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状况——兼论诸葛亮开垦南阳的战略选择

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状况——兼论诸葛亮开垦南阳的战略选择

一、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兼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黄国盛[1](2021)在《东汉时期的桂阳郡》文中指出

李杰[2](2021)在《汉光武帝的权威及其合法性建构》文中指出

罗挺[3](2021)在《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

张夏天[4](2019)在《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整个中国历史地理学离不开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及发展。本文进行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南阳盆地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南阳盆地本身所有独特性,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发展趋势变化巨大,秦汉时为一方名都,东汉更是帝乡所在,但两汉之后南阳发展呈波折趋势,大部分时期衰落凋敝趋势明显,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行政区划演变、中心城市发展变化,以及南阳盆地历史时期变化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各个重要因素,并据此提供现代南阳城市及区域发展建议。具体而言,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整体上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开始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介绍,并对研究区域范围进行界定,说明本文所使用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表述南阳盆地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南阳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以及河流、土壤、动植物、矿产资源概况;人文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先秦考古文化区分布及文化演进、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差异,通过各个地理要素分析,发现南阳盆地不论在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过渡性。第二章着重分析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区域内部结构,主要论述农业、农田水利、人口三个指标在各时期发展状况及分布情况,发现它们与盆地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盆地行政区划演变和中心城市变动,反映盆地内不同时期历史地位和社会经济变化以及经济开发重点区域变动情况,发现南阳历史时期发展总体趋势呈波浪型,其最高点为两汉,最低点为元代,清水流域一直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淯水流域内部,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从上游转向中下游流域再转回中上游的发展历程,比水流域、湍水流域也是本区内开发较好地区。第三章着眼于外部区位变动对南阳盆地发展影响,是否地处“边疆”是重要影响因素,“边疆”关系国家政治安全,处于“边疆”时期是盆地发展时期,地处内陆则呈衰落趋势。三代和夏商周时期,夷夏对立边界的区位位置,促使南北势力着重争夺南阳盆地并大力经营,尤其周代,南阳是对抗荆蛮淮夷、守护南土前线,维护金道锡行安稳,周代在南阳大行分封,这是南阳快速发展开始。春秋时南阳处于东周南疆,是楚北上中原必经之地,楚国出兵取申吕之地,在南阳设县设郡治理并训练军队,战国时韩秦楚三家争夺南阳,军事政治地位重要使得南阳成为一方名都。秦朝时,东西方之间矛盾依然残留,残存旧贵族势力使得关东六国故地仍不十分稳固,西汉时诸侯王国区和汉郡区形成了两个均质区,南阳政治地位重要得益于是秦与六国故地分界、西汉汉郡区与诸侯王国区分界上的交通孔道,秦、西汉对盆地一系列治理,使豪强地主与宗亲力量在南阳壮大,最终南阳豪杰佐刘秀建立东汉。东汉前期南阳达到发展顶峰,但因地处内陆临近全国政治中心,军事地位降低,中期之后便开始衰落。东汉以后以至近代,南阳大部分时期处于王朝统治内陆位置,政治地位不重要加剧经济衰败趋势。第四章则简单探讨影响南阳盆地发展内外要素,适宜气候、交通便利、山水相间地形、人口数量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南阳盆地发展重要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是区位变动中,南阳盆地越来越处于远离国都的内陆地区,随着政治格局由东西方对峙转向南北方对峙,南阳交通孔道功能和军事地位有所下降,使得南阳盆地从中央治理要地转为一般地区。同时为当代南阳盆地发展提出意见,主张建立一座休闲旅游城市,成为河南省“后花园”。

林云鹤[5](2018)在《唐代山南道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图表、归纳等方法对唐代山南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共分八章,主要观点如下:本文前三章,对唐代山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地域形势、人口分布、经济特征、地域风俗等进行了系统梳析,从而归纳出唐代山南地区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自秦汉以来,山南地区行政区划沿革较为清晰,至隋代,实行郡县两级制,炀帝大业五年(609),山南地区调整为二十余郡。李唐在统一过程中,大量权置州县,太宗时期又大量省并,大体回到了隋的规模,此后,有唐一代再无剧烈变动。玄宗时期,采访使处置使的设立,结束了唐前期以他官巡察各道的局面,标志着开元十五道的正式形成,山南东、西两道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了析分。山南地区位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流域,自然坏境十分复杂。中国古代沟通南北交通的线路有三条。西线由关中越秦岭,经汉中入蜀,通往大西南。中线由关中、河洛,入荆襄,抵中国南部。东线由中原渡淮,抵长江下游。在三线中西线、中线经过山南地区,交通地位重要。在唐代沟通关中、汉中线路有四条:陈仓古道、褒斜道、骆谷道和子午道,唐人多走骆谷道。关中至荆襄,大体取商山道。山南地区汉中、荆襄两地的战略地位最为重要,起着影响全局的作用。唐前期,山南道各州郡的户口数逐年上升,天宝年间达到最高峰。安史之乱期间,山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至宪宗元和年间,恢复至天宝初年的户数。唐末,王、黄巢起义导致山南地区人口再次大量流失。唐代山南地区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工商业分布广泛,但整体水平偏低。荆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山南的区域风俗有三个显着的特点:其一,民族众多,风俗复杂。其二,民风质朴,不尚浮华。其三,好商贾,好迷信。本文后五章就山南地区政局演变对唐王朝全局产生的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笔者认为,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的统一密切相关。隋末,朱粲转战至山南地区,建立昌达政权,萧铣也在江陵建立凤鸣政权,山南政局开始动荡。唐王朝平定山南地区后,注重对山南地区的开拓和经营,并利用山南、剑南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战争,壮大了自身的力量,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唐初山南地区户口数急剧减少,且西道多于东道。至玄宗天宝年间,山南西道户口数已恢复至隋大业水平,东道也反超西道,但仍不及隋大业时的水平。唐前期,荆、襄一带的发展尤为瞩目,人口规模已大幅领先其他地区,成为山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唐前期政府着力发展基本经济区,对山南地区有所忽略,导致这一地区发展缓慢,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的状况。至唐玄宗天宝年间,缘边节度使体制确立,山南地区丧失了控扼四方的能力。唐前期将官员、皇子、宗室贬黜至山南地区,示意轻贬,均州、房州数次作为皇子的贬黜安置地,有其特殊的原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距离两京皆在千里左右,非常方便皇帝及时了解其动向。安史乱后,叛军攻占河南,山南成为前线,玄宗对山南地区进行了数次调整,构筑防线阻止叛军南下,并伺机反攻河南。潼关失守后,玄宗入蜀,在途中以永王李璘出镇江陵。与此同时,太子北上灵武自立为帝,唐王朝由此形成太上皇玄宗依然掌握实权,皇帝肃宗权力受到限制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这一政治格局下,冲突不可避免,永王李璘事件的悲剧即是冲突最强烈的表现。唐肃宗乾元、上元年间,荆、襄地区的军乱,造成唐王朝对山南、荆南的失控,一度中断了江淮租庸的转运,使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不仅引起了政局动荡,还对整体平叛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崇义割据山南东道,代宗务以姑息,以其为节度使,是这一时期唐王朝诸多矛盾在山南地区冲突爆发后的产物。在现存多数史料中,梁崇义与河朔藩镇以近乎一样的形象传世,但代宗时的梁崇义实际礼貌甚恭,并在维护江汉转运,以及与邻近诸道关系中都可圈可点。其后,梁崇义以武力攫取节钺,又不朝觐,控制江汉转运要道,这对唐王朝是极大的隐患。德宗平定梁崇义,山南东道重回唐廷管辖,梁崇义只能以叛臣身份传世了。唐代宗朝延承了安史之乱的遗恶,同时陇右尽失,来自西北吐蕃的军事压力剧增,长安朝不保夕。在这种形势下,代宗实行慎重、稳妥的藩镇政策,以图恢复实力。德宗即位后,骤改代宗以来的藩镇政策,大力削藩。在这场削藩战争中,南方平定梁崇义实际决定了胜负。德宗朝以后,唐王朝完成了对山南三大镇以文臣代替武臣为节度使的改造,又在山南地区持续销兵,使山南地区成为一个常备军额很少的地区,这十分有利于朝廷稳控山南地区和促进地区发展。唐后期直到灭亡,政治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山南地区也出现了不安定的苗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由于此前唐王朝对山南地区的稳控较为成功,才没有酿成更大的动乱。唐僖宗乾符三年(876),王、黄起义波及山南,打破了山南东道、荆南的稳定。起义军在山南东道、荆南转战数年,山南东道因节度使李福处置较为得力,破坏不严重,而荆南则惨遭两次兵祸,“死者什三四”,损失重大。王、黄起义后,唐王朝逐渐失去了对山南地区的控制,山南地区形成了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至唐王朝灭亡前,山南西道最终落入王建的管辖范围,山南东道则纳入了朱温的势力范围。总之,唐代山南道所在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区政局的演变对唐王朝整体发展和全局形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赵力扬[6](2017)在《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文中认为都城空间问题是古都研究中不能绕开的关节所在,而汉魏时期都城的空间问题更是历来都颇为引人注目。汉魏时期出现了多座都城,其中不乏如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这样的繁华名都;但因其距今相隔较为久远,留下的相关历史资料并不多,即使经过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掘和复原,也仍有许多谜团迄今尚未完全解开。在此情况下,本文通过拓宽资料来源,以都城赋这一文学体裁为载体,研究都城赋中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以期对解决汉魏都城空间问题有所助益。涉及汉魏都城空间的都城赋,基本都写作于东汉至西晋之间,在时段上与所写都城十分接近,是用以研究汉魏都城的绝佳资料。赋这一文体与地理空间描写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都城赋保存了不少历史地理信息,并以文学语言描写都城空间,形成了都城意象空间。都城赋中不少内容涉及都城选址,同时也是都城意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城赋中的都城选址意象空间揭示出,都城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做出最好的建都选择。都城赋中描写最多、最能反映汉魏都城城市意象空间的,是宫城、外郭城、礼制建筑及相关活动、园林苑囿及相关活动这四大类要素。对于宫城,都城赋着重显示其核心地位,并认为都城内的整个宫城体系应该既有主有次又浑然一体。对于外郭城,都城赋揭示出汉魏时期都城城郭格局发展的方向。都城赋对汉魏都城礼制建筑及其相关活动仍十分重视,但基本只描写了都城周边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且以位于城外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为主。都城赋重视苑囿描写,比较确实地反映出汉魏时期苑囿园林的发展变化趋势。都城赋描写到的城市众多。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在空间意象特质上大体可分为全国性都城特质(长安、洛阳、邺)和地方性都城特质(蜀都、吴都、南阳、齐都、鲁都、赵都)这两类。其中,三座全国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较复杂且特征鲜明,时代上也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比较能够反映出从两汉到魏晋的都城空间发展主流;六座地方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则较简单且面貌模糊,时代上也大多都偏向战国到西汉初年时期,落后于汉魏都城空间发展主流。都城赋对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的构建,是建立在汉魏时期各城市实际空间基础上的,且对汉魏城市体系和相应各城市地位的反映比较全面。都城赋的创作时代一般与所写都城时代相距不远,且作品的感情倾向和描写重点会因创作时代不同而不同,这直接影响到各都城意象空间的结构和特质。另外,作者的家乡所在、仕途境遇、学术观点和学术积累等因素也都对都城赋创作有影响。总之,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一方面经与史料相互印证,可知其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汉魏时期各都城空间的历史客观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受到赋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汉魏都城这一地理实体的认知,具有特殊价值。都城赋所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是赋作者在对都城的客观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对意象要素的主观选择和加工而成的,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和共同作用的产物。

王瀚尧[7](2017)在《两汉三国时期汉中军事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汉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汉水上游,北临秦岭、南界巴山,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以历史军事地理的角度,试图从分裂统一时期各个政权的政治兴亡与军事活动中,揭示出汉中的军事价值及战略地位。第一章主要阐述汉中地区的地形、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及行政区划范围,并考察秦岭、巴山间的进出通道、军事要地,整体把握汉中地区的军事格局、战场环境。第二章论述刘邦占据汉中,最终袭定关中,通过分析公孙述、隗嚣、刘璋、张鲁等军事集团在汉中的军事活动,突出汉中的战略地位。第三章通过曹、刘汉中争夺战等一系列的军事活动,强调争夺汉中的国家战略意义。第四章从魏蜀两国军事领导人用兵思想、以及军队后勤保障、兵种特点、军事将领的地域性等多方面,探讨双方在汉中地区的战争得失。第五章阐述诸葛亮死后,蜀汉汉中的军事部署演变及军事领导人的战略构想。既反映了不同军事领导人对汉中认识的不同,又体现出汉中在不同时期的战争中的战略价值。

孙俊[8](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黄瑞梅[9](2016)在《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全唐诗》中收集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共1042首,诗人共147位。文章对这近千首咏史怀古诗进行梳理归纳,力求系统地呈现出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全貌。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发展概况、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专业”诗人研究、诗歌注释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与其他咏史怀古诗的区别,从内容上讲,咏史怀古七绝多是写一段情节、一个场景、一丝感悟,而其他咏史怀古诗可以记叙复杂的史事;在艺术上,七绝要求以小见大、言近旨远、语浅情深,追求的是一种悠然不尽的余味,更适于吟唱,而其他咏史怀古诗则很难做到这一点。第一章,对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概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把唐代咏史怀古七绝分为初盛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初盛唐的咏史怀古七绝作家作品的数量较少,作品共计18首,作家共计14位,多是抒发人事变迁、昔盛今衰之感;中唐的咏史怀古七绝比初盛唐的要多得多,作品共计126首,作家共计43位,主要以张祜、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李益、李涉等为代表;晚唐是咏史怀古七绝发展的黄金时代,作品共计836首,作家共计90位,主要以杜牧、许浑、唐彦谦、李商隐、汪遵、胡曾、罗隐、周昙等为代表,从创作数量上来讲,这些诗人的咏史怀古七绝,除了许浑、唐彦谦为十六七首外,都达到了30首以上。第二章,论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咏人物,有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荒淫吴国君主的批判,还有对不遇命运的悲叹。咏事件,则多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之史事进行咏叹。吟咏对象又多集中于写吴越史事、六朝史事、隋亡史事上。咏地名,则主要是以金陵和洛阳为对象,因为这两个地方更多地见证了朝代的兴亡史。第三章,论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立意上的高远,主要表现在: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胸中怀有远大的志向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诗中表达的某种理趣给人以启发;有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立意的新颖则主要是翻案诗。写作手法上主要是以小见大、语浅情深为主。表达方式上主要以抒情和议论为主。咏史怀古七绝善用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有兴寄、衬跌、对比、反问等。诗歌章法结构上主要是起承转合的形态。第四章,对汪遵、胡曾、周昙三位写了大量咏史怀古组诗的诗人进行个案研究。分别从个人生平简介及创作情况、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咏史怀古七绝的写作特色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附录对唐代近千首咏史怀古七绝进行了简明的注释。

李亮宇[10](2014)在《湖北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述考》文中研究指明三国时期,湖北地区是荆州的核心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相对和平之后,成为天下瞩目的四战之地。许多大的三国历史事件发生于此,着名三国人物生活、战斗于斯。因此,湖北遗留下数量颇多的三国历史地名、文化遗存、传说故事等。本论文拟将湖北三国历史地名和文化遗存作一个整理和考证。全文主要分为七个板块。第一章主要对武汉市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三国时期是武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此间武汉的地缘优势开始显现。三国历史地名和文化遗存遍布武汉三镇,黄陂区有黄陂、石阳故城、武湖、龙骧河。新洲区有阳逻。大汉阳范围有鲁山、藏马洞、洗马洞等。反映了武汉在当时军事地理价值上升的势头。第二章主要对鄂州市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鄂州市在三国时期由鄂县跃升孙吴首都,因此有大量三国吴文化的地名、遗存。大部分集中在孙权故都城附近以及西山周围。考有吴王城、樊姥庙、郊天坛等。印证了孙权在鄂州的地位及影响;其遗存以樊山为中心,樊溪为纽带,呈块状分布。第三章主要对咸宁地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发生在咸宁赤壁市的赤壁之战名扬中外,至今仍有赤壁古战场遗址。境内还有如将军滩、吕蒙城、太平城等大量孙吴遗存及传说,表明该区域吴军活动相当频繁,系江东前沿军事要地。第四章主要对荆门地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汉末三国时期,曹、孙、刘三家在荆州展开反复争夺,荆门乃主要战场之一及往来要地。其三国历史地名、文化遗存大部分集中于钟祥、京山等地,计有掇刀石、马跑泉、关王巅、曹武市等。荆门实属荆襄核心区。第五章主要对荆州地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三国时期,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要地。该境有江陵城、掷甲山、蚌城等三国历史地名和文化遗存。主要集中于长江沿线地区,这也从侧面反映长江水运在其时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主要对宜昌地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吴、蜀夷陵大战发生在境内,有诸多遗存,如猇亭、陆抗城、长坂坡等。宜昌主要乃吴、蜀两国展开争夺,曹魏染指未几即丢失。第七章主要对襄阳地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进行梳理和考证。襄阳地区是三国时期刘表荆州的政治中心,其州治即在今襄阳市。境内有古隆中、鱼梁洲、檀溪等。三国时期在襄阳发生的事件,多有对历史进程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其地之要害不言自明。

二、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兼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兼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4)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第三节 区域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 区域界定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阳盆地发展地理环境
    第一节 南阳盆地自然地理环境
        一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二 南阳盆地气候及历史时期气候变迁
        三 河流、土壤、动植物与矿产
    第二节 南阳盆地人文地理
        一 先秦考古文化区及文化演进
        二 秦汉以来风俗区演变及其差异
第二章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差异及内部结构
    第一节 南阳盆地区域发展时空特征
        一 农业种植类型及农业区转变
        二 农田水利
        三 人口
    第二节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与中心城市发展变化
        一 南阳盆地行政区划演变
        二 区域内部城市等级变动及区域开发分异
第三章 区位变动视野下南阳盆地发展历程
    第一节 逐渐发展时期: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节 发展极盛时期:秦汉时期
    第三节 波动式发展时期:唐宋以降
第四章 当代南阳盆地发展建议
    第一节 南阳盆地发展机制
    第二节 南阳盆地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唐代山南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意义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唐代山南道的行政区划及演变
    第一节 唐以前山南地区行政沿革概况
        一、秦汉时期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时期
    第二节 唐前期山南道行政区划沿革
        一、山南地区州郡的设置
        二、山南道的设立与东、西道的析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山南道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地域形势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长江流域
        二、汉江流域
        三、嘉陵江流域
    第二节 交通状况
    第三节 地域形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山南道人口状况、经济特征及地域风俗
    第一节 人口状况
    第二节 经济特征
    第三节 地域风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统一
    第一节 唐初山南地区的势力角逐
        一、朱粲与昌达政权
        二、萧铣与凤鸣政权
    第二节 平定山南地区与唐朝统一
        一、平定山南的策略
        二、平定山南与国家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前期山南道的发展与战略地位演变
    第一节 山南道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山南道战略地位的演变
    第三节 官员流贬山南地区的政治考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山南道的动荡政局
    第一节 玄、肃“二元格局”下的山南政局
        一、玄宗对山南道布局的调整
        二、“永王事件”与山南政局
    第二节 山南地区动荡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一、荆、襄军乱
        二、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梁崇义之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德宗以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第一节 德宗建中时期的山南政策与山南政局
        一、德宗对代宗山南政策的更张
        二、平梁崇义与山南政局演变
    第二节 建中之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一、对山南节度使的选任
        二、对山南军额的控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唐末山南道政局的演变与唐朝灭亡
    第一节 王、黄起义与山南政局的演变
        一、王、黄起义前的山南形势
        二、王、黄起义后的山南政局
    第二节 山南道政局失控与唐朝灭亡的关系
        一、唐末山南道的节帅跋扈
        二、山南道失控与唐朝衰亡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汉魏都城空间研究
        (二) 中国古代都城意象研究
        (三) 汉魏都城赋在古都研究中的利用价值判断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汉魏都城选址意象空间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一) 地形地貌
        (二) 土地物产
    二、人文地理环境
        (一) 地理位置重要
        (二) 区域开发历史悠久
    三、社会环境
        (一) 政权建立前后的政治军事背景
        (二) 地域文化、治国理念与正统所在
第三章 汉魏都城城市意象空间构成要素
    一、宫城
    二、外郭城
    三、礼制建筑及相关活动
    四、苑囿园林及相关活动
第四章 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个案分析
    一、西汉长安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一) 宫室朝堂: 长安的上层核心空间
        (二) 城郭郊甸: 长安的公共社会空间
        (三) 天子出游: 长安上下空间的联结与整合
    二、东汉洛阳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一) 京洛有制: 洛阳的世俗人性空间
        (二) 观礼三雍: 洛阳的礼教神性空间
        (三) 王者无外: 洛阳人神空间的交融与扩展
    三、三国都城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一) 蜀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二) 吴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三) 魏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四、其他都城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一) 南阳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二) 齐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三) 鲁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四) 赵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第五章 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构建影响因素和评价
    一、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构建影响因素
        (一) 都城自身情况的影响
        (二) 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响
        (三) 作者个人立场的影响
    二、汉魏都城意象空间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两汉三国时期汉中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一) 军事地理相关研究
        (二) 关于汉中地区交通的研究
        (三) 汉中地区战略地位的研究
        (四) 汉中地区军事活动研究
        (五) 军备等方面的研究
        (六) 后勤保障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汉中地区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军事作战的关系
    第二节 汉中自然概括及地区沿革
    第三节 汉中地区的交通线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分裂割据时期的汉中地区
    第一节 也议刘邦袭定三秦
    第二节 坐地自守与唇亡齿寒——东汉统一战争下的汉中
    第三节 "三国鼎立的催化剂"——张鲁、刘璋割据时期汉中地区军事地位初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末三国时期汉中地区军事地位
    第一节 曹、刘汉中争夺战
        一、曹操平定关陇的战略
        二、曹操攻蜀再评说
        三、刘备攻取汉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第二节 诸葛亮"以攻代守"之策与汉中的双重战略地位
        一、诸葛亮"以攻代守"之策的评价
        二、《隆中对》与蜀吴荆州战略思想之异同
        三、汉中地区战略价值与诸葛亮北伐
    第三节 "军事冒险还是奇袭致胜"——论魏延子午谷之计
        一、魏延"子午谷之策"的战略构想
        二、诸葛亮"平取陇右"说探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蜀汉后期汉中地区军事地位的演变
    第一节 "稳守反击"——费祎、蒋琬执政时期汉中地区军事地位
    第二节 再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得失
        一、"敛兵聚谷"的战略构想及其渊源
        二、曹魏伐蜀的政治背景和战略部署
        三、"敛兵聚谷"在蜀魏战争中的人事问题与战略得失
        四、简短的结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范围
        一、区域范围
        二、时间范围
    第二节 关键概念
        一、方位、地域、疆域
        (一)方位与认知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二、民族、国族、族群
        (一)民族与国族
        (二)族群
        三、族群地理观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二、篇章安排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本编思路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一、蜀族史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三、蜀族的分布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二)蜀苴部的分布
        (三)丹、犁部的分布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一、叟人的分布
        二、白马羌的分布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一、巂源流
        二、越巂的分布
        三、巂唐的分布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一、巴族渊流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三)历代注家的巴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一、冉駹源流
        二、冉駹的分布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第四节 徙的分布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一、昆明族的分布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附注“和夷”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夜郎族群结构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二、巫蛮的分布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四、庸族及其分布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本编小结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本编思路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一、密集分布区
        二、分散分布区
        三、零星分布区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本编小结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本编思路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一、“徼”的涵义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一、京畿区
        二、东部内郡区
        三、关西、大关中区
        四、近郡区
        五、侯国区
        六、内郡区、边郡区
        七、道、属国区
        八、五州区
        九、都护区
        十、徼外区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本编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域外
    (三)今人着述
    (四)其他
附录
    附表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附表5 资料来源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附表6资料来源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附图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省部级学术奖励
        主要科研成果

(9)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研究意义
    二、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述评
第一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概况
    第一节 初盛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二节 中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三节 晚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二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咏人物
    第二节 咏事件
    第三节 咏地名
第三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高远而新颖的立意
    第二节 以小见大、语浅情深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抒情、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第五节 起承转合的章法
第四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专业”诗人研究
    第一节 汪遵
    第二节 胡曾
    第三节 周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唐代咏史怀古七绝注
    邙山
    长门怨
    铜雀台
    王昭君
    吴故宫
    出塞
    长门怨二首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西施石
    再过金陵
    剑池
    出塞曲
    过故洛城
    金谷园
    宿白马寺
    读峄山碑
    闲居览史
    宿昭应
    题琅邪上方
    桃花曲
    题宋玉亭
    过宋氏五女旧居宋氏女姊五人,贞元中同入宫
    商山祠堂即事
    奉诚园闻笛园,马侍中故宅
    中牟县经鲁公庙尝修名臣略,系司徒公
    陕府宾堂览房杜二公仁寿年中题纪手迹
    经窦车骑故城
    南游感兴
    题虎丘山西寺
    昭君词
    湘川野望
    题伯夷庙
    汴河曲
    过马嵬
    隋宫燕
    汉宫词一作韩翃诗
    宫怨
    塞下曲
    上黄堆烽
    长门怨一作长信宫
    昭君词
    明妃怨
    登岘亭
    古宫怨
    过绮岫宫
    长信宫二首
    晓望华清宫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过华清宫
    登古城
    题越王台
    登阖闾古城
    盘豆驿
    宿严陵
    题楚昭王庙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过鸿沟
    题广昌馆
    湘中
    游太平公主山庄
    汉宫词三首
    题秦岭
    汨罗遇风
    杨柳枝词九首.其六
    阿娇怨
    秋扇词
    台城怀古
    金陵五题·石头城
    金陵五题·乌衣巷
    金陵五题·台城
    金陵五题.生公讲堂
    金陵五题·江令宅
    韩信庙
    故洛城古墙
    梁国祠
    题阳人城
    晋王龙骧墓
    华清宫
    天津桥
    赋得听边鸿
    题四皓庙
    读庄子
    读鄂公传
    王昭君二首
    读老子
    读庄子
    罗敷水
    思子台有感二首
    长门怨
    长门怨
    汉宫曲
    题伍员庙
    长洲览古
    金谷览古
    汴河览古
    登北固山亭
    晓过函谷关
    题商山庙
    隋宫
    襄阳怀古
    经桃花夫人庙
    昭君怨
    越溪怀古
    晓望华清宫
    解昭君怨
    九成宫
    司马相如琴歌
    连昌宫
    邺中怀古
    感春申君
    过汾水关
    退宫人二首
    过阴陵
    鸿沟
    长门怨
    偶题
    马嵬坡
    太真香囊子
    李夫人词
    集灵台二首
    华清宫四首
    折杨柳枝二首
    过石头城
    题酸枣驿前碑
    钩弋夫人词
    江上见月怀古
    建邺怀古
    夷陵城
    武侯庙古柏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读田光传
    过魏文贞公宅
    隋宫春
    春申君
    题横江馆
    奉陵宫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江南怀古
    登乐游原
    江南春
    过勤政楼
    赤壁
    云梦泽
    泊秦淮
    题桃花夫人庙
    读韩杜集
    隋堤柳
    青冢
    赠渔父
    汴河阻冻
    题乌江亭
    汴河怀古
    题木兰庙
    偶题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华清宫
    隋苑
    途经秦始皇墓
    韩信庙
    听琵琶
    旌儒庙
    金谷园
    陈宫怨二首
    读戾太子传
    鸿沟
    题四老庙二首
    览故人题僧院诗
    秦楼曲
    越中
    楚宫怨二首
    华清宫
    骊山有感
    龙池
    咸阳宫
    梦泽
    岳阳楼
    岳阳楼
    汉宫词
    隋宫
    席上作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代魏宫私赠
    咏史
    华清宫
    齐宫词
    青陵台
    汉宫
    读任彦升碑
    五松驿
    灞岸
    过郑广文旧居
    楚吟
    南朝
    题汉祖庙
    景阳井
    东阿王
    钧天
    漫成五章
    过景陵
    四皓庙
    过楚宫
    吴宫
    贾生
    王昭君
    旧将军
    曼倩辞
    李卫公
    四皓庙
    赤壁
    定子
    北齐二首
    经刘校书墓
    长门怨
    咏韦皋
    长信宫
    广陵城
    冷日过骊山
    题曹娥庙
    广陵道
    易水怀古
    长信宫
    乌江
    新安故关
    吴故宫
    兰昌宫
    马嵬坡
    游嘉州后溪
    过骊山
    铜雀台
    彭门偶题
    登望京楼赋
    杨柳枝
    经苏秦墓
    李斯井
    马嵬
    四皓
    过吴景帝陵
    题商山庙
    长门怨一作张乔诗
    马嵬驿
    细腰宫
    息国
    南阳
    梁寺
    杞梁墓
    夷门
    汴河
    燕台
    聊城
    西河
    密县
    破陈
    晋河
    金谷
    三闾庙
    易水
    严陵台
    淮阴
    鸡鸣曲
    采桑妇
    渔父
    越女
    望思台
    比干墓
    郢中
    北海
    招屈亭
    屈祠
    铜雀台
    延平津
    项亭
    乌江
    绿珠
    升仙桥二首
    隋柳
    杨柳
    桐江
    招隐
    陈宫
    樊将军庙
    东海
    昭君
    五湖
    渑池
    函谷关
    苍颉台
    长城
    汉宫井
    华清宫
    歌风台
    泰伯庙
    和袭美泰伯庙
    景阳宫井
    汉宫词
    宫人斜
    严光钓台
    读陈拾遗集
    吴宫怀古
    范蠡
    怀宛陵旧游
    淮西
    题裴晋公华岳庙题名
    洛阳咏古一作胡曾诗
    台城
    长门怨
    望思台
    铜雀台
    倢伃怨
    咏史诗·乌江
    咏史诗·章华台
    咏史诗·细腰宫
    咏史诗·沙苑
    咏史诗·石城
    咏史诗·荆山
    咏史诗·阳台
    咏史诗·居延
    咏史诗·沛宫
    咏史诗·金谷园
    咏史诗·夷门
    咏史诗·黄金台
    咏史诗·夷陵
    咏史诗·汉江
    咏史诗·陈宫
    咏史诗·南阳
    咏史诗·即墨
    咏史诗·渭滨
    咏史诗·五湖
    咏史诗·易水
    咏史诗·长平
    咏史诗·西园
    咏史诗·长沙
    咏史诗·圯桥
    咏史诗·铜雀台
    咏史诗·东晋
    咏史诗·吴江
    咏史诗·函谷关
    咏史诗·武关
    咏史诗·垓下
    咏史诗·郴县
    咏史诗·东海
    咏史诗·故宜城
    咏史诗·成都
    咏史诗·檀溪
    咏史诗·青冢
    咏史诗·李陵台
    咏史诗·河梁
    咏史诗·轵道
    咏史诗·汉宫
    咏史诗·豫让桥
    咏史诗·华亭
    咏史诗·东山
    咏史诗·杀子谷
    咏史诗·马陵
    咏史诗·玉门关
    咏史诗·滹沱河
    咏史诗·黄河
    咏史诗·凤凰台
    咏史诗·五丈原
    咏史诗·平城
    咏史诗·汴水
    咏史诗·兰台宫
    咏史诗·金牛驿
    咏史诗·望思台
    咏史诗·邯郸
    咏史诗·箕山
    咏史诗·会稽山
    咏史诗·虞坂
    咏史诗·秦庭
    咏史诗·延平津
    咏史诗·铜柱
    咏史诗·关西
    咏史诗·高阳池
    咏史诗·泸水
    咏史诗·细柳营
    咏史诗·叶县
    咏史诗·杜邮
    咏史诗·柯亭
    咏史诗·葛陂
    咏史诗·博浪沙
    咏史诗·陇西
    咏史诗·白帝城
    咏史诗·牛渚
    咏史诗·朝歌
    咏史诗·谷口
    咏史诗·武陵溪
    咏史诗·大泽
    咏史诗·渑池
    咏史诗·岘山
    咏史诗·荥阳
    咏史诗·长城
    咏史诗·赤壁
    咏史诗·田横墓
    咏史诗·青门
    咏史诗·姑苏台
    咏史诗·息城
    咏史诗·上蔡
    咏史诗·武昌
    咏史诗·鸿沟
    咏史诗·褒城
    咏史诗·金陵
    咏史诗·洛阳
    咏史诗·番禺
    咏史诗·汨罗
    咏史诗·彭泽
    咏史诗·涿鹿
    咏史诗·洞庭
    咏史诗·嶓冢
    咏史诗·涂山
    咏史诗·商郊
    咏史诗·傅岩
    咏史诗·钜桥
    咏史诗·首阳山
    咏史诗·孟津
    咏史诗·流沙
    咏史诗·邓城
    咏史诗·召陵
    咏史诗·绵山
    咏史诗·鲁城
    咏史诗·骕骦陂
    咏史诗·夹谷
    咏史诗·吴宫
    咏史诗·摩笄山
    咏史诗·房陵
    咏史诗·濮水
    咏史诗·柏举
    咏史诗·望夫山
    咏史诗·金义岭
    咏史诗·云云亭
    咏史诗·阿房宫
    咏史诗·沙丘
    咏史诗·咸阳
    咏史诗·废丘山
    咏史诗·广武山
    咏史诗·长安
    咏史诗·鸿门
    咏史诗·汉中
    咏史诗·泜水
    咏史诗·云梦
    咏史诗·高阳
    咏史诗·四皓庙
    咏史诗·霸陵
    咏史诗·昆明池
    咏史诗·回中
    咏史诗·东门
    咏史诗·江夏
    咏史诗·官渡
    咏史诗·灞岸
    咏史诗·濡须桥
    咏史诗·豫州
    咏史诗·八公山
    咏史诗·赠薛涛
    骊山
    汴河
    温泉
    陈宫
    驾蜀回
    过王濬墓
    焚书坑
    始皇陵
    四皓庙
    浮云
    邺城
    铜雀台
    炀帝陵
    马嵬坡
    隋堤柳
    孟浩然墓
    秦纪
    姑苏台
    王濬墓
    圉城偶作
    乌程
    故都
    董仲舒
    罗敷水
    帝幸蜀
    贵游
    西施
    严陵滩
    华清宫
    韩信庙
    韦公子
    望思台
    王夷甫
    书淮阴侯传
    青山庙
    许由庙
    八骏图
    题杜甫集
    华清宫
    金陵晚望
    灞陵亭
    焚书坑
    穆天子传
    楚天
    垂柳
    登兴元城观烽火
    邓艾庙
    唐彦谦
    四老庙
    南梁戏题汉高庙
    洛神
    见炀帝宝帐
    严子陵
    北齐
    楚世家
    骊山道中
    吊李群玉
    读李白集
    题张衡庙
    续纪汉武
    读庾信集
    过茂陵
    招隐
    金陵怀古
    陈琳墓
    楚事 屈原云:目极千里伤春心。宋玉云:悲哉秋之为气。
    豫让
    经蔡坚墓
    贾谊
    八骏图
    经严陵钓台
    后魏行
    长城
    楚行吟
    题李斯传
    金陵图
    台城
    题七步廊
    青冢
    古战场
    言怀
    经范蠡旧居
    隋堤柳
    司马长卿
    灵均
    马嵬
    马嵬二首
    严陵钓台
    楚国史
    张仪
    读汉纪
    明妃
    马嵬
    西施
    马嵬
    长门怨
    过隆中
    题《李将军传》
    读杜紫微集
    楚怀王
    商山
    金陵怀古
    题晰上人贾岛诗卷
    巫山下作
    王昭君
    唐虞门·唐尧
    唐虞门·虞舜
    唐虞门·舜妃
    唐虞门·再吟
    三代门·夏禹
    三代门·再吟
    三代门·太康
    三代门·后稷
    三代门·文王
    三代门·武王
    三代门·太公
    三代门·再吟
    三代门·又吟
    三代门·子牙妻
    三代门·周公
    三代门·夷齐
    三代门·管蔡
    三代门·成王
    三代门·幽王
    三代门·平王
    春秋战国门·祭足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隐公
    春秋战国门·庄公
    春秋战国门·哀公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平公
    春秋战国门·文公
    春秋战国门·景公
    春秋战国门·卫灵公
    春秋战国门·陈灵公
    春秋战国门·陈蔡君
    春秋战国门·楚惠王
    春秋战国门·楚怀王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韩惠王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
    春秋战国门·武公
    春秋战国门·华元
    春秋战国门·臧孙
    春秋战国门·公叔
    春秋战国门·庄辛
    春秋战国门·孙膑
    春秋战国门·灵辄
    春秋战国门·郭开
    春秋战国门·乐羊
    春秋战国门·虞卿
    春秋战国门·豫让
    春秋战国门·毛遂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田文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冯讙
    春秋战国门·章子
    春秋战国门·卞和
    春秋战国门·季札
    春秋战国门·孙武
    春秋战国门·夫差
    春秋战国门·少孺
    春秋战国门·苏厉
    春秋战国门·鬻拳
    春秋战国门·荆轲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陈轸
    春秋战国门·田饶
    春秋战国门·鲍叔
    春秋战国门·晏婴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又吟
    春秋战国门·叔向
    春秋战国门·师旷
    春秋战国门·智伯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襄子
    春秋战国门·杨回
    春秋战国门·颜回
    春秋战国门·子贡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郑相
    春秋战国门·子产
    春秋战国门·管仲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范蠡
    春秋战国门·屈原
    春秋战国门·黄歇
    春秋战国门·王后
    春秋战国门·樊姬
    春秋战国门·齐桓公
    春秋战国门·中山君
    春秋战国门·赵简子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赵宣子
    春秋战国门·韩昭侯
    春秋战国门·魏文侯
    春秋战国门·郤成子
    春秋战国门·秦武阳
    春秋战国门·田子方
    春秋战国门·淳于髡kūn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田子奇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
    春秋战国门·孙叔敖
    春秋战国门·鲁仲连
    春秋战国门·宋子罕
    春秋战国门·宫之奇
    春秋战国门·王孙满
    春秋战国门·颜叔子
    春秋战国门·张孟谭
    春秋战国门·公子无忌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侯嬴朱亥
    春秋战国门·再吟
    秦门·胡亥
    秦门·再吟
    秦门·赵高
    秦门·陈涉
    秦门·项籍
    秦门·范增
    前汉门·高祖
    前汉门·再吟
    前汉门·周苛纪信
    前汉门·酂侯
    前汉门·曲逆侯
    前汉门·薛公
    前汉门·条侯
    前汉门·平津侯
    前汉门·博陆侯
    前汉门·夏贺良
    前汉门·王莽
    前汉门·再吟
    前汉门·又吟
    前汉门·毛延寿
    前汉门·刘圣公
    前汉门·樊崇徐宣
    前汉门·僭号公孙述
    后汉门·光武
    后汉门·明帝
    后汉门·桓帝
    后汉门·灵帝
    后汉门·废帝
    后汉门·献帝
    后汉门·再吟
    后汉门·子密
    后汉门·羊续
    后汉门·杨震
    后汉门·赵孝
    后汉门·马后
    后汉门·魏博妻
    后汉门·曹娥
    后汉门·周都妻
    后汉门·鲍宣妻
    后汉门·吕母
    三国门·蜀先主
    三国门·再吟
    三国门·后主
    三国门·吴后主
    三国门·王表
    三国门·鲁肃
    晋门·晋武帝
    晋门·再吟
    晋门·惠帝
    晋门·贾后
    晋门·怀帝
    晋门·愍帝
    晋门·郭钦
    晋门·王夷甫
    晋门·王茂弘
    晋门·吴隐之
    晋门·再吟
    六朝门·前赵刘聪
    六朝门·前凉张轨
    六朝门·后魏武帝
    六朝门·三废帝
    六朝门·苻坚
    六朝门·再呤
    六朝门·又吟
    六朝门·宋武帝
    六朝门·二废帝
    六朝门·齐废帝东昏侯
    六朝门·梁武帝
    六朝门·再吟
    六朝门·简文帝
    六朝门·元帝
    六朝门·谢举
    六朝门·朱异
    六朝门·傅昭
    六朝门·宣帝
    六朝门·李集
    隋门·隋文帝
    隋门·独孤后
    隋门·炀帝
    隋门·贺若弼
    读三国志
    望思台
    写庄子
    祖龙词
    隋堤柳
    再过金陵
    登下蔡县楼
    吴·黄金车
    吴·赤壁
    吴·鲁肃指囷(qūn)
    吴·甘宁斫营
    吴·徐盛
    吴·鲁肃
    吴·武昌
    吴·顾雍
    吴·吕蒙
    吴·介象
    吴·濡须坞
    吴·周泰
    吴·张纮
    吴·孙坚后
    吴·陆统
    吴·青盖
    晋·七宝鞭
    晋·庾悦鹅炙
    晋·谢玄
    晋·谢混
    晋·陆玩
    晋·王坦之
    晋·蒲葵扇
    晋·王郎
    晋·刘毅
    晋·王恭
    晋·谢公赌墅
    晋·苻坚投箠
    晋·卫玠
    晋·郭璞脱襦
    晋·庾楼
    晋·新亭
    宋·大岘
    宋·放宫人
    宋·借南苑
    宋·谢澹云霞友
    宋·乌衣巷
    宋·袁粲
    宋·刘伯龙
    宋·王方平
    宋·黄罗襦
    宋·谢朏fěi
    宋·羊玄保
    齐·谢朏
    齐·小儿执烛
    齐·王僧佑
    齐·王僧虔
    齐·明帝裹蒸
    齐·郁林王
    齐·何氏小山
    齐·王伦之
    齐·潘妃
    齐·王亮
    梁·分宫女
    梁·马仙埤
    梁·勍敌
    梁·蔡撙
    梁·楚祠
    梁·谢朏小舆
    梁·八关斋
    梁·庾信
    陈·王僧辨
    陈·武帝蚌盘
    陈·虞居士
    陈·姚察
    陈·宣帝伤将卒
    陈·临春阁
    陈·结绮阁
    陈·望仙阁
    陈·三阁
    陈·狎客
    陈·淮水
    陈·江令宅
    陈·后庭舞
    西施
    四老庙
    昭君冢
    阖闾城怀古
    婕妤怨
    长门怨二首
    明妃怨
    读孝经
    题屈原祠
    读庾信集
    胡笳曲
    昭君怨
    长门怨
    宿严陵钓台
    端午
    曹娥碑
    比干传
    看金陵图
    题严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鹤诗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湖北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述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三国热”现象
        (二) 湖北是三国文化资源的富集地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应用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 对湖北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的综合研究
        (二) 对湖北三国文化个案的研究
    四、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武汉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黄陂区、新洲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黄陂
        2、石阳故城
        3、武湖
        4、龙骧河
        5、阳逻
    第二节 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鲁山
        2、洗马洞、关羽洞、磨刀石、藏马洞
        3、锁穴
        4、却月城
        5、铁门关
        6、鹦鹉洲
        7、百人山
        8、大军山、小军山
    第三节 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的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夏口城
        2、卓刀泉
        3、黄金浦
        4、凤凰山
        5、刘备郊天台
    小结
第二章 鄂州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孙权故都城及其周边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吴王城
        2、鸡鸣阁
        3、安乐宫
        4、牧马港
    第二节 西山及其周边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樊姥庙
        2、郊天坛(台)
        3、吴造岘
        4、樊港
        5、败舶湾
    第三节 鄂州市区其他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黄石城
        2、安乐矶
        3、败桥湖
        4、散花滩
    小结
第三章 咸宁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赤壁市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赤壁
        2、蒲圻县
        3、将军滩
        4、吕蒙城
        5、太平城
    第二节 通山县、嘉鱼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幕阜山
        2、陆水(口)
    小结
第四章 荆门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荆门市区、沙洋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掇刀石
        2、马良山
    第二节 钟祥市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石城
        2、汉城
        3、椭木山
        4、刷马滩(涮马滩)
    第三节 京山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马跑泉
        2、关王巅
        3、曹武市
    小结
第五章 荆州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荆州市区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江陵城
        2、掷甲山、弃甲山(卸甲山)、松甲山
        3、鹤泽
        4、蚌城
    第二节 公安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公安
        2、吕蒙城
        3、孱陵城
    第三节 石首市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刘郎浦
        2、绣林山
        3、望夫山
        4、照影桥
        5、披甲湖、曹屯湖、张屯湖、万乘湖
    第四节 松滋县、监利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乐乡城
        2、曹鞭港
        3、鲁洑江
    小结
第六章 宜昌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宜昌市区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猇亭
        2、临江郡
        3、陆抗城
        4、步骘城、步阐城
    第二节 远安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古临沮
        2、南襄城、石马槽、大汉口、小汉口、回马坡、插旗山、擂鼓山
    第三节 枝江市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紫山
        2、募旗山
    第四节 秭归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刘备城
        2、大清镇
    第五节 宜都市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宜都郡
    第六节 当阳市三国历史地名与遗存
        1、古当阳
        2、当阳坂(长坂坡)
    小结
第七章 襄阳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第一节 襄阳市区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古隆中
        2、呼鹰台
        3、刘琦台
        4、檀溪
    第二节 南漳县、谷城县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
        1、八叠山
        2、袁曹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致谢

四、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形势——兼论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汉时期的桂阳郡[D]. 黄国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汉光武帝的权威及其合法性建构[D]. 李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D]. 罗挺.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南阳盆地历史地理研究[D]. 张夏天.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唐代山南道研究[D]. 林云鹤.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6]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D]. 赵力扬.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7]两汉三国时期汉中军事地理研究[D]. 王瀚尧.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0)
  • [8]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9]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D]. 黄瑞梅.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10]湖北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述考[D]. 李亮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汉代南阳的交通地理状况——兼论诸葛亮开垦南阳的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