坏机理模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滑体边界多元判定关键技术
    4.1 边界判定方法的选取
    4.2 滑体地表裂缝形态的确定
    4.3 滑体深部形态的确定
    4.4 滑体前缘位置的确定
    4.5 基于边界判定的安全保障
    4.6 本章小结
5 隐患体综合监测及短临危险性预报关键技术
    5.1 露天矿边坡变形阶段的判定
    5.2 隐患体监测技术概况
    5.3 西露天矿边坡综合监测技术
    5.4 基于监测数据的安全保障
    5.5 本章小结
6 蠕变-大变形高陡边坡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6.1 坑口油厂装置区抗滑桩加固工程
    6.2 地下水防治
    6.3 内排回填压脚工程
    6.4 南帮滑体综合治理效果及最新进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查新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桂东南地区碎屑岩滑坡监测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其内容
    1.4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岑溪滑坡实验平台建设
    2.1 引言
    2.2 岑溪滑坡概况
    2.3 滑坡区域地质调查及资料收集
    2.4 实验平台方案论证
    2.5 滑坡现场监测设备布设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监测成果及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滑坡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原则
    3.3 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3.4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3.5 滑动变形趋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屑岩的结构特征和基本工程性质
    4.1 引言
    4.2 湿热地区碎屑岩宏观结构特征
    4.3 湿热地区碎屑岩微观结构特征
    4.4 湿热地区碎屑岩的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
    4.5 碎屑岩的基本工程性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热环境下碎屑岩斜坡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斜坡稳定性理论
    5.3 斜坡稳定性分析法
    5.4 GeoStudio中的SLOPE/W模块介绍
    5.5 SLOPE/W模块对斜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申请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1.2 南水北调工程测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地面测量数据处理一体化现状及分析
        §1.2.2 灰色理论在监测预报中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坡面监测预报中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总的发展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面控制测量集成关键技术
    §2.1 TCA2003全站仪机载程序开发
        §2.1.1 TCA2003开发平台简介
        §2.1.2 机载程序流程设计
        §2.1.3 学习测量与自动观测模块设计
        §2.1.4 观测数据预处理
        §2.1.5 控制网平差数据结构
        §2.1.6 平面控制网平差
    §2.2 坐标变换方法研究
        §2.2.1 二维七参数坐标转换
        §2.2.2 基于椭球变换的坐标换算
    §2.3 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查询方法研究
        §2.3.1 国家基本地形图分幅方法
        §2.3.2 新旧图幅号变换模型
        §2.3.3 算法设计
        §2.3.4 实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程测量集成关键技术
    3.1 基于PDA的水准测量数据采集
        §3.1.1 系统流程与文件构成设计
        §3.1.2 算法设计
    §3.2 测段观测数据预处理
        §3.2.1 PDA采集数据预处理
        §3.2.2 电子水准记录数据预处理
    §3.3 同构异源测段数据汇总与质量控制
        §3.3.1 测段汇总原理
        §3.3.2 正常高改正与重力异常改正
        §3.3.3 水准网平差文件结构
        §3.3.4 水准网质量控制
    §3.4 水准网平差
        §3.4.1 平差模型
        §3.4.2 水准网粗差探测
        §3.4.3 水准网平差算例
    §3.5 沉降监测网稳定性检验
        §3.5.1 两期观测基准点的沉降计算
        §3.5.2 多期观测单位权方差的综合估计
        §3.5.3 平均间隙法
        §3.5.4 t检验法
        §3.5.5 实例验证
    §3.6 GPS高程拟合
        §3.6.1 曲面拟合法
        §3.6.2 GPS高程拟合精度评判准则
        §3.6.3 高程异常值的粗差检验
        §3.6.4 实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路测设与征地测量数据处理
    §4.1 总干渠圆曲线测设
    §4.2 任意线形道路测设
        §4.2.1 线路中桩坐标计算模型
        §4.2.2 边桩坐标计算模型
    §4.3 线路坐标计算的实现
        §4.3.1 总干渠圆曲线测设
        §4.3.2 任意线形道路测设
    §4.4 征地测量数据处理
        §4.4.1 数据采集方法
        §4.4.2 地块几何参数计算
        §4.4.3 地块分类汇总和地块分割算法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断面测量与工程量计算一体化技术
    §5.1 地表断面测量数据处理
        §5.1.1 坐标法断面测量数据结构
        §5.1.2 断面格式转换
        §5.1.3 同构异源数据处理
    §5.2 填挖工程量计算
        §5.2.1 填挖方量计算原理
        §5.2.2 设计断面生成算法设计
        §5.2.3 套合断面交点坐标计算
        §5.2.4 套合断面面积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沉降预测模型优化
    §6.1 概述
    §6.2 沉降预测模型的选择
        §6.1.1 沉降监测方案
        §6.1.2 沉降预测模型的选择
    §6.3 GM(1,1)模型的优化
        §6.3.1 GM(1,1)模型的建模
        §6.3.2 模型精度检验
        §6.3.3 约束条件下积分参数c的确定
        §6.3.4 GM(1,1)的自适应建模方法
    §6.4 VERHULST预测模型优化
        §6.4.1 经典灰色Verhulst改进模型
        §6.4.2 Verhult模型的初始值优化
        §6.4.3 实例分析
    §6.5 反向累加预测模型及其改进
        §6.5.1 反向累加灰色模型建模机理
        §6.5.2 GOM(1,1)模型背景值优化
        §6.5.3 约束条件下积分参数c的确定
    §6.6 基于灰色理论的沉降预测模型选择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坡面形变监测
    §7.1 概述
    §7.2 边坡水平位移
        §7.2.1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7.2.2 南水北调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的选择
    §7.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概述
        §7.3.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组成与测量原理
        §7.3.2 点云数据处理流程
        §7.3.3 激光扫描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比较
    §7.4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直接变形计算法
        §7.4.1 点云直接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
        §7.4.2 点云直接变形计算的步骤
        §7.4.3 模拟试验验证
    §7.5 南水北调首渠段过水坡面形变监测试验与分析
        §7.5.1 概述
        §7.5.2 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8.1 系统设计目标
    §8.2 系统设计原则
    §8.3 系统总体结构
    §8.4 系统功能介绍
        §8.4.1 平面测量子系统
        §8.4.2 高程测量子系统
        §8.4.3 线路测设与征地测量子系统
        §8.4.4 断面测量与工程量计算子系统
        §8.4.5 沉降监测分析与预报子系统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上大坝监测发展过程
        1.2.2 国内大坝监测发展过程
        1.2.3 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安全监测优化设计
        1.3.2 监测工程施工
        1.3.3 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和反馈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
        1.4.2 设计方案优化
        1.4.3 仪器现场安装测试
        1.4.4 施工期观测
        1.4.5 监测资料整编分析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自然与工程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气象
        2.1.2 水文
        2.1.3 地形
        2.1.4 地貌
        2.1.5 地质
    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建设的意义
        2.2.2 工程布局及规模
第3章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
    3.1 监测项目的确定
        3.1.1 泄水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和发电厂房
        3.1.2 均质土坝
    3.2 主要项目监测方法
        3.2.1 表面变形监测
        3.2.2 均质土坝内部变形监测
        3.2.3 渗流监测
        3.2.4 强震监测
        3.2.5 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3.3 混凝土建筑物监测系统布置
        3.3.1 监测断面的选取
        3.3.2 变形监测布置
        3.3.3 渗流监测布置
        3.3.4 混凝土温度监测
        3.3.5 消能工锚杆应力及接缝监测
    3.4 均质土坝监测系统布置
        3.4.1 观测断面的选取
        3.4.2 变形监测布置
        3.4.3 渗流监测布置
        3.4.4 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应变监测
        3.4.5 绕坝渗流监测
        3.4.6 地震反应监测
第4章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
    4.1 混凝土坝监测仪器安装
        4.1.1 真空激光安装
        4.1.2 倒垂线安装
        4.1.3 双金属标安装
        4.1.4 测缝计安装
        4.1.5 温度计安装
        4.1.6 量水堰安装
    4.2 均质土坝监测仪器安装
        4.2.1 应变计、无应力计安装
        4.2.2 测斜管安装
        4.2.3 渗压计安装
        4.2.4 测压管安装
第5章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5.1 自动化系统概述
        5.1.1 监测系统自动化目的
        5.1.2 自动化系统开发原则
        5.1.3 数据采集结构模式
        5.1.4 自动化系统布置
    5.2 自动化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目的要求
        5.2.1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5.2.2 系统设计的范围和目的要求
    5.3 数据采集网络设计
        5.3.1 纳入统一监测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5.3.2 测量控制单元(DAU)技术要求
        5.3.3 自动化系统实施
        5.3.4 自动化监测项目集成与统一
        5.3.5 自动化监测系统防雷
    5.4 安全监测管理网络的购建
        5.4.1 系统的网络环境
        5.4.2 系统的硬件配置
        5.4.3 系统的安全管理
    5.5 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5.5.1 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设计
        5.5.2 系统配置库管理程序设计
        5.5.3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第6章 大坝安全监测初步结果分析
    6.1 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6.2 坝基扬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6.3 接缝开度监测结果分析
    6.4 防渗墙混凝土应变监测结果分析
    6.5 均质土坝渗流监测结果分析
    6.6 均质土坝坝体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6.6.1 均质土坝0+521剖面沉降监测结果
        6.6.2 均质土坝0+684剖面沉降监测结果
    6.7 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监测成果分析
    6.8 监测结果综合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9)丹江口加高工程大坝变形监测总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加高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综述
3 变形监测网
    3.1 水平位移监测网
    3.2 垂直位移监测网
4 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系统
    4.1 水平位移监测
        (1) 倒垂线。
        (2) 正垂线。
        (3) 引张线和精密导线。
        (4) 交会点。
    4.2 垂直位移监测
        (1) 精密水准。
        (2) 静力水准。
        (3) 双金属标。
        (4) 竖直传高。
5 电站厂房变形监测
6 垂直升船机变形监测
    6.1 水平位移监测
    6.2 垂直位移监测
7 土石坝变形监测
    7.1 左岸土石坝
        7.1.1 水平位移监测
        (1) 交会点。
        (2) 测距视准线。
        (3) 表面测缝装置。
        (4) 垂线及伸缩仪。
        7.1.2 垂直位移监测
        (1) 双金属标和测温钢管标。
        (2) 精密水准。
    7.2 右岸土石坝
        7.2.1 水平位移监测
        (1) 交会点。
        (2) 测距边。
        (3) 表面测缝装置。
        7.2.2 垂直位移监测
        (1) 双金属标和测温钢管标。
        (2) 精密水准。
8 结 语

(10)矿山开采监测中的测绘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矿山开采监测及其相关知识
        1.2.1 矿山监测的含义
        1.2.2 矿山监测的内容
        1.2.3 矿山开采监测的目的
    1.3 矿山开采监测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评述
        1.3.1 非法采矿监测方面
        1.3.2 地质环境监测方面
        1.3.3 矿山安全监测方面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服务于矿产资源管理的测绘技术与方法
    2.1 矿政管理及其主要内容
        2.1.1 宏观管理
        2.1.2 矿产资源管理
        2.1.3 社会管理
        2.1.4 公共服务
    2.2 省级矿政管理的职能机构
        2.2.1 省国土资源厅
    2.3 矿政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对矿山监测的要求
    2.4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的精度要求
        2.4.1 确定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精度标准的依据
        2.4.2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精度要求
        2.4.3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对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2.4.4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要求精度与现行矿山测量规范规定精度的比较
    2.5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2.5.1 地面控制测量
        2.5.2 采场测量
        2.5.3 矿山基本矿图的测绘
        2.5.4 矿区范围监测
        2.5.5 非法采矿监测
        2.5.6 破坏性采矿监测
        2.5.7 保安矿柱的监测及预警
        2.5.8 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的测绘资料
第三章 服务于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测绘技术与方法
    3.1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
    3.2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3.2.1 地质环境保护
        3.2.2 地质环境监测
        3.2.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2.4 地质灾害防治
    3.3 省级地质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
        3.3.1 省国土厅地质环境处
        3.3.2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3.4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对矿山监测的要求
    3.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3.5.1 滑坡监测
        3.5.2 地裂缝监测
        3.5.3 水土流失监测
        3.5.4 矿区环境综合监测和评价
        3.5.5 土地复垦中测量工作
第四章 服务于矿山安全管理的测绘技术与方法
    4.1 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
    4.2 省级矿山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
        4.2.1 省安全生产管理局
        4.2.2 煤矿安全监察局
    4.3 现阶段我国有关矿山安全政策法规对测量工作的要求
    4.4 矿山安全监测的测量技术与方法
        4.4.1 地表移动监测
        4.4.2 地下采矿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监测及预警
        4.4.3 铁路下开采时安全监测及预警
        4.4.4 水下开采安全监测及预警
        4.4.5 井下围岩变形监测
        4.4.6 矿压观测
        4.4.7 尾矿坝的安全监测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D]. 李金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精密水准测量技术在重点沉降区监测中的应用[D]. 王建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南昌市东湖区苏宁广场项目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D]. 杨佐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抚顺西露天矿高陡边坡蠕变-大变形综合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缪海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1)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桂东南地区碎屑岩滑坡监测及稳定性研究[D]. 向锐.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7]南水北调工程测量一体化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研究[D]. 王海城. 武汉大学, 2016(06)
  • [8]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 张民. 吉林大学, 2011(09)
  • [9]丹江口加高工程大坝变形监测总体设计[J]. 吴瑕,刘德军. 人民长江, 2007(10)
  • [10]矿山开采监测中的测绘技术与方法研究[D]. 孙永旺. 中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