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象牙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

攀登象牙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

一、登上象牙之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论文文献综述)

朱亚宗[1](2020)在《一生“三立”,天下传奇——纪念华罗庚诞辰110周年》文中指出华罗庚,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等多国外籍院士。文章详述了华罗庚的三立:立志、立学、立言。一即立志,其身残志坚,与时俱进;二即立学,其自学成才,顶天立地;三即立言,其卓识创见,新语千秋。华罗庚的天赋、志趣与一生成就及其对数学七用的卓见,可为认识基础科学的地位与作用及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启发与借鉴。

朱亚宗[2](2019)在《时代的骄子,独特的担当——我国杰出科学家的多重角色》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工程、产品一体化的时代,科学家在科技人才队伍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也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国杰出科学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承担了多重角色,尤其在战略咨询、国防重器研发、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张曙光[3](2017)在《大学的“成人”品格》文中提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就是人的养成。但因学生的心智年龄发展的不同,其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之前,我们注重对学生的照料与养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注重帮助学生在精神与人格上谋求独立、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智发展已经成熟,他们需要的是对原理性内容的掌握并将其综合运用,大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从事高深性、精神性的学术研究发展人的智识和培植与他人共处世界的德性形成来彰显大学的“成人”品格。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适应市场的专业,专业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随着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专业教育逐渐占据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养成方面的教育逐渐被忽略。具体表现为:大学过分注重市场的需要,脱离了人的价值;大学学科的分离、专业的细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的整体发展;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将目的外化,偏离了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当前绩效主义的评价机制脱离自由教育,使人不能成为人。大学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外受制于市场崇拜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内受制于专业主义、职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威胁,大学逐步脱离其最初的使命,成为职业训练所。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发展着的我,是不断超越的我,天然地拥有着美与自由,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应注重其“人”的发展,大学更应需要“成人”品格。通过对中西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大学的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自由教育还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之道”,它们都将人的养成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注重智识与德性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由人或圣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的“成人”品格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着无限的向上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在智识上还是在德性上,都有着无限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为此,大学除了延续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外,还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处,也即大学应如何“成人”呢?大学的“成人”具体就体现大学的职能上,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走向发展人的智识;科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发展其思维能力;社会服务上应“成人”于社会之中;文化传承创新上应“成人”于文明之中;这四种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得使大学“成人”得以可能。有了原理上的可能,在具体的管理上,大学应为学生“成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应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特性,认识到自由与科学是大学的核心概念,为此大学管理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需要有办学理念明确并认为人才是大学主体的观念的校长,需要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性化的校园建设环境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课外活动环境,这些都是大学“成人”所必不可缺的。大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要想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就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并要做好,什么是不该做或不应做,大学只有以“成人”为本,才能立定大学之根。

钟予[4](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刘达卓[5](2016)在《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数学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渗透与涌入社会系统的各个角落,人们身处数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冲击、震撼及由此带来的变革和便利,数学教育也因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带有深刻社会背景与深层社会原因的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凸显的社会层面问题促使我们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观照社会层面中的数学教育问题、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并尝试探究其破解之道。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是出于对社会中群体或事件的观照,是源于对人的观照,也即人文主义的观照。将数学教育研究从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进路转向到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必然走向,是研究范式的实然探寻,是当下数学教育生态的显性诉求,是数学与数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数学教育社会学视角与观照理念的提出和相互渗透标志着数学教育研究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正逐步迈向生机勃勃的现代社会,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数学教育社会学在研究领域上既可通达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又可抵达形而下的数学教育生态,是衔接、平衡、关联、贯通这两极的现实枢纽。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在考察和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路径、现状及问题困境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出了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通过运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解读数学教育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其教与学困境的破解之道。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结论与创新之处简述如下:第一,以溯源数学教育发展渊源、梳理数学教育发展脉络和树立数学教育呈现的问题意识为基点,回顾国外数学教育研究路径,探究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渊源、问题与成果;同时厘清我国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萌发,审视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继续研究的空间。第二,以问卷、访谈、观察、案例分析为"多维互证",从诸多问题中选取对数学的认知、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涉和数学对人和国家的意义这三类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展开透视、分析、解读并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有些问题,可以从数学教育哲学视角来解读;但数学教育哲学更多立足于哲学思辨和本体论研究,不能给予恰适公民阶层理解的解读和践行的路径,数学教育哲学的立场更适合数学教师或数学教育研究者层次理解。我们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对社会阶层中大多数群体或事实,尤其想观照到弱势群体、小众群体或个体成员在数学教育中呈现的问题意识,通过自下而上,由"点"及"线"再及"面"的观照,来深入厘清数学在社会层面的渗透与影响,以及社会层面的群体和事件对数学及其数学教育的影响。在对诸多问题透视和问题澄明下,提出数学教育社会学是观照与破解当下我国数学教育教学领域中诸多问题的新视角。第三,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就其理论基础、理论框架、理论意义进行澄清。澄清与进一步明确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作为内部理论基础,给数学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丰富、厚重、深刻与深邃的理论底蕴。澄清与进一步明确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外部理论基础,分别给予数学知识和数学课程以理论支撑,科学知识社会学是数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源泉,教育社会学是数学课程社会学的理论源头。第四,就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展开论述。初步从数学教育最为关切的三个层面:知识、课程、教与学入手展开。数学学科以知识立足,以课程作为传播载体,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以学生在数学教育中的学习、成长与进步为关键要素来决定数学传承和发展。第五,基于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解读数学教育问题。数学教育公平问题、大众数学教育、数学资优生教育、数学学习困难生教育、数学教育目标分层等热点难点问题,安置在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系统、深入地观照、审视和解读。第六,提出一个"人文主义观照"的思想意识,人文主义观照也即是社会学视角的开启和回应,以期基于此来审视与破解数学教育中呈现的诸多问题困境。经比较研究、分析可以得知当下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如数学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学习方式等)的根源不在于数学知识本身难易,而在于数学教育思想意识层面的缺失。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召唤我们找寻人文主义观照,进而从思想根源上破解此困境。窥其全貌来看,本研究致力于初步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所建构的数学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能深层次阐释和解读数学教育呈现的诸多问题;而"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能为当下数学教育诸多困境提供一条崭新的破解之道。本研究是困惑于原有理论不能深入、系统、全面地解读一些当下数学教育问题,在长期实践、思考、调研和层层论证下提出新理论以求突破;但本研究以及研究所得尚处于初创阶段,从而这些都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与不断完善。

张绍荣[6](2016)在《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治理的最佳境界是大学文化的治理,是以精神场域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生态形成。在信息技术革故鼎新的时代境遇下,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逐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内隐趋于外显。在复杂纷繁的理论探究中,就其已有研究脉络而言,大致可归结为三条主线:一是遵循显性分类的研究脉络,将其分解为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治理体系;二是延续功能分类的研究脉络,试图从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育人、引领等方面进行整合治理研究;三是秉持历史比较的研究脉络,从大学文化的历史、中外大学文化的比较进行治理探究。虽然各种研究进路皆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面对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现实困顿与理论诉求,原有的理论构型和路径设计已很难予以准确地回应。如何因势利导,契合信息时代的趋势与规律,凝聚大学文化的精神品格,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从实然的状态到理想的愿景,都期待学界作出系统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寻,这也成为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话题。本研究着眼关注的核心问题,借助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思维方法,从新的视角,将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化解为大学文化各种复杂要素多元重组关联而成的场域治理。以此为理论起点,从当下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以大学文化生态为核心概念,以大学“人”和“职能”的推演将大学文化生态分解为“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管理文化生态”的三者鼎足而立。以此为逻辑起点,将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转化为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治理、学术文化生态治理、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分割与聚合之上,统整形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研究体系。研究以教育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交叉为视角支撑,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为方法手段,按照“整体理论建构?具体深度解析?策略路径走势”的推进线路开展研究工作。依此思路,整个研究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六个模块进行。第一板块,聚焦综场而述,以“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立论与治理建构”为主题。在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解读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和场II域”等概念进行了重认识,为整个研究作立论铺垫。虽然已有研究陈述丰富,但研究点多面广,并未形成系统的大学文化治理逻辑体系,对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还未形成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很有必要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进行整体性的意蕴省思,顺延研究以大学“人”(由“师生”关系演化为“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关系)和“职能”(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转化隐含入为大学内部“教学、学术、管理”三大主要系统上)的推演将大学文化生态分解为“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管理文化生态”,从而实现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时代的大学虚拟之网和沉淀历史的大学精神之网的视野,紧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大学管理文化生态场域的逻辑关联,进而设定“走向精神场域”的整个“三域两网”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分析框架,将整个治理研究的路径方略着力在“三域”治理的分解与聚合之上。第二板块,顺延上述统整分析框架,着眼分场而立,聚焦“三域”,以“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三域解析”为主题。分别从应然样态、实然状态、案例辅证的三重维度详细解读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和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并紧扣主题详细阐释了信息技术对“三域”的冲击和革新。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应是双向民主开放和流动生成的,但实然的教学审视和课堂控制并非如此,笔者通过高考状元现象的案例引证反思了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场域的缺失。大学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应呈现自组织式的入场与出场状态,但现实的大学往往行政权力僭越学术权利、自上而下非自组织模式导致大学学术泛化,笔者通过对全国邮电电子类大学学术研究环境的调研分析印证了相关理论推断。大学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应是对外高度自治、对内和谐共生的景象,但事实上办学自主权不断弱化、大学本身决策系统复杂交错,大学管理文化的教育性被遮蔽,笔者以所在学校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案调研为例剖析了大学管理中的文化阻隔。通过“三域”解析,我们发现当前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管理文化的现实困境,究其根源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缺乏“分享”与“互动”的生态境遇,而这恰好契合了信息时代的内在本质。第三板块,在对“三域”分别解析的基础上,聚焦合场而理的大学文化生态整体视野,以“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关联及趋势流变”为主题。从教学与学术文化场域的对立统一、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张力相持、教学与管理文化生态的冲突衍变阐释了博弈中的三赢——大学教学、学术与管理的“三域”关联,实现了对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度解析,并通过一项职称评审政策调整引发的调研和教职工评优表彰为例对相关逻辑进行了表象审思。通过信息物理共享教育时代的到来分析了趋势中的流变——信息技术推动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变革,并通过重庆市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进一步印证了信息时代给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凸显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潜在危机,映射出探讨构建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调研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和管理文化生态变革的必然走势。面对当前大学文化生态治理中缺乏分享与互动的问题和症结,而信息时代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就是“分享”以及“互动”,世界因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进入了一个无界的“分享时代”和“互动时代”,这也正好是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要义所在。第四板块,在前述信息时代“三域”解析、“三域”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聚焦融场而治,提出治理方略,以“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及逻辑归结”为主题。立足信息时代,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信息时代与大学教学、学术、管理融合发展的角度,以“分享”和“互动”为着力点,提出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治理路径和方略:首先,提出构造真实与虚拟交互的教学共同体是信息时代大学教学文化生态的治理方略,从教学双向涅盘的自然生成、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和模型构造探讨了其治理的理论路径,并通过“红岩网校”的实践探索与实证举样印证了实践路径的可行性;其次,创建虚拟矩阵式学术联盟为大学学术文化生态治理路径,从学术文化理念的重建、学术与行政权力的耦合、学术作为的群体和个体进行了理论铺垫探究,并以高校相关研究院的设立进行了实践探寻和验证;再次,推进智慧型校本管理是信息时代大学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实践取向,信息环境撬动大学管理结构主体整合,创建智慧型校本管理的校园模型体系成为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的必然,并以智慧型校本模型设计及其实现进行了实证探讨。最后,研究在整篇主要着眼大学文化生态对内的“三域”治理逻辑基础上,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指出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是一个综合治理,对内很难独善其身,必须促进大学本身治理与外界协同的联合。同时,对大学文化生态的内外结合治理逻辑进行了思辨性归结,凝练提出了基于“三域”治理的“关系思维的多元嵌入、开放协同的路径联动、文化规制的合作包容”三重逻辑,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目标,从而推动大学精神场域的自主化生成。

高芳祎[7](2015)在《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日益依赖,导致精英科学家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和各国政府争夺的对象,对不同群体精英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的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投入,但围绕精英科学家重要组成群体的高被引科学家,特别是华人高被引群体展开的相关研究却非常不足。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丰富对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方面的认识,为相关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问题——华人高被引群体的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了七个方面的假设,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探讨。一方面,利用Web of ScienceJCR数据库,搜索高被引科学家的SCI论文发表信息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并结合科学家的学术简历自建了四个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假设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搜集高被引科学家的传记、访谈等质性材料,对影响其成长的中介变量展开探索性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包括:(1)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总体表现稳定,发表数量呈现一个持续相当长高产时间的梯形曲线,且存在多个出版高峰。具体而言,①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专业年龄0-6岁)即已表现出卓越的科研潜质,相比普通科学家发表了明显更多的SCI论文。②华人高被引学者的发表均值不仅显着高于普通科学家,在整个国际高被引群体中亦表现不俗。他们的优势专业包括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③华人高被引学者职业生涯前段的论文发表量一般是稳步上升的,首个明显的产出高峰通常在博士毕业后10年前后到来,第二个比较突出的时期则出现在专业年龄20岁左右,30岁之后还会有一段比较稳定的高产期,有的科学家更是后劲惊人,甚至在专业年龄40岁以上还会迎来发表爆发期。在产出高峰阶段,他们的年均SCI论文发表量超过10篇,有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篇之多。④华人高被引青年科学家与中老年科学家在发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代际差异,青年组科学家的论文出版数量显着高于中老年组前辈,且这种遥遥领先的优势几乎贯穿在他们迄今为止学术生涯的所有阶段。(2)华人高被引群体的优质研究成果(本研究中主要指高被引论文)多出现在科学家职业生涯的中后段,且呈现明显的多高峰特征。这些高被引论文多数是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欧美高影响力的知名刊物上,表现出明显的“期刊集聚特点”,且发表模式大体可总结为两种:①“受欢迎作者+知名期刊”的强强联合模式;②“受欢迎作者+普通期刊”的带动提升模式。不过,与我们先前预测的不同,仅有很少一部分高被引论文发表在本领域超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文章发表在JCR Q2-Q4的刊物上。(3)华人高被引群体获得专业认可的速度和声望远高于普通科学家。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职阶晋升速度明显更快;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小于主要国家或地区院士当选时的平均年龄。但在专业声望的获取和优质研究成果取得的时间关系上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总体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所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奖励系统的优胜者,这似乎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默顿关于科研奖励系统与学术产出良性互动的观点。(4)质性材料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素质、“重要他人”和组织环境三个维度的诸多因素都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产生了影响。其中,个人素质包括科学家的性别、社会出身、早期居住区域、勤奋与兴趣、志向与理想、专业眼光以及宗教(个案)等;“重要他人”包括所有教育阶段的老师、科研合作伙伴、亲属等;组织环境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构、工作机构、实验室环境及专业学会组织,此外,科学家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职业流动也是影响他们学术成长的重要变量。(5)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初步论证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之间的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以及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与中国文化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既受文化制约又参与文化创造)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人才引进、资助、奖励政策制度中的部分规定不符合精英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例如,精英科学家科研产出(包括优质成果产出)的多高峰特点不支持现有某些科研资助政策对单一年龄的刚性规定;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优质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分布特点不支持部分机构“紧盯”少数国际顶级期刊的科研奖励政策;此外,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的专业分布特点也要求我们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多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连续性更是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在培养的某个阶段重视其选拔,而应当着眼于更长远的规划。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与使用需要基于研究来夯实基础,方能发挥更大的实际效用。

张金鹏[8](2015)在《作为教育记忆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文中提出九十年代后,中国许多高校都举办了自己的校庆。建校集中的历史致使了校庆也集中出现,并逐步走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北京大学,成立伊始就备受国人瞩目。在她成立的百余年中,她在每个时代都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历史的使命和自身独特的气质让北大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她的一举一动当然也牵动着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人们的神经。北大在建校百年时举办了盛大纪念活动,成了高校校庆的一个代表,也无疑是最好的研究样本。校庆就是一种文化记忆的再现,是一次教育记忆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在这次教育记忆盛典中,将自己的优秀的校史、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传统作为主要的记忆价值取向,以学校、师生、校友为主体,采用庆典、学术会议、纪念活动等不同方式作为教育记忆方式。促进了北大优秀传统精神的回归,增强了师生、校友对学校的认同。如此优秀的根基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教育记忆的回顾,促使北大更坚定地走向未来。以北大校庆为案例,分析校庆的记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认为校庆应该记忆自由包容的学术精神、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天下的士人担当及客观全面的校史。记忆方式应该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举办一些平实的活动,将高校资源开放化与社会共享。让校庆办得更加有有实效,有内涵,有意义。

吕红艳[9](2013)在《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十二所高校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前沿,博士研究生教育承载着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高端人才的战略任务,尤其是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遭到社会多方的质疑,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中,“创新能力”一直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研究能力的核心指标。如果在国际视野中对国家间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立足中国国情,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和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现行的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意识到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而相关研究却局限于对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有限的几个角度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即使存在一些实证性研究,也仅限于研究生教育整体状况、研究生创新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统计描述,鲜见关于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专门研究,更未深入挖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深层理论依据。国外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虽然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如采用较为成熟的心理测量、实验测度、历史资料量化分析等),但研究对象尚未触及到博士研究生这一特殊领域。鉴于此,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在对创新能力概念进行重新厘定、构建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首先,本研究在斯滕伯格的创新能力投资理论、奇可森特米海依的创新能力系统模型、斯滕伯格等的创新性贡献的推进模型等理论指导下,结合对数十位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的半开放式访谈,构建本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模型,并对系统模型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探索并深度细化每一个元素量。提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创新环境和个体的创新特征共同的作用,作为创新能力外显形式的创新成果具有不同类别和多个层次。其次,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研究结论。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SAS9.2统计软件、yaaph层次分析软件。其中,对博士研究生创新环境、创新特征、创新成果的现状描述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对创新成果的数值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创新环境、创新特征、创新成果在三类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创新环境与创新特征对创新成果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创新环境与创新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和实地访谈的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博士研究生对创新环境满意度不高总体而言,博士研究生对自己学习与研究所处的硬环境满意度不高,只有大约五成博士研究生表示比较满意和很满意,近三成的博士研究生明确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尤其是在经济资助方面,将近一半的博士研究生对目前的经济资助状况表示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博士研究生对所处学术软环境的评价,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对学生软环境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在与导师相处融洽性和课程设置方面,只有五成的博士研究生表示满意。四成的博士研究生认为学校没有容忍创新失败的氛围及浓厚的学术氛围。(2)博士研究生创新动机、创新个性自我评价较高,但创新思维和创新知识自我评价不高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身有较强的创新动机,不到四成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动机。在创新个性方面,近七成的博士研究生对自身的创新个性评价很高,两成左右的博士研究生对创新个性的自我评价不高。博士研究生思维水平整体状况不令人满意,不足五成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较好。博士研究生对于自身所具有的创新知识自我评价总体水平并不高,只有超过五成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自己创新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或非常好,还有近三成的博士研究生对于自我创新知识评价很低。(3)博士研究生高质量学术成果产出量较低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的产生量比较低,尤其是SCI、EI收录论文数偏低,平均不到每人一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投稿、宣读的文章数量、发明专利也都偏低,平均不足每人一篇或每人一项。男女生在EI论文发表、国际会议文章收录及国际会议文章宣读都存在显着性差异。在SCI收录论文发表数量、国际会议论文提交、国际会议论文宣读三个方面,三类高校之间都存在显着性差异,“985”工程高校均值最高,其次省属高校,“211”工程高校均值最低。(4)创新特征和创新环境对创新成果有一定的影响与预测作用在创新环境对创新成果的影响方面,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学术环境、经济资助、硬件条件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有一定的影响与预测作用,但预测效果并且没有达到非常好的状态。其中导师指导与学术环境的回归系数比较大,这表明导师指导和学术环境对于创新成果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即对于一个博士研究生而言,如果导师指导越得力,学术环境越优,他产生的创新成果的数量应该越多,质量应该更高。在创新特征对创新成果的影响方面,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对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有一定的影响与预测作用。其中内在动机与创新知识的回归系数比较大,这表明内在动机和创新知识对于创新成果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即如果博士研究生的内在动机越强、创新知识越丰富,他产生的创新成果的数量应该越多,质量应该更高。在创新环境与创新特征的交互作用方面,博士研究生研究的环境因素的线性组合中,其中导师指导、学术氛围、经济资助相对课程学习、硬件条件具有较大的载荷,说明导师指导、学术环境、经济资助是环境因素的主要指标,它们在环境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博士研究生创新个体特征的线性组合,其中有较大载荷的变量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说明导师指导、学术环境、经济资助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以导师指导、学术环境和经济资助为代表的外在环境对博士研究生创新个体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增强上。基于以上数据结果,结合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的访谈及他们提供的文本资料,本研究提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第一,深入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扩大硕博连读、直博生比例;面试中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察;推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第二,完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指导制度:在导师的遴选方面继续实行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岗位制;健全对导师的考核机制;建立以导师为主的团队合作指导方式。第三,优化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个性化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建立研究生课程分级体系。第四,活跃博士研究生学术氛围:对校内博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制度化;为博士研究生参加校外、国外学术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培育优良的学术软环境。第五,完善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奖励;加大助教、助研和助管(简称“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第六,构建博士研究生自身的内生机制:建造并平衡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注重创新个性的培育与养成;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赵明[10](2012)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杰出科学家的认可过程实际上也是在科学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竞争、交流、合作的机制在发生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发展演化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科学计量方法对中国杰出科学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相互关联性为线索,结合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我国杰出科学家两大国家认可形式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由此尝试提出改进完善我国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运行模式和应对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本文依据卡尔纳普、波普尔和库恩等科学哲学理论,探索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哲学认识论来源,然后分析并解读了默顿科学规范的结构、科学社会学奖励系统理论以及杰出科学家社会分层理论和累积优势理论等,提出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中规范理论的本质是保障杰出科学家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科学创新的竞争,而科学奖励系统理论是对杰出科学家竞争力认可的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交流和合作而导致杰出科学家的社会分层,科学奖励制度对于学术竞争、促进科学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累积优势,推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本文探索了世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在早期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科学技术。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也显示出宗教和神话色彩,在古希腊时期,表现为“哲学思辨式”的科学,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表现为应用性的技术科学,在后来则表现为“经验试错式”的科学,由于缺乏科学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科学技术也没有产生持续的竞争、交流和合作机制,所以这种科学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小科学阶段前期,伽利略用数理逻辑和观察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生产方式创立了现代科学,随着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科学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发展,而资本主义制度和工商业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竞争,带动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发展;随着法国科学院和建立和德国大学的创立,科学家逐步实现了职业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大科学阶段,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和社会竞争互动作用下,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文章还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文章对我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认可形式—一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其问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总之,本文立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分析,以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为出发点,系统考察了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重点对中国的院士制度和国家科学奖励制度这两大国家认可形式及其关联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指出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为如何建立一个理性的科学建制和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提供了基于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政策建议。

二、登上象牙之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登上象牙之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论文提纲范文)

(1)一生“三立”,天下传奇——纪念华罗庚诞辰11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志:身残志坚,与时俱进
二、立学:自学成才,顶天立地
三、立言:卓识创见,新语千秋
四、结语

(2)时代的骄子,独特的担当——我国杰出科学家的多重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略咨询的重要智囊
二、国防重器的研发中坚
三、科技原创的开路先锋
四、人才培养的优秀导师

(3)大学的“成人”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大学“成人”的内涵诠释
    第一节 大学“成人”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大学“成人”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大学“成人”的已有研究及本文研究视角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成人”的迷失
    第一节 偏向成“才”的大学教育
        一、成才教育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二、大学成才教育的提出及合理性
    第二节 成才教育的背后:专业教育造就技艺人
        一、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二、专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过度的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整全发展
    第三节 超越成“才”教育,“成人”之整全
        一、大学“成人”与教育的“五大公理”
        二、大学“成人”的现实需求
        三、超越成“才”教育,走向大学的“成人”
第三章 大学“成人”的理念——基于历史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回顾
        一、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古典自由教育
        二、自由教育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中国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理念
        二、“成人”理念在现当代大学中的艰难前行
    第三节 回归大学“成人”的自由教育
        一、自由是“成人”的出发点与保障
        二、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
        三、塑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成人”课程
第四章 大学“成人”的原理:基于大学职能的探究
    第一节 教学何以“成人”
        一、偏离教师本职的教学
        二、何为卓越的教学
        三、卓越教学的“成人”路径
    第二节 科研如何“成人”
        一、科学研究的之能确立及演变
        二、大学应开展何种科研
        三、科研的“成人”体现
        小结
    第三节 社会服务:“成人”于社会之中
        一、“威斯康星理念”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二、社会服务的“成人”体现
    第四节 文化传承:“成人”于文明之中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溯源及确立
        二、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大学文化“成人”的途径
第五章 大学“成人”的管理
    第一节 大学的独特性与大学管理
        一、大学的独特性
        二、自由与科学:大学的一体两翼
    第二节 以“成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原则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二、优先的原则
        三、学术自由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管理如何走向“成人”——基于“神性”管理的探究
        一、大学校长的清晰、明确、好的办学理念
        二、建设优良的校风
        三、大学环境的培育
结语:以“成人”为本,,立定大学之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5)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数学"发展新阶段的诉求
        (二) 数学教育发展进程的实然走向
        (三) 数学教育凸显的问题意识
        (四) 多重身份对数学教育的审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回顾: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史与思
    一、国外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渊源
    三、国外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成果
    四、国内数学教育社会学研究萌发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继续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问题透视: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实然探寻
    一、问题透视
        (一) 问题一:各个群体对数学认知现状问卷调查
        (二) 问题二:数学与社会关涉的深度访谈
        (三) 问题三:数学与人、国家关涉的问卷调查
        (四) 研究者澄明:呼唤最本真的认知回归
    二、理想的数学认知
        (一) 数学家们对数学的论述
        (二) 各个群体的数学认知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三、数学与社会的关涉
        (一) 数学知识与社会
        (二) 数学领域与社会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四、数学素养的意义
        (一) 数学素养对人的意义
        (二) 数学素养对国家的意义
        (三)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作为
    五、小结
第三章 理论建构: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理论建构
        (一) 意义诠释
        (二) 理论框架
    二、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数学发展脉络
        (二) 现代数学哲学渊源与成果
        (三)后现代视域下的数学哲学
        (四)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三、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
        (一) 弗赖登塔尔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二) 欧内斯特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三) 郑毓信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四) 数学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社会学的关涉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知识社会学
        (二) 科学知识社会学
        (三)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数学知识社会学的关涉
    五、教育社会学与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教育社会学
        (二) 教育社会学对(数学)课程社会学的影响
        (三) 教育与社会
    六、小结
第四章 基本观点:知识、课程、教与学
    一、数学知识社会学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对象、性质与关联范畴
        (三) 理论坐标系
        (四) 数学知识合法化的标准:谁主沉浮
    二、数学课程社会学
        (一) 数学课程与社会功能
        (二) 数学课程与道德教化
        (三) 数学课程与意识形态
        (四) 数学课程与社会分层
    三、数学教与学
        (一) 数学的科学与人文属性
        (二) 数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 数学的教与学
    四、小结
第五章 理论聚焦:数学教育公平及小众、大众数学教育
    一、数学学科与教育公平性探究
        (一) 数学学习与遗传因素
        (二) 数学学习与地区差异性
        (三) 数学学习与家庭背景
        (四) 数学学习与师资水平
        (五) 数学学习的其它相关因素
    二、数学资优生教育
        (一) 关于数学能力、数学资优生和数学资优教育
        (二) 资优生及数学资优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三) 数学资优生案例分析
    三、小众数学教育
        (一) 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教育
        (二) 小众数学教育
        (三) 女性数学教育
    四、大众数学教育可行性论证
        (一) 学习的真谛
        (二) 数学家学习成长路径分析
        (三) 数学教育+兴趣+努力=数学成绩
    五、小结
第六章 破解困境:人文主义的观照
    一、人文主义
        (一) 溯源
        (二) 钩沉
        (三) 融合
    二、人文主义差异下的数学学习差异性探究
        (一) 数学文化差异
        (二) 数学理念差异
        (三) 数学学习状态差异
        (四) 呼唤人文主义观照
    三、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育走向
        (一) 人文主义观照的意义
        (二)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教育走向
        (三)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数学教学举措
    四、小结
第七章 数学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社会学的取向
        (一)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认知
        (二) 社会学视角下的数学问题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其他问题
    二、社会的呼唤:数学教育社会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
    二、研究讨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以精神场域为指向的大学文化生态
    一、问题缘起
        (一)本质使然: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研究视野
        (二)现实必然: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背景
        (三)理论应然:精神场域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指向
    二、研究旨意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三、相关研究
        (一)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
        (二)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
        (三)场域理论脉络下的大学文化生态研究
    四、概念架构与分析框架
    五、研究假设和视角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视角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大学文化生态的意蕴及治理构型
    一、大学文化生态的立论溯源
        (一)文治教化的改造过程
        (二)文化生态的场域愿景
    二、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意蕴省思
        (一)关系思维和自主冲突的双重维度
        (二)整体谐动与互动共生的生态属性
        (三)资本拥有与兑换转化的场域动力
        (四)惯习作用与行为策略的禀性系统
    三、信息时代大学虚拟场域的形成与精神场域的衍变
        (一)信息时代:大学虚拟之网
        (二)文化生态:大学精神之网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的分析框架建构
        (一)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阻隔分析与启示
        (二)“三域两网”:一个统整性的治理分析框架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塑的大学教学文化生态
    一、民主开放与流动生成的应然样态
        (一)文化资本的差序课堂
        (二)开放生成的生态课堂
    二、课堂控制与生态迷失的实然状态
        (一)场域形塑中教师惯习的无奈
        (二)课堂控制下学生自主的缺失
    三、基于状元现象的大学教学文化生态反思
        (一)关于高考状元的调查引证
        (二)教学文化生态场域的深层归因
    四、信息时代创新大学教学文化生态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熏染的大学学术文化生态
    一、自组织式入场与出场的应然样态
        (一)自组生成与双重属性
        (二)学科组织特征与学术权利延展
    二、行政主导与学术泛化的实然状态
        (一)行政权力主导僭越学术权利
        (二)自上而下非自组织模式导致学术泛化
    三、基于大学学术文化环境的调查辅证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
        (二)数据分析与归因
    四、信息时代革新大学学术文化生态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僭越的大学管理文化生态
    一、大学管理自治的应然样态
        (一)对外追求自治的历史变迁
        (二)对内和谐共生的管理运行
    二、自治与控制并存的实然状态
        (一)对外办学自主权被弱化
        (二)对内决策体系交错复杂
        (三)大学管理的教育性遮蔽
    三、基于个案调研的大学管理文化阻隔探究
        (一)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调研为例
        (二)大学管理文化场域阻隔的根源剖析
    四、信息时代催新大学管理文化生态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关联与流变
    一、教学与学术文化场域的对立统一
        (一)教学乃大学存在之要义
        (二)大学之大关键在学术
    二、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张力相持
        (一)大学管理中的学术文化
        (二)价值取向中的二元融合
        (三)从职称评审政策调整反观管理与学术的张力
    三、教学、学术与管理文化场域的冲突衍变
        (一)教师与管理者的角色冲突
        (二)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关联
        (三)教职工评优表彰的个案反思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趋势流变
        (一)信息时代共享教育的到来
        (二)信息时代对大学文化生态的冲击与隐忧:以重庆市调研为例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的三域治理机制
    一、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文化生态治理方略选择
        (一)教学双向涅盘的自然生成与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催生虚拟教学共同体
        (三)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模型构造设计
    二、矩阵式学术联盟:大学学术文化生态治理路径机制
        (一)在学术与行政的权力耦合中致力学术
        (二)信息时代凸显学术作为的群体与个体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矩阵式学术联盟创建及实现
    三、智慧型校本管理:大学管理文化生态治理策略取向
        (一)信息环境撬动大学管理结构主体整合
        (二)智慧型校本管理的校园模型体系构建
        (三)智慧型校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四、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逻辑归结
        (一)关系思维的多元嵌入
        (二)开放协同的路径联动
        (三)文化规制的合作包容
    五、本章小结
结语 三域治理中的大学精神场域生成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问卷1大学学术研究环境调查问卷
    问卷2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3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学生)
    问卷4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家长)
    问卷5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提纲1 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访谈提纲
    提纲2 大学职员职称评审访谈提纲
后记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文献述评
        一、高被引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二、其他精英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分析
第二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周期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华人髙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数量周期——以SCI论文为例
        一、论文产出总量与年平均量
        二、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
        三、论文产出量的年龄变化规律
        四、华人高被引群体内部的论文产出力比较
        五、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质量分析——以科学家的高被引期刊论文为例
        一、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期
        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力
    第三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专业认可的获致过程
        一、职阶晋升的规律
        二、专业声望的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
        二、性别
    第二节 社会出身与早期居住区域
        一、社会出身信息
        二、对社会出身的理论分析
        三、早期居住区域
    第三节 科学家的个人素质
        一、已有相关研究
        二、勤奋与兴趣
        三、志向与理想
        四、宗教与科学
    第四节 科学家的专业特征
        一、专业分布
        二、专业眼光
    小结
第四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第一节 师承及其影响
        一、基础教育经历及教师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阶段教师的影响
        三、名师的影响
    第二节 科研合作伙伴
        一、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科研合作情况
        三、有效的科研合作及其发生条件
    第三节 亲属及其他“重要他人”
        一、亲属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二、其他人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组织内部环境
        一、高等教育机构
        二、工作机构
        三、实验室环境
        四、专业学会组织的影响——以泛华统计协会为例
    第二节 组织外部环境——职业流动经历
        一、初职机构与近亲繁殖
        二、初次职业流动的时间与趋势
        三、职业流动的频率
    小结
第六章 华人文化与科学精英的成长
    一、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和科学家成长的关系
    二、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成长看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
    三、创新文化、文化创新与科学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作为教育记忆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百年校庆中的记忆选择
    1.1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2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第2章 百年校庆中的记忆技术
    2.1 历史回响中的视听盛宴
        2.1.1 举世瞩目的盛会
        2.1.2 共聚一堂的联欢
    2.2 思想交锋中的大师云集
        2.2.1 异彩纷呈的学术会议
        2.2.2 活泼生动的互动交流
    2.3 冻结时间中的北大印象
        2.3.1 凝固的特殊时刻
        2.3.2 定格的历史记忆
第3章 教育记忆对北大的塑造
    3.1 精神传统的回响
    3.2 共有身份的认同
    3.3 发展路径的厘定
第4章 历史经验的反思
    4.1 校庆应该记忆什么
        4.1.1 自由包容的精神
        4.1.2 家国天下的责任
    4.2 校庆应该如何记忆
        4.2.1 主体的平民化
        4.2.2 活动的平实化
        4.2.3 资源的开放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十二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资料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博士研究生的内涵
        2.1.1 西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渊源
        2.1.2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渊源
        2.1.3 博士研究生的属性
    2.2 创新能力的含义
        2.2.1 创新能力的定义
        2.2.2 创新能力的种类
        2.2.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2.3 理论基础
        2.3.1 创新能力的三元素模型
        2.3.2 创新能力的投资理论
        2.3.3 创新性贡献的推进理论
        2.3.4 创新能力系统模型
第3章 分析框架与问卷设计
    3.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模型
    3.2 系统模型中的具体元素
        3.2.1 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成果
        3.2.2 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环境
        3.2.3 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特征
    3.3 问卷设计
        3.3.1 问卷设计原则
        3.3.2 问卷初步设计
        3.3.3 预测对象
        3.3.4 项目筛选
        3.3.5 修订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4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统计描述
    4.1 创新特征测量指标操作化
        4.1.1 创新动机
        4.1.2 创新个性
        4.1.3 创新思维
        4.1.4 创新知识
    4.2 创新特征统计结果描述
        4.2.1 创新动机
        4.2.2 创新个性
        4.2.3 创新思维
        4.2.4 创新知识
    4.3 创新环境指标操作化
        4.3.1 硬环境
        4.3.2 软环境
    4.4 创新环境的统计结果描述
        4.4.1 硬环境的整体情况
        4.4.2 不同类别高校硬环境的方差分析
        4.4.3 软环境的整体情况
        4.4.4 不同类别高校软环境的方差分析
    4.5 创新成果的统计结果描述
第5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创新成果指标操作化
        5.1.1 创新成果指标
        5.1.2 操作方法
    5.2 研究假设
    5.3 模型选择
        5.3.1 变量表达
        5.3.2 模型选择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个体特征对创新成果的影响
        5.4.2 环境因素对创新成果的影响
        5.4.3 环境因素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第6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6.1 样本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分析
        6.1.1 优秀生源: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
        6.1.2 导师指导: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6.1.3 课程学习: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
        6.1.4 学术氛围: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6.1.5 经济资助:创新能力提升的物质保障
    6.2 样本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主要问题
        6.2.1 笔试形式的选拨方式仍占主导
        6.2.2 重使用轻培养的指导方式仍然存在
        6.2.3 课程体系缺乏个性化和层级化
        6.2.4 学术氛围缺乏约束性机制
        6.2.5 经济资助体制有待完善
    6.3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6.3.1 深入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
        6.3.2 完善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制度
        6.3.3 优化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6.3.4 活跃博士研究生学术氛围
        6.3.5 完善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
        6.3.6 构建博士生研究生的内生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对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的访谈内容部分摘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课题研究、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关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研究背景
    0.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目标、意义和基本内容
        0.2.1 本文研究的方法
        0.2.2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0.2.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1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1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1.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探索
        1.2.1 杰出科学家认可的科学哲学分析
        1.2.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研究的科学社会学理论
    1.3 国内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科技奖励学与院士制度研究
        1.3.2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个案研究和科学史研究
        1.3.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理论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2.1 科学发展早期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1.1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科学技术
        2.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1.3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宗教
        2.1.4 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 小科学时期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
        2.2.1 英国皇家学会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2.2 法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2.2.3 德国大学与杰出科学家职业定位的关系
    2.3 大科学时代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1 美国早期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2 作为世界科学中心的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
        2.3.3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科学技术建制
    2.4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4.1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中的三大特点
        2.4.2 科学中心转移的三大特点与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的两大形式及其关系概述
    3.1 院士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1.1 西方主要国家院士制度现状概述
        3.1.2 院士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科学家的认可机制简析
    3.2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及其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3.2.1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3.2.2 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3.3 两大认可形式的关联及其互动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1 中国两院院士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4.1.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回顾
        4.1.2 中国工程院发展历史回顾
    4.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2.1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概述
        4.2.2 中国科学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4.3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4.3.1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群体认可机制概述
        4.3.2 中国工程院对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认可过程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
    5.1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基本制度概述
    5.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的地位及其科学社会学意义
    5.3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与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关系
        5.3.1 民间科学技术奖励概述
        5.3.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中国民间科学技术奖励的相关性分析
    5.4 国内外重大科学技术奖励和对杰出科学家认可的差异及其影响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两大认可形式的相关性研究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1 民国前后杰出科学家国家认可机制的历史发展
        6.1.2 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史发展
    6.2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研究
        6.2.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6.3 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相关性分析
        6.3.1 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历时考察及联动关系
        6.3.2 中国工程科技专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7.1 两院院士制度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7.2 国内外科学家分层认可机制中的竞争力对比和结论
    7.3 杰出科学家认可机制的科学社会学本质
    7.4 各种创新突破的体制化保障
    7.5 中国科技发展的体制规范与对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登上象牙之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生“三立”,天下传奇——纪念华罗庚诞辰110周年[J]. 朱亚宗.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04)
  • [2]时代的骄子,独特的担当——我国杰出科学家的多重角色[J]. 朱亚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大学的“成人”品格[D]. 张曙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数学教育社会学:一个人文主义的观照[D]. 刘达卓.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6]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D]. 张绍荣. 西南大学, 2016(01)
  • [7]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芳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8]作为教育记忆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D]. 张金鹏. 河北大学, 2015(12)
  • [9]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十二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 吕红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10]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 赵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攀登象牙塔——青年数学家丘成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