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环流的一些特征

南黄海环流的一些特征

一、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思琪[1](2021)在《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半封闭陆架海,受到周边河流沉积物输入的强烈影响。然而,这些河流沉积物在南黄海尤其是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CYSM)的输运和沉积模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本论文通过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部西缘的YSC-10孔的AMS 14C定年、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源沉积物的物源和输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平均值为5.65Φ,粘土质粉砂是南黄海分布范围最广的沉积物类型。利用粒度端元分解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反演,分离出了四个端元,端元1与端元2的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端元2的相对含量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岸向海逐渐减少的格局,端元3和端元4的分布略有重叠,且重叠部分端元3较多。根据各端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现代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可知端元1-4分别表征陆源细颗粒沉积物、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改造砂和残留砂。结合南黄海的水文特征可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物源方向有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岩芯YSC-10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利石(68±3%),其次为绿泥石(15±2%)和高岭石(10±2%),蒙脱石(6±3%)较少。沉积物常量元素中Al2O3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其中Al2O3、MgO、K2O、TiO2、Fe2O3之间呈正相关,而MnO与Al2O3呈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知,Fl因子(45.425%)代表元素组合是K2O、P2O5、Na2O、Al2O3、MgO;F2因子(23.813%)代表元素组合为Fe2O3、TiO2;F3因子(11.316%)代表元素组合为CaO和MnO。微量元素中Ba含量最高,平均为414.92 mg/kg,其次是Rb、Zr、Sr、B、V、Zn、Cr,平均含量分别为158.18、136.19、132.36、128.6、127.89、113.57 和 100.55 mg/kg。Li、Ni、Cu 和 Pb 的平均含量在 30~80 mg/kg 之间,Y、Ga、Co、Nb、Sc、Cs、Th和As的平均含量在10~25mg/kg之间,其余微量元素含量小于5 mg/kg,甚至有些不足1 mg/kg。稀土元素(∑REE)的变化范围为172.04~199.29 mg/kg,平均为187.09 mg/kg。轻稀土(LREE)含量明显富集(平均值为169.9 mg/kg),重稀土(HREE)含量(平均值为17.46 mg/kg)丰度较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的平均值为9.72。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0.66)有明显的负异常,δCe(平均值为1.01)无明显异常。经上地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1)和δCe(平均值为0.97)均无明显异常。87Sr/86Sr值在0.720719~0.72197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21425,εNd值在-12.35~-1 1.59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2.075。结合已发表的资料,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很可能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小河沉积物的混合产物,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8.4-6.4ka,长江沉积物和黄河沉积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以黄海暖流(YSWC)为标志的现代南黄海环流体系在~6.4 ka前后形成,此时南下山东沿岸流和北上的黄海暖流在山东半岛近海海域交汇并形成海洋锋面,这些锋面会抑制沿岸流携带的黄河沉积物继续扩散进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因此,在6.4-4.2 ka期间长江冲淡水输送的长江沉积物取代黄河沉积物成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4.2 ka至今,由于东亚冬季风(EAWM)的减弱,黄海暖流减弱且主轴移动,黄海冷水团(YSCWM)减弱并收缩,导致锋面减弱且向海摆动,黄河沉积物的贡献占比略有增加。因此,本研究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受季风气候、海洋环流和海洋锋面的共同控制,认为海洋锋面的出现和变化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边缘的“源—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黄海龙,管卫兵,郑洋洋,杨成浩,王惠群,杨昀[2](2018)在《东中国海秋季三维环流诊断计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00年秋季东中国海水文观测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式FEOM(Finite Element Ocean circulation Model),在温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诊断计算100 d,模拟结果再现了环流的主要特征:由于海表面风的影响,秋季东中国海表层的环流以西南向流为主,在10m深以下由于风的影响减弱环流特征比较清晰完整。黄海北部出现一个气旋式涡旋,10m层流速大小为5 cm/s左右;浙闽沿岸流从表层到50~60m深都是存在的,流速基本不变;台湾暖流在10m层流速较大,且向陆架方向入侵明显,但是越向下越不明显,流速也有所减小。诊断计算60d后的后报计算结果显示,松弛尺度为5d可以更好地消除资料的不匹配。因此最终在诊断计算60d后开展了松弛时间为5d的40d的强诊断计算,强诊断模拟结果显示:强诊断计算能更好的模拟东中国海环流结构,相较于诊断计算,表层流速有所减弱,10 m层流速有所加强,各层流向强诊断计算和诊断计算基本一致。

石峰[3](2018)在《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海洋自然动力条件下水体生境演化过程的前沿科学问题,许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黄渤海是我国重要的近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象描述-机制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耦合设计动力模块和生态模块。动力过程依据流体动力学经典的Navier-Stokes方程对物理过程进行数学描述;生态模型根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在建立能够良好地再现水动力模型为生态模型提供可靠背景动力场的基础上,选取必要生态过程的关键要素,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北部近海海域可考虑复杂因素条件的生态动力模型,并使用不同时空尺度的多源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了一系列充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我国近海生态动力过程的基本特征。模型可以用于相关海域水动力特性和生态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和基础应用价值。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大范围计算结果的潮位提供,对潮波垂直运动过程进行逐时调和分析,模拟并验证了中国北部近海潮波的波动过程,给出了半日M2、S2和全日K1、O1四个主要分潮的传播和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成功再现了计算海域的四个半日分潮无潮点和两个全日分潮无潮点。无潮点周边振幅最小,海湾的波腹区振幅最大;经向波动小于纬向波动,类似开尔文波的传播形态;前进波围绕无潮点逆时针向左独立旋转运动。(2)通过对比验证的逐月海表面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过程看出,海表温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区域性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其演变过程主要受太阳辐射、黑潮、沿岸流、上升流温度输送和河流径流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冬季期海表温度分布稳定,自北向南升高,南北温差可达25℃以上;春季期和秋季期海表温度呈现过渡型分布形态,月变化小;夏季期升温明显,温度分布结构复杂,最高海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度普遍在18℃以上,存在冷水带结构。(3)南黄海具有独特的海槽地形,受季风等海面上层热力状况影响,是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海区。从动力模式计算结果看:域内流场结构复杂,风应力、潮动力和热力强迫条件是主要的驱动力,影响南黄海环流水平和垂向结构、上升流分布等动力过程以及海表温度、温度锋面等热力过程。七月欧拉余流场表层结构符合Ekman风海流的特征;5 m层流向与表层流向相反、环流特征显现;20 m层流速继续减小,逆时针环流结构更为明显;底层环流结构消失。夏季期余流起着重要作用。(4)通过拉格朗日粒子追踪对比试验,进一步选取33.75°N断面,定性地描述了南黄海断面尺度铅垂方向物质输运的线路轨迹。探讨了物质输运过程对风应力、潮动力、环流水平和垂向结构、旋涡、上升流的等实际动力环境要素和密度分布、垂向断面温度等热力要素的动态响应,更好地理解了环流的主驱动力。揭示了环流对南黄海内部的物质输送和能量传递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次级环流和旋涡对粒子轨迹呈现波动性的调整作用。(5)根据生态要素的属性特征和转化循环过程,建立了黄渤海海域生境演化过程与海洋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温跃层生消过程是黄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垂向温度层化结构;叶绿素浓度具有显着季节转换的气候态特征,其双峰结构特征在理论上与季节性层化理论相符合;营养盐浓度与叶绿素浓度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且呈现年周期变化特征。

郑洋洋,王惠群,管卫兵,杨成浩,黄海龙,杨昀[4](2017)在《2001年春季东中国海三维环流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2001年4月东中国海区域实测水文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式FEOM(Finite Element Ocean Model)对东中国海三维环流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模式水平网格系统采用单节点线性三角形网格,垂向使用z坐标,观测温、盐度场通过客观分析法插值得到初始条件,分别进行了诊断计算和强诊断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改进逆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演研究区域流函数和流量分布,为数值模拟提供优质可靠的开边界条件。(2)有限元模式在网格自由度方面和对研究区域的完整覆盖方面优势明显,高分辨率的垂向z坐标也可以较好地拟合海底地形,从而得到较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3)通过诊断计算,模拟再现了东中国海春季环流的多涡结构,分辨出了台湾暖流、黄海沿岸流、黄海暖流等流系。(4)比较诊断与强诊断两个计算结果,它们在定性上较为一致,在定量上有些差别,总体分布强诊断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张菀伦,刘志亮,王世红[5](2017)在《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了解南黄海涡动能的季节变化特点,本文利用气候态月平均数据分析了南黄海涡动场的季节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动能通量谱探讨了相关的变化机制。结果显示,南黄海涡动能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存在双峰结构,9月和1月各存在一个峰值,9月峰值较大,1月峰值较小。而且,上半年南黄海存在的涡主要为经向伸长,下半年主要为纬向伸长。动能通量谱的计算结果显示,9月存在的涡动能峰值主要是斜压不稳定过程直接作用的结果,而1月的峰值主要与涡涡相互作用相关。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涡动能)对南黄海进行了探究,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该海域海水动力机制的认识。

刘亚楠[6](2016)在《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南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性的大陆架浅海,长江、黄河等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沉积于此,是从源到汇沉积过程的重要一环。巨厚的沉积地层对于研究沉积动力学、海陆相互作用、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南黄海处在太平洋快板向欧亚板块俯冲带边缘,受太平洋俯冲作用明显。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发育了大量的构造变形,因此南黄海成为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实验室。本文通过南黄海中部采集的高分辨率的反射地震剖面,利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分析了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发育特征,进而结合区域背景资料,进行了沉积与构造环境的分析。根据反射外形、内部反射结构、反射强度和连续性等特征,在剖面上可以识别出浅海相、三角洲相、河口湾相和河道充填相(河流相)四类地震相。这四种沉积相是中国东部陆架最为常见的地震相。垂向上依次周期性呈现河道充填相-河口湾相-浅海相和三角洲前缘相交替变化的现象,显示随着海平面变化沉积环境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剖面反射终止模式、反射层叠加样式以及反射层内部结构,将研究区可识别深度内的反射层划分为11套地震地层层序(DS1DS11)。多数层序均包括下部的陆相(河流充填)沉积和上部的海相(浅海相、三角洲相)沉积,部分在两者之间夹有局部的海侵层(河口湾相),分别代表同一海平面升降周期的低位、高位和海侵体系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旋回。层序边界包括高振幅的侵蚀边界或者反映海退时期陆地裸露剥蚀边界。使用南黄海已发表的钻孔年代数据对地震地层层序进行定年,中更新世以来发育了7套地震层序。其中全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5.7 m,是浅海相沉积;晚更新世地层平均厚度为25 m,包括末次冰期的河道填充沉积与末次间冰期高海平面时期的海相沉积;中更新世底界的沉积深度为70 m左右,且发育一套三角洲沉积。南黄海地层的发育受构造活动影响巨大。福建岭南隆起在晚更新世之前通过阻挡海水的入侵影响地层的发育;南黄海中部隆起则通过缓慢上升来影响地层的发育,主要表现为,至中更新世结束,中部隆起上升停止,而后晚更新统地层中大量发育古河道等,表明古河流已能流过中部隆起;南黄海陆架区构造的升降运动同样会使地层遭受剥蚀影响其发育,表现为自中更新世以来地层层序与全球氧同位素对比缺少十余个旋回。

张苑伦[7](2016)在《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黄海靠近我国大陆,沿岸具有丰富的渔场和生物资源,但是从2007年开始的浒苔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研究该海域的水文结构和环流形态对于生态灾害预警和海洋渔业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ROMS模式输出的水温、流速数据,首先探究了夏季西南黄海环流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江苏外海的北向流受沿岸风影响很大而且该流动的流幅和流量整体呈现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经向流场具有为在六至八月海洋表层部分全部为浅而薄的北向流,九月几乎整层深度均为南向流的垂向分布特征;北向流流核流向在春夏季向北、秋冬季向南,南向流流核几乎全年向南流动。其次对西南黄海环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南黄海冷水团的生消过程,以及南黄海涡动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动能通量谱探讨了相关的变化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南黄海冷水团是一个季节性水团,春季开始出现,夏季达到鼎盛状态,秋季开始减弱,到冬季完全消失;位于南黄海东侧的冷水团相对比较稳定,存在的深度较深,而南黄海西侧的冷水团存在时间较短,存在位置也较浅;夏季黄海冷水团环流左支对江苏外海处北向流的强度和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黄海涡动能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存在双峰结构,九月和一月各存在一个峰值,九月峰值较大,一月峰值较小;而且,上半年南黄海存在的涡主要为经向伸长,下半年主要为纬向伸长;动能通量谱的计算结果显示,九月存在的涡动能峰值主要是斜压不稳定过程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一月的峰值主要与涡涡相互作用相关。

张菀伦[8](2016)在《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黄海靠近我国大陆,沿岸具有丰富的渔场和生物资源,但是从2007年开始的浒苔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研究该海域的水文结构和环流形态对于生态灾害预警和海洋渔业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ROMS模式输出的水温、流速数据,首先探究了夏季西南黄海环流的三维结构,结果表明:江苏外海的北向流受沿岸风影响很大而且该流动的流幅和流量整体呈现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经向流场具有为在六至八月海洋表层部分全部为浅而薄的北向流,九月几乎整层深度均为南向流的垂向分布特征;北向流流核流向在春夏季向北、秋冬季向南,南向流流核几乎全年向南流动。其次对西南黄海环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南黄海冷水团的生消过程,以及南黄海涡动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动能通量谱探讨了相关的变化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南黄海冷水团是一个季节性水团,春季开始出现,夏季达到鼎盛状态,秋季开始减弱,到冬季完全消失;位于南黄海东侧的冷水团相对比较稳定,存在的深度较深,而南黄海西侧的冷水团存在时间较短,存在位置也较浅;夏季黄海冷水团环流左支对江苏外海处北向流的强度和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黄海涡动能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存在双峰结构,九月和一月各存在一个峰值,九月峰值较大,一月峰值较小;而且,上半年南黄海存在的涡主要为经向伸长,下半年主要为纬向伸长;动能通量谱的计算结果显示,九月存在的涡动能峰值主要是斜压不稳定过程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一月的峰值主要与涡涡相互作用相关。

杨红,阎莉,王春峰,刘成秀[9](2015)在《夏、冬季苏北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垂直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将2012年8月、12月在苏北黄海海域野外调查获得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与悬沙浓度进行拟合,得知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反演结果较理想。并结合同步观测的温度、盐度等水文要素资料,对该区域夏、冬季两季悬浮泥沙的垂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输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近岸海域悬浮泥沙分布的典型性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悬沙浓度普遍高于夏季。悬浮泥沙分布及输运受苏北沿岸水、黄海西部沿岸流、长江冲淡水、黄海暖流、黄海冷水团等影响,其中黄海西部沿岸流的季节变化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苏北沿岸水携带废黄河口的再悬浮泥沙和近岸悬沙向东南外海扩散,冬季的搬运量和扩散范围显着大于夏季。黄海暖流阻碍悬沙向外海扩散,使其在近岸被大量捕集下来。夏季长江冲淡水的东北方向偏转,使得苏北南部海域悬沙分布出现层化现象。

刘萌[10](2015)在《黄东海泥质区短柱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黄东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与西太平洋边缘岛弧之间.是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条世界性大河长江与黄河在此入海,携带了大量沉积物在此沉积。在其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作用下,形成了多个泥质沉积区。这些泥质区中蕴含了大量的地质历史信息,对于揭示海底环境变化和探测海洋资源,探讨人类活动、海洋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黄东海陆的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和浙闽沿岸泥质区的188个短柱状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磁学参数和210Pb测年参数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归纳了各个参数的垂向变化与横向特征,分析了黄东海泥质区短柱状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类型、磁性矿物的磁畴信息与磁性矿物含量情况。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物磁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得到主要认识如下:1、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表明: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和浙闽沿岸泥质区的沉积物均主要以粉砂为主,其中值粒径介于0.005-0.013mm之间,分选系数较高,分选性较差。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与浙闽沿岸泥质区的沉积物多以负偏为主,平均粒径粗于中值粒径,细颗粒物质较多,峰态中等,近常态。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多为正偏,平均粒径细于中值粒径,粗颗粒物质较多。峰态很窄,主要粒径突出。3个泥质区的水动力条件都较弱,沉积环境稳定。2、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磁学分析表明:3个泥质区短柱状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垂向差异不大,其磁性矿物类型均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其磁性矿物的晶粒均以单畴和准单畴为主,但浙闽沿岸泥质区的沉积物磁畴较大,多畴颗粒和超顺磁颗粒含量较多。3个泥质区的磁性矿物富集程度自北向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的磁性矿物含量大于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而小于浙闽沿岸泥质区。3个泥质区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与沉积物的粒度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关系不大。3、对研究区沉积物的21oPb比活度测年表明: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速率为0.12~0.14 cm/yr.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的沉积速率为0.3 cm/yr。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沉积速率为0.46 cm/yr3个泥质区沉积物的210Pb比活度与深度的线性关系良好,210Pb比活度在该区域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型衰减,这表明该区域的沉积环境稳定,沉积作用连续。4、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3个泥质区的沉积环境都较为稳定,水动力条件较弱。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来源主要以黄河物质为主:济州岛西南部泥质区的沉积物来源既有黄河物质又有长江物质。浙闽沿岸泥质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物质。沉积物物源差异是其磁性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周边河流
第3章 样品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粘土矿物分析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5 Sr-Nd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4.1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1.1 传统粒度分析
        4.1.2 粒度端元分析
    4.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动力机制
    4.3 小结
第5章 岩芯YSC-10年龄与沉积特征
    5.1 年龄框架
    5.2 粘土矿物组合和特征
    5.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1 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2 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Sr-Nd同位素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物源分析与“源-汇”效应
    6.1 物源讨论
        6.1.1 粘土矿物物源指示
        6.1.2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指示
        6.1.3 Sr-Nd同位素物源指示
    6.2 “源-汇”过程
        6.2.1 阶段1(8.4-6.4 ka)
        6.2.2 阶段2(6.4-4.2 ka)
        6.2.3 阶段3 (4.2 ka后)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三维海洋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海洋水体输运过程研究进展
        1.2.3 海洋生态模型研究进展
        1.2.4 海洋卫星遥感数据研究进展
        1.2.5 中国北部近海生态环境观测特征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2 数值模型
    2.1 ROMS数值模型特点及优势
        2.1.1 动力和热力学控制方程
        2.1.2 湍流闭合模型
        2.1.3 边界条件
        2.1.4 坐标系统
        2.1.5 数值解决方法
        2.1.6 模态分离技术
    2.2 生态模型
        2.2.1 生态过程描述
        2.2.2 能量因素
        2.2.3 转化作用
    2.3 耦合模型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北部近海生态动力数学模型配置及验证
    3.1 动力模型配置
        3.1.1 模拟区域分析
        3.1.2 网格和计算步长
        3.1.3 边界条件
        3.1.4 涡动粘性系数和扩散系数
        3.1.5 初始场
    3.2 生态模型配置
        3.2.1 耦合方式
        3.2.2 边界条件和初始场
        3.2.3 重要参数说明
    3.3 计算结果验证
        3.3.1 潮波传播分布
        3.3.2 海表温度分布
        3.3.3 叶绿素浓度过程
    3.4 本章小结
4 南黄海环流结构和动力场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区域特征
    4.2 模型设置及验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平环流系统
        4.3.2 垂向环流和密度分层结构
        4.3.3 上升流平面分布
        4.3.4 温度锋面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粒子追踪法在近岸环流物质输运中的数值研究
    5.1 数值模型描述
    5.2 数值对比试验
        5.2.1 背景工况
        5.2.2 风场对垂向环流结构的影响
        5.2.3 锋面对垂向环流结构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黄渤海表层叶绿素浓度及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6.1 生态模式描述及主要生态因子取值
    6.2 表层叶绿素浓度季节分布
    6.3 不同站点深度的叶绿素浓度变化过程
    6.4 叶绿素和营养盐浓度的响应过程
    6.5 不同站点深度的温度垂向分布
    6.6 垂向断面温度跃层结构的季节变化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2001年春季东中国海三维环流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资料
    1.1 CTD数据和风场
    1.2 逆方法计算结果
    1.3 观测资料分析
2 三维数学模型
    2.1 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
    2.2 模式设置和计算方案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3.1 诊断计算结果
        3.1.1 水位场的分布
        3.1.2 水平流场的分布
    3.2 强诊断计算结果
        3.2.1 水位场的分布
        3.2.2 水平流场的分布
4 结论

(5)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 南黄海涡动能季节性变化
3 涡动发展与斜压不稳定
4 不同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
    4.1 谱演化方程
    4.2 计算结果
5 总结与讨论

(6)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项目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第四纪历史
        1.2.2 大陆架研究现状
        1.2.3 南黄海研究历史
        1.2.4 南黄海第四纪地层学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南黄海沉积物
    2.3 南黄海环流系统与沿岸水系
    2.4 构造背景与演化历史
3 资料与方法
    3.1 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
    3.2 年代学钻孔
    3.3 地震地层学方法
        3.3.1 层序顶界的反射终端模式
        3.3.2 层序底界反射终端模式
        3.3.3 体系域
        3.3.4 地震相单元的外形
        3.3.5 地震相单元内部反射结构
4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
    4.1 地震反射界面识别
    4.2 典型地震相识别
    4.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
5 地震地层层序年代划分
6 构造变形
    6.1 构造变形识别
    6.2 构造变形发育时代分析
7 构造-沉积环境分析
    7.1 福建-岭南隆起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7.2 南黄海中部隆起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7.3 陆架构造升降对沉积环境的影响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现状
    1.2 资料介绍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
    2.1 西南黄海背景场基本特征
        2.1.1 经向风场基本特征
        2.1.2 经向流场基本特征
    2.2 夏季西南黄海流场水平特征
    2.3 与理论模型对比
        2.3.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3.2 理论模型结果
    2.4 夏季西南黄海北向流流幅和流量
        2.4.1 计算方法
        2.4.2 流幅和流量
    2.5 夏季西南黄海西岸流场垂向分布特征
        2.5.1 经向流场在34°N、35°N断面的分布特点
        2.5.2 34°N、35°N断面经向流核流速的季节变化
    2.6 夏季西南黄海垂向流特征
    2.7 章末小结
第三章 西南黄海流场影响机制
    3.1 南黄海冷水团生消过程
        3.1.1 南黄海在不同深度上温度分布特征
        3.1.2 南黄海35.5°N和33.5°N断面上温度分布特征
    3.2 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3.2.1 研究区域
        3.2.2 南黄海涡动能季节性变化
        3.2.3 涡动发展与斜压不稳定
        3.2.4 不同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
    3.3 章末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目录

(8)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现状
    1.2 资料介绍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
    2.1 西南黄海背景场基本特征
        2.1.1 经向风场基本特征
        2.1.2 经向流场基本特征
    2.2 夏季西南黄海流场水平特征
    2.3 与理论模型对比
        2.3.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3.2 理论模型结果
    2.4 夏季西南黄海北向流流幅和流量
        2.4.1 计算方法
        2.4.2 流幅和流量
    2.5 夏季西南黄海西岸流场垂向分布特征
        2.5.1 经向流场在 34°N、35°N断面的分布特点
        2.5.2 34°N、35°N断面经向流核流速的季节变化
    2.6 夏季西南黄海垂向流特征
    2.7 章末小结
第三章 西南黄海流场影响机制
    3.1 南黄海冷水团生消过程
        3.1.1 南黄海在不同深度上温度分布特征
        3.1.2 南黄海 35.5°N和 33.5°N断面上温度分布特征
    3.2 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3.2.1 研究区域
        3.2.2 南黄海涡动能季节性变化
        3.2.3 涡动发展与斜压不稳定
        3.2.4 不同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
    3.3 章末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发表目录

(9)夏、冬季苏北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垂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
    1.2后向散射强度估算悬浮泥沙浓度的反演算法
    1.3悬浮泥沙浓度、温度、盐度层化系数
2结果与讨论
    2.1夏、冬季悬沙浓度垂向分布特征
        2.1.1夏季
        2.1.2冬季
    2.2形成原因分析与讨论
        2.2.1夏季
        2.2.2冬季
3结论

(10)黄东海泥质区短柱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环境磁学简介及其在黄东海沉积物中的应用
    0.4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思路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黄海概况
        1.1.1 黄海的地理概况
        1.1.2 黄海的构造特征
        1.1.3 黄海的气候特征
        1.1.4 黄海的水文及环流特征
        1.1.5 黄海的底质特征
    1.2 东海概况
        1.2.1 东海的地理概况
        1.2.2 东海的构造特征
        1.2.3 东海的气候特征
        1.2.4 东海的水文及环流特征
        1.2.5 东海的底质特征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样品来源
    2.2 样品处理和实验分析
        2.2.1 粒度测试
        2.2.2 环境磁学测试
        2.2.3 ~(210)Pb比活度测量
3 沉积物的粒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海洋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
    3.2 粒度分析的标准
    3.3 研究区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4 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特征
    4.1 磁学参数及其表征意义
    4.2 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类型
    4.3 沉积物磁性矿物的晶粒特征
    4.4 研究区磁性矿物的富集程度
    4.5 5根柱状样磁性特征的垂向特征
    4.6 沉积物磁性特征与粒度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关系
    4.7 小结
5 沉积物的磁性特征与沉积环境
    5.1 沉积物的~(210)Pb比活度测量结果与分析
        5.1.1 沉积物~(210)Pb比活度测量的方法
        5.1.2 研究区沉积物的~(210)Pb比活度特征
    5.2 黄东海泥质区沉积物的磁学特征探讨
    5.3 沉积物磁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5.4 研究区近260年来的磁性特征与沉积环境变化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D]. 赵思琪. 山东大学, 2021(12)
  • [2]东中国海秋季三维环流诊断计算分析[J]. 黄海龙,管卫兵,郑洋洋,杨成浩,王惠群,杨昀. 海洋科学, 2018(08)
  • [3]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 石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4]2001年春季东中国海三维环流的数值模拟[J]. 郑洋洋,王惠群,管卫兵,杨成浩,黄海龙,杨昀. 海洋学研究, 2017(04)
  • [5]南黄海涡动能及其谱特征的季节性变化[J]. 张菀伦,刘志亮,王世红. 海洋科学, 2017(03)
  • [6]南黄海中部中更新世以来地震地层学特征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D]. 刘亚楠.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6(02)
  • [7]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D]. 张苑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 [8]夏季西南黄海环流三维结构及其影响机制[D]. 张菀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6(04)
  • [9]夏、冬季苏北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垂直分布特征[J]. 杨红,阎莉,王春峰,刘成秀.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4)
  • [10]黄东海泥质区短柱沉积物的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刘萌.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标签:;  ;  

南黄海环流的一些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