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结合思想的探索:结合方法、创新成果

三个代表结合思想的探索:结合方法、创新成果

一、三个代表"中的结合思想探究——结合的方法,创新的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闫雪雅[1](2021)在《中英报纸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光明日报》和《泰晤士报》为例(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诺贝尔文学奖所承载的文学符号以及媒体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报道,是文学传播的典型缩影。本文选取《光明日报》和《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以两报近十年来(2011年-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文本为样本,从框架理论视角出发,对两报报道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框架分析,比较两报是如何呈现这一奖项的,考察媒体对诺贝尔文学奖报道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社会文化、媒体内部、个体认知三个方面分析框架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两报的诺贝尔文学奖报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媒介通常会基于现实情境和职业意识形态进行框架选择,所以常常会形成某些通用框架,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事实框架就是《光明日报》和《泰晤士报》通用框架,并且两报报道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偏事件性轻价值性,重娱乐性而轻文学性。但更为明显的是两报构建了风格迥异的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光明日报》建构了和平、严肃、宣传框架,报道多是基于诺贝尔文学奖事件本身,联系到中国的社会与文学发展,引导公众关注中国文学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泰晤士报》建构了事实、平衡、冲突框架,注重从特殊角度进行报道,不介意挖掘不和谐的因素,擅长利用深度报道来强化某种观点。无论是中方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媒体所刻画的诺贝尔文学奖形象更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文学特质被模糊、文学价值被消解,这种报道的偏向根源于社会语境和利益诉求。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通过媒介与公众进行联系的最直接、最频繁的方式,媒体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议题的报道不仅要说明现实,帮助公众认识诺贝尔文学奖,也应深层次诠释意义,引导受众抵达奖项背后的意义空间,在坚持事实与价值统一的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新闻框架。

贺文鑫[2](2021)在《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文中提出网络语言泛指互联网载体下使用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幽默与背后蕴含的社会因素呈现出当代网络文化特色。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语言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部分规范正向且广为流传的英汉网络语言被收录到权威词典中,成为通用词汇。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美国作家瑞安·M·米尔纳与惠特尼·菲利普斯共同撰写的《矛盾的互联网:网络上的恶作剧、古怪与敌对》(The Ambivalent Internet:Mischief,Oddity,and Antagonism Online)一书,该书运用网络语言词句撰写和举例,深入探讨了国外网络表达中暗藏的矛盾性特征。国内外网络与社会文化内核相通,但不同语言在构词表意方面微妙的差异为不断涌现的网络新词语构筑了理解门槛。按照传统翻译方法可能难以将国外网络文化还原给对其缺乏了解的目标读者,这为笔者提供了结合中文网络表达进行翻译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英汉网络语言都具有简洁通俗、创新善变和社会性特征,其构词上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理据。时下很多英文网络语言缺乏精准汉译,而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中仍然缺乏深入的讨论和翻译策略研究。本文通过理据分析抽丝剥茧,以选书翻译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保留性、可读性、灵活性三大翻译原则,与追根溯源、增补删改、变音对译、同化迁移、情景补充五大翻译策略,尽可能还原文本特色,提供符合中文网络表达习惯的译文。经问卷验证,各译例在读者间取得了较高认可,展示出理据视角下翻译原则与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英文网络语言的汉译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网络语言翻译研究添砖加瓦。选书中涉及到的各类网络语言现象也可为网络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案例与素材。

林海云[3](2021)在《广东省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妇女是扎根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和建设者,也是基层治理与乡村和谐的参与者、稳压器。但因受传统观念与自身素质等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行为更多表现为点缀、非权力的外围参与。互联网的出现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也为政府与农村妇女之间建立起新的桥接[1]。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各市县之间普遍面临经济实力、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情况明显不平衡的共性现象和问题。农村妇女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主力军之一,其网络政治参与观念和能力至关重要。基于自身在惠州市乡镇工作背景,为提高惠州市农村妇女网路政治参与行为水平,促进基层民主治理在惠州市的落实到位,需要从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现状出发,了解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等重点问题,以此为我国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和路径的优化改善提供参考性建议和对策。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民主参与理论和公民自愿模型的理论基础上,以政治效能感、政治兴趣和社交媒体使用作为主要自变量,以人口学特征为控制变量,以农村妇女网络参政行为为因变量,提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相关数据,并运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表现情况处于一般水平,这意味着目前惠州市农村妇女对于网络上进行政治参与这一新路径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倾向和参与意愿。政治兴趣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相关性最强,具有较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正向预测力。其次为政治效能感,而社交媒体使用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弱。此外,农村妇女的年龄、政治面貌、学历水平等影响因素也会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产生明显差异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包括激发农村妇女参与兴趣、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使用属性、提升农村妇女政治效能感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杨超[5](2020)在《胶质瘤发生和进展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术中多点取材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构建新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基因突变图谱,发现通过传统单点取材测序构建的数据库不易发现的GBM驱动基因突变;通过肿瘤突变进化树分析,找到关键的GBM突变演化途径,为新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思考方向。2.利用CGGA数据库开放的胶质瘤lnc RNA、m RNA、mi RNA测序和芯片数据库,并结合Target Scan、Mi Randa和Pic Tar三个用于mi RNA靶向基因预测的数据库,构建全新的ce RNA网络,以探索出促使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多维基因互作网络,为探索胶质瘤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探索角度。方法:1.对GBM患者进行术中多点、多方位取材,并对每个位点的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结合患者的血液细胞DNA的测序结果,获得体细胞突变测序结果。2.使用Strelka软件检测了somatic INDEL位点,并使用Annovar软件对其进行注释。使用Control-FREEC和lumpy软件检测成对的肿瘤和正常组织样本中的somatic CNV和SV,并绘制出新的GBM体细胞突变图谱。3.使用Mu Si C软件分析肿瘤中的高频突变基因,并利用KEGG,PID和Reactome数据库对高频突变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4.将体细胞突变与已知的三个肿瘤驱动基因数据库CGC513、Bert Vogelstein125和SMG127进行比对筛选出肿瘤样本中的已知驱动基因,绘制出新的GBM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图谱。5.利用Pyclone软件,根据Somatic位点的突变频率Vaf(variant allele frequency)和拷贝数变异,计算肿瘤的突变细胞比例CCF(cancer cell fraction),研究克隆结构。依据获得获得的CCF,采用Clon Evol软件分析肿瘤样本间的进化关系。6.构建胶质瘤ce RNA互作网络,找出处于网络中心并与其他基因互作关系最密切的基因。并利用体外细胞学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验证核心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具体作用效果。结果:1.多点取材获得体细胞突变图谱比传统取材方式更全面,能发现因肿瘤异质性而只出现在部分肿瘤区域的基因突变。2.新的基因突变图谱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MUC16预示GBM患者经标准治疗后良好的预后效果。3.进化树分析结果提示EGFR p.L861Q突变在原发GBM向复发演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4.血液中的ct DNA可以预测GBM的总体遗传信息。5.长非编码RNA HERC2P2在由lnc RNA、mi RNA和m RNA构建的ce RNA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6.HERC2P2与ce RNA网络中许多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并具有指示肿瘤底级别和高存活率的作用。7.HERC2P2过表达减弱了U87和N33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集落形成能力,并在体内实验中抑制胶质瘤的生长。讨论:1.多点取材测序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GBM基因突变信息。2.MUC16基因突变可以预示GBM患者更好的预后结果。3.基于肿瘤样本的突变信息进行进化树演算,可以推断导致肿瘤发生的始发因素。4.依据多组学信息构建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的网络能更好的理解胶质瘤发生和恶性进展的机制。5.Ce RNA网络的核心基因HERC2P2能抑制胶质瘤的进展。

王维扬[6](2020)在《基于web应用模型的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文中提出Web应用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虽然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SQL注入漏洞一直以来都是威胁web应用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的二阶SQL注入漏洞相较于一阶SQL注入更加隐蔽而且威胁更大,对其检测通常依赖于测试人员的先验知识与经验。目前针对二阶SQL注入漏洞现有检测方法具有使用环境受限和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web应用客户端行为模型的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二阶SQL注入漏洞结构和形成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客户端行为模型定义,建立了客户端行为模型与web应用测试用例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2、定义了迁移Topo图,用以描述导致测试用例集触发漏洞的迁移应满足的执行顺序和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时检测技术的Topo图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并执行,以得到迁移与SQL语句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SQL语句之间的依赖关系来生成Topo图。3、提出了基于Topo图的测试序列生成算法。为保证测试用例中攻击向量的多样性,设计了巴科斯范式表示的攻击向量自动化生成规则,且为降低规则的复杂度,对巴科斯范式进行了改进,用以提高攻击向量生成效率。对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研究领域常用的web应用上进行实验,并将本文的方法与现有主流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漏洞并且优于现有的主流二阶SQL注入漏洞检测方法。鉴于二阶SQL与存储型XSS漏洞原理相似,本文将该方法应用到存储型XSS漏洞的检测中,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样能有效的指导存储型XSS漏洞的检测。

王咏梅[7](2020)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分水岭,亦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全面互动的转折点。服务区域之“小社区”是美国大学的重要特征,19世纪美国大学通过实用性技术衔接了大学与当地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战争见证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无与伦比的科研实力,社会流露出对大学民用研究的殷切期望,市政当局向大学伸出橄榄枝,翘首以盼大学科研能够向卓越贡献国家“大社会”那般对“小社区”做出无限贡献。与此同时,全美高等教育领导者达成社区服务共识,认同社区服务与教学、研究一同构成了大学的核心使命。因而,大学与区域互动成为必然。为更好探析大学与区域互动,本研究聚焦于着名的北卡三角研究园,通过透析北卡三角研究园成立与成长的历史,挖掘出大学与区域互动的主体、方式及特征等。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三重螺旋理念、区域创新系统理念,并依据研究需要交替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法,以个案分析法为主线,探究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立与成长过程中大学与区域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第一章引言,主要内容是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文献综述等,为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探究美国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程,从而透析出互动的方式、主体、内容等方面的演变,并从整个历史长河中窥探北卡罗莱纳州的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史背景;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对北卡研究三角园的具体分析,首先是探析二战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背景,从而折射出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透析出北卡罗来纳州与三所大学互动的背景与原由;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北卡三角研究园在其萌芽、生存、成长、成熟这四个阶段中,大学与三角研究园通过政府、大学、企业合作、创新集群等方式互动。此过程中,大学与三角研究园共成长、共获益、共面临挑战。第四章主要是对三所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大学与区域成功实现互动的特点,即互动目的高远,为人类与区域谋福祉、互动主体呈现政府引导,各界合作、互动内容依托学科优势,夯实科研基础、互动环境构建集群效应等。第五章则是结论性反思,针对我国大学与区域实现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从政府、大学及企业的角度提出有益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建议。

曹锐[8](2020)在《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网络评论大量增长,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以往只对评论整体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粗粒度情感分析越来越不能满足分析人员的需求,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用户在某个产品、服务、话题事件上的相关评论信息进行挖掘,更细致地了解评论用户的真实看法和情感表达,细粒度的情感分析成为了提供解决方法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用户评论所指向的对象完成情感倾向性分析,并给予更多可视化展示信息的可能性。网络舆情是可能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因此是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应用领域。网络舆情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大量的用户评论,这些大量评论蕴含的信息不论对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有极具价值,细粒度情感分析正是可以较好挖掘网络舆情中大量用户评论价值的最佳方式之一。细粒度情感分析有两个主要任务:主题提取和情感倾向性分析。主题提取采用基于LDA算法的语料先验改进策略。原始LDA算法进行主题提取时会出现部分与主题无关的高频词被提取,部分有关的低频词被丢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入先验知识,修改语料库分布的改进策略。情感倾向性分析采用先人工标注训练集,再对预训练模型Bert-wwm进行微调的方法实现情感分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语料库的先验改进策略的主题提取明显改善了不能实现较好的主题划分和被划分的主题关键词不能较好表达语义的问题。(2)情感倾向性分析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 85.6%的准确率,可以合格地完成整体舆情评论数据集的预测任务。在网络舆情事件应用方面,本文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采取常用舆情分析手段结合细粒度情感分析实验结果的方式,生成了多种可视化的舆情分析图作为分析成果,其中,舆情评论情感强度时序图符合舆情评论分析人员的实际需求,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较全面而准确的整体和细节信息,有助于其进行舆情事件总结,并为相应的负责机构提供合理的应对建议。

姜慧敏[9](2020)在《厨余垃圾黑水虻转化的病原菌灭活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黑水虻转化厨余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化新方法。为评估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的效率与安全性,本研究以餐厨垃圾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黑水虻处理过程中环境处理条件与体内外微生物的菌群特征,探究黑水虻转化过程中对高浓度病原菌的灭活规律和机理及环境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黑水虻处理含水率为50%,55%,60%,65%,70%(M50,M55,M60,M65,M70)的厨余垃圾,发现M60和M65组幼虫生长速度较快,虫产率和垃圾减量化率均较高,分别达到18%20%和58%67%。16S rRNA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各含水率组下体内外菌群结构的聚类结果与其资源化率的显着性差异相吻合,M60和M65组中的主要菌属Lactobacillus、Morganella、Vagococcus与黑水虻生长和垃圾减量化具有显着正相关性。以上说明餐厨垃圾含水率能够影响黑水虻资源转化过程,调节含水率在60%65%的范围,有助于得到最优的垃圾减量化率和资源化率,而含水率条件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外环境中Lactobacillus菌属的组成比例,促进了垃圾的黑水虻转化效率。(2)第0和第6 d两次以6.47.1 log100 CFU·g-1的浓度向厨余垃圾中分别接种大肠杆菌O157:H7(EC)、鼠伤寒沙门氏菌(ST)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以后,EC和ST分别经46 d、34 d处理被全部灭活,SA经6 d处理,浓度下降到1.92.6 log100 CFU·g-1,但不能被全部灭活,病原菌的灭活效率呈现EC=ST>SA的趋势,且黑水虻体内无EC、ST或SA残留。厨余降解过程中,环境pH值以酸性(4.05.3)为主,对抑制EC、ST和SA起到了促进作用。黑水虻对于EC和ST能够产生自身免疫因子,且抑制能力ST>EC,但对SA无免疫抑制作用,SA的灭活主要依赖于黑水虻肠道菌群的竞争性抑制。18 d后EC组、ST组和SA组的厨余减量化率分别达到74.0%、79.1%和78.5%,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13.0%、13.2%、19.4%,不受EC、ST或SA存在的影响。(3)调节餐厨初始pH值(5.3、6.0、8.0、10.0和12.0),探究黑水虻处理过程中对EC的灭活潜力,发现EC在处理后的26天内被清除,幼虫均未被病原体污染。在所有pH条件下生活的幼虫均对EC产生了体液抗菌活性,增强了肠道菌群的作用,而pH8条件下显示出最高的幼虫免疫活性。18 d后,厨余垃圾减量化率52%80%,而pH12高碱性条件会抑制厨余的分解。说明在厨余处理中,黑水虻幼虫可以快速消灭EC。考虑到厨余降解与病原菌灭活效果,初始pH 8.0可能比其他条件更为理想。

王宏晨[10](2019)在《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文中认为克拉维乌斯(Christoph Clavius,1537/1538-1612)编注的《欧几里得原本》1574年本前六卷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成汉语并以《几何原本》为题在1607年出版,是西方数学传入中国的开端,同时也是明清之际西学典籍传入中国的开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克拉维乌斯《原本》的汉译是一项非常艰难的文本转化:从语言差异角度来看,拉丁语和古汉语分属不同语系,构词、语法均各成系统;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侧重演绎推理、抽象证明的欧氏几何学与侧重算法、崇尚实用的中国传统数学也是取向各异。这部西方数学典籍怎样跨越语言障碍得以翻译?西方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否由古汉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数学乃至传统文化在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西学原典中发挥了何种作用?要回答上述问题,首要之事是要开展克氏《原本》与汉语译本的比较研究。“克拉维乌斯《原本》”是克拉维乌斯编辑注释的欧几里得《原本》的简称,缀以“克拉维乌斯”这一修饰语,意在凸显该版本在卷数、正文、注释乃至性质方面均不同于欧几里得原作,而受编注者的影响甚深。由于克拉维乌斯《原本》之中包含有大量拉丁语版《原本》已有成果,因此在实际讨论中,本论文从现存首部拉丁语版《原本》阿德拉特本开始,对12-16世纪的重要拉丁语版《原本》展开梳理,将克拉维乌斯《原本》置于12-16世纪拉丁语版《原本》流变这一历史脉络之中予以观照,揭示克本与之前版本的异同。本论文还将克拉维乌斯《原本》与利徐汉译《几何原本》进行全面比勘,分别从正文与专论两个层面,探讨古汉语译本与拉丁语底本之间的传承、删减、增补、改易等复杂关系。具体来说,第一章为“绪论”,概述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要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文化定位与文本形态两个方面对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本的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情形展开研究,期间包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两个阶段。文化定位方面,中世纪编者并不重视《原本》的希腊文化属性,《原本》在中世纪以普通数学教材的面貌出现,编者并未公开提及此书与希腊文明的关联。文艺复兴时期则不然,我们分析了其中赞伯蒂、康曼迪诺和克拉维乌斯三个版本的长篇序言,指出其共同结构模仿了5世纪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克洛的数学导言,首先论证数学为希腊学术的正统学科、再论证几何学为希腊数学的正统学科、最后指明欧几里得为“几何学家”、《原本》是一部传授几何学原理的着作,以此树立起《原本》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文本形态方面,公设公理、命题与专论的大量增加,使得《原本》的注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本》逐渐形成以理论几何学为主的正文与几何-算术-代数的注释之《原本》复合体。克拉维乌斯《原本》在思想倾向、体例结构、论证程式、命题数量与专论内容这五个方面都顺应了拉丁语版《原本》的发展趋势,是注释型《原本》的集大成之作。第三章总结克氏《原本》与欧几里得《原本》有三点不同:一、定位不同。欧几里得《原本》是理论性质的着作,并无多少实用成分,而克氏《原本》则加入了相当数量的实用几何学与实用算术内容。二、卷数不同。欧氏《原本》最初由十三卷构成,公元6世纪以来形成了通行十五卷本,克拉维乌斯将此十五卷统称为“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又续补一卷,形成克本十六卷本。三、正文不同。克氏《原本》在公设、公理、界说、命题四个层面均较欧氏《原本》有所增补,这些均表明克本在全面继承欧几里得《原本》论证结构的同时,大大扩充了欧氏《原本》的注释性内容。第四章重点考察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分析《几何原本》中“几何”一词的由来,指出该词既有诸如线、面、体等几何量(magnitudo)之意,又有兼包度与数的一般量(quantitas)之意。相关概念“几何之学”乃至“《几何原本》”后面都有Geometria(拉丁语几何学)的影子,确定了“几何”译名与Geometry之间存在的关联。通过考察“几何”译名,将其上升为对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几何之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认识。随后分别考察底本与译本在界说、命题以及证明结构方面的异同:界说的翻译总体上与底本原文差别较大:全部4个定义联项esse,dicitur,appellatur,vocatur中,只有esse的主要译词合乎底本原意。全部83个被定义项中,合乎底本原意的低于一半。全部80条界说释义部分中,只有28条完全忠于底本原意。利徐有意识地改造底本原文,使之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显示出会通中西的实绩。句法是界说翻译中最与底本原文贴近的部分。命题的译文最贴合底本原文,密合程度最高。47条求作命题之中,有32条简单句采用的是保持原文句型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多条复杂句也是如此,占据绝大多数。五类求证命题中,除简单句之外,其余四类句型命题利徐均基本上选用恰当的古汉语虚词,尽量保持底本拉丁语命题的固有句型,条件句与结论句在译文中清晰可辨。证明结构的翻译受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最大。利徐援用中国传统数学语汇,借以构造译本证明结构的提示词,如“解曰”“法曰”,这些都为克本原文所无。克本原文的证明结构承袭自普罗克洛六分法,而利徐则将其改作“解曰”-“论曰”-“法曰”-“注曰”四分法,几乎全部删去原文结论部分,已非底本原貌。利徐又将大量设问句、反问句应用于驳论命题的论证,这些独立于拉丁语原文的辞句,与中国传统典籍中的驳论有相通之处。以上种种都使得译本的证明结构呈现出中西会通的独特形态。第五章比对了克氏《原本》所载四篇专论,即置于正文之前的《数学学科导言》、第三卷界说16注释中关于切边角的专论、第五卷界说3注释中关于比例分类的专论、以及第六卷界说5注释中关于复合比的专论。通过分析其与译本相应专论之间的异同,结果发现前三组专论的立意、侧重皆不相同,并非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克本《数学学科导言》采用了柏拉图哲学的先验说,利徐本相应专论则采用了儒学的“格物穷理”说。与克本切边角专论相比,利徐本切边角专论的重构有两大特点:一、角概念定义内容大为淡化,与中国传统数学不重视角概念相一致;二、援引《庄子》“尺棰之义”强调切边角可以无限细分。克本比例专论中诸如主谓互换、种加属差这些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内容,利徐均加以改易删削,重点保留了原文的计数法则。前三组专论的对勘表明:《几何原本》专论的具体数学材料取自拉丁文的西学文本,但是以中国传统的方式加以解读。本章第四组专论的对勘则在韩跋本与克氏1574年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中所含专论、以及初函本与克氏1589年之后所出各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与第六卷第二十三题“后注曰”中的专论之间展开。所得结论为韩跋本系《几何原本》初刻本、因此在年代上早于初函本的论断提供了内容上的支持。第六章是结语。本篇论文所探讨的年代范围上起阿德拉特本诞生的12世纪,下至《几何原本》初函本出版的1629年。跨越六个世纪的宏阔历史背景,贯穿中西两大文明,涉及拉丁语、古汉语等多个重要《原本》版本,综合运用科学史、语言学与翻译史的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欧几里得《原本》从阿德拉特本到克拉维乌斯《原本》,再从克拉维乌斯《原本》到利玛窦、徐光启汉译《几何原本》的流变过程。本论文从拉丁语底本比勘利徐译本,对克本前六卷全部80条界说、182条命题及其论证展开全面比对梳理。本论文注重以案例分析辨析历史疑难,如通过“几何”译名翻译再考,阐明“几何”一词并不排斥Geometria的背景;又如以《几何原本》第六卷界说五笺注来源分析,确认韩跋本为1607年初刻本。本论文还通过思想探源的方法,分析了汉译《几何原本》中具体体现的中西会通案例,从而为徐光启的“翻译会通”伟大思想提供了具体例证。这是汉译《几何原本》带给中国最有价值的学术思想,更是“几何之学”感动中国之真谛所在。

二、三个代表"中的结合思想探究——结合的方法,创新的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中的结合思想探究——结合的方法,创新的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中英报纸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光明日报》和《泰晤士报》为例(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框架理论研究现状
        (二)诺贝尔文学奖报道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框架三层次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研究缘起
    一、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与社会的新联系
        (一)文学与社会系统
        (二)作家与社会责任
    二、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文学与大众的新连接
        (一)媒介介入:文学生产活动的新机会
        (二)媒介聚焦:从文化现象到新闻事件
第二章 两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取样时间段界定
        (三)样本关键词设定及样本采集
        (四)层次建构
    二、两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内在结构分析
        (一)高层次结构分析
        (二)中层次结构分析
        (三)低层次结构分析
    三、两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总结分析
第三章 两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两报报道框架比较分析
        (一)《光明日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
        (二)《泰晤士报》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
    二、两报框架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利益追求和文化差异
        (二)媒体层面:传播观念差异和组织惯例差异
        (三)个体认知层面:新闻从业者的认知图式
第四章 传播主体互动中的框架建构
    一、框架理论下反思诺贝尔文学奖报道
        (一)娱乐导向下的诺贝尔文学奖报道
        (二)不同社会体制下的报道偏向
        (三)意义阐释缺失,文化价值模糊
    二、文学与媒介互动中的框架竞争与协商
        (一)采纳过程:传播主体对事件的深度阐释
        (二)互动过程:议题发展与框架互动
        (三)对话过程:话语的讨论和争辩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电子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光明日报》样本汇总
    附录二 《泰晤士报》样本汇总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翻译书籍
    1.4 翻译工具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语言研究
        2.1.1 网络语言及其定义
        2.1.2 网络语言的特征
        2.1.3 网络语言翻译研究
    2.2 理据研究
        2.2.1 理据的定义
        2.2.2 理据的分类
        2.2.3 理据与翻译
    2.3 网络语言的理据
第三章 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
    3.1 翻译原则
        3.1.1 保留性原则
        3.1.2 可读性原则
        3.1.3 灵活性原则
    3.2 翻译策略
        3.2.1 追本溯源
        3.2.2 增补删改
        3.2.3 变音对译
        3.2.4 同化迁移
        3.2.5 情景补充
第四章 可行性调研
    4.1 调研设计
    4.2 调研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选书网络语言词汇列表
附录 B 英文网络语言汉译接受度调查问卷
附录 C 调查问卷数据补充
附录 D 原文及译文
致谢

(3)广东省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民主参与理论
        2.2.2 公民自愿模型
    2.3 本文的理论模型及建立
        2.3.1 政治效能感
        2.3.2 政治兴趣
        2.3.3 社交媒体使用
        2.3.4 人口学特征因素
        2.3.5 理论框架
第三章 惠州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现状
    3.1 惠州市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3.2 惠州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基本状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4.1.2 研究假设
        4.1.3 研究工具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变量的统计分析
        4.2.2 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统计分析
    4.3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差异性分析
        4.3.1 年龄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3.2 婚姻状况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3.3 学历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3.4 政治面貌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3.5 不同职业对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4 相关与回归分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回归性分析
    4.5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4.5.1 政治兴趣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情况
        4.5.2 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情况
        4.5.3 政治效能感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情况
        4.5.4 人口学特征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情况
        4.5.5 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总体情况
        4.5.6 政治兴趣、社交媒体使用、政治效能感与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高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5.1 做好网络政治参与宣传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参与积极性
    5.2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使用属性,畅通政府与农村妇女的互动渠道
    5.3 提升农村妇女政治效能感,促进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5.4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保驾护航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胶质瘤发生和进展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多区域测序与循环肿瘤DNA检测相结合的基因组图谱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诊断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样本来源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GBM样本中的已知驱动基因突变和显着突变基因(SMG)
        1.2.2 MUC16基因出现突变提示恶性胶质瘤患者预后差
        1.2.3 同一患者的原发和复发性GBM样本的亚克隆的分析以及进化树演变
        1.2.4 血液中的ctDNA可以预测GBM的总体遗传信息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鉴定长的非编码RNA HERC2P2作为神经胶质瘤中的肿瘤抑制因子
    2.1 对象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长非编码RNA HERC2P2是ceRNA网络的核心
        2.2.2 HERC2P2与ceRNA网络中许多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并具有指示存活率和临床等级的作用
        2.2.3 ceRNA网络中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基因显示出相同的表达趋势
        2.2.4 使用ceRNA网络中核心基因的表达数据,由k均值聚类得出的患者类群具有不同的临床结果
        2.2.5 HERC2P2过表达减弱了U87和N33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集落形成能力
        2.2.6 HERC2P2 过表达在体内胶质瘤模型中抑制神经胶质瘤异种移植物的生长
    2.3 讨论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用于基因组分析的常用的技术和工具总结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web应用模型的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QL注入防御
        1.2.2 二阶SQL注入相关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SQL注入理论
        2.1.1 SQL注入原理
        2.1.2 二阶SQL注入漏洞
    2.2 web应用模型
        2.2.1 模型的定义
        2.2.2 基于模型的测试用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QL语句映射关系的迁移Topo图生成
    3.1 迁移Topo图定义
    3.2 迁移Topo图生成框架
    3.3 初始测试用例集生成
    3.4 迁移与SQL语句映射关系建立
    3.5 迁移Topo图生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
    4.1 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框架
    4.2 基于迁移Topo图的测试序列生成
    4.3 SQL注入攻击向量生成
        4.3.1 攻击向量单元设计
        4.3.2 攻击向量生成策略
    4.4 测试用例集生成与漏洞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研究问题
    5.2 实验对象与环境
    5.3 实验设计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漏洞检测能力
        5.4.2 有效性分析
        5.4.3 扩展能力评估
    5.5 实验案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后续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区域
        三、互动
    第三节 研究理论
        一、三螺旋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述评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程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前互动关系的萌芽:隐形互动的产生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互动关系的产生:大学服务职能的提出
        一、赠地学院的兴起,服务职能的间接体现
        二、威斯康星理念的问世,服务职能的正式提出
        三、城市大学协会的成立,大学服务理念的增强
    第三节 二战来互动关系的成熟:产学研合作制度的确立
        一、《布什报告》的颁布,奠定大学与区域产学互动基石
        二、《拜杜法案》的出台,助力大学与区域互动新历程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案例——北卡三角研究园成立与成长
    第一节 产生背景
        一、“枪支”使命下腾飞的科技
        二、军工业主导下崛起的经济
        三、创业精神下引领的文化
    第二节 从“种子”到“果实”: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立与成长
        一、“种子萌芽”阶段:大学与区域合力推动
        二、“艰难发展”阶段:大学与区域共同努力
        三、“茁壮成长”阶段:大学与区域相互受益
        四、“开花结果”阶段:大学与区域成就与挑战
第四章 大学与区域互动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定位高远,为人类与区域谋福祉
    第二节 政府引导,政、学、企三界合作
    第三节 学科依托,敦实园区科研基础
    第四节 集群效应,构建区域环境优势
第五章 借鉴:习之机“智”
    第一节 大学明确区域发展定位,提高互动意识
    第二节 政府建立合理管理体制,保持互动自信
    第三节 大学强化学科优势,优化互动能力
    第四节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营造互动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情感分析研究背景
        1.1.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背景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情感分析研究现状
        1.2.2 网络舆情分析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主要工作
        2.1.1 方面提取
        2.1.2 观点内容挖掘
        2.1.3 情感倾向性分析
    2.2 网络舆情分析的主要工作
        2.2.1 常用分析方法
        2.2.2 分析成果的常用表示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题提取方法研究
    3.1 LDA简介
        3.1.1 LDA模型
        3.1.2 Gibbs采样法
        3.1.3 LDA模型训练
        3.1.4 LDA主题推断
    3.2 基于词性的主题提取改进方法
    3.3 实验准备
        3.3.1 数据集
        3.3.2 文本预处理
        3.3.3 测试集主题划分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评价指标
        3.4.2 标准LDA的主题提取实验结果
        3.4.3 主题准确率计算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主题的情感分析研究
    4.1 基于主题的观点句挖掘
        4.1.1 多主题评论文档的主题拆分
        4.1.2 单主题评论文档的观点句挖掘
    4.2 情感分析模型简介
        4.2.1 BERT模型
        4.2.2 BERT-wwm模型
    4.3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情感倾向性分析
        4.3.1 样本人工标记
        4.3.2 文本预处理
        4.3.3 训练参数设置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情感分类实验结果
        4.4.2 整体数据集预测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架构设计
        5.1.2 系统实现环境
    5.2 数据采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2.1 模块概要设计
        5.2.2 模块详细设计
        5.2.3 模块实现
    5.3 舆情分析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评论关键词词云模块
        5.3.2 评论热度分析模块
        5.3.3 评论情感强度分析模块
    5.4 界面展示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关键新闻时间轴页面展示
        5.4.2 绘图型页面展示
        5.4.3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生成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厨余垃圾黑水虻转化的病原菌灭活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餐厨垃圾的现状及危害
    1.2 餐厨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
        1.2.1 焚烧法
        1.2.2 卫生填埋法
        1.2.3 堆肥化
    1.3 昆虫转化餐厨垃圾的研究
        1.3.1 蝇蛆堆肥
        1.3.2 蚯蚓堆肥
        1.3.3 黄粉虫堆肥
        1.3.4 黑水虻堆肥
    1.4 黑水虻堆肥中病原菌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黑水虻处理不同含水率餐厨垃圾的效能比较与菌群影响作用揭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药品与实验仪器
        2.1.2 黑水虻幼虫的准备
        2.1.3 厨余垃圾的准备
    2.2 黑水虻幼虫处理厨余垃圾的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实验设计
        2.2.3 饲养管理
    2.3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2.3.1 餐厨环境因子的理化性质检测及转化效率评价方法
        2.3.2 黑水虻体内外微生物群落结构检测方法
        2.3.3 统计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厨余环境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2.4.2 不同含水率组黑水虻的生长发育情况
        2.4.3 黑水虻处理过程中碳源氮源的转化及分配率
        2.4.4 黑水虻对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
        2.4.5 黑水虻处理过程中体内外的微生物信息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黑水虻转化餐厨过程中三种模式病原菌灭活规律及综合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药品
        3.1.2 黑水虻幼虫的准备
        3.1.3 厨余垃圾的准备
        3.1.4 病原菌的制备
    3.2 黑水虻幼虫处理厨余垃圾的实验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实验设计
        3.2.3 饲养管理
    3.3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3.3.1 病原菌的计数检测方法
        3.3.2 病原菌的灭活机理分析方法
        3.3.3 理化性质检测及转化效率评价方法
        3.3.4 统计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三种致病菌的灭活过程
        3.4.2 环境pH的变化过程
        3.4.3 黑水虻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3.4.4 对餐厨垃圾的处理能力
        3.4.5 黑水虻体内环境的抑菌因素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厨余初始pH值对黑水虻转化过程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灭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药品
        4.1.2 黑水虻幼虫的准备
        4.1.3 厨余垃圾的准备
        4.1.4 大肠杆菌O157:H7的制备
    4.2 黑水虻幼虫处理厨余垃圾的实验方法
        4.2.1 实验分组
        4.2.2 实验设计
        4.2.3 饲养管理
    4.3 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4.3.1 大肠杆菌O157:H7的计数检测方法
        4.3.2 病原菌的灭活机理分析方法
        4.3.3 理化性质检测及转化效率评价方法
        4.3.4 统计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堆肥外观及气味变化
        4.4.2 餐厨环境pH的变化
        4.4.3 大肠杆菌O157:H7的灭活过程
        4.4.4 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的处理能力
        4.4.5 黑水虻虫体的变化
        4.4.6 不同pH值下生长的黑水虻体内体液抑菌情况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文献、研究思路与相关术语的界定
第2章 拉丁语版《原本》的流变:从阿德拉特到克拉维乌斯
    2.1 拉丁语版《原本》版本流传概况
        2.1.1 古代阶段:一些早期尝试
        2.1.2 中世纪时期
        2.1.3 文艺复兴时期
    2.2 《原本》文化定位的回归:赞伯蒂、康曼迪诺与克拉维乌斯三本序言之对照研究
        2.2.1 三篇序言的内容分析
        2.2.2 三篇序言的文化意义
    2.3 《原本》文本形态的深刻变化
        2.3.1 体例结构与证明程式的变化
        2.3.2 命题与专论的内容拓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克拉维乌斯《原本》介绍
    3.1 克拉维乌斯及其六版《原本》概述
        3.1.1 克拉维乌斯的生平及其学术
        3.1.2 克版《原本》的沿革
    3.2 克版《原本》正文之增补
        3.2.1 增补,而非更换——以首卷公理11 的处理为例
        3.2.2 克本公理、公设之增补
        3.2.3 克本界说、命题之增补
    3.3 克本注释内容分析:以第一卷为例
        3.3.1 克本注释的分类及其特点
        3.3.2 克氏注释对利、徐译本正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几何原本》翻译研究
    4.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与意义分析
        4.1.1 “几何”译名的历史探源
        4.1.2 “几何”译名含义续考
        4.1.3 “几何家”“几何之学”与“几何原本”
        4.1.4 沟通数、形、量:“几何”多义性的文艺复兴溯源
    4.2 《几何原本》界说翻译
        4.2.1 定义联项的翻译
        4.2.2 被定义项术语的翻译
        4.2.3 释义部分的翻译
    4.3 《几何原本》命题翻译
        4.3.1 求作命题的翻译方法
        4.3.2 求证命题的翻译模式
    4.4 《几何原本》证明结构的改造
        4.4.1 证明提示词的创造性使用
        4.4.2 命题正论的翻译
        4.4.3 命题驳论的翻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
    5.1 利玛窦数学观探源
        5.1.1 克拉维乌斯《导言》中的希腊印记与近代特质
        5.1.3 “几何之理”的演变与“易佛补儒”西学观
        5.1.4 “几何之用”的东方色彩
    5.2 佩尔捷与克拉维乌斯切边角之争的重构
        5.2.1 底本中的切边角之争
        5.2.2 译本切边角之争侧重的偏移
        5.2.3 利徐重构的中国色彩
        5.2.4 利徐对平面角概念的简化处理
    5.3 两篇比例专论的比较研究
        5.3.1 译本因循底本“De proportionibus”之处
        5.3.2 简明致用:译本删减原则探究
        5.3.3 译本改易段落分析
    5.4 《几何原本》第六卷第五界笺注来源探讨
        5.4.1 韩应陛跋文提出的问题
        5.4.2 韩跋本笺注来源考
        5.4.3 初函本笺注增补内容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阿本-克本-《几何原本》:《原本》的时代与文明历程
    6.2 《几何原本》专论研究的成果与意义
    6.3 克本汉译与徐光启的会通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之学术成果

四、三个代表"中的结合思想探究——结合的方法,创新的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英报纸诺贝尔文学奖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光明日报》和《泰晤士报》为例(2011-2020)[D]. 闫雪雅.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D]. 贺文鑫. 北京大学, 2021(12)
  • [3]广东省惠州市农村妇女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林海云. 兰州大学, 2021(12)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胶质瘤发生和进展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 杨超.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基于web应用模型的二阶SQL注入测试用例集生成[D]. 王维扬.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D]. 王咏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及在网络舆情分析上的应用[D]. 曹锐. 扬州大学, 2020(04)
  • [9]厨余垃圾黑水虻转化的病原菌灭活及综合评价[D]. 姜慧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克拉维乌斯《原本》及其汉译研究[D]. 王宏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三个代表结合思想的探索:结合方法、创新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