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20世纪重大科学成果看科技原创性规律

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20世纪重大科学成果看科技原创性规律

一、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何舜辉[2](2019)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厘清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和形成机制,对中国“2050世界科学中心战略目标”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前,诺贝尔奖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科学成就,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高层次科学人才也成为国家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空间属性反映世界科学发展的格局具有一定合理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在分析诺贝尔奖获奖者成长的时空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探讨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格局的时空演变趋势,并总结科学中心的形成机制。首先从静态的视角出发,基于1901-2017年的诺贝尔奖人才的国籍信息、机构信息以及成长空间信息,揭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无论从全局还是分学科统计,各个国家的获奖分布位序基本一致,表现为以美国为首,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仅次之的“长尾型”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即少数国家位于高值区,绝大数国家的获奖规模处于中等以及较低水平,两级分化显着,一定程度反映了国家间的科学发展极大差距。(2)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与工作机构分布类型以大学为主,科研机构和企业次之。但不同国家的机构类型分布有所差异,这反映了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主体存在差异性。(3)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空间轨迹呈“锥形”特征,从出生至获奖,所分布的国家范围逐渐缩小。诺贝尔奖人才成长四个阶段皆高度集中于北美、欧洲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其中教育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分布格局高度吻合,其获奖成果完成地和获奖时的工作地格局也高度吻合。其次从动态的视角出发,以获奖者的成果完成国、获奖时工作国、以及获奖时国籍信息分别测度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过程,结果表明:(1)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仅发生过一次转移,转移次序是由德国转移至美国,验证了“汤浅现象”的存在。但不同成长阶段测度科学中心转移时间点不同,以获奖者获奖地和国籍表征的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具有同步性,美国实现科学中心崛起是在1940年以后,这个时间与世界二战结束时间(1945年)接近,间接表明了二战是世界科学发展格局发生变革的重要事件。而以获奖者成果完成地表征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时间提前10年左右。(2)美国长期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未见衰落的迹象。2000年以后虽然诺贝尔奖人才分布比例均表现有下降的趋势,但其比重仍较高,美国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中心的地位将保持不变。(3)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国家存在一定的学科偏向性,不同国家优势学科有所差异。且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优势学科的转移时间更早,衰落时间也相对滞后。第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揭示了诺贝尔奖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跨国迁移流动格局,并探讨人才跨国迁移对世界科学中心国家的影响,结果表明:(1)获奖者跨国迁移呈现迁入极化性化迁出均衡性的特点,少数经济、教育、科研实力强劲的国家是主要迁入目的国,迁入国的空间分布比迁出国分布更集中。诺贝尔奖人才成长视角下的全球迁移网络等级层次明显,仅有少数国家在网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国以绝对优势成为迁移网络的核心。(2)获奖者跨国迁移呈现阶段性变化。伴随着科学中心由德国向美国转移,人才迁移网络核心位置也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置换,可见科学家人才跨国迁移方向决定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方向。获得者大规模迁移主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跨国迁移者比例均超过总数的1/3,且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其他国家迁入美国。大量优秀学者的跨国迁入正是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科学中心的重要因素,且近20年来美国获奖者外流的趋势并不明显。最后嵌入机制研究,基于“理论—实证—模式总结”的范式,剖析人才跨国迁移以及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格局形成是经济梯度力、科技梯度力、教育梯度力三维作用下推动的结果。在经济梯度力、科技梯度力和教育梯度力推动作用下,人才由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发生迁移。与此同时,人才跨国迁移网络特征又受到语言、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等国家障碍性因素的影响,而地理距离对人才跨国迁移影响较小。(2)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投入水平是对国家诺贝尔奖的产生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需要以滞后性或累积性的角度去辩证考察科学中心的形成机制。具体而言:国家经济发展是科学中心形成的先导;国家科研投入是科学中心形成直接动力;政治稳定与政策扶持是科学中心形成的有力保障;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是科学中心形重要条件。(3)从时间维度上看,上述要素发生变化时间存在先后顺序,经济发展是科学中心形成的先导,科研投入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是在经济发展前提下逐渐累积提升的,而科学成果转化为产业技术,又可以反哺经济发展。即表现为“经济腾飞→科研投入和教育发展跟进→科学中心形成→科学反哺经济发展”的循环过程。美国和日本作为追赶型后发国家,其科学发展过程均基本遵循了这一成长路径模式。

李玲俐[3](2017)在《从公选课《探索生命的奥秘-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专题》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作为原始创新的重要标杆,如何缩短原始创新差距,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公选课《探索生命的奥秘-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专题》教学,从基础知识学习、知识结构构建、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规律认识及惜时如金引导等五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郑琳琳[4](2017)在《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文中指出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从21世纪初以来就反复强调了原始性创新是基础研究的迫切需要,它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创新类型,由此引发学者对原始性创新的关注,在中国广泛兴起了“原始性创新”的研究热潮。此后,原始性创新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演化机理等内容不断被学者研究。由于原始性创新成果高效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原始性创新被看成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然而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零诺贝尔奖”现象一直存在并被学者称为当代“李约瑟难题”,体现中国科技界对原始性创新的重视。国际科技竞争实质是原始性创新人才的素质较量,原始性创新人才承担实现社会科技进步和财富创造的神圣使命,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素质更值得学者研究。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不能绕开非智力素质来探讨人才如何推动原始性创新。西方创造力理论彰显了人格要素是创造力重要构成,决定了人格特质引入原始性创新研究很有必要,而且随着创新环境、创新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善,人格特质对原始性创新而言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因此,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成为原始性创新亟待解决的新兴议题。本文以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典型样本,由研究团队的教授、博士和硕士采集数据,着重探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评价及形成因素分析、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及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原始性创新理论,对培养科学发明创造人才、打造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提供指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确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首先,根据原始性创新的定义及成果类别、创新人格特质的前人定义,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内涵与特征。其次,将有独特优势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作为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雏形,对人格特质维度按原始性创新的思路来语义分析和文献考究,初步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概念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指标检验,确定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第二,采用证据推理法,评价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具体过程:假设人格特质维度分5个评价等级且假定评价完全,通过ER递归算法综合评价结果,引入效用函数处理。第三,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BP-DEMATEL算法,解释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第四,结合本研究的两个实证结果,不仅对原始性创新人才进行人格特质的群体间比较,也对比较的差异进行形成因素方面的原因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关于概念模型的主要维度和人格特质评价结果。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包括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人格下的所有人格特质维度,还包括宜人性人格的信任、坦诚、利他、谦逊。三类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共同规律是,开放性人格效用值最高,责任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次之,宜人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靠后些。其次,在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差异及差异形成因素方面。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着于两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良师教导、优良家族传统;中科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交流合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开放与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雄厚科研资金、民主教养与家人支持;工程院院士显着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的特质,得益于外部形成因素中宽容的文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内部形成因素中先进科研设施、学校创新理念和学习氛围,本研究也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提出新见解。最后,探讨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不仅关乎国民创新素质,还受到西方高度重视,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出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策略,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建,也需要个体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不断积累关键的人格特质。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5](2016)在《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文中提出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郑俊涛[6](2016)在《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致力于从多渠道搜集奖项样本,建立一份有代表性的、覆盖主要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总结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发展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搜集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进行定量测量;再通过绘制奖项图谱定量分析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似性。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奖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关系,实现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科学评价,以推动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从多渠道搜集了225项覆盖广泛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这些奖项由科学院、工程院、专业协会、高等教育机构等学术性组织,以及以基金会为主的各类社会机构颁发;颁奖历史短则一两年,长则跨越了两三个世纪;奖励形式主要是给予获奖人精神奖励的同时,还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一般都具有正规的颁奖仪式,有的颁奖典礼还有皇室成员、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态势。这种多样化满足了各历史时期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科学家给予承认的需要。对于奖项声誉的研究,本研究以诺贝尔科学奖(Nobel Prizes in Science)作为比较基准,按学科领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获奖人作为调查对象,定量评价了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从调查结果来看,与诺贝尔奖(声誉分值设定为1)相比,全部样本有15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75,有82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50但低于0.75,有123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25但低于0.5,只有5项奖项的声誉低于0.25,因而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总体呈现等级差距。此外,本研究还结合奖项样本的属性特征和声誉调查结果,分析了颁奖范围、奖励强度、颁奖历史、颁奖机构、颁奖规格、宣传造势和评奖制度这七个奖项属性特征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没有一个因素能够与奖项声誉存在显着性的线性强相关。但对具体的某一个奖项,其中的某种或若干因素对声誉的影响则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奖项相对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以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共同获奖人为比较基础,引入在文献计量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的科学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奖项之间相似性的定量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相同学科领域的奖项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获奖人,会在图谱中聚集一起。本论文还以诺贝尔奖为例,研究了其它奖项与诺贝尔奖之间的相似性,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大小对诺贝尔奖进行了预测。最后,本研究梳理了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主要大学排名,总结了大学排名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特点,分析了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以化学学科为例,对利用四项高声誉奖项作为学科排名指标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用多个高声誉奖项一起构建排名指标不仅能够有效鉴别一流的学术机构,还能增加评价的覆盖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整理了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二是定量评价了一大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科学呈现了国际科学奖项之间的声誉差距;三是通过创造性的绘制奖项图谱定量衡量了奖项之间的相似程度。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声誉调查和绘制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对声誉大小和相似程度高低的评价,为将来开展有关奖项的相关研究以及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科学的应用奖项奠定了基础。

陈仕伟[7](2014)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散见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学科中,但是缺乏系统研究。要系统研究就需要从分析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始。随着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的完成,杰出科学家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并且,杰出科学家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也就水到渠成。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从现有的研究与现实的发展状况分析,更应该关注后者,即杰出科学家如何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围绕着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重点包括两个方面:杰出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他们成长的家庭条件、地域条件、大学教育、工作单位、师承关系、合作研究等主要问题;而杰出科学家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年龄管理、奖惩管理、分层管理和角色管理等主要问题。总之,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也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杰出科学家管理依次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基本模式:以贝尔纳为代表的计划模式,以波兰尼为代表的自由模式,以默顿为代表的理想模式和以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模式。如果说贝(贝尔纳)—波(波兰尼)之争是计划与自由之争,那么,理想模式与社会建构论模式之争就是理想与现实之争。计划模式重点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的计划性,自由模式则强调科学的自主性;理想模式强调的是科学共同体之内科学的自主性,而社会建构论模式则强调科学的社会性。这四个模式既有其积极性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极性。因此,如果要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肯定不能是这四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综合地继承与发展。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关键在于在科学的计划性与自由性之间和科学的自主性与社会性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科学的良性社会运行。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下,到底该如何来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是:谁是杰出科学家?这就必须与科学奖励系统结合起来思考。承认是科学王国的通货。杰出科学家就是已经获得重要承认的科学家。因此就必须分别考察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和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问题。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基本上能够按照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进行,但是对于已获得重要承认的杰出科学家而言,其认可与评价就必然要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根据科学奖励系统的层级状况,杰出科学家的追求应该直指最高的承认——命名,进而为历史所记忆,因而也要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他们继续贡献科学知识而最终为历史所记忆。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分层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通过年龄管理来实现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通过角色管理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继续贡献重要的科学知识,通过独特的奖惩管理来促使杰出科学家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这也是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实践方面,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还需要一定的策略。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培养策略、制度策略和经济策略。培养策略重点关注的是杰出科学家的培养,而制度策略则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经济策略则是希望运用经济利益来进一步刺激杰出科学家的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由于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性和经济刺激作用的有限性,我们更应该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相对于中国而言,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虽然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他们成长。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老龄化,严重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在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严重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三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角色异化,导致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研究事业而使中国很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第四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限于国内视野,导致中国很难在世界科学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鉴于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调整。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进路,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展开。从宏观的指导思想而言,需要尊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尊重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规律,努力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需要尊重经济与科技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需要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促进创新。从中观的基本规范而言,重点需要促使杰出科学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完善相关科技制度以形成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院士制度。在微观的具体策略调整方面,重点是要明确和实现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总之,系统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深入开展下去。

滕吉文,张洪双[8](2013)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文中认为世界上由奴隶社会的工具制造革命进入到农业革命,由农业革命进入到工业革命,又由工业革命进入到知识革命,再由知识革命走向文明发展的征程上,其发展与进步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力结构的不断革新,而究其实质则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不断创造的结果.这是由于科学和技术在推动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前进,是第一生产力.在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劳动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当今已进入21世纪,正处在科技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更加迅猛,并孕育这新一轮的重大突破——第三次科学革命,即第六次科技革命.这将必会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历史机遇,当然也必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为此在这世界科技大潮中,国人必须披荆斩棘,刻苦奋进,勇于攀登已达抢占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制高点.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并造福于人类.

滕吉文,张洪双[9](2012)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文中认为世界上由奴隶社会的工具制造革命进入到农业革命,由农业革命进入到工业革命,又由工业革命进入到知识革命,再由知识革命走向文明发展的征程上,其发展与进步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力结构的不断革新,而究其实质则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不断创造的结果.这是由于科学和技术在推动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前进,是第一生产力.在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劳动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当今已进入21世纪,正处在科技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更加迅猛,并孕育这新一轮的重大突破———第三次科学革命,即第六次科技革命.这将必会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历史机遇,当然也必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为此在这世界科技大潮中,国人必须披荆斩棘,刻苦奋进,勇于攀登已达抢占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制高点.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并造福于人类.

刘发志,汪前进[10](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与专着,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并将它们分成五大类进行聚类介绍和分析,总结出了大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研究取向、发展趋势、既有成果以及问题与不足.

二、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进入关键期
        1.1.2 中国建设世界科学中心迎来新机遇
        1.1.3 高层次科学人才成为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
        1.1.4 中国诺贝尔奖的困惑需要新的视角加以研判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世界科学中心
        2.1.2 科学精英与诺贝尔奖人才
        2.1.3 人才跨国迁移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研究
        2.2.2 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机制研究
        2.2.3 科学精英成长规律的研究
        2.2.4 关于科学家跨国迁移的研究
        2.2.5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研究创新点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与转移理论
        2.3.2 科学家跨国迁移理论
第三章 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时空特征
    3.1 诺贝尔奖人才的国籍分布特征
        3.1.1 物理学奖
        3.1.2 化学奖
        3.1.3 生理医学奖
        3.1.4 “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3.2 诺贝尔奖人才的机构分布特征
        3.2.1 大学为主导的科研主阵地
        3.2.2 集中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
    3.3 诺贝尔奖人才成长的空间轨迹
        3.3.1 出生地:集中分布在北美、欧洲发达国家
        3.3.2 教育地:与世界一流高校分布格局高度吻合
        3.3.3 完成地:高度集聚在美国和欧洲地区
        3.3.4 获奖地:与成果完成地格局高度耦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
    4.1 汤浅现象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
    4.2 基于获奖者国别属性测度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4.2.1 以成果完成国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4.2.2 以获奖时工作国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4.2.3 以获奖者国籍表征世界科学中心
    4.3 基于不同学科获奖者国别属性测度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4.3.1 不同国家存在学科偏向性
        4.3.2 以诺贝尔物理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4.3.3 以诺贝尔化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4.3.4 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测度世界科学中心
    4.4 世界科学中心测度结果比较与趋势研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对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
    5.1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特征
        5.1.1 整体获奖者迁移统计特征
        5.1.2 不同成长阶段类型的迁移特征
    5.2 人才迁移网络的国家角色识别
        5.2.1 网络构建
        5.2.2 测度模型
        5.2.3 网络特征与角色识别
    5.3 人才跨国迁移对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影响
        5.3.1 迁移网络结构演变与世界科学中心体系变迁
        5.3.2 人才跨国迁移对德国的影响
        5.3.3 人才跨国迁移对美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科学中心形成机制
    6.1 诺贝尔奖人才跨国迁移的影响机制
        6.1.1 理论溯源与研究假设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1.3 模型选择与构建
        6.1.4 回归结果分析
    6.2 诺贝尔奖人才表征的科学中心形成机制
        6.2.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原因初探
        6.2.2 影响因素与变量选取
        6.2.3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4 回归结果分析
    6.3 世界科学中心的成长路径
        6.3.1 科学中心形成的条件
        6.3.2 科学中心形成的“成长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从公选课《探索生命的奥秘-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专题》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学习
二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 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
三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开拓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四灌输学术传递、师生传递和机构传递的科研规律
五通过青年与诺贝尔奖讲述, 引导学生惜时如金

(4)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原始性创新理论
        2.1.1 原始性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研究启示
    2.2 创造力理论
        2.2.1 创造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研究启示
    2.3 人格特质理论
        2.3.1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概念模型的构建
    3.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3.1.1 内涵界定
        3.1.2 主要特征
    3.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初步构造
        3.2.1 大五人格特质模型的运用
        3.2.2 人格特质维度与概念模型
    3.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分析与修正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3.3.2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验证
        3.3.3 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修正
    3.4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概念模型的层级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
    4.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评价方法选择
    4.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权重计算
    4.3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效用评价
        4.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评价
        4.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实证研究
    5.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文献分析
        5.1.1 外部形成因素
        5.1.2 内部形成因素
    5.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形成因素的评价方法选择
    5.3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实证分析
        5.3.1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2 基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3.3 基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形成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及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群体比较
        6.1.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两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1.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比较
    6.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群体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两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2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科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3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2.4 中科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人格特质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6.3 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研究见解
        6.3.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间的提出
        6.3.2 对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间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思路与对策
    7.1 发展思路
        7.1.1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关乎国民创新素质
        7.1.2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的提升受西方重视
    7.2 主要策略
        7.2.1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外部环境
        7.2.2 营造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提升的内部环境
        7.2.3 通过原始性创新实践推动人格特质的创新积累
    7.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样本
附录B 375位中科院院士样本
附录C 291位工程院院士样本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 21 世纪以来诺奖得主的专利数据
    1. 1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 2 物理学奖专利数据
    1. 3 化学奖专利数据
    1. 4 生理学或医学奖专利数据
2 诺奖成果属于技术科学性质的判断依据
3 基于专利数据的诺奖成果性质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6)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1.1.2 科学技术评价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1.1.3 全球性大学排名的发展备受关注
        1.1.4 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重要应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文献综述
    2.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形式和效应
        2.1.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
        2.1.2 科学技术奖励的形式
        2.1.3 科学技术奖励的效应理论
    2.2 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
        2.2.1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评价
        2.2.2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影响因素
    2.3 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3.1 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分层
        2.3.2 具体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4 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作用
    2.5 小结
3.研究方法
    3.1 概念界定
        3.1.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
        3.1.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
        3.1.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2 样本与数据
        3.2.1 奖项样本的来源
        3.2.2 奖项样本的筛选
        3.2.3 奖项样本的分类
        3.2.4 奖项样本的数据
    3.3 声誉调查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3.2 问卷调查的对象
        3.3.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4 奖项图谱
        3.4.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方法
        3.4.2 Vosviewer介绍
        3.4.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5 小结
4.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概况
    4.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分类
        4.1.1 按颁奖范围分类
        4.1.2 按颁奖历史分类
        4.1.3 按颁奖机构分类
        4.1.4 按颁奖周期分类
        4.1.5 按奖励形式分类
    4.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特征
        4.2.1 各领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2 各时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3 奖项样本的其他特征
    4.3 小结
5.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研究
    5.1 奖项声誉调查的回复情况
    5.2 奖项声誉调查的结果
        5.2.1 跨领域奖项的声誉
        5.2.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3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4 自然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5 工程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6 社会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7 非获奖人对奖项声誉的评价
    5.3 影响奖项声誉的奖项属性特征
        5.3.1 颁奖范围
        5.3.2 奖励强度
        5.3.3 颁奖历史
        5.3.4 颁奖机构
        5.3.5 评奖制度
        5.3.6 颁奖规格
        5.3.7 宣传造势
    5.4 小结
6.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相似性研究
    6.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6.1.1 全部样本的奖项图谱
        6.1.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3 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4 工程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5 社会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6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2 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研究
        6.2.1 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2 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3 与诺贝尔化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4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3 利用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对诺贝尔奖的预测
        6.3.1 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预测
        6.3.2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
        6.3.3 对诺贝尔化学奖的预测
        6.3.4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
    6.4 小结
7.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
    7.1 现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的科学技术奖项
    7.2 对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反思
        7.2.1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
        7.2.2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局限性
        7.2.3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改进建议
    7.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以化学为例
    7.4 小结
8.结束语
    8.1 全文总结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8.2.1 奖项样本的局限性
        8.2.2 声誉调查的局限性
        8.2.3 奖项图谱的局限性
    8.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1 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调查问卷(以化学学科为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国外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1.1 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家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
        1.1.1.2 科学家职业生涯与科学家管理的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1.2.1 关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研究现状
        1.1.2.2 关于科学家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学的体制化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2.1 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家的职业化
        2.1.1 科学体制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成果
        2.1.2 科学家职业的形成及其对科学进步的影响
        2.1.3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的提出
    2.2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初析
        2.2.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
        2.2.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
        2.2.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理论
    3.1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1.1 国家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的提出
        3.1.2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1.3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2.1 强调科学家自主性的自由模式的提出
        3.2.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2.3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3.1 中层理论指导下的理想模式的提出
        3.3.2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4 社会建构论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3.4.1 社会建构论对默顿理想模式的批判
        3.4.2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3.4.3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3.5 本章小结——兼论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
第4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进路
    4.1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1 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2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4.1.3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评价
        4.1.3.1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1.3.2 杰出科学家的历史评价
    4.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思路
        4.2.1 以分层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
        4.2.2 通过年龄管理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
        4.2.3 通过角色分析引导杰出科学家群体的贡献方向
        4.2.4 以独特的奖惩制度规范杰出科学家的行为
    4.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
        4.3.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培养策略
        4.3.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
        4.3.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经济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特殊问题
    5.1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老龄化问题
        5.1.1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误读
        5.1.2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实质
        5.1.3 老龄化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5.1.4 老龄化对中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马太效应问题
        5.2.1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及其评价
        5.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不均衡分布
        5.2.3 马太效应的主要成因
        5.2.4 马太效应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5.3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问题
        5.3.1 中国杰出科学家不同年龄段主要承担的角色
        5.3.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
        5.3.3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原因分析
        5.3.4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负面影响
    5.4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问题
        5.4.1 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目标概览
        5.4.2 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局限性分析
        5.4.3 影响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主要障碍
        5.4.4 学术追求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指导思想
        6.1.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保护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6.1.2 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以保障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自由
        6.1.3 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以激励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6.1.4 加强基础研究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为世界杰出科学家
    6.2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规范
        6.2.1 促使中国杰出科学家从事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6.2.2 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以规范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
        6.2.3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获得科研资助的多样化
        6.2.4 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
    6.3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策略调整
        6.3.1 明确与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
        6.3.2 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
        6.3.3 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
        6.3.4 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索引
专有名词索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科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1.1 什么是科学
    1.2 科学的学科结构
    1.3 科学的研究方法
    1.4 何谓科学创新
    1.5 科学创新的特点
2 科学是推动社会与经济不断前进的动力
    2.1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2.2 世界科学中心的变迁与良好的变化及体制环境
        2.2.1 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个科技中心
        2.2.2 世界科学中心由意大利向英国的转移
        2.2.3 世界科学中心又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和德国
        2.2.4 世界科技中心又为什么由德国 (欧洲) 转移到美国呢?
    2.3 世界科学界历史进程中的两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2.4 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其必然的背景和条件
    2.5 科学进步的革命意义
    2.6 科学革命的结构和特点
    2.7 技术革命的结构和特点
    2.8 21世纪科技发展的轨迹与导向
    2.9 美、英、中三国对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预测
    2.10 第三次科学革命, 即第六次科技革命将要来临:内涵与机遇
3 当今是科技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3.1 20世纪的百年里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 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技成就和物质财富
    3.2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出现的一些重大的新的方向
    3.3 新的科技革命-机遇与挑战
    3.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技革命
        3.4.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技革命的关系
        3.4.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人类的发展和贡献
4 劳动与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4.1 创造和创造力的界定
        4.1.1 什么是创造?
        4.1.2 什么是创造力?
        4.1.3 如果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4.2 精心凝练才能不断提出新的科学问题
5 在科学的征程上要披荆斩棘、勇于攀登才能抢占科学与技术的制高点
    5.1 在科学的征程上要披荆斩棘、勇于攀登
    5.2 任何研究工作都是前人研究成就的继续, 又是后人起步的始点, 我们必须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5.3 要有不屈不挠, 相信科学真理和勇于斗争的科学精神
6 科学的宗旨是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
    6.1 科学研究不是江湖骗术, 而是要追求真谛
    6.2 不可忽视名师的作用——名师出高徒
    6.3 崇高的品格、伟大的理想是一个科学家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6.3.1 高尚的品格是促进和激励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精神力量
        6.3.2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 (她) 所从事的科学事业、拥有的科学情怀和人格是不会受任何私欲和金钱所诱惑
7 结 语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总体研究
    1.1 对诺贝尔本人以及诺贝尔奖设立过程的研究
    1.2 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介绍及各种数据统计分析
    1.3 对诺贝尔科学奖评奖制度的评述
    1.4 关于诺贝尔奖精神以及诺奖对科学建制化影响的研究
    1.5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进行的各种衍生性研究
2 对诺贝尔科学奖所涉及学科和获奖者的分类研究
    2.1 分学科的介绍与数据统计分析
    2.2 对诺贝尔科学奖与相关学科发展关系的研究
    2.3 对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成长经历与成才条件的分析
3 对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特殊人群的研究
    3.1 关于华人与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
    3.2 关于女性与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
    3.3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犹太人现象”研究
4 他们何以辉煌
    4.1 美国科学家何以在诺贝尔科学殿堂中独占鳌头
    4.2 关于日本的诺贝尔奖战略及其成果的研究
    4.3与诺贝尔科学奖相关的重要科研机构的研究
5 中国如何夺取诺贝尔科学奖
    5.1 对中国诺贝尔科学奖零现象的反思
    5.2 关于中医研究与诺贝尔科学奖的思考
6 各类翻译成果
7 结论

四、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与形成机制 ——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析[D]. 何舜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从公选课《探索生命的奥秘-诺贝尔生命科学奖项专题》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技原始创新能力[J]. 李玲俐. 教育现代化, 2017(40)
  • [4]原始性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研究[D]. 郑琳琳. 福州大学, 2017(04)
  • [5]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J].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 科学学研究, 2016(01)
  • [6]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D]. 郑俊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 陈仕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8]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A]. 滕吉文,张洪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 2013
  • [9]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J]. 滕吉文,张洪双.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3)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J]. 刘发志,汪前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标签:;  ;  ;  ;  ;  

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20世纪重大科学成果看科技原创性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