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改为异步发电机的方法简单介绍

异步电动机改为异步发电机的方法简单介绍

一、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龙[1](2013)在《电动车整车行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1月份,北京和全国多个省区被雾霾笼罩,这场雾霾给中国汽车行业的警醒异常深重。对于空气污染严重的传统汽车来说,这场大雾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区别于污染严重的传统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之一的纯电动汽车在今后几年将进入技术务实阶段,技术的突破会使电动汽车有很大发展前景。本文阐述了目前电动汽车与传动汽车相比存在的不足,如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不齐全等,从而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状况下,通过高效利用电机﹑充分回收制动能量给电池充电,增加续驶里程来改善其不足。其次论述了现有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和整车控制器状况。在不同路况下,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自动变速箱,可以扩展电机的高效使用区间。目前传统﹑低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集成中没有加入可变速系统,驱动系统中,汽车速度的变化是靠改变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来实现的,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简化控制方式,但对于电机的性能就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牵引驱动性能也表现一般。在能量回收过程中,变速箱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变速箱使电机升速,增加发电量,更多地回收机械能。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设计整车行驶控制系统,实现电动车基本行驶功能﹑根据路况实现自动变速箱换挡功能﹑制动和下坡时的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由于加入了自动变速箱,所以自动换挡时的转速同步问题是控制系统控制换挡的核心;换挡策略的设计也关系到电机的高效利用,所以换挡策略也是本文的研究任务;区别于现有的一些电动汽车另加一个发电机来回收制动能,课题中使驱动电机的能量双向流动,在行驶时,电机用电池驱动汽车,制动或下坡时,电机自身发电给电池充电,简化汽车结构,减少重量,降低成本。然而这样也给整车控制系统提出了要求,为了更多地回收制动能量,要求电机很短的时间内切换工作状态,一般在几个毫秒内,这无疑提高了系统响应的实时性要求。课题中所用的电机是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其中涉及到三相异步电机发电问题也是文中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罗德荣[2](2012)在《Smith单相电动机运行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的发展历史、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单相电源上运行的实现途径、以往三绕组单相电容电动机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及研究现状;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瞬态数学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称分量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Smith单相电动机的稳态性能和瞬态性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Smith单相电动机稳态性能分析。根据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利用对称分量法,建立了Smith单相电动机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最佳移相电容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实例对Smith单相电动机的稳态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计算及仿真研究。Smith单相电动机起动过程的瞬态分析。建立了Smith单相电动机在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便于计算机编程求解,其建模方法适合于任何接线方式的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不仅如此,其建模思想还适合于三绕组单相电容同步电动机(包括磁阻同步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通过对Smith单相电动机单值电容起动的实测波形和仿真波形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Smith单相电动机的一种新的起动方法,并且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实测验证,对仿真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这种起动方法的可行性。为了达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而又不增加投资成本,对专门设计的220V单相电源供电的Smith单相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Smith单相电动机制动过程的瞬态分析。提出了几种Smith单相电动机直流、交流制动的接线方法;建立了对应不同的接线方法的Smith单相电动机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气制动混合磁链形式的数学模型。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及对称分量法,推导出交流电气制动中移相电容及电容电气制动的制动电容的容量计算公式。对Smith单相电动机的三种制动(直流、交流、电容制动)的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仿真结果,得到了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结论。Smith单相电动机故障运行过程的瞬态分析。推导出了Smith单相电动机在四种故障状态(定子绕组开路、短路和电容器开路、短路故障)下的定子绕组端电压约束条件;建立了能适应四种故障状态的数学模型。对Smith单相电动机在四种故障状态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仿真及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Smith单相电动机控制方法及模糊控制技术在Smith单相电动机中的应用研究。Smith单相电动机的调速与控制,是指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对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以及对电机的运行性能进行控制。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论文第5章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斩波控制的单相交流调压器、单相矩阵变换器以及单相逆变器分别对Smith单相电动机供电时,Smith单相电动机的转速调节及运行性能控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提出了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SPWM逆变器-Smith单相电动机系统中,同时通过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Smith单相电动机设计及其在水泵供水中的应用。专门设计了一台线电压为220V的Smith单相电动机,比较了所设计的Smith单相电动机与普通单相电动机的性能,将所设计的Smith单相电动机用于水泵供水系统中,运行状况良好,验证了Smith单相电动机的高效性、可靠性。

苏振东[3](2012)在《基于参数辨识的牵引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电动车辆驱动控制领域逐步地由直流电机驱动转变为交流电机驱动。交流电机以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体积较小等特点,获得了在电动车辆驱动控制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针对当前的电动车辆驱动控制应用形势,本课题设计并且研制了一款基于英飞凌单片机的交流电机控制器。本控制器采用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作为电机调速的控制策略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电机参数辨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电动车辆驱动控制系统中。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三个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以及坐标变换,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原理,并且简单地介绍了SVPWM的调制原理。而后基于异步电机的物理电路模型,介绍了基于变频器控制的参数辨识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辨识原理。最后在Matlab中对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辨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为了实现电动车辆驱动控制要求可靠性高、耐用性强等特点,在控制芯片选择上,本系统采用英飞凌单片机的高性能控制芯片XE164FN,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讲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一些抗干扰和保护措施。为了验证设计系统的可行性,在Matlab仿真的基础上,制作了实验板并且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现对异步电机的高性能可靠控制。

仲慧[4](2009)在《新型三绕组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研究》文中指出单相感应电动机以单相电源供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由于受输、配电系统的限制,城市居民用电和大多数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用电为单相交流电,单相感应电动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小功率驱动中,并向大功率驱动发展。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与三相感应电动机相比较,单相感应电动机体积大、造价高、效率低,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浪费。当电机额定容量超过0.5kW时,使用单相感应电动机是不经济的。随着能源供应日益紧张,高效电动机的生产及应用对节能工作至关重要,单相感应电动机的高效化意义也日趋重要。与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相比,三相感应电动机对称运行时效率高并且具有较大的功率定额。连接适当的移相元件及改变电机定子接线方式是三相电机在单相电源上运行的有效途径。采用电容器作为移相元件,是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单相电源供电时实现对称运行或基本对称运行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对于上述方法的应用,前人已提出了多种接线方式,但是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这些接线方式仅能使三相电机运行在单相电源下,不具有高效率,或是起动电路复杂,不适宜推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结构,以对称分量法和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瞬态数学模型为基础,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该新型电机的设计计算方法、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主要内容有: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与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不同的是,在定子绕组结构上,该新型电机具有三个彼此独立的绕组,绕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120°电角度。三个定子绕组依次串联,与两个电容器连结后可以实现在单相电源下对称运行。在额定负载下工作时,该新型电机具有与三相感应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体积,并且功率因数高于三相感应电动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节约有效材料的特点。在最小不平衡电压条件下,分别利用对称分量法和合成电流法推导了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对称运行电容与电机结构参数的关系。利用对称分量法和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确定了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移相电容的计算式;提出了以负序电流系数最小和额定负载下电机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的对电容匹配进行优化的方法,根据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对称度对电机性能影响的程度,在对称运行确定的电容表达式基础上对电容值进行一维优化,确定了理想匹配电容。提出了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性能计算方法,采用转子侧电流产生的电磁转矩进行计算,并把零序电流作为定子铜耗来考虑,得到了电机性能计算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可以作为具有定子对称三绕组结构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计算依据。由于在定子三绕组参数相同的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计算中,三个绕组中的电流密度不平衡。从电流密度平衡的角度入手,对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径和定子槽尺寸进行重新设计,依据稳态性能计算表达式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电机的稳态性能和稳定运行时的电流瞬态情况,证明了采用不对称的定子线径和定子槽尺寸,对电机性能影响不大。基于Y2100L1-4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尺寸,设计制造了一台4极2.2kW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样机,并进行了样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性能良好。根据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实际结构,在定子部分采用三相对称的ABC坐标系,转子部分采用两相对称的d-q坐标系,由定子绕组的端点方程,推导出定子绕组端电压约束条件,建立了统一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对起动运行和稳定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仿真方法。通过仿真提出了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单电容起动的电路结构,试验验证了该起动电路的合理性。为了进一步分析三绕组串联式接法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性能,利用对称分量法,推导了具有三绕组定子结构的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和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对称运行条件。采用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动态仿真模型内核,建立了这两种电动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匹配电容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对比,从综合性能上确定了三绕组串联式接法的单相感应电动机具有效率高,对称度好,最大输出转矩和最大输出功率高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本文对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结构、性能、稳态和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的结论。

刘晓艳[5](2007)在《基于模糊控制的泵类负载电机节能装置的研究》文中提出在供水系统中,异步电动机是应用最多、耗电总量最大的用电设备。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安全系数,电动机容量选择的都比较大,易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导致运行效率和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浪费严重等后果。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开发了供水系统基于模糊控制的泵类负载电机的节能装置。本文首先对电机的几种调速方案进行了比较,选择了调压调速节能方案。从电机的各种损耗和负载特性入手,分析了调压调速的原理和系统的调速特性,并确定了调压范围。在外围电路设计上,利用电容器对电机进行无功就地补偿,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因数,减少其电能损耗,节约电能。由于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有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本文利用恒流恒压控制模块对电机进行软起动,减小起动电流冲击,避免冲击电网,从而减少了电网的功率损耗,达到了节能效果。对于供水系统中的水泵,通过对其机械特性的分析,得出利用其转速进行节能的方法。本文以欧姆龙CP1H-XA40DR-A型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加上光电编码器和压力传感器构建了整个调压调速控制系统。在系统硬件设计上,采用恒流恒压控制模块和PLC控制技术对硬件电路进行优化;在软件设计上,提出了水压、转速双闭环综合控制策略,即转速内环由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水压外环由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采用模糊智能控制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电动机及负载耗能的问题,用简洁的方式,实用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节能功效。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主程序的流程图。调压调速的节能方法具有投资小,调节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节能方法。本文设计的供水系统节能装置已在供水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稳定可靠的运行效果和较好的节能效果。因而,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可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贺晓蓉,刘述喜,董淳,刘庆[6](2007)在《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异步发电机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该发电机克服了原有异步发电机功率因数过低的缺点,同时还可针对电机的不同运行点配置相应的电容,由此改善电机性能。这是普通异步发电机端部并联电容无功补偿所不能达到的。对两台样机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在风电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韩巧丽[7](2006)在《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叶轮系列化的风洞实验与研究》[批准号:59776033](快速反应项目)中的一部分。研究目的是通过采用车载法对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相似模型的气动特性、发电功率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对研究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建立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中、大容量的系列化机组的关键参数的理论设计公式。在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大容量机组的相似模型Ⅰ。采用车载法选择10m/s、12m/s、14m/s三种风速对相似模型Ⅰ的中央流路内的6列、8排共48个特征点的总压、静压等气动参数进行了测试,对测定结果和气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模型内叶轮安装处的气流流速是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速的1.31倍,气流动能增至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能的2.25倍。在相似模型Ⅰ的气动特性实验中,发现了在距相似模型Ⅰ入口565mm处(扩散管轴向长度的37.8%处),气流流速是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速的1.34倍,气流动能增至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能的2.41倍。在相似模型Ⅰ的基础上,收缩管的直线圆锥改造成母线为圆弧形的圆锥,称相似模型Ⅱ。采用车载法,选择与相似模型Ⅰ相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对特征点的总压、静压等气动参数进行了测试,对测定结果和气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模型Ⅱ内叶轮安装处的气流流速是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速的1.38倍,比相似模型Ⅰ提高了5.3%,气流动能增至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能的2.63倍,比相似模型Ⅰ提高了16.9%。在相似模型Ⅱ的气动特性中,发现了在距相似模型Ⅱ入口断面365mm处(扩散管入口断面处),气流流速是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速的1.40倍,比相似模型Ⅰ提高了4.5%,气流动能增至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能的2.74倍,比相似模型Ⅰ提高了13.7%。在相似模型Ⅱ的气动特性中,选取风速为12m/s时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温度对气动特性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为建立中、大容量系列化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理论设计公式提供了实验依据。在相似模型Ⅱ内设计安装了风能利用系数CP为0.182、叶轮直径为860mm的六叶片叶轮,选用了效率为0.655的100W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进行了功率输出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叶轮安装处的气流流速是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速的1.37倍,气流动能增至前方相同面积来流风能的2.57倍。此实验结果与气动特性实验结果一致性很高。根据相似模型Ⅰ的气动特性、相似模型Ⅱ的气动特性和功率输出特性和相似原理、气体动力学、贝茨理论、叶轮设计等理论初步建立了中、大容量系列化浓缩风

贺晓蓉,孔若飞,刘庆,杨炳中[8](2004)在《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异步发电机的应用情况 ,提出一种新型的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 ,它克服了原有的异步发电机功率因数过低的缺点 ,同时也可使电机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通过两台样机进行实验对比 ,实验数据表明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在风电系统中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李勤[9](2002)在《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是当前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中一个很有前途的课题。它允许发电系统中风车与发电机直接连接,实现变速恒频发电;而且在发电机的频率调节中可以用相对小容量的变频装置。 为了在实验室里进行风力发电实验,首先必须建立一套适于实验室应用的风力发电实验系统。我们构建的这套系统可以看作由“上位机”(监控中心)、原动机子系统(提供类似风车机械特性的机械转矩驱动)和发电机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三部分构成。原动机部分包括一台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发电机部分包括一台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上位机”通过和两个子系统的通讯来发布运行命令和得到系统运行数据。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是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对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基于转子机械速坐标系的数学模型。根据所得的数学模型,对发电机的一些典型运行状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本文提出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控制策略是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并推导了用定子侧电压电流量来确定定子磁链方向的算法,绘制了相应的闭环控制框图。基于控制框图,设计了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 本文不仅对级联式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进行了基础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还建立了一套适于实验室研究使用的风力发电实验系统,并提出了级联式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进行变速恒频发电的控制策略。这些都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罗合发[10](2000)在《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文中指出

二、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车整车行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常见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1.2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发展现状
    1.3 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发展现状
    1.4 存在问题分析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2.1 传统电动车动力总成介绍
    2.2 对传统动力系统的改进
        2.2.1 驱动结构上的改进
        2.2.2 整车控制思想
    2.3 整车试验平台搭建
        2.3.1 驱动系统构成
        2.3.2 控制系统构成
        2.3.3 能源系统构成
    2.4 对三相异步电机控制器电源部分改进
第三章 整车控制器系统架构设计
    3.1 模块化设计思想
    3.2 整车控制器各功能划分
    3.3 整车行驶控制系统
        3.3.1 整车行驶控制系统构架
        3.3.2 整车行驶控制系统状态以及各个模块
    3.4 电机调速实验
    3.5 整车系统仿真设置
第四章 电动汽车换挡控制
    4.1 传统换挡策略分析
    4.2 换挡策略设计
    4.3 硬件设计
    4.4 软件调试
    4.5 平台调试
    4.6 仿真分析
第五章 制动能量回收
    5.1 三相异步电机发电介绍
    5.2 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发电设计
        5.2.1 理论推导分析
        5.2.2 硬件方面改进
    5.3 制动能量回收
        5.3.1 能量回收模块切换
        5.3.2 电机电动与发电模式切换
        5.3.3 能量回收策略设计
    5.4 仿真分析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6.1 整车控制器操作系统
    6.2 整车控制器任务创建
    6.3 整车控制器相关模块
第七章 总结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整车控制器核心原理图
附录二 整车功能原理图
附录三 整车控制器
附录四 实验平台接线图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Smith单相电动机运行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单相交流电动机概况
        1.2.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1.2.2 单相同步电动机的分类
        1.2.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析方法
    1.3 三绕组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的研究历史和方法
    1.4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策略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Smith单相电动机稳态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Smith单相电动机的稳态数学模型
        2.2.1 对称分量法
        2.2.2 数学模型
        2.2.3 最佳移相电容的计算
    2.3 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Smith单相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的瞬态分析
    3.1 引言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瞬态数学模型
        3.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相坐标瞬态数学模型
        3.2.2 坐标变换
        3.2.3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d_q_n坐标系中的瞬态数学模型
        3.2.4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d_q_n坐标系中的混合磁链模型
    3.3 Smith单相电动机的瞬态数学模型
        3.3.1 Smith单相电动机的端电压约束条件
        3.3.2 Smith单相电动机在α-β坐标系下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3.4 Smith单相电动机的电气制动
        3.4.1 交流制动
        3.4.2 能耗制动
        3.4.3 阻容制动
    3.5 实例计算和分析
        3.5.1 220V单相电源供电的Smith单相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仿真
        3.5.2 380V单相电源供电的Smith单相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仿真
        3.5.3 专门设计的Smith单相电动机的起动过程仿真
    3.6 Smith单相电动机的制动过程仿真
        3.6.1 交流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3.6.2 能耗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3.6.3 阻容制动过程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Smith单相电动机故障运行过程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Smith单相电动机故障运行时的数学模型
    4.3 仿真分析
        4.3.1 Simth单相电动机绕组开路和电容器故障的仿真与实验
        4.3.2 瞬时电压骤降引起断电后重合闸情况的仿真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Smith单相电动机控制方法
    5.1 引言
    5.2 Smith单相电动机的斩波器调压调速控制研究
        5.2.1 单相AC斩波控制调压基本原理
        5.2.2 Smith单相电动机的单相AC斩波器调压调速
    5.3 Smith单相电动机的矩阵变换器变频调速控制研究
        5.3.1 单相矩阵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和的工作原理
        5.3.2 单相矩阵变换器的SPWM调制策略
        5.3.3 换流技术
        5.3.4 滤波器参数设置
        5.3.5 仿真研究
    5.4 Smith单相电动机的逆变器变频调速控制研究
        5.4.1 Smith单相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原理
        5.4.2 单相电压源逆变器工作分析
        5.4.3 输出滤波器参数计算
        5.4.4 仿真分析
    5.5 Smith单相电动机的模糊控制
        5.5.1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
        5.5.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5.5.3 模糊控制规则及控制算法
        5.5.4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
        5.5.5 Smith单相电动机的速度模糊控制仿真研究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Smith单相电动机在水泵供水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专用的Smith单相电动机设计方案
        6.2.1 Smith电动机的设计要求
        6.2.2 Smith电动机的设计方案
        6.2.3 Smith电动机的制作
    6.3 Smith单相电动机与普通单相电动机的性能比较
    6.4 Smith单相电动机在水泵供水中的应用
    6.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博士期间科研和获奖情况

(3)基于参数辨识的牵引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常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式
    1.3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的多种方式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第二章 异步电机的间接矢量控制原理
    2.1 异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和数学模型
        2.1.1 坐标变换及转换矩阵
        2.1.2 各个坐标系中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2.2 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原理
    2.3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SVPWM)的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步电机的参数辨识
    3.1 基于变频器控制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3.1.1 定子电阻的检测
        3.1.2 转子电阻与转子漏感的检测
        3.1.3 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的互感检测
    3.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3.2.1 最小二乘估计(LSE)及递推最小二成法(RLS)的原理
        3.2.2 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的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4.1.1 SVPWM 仿真模型
        4.1.2 Clarke 变换、Park 变换及 Park 逆变换
        4.1.3 仿真结果分析
    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的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5.1 控制板的供电电路
    5.2 控制板电路
        5.2.1 CPU 的外围电路
        5.2.2 开关检测电路
        5.2.3 电流采样电路
        5.2.4 电压采样电路
        5.2.5 速度检测电路
        5.2.6 电位器采样电路
        5.2.7 温度保护电路
        5.2.8 预充电电路
        5.2.9 主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抱闸驱动电路
        5.2.10 复位电路与看门狗电路
        5.2.11 串口通信电路
    5.3 功率模块
        5.3.1 逆变桥主电路
        5.3.2 驱动电路
        5.3.3 功率 MOS 管保护电路
    5.4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6.1 系统的软件设计
        6.1.1 速度开环的软件程序设计
        6.1.2 速度闭环的软件程序设计
        6.1.3 电机参数辨识的软件程序设计
        6.1.4 间接矢量控制的软件程序设计
        6.1.5 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6.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6.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型三绕组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概况
        1.2.1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与分类
        1.2.2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不对称特点
        1.2.3 负序磁场及电流对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的影响
    1.3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分析方法
        1.3.1 基于磁路的分析方法
        1.3.2 基于电磁场的分析方法
    1.4 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研究现状
        1.4.1 传统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改进
        1.4.2 三相感应电动机单相运行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原理与分析
    2.1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连接方式
    2.2 对称运行条件
        2.2.1 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对称运行条件分析
        2.2.2 基于合成电流法的对称运行条件分析
    2.3 电容器的确定
        2.3.1 单纯串电容的情况
        2.3.2 串接容性阻抗的情况
    2.4 电容的优化
        2.4.1 以负序系数为目标函数的电容优化
        2.4.2 以电机效率为目标函数的电容优化
        2.4.3 两种电容优化方法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性能分析
    3.1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数学模型
    3.2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性能分析
        3.2.1 不同电容匹配下的性能对比
        3.2.2 定子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3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样机设计
    3.4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性能分析
    4.1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4.2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数字仿真研究
        4.2.1 电容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4.2.2 单起动电容电路的仿真与分析
    4.3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有限元仿真研究
        4.3.1 有限元仿真模型
        4.3.2 定子绕组及槽尺寸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4.4 三绕组串联式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EMIHEX~(TM)与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研究
    5.1 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研究
        5.1.1 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对称运行
        5.1.2 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性能分析
        5.1.3 电容匹配对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影响
        5.1.4 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仿真研究
    5.2 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研究
        5.2.1 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对称运行
        5.2.2 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稳态性能分析
        5.2.3 电容匹配对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影响
        5.2.4 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动态仿真研究
    5.3 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试验研究
        5.3.1 Y接法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试验
        5.3.2 SEMIHEX~(TM)接法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试验
        5.3.3 三绕组串联式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试验
        5.3.4 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基于模糊控制的泵类负载电机节能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异步电动机节能控制的意义
    1.2 相关技术的背景知识
        1.2.1 异步电动机调速的相关知识
        1.2.2 模糊控制技术的背景知识
        1.2.3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 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2 电动机调压调速的节能原理
    2.1 异步电动机损耗分析
        2.1.1 恒定损耗
        2.1.2 负载损耗
    2.2 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节能分析
        2.2.1 异步电动机负载特性分析
        2.2.2 恒转矩负载损耗分析
        2.2.3 变转矩负载损耗分析
        2.2.4 降压节能中电动机的调压范围
        2.2.5 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估算
    2.3 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补偿
        2.3.1 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原理
        2.3.2 无功就地补偿的方法
        2.3.3 无功就地补偿效果分析
    2.4 电动机的软起动
        2.4.1 电机起动方式的性能比较
        2.4.2 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4.3 软起动器的起动方法
        2.4.4 小结
3 水泵节能原理概述
    3.1 水泵的负载特性分析及节能原理
        3.1.1 供水系统的基本特性
        3.1.2 泵的机械特性及节能运行方案
    3.2 调压调速对离心泵的影响
    3.3 调压调速的范围
4 水压转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策略
    4.1 水压转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提出
    4.2 调压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原理
    4.3 水压转速双闭环控制的系统结构
    4.4 水压外环闭环模糊 PID控制
        4.4.1 模糊 PID控制算法及特点
        4.4.2 模糊 PID控制算法的实现
        4.4.3 模糊 PID控制子程序
    4.5 转速内环模糊自适应 PID控制
    4.6 采样时间的选择
5 调压节能控制实验研究
    5.1 调压调速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5.1.1 核心硬件
        5.1.2 其它设备及选型
    5.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3 实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设计主要工作
    6.2 本节能控制系统的推广意义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发表论文

(6)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力发电用的异步发电机
2 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的研究
    2.1 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结构
    2.2 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性能分析
    2.3 电容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3 结 语

(7)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机技术的发展史
        1.1.1 风与风能
        1.1.2 风力机与风力发电机技术的发展史
    1.2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1.2.1 水平轴风力机
        1.2.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1.2.3 特殊型风力发电机
    1.3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3.1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1.3.2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技术研究基础
    2.1 浓缩风能的理论基础
    2.2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前期基础研究
        2.2.1 明星式风力发电装置的研究
        2.2.2 以内蒙古为对象的大容量明星式风力发电机组设计
        2.2.3 明星式风力发电装置固定翼箱的风洞实验
    2.3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整体实验模型的风洞实验
        2.3.1 实验模型
        2.3.2 实验结论与分析
    2.4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产品的形成
3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相似模型Ⅰ的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3.1 实验模型与理论分析
        3.1.1 实验模型
        3.1.2 能量转换的理论分析
    3.2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案
        3.2.1 实验内容
        3.2.2 实验方案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流速分布
        3.3.2 压力系数分布与能量转换
    3.4 与风洞实验模型实验结果比较
        3.4.1 结构比较
        3.4.2 中央流路流速分布比较
        3.4.3 能量转换比较
    3.5 由温度引起的误差分析
        3.5.1 理论分析
        3.5.2 实验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相似模型Ⅱ的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4.1 实验模型和实验内容
        4.1.1 实验模型
        4.1.2 实验内容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流速分布
        4.2.2 压力系数分布与能量转换
    4.3 与相似模型Ⅰ实验结果比较
        4.3.1 结构比较
        4.3.2 中央流路流速分布比较
        4.3.3 能量转换比较
    4.4 实验误差分析
        4.4.1 由温度变化引起误差分析
        4.4.2 由数字压力计分辨率引起误差分析
    4.5 温度不同时对流场测试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相似模型Ⅱ的发电功率输出特性实验研究
    5.1 100W 永磁发电机输出特性实验
        5.1.1 实验方案
        5.1.2 测量仪器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模型Ⅱ功率输出特性实验
        5.2.1 叶轮设计
        5.2.2 车载法实验方案
        5.2.3 测量仪器
        5.2.4 相似模型Ⅱ发电功率输出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系列化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理论设计公式的确定
    6.1 相似理论在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
    6.2 大容量机组设计的理论模型的建立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风力发电现状
2 风力发电用的异步发电机
3 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的应用

(9)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风力发电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1.2 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1.3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系统概述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风力发电实验系统
    §2.1 风力发电实验系统概述
    §2.2 上位机
    §2.3 模拟风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理论研究
    §3.1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结构
    §3.2 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的工作原理
    §3.3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3.4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矢量控制
    §4.1 概论
    §4.2 级联式无刷双馈发电机的控制原理
    §4.3 控制策略和框图
    §4.4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电机的励磁方式
2 自励式异步电机的选择和发电所要具备的条件
3 空载励磁和负载并联电容量的选择
4 运行中注意事项

四、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车整车行驶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 张海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2]Smith单相电动机运行性能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 罗德荣. 湖南大学, 2012(03)
  • [3]基于参数辨识的牵引控制系统研究[D]. 苏振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4]新型三绕组高效单相感应电动机研究[D]. 仲慧. 山东大学, 2009(12)
  • [5]基于模糊控制的泵类负载电机节能装置的研究[D]. 刘晓艳.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6]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的研究[J]. 贺晓蓉,刘述喜,董淳,刘庆.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7(02)
  • [7]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 韩巧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1)
  • [8]三相电容式异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 贺晓蓉,孔若飞,刘庆,杨炳中. 防爆电机, 2004(01)
  • [9]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究[D]. 李勤. 浙江大学, 2002(02)
  • [10]浅淡异步电动机改异步发电机的方法[J]. 罗合发. 农村电气化, 2000(01)

标签:;  ;  ;  ;  ;  

异步电动机改为异步发电机的方法简单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