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翼联盟的次政治文化特征

论左翼联盟的次政治文化特征

一、论左联的亚政治文化特质(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燕[1](2021)在《林语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关系的历史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大革命失败后,许多有志之士急切而热血地寻求革命的出路。这时期,左翼群体愈发壮大,左翼文学也更加蓬勃发展。左翼文学思潮在社会形势的推动下如波澜壮阔的大潮,对当时的文坛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而这时期,林语堂以“不谈政治”的姿态立足于风起云涌的上海,在国民党的文化高压和左翼的挤压下显然无法完全做到独善其身。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革命作家联盟,左联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十分明确。作为担负着团结全国文艺大众使命的文学社团,左联试图说服林语堂参与到政治的集体潮流中来。但林语堂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使得左联团结不成转向批判与斗争。二者的关系起起落落,成为文学史中颇具争议的一页。本篇论文试图以史料为依据,梳理、评析林语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关系。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主要通过梳理林语堂和鲁迅、郭沫若等左联人员的交往细节,以及梳理左联通过刊物《太白》杂志对林语堂批判,林语堂则在《论语》《人间世》等平台上予以回击这一事件。得出了林语堂与左联的相互攻击,既有价值取向的不同,也有个人意气用事的成分这一结论。第二章主要是通过梳理林语堂与左联矛盾的起源、经过和延续的细节。从林语堂提倡幽默开始,便埋下了矛盾的根源。左联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传声筒,以阶级性要求文人的文学书写。林语堂则坚守个人主体性,不讲阶级,不参与党派之争。各自坚守,矛盾逐步加深。林语堂和左联的论争,是政治与文艺交织过程中的矛盾表现。第三章主要是从现实环境和文艺美学等层面对二者关系的辨析。在肯定二者的文学的使命感、对于社会的关注等历史贡献的同时,也看到二者的局限性,其中有着价值观念的不同、美学原则的不同,兴趣爱好及其个人性格的不同。这种碰撞的火花,给文学史带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刘昊[2](2020)在《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研究(193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艺运动”是现代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左翼电影运动”以其蓬勃发展之势,彰显出“左翼文艺运动”的新锐实力。而“左翼电影批评”乃是基于“左翼文艺运动”的历史环境而生成发展的。作为“左翼电影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左翼电影批评”独树一帜,推动了文艺运动的发展,丰富了文艺思潮的内容,成为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值得特别书写的一页。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历史语境,以“左翼电影批评”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从原初发生、精神宗旨、特殊品性、历史局限、意义价值等多维度视域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左翼电影批评”的生成发展历史,阐释其精神旨趣与批评特色,总结其理论贡献及经验教训,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审美观和文艺批评观,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与学术价值。左翼电影批评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资源。本文首先追溯中国左翼电影批评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生成过程,以寻找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话语合法性。一是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是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激荡的必然产物;二是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统一文艺思想战线的革命需要;三是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是世界范围内普罗大众视觉化呼喊的结果。作为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先导,左翼电影批评是在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文艺思想运动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返回左翼电影批评的历史语境,梳理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资源,阐述其思想内涵和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研究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译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再到域外左翼电影理论及批评的翻译等实践过程中,寻找中国左翼电影创作及其批评的思想来源。从学习苏联电影学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译介日本“倾向电影”理论以及美国等电影理论,中国左翼电影批评是有一定的思想理论准备和前期基础的,体现了中国早期电影领域“初级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实践。左翼电影批评的组织形态与批评家身份。左翼电影及左翼电影批评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而展开的文艺活动。左翼电影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组织成立了党的“电影小组”和“影评人小组”两个群团组织,使电影文化运动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有效开展,并且在思想上认同并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左翼电影批评具有完备的组织形态与组织模式。“影评人小组”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其主要评论者都具有共产党身份和进步革命者身份。他们的电影批评具有非常明确的革命倾向和政治目的,并将电影批评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文艺战线上斗争的一种武器和工具。不仅在组织形态上、队伍建设上,在电影创作上、影评原则上也能够自觉把电影作为武器,反应现实、揭露黑暗,积极与反动文艺思想作斗争,争取和掌握话语主动权。同时,左翼影评人以报纸和电影刊物为批评阵地,身体力行,以笔带枪,突破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为中国共产党争夺文化领导权。左翼电影批评的精神取向及现实原则。左翼文艺运动是依附于社会政治活动而生成的“政治文化”,左翼电影批评是左翼批评家参与和表达革命诉求的文化选择。左翼影评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左翼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现实主义是左联作家遵循的创作原则,同时也是左联从事文学批评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在左翼电影批评中,也成为左翼影评人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现实主义批评原则。左翼影评人受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影响,认为艺术应该真实地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追求艺术反映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注重电影的思想内容,将电影表现内容的倾向性放于首位。同时认为一部艺术作品中,在艺术的发展史上,永远是内容决定着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着内容。左翼电影批评的论争论战与电影批评。中国左翼电影批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话语倾向及话语风格,其批评范式主要是在“软性电影”论争以及对形式主义、趣味主义和好莱坞电影等批评中得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影评队伍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秉承现实主义文艺精神,把电影作为革命的宣传武器。他们是以作品是否反映社会疾苦,抨击现实黑暗作为其唯一价值标准。而“软性电影”论者多数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文人墨客,他们对当时社会的认知出发点必然会与左翼影评人相左。左翼影评人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观点以及艺术社会学方法,对国民党右翼文人鼓吹的“软性电影”论调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集中阐述了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艺术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左翼电影批评的代表人物及批评理论。左翼文艺运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理论家、批评家和艺术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左翼影评人”是整个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战斗群体之一,在左翼电影理论批评的领域起到了绝对地引领作用。也正是因为“左翼影评人”不懈地努力、英勇地奋斗和不畏牺牲,才赢得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在电影领域中革命纲领的有效实施,为中国电影理论的建构和长足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以夏衍、王尘无、郑伯奇等为代表的左翼影评人在苏联电影理论译介、电影批评、电影实践发展以及与“软性论者”的激烈论战中,左翼电影批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主张和批评风格,初步建构了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体系和批评原则。本论文旨在客观、系统、全面地还原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批评的历史形态和本来面貌,在整合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学”“发生学”“知识考古学”等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左翼电影批评生成的外因和内核,并从电影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批评的本体出发,对其批评主体、原则、风格以及传播模式、代表人物等层面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建构其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框架。中国左翼电影文化传统是中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笔重要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国左翼电影和电影批评的优良传统,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文化精神建设的需要,更是立足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追根溯源和历史保证。

马圆圆[3](2020)在《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从参与革命文学论争到加入“第三种人”的阵营再到倡导抗战文艺,韩侍桁始终围绕着“真”做着文艺批评的工作。一方面他秉持着对现实的忠实描写的“现实主义精神”,要求艺术家接受“时代的束缚”,在深刻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指导现实前进的方向;认为艺术家应将“艺术的良心”与“高蹈的个性”相结合,在深刻地“自我”观察、诚实地“自我”告白、同情地“自我”批判的基础上,创造出有着时代共同人性的、感染大众的新“自我”;并指导艺术家通过营造艺术氛围、推动文学大众化、加入革命罗曼蒂克的方式,增强作品的情感感染力,以唤起读者大众的同情心理,进而启发大众认识现实的本质,加入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阵中。另一方面,始终将艺术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艺术独立性和艺术价值重要性的韩侍桁,还将对现实的艺术变形的“为艺术的精神”作为批评的重要准则。在他看来,艺术本身不归属于任何他物的武器,艺术是自己的唯一武器,它有着独立存在的审美特性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而艺术的表现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艺术家只有在进行深刻地现实认识之后,才能创作出具有现实存在可能性、清新自然揭示现实本质、感染并指导大众的文学作品。这种将现实的深刻认识与艺术的正确表现相结合的文艺,就是韩侍桁提倡的“真”的文艺。“真”的涵义并非仅有现实的真实,还要在艺术变形后具备现实存在的可能性,起着揭露现实、指导大众的作用。20世纪20-40年代期间,韩侍桁始终秉持着这一文艺观,由于从事着对封建思想、公式化理论、社会黑暗、趣味文学的批评工作,使得他不得不在政治化文学与纯文学两大主流文学话语的“夹缝”中艰难成长。对韩侍桁文艺观的深入研究和其文坛处境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认知特殊时代背景下这一类知识分子的文学境遇与思想斗争,还对当今文艺批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周建华[4](2020)在《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文中认为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激进的革命文学阵营将五四新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等树为批判对象。针对左翼文学的激进化,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文艺的管控,文艺的健康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左翼阵营采取化整为零、灰色化办刊策略等度过危机,在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社会整体性左倾的大趋势下,获得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月》《现代》等中性化文学刊物出现由"同人化"向"公共化"发展趋势,推动了作家的重新聚合,文坛出现结构性变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1930年代出版,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1930年这个历史节点有关,与这个历史节点引起的文坛的结构性变化有关,足以引起学界关于那个时段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新思考。

王萍[5](2019)在《“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文艺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虽然仅仅存在了六年,但是它在促进革命文学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鼓舞革命斗志,唤醒民众革命热情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左联”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先锋、文化的代表、前进的号角,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理论背景。它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于知识分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发展而来的。“左联”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政策制定、组织机构设置、引导“革命文学”论争等方面促成了“左联”的成立。“左联”思想政治教育以文艺为革命服务为目标,综合运用实践教育法、组织生活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等,对盟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革命形势教育和反帝爱国主义教育。总结出这一实践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重要启示,从而激励当代知识分子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发挥人才、智力支持。

蔡秀丽[6](2016)在《“左联”与中共的政治性关系考论》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联”是中共带领下的一个既重要又特殊的组织,它是一个兼具文学与政治双重特性的革命文学团体。长期以来,文学界对“左联”的研究不断,但种种研究都绕不过对中国共产党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叙述和探讨。中共和“左联”的政治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本文旨在充分而全面地考察二者的历史脉络,通过厘清“左联”何以以文学——政治身份与中共构成内外部关系来挖掘中共夺取文艺领域政治主导权的更深层次的奥秘,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意识形态视角的阐释,这有助于我们以更广阔的胸怀去理解这段历史。

王川霞[7](2016)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文中指出文学与政治是20世纪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中国社会被强行置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革命”成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革命性”成为了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无法与之分离,文学也不例外。文学在参与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因此掩盖了自身的艺术独立性,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对命题的不同解答,展现了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理解,其对当代社会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鲁迅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展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理论价值,这也成为了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的原因所在。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中,出现了以周扬、冯雪峰和胡风为代表的不同支派,三个支派对鲁迅思想的不同阐释展现了官方话语背后的分歧及其实质,也体现了文学与政治之间复杂的运动轨迹。本文以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为主线,在展现冯雪峰与鲁迅交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冯雪峰在平衡鲁迅与党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冯雪峰在对待文学与政治关系时所秉持的态度,以及这一态度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阐释的过程中,冯雪峰始终都在追寻着政治与文学的平衡状态,即在肯定文学与政治具有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强调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冯雪峰在左联期间很好地处理了鲁迅与左联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鲁迅和党组织双方的认可,然而随着中国革命形势地不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日渐成熟,冯雪峰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平衡策略却显现出了其偏离政治主流话语的趋势,尤其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建国后,冯雪峰虽然也在努力使自己回到政治主流之中,但其诗人的身份与气质却总使他有意无意地展现出对文学独立价值的思考。冯雪峰的一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得到升华,冯雪峰对鲁迅传统官方化的建构只是我们探寻文学与政治关系时的一个具体案例,但其所展现出的鲜明的时代印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岳凌[8](2016)在《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戏剧具有鲜明的概念化和公式化特征,它呈现出“翻身”与“救亡”主题的概念化,“压迫——反抗”戏剧情节的模式化,以及思想表达的口号化特征。这样的概念化与公式化倾向突出了鲜明的政治主张,削弱了左翼戏剧的艺术审美力。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成因,远比“主观主义”和“脱离现实生活”复杂得多,需回归历史语境加以仔细分析。并且,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现象对其后的文艺创作也有较深刻影响,不应简而概之,以弊盖利。本文章将围绕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的表现特征、成因和反思等几个方面探讨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问题。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共三章)、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梳理左翼戏剧和概念化、公式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二是说明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分析左翼戏剧中“翻身”与“救亡”主题的概念化特征,并从“压迫——反抗”戏剧的情节模式和思想表达的口号化两个角度分析左翼戏剧公式化的特征。第二章主要从苏联、日本的左翼思潮,“文艺大众化”以及政治诉求对戏剧创作的影响角度探讨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具体成因。第三章着重讨论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影响,并反思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现象。结语部分:一方面,总括全文,总结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特征,概括左翼戏剧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成因,以及左翼戏剧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强调应将左翼戏剧置于历史现场,才可对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现象做出公允评价。

翟园园[9](2013)在《“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文中提出本文全面分析了“左联”文学是党在特殊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阐述了“左联”文学之所以成为作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意义,介绍了目前国际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左联”文学发生时的环境和条件,它之所以成为当时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式,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当时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控制进步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推行愚民政策,进行文化“围剿”,意图消灭共产党及其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潮。这些都导致了当时国统区民众的思想混乱、迷茫,加之共产党当时的危难处境,文学成为了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第二章全面介绍了“左联”的成立和发展,左翼文学思潮从国际到国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掀起一股左翼文学的世界性浪潮。中国的左翼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担负起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暗统治、抵抗外侮的大任,带领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和抗日准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三章具体地介绍“左联”文学做为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首先简单介绍了“左联”文学的概况与成就,然后从中分析“左联”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通过“左联”文学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第四章总结了“左联”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当代的重要启示,主要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以及重视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动员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陈帅锋[10](2012)在《“同仁社团”与“文学机关”——析“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团体》文中研究说明"两个口号"论争所争的不仅是口号,其分歧集中在文学界统一战线的制度层面:鲁迅等人希望在抗日的旗帜下建立同仁社团,而周扬等人则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机关,而这正是从五四新文学到延安文学两种文学生产模式的转折点,关涉的乃是革命文学家和职业革命家对于文学与革命关系的不同体察。

二、论左联的亚政治文化特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左联的亚政治文化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1)林语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关系的历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林语堂与左翼人士的交往
    第一节 鲁迅与《论语》《人间世》
    第二节 林语堂与《太白》
    第三节 郭沫若与《宇宙风》
第二章 林语堂与左联的分歧
    第一节 分歧的缘起
    第二节 分歧的激化
    第三节 分歧的延续
第三章 林语堂与左联的关系反思
    第一节 群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差异
    第二节 二者的贡献与局限
    第三节 文学的使命感与多元化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研究(193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时代语境与历史生成
    2.1 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与左翼电影批评生成
        2.1.1 民族危亡与社会危机的激荡
        2.1.2 文艺战线上的“文化领导权”争夺
        2.1.3 左翼文艺思潮与运动的兴起
    2.2 左翼文艺思潮与左翼电影理论的译介传播
        2.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2.2.2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和探索
        2.2.3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和探索
        2.2.4 国际左翼电影思潮对左翼电影批评的影响
第3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组织原则与组织模式
    3.1 作为党的文艺战线斗争的电影批评
        3.1.1 共产党对影评工作的直接领导
        3.1.2 “有片必评,争鸣互纠”的批评原则
        3.1.3 以当下主流报刊为依托的影评阵地
    3.2 “影评人小组”的组织化运行模式
        3.2.1 以“影评人小组”为中心的影评主体
        3.2.2 左翼影评人的文化身份及队伍构成
        3.2.3 左翼影评人各自为战与群体运作
第4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精神取向及现实原则
    4.1 革命与批判:左翼电影批评对革命主体的召唤
        4.1.1 革命意识形态的批评建构
        4.1.2 揭露和反抗的历史使命
    4.2 苦难与反抗:苦难的叙事与解放的呐喊
        4.2.1 社会底层命运的关注
        4.2.2 革命斗士形象的塑造
        4.2.3 旧式女性形象的改造
第5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表现形式与话语风格
    5.1 “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争
        5.1.1 “软硬电影”论争的社会文化语境
        5.1.2 “软硬电影”的文化诉求
        5.1.3 “软硬电影”文艺观的当下价值
    5.2 艺术社会学方法与批评范式
        5.2.1 “武器论”“工具论”的批评基准
        5.2.2 艺术社会学方法的自觉选择
        5.2.3 左翼影评范式:一内容,二倾向,三形式
    5.3 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现实主义批判风格
        5.3.1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5.3.2 现实主义电影批评范式的左翼突进
第6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代表人物及批评理论
    6.1 夏衍: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批评原则
        6.1.1 左翼电影批评的领导者
        6.1.2 主张影评要切近电影本体
        6.1.3 体现强烈的目的性和论辩性
    6.2 王尘无:提倡将影评作为战斗武器的批判原则
        6.2.1 左翼电影理论的开拓者
        6.2.2 提出“电影意识”的批评
        6.2.3 以现实主义为中心的批判风格
    6.3 郑伯奇:反对“电影八股”的进步电影观
        6.3.1 “多点开花”的左翼影评人
        6.3.2 反对模式化,批评“电影八股”
        6.3.3 电影变革的世界性和科技性
第7章 余论
    7.1 左翼文艺批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意义
    7.2 左翼文艺批评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作为“第三种人”
        二、作为文艺批评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在政治文艺观与纯文艺观间从事文艺批评
    第一节 文学思想渊源及文坛批评现状
        一、文学思想渊源
        二、文坛批评现状
        三、特殊身份的推动
    第二节 “夹缝”处境下的文艺批评
第二章 “现实主义精神”:对“真”的追求
    第一节 “时代的束缚”——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
    第二节 以表现“自我”为目的,以感染大众为结果
        一、“自我”观察:时代下共同人性的抒写
        二、“自我”表现——告白后新生命力的创造
        三、“自我”表现意义:大众感染力
第三章 “为艺术的精神”:对“真”的表现
    第一节 “艺术本身是唯一武器”:重视艺术自身属性
        一、艺术的独立性
        二、艺术的价值
    第二节 “艺术的表现”:强调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
        一、“艺术化的现实”:具备现实存在可能性的艺术
        二、文章风格:清新自然、激昂有力
    第三节 艺术的批评:在历史长河中认知现实的方向
第四章 韩侍桁文艺观的辩证评价
    第一节 韩侍桁文艺观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韩侍桁文艺观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4)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
二、作家新聚合与文坛结构的重塑
三、《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

(5)“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跨学科分析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1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2.1.1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断
        2.1.2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治功能的把握
        2.1.3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群体特点的界定
    2.2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2.2.1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2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2.3 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3.1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3.2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2.3.3 促成了中国着作者协会的成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左联”的成立
    3.1 中国共产党文化宣传政策为“左联”的成立奠定政策基础
        3.1.1 国民党文艺统治的封锁
        3.1.2 反“三民主义文化”政策
        3.1.3 中国共产党宣传政策为“左联”成立奠定政策基础
    3.2 “文委”的设立为“左联”的成立奠定领导基础
        3.2.1 创造社太阳社成员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3.2.2 创造社太阳社党小组的创立与发展
        3.2.3 “文委”的设立为“左联”成立奠定领导基础
    3.3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学论争后期的引导为“左联”的成立奠定道路基础
        3.3.1 “革命文学”论争
        3.3.2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学论争的引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4.1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4.2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4.2.1 实践教育法
        4.2.2 组织生活法
        4.2.3 批评与自我批评法
    4.3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4.3.2 革命形势教育
        4.3.3 反帝爱国主义教育
    4.4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
        4.4.1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4.4.2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5.1 坚持党的领导巩固文化领导权
        5.1.1 高度重视知识分子
        5.1.2 坚持党对知识分子的领导
        5.1.3 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5.2 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教育提升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5.2.1 把握知识分子的群体特点
        5.2.2 强化对知识分子的理论武装
        5.2.3 创新对知识分子教育的方式方法
    5.3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充分释放其才华和能量
        5.3.1 密切联系同知识分子的感情
        5.3.2 创造适合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左联”与中共的政治性关系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从文学到政治:“左联”顺应政治情势之历程
    第一节 中共介入革命文学论争
    第二节 中共领导“左联”成立及“左联”的政治定性
第二章 “左联”:中共争夺文化领域主导权的阵地
    第一节 “左联”政治性的初期表现及对中共政策的反映
    第二节 左联与无产阶级文艺大众化
    第三节 “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反对
    第四节 中共政治战略转变与“左联”使命的终结
第三章 “左联”与中共意识形态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反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统制
    第三节 政治导向下的“左联”与中共意识形态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者与革命者
    第一节 湖畔畅想
        一、启蒙与传统
        二、诗与大众
    第二节 革命召唤
        一、现实与革命
        二、理想与信念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之间
    第一节 冯雪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一、以俄为师
        二、现实主义文艺观
        三、典型化问题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的平衡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初探
        二、曲折前行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
        三、文学与政治平衡策略的新变化
    第三节 平衡策略下的危机
        一、鲁迅和“左联”
        二、上海与延安
第三章 因缘聚汇
    第一节 相识与相知
        一、基于误会
        二、志趣相投
    第二节 维护鲁迅
        一、左联时期的良师益友
        二、党与鲁迅的桥梁
        三、弘扬鲁迅精神
第四章 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
    第一节 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与建构
        一、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概述
        二、鲁迅思想官方化阐释中的内部分歧
        三、分歧背后的策略实质
    第二节 冯雪峰与鲁迅作品的阐释与解读
        一、冯雪峰对阿Q形象的解读
        二、冯雪峰的《野草》研究
        三、冯雪峰对于鲁迅杂文的阐释
    第三节 冯雪峰对于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的特色
        一、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总结
        二、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8)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左翼戏剧的研究
    二、关于概念化与公式化成因的探讨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特征
    第一节 左翼戏剧的概念化
        一、“翻身”主题的概念化
        二、“救亡”主题的概念化
    第二节 左翼戏剧的公式化
        一、“压迫——反抗”的戏剧情节模式
        二、思想表达的口号化
第二章 概念化与公式化的成因
    第一节 国外左翼思潮的影响
        一、苏联左翼思潮的影响
        二、日本左翼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文艺大众化”的影响
        一、“文艺大众化”思潮
        二、“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政治诉求对戏剧创作的导向
        一、文学功利诉求下的戏剧创作
        二、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规约
        三、戏剧家的政治心态与政治选择
第三章 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影响与反思
    第一节 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影响
    第二节 左翼戏剧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反思
        一、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必然性
        二、戏剧艺术审美的缺失
        三、概念化与公式化的反叛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9)“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非常时期文学是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
    一、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思想控制
        (一)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
        (二)违背和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推崇封建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四)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传播
    二、国统区民众的思想状况
        (一)各种社会思潮对民众的影响
        (二)广大民众不良的精神状态
        (三)文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世俗形式
第二章 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一、“左联”文学的兴起
        (一)“左联”文学兴起的国际背景
        (二)从左翼文学到“左联”文学
    二、“左联”: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组织
        (一)“左联”的成立
        (二)“左联”的主要活动
    三、党的领导与中国左翼文学运动
        (一)党的思想领导
        (二)党的组织领导
        (三)党的政治领导
第三章 “左联”文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左联”文学概况
        (一)“左联”文学创作的题材及形式
        (二)“左联”作家群体
        (三)“左联”文学创作成就
    二、“左联”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揭露国统区社会的阴暗
        (三)探索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
        (四)张扬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
        (五)批评大众的不良国民性
        (六)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善良
    三、“左联”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历史地位
        (一)掌握文学发展方向的话语权
        (二)占领了国统区的文学阵地
        (三)点燃了青年的革命热情
        (四)丰富了我国的精神文化宝库
第四章 “左联”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党的领导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方向的关键
        (一)党的指导原则是指引“左联”文学运动的灯塔
        (二)党为“左联”及时导引着航向
    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一)实行文化统一战线政策扩大了革命文化宣传阵营
        (二)实行文化统一战线政策取得了更大的思想政治成就
    三、搞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一)“文以载道”的价值显现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化
    四、文学形式是动员社会的有效手段
        (一)社会动员
        (二)文学形式与社会动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同仁社团”与“文学机关”——析“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团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口号之争与文学团体
二鲁迅期待“同人社团”
三“奴隶总管”们筹建“文学机关”
四并非“两败”

四、论左联的亚政治文化特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林语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关系的历史审视[D]. 郑海燕.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研究(1932-1937)[D]. 刘昊. 辽宁大学, 2020(01)
  • [3]在“夹缝”中追求“真” ——论韩侍桁的文艺观[D]. 马圆圆.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5)
  • [4]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J]. 周建华. 中国文学研究, 2020(02)
  • [5]“左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6]“左联”与中共的政治性关系考论[D]. 蔡秀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D]. 王川霞. 苏州大学, 2016(11)
  • [8]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D]. 岳凌. 西南大学, 2016(02)
  • [9]“左联”文学:党在国统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D]. 翟园园.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10]“同仁社团”与“文学机关”——析“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团体[J]. 陈帅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11)

标签:;  ;  ;  ;  ;  

论左翼联盟的次政治文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