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运动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运动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一、功能磁共振引导外科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柳永达[1](2021)在《超声—核磁共振多模态技术联合神经导航在运动区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核磁共振多模态技术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在运动区附近脑肿瘤手术中的优势。方法:收集48例累及运动功能区附近的脑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接受DTI、BOLD-f MRI、神经导航、术中超声技术行肿瘤切除术;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导航切除肿瘤。选取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术后随访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均成功切除肿瘤,研究组17例全切,7例未全切,全切率为70.83%,对照组10例全切,14例未全切,全切除率为41.67%,P=0.042<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肿瘤全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术后随访6个月KPS评分:研究组为(90.00±8.85),对照组为(74.17±13.81),术后KPS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内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KPS评分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DTI和BOLD-fMRI、术中超声、神经导航多技术联合应用能对肿瘤精准定位,更准确评估肿瘤切除范围,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率、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术后KP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薄婷婷[2](2021)在《灵长类行为与认知灵活性缺陷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灵活性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环境和要求的变化,对想法或者行为作出合适调整的能力,包括认知和行为两个部分。灵活性对于日常的决策至关重要。灵活性的缺陷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联,如肥胖症患者中异常的进食行为灵活性以及自闭症患者中的认知灵活性损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是一种方便有效的非侵入性研究技术,在多种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干预研究和动物模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肥胖症的一种常用治疗外科手术,垂直袖状胃切除手术(VSG)可以有效地改变进食行为,控制食物摄入,但其起效以及预测手术疗效的大脑环路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自闭症患者的临床异质性大,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性差。使用遗传背景已知的与人类更接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研究灵活性的神经机制。在通过转基因构建的表现出类自闭表型的动物模型中,认知灵活性的损伤及其相关的大脑环路目前还没有研究报道。设计:1)VSG的肠-脑轴重构机制研究:在筛查了80例肥胖患者后,我们最终纳入了36例患者和26名正常体重的健康对照,并结合21项三因素饮食调查表(TFEQ),rs-f MRI扫描,血液中肠道激素检测和粪便样本宏基因组测序对受试者进行评估。32例肥胖患者接受了VSG治疗,其中19例受试者在4个月后完成了随访评估。数据驱动的区域一致性(Re Ho)分析与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一同用于量化VSG改变的相关大脑活动。我们分析了体重,进食行为,大脑活动,胃肠道激素和肠道菌群的纵向变化,所有这些指标再通过重复测量相关进行关联性分析。2)MECP2转基因猴认知灵活性异常及其大脑环路研究:我们使用基于触摸屏的反转学习任务对五只成年转基因猴和四只年龄匹配的野生型猴进行认知灵活性功能测试,并精确地定量反转任务中的两种错误来评价认知灵活性的水平,包括持续性错误和回顾性错误。通过结合麻醉状态下rs-f MRI数据,找出认知灵活性损伤对应的大脑环路的异常,建立行为-环路-基因的关联。结果:1)VSG引起右侧壳核和左侧辅助运动区功能活动的显着变化,这两者均与体重减轻和TFEQ评分变化相关。其中,右侧壳核的Re Ho值变化与餐后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a GLP-1)和饥饿素水平的变化相关。同时,VSG后增加的梭菌的相对丰度与a GLP-1的分泌,右侧壳核脑区活动和体重减轻的改善相关。此外,VSG使右侧壳核过度增强的功能连接恢复正常,其中右侧壳核和右侧眶额叶皮层之间基线的功能连接与术后体重减轻相关。2)成年转基因猴在反转学习任务中回顾性错误率显着高于野生型猴。转基因猴中回顾性错误率与额叶异常的环路相关,同时也包括顶叶和皮层下的脑区。这些认知损伤和异常的大脑环路也与MECP2基因的拷贝数相关。结论:VSG可以引起肠-脑轴相关的一系列的变化,包括梭菌,餐后a GLP-1水平,壳核大脑活动和饮食习惯,其中,右侧壳核术前的功能连接可能作为肥胖患者术后疗效的潜在预测指标。通过转基因构建的模型动物表现出关联的基因拷贝数,大脑环路和认知灵活性行为的异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合行为学及其他多种组学数据的联合分析帮助我们可以在不同物种从机体的多个方面了解疾病中灵活性行为损伤和干预疗效的机制。

蒋克[3](2021)在《术中超声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重点分析对功能区胶质瘤的精准定位及全切率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保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2例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28~68岁;胶质瘤WHO分级Ⅰ级13例、Ⅱ级22例、Ⅲ级21例、Ⅳ级6例。患者均行肿瘤开颅显微切除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超声分为两组:应用术中超声手术者31例纳入超声组,未应用术中超声手术者31例纳入传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IOUS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声像图表现,以及术中暴露肿瘤用时、手术用时、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第5天患者脑水肿程度,并依据卡氏评分(KP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级别,肿瘤中心至硬脑膜的垂直距离(cm),术前患者脑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KP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在暴露肿瘤用时(23.07±3.72)min短于传统组暴露肿瘤用时(37.32±4.32)min,肿瘤切除程度高于传统组,术后第5天脑水肿的程度较传统组轻,术后3个月KPS评分(78.32±4.32)分高于传统组术后3个月KPS评分(74.22±2.38)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上,超声组(187.36±17.84)min与传统组(194.84±15.78)min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US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声像图表现不同,低级别胶质瘤IOUS回声较脑组织高,内部稍均匀,边缘规整,内部可见钙化的强回声;高级别胶质瘤IOUS回声较脑组织高,边缘为模糊的的混合回声影,内部不均匀回声或无回声的坏死囊变区。结论术中超声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开颅显微手术中,具有实时定位准确的优点,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轻术后脑水肿、保护及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珏[4](2020)在《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运动障碍疾病是运动表现及运动控制异常的一类神经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姿势异常以及不自主运动,严重发作时可丧失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此类疾病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震颤,亨廷顿氏病,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和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但药物治疗副作用大,而DBS损伤大,价格昂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易操作的脑刺激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重视。rTMS的刺激效果在被刺激部位累积,能够维持数小时至数天,从而发挥调控和治疗作用。常用的运动区刺激靶点多为位于初级运动区附近的手运动热点(hotspot),而该靶点的临床疗效不佳,寻找合适的刺激靶点是此类研究的焦点之一。rTMS的治疗效果与刺激靶点的选择密切相关,精准定位靶点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运动症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治疗运动障碍类疾病提供个体化精准定位的刺激靶点。本文分三个研究。研究一,对比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确定刺激效果更佳的靶点可能是动手任务激活点,因为其与运动认知相关的脑区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二,对动手任务激活点分别进行高、低频刺激,采用局部脑功能指标确定可以产生更佳调控效果的频率及能够被调控的脑区;研究三,在运动障碍模型上(抽动秽语综合征)对fMRI定位靶点的方法和局部脑功能指标这一评估手段进行验证。研究一探讨了fMRI定义的动手任务激活点与TMS定义的手运动热点在定位上的差异,及由此可能产生的rTMS调控效果的差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位于中央沟的“middle knee”,也就是“hand knob”,在执行动手任务时信号强度和局部血流变化最大,而TMS刺激此处时引发手部肌肉运动诱发电位也最大(即运动热点),因此有研究认为动手任务激活点等同于运动热点。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报告了两种方法定位的区域并不重叠。本研究在30名健康被试群体上,测量了两种方法定位的不同,并比较了两个位点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差异。发现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和TMS手运动热点存在解剖位置上的差异,fMRI动手任务激活点比TMS手运动热点更靠大脑外侧;两个位点的静息态功能网络也存在显着差异,动手任务激活点较手运动热点,在双侧运动前区、脑岛、壳核和右侧苍白球都有更强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与运动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功能连接更强,fMRI动手激活点作为rTMS刺激靶点可能会比手运动热点在相关脑区获得更广泛,更强的远隔效应,从而获得对运动功能更好的干预效果。研究二通过分析刺激前、后的fMRI局部一致性指标,探索了高、低频rTMS引起的远隔脑区功能活动的差异。一般认为,低频(≤1 Hz)产生抑制效应,而高频(≥5 Hz)产生易化效应。然而,这种效应的评估方法基于刺激引起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没有考虑对其他脑区的影响。为了测试rTMS对远隔脑区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被试内设计,31名健康被试分3天分别进行了3次rTMS测量(10 Hz高频,1 Hz低频,假刺激)。刺激靶点采用研究一确定的个体化fMRI动手激活点。功能连接是评价rTMS调控效果的常用指标,但功能连接反应的是两个脑区之间的关系,无法准确定位究竟哪个脑区被rTMS调节了。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局部一致性指标作为功能连接的补充。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受调节的脑区。研究结果发现,与假刺激相比,高频(10 Hz)刺激显着提升了右侧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值,而低频(1 Hz)刺激并没有引起显着变化。结果提示,高频rTMS能够在远隔脑区获得更显着的调控效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世界范围的一种运动障碍类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药物副作用大,严重影响病人学习和生活。研究三以抽动秽语综合征作为运动障碍的模型,探索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设计,对临床常用的刺激靶点即辅助运动区,分别对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刺激靶点和传统定位靶点(脑电10-20系统定位的辅助运动区)进行刺激,并对刺激结果进行评估,考察两种刺激靶点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传统定位相比,fMRI定义的个体化精准定位靶点在广泛的运动控制相关(即疾病相关)脑区引起了功能改变,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本文中三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fMRI脑功能局部指标能够准确定位那些被高频rTMS(fMRI动手激活点为刺激靶点)调节的脑区,个体化精准刺激辅助运动区可以调控运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相关脑区的局部功能,并对部分病人的抽动症状有缓解作用。

张斌[5](2020)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脊髓、脑功能磁共振评估》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以神经功能障碍和下肢畸形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尾侧非弹性组织被牵拉固定,由于生长发育或外伤等情况导致脊髓及周围神经发生牵拉性功能损伤。因此,通过手术治疗使脊髓和周围神经得到减压是治疗TCS的主要方法,而传统的终丝切断手术并未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研究团队在充分研究TCS病理机制的情况下提出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Homogeneous Spinal-Shortening Axial Decompression,HSAD)手术,此技术结合多节段椎间盘切除术、多节段截骨术等技术,使受到拴系的神经组织得到均匀减压,获得良好的疗效。HSAD手术治疗TCS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评估。排尿功能障碍在TCS患者中所占比例很高,主要表现为尿失禁症状,其原因是脊髓损伤。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研究脊髓等软组织形态学的最佳成像方式,可以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常规MRI可了解脊髓形态学改变(脊髓受压变形或脊髓变性坏死等情况)。但TCS一般仅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并不存在其他形态学改变,其神经损伤来源于轴向高张力,因此TCS腰段脊髓的牵拉性功能损伤难以通过常规MRI显示,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发展为TCS的临床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脊髓解剖形态细长且小,以及脊髓周围脑脊液搏动效应,常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容易导致容积效应的产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值产生较大偏差,甚至由于磁场不够均匀,导致磁化伪影的产生。多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Multi-shot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s-DWI)是在普通弥散加权成像基础上通过多次激发实现高清成像的新技术。尚未有报道将该成像技术用于TCS尿失禁患者评估。尿失禁患者如果长期不能给予有效治疗,膀胱顺应性与协调性将持续恶化,膀胱残余尿过多,膀胱内压增高,进一步会导致肾内压力过高,尿液返流,严重影响肾功能,甚至造成肾脏功能损伤直至衰竭。正常情况下,膀胱和尿道传入部分接收中脑水管周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来自脑岛叶,前扣带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前额皮质的信息。在憋尿阶段,这些高位中枢神经控制脑桥的排尿中枢抑制排尿,提供保护防止尿失禁。神经体统对排尿的控制是分层结构的,脊髓的排尿憋尿机制受到来自大脑的复杂网络控制。正常人排尿神经控制由膀胱-脊髓-脑干的基本的概念已经比较成熟。但TCS伴尿失禁患者参与排尿功能的脑功能控制区域并不清楚。研究目的:1、证实HSAD手术治疗TC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比不同年龄组手术后安全性和疗效差异;2、对ms-DWI用于评估HSAD手术治疗TCS伴尿失禁患者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其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术后疗效的相关性;3、通过对正常志愿者、伴有尿失禁症状的TCS患者和经过HSAD手术治疗后的尿失禁TCS患者进行任务态脑功能MRI研究,探讨不同人群在排尿和憋尿过程中涉及高位中枢脑区的激活区域,分析其发生可能的原因以及手术后大脑排尿控制网络重建问题。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行HSAD手术的43例TC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儿童组23例,成人组20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和疼痛程度。排尿功能评定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e Short Form score,ICI-Q-SF)及尿动力学检查,大便功能评价使用Rintala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情况。2、ms-DWI用于上海长征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行HSAD手术的31例TCS伴尿失禁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分别独立测量每个患者l ADC值,r ADC值,采用内相关系数(ICC)、Bland和Altman图和Spearman系数对测试的重复性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进行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比较l ADC,r ADC与临床疗效。3、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选择本研究合适实验对象,均为右利手成年女性,其中正常对照组9人为健康女性志愿者,术前TCS尿失禁患者病例组10人,经HSAD手术治疗的TCS术后病例组8人,扫描过程中实验对象按照要求完成设计的任务指令,“灌水”、“憋尿”、“排尿”、“休息”4个指令为一个任务组块,在一次脑功能MRI扫描中,要重复4次任务组块。所有图像数据处理使用FEAT软件,通过运动校正,切片定时校正,功能图像配准,标准空间配准,空间平滑,高通时间滤波,广义线性模型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的映射数据被转换为单位正态分布数据,转换为Z值统计。显示不同组排尿期和憋尿期脑功能激活区域。结果1、43例TCS患者经HSAD手术后,平均VAS评分和平均腰椎JOA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根据腰椎JOA的平均RR(55.1%±12.6%),整体神经功能恢复在良好范围内,有72.0%的患者得到了良好以上的恢复,23.3%患者的恢复率一般,而恢复较差的患者为4.7%。此外,在43例病例中,有38例存在排尿功能障碍(均表现为尿失禁症状),占全部TCS患者的88.4%。通过HSAD手术后,ICI-Q-SF评分由术前的16.0±1.9下降至4.9±1.4(P<0.001)。尿动力学评估患者膀胱功能,膀胱顺应性改善明显,由术前7.3±11.8ml/cm H2O提高至术后的14.1±13.4 mlcm H2O(P<0.001),残余尿由术前102.7±85.8 ml减少至术后59.5±75.2 ml(P=0.041),最大尿流率由术前5.7±3.9 ml/min增加至术后的9.0±5.8 ml/min(P<0.001),代表括约肌协调性的客观指标TL值由术前0.23±0.37至术后的0.27±0.30(P<0.001)。此外此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术前有肠道功能障碍,通过Rintala评分评估发现术后有8例(80%)患者得到了改善,同时有2例患者Rintala评分手术前后并无变化。2、HSAD手术治疗TCS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儿童组耗时192.3±23.4分钟,略高于成人组的184.3±18.3分钟,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儿童组的手术出血量443.1±91.3 ml,略少于成人组456.3±90.2 ml,但差异仍然没有统计学意义。3、在HSAD手术有效性方面,儿童组与成人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术前腰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末次随访时儿童组腰椎JOA评分为22.5±1.3,明显高于成人组腰椎JOA评分为21.3±2.3。在神经功能改善率RR方面,尽管儿童组和成人组均达到了良好程度(50%-75%),但儿童组为58.9%±8.0%明显高于成人组的50.8%±15.4%(P=0.031)。儿童组术前ICI-Q-SF评分16.0±1.9与成人组评分16.0±2相当,末次随访时儿童组ICI-Q-SF评分4.2±1.0,明显好于成人组的5.6±1.4。4、课题第二部分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脊髓损伤状态,研究中对重复性与评分者间信度的分析,T12/L1位置ADC值的ICC值为0.997,l ADC值的ICC值为0.997,r ADC的ICC值为0.994;在Bland and Altman plot图中显示T12/L1位置ADC值的偏倚为0.5806(-16.85-18.0,95%CI),l ADC值的偏倚为4.548,95%的可信区间为-21.46-30.56,r ADC的偏倚为0.005806,95%的可信区间为-0.02611-0.03772,三个指标测量在Bland and Altman plot图的散点在95%可信区间的上下范围内均匀分布,并且均值线接近0值,说明两测量结果较为接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T12/L1位置ADC值的spearman系数为0.991(P<0.0001),l ADC值的spearman系数为0.997(P<0.0001),r ADC的spearman系数为0.987(P<0.0001),系数均大于0.90表示具有优秀的不同观察者信度。因此,ms-DWI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观察者间信度。5、通过相关性分析,T12/L1位置ADC值与临床症状和术后6月的疗效并无相关性,l ADC值与术前腰椎JOA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5178,P=0.0028),与术后6月腰椎JOA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4864,P=0.0055),与RR有显着相关性(r=0.3773,P=0.0364)具有相关性,但r ADC比l ADC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其中r ADC与术前腰椎JOA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7110,P<0.0001),与术后6月腰椎JOA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7271,P<0.0001),与RR有显着相关性(r=0.6233,P=0.0002)。此外,l ADC值与术前、术后6月排尿相关评分和定量指标(ICI-Q-SF评分,TL值,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均无显着相关性,而r ADC与术前ICI-Q-SF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5829,P=0.0006),与术后6月ICI-Q-SF评分有显着相关性(r=0.7034,P<0.0001),与术前顺应性有显着相关性(r=-0.7833,P<0.0001),与术后6月顺应性有显着相关性(r=0.7164,P<0.0001),术后6月最大尿流率有显着相关性(r=0.4265,P=0.0167)。6、课题第三部分脑功能磁共振评估大脑激活区域的变化,志愿者排尿期脑激活的区域包括顶叶、额叶、小脑、颞叶、扣带回、脑桥、辅助运动区和基底神经节(尾状核)。憋尿期的脑激活区域有与排尿期相同的顶叶、额叶、小脑、颞叶,同时有其独有的激活区域包括杏仁核、脑岛、丘脑和枕叶,而脑桥、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在憋尿期并无明显激活。7、TCS患者排尿期脑激活的区域包括顶叶、额叶、颞叶、扣带回、杏仁核、丘脑、枕叶,基底神经节(壳核)。在这些激活区中顶叶、额叶、颞叶、扣带回是在志愿者排尿期同样激活的,而杏仁核、丘脑、枕叶在志愿者排尿期未出现激活。TCS患者憋尿期的脑激活区域有顶叶、额叶、颞叶、脑岛、基底神经节(尾状核)、丘脑、辅助运动区。在这些激活区中顶叶、额叶、脑岛、丘脑、颞叶是在志愿者憋尿期同样激活的,在志愿者憋尿期被激活的小脑、枕叶和杏仁核未在TCS患者憋尿期的脑激活区域出现,而辅助运动区则是唯一TCS患者憋尿期的脑激活区域出现而志愿者憋尿期未出现激活。TCS患者排尿期与憋尿期相比,顶叶、额叶、颞叶、丘脑和基底神经节是两个时期都会出现激活的,而扣带回、杏仁核和枕叶在TCS患者排尿期脑激活,脑岛和辅助运动区则是在TCS患者憋尿期脑激活。8、TCS患者经HSAD术后排尿期脑激活的区域包括顶叶、额叶、颞叶、枕叶、脑桥和小脑,与TCS患者术前相比,存在共同的激活区域如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但扣带回、杏仁核、丘脑和基底神经节并未在术后激活,脑桥和小脑则是在术后额外增加的激活区。TCS患者经HSAD术后憋尿期脑激活的区域包括额叶、颞叶、枕叶、脑桥、小脑和尾状核,与TCS患者术前相比额叶、颞叶、尾状核为共同激活区,而顶叶、脑岛、丘脑和辅助运动区为TCS患者术前激活,而脑桥和小脑为术后出现的新激活区。结论1、儿童和成人TCS患者经过HSAD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72.0%的患者获得了良好及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率,手术安全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且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该手术方式的应用为TCS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为广大医疗人员提出了新的思考。2、儿童组TCS患者与成人组TCS手术后疼痛缓解的程度相似,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排尿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成人TCS患者,提示儿童TCS患者通过HSAD手术获得比成人TCS患者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3、儿童组TCS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尿动力学检查中膀胱顺应性和残余尿的量化数值改善明显优于成人组,而在最大尿流率和膀胱协调性方面两组病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4、本研究证实ms-DWI应用于TCS尿失禁患者腰骶段脊髓的扫描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不同观察者间信度,结果稳定可靠。5、TCS尿失禁患者腰骶段脊髓ADC值的升高(l ADC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和HSAD手术后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6、与l ADC值相比,新的指标(r ADC)与术前临床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程度、HSAD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疗效和膀胱功能改善情况相关性更强,为未来ms-DWI在脊柱脊髓疾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基础。7、本研究发现TCS患者经HSAD手术前后的排尿与憋尿时期脑部激活区域存在位置和强度差异,其中TCS患者术后脑桥和小脑部位在排尿与憋尿时期均发生明显重新激活现象,我们推测上述两个部位的重新激活可能与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密切相关。8、本研究发现TCS患者经HSAD手术后与正常志愿者脑功能激活区域不同,该现象提示患者术后可能形成新的大脑控制网络,手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可能与患者术后的新的大脑控制网络相关,即排尿时期由脑桥接收来自顶叶、额叶、颞叶、枕叶和小脑的大脑皮层信号控制,憋尿时期由脑桥接收额叶、颞叶、枕叶、小脑和尾状核的大脑皮层信号控制。9、本研究结果证明排尿和憋尿的生理活动受到大脑多个部位的关键控制,参与控制的脑功能网络较为复杂,通过HSAD手术完成对脊髓部位的均匀减压,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同时出现大脑控制网络的改变,我们推测可能是下位神经对高位中枢的逆向反馈作用所致。

屈洪彬[6](2020)在《基于清醒开颅的精准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导致边界难以辨别,肿瘤全切十分困难,而肿瘤切除范围又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因此,力求最大安全范围内肿瘤切除是其首选治疗策略。随着人类对大脑功能网络图谱研究的深入,对于靠近、累及或侵犯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理念已由“解剖模式”发展为“解剖-功能模式”,对术中神经功能的保护成为首要考虑因素,以确保患者术后良好生活质量。而平衡好手术切除程度与神经功能保护的天平是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关键,将直接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好坏挂钩。术中如何辨别肿瘤边界是决定肿瘤切除程度的关键,而明确毗邻、受累或被侵犯的功能区皮层分布及皮层下传导纤维束走形与肿瘤组织的位置关系和确保传导通路完整性是预防手术损伤造成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最有效方法。随着多模态磁共振、神经导航、术中超声、唤醒麻醉、神经电生理定位及监测技术和荧光导航等众多新型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术者提供了众多选择。本研究通过比较基于清醒开颅联合多种辅助手术技术和常规手术在功能区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其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术后功能恢复和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探讨基于清醒开颅的精准手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结合影像资料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脑功能区胶质瘤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精准手术组20例,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常规MRI进行三维重建来辅助术前手术计划的设计;术前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精准定位肿瘤位置,指导切口设计;术中切开硬膜后应用超声定位肿瘤大小及位置,选择合理入路并辅助筛查肿瘤残余;荧光导航技术实现肿瘤边界可视化引导切除。术中唤醒联合神经电生理定位技术定位中央沟、运动感觉及语言功能区,并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监测感觉、运动及语言皮下通路的完整性,指导术中对功能区皮质及皮下通路的保护。常规手术组20例,术前根据术前MRI定位肿瘤位置及与解剖功能区关系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在常规白光显微镜下,通过脑回和脑沟定位功能区,根据肿瘤质地和颜色等判断肿瘤边界及切除程度。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8~72h内复查MRI,对比术前MRI,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分)、术后住院时间(天)及术后并发症(癫痫、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等情况。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肌力及语言功能评估并记录,出院后通过门诊复查、微信或电话等联系方式进行随访6个月,并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术后KPS评分、肌力及语言功能评估,并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果,记录两组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变化及恢复情况。根据随访时患者的生存状态,统计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记录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对于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在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肿瘤体积、肿瘤位置、术后病理等方面(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精准手术组肿瘤全切除15例(75%),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肿瘤全切除8例(40%)(P=0.025<0.05);精准手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15±3.453天,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的16.35±4.107天(P=0.011<0.05);精准手术组患者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为3例(15%),显着少于常规手术组的9例(45%)(P=0.034<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结果,精准手术组患者存在永久性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1例(5%),少于常规手术组的6例(30%)(P=0.037<0.05);精准手术组术后KPS评分为75.50±14.318分,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的65.00±16.384分(P=0.037<0.05);精准手术组患者术后复发2例,显着少于常规手术组的9例(45%)(P=0.013<0.05)。精准手术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评估(MSSNS)评分为56.18±2.292分与手术后为55.68±2.222分无明显变化(P=0.939>0.05)。结论:基于清醒开颅的精准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显着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且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对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丹[7](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文中指出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三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

张玉海,刘宏毅,张锐,胡新华,杨坤,刘永,何升学,钱春发,邹元杰,章文斌,陈永严,杨纶先,黄庆玖,刘翔,陆军,阮义峰[8](2016)在《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语言区和5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功能磁共振定位功能区,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重要传导束,融合多模态影像构建功能神经导航,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并运用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技术监测语言区、运动区和皮层下重要神经传导束,在保护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灶。术后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和神经功能。结果 5例语言区胶质瘤和30例病变毗邻运动皮层胶质瘤患者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功定位功能区,通过弥散张量成像3例语言区胶质瘤和42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分别重建出弓状束和锥体束。术中电刺激语言区和运动区检出率分比为100%和92.7%;92.7%的运动区肿瘤患者可通过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定位中央沟。术中神经导航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肿瘤影像全切率86.7%,术后功能保留率91.7%。结论运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定位脑功能区,功能神经导航有助于术前规划、术中引导病灶切除,但需注意影像漂移。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是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结构的主要手段。

郑皓文,张苓,都荣霞,张海旺,彭里磊,陆笑非,刘洛同,明扬,陈礼刚[9](2016)在《功能磁共振联合荧光素钠引导运动区胶质瘤切除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引导运动区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试验组(联合手术组,23例)术前行头颅f MRI检查,术中联合使用FLS治疗;对照组(传统手术组:22例)术前行头颅MRI辅查。术后3 d所有患者行MRI评估肿瘤全切率,术后2周使用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切除程度、生存质量及术后2年生存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别。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比例为87%,而对照组仅为59.1%。试验组术后2周生存质量分级比例分别为非依赖级为91.3%、半依赖级为8.7%,无依赖级患者;对照组中非依赖级患者比例为45.5%、半依赖级为45.5%和依赖级为9%。实验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8.3%,对照组生存率为50%。试验组在肿瘤的全切率(P=0.037)、患者术后2周生存质量(P=0.001)和术后2年生存率(P=0.042)均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在运动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f MRI联合FLS能指导尽可能全切肿瘤组织,保护功能敏感区,显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卫永旭[10](2015)在《颅神经根疾病发病机制和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中枢大脑皮层和灰质核团神经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及其意义,分析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后的长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并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阐明颅神经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方法分别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11例和38例,同时招募34名社区志愿者,均进行静息态下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方法(ReHo)分析两组颅神经根疾病患者大脑功能兴奋性是否存在差异。对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开颅手术且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完整的42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9例肿瘤继发三叉神经痛和1574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Kaplan-Meier预后评估,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因素。此外,对120例行侧方扩散反应(LS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和146例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的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相比,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ReHo值增高的脑区包括:中央前回运动区(M1)、中央后回躯体第一、二感觉区(S1、S2)、前额叶、岛叶、背侧丘脑、海马和脑干,其中以中央前回运动区(M1)ReHo值差异体积最大,可达1566mm3,脑干ReHo峰值差异程度最高t=4.45;ReHo值降低的脑区包括:运动辅助区、扣带回和中脑导水管被盖区灰质核团,其中以扣带回差异体积最大,达1134mm3,中脑被盖区ReHo峰值差异最为明显t=-3.25(AlphaSim校正,P<0.01)。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ReHo值增高的脑区包括:脑桥、小脑后叶和中央前回运动区,其中以中央前回运动区差异体素最多,体积达1458mm3,以脑桥差异体素最小,但后者ReHo值增高却最为显着t=3.83。与之相反,ReHo值降低的脑区包括:运动辅助区、颞上回、楔前叶、额中回和扣带回,其中以扣带回的差异体素最多且ReHo值降低最为明显,体积为945 mm3,t=-3.69(AlphaSim校正,P<0.01)。(2)42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平均随访8.9年,Kaplan-Meier分析发现MVD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达89.3%,术后5年为75.6%,术后8年治愈率为71.2%。Cox回归分析发现疼痛症状典型者(P<0.0001)、单纯动脉压迫(P=0.004)、和老年患者(P=0.025)预后更好。39例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平均随访6.37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MVD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为97.37%,6年后缓解率为89.17%,其中只有肿瘤全切率与预后有显着相关(P=0.032)。1457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平均随访5.8年,Kaplan-Meier分析发现术后1年面抽消失率为93.7%,术后5年为90.13%,8年后预测仍可达89.3%,有无明确责任血管压迫与预后呈显着相关(P=0.002)。本组病例术后面抽延迟治愈率为19.6%。(3)与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的1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相比,120例行术中LSR和BAEP监测的患者MVD术后短期治愈率(术后1周)与长期治愈率(术后1年)均无差别,但监测组术中LSR消失与未消失者短期预后(P=0.031)与长期预后差异显着(P=0.003),监测组患者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0.83%也低于未监测组5.48%(P=0.04)。结论(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静息状态下即存在疼痛中枢调控系统的失衡,参与疼痛感知的“疼痛矩阵”脑区(M1、S1、S2等)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而参与疼痛负反馈抑制作用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功能则发生弱化,这些改变可能是大脑对疼痛代偿后的改变,其可能影响患者对神经外周刺激如血管压迫的易感性,并在疼痛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静息状态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激活面肌运动的多个脑区和核团包括:M1区、面神经核等,存在自发性神经元兴奋异常同步,而发挥抑制作用的扣带回、额中回、颞上回等脑区神经元功能活动弱化。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为面神经受血管搏动刺激导致异位动作电位产生,冲动信号逆行至面神经核并在此放大,广泛投射至上级调控面肌运动及参与情感信息处理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当面肌运动激活与抑制之间平衡被打破后,面肌抽搐也随之发生。(3)MVD目前仍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最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发作症状典型的患者;此外,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确,为了获得良好的预后,术中应尽可能地将肿瘤全部切除。(4)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MVD术中行LSR和BAEP电生理监测,并不能显着提高手术短期或长期治愈率,但可明显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此外,术中LSR消失的患者,预后往往较未消失者更好,因此,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仍有一定的意义。

二、功能磁共振引导外科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磁共振引导外科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核磁共振多模态技术联合神经导航在运动区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TI和 BOLD-fMRI在运动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灵长类行为与认知灵活性缺陷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行为灵活性和认知灵活性的神经机制
        1.1.1 灵活性介绍
        1.1.2 人和非人灵长类中认知灵活性的神经机制研究
        1.1.3 临床疾病中的认知灵活性和行为灵活性缺陷及干预措施
    1.2 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症改善进食行为的机制研究
        1.2.1 肥胖症简介
        1.2.2 常见减肥手术介绍
        1.2.3 参与调节进食行为的大脑环路及进食相关的脑影像研究
        1.2.4 肥胖症的脑影像研究
        1.2.5 减肥手术的脑影像研究
        1.2.6 肠道激素参与中枢进食行为的调控及其在减肥手术后的变化
        1.2.7 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在肥胖人群中及减肥手术后的变化
    1.3 人类自闭症及相关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
        1.3.1 自闭症简介
        1.3.2 人类自闭症中认知灵活性异常
        1.3.3 自闭症中认知灵活性的脑影像研究
        1.3.4 自闭相关表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1.4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方法
        1.4.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1.4.2 静息态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方法
        1.4.3 种子点分析以及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
        1.4.4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影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4.5 重复测量相关性方法在研究不同指标相关关系中的应用
    1.5 研究问题及意义
        1.5.1 胃切除术改善肥胖患者进食行为灵活性的肠-脑轴重构机制及意义
        1.5.2 MECP2 转基因猴认知灵活性缺陷的神经环路机制及其意义
第2章 胃切除术改善肥胖患者进食行为灵活性的肠-脑轴重构机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入组被试
        2.1.2 饮食行为评估
        2.1.3 影像数据采集
        2.1.4 影像数据分析
        2.1.5 生化和胃肠激素测量
        2.1.6 粪便样品收集和测序
        2.1.7 元基因组学分类和功能分析
        2.1.8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所有参与者的临床特征和饮食行为评分
        2.2.2 局部大脑活动,体重和进食行为改变之间的关联
        2.2.3 右侧壳核全脑范围的功能连接在胃切除手术后恢复
        2.2.4 胃肠道激素,局部大脑活动变化与体重减轻之间的关联
        2.2.5 肠道菌群的改变与胃肠道激素,大脑活动和体重减轻之间的关联
    2.3 讨论
        2.3.1 胃切除手术逆转的壳核的大脑饮食习惯回路可以预测术后体重减少
        2.3.2 胃切除手术引起的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2.3.3 减肥手术后人体肠道菌群的适应性变化
    2.4 结论与展望
        2.4.1 本研究领域已知的内容
        2.4.2 本研究的新发现
        2.4.3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应用的价值
第3章 MECP2 转基因猴认知灵活性缺陷的神经环路机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和训练设备
        3.1.2 基于触摸屏的反转学习任务训练
        3.1.3 麻醉状态影像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结果
        3.2.1 反转学习任务前期训练阶段差异分析
        3.2.2 转基因猴在反转学习任务中的认知灵活性的缺陷
        3.2.3 认知灵活性的缺陷与影像分析结果的关联
    3.3 讨论
        3.3.1 转基因猴中认知灵活性的缺陷
        3.3.2 转基因猴中认知灵活性的缺陷与异常的大脑网络的关联
    3.4 结论与展望
        3.4.1 本研究领域已知的内容
        3.4.2 本研究的新发现
        3.4.3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专业综述:脑成像联合多组学数据分析的研究进展
    1.脑成像联合多组学数据分析简介
    2.脑成像联合多组学数据分析方法
        2.1 皮尔森相关,斯皮尔曼相关及偏相关分析
        2.2 偏最小二乘回归
    3.脑成像与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
        3.1 多种模态脑成像数据联合分析
        3.1.1 功能磁共振和脑电的联合分析在大脑不同状态研究中的应用
        3.1.2 多种模态脑成像数据联合分析在个体化分析中的应用
        3.2 脑成像与行为和量表评分
        3.2.1 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3.2.2 在人类高级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3.2.3 在个体化分析中的应用
        3.3 脑成像与转录组学
        3.3.1 脑成像与人脑组织转录组在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基础中的应用
        3.3.2 脑成像与人脑组织转录组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3.3.3 脑成像与非人灵长类脑组织转录组的联合分析
        3.4 脑成像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脂质组学组学分析
        3.4.1 在大脑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3.4.2 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3.4.3 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中的应用
        3.5 脑成像与宏基因组
    4.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术中超声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常用英文缩写
附录B:附图
附录C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D:文献综述 术中超声及各项相关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应用
    参考文献

(4)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功能与经颅磁刺激
        2.1.1 经颅磁刺激(TMS)
        2.1.2 运动功能的TMS测量
        2.1.3 对运动区TMS靶点的定位
        2.1.4 高、低频 rTMS
        2.1.5 TMS 方案之 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
    2.2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重复经颅磁刺激
        2.2.1 功能磁共振成像
        2.2.2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的rTMS
    2.3 功能磁共振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
        2.3.1 fMRI引导的个体化精准定位rTMS在术前定位、康复、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2.4 抽动秽语综合征影像研究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现状
        2.4.1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2.4.2 rTMS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5 准确定位异常脑活动的单体素功能磁共振成像融合研究的关键技术
        2.5.1 “深部效应脑区”精准定位的RS-f MRI分析方法
        2.5.2 针对rTMS治疗的“点对点”结构连接及功能连接的MRI研究
    2.6 文献综述总结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3.1 问题提出
        3.1.1 问题一:手运动热点与初级运动区(M1)并非同一位置,那么其潜在的脑功能网络是否也不同?
        3.1.2 问题二:高低频rTMS刺激运动区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如何?
        3.1.3 问题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rTMS刺激与传统定位方式相比,是否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更有效?
    3.2 研究方案
        3.2.1 研究方案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3.2.2 研究方案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3.2.3 研究方案三:f MRI引导的精准定位TMS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一动手任务激活点与经颅磁刺激手运动热点: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潜在脑功能网络
        4.1.1 研究目的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
        4.1.4 讨论
        4.1.5 小结
    4.2 研究二高、低频rTMS刺激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的差异
        4.2.1 研究目的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
        4.2.4 讨论
        4.2.5 小结
    4.3 研究三fMRI引导的精准定位经颅磁刺激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临床应用
        4.3.1 研究目的
        4.3.2 材料与方法
        4.3.3 结果
        4.3.4 讨论
        4.3.5 小结
5 总讨论
    5.1 fMRI定义的靶点更适用于运动功能的rTMS干预
    5.2 高、低频rTM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控作用
    5.3 抑制性c TBS刺激f MRI定义的靶点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调控
6 结论
7 创新与展望
    7.1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教育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5)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脊髓、脑功能磁共振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伴尿失禁患者的3.0T高清弥散加权脊髓成像临床评估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伴尿失禁患者的任务态脑功能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清醒开颅的精准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临床表现
    1.4 影像学资料
    1.5 病理资料
2 方法
    2.1 术前评估
        2.1.1 术前影像学评估
        2.1.2 术前神经功能评估
    2.2 手术方式及流程
        2.2.1 精准手术组
        2.2.2 常规手术组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手术情况比较
    3.3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4 手术前、后KSP评分比较
    3.5 术后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比较
    3.6 精准手术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情况
    3.7 手术预后情况比较
    3.8 典型病例
        3.8.1 病例(一)
        3.8.2 病例(二)
4 讨论
    4.1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于功能区脑胶质瘤切除手术方案设计的意义
    4.2 神经导航联合超声对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切口设计及肿瘤定位的意义
    4.3 术中超声联合荧光导航对于功能区脑胶质瘤切除手术中切除程度的意义
    4.4 术中唤醒联合电生理监测对功能区脑胶质瘤切除手术过程中功能区定位及监测的意义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策略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脑功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1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2.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简介
        1.2.3 多尺度光声脑成像简介
        1.2.4 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光声脑成像研究简介
    1.3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中研究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光声成像技术理论基础与系统搭建
    2.1 引言
    2.2 光声效应
        2.2.1 经验描述
        2.2.2 严格理论描述
    2.3 光声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2.3.1 一维深度信息和B扫描图像重建算法
        2.3.2 延迟叠加图像重建算法
        2.3.3 非线性迭代重建算法
    2.4 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简介
        2.4.1 基于单元超声换能器的环形扫描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2 基于阵列超声换能器的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3 激光源
        2.4.4 半环形阵列超声换能器
        2.4.5 控制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
    2.5 光声层析成像性能影响因素
        2.5.1 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2.5.2 成像深度的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造影剂的光声分子影像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用于光声与微波热声成像的造影剂综述
        3.2.1 光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2.2 多模态影像中的复合材料应用
        3.2.3 光声造影剂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3.2.4 微波热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3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仿体和离体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灸阳陵泉辅助金纳米球对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系统
        4.2.3 造影剂:金纳米球型颗粒
        4.2.4 针灸穴位选取
        4.2.5 实验操作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基于针灸辅助造影剂的方法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成像的实验研究
        4.3.1 对照组实验结果
        4.3.2 针灸组实验结果
        4.3.3 复合组实验结果
        4.3.4 统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足三里针灸和金纳米棒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系统
        5.2.3 金纳米棒颗粒
        5.2.4 针灸穴位选取
        5.2.5 实验操作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及讨论
        5.3.1 金纳米棒注射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2 针灸足三里穴位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3 复合外部刺激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4 统计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AT监测黄连素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内容简介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6.3.2 黄连素的制备和给药法
        6.3.3 PAT实验系统简介
        6.3.4 脑功能分区模板以及图像处理
        6.3.5 统计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背景
    7.3 实验方法
        7.3.1 实验动物
        7.3.2 脑出血模型造模方法
        7.3.3 实验系统
        7.3.4 多光谱重建算法
        7.3.5 出血面积计算方法
        7.3.6 统计分析方法
    7.4 实验结果
        7.4.1 基于750nm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2 基于多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3 基于双波长的定量光声成像实验研究
        7.4.4 统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PAT及 LSI双模态技术监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8.1 引言
    8.2 实验方法
        8.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8.2.2 PAT/LSI双模态实验系统简介
        8.2.3 穴位选取
    8.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光声脑功能成像技术临床前可行性实验研究
    9.1 引言
    9.2 项目提出的背景
    9.3 实验方法
        9.3.1 实验动物
        9.3.2 实验系统
    9.4 大鼠脑出血PAT成像实验结果
        9.4.1 案例1
        9.4.2 案例2
        9.4.3 案例3
        9.4.4 案例4
    9.5 基于恒河猴头盖骨的PAT离体成像实验
    9.6 PAT在新生儿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可行性应用调研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活体大脑皮层针灸光声脑图谱
    10.1 引言
    10.2 实验方法
        10.2.1 实验动物以及操作方法
        10.2.2 实验系统简介
        10.2.3 穴位选取以及模板绘制
    10.3 结果分析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11.1 本论文研究总结
    11.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功能影像检查
    1.4 术前检查与评估
    1.5 手术与电生理监测方法
    1.6 手术效果评估
2 结果
    2.1 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监测情况
    2.2 肿瘤切除程度
    2.3 病理学检查
    2.4 手术效果
    2.5 典型病例
        2.5.1 病例1
        2.5.2 病例2
3 讨论

(9)功能磁共振联合荧光素钠引导运动区胶质瘤切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患者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切除程度的比较
    2.2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生存质量的比较
    2.3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的比较
3 讨论

(10)颅神经根疾病发病机制和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颅神经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颅神经根疾病的诊断
    1.4 颅神经根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
    1.5 小结
第一部分 颅神经根疾病的静息态fMRI研究
    引言
    第二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图像采集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图像采集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二部分 颅神经根疾病MVD手术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第四章 三叉神经痛外科手术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
        4.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VD手术预后和影响因素分析
        4.1.1 资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2 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开颅肿瘤切除术后疗效及影响因素
        4.2.1 资料与方法
        4.2.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原发性面肌痉挛MVD手术预后以及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意义
        5.1 原发性面肌痉挛MVD手术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5.1.1 资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2 术中电生理监测在HFS患者MVD手术中的应用
        5.2.1 资料与方法
        5.2.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和展望
    全文总结
    本课题创新点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四、功能磁共振引导外科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核磁共振多模态技术联合神经导航在运动区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D]. 柳永达.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2]灵长类行为与认知灵活性缺陷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D]. 薄婷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2021(02)
  • [3]术中超声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 蒋克.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的调控 ——手运动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定位及对刺激后效应的评估[D]. 王珏.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脊髓、脑功能磁共振评估[D]. 张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基于清醒开颅的精准手术治疗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研究[D]. 屈洪彬. 河南大学, 2020(03)
  • [7]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张玉海,刘宏毅,张锐,胡新华,杨坤,刘永,何升学,钱春发,邹元杰,章文斌,陈永严,杨纶先,黄庆玖,刘翔,陆军,阮义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5)
  • [9]功能磁共振联合荧光素钠引导运动区胶质瘤切除的应用[J]. 郑皓文,张苓,都荣霞,张海旺,彭里磊,陆笑非,刘洛同,明扬,陈礼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8)
  • [10]颅神经根疾病发病机制和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的研究[D]. 卫永旭.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运动区肿瘤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