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一、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雷蕾[1](2021)在《耐Cd2+细菌筛选及其耐Cd2+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镉由于生物毒性强和不易被降解,对环境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镉污染及其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生物法因其高效率、低能耗、环保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微生物培养、元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含镉土壤中的耐镉细菌进行筛选,研究镉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耐镉细菌的基因特征,并揭示其吸附镉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为微生物吸附剂的开发及重金属Cd污染废水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含镉土壤中耐镉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得到了 3种镉吸附性强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alvei)。(2)确定了三种菌吸附Cd2+的最优条件:①枯草芽孢杆菌:pH6.0、温度34℃、Cd2+初始浓度10mg/L、投菌量25g/L,最大吸附率为65.8±7.25%;②阴沟肠杆菌:pH7.0、温度34℃、Cd2+初始浓度1Omg/L、投菌量20g/L,最大吸附率为88.79±1.59%;③蜂房哈夫尼亚菌:pH6.0、温度34℃、Cd2+初始浓度20mg/L、投菌量25g/L,最大吸附率为92.13±0.92%。(3)探讨了在不同浓度碳源、氮源、磷源及COD条件下,细菌对Cd2+吸附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细菌对镉的吸附率显着下降。其中,碳源和磷源的变化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的影响最大,镉吸附率分别下降33.17%和19.99%;氨氮和总氮的变化对阴沟肠杆菌的影响最大,镉吸附率分别下降38.53%和35.39%;COD的变化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最大,镉吸附率下降47.4%。(4)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蜂房哈夫尼亚菌吸附镉的机制可能为胞内积累作用:环境中的Cd2+通过细胞膜上的Mg2+和Zn2+离子转运体系进入胞内,与Fe-S簇结合蛋白、Lac Family等蛋白形成金属螯合物或与代谢产物中的硫离子、磷酸根离子,发生沉淀作用,产生磷酸盐沉淀。

郭思宇,王海娟,王宏镔[2](202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间作修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种植单一的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但中断农业生产导致经济收益降低,而且因生物量较低、修复周期长等诸多弊端导致修复效果不甚理想。间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农艺管理方式,利用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能提高农作物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共植的农作物种类增量提质。在中、轻度污染土壤修复中利用间作体系,通过调控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超富集植物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s)的分泌,降低其根际土壤p H,增加重金属活性,从而增加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抑制农作物根系LMWOAs的分泌,以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间作条件下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生物量、生理生化响应、重金属吸收、转运、富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间作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领域的发展趋势,如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间作的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间作体系下两类植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及其功能机制,以及构建高效间作体系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章绍康[3](2020)在《三种土壤改良剂强化黑麦草修复铜镉污染红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修复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性等特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江西红壤偏酸性,保水性差同时缺乏磷肥和有机肥,不利于植物生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三种环境友好型改良剂:凹凸棒土(粘土矿物)、鸟粪石(含磷材料)、DOM(有机质)作为修复材料,分别对改良剂进行了制备、提取及表征,分析了改良剂与Cu和Cd的作用机理;选取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的黑麦草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污染程度土壤条件下三种改良剂对供试植物生长和耐受性影响、对Cu和Cd的吸收影响以及对根际土壤的效应,明确了改良剂增强植物重金属抗性和植物修复效率的机制。此外,采用功能复合概念,将凹凸棒土、鸟粪石、DOM三种功能不同土壤改良剂组合作用下联合黑麦草修复Cu和Cd污染土壤,确定了促进植物生长并提升植物修复效率的最佳组合,以期为改良剂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为改善凹凸棒土的吸附性能,将凹凸棒土进行了热改性、酸改性及生物质改性。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吸附解吸Cu和Cd影响及对土壤Cu和Cd动态淋溶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处理下土壤对Cu和Cd的吸附容量分别提升了3.45%~9.93%和19.37%~36.38%;改性凹凸棒土能降低土壤中Cu和Cd迁移性,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其中热改性凹凸棒土钝化效果最佳。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产物FT-IR、XRD表征分析了其对Cu和Cd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热改性凹凸棒土对Cu和Cd的吸附主要是多分子层不均匀吸附,吸附过程主要发生在材料表面,通过硅羟基与Cu和Cd发生配位作用。2.以氯化镁为添加剂,调节N、P废水中n(Mg2+):n(NH4+):n(PO43-)比例为1.15:1:1,p H在8.5~9之间,反应时间30min,所得产物经SEM、FT-IR、XRD表征表明以鸟粪石为主。研究了鸟粪石对红壤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鸟粪石能通过提升土壤p H促进土壤胶体对Cu、Cd的吸附,同时提升土壤溶液中磷酸根离子促进其与Cd产生Cd5(PO4)3(OH)沉淀等方式降低Cu、Cd的生物有效性。3.通过对比苔草提取DOM与Cu和Cd反应前后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表明:苔草提取DOM具有大量的羟基、羧基、羰基、甲基等官能团,成分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胡敏酸为主。苔草DOM主要是通过紫外区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腐殖酸物质的羧基、羟基等官能团与Cu和Cd产生络合作用,反应过后苔草DOM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数量、腐殖化水平、芳香环上的取代基数量均显着下降。研究了苔草DOM对土壤吸附Cu和Cd影响,结果表明苔草DOM会降低土壤对Cu和Cd的最大吸附量、吸附平衡速率和吸附亲和力。4.研究了热改性凹凸棒土(5、20、50 g·kg-1)、鸟粪石(10、50、100 g·kg-1)和苔草DOM(250、500、1000 mg·kg-1)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黑麦草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热改性凹凸棒土、鸟粪石、DOM对黑麦草均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热改性凹凸棒土和鸟粪石能降低黑麦草叶片MDA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鸟粪石和DOM可以促进黑麦草叶片产生GSH,清除自由基带来的负面影响。(2)热改性凹凸棒土、鸟粪石、DOM对土壤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但热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不显着;而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高剂量的苔草DOM(1000 mg·kg-1)会抑制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3)热改性凹凸棒土能降低土壤细菌数量提高真菌和放线菌数量;DOM会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鸟粪石对三种土壤微生物均有促进作用。(4)热改性凹凸棒土和鸟粪石可以通过增加黑麦草生物量达到提升黑麦草对单位质量土壤中Cu和Cd的总提取量,DOM能促进黑麦草生长同时提升黑麦草叶片对Cu和Cd的富集系数提高修复效率。当热改性凹凸棒土添加剂量为20 g·kg-1时,黑麦草的修复效率最佳;鸟粪石仅在高污染土壤中能提升黑麦草对Cu和Cd的总提取量,当添加剂量为50 g·kg-1时修复效率最佳,分别增加了59.8%Cu和44.27%Cd的总提取量;苔草DOM添加剂量为500 mg·kg-1时修复效果最佳,在低、高污染土壤中分别提升了黑麦草叶片中71.7%、22.5%Cu含量和92.1%、46%Cd含量。5.研究了最佳添加剂量下热改性凹凸棒土(20 g·kg-1)、鸟粪石(50 g·kg-1)、苔草DOM(500 mg·kg-1)组合作用对高污染土壤的黑麦草生长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改良剂处理均能发挥功能复合作用,促进黑麦草在Cu、Cd污染土壤中生长,提升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修复效率。其中热改性凹凸棒土+鸟粪石+苔草DOM处理对土壤环境质量改良效果最佳;热改性凹凸棒土+鸟粪石处理中黑麦草的生长状态最佳,相对空白处理提升了260.15%的生物量;鸟粪石+苔草DOM处理中黑麦草对Cu和Cd的修复效率均最高,相对空白处理黑麦草对Cu和Cd的提取量分别提升了55.52%和83.29%。

王姣龙[4](2020)在《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多环芳烃(菲)胁迫的响应及生物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PAHs污染环境的修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了土壤中PAHs的生物降解。但是,根系分泌物对PAHs胁迫的响应机制尚不了解,根系分泌物促进PAHs生物降解的机制仍不是完全清楚。本论文以我国南方城市常见的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选取菲(Phenanthrene PHE)为PAHs代表物,通过采用气质联用仪、超高显微透射电镜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在菲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机制,揭示了根细胞超微结构水平对菲胁迫的生理适应特征,分析了土壤中菲的自然降解过程和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作用下的加速降解过程规律,探讨了人工根系分泌物对菲生物降解的动态格局,解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根系分泌物刺激下组成结构的变化模式,阐明了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中菲降解的生物学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0 mg·kg-1(低浓度)和2000 mg·kg-1(高浓度)菲胁迫下,所有测试树种(红檵木、海栀子、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夏杜鹃、桂花、栀子花、小叶黄杨、茶梅、金边黄杨)的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显着改变,而高浓度菲胁迫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大于低浓度的影响。随着菲浓度升高,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分泌过程将从生理适应的可控状态变为细胞功能丧失的不可控状态。根据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菲胁迫的响应特征,桂花、茶梅和夏杜鹃这3种绿化树种的耐菲能力较强,是高效抗多环芳烃的绿化树种。其中,以桂花表现最佳。(2)超高显微透射电镜发现,菲胁迫显着改变了栾树根系细胞形态,使其从长梭形变为不规则形,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核变形或破裂,液泡变大,细胞器消失。菲胁迫使樟树细胞形态发生了变化,从长梭形变为不规则形态,伴随产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核断块、细胞核膜不清晰和细胞质盐分升高的变化。从细胞超微结构来看,栾树对菲胁迫的耐受性高于樟树。(3)研究了种植栾树和添加包含不同化合物的人工根系分泌物对菲的生物降解的影响。在处理180天后,对照处理下,土壤中菲自然降解了 265.39 mg·kg-1,降解率为46.44%,平均每日降解量为1.47 mg·kg-1。种植栾树处理下,土壤菲降解了 426.84 mg·kg-1,比对照提高了 161.45 mg·kg-1,降解率提高了 28.25%,平均每日降解量为2.371 mg·kg-1。添加低分子有机酸处理对于土壤中菲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乙酸对菲降解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由多物质组成的人工根系分泌物比单物质组成的人工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菲的生物降解效果更好。(4)添加人工根系分泌物和种植栾树均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人工根系分泌物和种植栾树处理降低了 OTU数量和菌群多样性,但增加了特定的PAHs降解菌的丰度。随着时间推移细菌总OTU数呈现下降趋势,独有种类数均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的数量及其多样性不是导致土壤菲降解的主要因素,而特定的菲降解菌的丰度是决定土壤菲降解的关键因子。(5)处理180天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种植栾树和添加人工根系分泌物对真菌数量及丰度无明显的影响,但降低了真菌群落多样性,显着提高了假散囊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真菌总OTU数量呈上升趋势,独特种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OTU总数和生物多样性无显着差别。综上所述,本论文揭示了菲胁迫下植物根系细胞水平的致畸现象-细胞形态改变,质壁分离,细胞核破裂或断块,其生理学特征表现为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显着改变。活体植物根系分泌物和人工根系分泌物均显着促进了土壤菲的生物降解,其生物学机理是根系分泌物激发了土壤中特定的菲降解菌的丰度。研究结果为PAHs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工业化生产PAHs的生物降解物提供了科学参考。

于姣姣[5](2020)在《薰衣草精油干预心理疲劳大鼠的疗效观察和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心理疲劳的发生率变得越来越高,患者常出现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佳、工作动力不足等表现,严重者可引发早老性痴呆、肿瘤等。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心理疲干预措施的开发,探讨薰衣草精油干预心理疲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改善心理疲劳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芳香疗法的发展概况梳理;二、芳香疗法不同给药途径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对比;三、芳香药吸入疗法的中医理论和生理学基础研究。文献研究薰衣草改善疲劳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薰衣草改善疲劳的临床研究,中文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疲劳”和“薰衣草”;英文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fatigue”和“lavender”。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排重、阅读、对确定纳入的研究进行信息提取和质量评价,并对结局指标进行比较。实验研究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剥夺大鼠睡眠复制心理疲劳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薄荷组和薰衣草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进行72h完全睡眠剥夺。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熏蒸去离子水、薄荷组和薰衣草组熏蒸1%浓度的精油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通过一般情况(精神状态、体重)和行为学实验(抓握力、旷场、高架十字迷宫)评价药效。然后通过ELISA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Ghrelin、Leptin、Orexin-A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及胃粘膜的损伤、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及胃GHSR、OBR、OX1R免疫阳性物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海马及胃GHSR、OBR、OX1R蛋白表达、RT-PCR检测海马及胃中Ghrelin、Leptin、Orexin-A及其受体GHSR、OBR、OX1R的mRNA表达。探讨薰衣草精油改善心理疲劳的生物学机制。结果:理论研究认为,芳香疗法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经对比认为吸入式疗法安全性高、起效快,更适合临床推广。文献研究发现,在纳入的14篇关于薰衣草干预疲劳的临床研究中,薰衣草精油的使用频率最高,有12篇之多,另外2篇分别使用了薰衣草花茶和薰衣草乳膏。在摄取方式上吸入方法使用频率最高,涉及10篇研究,其他4篇中有3篇采取了外用方式,剩余1篇是花茶口服。实验研究:抓握力测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抓握力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大鼠抓握力值升高(P<0.01、P<0.01);与薄荷组相比,薰衣草组大鼠抓握力值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旷场,总活动距离,总穿格数,直立次数,直立时间,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距离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大鼠总活动距离、总穿格数,直立次数,直立时间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P<0.01、P<0.01);薰衣草组大鼠总活动距离增加(P<0.05、P<0.05、P<0.05、P<0.05);薄荷组与薰衣草组总活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修饰时间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修饰时间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大鼠修饰时间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薰衣草组大鼠修饰时间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大鼠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P<0.01)。海马免疫组化阳性物表达GHSR、OX1R,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表达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表达降低(P>0.05、P<0.01),薰衣草组表达降低(P<0.05、P<0.01)。OBR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表达升高(P<0.05、P<0.01)。胃免疫组化阳性物表达GHSR、OX1R,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表达升高(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表达降低(P<0.01、P<0.01),薰衣草组表达降低(P<0.01、P<0.01)。OBR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表达升高(P<0.01、P<0.01)。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空白组相比,胃组织中模型组OBR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5)。RT-PCR实验发现,海马组织中,与模型组比,薄荷组和薰衣草组Ghrelin的mRNA表达降低,(P<0.01、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eptin的mRNA表达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OX1R的mRNA表达降低(P<0.01、P<0.01)。胃组织中,与模型组相比,薰衣草组GHSR的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薄荷组、薰衣草组Orexin-A的mRNA表达降低(P<0.01、P<0.01)。结论:薰衣草干预疲劳最佳作用方式是精油吸入治疗,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72小时连续睡眠剥夺能很好的复制心理疲劳大鼠模型,使大鼠出现肌张力下降、旷场活动量下降、焦虑情绪增加、高架迷宫中开放臂活动量减少心理疲劳等表现。薰衣草精油香薰治疗能改善这些不良状态,治疗心理疲劳。而精油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胃饥饿素、瘦素、食欲素A的含量有关。

陈玉坤[6](2020)在《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缓解黑土中残留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阿特拉津是东北玉米主产区常用的三嗪类除草剂,其在农田中的残留可对后茬大豆等敏感作物产生植物毒性,对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此外,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物。能否在消减农田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同时又实现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在探讨接种外源菌剂对牛粪高温堆肥物料腐熟程度影响的基础上,以牛粪有机肥、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和生物炭为主要材料,制备具有阿特拉津降解功能的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并深入探讨上述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黑土中残留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的能力与相关机制,以期为同步实现阿特拉津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与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本文对接种2%复合菌剂(v/v)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理化性质及腐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堆体含水率逐渐降低,其中在第3周至第6周,堆体不同区域含水率下降量为中层>上层>下层,接种菌剂堆体的含水率下降量比未接种菌剂的堆体多6.86-18.83%。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和未接种菌剂堆体的总有机碳含量均逐渐降低,至6周后趋于稳定并维持在35.00%-38.00%和39.00%-42.00%范围内。接种和未接种菌剂堆体的发芽指数随堆肥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于第6周后稳定在100%-110%和90%-100%。接种菌剂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2-3d,堆体上层比中下层提前6d进入高温阶段。结合有机肥安全生产标准(NY525-2012),确定接种菌剂堆体和未接种菌剂堆体在第6周时达到腐熟。此外,本研究通过将腐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建议GI、C/N、E465/E665、NH4+-N/NO3--N适宜作为牛粪堆肥腐熟度的辅助评价指标。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的腐殖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参数A226-400nm、A260-280nm、SUVA254和SUVA280分别由2.57/2.46、15.94/14.70、0.15/0.15、0.12/0.11逐渐增大至8.96/9.10、56.99/57.66、0.50/0.51、0.42/0.43(接种/未接种菌剂),同时基于荧光光谱的荧光区域积分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确定可溶性有机物质中组分1(类蛋白质物质)的荧光强度在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逐渐减小甚至消失,而组分3(类腐殖质类物质)的荧光强度分别在接种和未接种菌剂堆体中增大了0.87、0.49倍和组分4荧光强度增大了2.32、1.78倍,表明堆肥过程中随类蛋白质物质降解及类腐殖质物质逐渐合成,物料的芳构化和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强。基于上述腐熟的堆肥产品牛粪有机肥、生物炭、γ-聚谷氨酸以及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研发具有阿特拉津去除能力的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探讨从土壤中去除阿特拉津及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生长的胁迫的可行性。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法,选择阿特拉津去除能力最好的配方并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最佳配方为:牛粪有机肥、生物炭和γ-聚谷氨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20%、4.46%和8.63%,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的用量为0.91×108CFU·g-1。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以5mg·kg-1干土的添加量施入初始阿特拉津浓度为15.26±0.49 mg·kg-1的污染土壤,培养10 d后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可高达95.05%。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阿特拉津胁迫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胁迫的效果。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胁迫(初始浓度为10±0.00 mg·kg-1)导致大豆幼苗的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显着抑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株重和根重分别为空白处理的50.66%-85.18%、74.77%-68.28%,叶绿素抑制率为49.34%-14.81%。另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阿特拉津胁迫导致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较空白处理增加31.42%-72.33%,脯氨酸大量累积,SOD活性显着提高。然而,在阿特拉津胁迫条件下施用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大豆幼苗生长指标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叶绿素的含量比空白处理提高16.19%-25%,达到显着差异水平(p≤0.05);叶片中丙二醛的含量逐渐下降至18.54±4.26μmol·g-1·FW,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下降28.34%-11.98%,与空白处理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叶片SOD活性增强,为阿特拉津胁迫条件下的1.00-1.29倍。因此,综合上述结果可以表明施用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能够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生长的胁迫作用。利用转录组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生长胁迫的机制。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幼苗在受阿特拉津胁迫(10±0.00 mg·kg-1)时,叶片中脂质代谢过程、光合作用、有机羟基化合物代谢及辅因子代谢过程受到抑制或破坏。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主要是调控与植物昼夜节律、蛋白质折叠、分类和降解、碳水化合物代谢、次级代谢、代谢等生理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叶片的胁迫。基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了来自C2H2、MYB、FAR1、GRAS和m TERF转录家族的9个基因转录因子为大豆幼苗叶片响应阿特拉津胁迫下施用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核心调节中枢。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能够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生长胁迫与其调控上述5个转录家族的基因转录因子的上调表达有关。

何月[7](2020)在《GI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着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服务于人类,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指导理论和实践相对于国外还较落后,且河道的现状和需求脱节,因此城市迫切需求能够适应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的指导理论与实践方法,为打造城市的“绿水青山”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随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简称GI理论,即Green Infrastructure)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被广泛运用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基于GI理论的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方法的研究就是对解决此问题有效方法的探索。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到城市河道修复中,帮助改善城市或区域水生态环境,在水生态安全和污染的大背景下,使城市河道不再只是片段式的活动场地,而是一种连续的空间模式及在这一模式下发挥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场所。本文在理论方面,通过总结GI理论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理论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指导意义和局限性;通过对合肥市河道景观现状的调研分析及区域相关利益者的调研和访问,在总结河道景观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对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的实质就是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并提出修复的总体框架;通过生态连续性指数计算模型,对城市河道景观连续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层面总结了河道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可切入点;在实践方面,通过对比筛选具有研究潜能的单条河道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引入GI理论对景观生态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及总结,提出城市河道的修复流程,识别以单条河道作为网络控制点(Hubs),连通周围湿地公园及生态公园等湿地斑块形成循环的水生态系统,丰富了生物生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水体自净,同时通过增加河道连通性,减轻了河道雨洪压力。GI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连通生物群落物质和能量交流的景观廊道,旨以实现人类最小干预下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系统自设计功能,本文深刻认识GI网络的连接作用和河道各修复要素之间的潜在关系,从修复的补偿性角度去解决当前城市河道面临的问题,对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孙丹[8](2020)在《蜈蚣草磷酸盐转运蛋白PvPht1;4的功能研究及阻控植物砷积累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蜈蚣草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具有极为高效的砷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在自然环境中,砷酸盐[As(V)]是好气土壤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同时也是蜈蚣草吸收砷的主要来源。由于As(V)与磷酸盐(Pi)的化学结构相似,As(V)主要通过Pi转运途径被植物吸收。高亲和磷酸盐转运蛋白(High affinity phosphate transporter;Pht1)家族基因在植物吸收土壤中正磷酸盐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是As(V)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中,我们对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的PvPht1家族蛋白进行了检索分析,并对其中PvPht1;4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功能鉴定,阐明了PvPht1;4基因在植物Pi、As(V)吸收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在蜈蚣草转录组数据库中检索比对,本研究共获得了5个PvPht1家族基因PvPht1;1-5,其中PvPht1;4、PvPht1;5均为在蜈蚣草中首次发现的PvPht1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vPht1家族成员间序列较为保守,其中PvPht1;3和PvPht1;4的序列一致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具有相似的As(V)/Pi吸收功能;在PvPht1;1-1;5的表达模式鉴定中,PvPht1;4主要在蜈蚣草根系表达,并受缺磷和As(V)胁迫的诱导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蜈蚣草高效的As(V)/Pi吸收过程。对PvPht1;4的蛋白三级结构及跨膜结构预测结果显示,PvPht1;4编码一个典型的磷酸盐转运蛋白;进一步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vPht1;4定位在细胞膜上,负责Pi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的跨膜运输;为了明确PvPht1;4转运As(V)、Pi的动力学特征,在酵母异源表达系统中对PvPht1;4的As(V)、Pi转运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vPht1;4对Pi的转运能力强于PvPht1;3,对As(V)的转运能力强于PvPht1;2,PvPht1;4蛋白具有高效的Pi和As(V)转运功能,可能在蜈蚣草根系高效吸收As(V)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植物转基因的方法,我们构建并鉴定了多个表达PvPht1;4的烟草株系,并利用PvPht1;4表达烟草株系对PvPht1;4在植物中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表达PvPht1;4烟草对As(V)的吸收速率显着上升,根系砷含量增加了19-24%,但向地上部转运的砷显着降低37-55%,木质部汁液中的砷含量显着下降42-94%;砷污染土培实验显示出与水培实验一致的结果,表明PvPht1;4在烟草中的异源表达增强了烟草的砷抗性并降低了砷向烟草地上部的运输。考虑到烟草内源Nt Pht1家族基因可能因其自身的表达变化影响转基因烟草的砷积累,我们对烟草中可能参与Pi吸收转运过程的Nt Pht1;1、Nt Pht1;2、Nt Pht1;6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烟草中Nt Pht1基因不受PvPht1;4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鉴定烟草根系的砷代谢及解毒过程发现,表达PvPht1;4促进了烟草根系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Nt GSH2的表达及GSH的合成;同时使液泡砷转运蛋白基因Nt ABCC1的表达显着上调48-70%,说明在表达PvPht1;4的转基因烟草根系细胞内,砷的络合及向液泡的隔离解毒过程显着增强。本研究首次鉴定了蜈蚣草中具有高效As(V)吸收功能的PvPht1;4蛋白,在烟草中异源表达PvPht1;4能有效阻隔砷向烟草地上部的运输,在构建低砷植物品种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夏子寰[9](2020)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及纤维化调控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皮肤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隆起、色红、质硬,并导致严重的功能和美容问题。增生性瘢痕在病理上是一种显着的皮肤纤维性疾病,会对患者的外貌、肌肉运动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毁容和功能障碍。到目前为止,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和纤维化的病因机制了解甚少,临床上缺乏有效、特异的治疗方法。皮肤受伤后,创面愈合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当调控失衡,导致损伤过度修复,即形成增生性瘢痕。巨噬细胞在炎症期和增殖期之间的过渡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此阶段,巨噬细胞协调和维持伤口愈合过程,并最终影响瘢痕形成的程度。大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药材,其中大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大黄素可能通过减弱炎性细胞募集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抑制机械应力诱导的增生性瘢痕形成。目的:验证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我们首先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分离并培养巨噬细胞,予以诱导剂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并给与大黄素共同培养,观察大黄素对巨噬细胞极化至M1/M2的调节作用。然后我们收集大鼠背部皮下植入PVA海绵滤出液中的细胞并对其进行分析。接着我们建立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模型,予以大鼠尾部皮肤切除并屈曲鼠尾固定施加张力,制造增生性瘢痕。同时我们采用聚乙烯醇(PVA)海绵植入物植入背部皮下,来模拟创面愈合和增生性瘢痕形成及纤维化的内环境,收集PVA海绵植入物滤出液。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来研究其分子机制。结果:大鼠鼠尾瘢痕实验大体观察发现,运用大黄素的实验组大鼠创面早期炎症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其后瘢痕形成程度同样较对照组轻;组织病理学切背景片染色验证,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模型是一种可靠的增生性瘢痕研究模型,能有效模拟人体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和纤维化过程;大黄素可以有效减轻创面愈合过程中伤口炎症反应程度,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纤维化。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大黄素既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的极化,也可以抑制向M2型的极化;运用流式细胞学方法分析所收集的植入PVA海绵中的滤出液发现,与未运用大黄素的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滤出液中所募集渗出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M1及M2型巨噬细胞极化率降低,M1及M2型巨噬细胞数量较对照组进一步减少;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结果证实,运用大黄素可抑制TGF-β表达水平,并对TGF-β通路和Notch通路两条信号通路产生抑制作用。结论:大黄素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纤维化。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结果显示,大黄素可通过调节Notch通路和TGF-β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作用,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纤维化。

唐慧玲[10](2020)在《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ATP受体神经元参与井穴刺络法干预重型颅脑创伤大鼠促醒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性昏迷是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并且其残死率高居于各类创伤之首。据统计,2016年全球TBI流行病例数为5550万例,新发病2708万例,年发生率为369(331~412)人/10万人,其中重型患者占18~20%,死亡率高达30~50%。据有关数据分析,重型TBI性昏迷患者能否尽快苏醒是影响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昏迷状态继而恶化为植物状态的患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故寻找安全有效的促醒疗法,降低死残率,使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手十二井穴刺络法是独具中医特色的急救昏迷技术,简便易行。本课题组前期临床试验研究已证实手十二井穴刺络法(以下简称井穴刺络法)可有效改善TBI等多种中枢神经损伤(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CNSIs)患者的意识状态。井穴刺络法虽有明确的促醒疗效,但其促醒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阐明其促醒机制,有助于拓展该法在TBI等多种CNSIs性昏迷的临床应用和国际推广,提高救治率。课题组前期在探讨井穴刺络法促进TBI性昏迷大鼠苏醒机制研究中,利用基因芯片筛查发现,井穴刺络1 h可激活脑干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信号通路、神经投射及蛋白分泌等通路。并利用基因定量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的结果,提示井穴刺络法可上调脑干多个神经投射受体,如P2RX7、P2RX3、TRPV1等,并可上调TBI性昏迷大鼠脑干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D3(Dopamine receptor D3,DRD3)的表达。本研究围绕筛查出的关键神经投射受体(P2RX7、P2RX3、TRPV1)进一步阐释其参与井穴刺络法促醒的分子机制。方法:1.井穴刺络法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性昏迷大鼠意识状态的效应平台研究将筛选24只健康成年(8周)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TBI+手十二井穴刺络组(Hand Acu组),为了在效应上初步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在促醒疗效上是否存在穴位差异性。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分布不同的足十二井穴刺络组(Foot Acu组),样本量为每组6只。Sham组仅打开颅窗而不进行撞击;TBI组则是打开颅窗后利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lectricity 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e CCI)制备重型TBI大鼠模型。根据I-VI意识状态分级量表(详见表3),把V、VI级TBI大鼠定义为昏迷状态并纳入实验中;Sham组和TBI组均不给予井穴刺络法治疗,Hand Acu组和Foot Acu组在重型TBI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和足十二井穴刺络法进行干预治疗,在48 h内每日治疗2次,时间间隔为12 h。疗效评价主要指标是实时观察实验大鼠的昏迷时程以及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 NSS)评估大鼠造模后6h、24 h和48 h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脑内神经投射受体P2RX7、P2RX3、TRPV1介导井穴刺络法促醒的机制研究本课题前期结果发现,井穴刺络法可上调时间点为1 h脑干部位的P2RX7、P2RX3、TRPV1以及DRD3的表达。故本实验基于前期实验结果,进一步探讨脑室内注射(Intracerebral ventricle injection,i.c.v)P2RX3拮抗剂、P2RX7拮抗剂以及TRPV1拮抗剂后观察井穴刺络法的促醒效应是否消失,以探讨P2RX7、P2RX3、TRPV1是否介导井穴刺络法促醒。根据三个拮抗剂的溶剂有别,故实验分组设置为以下7组(n=6只/组):TBI+i.c.v盐水组、井穴刺络+i.c.v盐水组、P2RX3拮抗剂组;TBI+i.c.v DMSO组、井穴刺络+i.c.v DMSO组、P2RX7拮抗剂组、TRPV1拮抗剂组,即这三个拮抗剂组(P2RX3拮抗剂组、P2RX7拮抗剂组、TRPV1拮抗剂组)均在脑室内注射拮抗剂的基础上进行井穴刺络法干预。3.井穴刺络法对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entral Periaqueductal gray,v PAG)的P2RX7、P2RX3、TRPV1及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研究课题组继续研究脑干部位哪个核团内表达这些受体,并介导井穴刺络法促醒。根据既往文献报道,v PAG是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的关键投射部位之一,v PAG的DA神经元在醒觉传导中起“中继站”作用,且v PAG表达P2RX7、P2RX3及TRPV1。故本研究进一步精确到脑干部位的v PAG核团,阐明井穴刺络法对P2RX7、P2RX3、TRPV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联合类流式组织全景半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脑干部位v PAG核团的P2RX7、P2RX3、TRPV1和DA的表达及共定位量。选取Hand Acu组的P2RX7/P2RX3/TRPV1+DA+DAPI共染,观察井穴刺络法干预后v PAG核团的DA神经元是否表达P2RX7、P2RX3、TRPV1;同时检测v PAG核团的P2RX7/P2RX3/TRPV1/DA+c-fos+DAPI共染,以观察P2RX7、P2RX3、TRPV1及DA神经元的兴奋性。结果:1.井穴刺络法可缩短重型颅脑创伤性昏迷大鼠的苏醒时间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本实验观察井穴刺络法对TBI大鼠昏迷时程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结果如下:(1)实验大鼠TBI造模后发现,TBI组的昏迷时程与Sham组相比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v.s.Sham),说明TBI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经井穴刺络法干预后,Hand Acu组与TBI组相比,昏迷时程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v.s.TBI);同样,Foot Acu组与TBI组相比,昏迷时程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TBI);说明手/足十二井穴刺络法均可缩短TBI大鼠的昏迷时程,且Hand Acu组的促醒效应优于Foot Acu组。(2)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实验大鼠TBI造模后6 h、24 h、48 h的m NSS评分结果显示,大鼠TBI后的m NSS评分比Sham组显着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v.s.Sham),说明造模成功。在时间点为24 h的m NSS评分上,经井穴刺络法治疗后,Hand Acu组比TBI组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TBI),说明手十二井穴具有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而Foot Acu组与TBI组相比,只有下降趋势。在时间点为48h的m NSS评分上,Hand Acu组比TBI组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v.s.TBI);此时,Hand Acu组比Foot Acu组降低也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 v.s.Foot Acu),而Foot Acu组与TBI组相比,同样只有下降趋势。说明手十二井穴有改善TB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以上结果显示,在m NSS评分方面,Hand Acu组的m NSS评分效应指标更显着于Foot Acu组,说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可能存在穴位特异性。综上所述,两个效应指标的结果表明手十二井穴刺络法的治疗效应更显着,故课题组之后的实验均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法作为干预措施以探讨其促醒的生物学机制。2.脑内神经投射受体P2RX7、P2RX3、TRPV1介导手十二井穴刺络法促醒实验结果显示,三个拮抗剂实验在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干预下均有促醒疗效(*P<0.05v.s.TBI)。P2RX7拮抗剂组与Hand Acu组相比,大鼠昏迷时程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Hand Acu);同样,P2RX3、TRPV1拮抗剂组与Hand Acu组相比,大鼠昏迷时程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v.s.Hand Acu)。此外,意外的结果也发现P2RX3、TRPV1拮抗剂组与TBI组相比,大鼠昏迷时程也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TBI)。该实验结果提示,脑室内注射P2RX7、P2RX3和TRPV1拮抗剂可拮抗井穴刺络法促醒效应,表明脑内P2RX7、P2RX3及TRPV1介导井穴刺络法促醒。3.井穴刺络法可激活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表达P2RX7和多巴胺的神经元本实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1)Hand Acu组的P2RX7/P2RX3/TRPV1+DA+DAPI共染的结果发现,v PAG部位的P2RX7、P2RX3、TRPV1以及DA神经元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及细胞膜上,进一步研究发现DA神经元表达P2RX7、P2RX3和TRPV1。(2)多重免疫荧光染色联合类流式组织全景半定量分析发现,井穴刺络法干预1 h可提高脑干v PAG部位的DA及P2RX7神经元兴奋性(▲P<0.05 v.s.TBI),P2RX3神经元兴奋性仅呈上调趋势,而TRPV1神经元兴奋性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井穴刺络法可提高v PAG部位P2RX7神经元的表达量(▲P<0.05 v.s.TBI)以及DA和P2RX7神经元的兴奋性(▲P<0.05 v.s.TBI),可能参与井穴刺络法促醒。结论:1.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可缩短重型颅脑创伤性昏迷大鼠的苏醒时间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脑内神经投射受体P2RX7、P2RX3及TRPV1介导手十二井穴刺络法促醒。3.手十二井穴刺络法可上调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P2RX7和多巴胺神经元表达及其兴奋性,可能是该疗法促醒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耐Cd2+细菌筛选及其耐Cd2+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金属镉污染现状
        1.1.2 重金属镉污染来源和危害
    1.2 镉污染治理措施及其原理
        1.2.1 物理化学法
        1.2.2 生物修复法
    1.3 微生物修复Cd污染
        1.3.1 细菌对Cd~(2+)的吸附研究
        1.3.2 真菌对Cd~(2+)的吸附研究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筛选实验方法
        2.2.2 菌株鉴定方法
        2.2.3 菌株吸附特性研究方法
        2.2.4 不同有机污染物下吸附性能研究方法
        2.2.5 菌体DNA提取收集
        2.2.6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
    2.3 样品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耐Cd~(2+)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耐Cd~(2+)细菌的筛选
    3.3 耐Cd~(2+)细菌的鉴定
        3.3.1 菌落特征形态
        3.3.2 细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3.3 菌种的鉴定结果
    3.4 菌株吸附Cd影响因素的研究
        3.4.1 溶液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2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3 重金属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有机污染物对细菌Cd~(2+)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污染物对3 种菌镉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4.2.1 碳源投加量对3 种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4.2.2 氮源投加量对3 种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4.2.3 磷源投加量对3 种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4.2.4 不同浓度COD对3 种菌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4.3 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耐镉细菌吸附Cd~(2+)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5.1 引言
    5.2 测序结果分析
        5.2.1 测序数据质控结果
        5.2.2 基因组组装结果
        5.2.3 基因组组分
        5.2.4 基因岛预测
        5.2.5 基因簇预测
        5.2.6 Nr数据库和Swissprot数据库注释分析
        5.2.7 GO数据库注释分析
        5.2.8 KEGG功能注释分析
        5.2.9 egg NOG数据库注释分析
        5.2.10 Pfam数据库注释分析
        5.2.11 TCDB数据库注释分析
        5.2.12 CARD数据库注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重金属污染土壤间作修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重金属污染土壤间作修复的生态学意义
2 间作修复条件下的超富集植物
    2.1 间作对超富集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2 间作对超富集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2.3 间作对超富集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3 间作修复条件下的农作物
    3.1 间作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3.2 间作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3.3 间作对农作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4 间作修复条件下的土壤
    4.1 间作对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间作对农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2 间作对超富集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间作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5 间作修复的田间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间作的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6.2.2 间作体系下超富集植物和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及功能机制
        6.2.3 如何构建高效的间作体系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3)三种土壤改良剂强化黑麦草修复铜镉污染红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1.1.2 土壤铜、镉污染来源及危害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2 植物修复技术联合其他修复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2.1 基因工程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2.2 农业调控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2.3 化学试剂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2.4 微生物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
        1.2.5 动物联合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1.3 凹凸棒土及改性凹凸棒土在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1.3.1 凹凸棒土结构与性质
        1.3.2 凹凸棒土的改性
        1.3.3 凹凸棒土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4 人工鸟粪石在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1.4.1 鸟粪石结晶技术机制及影响因素
        1.4.2 鸟粪石在土壤治理中的应用
    1.5 DOM提取、结构分析及其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1.5.1 DOM的提取、分离与富集
        1.5.2 DOM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
        1.5.3 DOM对土壤重金属影响
    1.6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对土壤中Cu、Cd钝化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改性凹凸棒土表征分析
        2.2.2 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Cu和Cd吸附解吸行为影响
        2.2.3 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中Cu和Cd的动态淋溶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Cu、Cd污染土壤中黑麦草生长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Cu~(2+)和Cd~(2+)吸附机制研究
        3.2.2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黑麦草生长影响
        3.2.3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黑麦草Cu和Cd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以及总提取量影响
        3.2.4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pH及 Cu和 Cd形态影响
        3.2.5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3.2.6 热改性凹凸棒土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3.2.7 热改性凹凸棒土与各项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人工合成鸟粪石对Cu、Cd污染土壤中黑麦草生长影响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合成鸟粪石表征分析
        4.2.2 人工合成鸟粪石对土壤速效磷影响
        4.2.3 人工合成鸟粪石对土壤pH和土壤中Cu和 Cd形态影响影响
        4.2.4 人工合成鸟粪石对土壤XRD变化影响
        4.2.5 人工合成鸟粪石对黑麦草生长影响
        4.2.6 人工鸟粪石对黑麦草Cu和Cd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以及总提取量影响
        4.2.7 人工鸟粪石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4.2.8 人工鸟粪石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DOM的提取、表征及对Cu、Cd污染土壤中黑麦草生长影响和作用机理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DOM表征分析
        5.2.2 DOM与 Cu和 Cd作用机制分析
        5.2.3 DOM对土壤吸附Cu~(2+)和Cd~(2+)影响
        5.2.4 DOM对盆栽实验中土壤pH和 Cu、Cd形态影响
        5.2.5 DOM对盆栽实验中土壤DOC含量及成分影响
        5.2.6 DOM对盆栽实验中黑麦草生长状态影响
        5.2.7 DOM对盆栽实验中黑麦草Cu和 Cd的富集系数、转运系数以及总提取量影响
        5.2.8 DOM对盆栽实验中土壤酶活性影响
        5.2.9 DOM对盆栽实验中土壤微生物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热改性凹凸棒土、鸟粪石、DOM联合黑麦草修复Cu、Cd污染土壤机制探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速效磷、DOC、pH及 Cu和 Cd形态变化影响
        6.2.2 黑麦草生长状态影响
        6.2.3 黑麦草对Cu和Cd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及总提取量影响
        6.2.4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影响
        6.2.5 土壤DOM三维荧光分析
        6.2.6 土壤DOM紫外光谱分析
        6.2.7 土壤XRD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多环芳烃(菲)胁迫的响应及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多环芳烃
        1.2.1 多环芳烃理化性质、来源与危害
        1.2.2 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及衰减途径
        1.2.3 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治理技术
    1.3 多环芳烃的植物根际修复机理
    1.4 植物根系分泌物在多环芳烃修复中的作用
        1.4.1 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多环芳烃的响应
        1.4.2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多环芳烃的修复机制
    1.5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修复
        1.5.1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机理
        1.5.2 影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1.5.3 提高多环芳烃降解效果的措施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菲胁迫的响应试验
        2.2.2 植物根系细胞超微结构对菲胁迫的响应试验
        2.2.3 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菲降解的试验
        2.2.4 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菲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菲胁迫的响应
    3.1 引言
    3.2 植物生长对菲胁迫的响应
    3.3 根系分泌物物质种类对菲胁迫的响应
    3.4 根系分泌物中挥发性物质对菲胁迫的响应
        3.4.1 对照处理中植物根系分泌物成分分析
        3.4.2 根系分泌物中烃类对菲胁迫的响应
        3.4.3 根系分泌物中酚类对菲胁迫的响应
        3.4.4 根系分泌物中酯类对菲胁迫的响应
        3.4.5 菲胁迫对根系分泌物中独有物质的影响
    3.5 小结与分析
4 植物根系细胞超微结构对菲胁迫的响应
    4.1 引言
    4.2 菲胁迫下栾树根系超微结构的比较
    4.3 菲胁迫下樟树根系超微结构的比较
    4.4 小结与分析
5 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菲的降解
    5.1 引言
    5.2 不同处理下多环芳烃降解的比较
    5.3 添加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多环芳烃一级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5.4 小结与分析
6 添加植物根系分泌物土壤中菲降解过程的微生物响应
    6.1 引言
    6.2 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2.1 细菌菌群群落结构组成
        6.2.2 细菌菌群丰度变化和多样性分析
        6.2.3 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6.2.4 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6.3 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3.1 真菌菌群群落结构组成
        6.3.2 真菌菌群丰度变化和多样性分析
        6.3.3 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6.3.4 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6.4 小结与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菲胁迫的响应
        7.1.2 植物根系细胞超微结构对菲胁迫的响应
        7.1.3 不同低分子有机酸对菲的生物降解的影响
        7.1.4 模拟根系分泌物和种植栾树对菲的生物降解的影响
        7.1.5 根系分泌物对菲污染土壤中真菌的影响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薰衣草精油干预心理疲劳大鼠的疗效观察和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薰衣草精油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薰衣草的化学成分
        2 薰衣草精油的生物活性研究
        3 小结
    综述二 心理疲劳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心理疲劳的概念
        2 心理疲劳的发生原因
        3 心理疲劳产生的生物学机制
        4 心理疲劳的测评方法
        5 心理疲劳的干预措施
        6 心理疲劳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研究
        7 心理疲劳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芳香疗法改善心理疲劳中医理论基础
    1 芳香疗法概况
    2 中医芳香药理论
    3 中医芳香疗法常用药物
    4 民族医学中涉及的芳香疗法
    5 芳香疗法常用精油
    6 芳香疗法给药途径以及安全性对比
    7 芳香吸入疗法的中医药理论
    8 芳香吸入疗法的现代医学基础
    9 结论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薰衣草改善疲劳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实验研究
    研究一 薰衣草精油改善心理疲劳的疗效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研究二 薰衣草精油改善心理疲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免疫组化照片
附录二 RT-PCR各指标扩增和溶解曲线

(6)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缓解黑土中残留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阿特拉津的残留危害及其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1.1 阿特拉津的理化性质及除草机理
        1.1.2 阿特拉津的使用、残留及其危害
        1.1.3 阿特拉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2 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资源化处理
        1.2.1 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资源化处理研究进展
        1.2.2 影响堆肥腐熟的理化因素及其腐熟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有机肥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生物有机肥的概念
        1.3.2 生物有机肥的作用
        1.3.3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现状
    1.4 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机制研究技术概述
        1.4.1 植物非生物胁迫概述
        1.4.2 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药品
        2.1.3 试验仪器
        2.1.4 培养液
    2.2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研究
        2.2.1 牛粪高温堆肥试验设置
        2.2.2 堆肥物料理化性质的测定
    2.3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光谱学特性
        2.3.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3.2 光谱学测定样品液的制备
        2.3.3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2.3.4 荧光光谱的测定
    2.4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去除土壤中阿特拉津效果的研究
        2.4.1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与配方优化
        2.4.2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去除土壤中阿特拉津效果的测定
    2.5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效果的研究
        2.5.1 大豆苗期盆栽试验
        2.5.2 大豆幼苗表型及根、叶片亚微结构的观察
        2.5.3 大豆幼苗及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测定
        2.5.4 生长指标的测定
        2.5.5 大豆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2.5.6 大豆幼苗叶片光谱学特性的测定
    2.6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大豆幼苗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特性的研究
        2.6.1 大豆幼苗叶片总RNA提取
        2.6.2 转录组测序
        2.6.3 序列统计分析
        2.6.4 功能注释分析
        2.6.5 表达差异分析
        2.6.6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
        3.1.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3.1.2 堆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3.1.3 堆肥过程中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变化
        3.1.4 堆肥过程中挥发性固体物质和灰分的变化
        3.1.5 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3.1.6 堆肥过程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3.1.7 堆肥过程中腐殖酸类物质光密度E465/E665值的变化
        3.1.8 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碳的变化
        3.1.9 堆肥过程中发芽指数的变化
        3.1.10 腐熟指标相关性分析
    3.2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光谱学特性
        3.2.1 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3.2.2 堆肥过程中物料的荧光光谱特性
        3.2.3 堆肥过程中物料的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特性
        3.2.4 光谱参数多元统计分析
    3.3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去除土壤中阿特拉津效果
        3.3.1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配方的单因素试验
        3.3.2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配方的D-优化混料设计试验
        3.3.3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配方成分的相互作用对阿特拉津去除效果的影响
        3.3.4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最优配方的优化与验证
        3.3.5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去除土壤中阿特拉津的效果
    3.4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效果
        3.4.1 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
        3.4.2 大豆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3.4.3 大豆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3.4.4 大豆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4.5 大豆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4.6 大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4.7 大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4.8 大豆叶片光谱学特性的变化
        3.4.9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去除大豆幼苗盆栽土壤中阿特拉津的效果
    3.5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大豆幼苗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特性
        3.5.1 测序数据质量统计
        3.5.2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3.5.3 基因表达量分析
        3.5.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5.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3.5.6 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富集分析
        3.5.7 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5.8 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验证
4 讨论
    4.1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
    4.2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物料的光谱学特性
    4.3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去除土壤中阿特拉津效果
    4.4 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大豆幼苗对阿特拉津胁迫的生理响应
    4.5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缓解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的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GI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GI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第2章 GI理论及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概述
    2.1 GI理论综述
        2.1.1 GI的起源
        2.1.2 GI演进的理论基础
        2.1.3 GI的定义
        2.1.4 GI的构成要素
    2.2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综述
        2.2.1 生态理念引入河道修复
        2.2.2 河道生态理论基础
        2.2.3 城市河道景观构成要素
        2.2.4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优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I理论的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3.1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问题现状调研分析
        3.1.1 调研目的及方法
        3.1.2 调研内容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2 河道景观生态过程环境影响因素
        3.2.1 水系脉络的自然地理现状
        3.2.2 城市河道特殊的半自然属性
        3.2.3 流域范围的城市功能区划分
    3.3 河道景观生态过程社会影响因素
        3.3.1 城市人口激增
        3.3.2 发展政策滞后
        3.3.3 管理监督机制缺失
    3.4 河道景观生态过程人为影响因素
        3.4.1 河道形态单一化及景观结构硬质化
        3.4.2 流域内污水滥排
        3.4.3 河道景观与周围景观斑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立河道景观生态修复原则及IGESA理论模型
    4.1 探讨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要点
    4.2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原则
        4.2.1 景观斑块连续性原则
        4.2.2 景观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
        4.2.3 适应环境干扰原则
    4.3 搭建GI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理论模型
        4.3.1 完善河道生态功能(Improve The Function)
        4.3.2 优化流域GI要素(Green Infrastructure)
        4.3.3 修复河道生态系统(Enhance the Ecoystem)
        4.3.4 河道自我修复(Self-Healing)
        4.3.5 增强环境“免疫力”(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4.4 建立GI网络修复的一般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GI理论在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以二十埠河为例
    5.1 确立以二十埠河为GI网络“中心控制点”
    5.2 识别以河床及河漫滩为GI网络“连接廊道”
        5.2.1 河床深潭及浅滩序列重建
        5.2.2 河道人工湿地构建
        5.2.3 连通度及连接指数计算
    5.3 识别河道流域生态公园为GI网络“场地”
        5.3.1 景观斑块类型划分
        5.3.2 线点率及节点数计算
        5.3.3 重要节点筛选
    5.4 提出二十埠河景观生态自设计调节措施
        5.4.1 河道景观要素修复
        5.4.2 GI网络优化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8)蜈蚣草磷酸盐转运蛋白PvPht1;4的功能研究及阻控植物砷积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砷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
        1.1.1 砷污染现状、来源及危害
        1.1.2 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砷超富集植物
    1.2 植物对砷的吸收、转运及解毒机制
        1.2.1 土壤中砷的形态及毒性
        1.2.2 植物中砷的吸收及转运
        1.2.3 植物中砷的还原
        1.2.4 砷的解毒
    1.3 Pht1家族基因在植物砷吸收转运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1.3.1 模式植物中Pht1基因在砷吸收转运中的研究
        1.3.2 超富集植物中Pht1基因在砷吸收转运中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PvPht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表达模式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蜈蚣草中PvPht1家族成员的比对与检索
        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1.4 表达模式鉴定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PvPht1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PvPht1家族表达模式鉴定
    2.3 小结
第3章 PvPht1;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PvPht1;4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及跨膜结构分析
        3.1.2 PvPht1;4亚细胞定位特征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vPht1;4的蛋白三级结构及跨膜结构分析
        3.2.2 PvPht1;4亚细胞定位特征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利用酵母系统研究PvPht1;4的砷磷转运功能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酵母转化
        4.1.3 酵母生长、砷抗性、砷积累实验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vPht1;4酵母转化株的磷酸盐转运活性分析
        4.2.2 PvPht1;4酵母转化株的砷耐受性及砷积累能力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异源表达PvPht1;4基因对烟草砷积累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基因
        5.1.3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
        5.1.4 转基因植株的生理实验
        5.1.5 转基因植株生理指标的检测
        5.1.6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vPht1;4过表达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5.2.2 异源表达PvPht1;4对烟草组织及木质部伤流液中砷含量的影响
        5.2.3 异源表达PvPht1;4对烟草砷吸收速率的影响
        5.2.4 异源表达PvPht1;4对烟草砷外排的影响
        5.2.5 异源表达PvPht1;4对砷污染土壤中烟草生长及砷积累的影响
        5.2.6 异源表达PvPht1;4对烟草中磷含量的影响
        5.2.7 磷酸盐转运蛋白在植物砷转运及砷积累中的功能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表达PvPht1;4阻控烟草地上部砷积累的机理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烟草磷酸盐转运蛋白NtPht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1.3 转基因植株中NtPht1家族的表达模式鉴定
        6.1.4 转基因植株中砷代谢相关基因的检索分析与表达模式鉴定
        6.1.5 植物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6.1.6 数据统计分析与模型绘制
    6.2 结果与分析
        6.2.1 NtPht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组织表达模式鉴定
        6.2.2 PvPht1;4 异源表达对烟草Nt Pht1 家族基因响应砷胁迫的影响
        6.2.3 PvPht1;4异源表达对烟草中砷解毒过程的影响
        6.2.4 PvPht1;4在烟草中异源表达的作用模型
        6.2.5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减少植物中砷积累的方法研究
        6.2.6 比较PvPht1;2、PvPht1;3及PvPht1;4 在酵母及植物中的功能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及纤维化调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创面愈合与增生性瘢痕的研究现状
    巨噬细胞在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TGF-β与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大黄素在纤维性疾病中的作用
    小结
第一部分 大黄素抑制巨噬细胞极化的体内外实验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动物
        1.2.2 大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1.2.3 大鼠鼠背PVA海绵植入模型的建立
        1.2.4 大鼠背部PVA海绵原代巨噬细胞的提取
        1.2.5 细胞染色及流式细胞分析
        1.2.6 统计学分析
    1.3 研究结果
        1.3.1 在体外实验中巨噬细胞可向M1/M2 型自然极化
        1.3.2 在体外实验中大黄素可抑制巨噬细胞M1/M2 向极化
        1.3.3 大黄素抑制聚乙烯醇(PVA)海绵内的巨噬细胞M1 型极化和M2 型极化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部分 大黄素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及纤维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大鼠鼠背PVA海绵植入模型的建立
        2.2.3 大鼠鼠尾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建立
        2.2.4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5 组织病理学评分
        2.2.6 大鼠背部PVA海绵原代巨噬细胞的提取
        2.2.7 巨噬细胞从炎症反应细胞中的分离
        2.2.8 蛋白免疫印迹法和抗体
        2.2.9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鼠尾瘢痕模型瘢痕生长情况
        2.3.2 鼠尾瘢痕病理切片情况
        2.3.3 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2.3.4 大黄素抑制创面愈合早期及中期TGF-β的表达水平
        2.3.5 大黄素抑制Notch信号通路与TGF-β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
    2.4 讨论
    2.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创面巨噬细胞调节瘢痕形成及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1.引言
    2.巨噬细胞表型
    3.巨噬细胞调节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
    4.M2 型巨噬细胞与创面愈合
    5.总结
    参考文献

(10)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ATP受体神经元参与井穴刺络法干预重型颅脑创伤大鼠促醒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井穴刺络法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昏迷大鼠意识状态的效应平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脑内神经投射受体P2RX3/P2RX7/TRPV1介导井穴刺络法促醒效应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井穴刺络法对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醒觉相关神经元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量表
综述 针刺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中枢神经损伤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耐Cd2+细菌筛选及其耐Cd2+机理研究[D]. 雷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重金属污染土壤间作修复的研究进展[J]. 郭思宇,王海娟,王宏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05)
  • [3]三种土壤改良剂强化黑麦草修复铜镉污染红壤研究[D]. 章绍康. 南昌大学, 2020(02)
  • [4]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多环芳烃(菲)胁迫的响应及生物降解研究[D]. 王姣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5]薰衣草精油干预心理疲劳大鼠的疗效观察和生物学基础研究[D]. 于姣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新型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及其缓解黑土中残留阿特拉津对大豆幼苗胁迫的机制[D]. 陈玉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GI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生态修复研究[D]. 何月.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8]蜈蚣草磷酸盐转运蛋白PvPht1;4的功能研究及阻控植物砷积累的应用[D]. 孙丹. 南京大学, 2020(02)
  • [9]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及纤维化调控的机制研究[D]. 夏子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腹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ATP受体神经元参与井穴刺络法干预重型颅脑创伤大鼠促醒的作用机制研究[D]. 唐慧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标签:;  ;  ;  ;  ;  

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