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信道配置

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信道配置

一、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迟铭[1](2013)在《基于SDH数字微波技术模拟传输网络改造》文中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电视、数字广播进入千万家庭万户中,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收看数字化节目,需要数字化的传输手段,SDH数字微波传输方式能够满足偏远地区农牧民收听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SDH数字微波通信具有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强,保密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信息畅通的重要传输方式。微波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通过根据SDH数字微波传输标准,结合呼伦贝尔市微波线路实际情况,通过对实际数据详细分析,完成数字微波传输路径设计和计算,并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衰落对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全市微波数字化改造。

孟德良[2](2012)在《无线电台站数据检验软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无线电台站管理则是无线电管理的基础工作,无线电台站数据是无线电管理基础性数据。一方面,台站数据能体现出各类无线电业务、通信系统的发展变化情况,为无线电频率的划分、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它能体现已设台站的重要参数,为频率指配和干扰查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保证台站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做好无线电台站管理乃至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各省无线电台站数据库为基础,针对数据库中台站数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研究了有效查找错误、发现问题的方法,设计了无线电台站数据检验软件,促进了各省台站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台站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本人的研究工作。第二章主要研究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的分类、用途和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类无线电通信业务系统选表对照,并深入研究了《无线电管理台站数据库结构技术标准》中规范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字典。第三章提出了台站数据检验软件的总体设计思想并完成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第四章详细设计了对各类无线电通信业务系统台站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检验的方法。第五章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李正伟[3](2011)在《机动测量群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项目为背景,从实际环境和任务要求出发,对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重点对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和任务,明确了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对系统的组网方式、技术体制、工作频段、微波设备调制解调机制、均衡技术等关键技术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针对机动应用环境,对微波通信链路可靠度算法进行研究,总结了一套完整实用的微波通信链路可靠度算法。然后,重点对微波设备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包括调制解调器技术、自适应均衡器技术和自适应ECCM管理技术等;对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包括车辆和方舱改装、系统防雷接地等;并对34M微波设备、16E1网桥、网络型IP图像编解码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了研制与总结。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技术总结,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乔亚琼[4](2010)在《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目针对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传输IP业务存在不支持虚拟专用网和电路仿真、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通过对SDH、IP over SDH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利用MSTP的技术优势,将MSTP技术引入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结合某省的广电数字微波传输网络的建设,通过对MSTP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网络传输方案、组网方式及电路组网设计,对网络传输系统、辅助系统及传输设备提出具体技术要求,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满足了该省广电微波数字传输网络组网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多业务传送平台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的可行性。MSTP在SDH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以太网、ATM、MPLS、RPR等数据技术的优点,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MSTP使SDH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传输平台,同时也使SDH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马俊杰[5](2009)在《电磁兼容性分析及其在无线电台(站)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无线电因其自身优点已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而有限的频谱资源和人们生活的相对集中,导致城区频率使用率高、台站设置密集、电磁环境恶化。如果无线电管理部门在审批和管理台(站)时电磁兼容分析不当,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干扰。目前,在我区登记的卫星地球站共81个(不含VSAT),微波站5100多站,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考虑到我区近年来地球站和微波站设台审批多、卫星地球站国际协调来函多和我区目前电磁兼容分析开展滞后等因素,按照ITU建议书、《无线电规则》和相关国标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以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库为基础,通过选择合理的传播模型,给出了卫星地球站协调区的绘制方法,新设卫星地球站与已设微波站之间干扰计算,微波站之间干扰计算的基本思想,计算方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本文提出了无线电管理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对科学的指配无线电频率、合理布局无线电台(站)和消除无线电干扰隐患具有实际意义,并对提高全区的电磁兼容分析能力有着参考和推动作用。

裴继勇[6](2007)在《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及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也逐步走向数字化,数字视频广播DVB、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度电视HDTV等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也正在运作之中。数字化的节目,需要数字化的传输手段。SDH微波传输方式能够大容量,长距离,宽范围的将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送到全省范围,SDH微波是数字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省范围传输解决方案的主要选择。近年来敌对势力攻击卫星、阻断光缆,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随着安全播出形势的日益严峻,微波传输日益成为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络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是国家和地方的安全保障预警体系之一,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命脉和渠道之一,是提供广播电视业务高可靠性传输保障的平台,是抗拒自然灾害和抵御人为破坏重要传输方式。本文按照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改造的工程实践过程,从方案确定、路由设计、线路计算、衰落分析、对抗措施、线路拓展、业务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本文的第一章对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的总体情况进行综述性的介绍,并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的第二章对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方案的提出以及改造方案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并最终确定以局属高山台转播台为节点,以SDH数字微波为干线方式,采用SDH与PDH微波相结合的改造方案。第三章对全省路由设计及线路计算微波线路的传输。第四章对衰落问题分析及长站距解决。第五章介绍了线路扩展及功能拓展。

吕华玮[7](2006)在《数字电视微波传输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数字电视频道的陆续开播,数字电视正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视听享受,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由于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主要面向城市,未能迅速触及农村及偏远地区,研究一种经济的、适合于快速建设的数字电视传输系统成为当务之急。现有文献中,有关HFC网络的数字电视系统以及数字电视服务业务的研究居多,而对于利用已有的模拟微波传输网实现数字电视传输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此类研究应被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更多的数字电视的服务对象的期待,还关系到更大的数字电视商业化市场空间的开发。 结合泰安市广播电视局数字电视微波传输系统建设项目,依据泰安电视台电视传输系统的实际运行现状和技术条件,本文提出运用数字电视微波传输技术,对其原有的模拟微波传输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方案,研究了与数字电视微波传输系统紧密相关的部分关键技术,并通过分析计算设计出一种低成本的、符合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微波传输系统,实现了远距离传输多套数字电视节目和数字广播的要求。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解决了地形复杂山区的居民收听、收看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困难。

张春凌[8](2005)在《LMDS固定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设计》文中认为LMDS是一种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图像业务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一般工作于26GHz以上频段。作为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具有可用频带宽、支持双向通信业务、系统扩展性好、具有专用频率许可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城市高密度用户地区(如商业大楼)提供宽带通信服务。LMDS被视为当今宽带接入技术热点之一。 本文介绍了LMDS的系统结构及技术特点,重点探讨了LMDS的网络设计及其应用。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LMDS的概述部分,介绍了LMDS的定义、应用等内容,并与其他接入技术作了详细的比较。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LMDS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简要介绍了LMDS的标准化工作。 第三章介绍了LMDS的技术特点,包括调制解调技术、通信方式、工作频段分配、交叉极化等内容。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无线网络设计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对系统容量、组网方式、雨衰特性、覆盖范围、链路预测和频率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河南移动LMDS接入的一种解决方案。 第五章介绍了网络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网络建设时的成本特点。 第六章简要介绍了网络管理性能。 最后为结束语部分,展望了LMDS发展前景,提出了推广技术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9](2005)在《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文中研究说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春华秋实路,她为中国通信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骨干人才。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北邮人的见证,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每每留下了北邮人的身影。本期我们选取了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上的60件大事,并随机采访了60位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业内人士,让我们一起在对中国通信业辉煌发展史的回忆当中,共同找寻北邮人所留下的历史足迹。

张强,潘子春[10](2004)在《安徽电力通信2GHz微波设备改频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电力通信2GHz微波面临着让频问题。如果对微波设备进行更换,所需费用将很大。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GHz微波设备加装2GHz微波变频装置的改频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改频思路和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让频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二、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DH数字微波技术模拟传输网络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微波改造背景
        1.1.1 数字微波传输的优越性
        1.1.2 数字微波改造的必要性
    1.2 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微波数字化改造的目标
    1.3 数字微波改造的意义
第二章 数字微波传输网络方案的确定
    2.1 SDH数字微波技术的发展及优势
        2.1.1 SDH数字微波通信发展过程
        2.1.2 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主要组成设备
        2.1.3 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
        2.1.4 SDH数字微波通信的优势
    2.2 呼伦贝尔市微波数字化改造方案的确定
        2.2.1 数字化改造设计施工原则
        2.2.2 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电路规划
        2.2.3 电路设计能够实现的功能
    2.3 微波数字化改造方案所需设备要求及技术标准
        2.3.1 所需基础设备及技术标准
        2.3.2 系统技术标准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微波路径设计及计算
    3.1 微波数字化改造路由设计标准及规定
        3.1.1 电路标准
        3.1.2 误码性能标准
        3.1.3 不可用性指标
        3.1.4 传播余隙标准
        3.1.5 数字微波改造的频率、波道、极化标准
    3.2 微波数字化改造路径设计及计算
        3.2.1 传播路径中余隙的计算
        3.2.2 瑞利衰落概率计算
        3.2.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断率计算
        3.2.4 传输过程中失真产生的中断率计算
    3.3 微波数字化改造路径计算结果
        3.3.1 数字微波改造路由余隙计算结果
        3.3.2 数字微波改造路由中断概率计算结果
第四章 数字微波传输过程中抗衰落途径
    4.1 环境因素对数字微波衰落的影响
        4.1.1 大气层对数字微波传输衰落的影响
        4.1.2 地面对数字微波传输衰落的影响
    4.2 衰落的分类及特点
        4.2.1 平衰落
        4.2.2 频率选择性衰落
    4.3 常用的改善衰落的几种措施
        4.3.1 选择合适的地形和天线高度
        4.3.2 采用分集接收技术
        4.3.3 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
        4.3.4 采取组成自愈环路保护技术
    4.4 全市数字微波系统改善衰落的措施
第五章 全市支线路由改造及业务拓展
    5.1 支线路由改造
    5.2 开展基本业务
    5.3 开展增值业务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无线电台站数据检验软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1.3 学位论文研究成果
    1.4 学位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2.1.1 概述
        2.1.2 表格的分类和用途
        2.1.3 表格的主要组成
        2.1.4 各类通信业务系统类型对应表格
    2.2 无线电台站数据库结构技术标准
        2.2.1 概述
        2.2.2 数据库结构
        2.2.3 数据字典
第三章 台站数据检验软件总体设计
    3.1 台站数据检验软件的总体设计思路
    3.2 全国无线电台站数据的存储模式
    3.3 建立频率比对数据库
    3.4 台站数据库检验软件功能设计
    3.5 台站数据检验的依据
        3.5.1 规范性检验的依据
        3.5.2 完整性检验的依据
        3.5.3 准确性检验的依据
第四章 台站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检验详细设计
    4.1 模拟微波
        4.1.1 系统判定
        4.1.2 文件依据
        4.1.3 准确性检验
    4.2 1GHz以上数字微波
        4.2.1 系统判定
        4.2.2 文件依据
        4.2.3 选择表格
        4.2.4 完整性检验
        4.2.5 准确性检验
    4.3 点对点/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
        4.3.1 系统判定
        4.3.2 文件依据
        4.3.3 选择表格
        4.3.4 完整性检验
        4.3.5 准确性检验
    4.4 2.6GHzMMDS
        4.4.1 系统判定
        4.4.2 文件依据
        4.4.3 选择表格
        4.4.4 完整性检验
        4.4.5 准确性检验
    4.5 无线局域网
        4.5.1 系统判定
        4.5.2 文件依据
        4.5.3 选择表格
        4.5.4 完整性检验
        4.5.5 准确性检验
    4.6 3.5GHz固定无线接入
        4.6.1 系统判定
        4.6.2 文件依据
        4.6.3 选择表格
        4.6.4 完整性检验
        4.6.5 准确性检验
    4.7 26GHzLMDS
        4.7.1 系统判定
        4.7.2 文件依据
        4.7.3 选择表格
        4.7.4 完整性检验
        4.7.5 准确性检验
    4.8 公众移动通信系统
        4.8.1 系统判定
        4.8.2 文件依据
        4.8.3 选择表格
        4.8.4 完整性检验
        4.8.5 准确性检验
    4.9 SCDMA
        4.9.1 系统判定
        4.9.2 文件依据
        4.9.3 选择表格
        4.9.4 完整性检验
        4.9.5 准确性检验
    4.10 集群通信系统
        4.10.1 系统判定
        4.10.2 文件依据
        4.10.3 选择表格
        4.10.4 完整性检验
        4.10.5 准确性检验
    4.11 超短波通信系统(对讲机)
        4.11.1 系统判定
        4.11.2 文件依据
        4.11.3 选择表格
        4.11.4 完整性检验
        4.11.5 准确性检验
    4.12 无中心通信系统
        4.12.1 系统判定
        4.12.2 文件依据
        4.12.3 选择表格
        4.12.4 完整性检验
        4.12.5 准确性检验
    4.13 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4.13.1 系统判定
        4.13.2 文件依据
        4.13.3 选择表格
        4.13.4 完整性检验
        4.13.5 准确性检验
    4.14 寻呼通信系统
        4.14.1 系统判定
        4.14.2 文件依据
        4.14.3 选择表格
        4.14.4 完整性检验
        4.14.5 准确性检验
    4.15 广播业务
        4.15.1 系统判定
        4.15.2 文件依据
        4.15.3 选择表格
        4.15.4 完整性检验
        4.15.5 准确性检验
    4.16 短波通信系统
        4.16.1 系统判定
        4.16.2 文件依据
        4.16.3 选择表格
        4.16.4 完整性检验
        4.16.5 准确性检验
    4.17 卫星地球站
        4.17.1 系统判定
        4.17.2 选择表格
        4.17.3 完整性检验
        4.17.4 准确性检验
    4.18 总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总结
    5.2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3)机动测量群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1.2 微波通信的发展与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总体研究
    2.1 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
        2.1.1 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任务
        2.1.2 机动测量群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2.2 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2.2.1 系统网络结构和业务要求
        2.2.2 传输质量指标要求
        2.2.3 其他使用要求
    2.3 关键技术研究
        2.3.1 系统组网方式
        2.3.2 同步方式与技术体制
        2.3.3 工作频段
        2.3.4 调制解调方式
        2.3.5 自适应均衡技术
        2.3.6 业务实现
    2.4 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第三章 微波通信链路可靠度算法分析
    3.1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指标要求确定
    3.2 电波传播路径效应的估计和控制
    3.3 大气效应的估计和控制
第四章 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4.1 微波设备设计
        4.1.1 调制解调器
        4.1.2 自适应均衡器设计
        4.1.3 自适应ECCM 管理设计
    4.2 工程设计
        4.2.1 车辆和方舱改装设计
        4.2.2 微波天线架设设计
        4.2.3 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4.2.4 方舱车辆抗风设计
第五章 关键设备研制
    5.1 微波设备研制
        5.1.1 系统组成
        5.1.2 功能及特点
        5.1.3 调制解调器测试结果
        5.1.4 设备研制总结
    5.2 业务设备研制
        5.2.1 16E1 网桥设备
        5.2.2 网络型IP 图像编解码器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4)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背景
        1.1.1 数字微波通信的发展现状
        1.1.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优势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SDH数字微波通信
    2.1 SDH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
        2.1.1 多电平编码调制技术(MLCM)
        2.1.2 自适应频域和时域均衡技术
        2.1.3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
        2.1.4 线性高功率放大器和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TPC)
        2.1.5 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技术
        2.1.6 高/超高性能天线
        2.1.7 分集技术
        2.1.8 网络管理技术
    2.2 SDH微波通信系统应用状况
        2.2.1 SDH体制的特点
        2.2.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主要应用场合
        2.2.3 SDH技术在国内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应用
        2.2.4 SDH技术在国内广播电视省级干线传输网中的应用实例
    2.3 IP over SDH技术
        2.3.1 IP over SDH技术的产生
        2.3.2 IP over SDH技术的优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3.1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产生背景
    3.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功能模型及特点
        3.2.1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功能模型
        3.2.2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特点
    3.3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发展历程
    3.4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关键技术
        3.4.1 通用成帧规程(GFP)
        3.4.2 级联技术
        3.4.3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
        3.4.4 弹性分组环(RPR)
        3.4.5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3.5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的主要应用方向
        3.5.1 利用MSTP构建城域网
        3.5.2 MSTP为3G网络准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电数字微波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应用
    4.1 广电微波网现状及项目规划目标
    4.2 传输技术及方案确定
        4.2.1 数字微波传输网
        4.2.2 MSTP技术可行性分析
        4.2.3 方案确定
    4.3 组网方式及电路通信组织
        4.3.1 组网方式
        4.3.2 电路通信组织
        4.3.3 业务类型及接口配置
        4.3.4 通道容量配置
    4.4 MSTP设备要求
        4.4.1 MSTP设备基本功能
        4.4.2 MSTP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4.5 辅助系统
        4.5.1 网络管理系统
        4.5.2 同步系统
    4.6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4.6.1 SDH性能指标
        4.6.2 以太网性能指标
    4.7 设备选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写说明
致谢

(5)电磁兼容性分析及其在无线电台(站)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电磁兼容(EMC)概述
    1.3 电磁兼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电磁兼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电磁兼容性分析在无线电台(站)管理中的应用
        1.5.1 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1.5.2 台站管理中涉及电磁兼容要求
        1.5.3 电磁兼容性分析在无线电台(站)管理中的应用
    1.6 本文主要内容
2 无线电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无线电频率划分
        2.2.1 无线电频带和波段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2.3 无线电业务分类
    2.4 无线电波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2.4.1 地波传播
        2.4.2 天波传播
        2.4.3 散射波传播
        2.4.4 空间波传播
    2.5 无线电干扰
3 卫星地球站对微波站干扰分析
    3.1 概述
    3.2 卫星地球站对微波站的干扰计算
        3.2.1 基本思路
        3.2.2 计算流程
        3.2.3 计算方法
    3.3 卫星地球站协调区确定
        3.3.1 协调区确定目的及方法
        3.3.2 参数确定
        3.3.3 协调距离计算
        3.3.4 协调区确定
4 微波站与微波站干扰分析
    4.1 概述
    4.2 微波站间干扰分析
        4.2.1 基本参数确定
        4.2.2 载波干扰比C/I的计算
        4.2.3 同波道干扰
        4.2.4 相邻波道干扰计算
5 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略语表
附录

(6)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广电系统利用微波传输的优势
        1.1.2 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
    1.2 数字化改造的目标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方案的确定
    2.1 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的多种途径
        2.1.1 直接复用调制方式
        2.1.2 PDH 数字微波方式
        2.1.3 SDH 数字微波方式
    2.2 数字化改造方案确定
        2.2.1 数字化改造基本原则
        2.2.2 电路的基本设置
        2.2.3 电路的传输容量
    2.3 方案的技术要求
        2.3.1 一般性技术要求
        2.3.2 系统技术要求
第三章 全省路由设计及线路计算
    3.1 扩容需求
    3.2 技术指标
        3.2.1 电路标准
        3.2.2 可用性指标
        3.2.3 余隙标准
        3.2.4 频率、波道及极化配置
    3.3 系统性能计算方法
        3.3.1 微波传播路径与余隙
        3.3.2 瑞利衰落发生概率
        3.3.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比特差错性能预测
        3.3.4 计算公式
        3.3.5 传输失真引入的误码的计算
        3.3.6 总概率
    3.4 数值计算结果
        3.4.1 路径余隙计算
        3.4.2 反射点计算
        3.4.3 中断概率计算
第四章 微波衰落及对抗措施分析
    4.1 影响微波通信传输的主要因素
        4.1.1 反射波对微波传输的影响
        4.1.2 大气层对微波传输的影响
    4.2 衰落的种类及对抗措施
        4.2.1 衰落的种类及特点
        4.2.2 衰落的对抗措施
        4.2.3 长站距的具体分析
第五章 链路扩展与业务拓展
    5.1 链路扩展
    5.2 数字微波网络的开发利用
        5.2.1 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发挥干线的规模优势
        5.2.2 主流业务的开展和使用
        5.2.3 大力发展增值数据业务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数字电视微波传输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数字电视概述
    1.2 数字电视发展状况
    1.3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2.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2.1 数字电视传输方式
    2.2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2.3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3. 数字电视信号处理技术
    3.1 数字电视信号
    3.2 数字电视信号处理技术
4.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4.1 数字微波系统概述
    4.2 数字微波传输设备
5. 模拟微波传输系统数字化改造方案
    5.1 技术原理分析
    5.2 设计原则与标准
    5.3 方案设计与系统调试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LMDS固定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LMDS概述
    1.1 宽带的固定无线接入手段
    1.2 LMDS定义
    1.3 LMDS的应用
        1.3.1 LMDS提供的业务
        1.3.2 LMDS系统的其他应用
    1.4 LMDS与其他接入技术的比较
        1.4.1 与常见有线接入方式的比较
        1.4.2 与常见无线接入方式的比较
    1.5 小结
第二章 LMDS基本结构及标准化工作
    2.1 基础骨干网络
    2.2 基站系统
    2.3 用户端设备
    2.4 网管运营中心(NOC)
    2.5 标准化工作
第三章 LMDS技术特点
    3.1 LMDS系统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
        3.1.1 二相移相键控(BPSK)
        3.1.2 多相移相键控(MPSK)
        3.1.2.1 实值带通信号的复包络正交I/Q带通采样
        3.1.2.2 正交基的选择
        3.1.2.3 各种调制信号正交分解及解调算法
        3.1.2.4 8PSK调制与解调
        3.1.2.5 TCM-8PSK调制与解调
        3.1.3 正交调幅
        3.1.4 应用情况
    3.2 通信方式
        3.2.1 双工通信方式
        3.2.1.1 时分复用(TDM)方式
        3.2.2.2 频分复用(FDM)方式
        3.2.2 复用/多址接入方式
        3.2.2.1 TDM/TDMA
        3.2.2.2 FDM/FDMA
    3.3 工作频段分配
        3.3.1 频率配置的基本原则
        3.3.2 频率复用度
        3.3.3 频率配置原则
        3.3.4 频率与传播距离
    3.4 交叉极化
第四章 LMDS的网络设计
    4.1 系统容量
        4.1.1 设备特点
        4.1.2 增扩系统容量方法
    4.2 系统组网
        4.2.1 组网原则
        4.2.2 拓扑结构
        4.2.3 选择站址
    4.3 雨衰特性
        4.3.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4.3.2 雨衰产生的机理
        4.3.3 雨衰带来的影响
        4.3.4 降低雨衰影响的措施
        4.3.5 举例
    4.4 链路可用度与覆盖范围
    4.5 频率规划
        4.5.1 频率规划配置原则
        4.5.2 中国LMDS规划频段
        4.5.3 信道利用率
    4.6 主要性能指标
    4.7 网络应用实例(案例)
        4.7.1 网络总体结构
        4.7.2 系统结构
        4.7.3 波道配置方案
        4.7.4 设备配置
        4.7.5 中心站设置方案
        4.7.6 系统相关参数
        4.7.7 频谱使用效率
第五章 LMDS的网络实施
    5.1 系统规划特性
    5.2 无线设备安装
    5.3 中心站电源
    5.4 接地系统和防雷要求
    5.5 电磁辐射防护
    5.6 室外架设
    5.7 工程验收
    5.8 成本特点
        5.8.1 成本构成
        5.8.2 成本问题上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5.8.3 经济案例分析
第六章 LMDS的网络管理性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及发表论文

(10)安徽电力通信2GHz微波设备改频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改频方式的确定
    (1) 方案一
    (2) 方案二
2 试验技术方案
    2.1 频段的选择
    2.2 试验的方法
    2.3 试验电路工作原理
3 主要技术及实现方法
    3.1 射频滤波器
    3.2 功率放大器
    3.3 微波本振源
    3.4 微波变频组件
    3.5 电源
    3.6 变频装置的结构
4 试验效果
5 结束语

四、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DH数字微波技术模拟传输网络改造[D]. 迟铭.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2]无线电台站数据检验软件系统设计[D]. 孟德良.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3]机动测量群综合业务宽带车载微波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正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4]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在数字微波传输网络中的应用[D]. 乔亚琼.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5]电磁兼容性分析及其在无线电台(站)管理中的应用[D]. 马俊杰. 内蒙古大学, 2009(S1)
  • [6]模拟微波传输网络数字化改造及实现[D]. 裴继勇. 山东大学, 2007(03)
  • [7]数字电视微波传输研究与应用[D]. 吕华玮.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
  • [8]LMDS固定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设计[D]. 张春凌.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1)
  • [9]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J].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 通信世界, 2005(37)
  • [10]安徽电力通信2GHz微波设备改频试验[J]. 张强,潘子春. 电力系统通信, 2004(05)

标签:;  ;  ;  ;  ;  

信息产业部调整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信道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