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流域地貌发育阶段阈值及侵蚀机制分离

黄土高原流域地貌发育阶段阈值及侵蚀机制分离

一、Developmetn stage threshold of watershed Landforms in Loess Plateau and separation of erosion mechanism(论文文献综述)

赵卫东,周文怡,马雷,田剑,王淑琴[1](2021)在《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沟谷网络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沟谷网络是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的重要侵蚀产沙区和最主要的产沙运移通道,深入了解沟谷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化特征,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和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流域内部沟谷网络的发育演化过程与整个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揭示。该文基于室内人工降雨试验条件下获取的9期人工模拟黄土小流域DEM数据,提出一种表征流域地貌系统内部沟谷网络演化有序程度的方法,并利用小流域地貌系统的势能信息熵及其熵变规律对沟谷网络演化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以侵蚀为主的均质黄土小流域在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势能信息熵呈不断减小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不断增强,在幼年期末达到最高;进入壮年期后,势能信息熵呈缓慢增加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演化特征与该系统势能信息熵的熵变特征及流域地貌侵蚀发育阶段高度一致,流域地貌的势能信息熵和沟谷网络有序演化特征能有效指示流域地貌的侵蚀发育阶段。

刘蓓蕾[2](2021)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果显着,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流域侵蚀地貌特征对淤地坝分布格局具有显着影响,揭示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流域地形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分布特征及其与流域地貌特征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与水沙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地貌发育特征对淤地坝淤积过程的响应。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其淤地坝数量分别占黄土高原淤地坝总数的81.23%和2.78%。未来黄土高原地区骨干坝和中型坝的平均淤积年限分别为18.11年和6.94年,中部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淤积年限较短,四周土石山区、风沙区等区域淤地坝的淤积年限较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丘Ⅰ区淤地坝数量最多,密度最大,淤地坝的淤积量和拦沙量也最大,丘Ⅳ区的淤地坝数量较少,密度较小,淤地坝的淤积量和拦沙量最小。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较其他区域地形更为破碎,沟壑更多,丘Ⅰ区的地貌综合指数最大,为0.55,而其他地区较小,最小为0.28。黄土高原不同水土保持分区的地貌综合指数与淤地坝布设密度呈极显着相关关系,与淤地坝拦沙量呈显着相关。未来建坝过程中,可以在地貌综合指数较高,但淤地坝密度较低区域进行补建;对于地貌综合指数较高,淤地坝密度也较高的区域,根据其淤地坝未来淤积年限进行判别,即将淤满失效的淤地坝,应进行除险加固,对淤地坝综合功能进行提升。(2)皇甫川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均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28.39%降到22.46%;大理河流域年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46.57%降到22.65%;延河流域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淤地坝拦沙贡献率从21.08%降到12.31%。皇甫川流域河网呈树枝状分布,平均分叉比为4.85;大理河、延河流域河网呈混合状水系,包括树枝状和羽毛状,平均分叉比分别为4.82和5.34。淤地坝对流域河道的控制率为大理河>皇甫川>延河,大理河流域骨干坝平均淤积模数较高,延河流域和皇甫川流域骨干坝平均淤积模数较低。沟道控制比例越高,控制沟道的级别数越高,淤地坝控制效果越好、拦沙量越大,流域三级沟道控制比例大于40%,是淤地坝发挥水沙调控作用的下限。(3)淤地坝拦沙淤地,使侵蚀沟道形态由“窄深式”变为“宽浅式”。淤地坝淤积过程缩短了主沟长度,降低了主沟支沟比,改善了主沟的破碎状况,使坡面变得更平缓,沟道平均坡度和地表切割深度呈下降趋势。沟道地貌信息熵降低,坡沟系统变得更加年轻。坡沟比及稳定性系数与地貌指数的相关性较为一致,与沟头点密度、沟壑密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主沟支沟比、平均坡度、地貌信息熵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地表切割深度呈显着负相关。淤地坝自主沟向支沟淤积,在主沟淤满后坝面面积与淤积高程出现拐点,在淤地坝建设中,坝高的设计应高于支沟与主沟的交汇处的高程。

王汉青[3](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民和盆地位于祁连构造带的中祁连地块东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异常复杂,构造活动相当强烈。从古生代开始,区域内经历了多次块体碰撞拼接过程,到中生代盆地内接受了巨量的陆相沉积,再到新生代剧烈的剥蚀夷平作用,可以说在漫长的地史进程中民和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理演变。本文主要从地貌演化入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实验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民和盆地主要成盆发育期的演化背景,现今的地形地貌特点、水系发育特征以及区域典型地貌景观类型进行系统分析。本区域地层展布比较复杂,红层规模巨大,在地貌上,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丹霞以及彩色丘陵,红层作为一种陆相的碎屑岩沉积,是本区域景观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对民和盆地地貌演化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本文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的岩性、岩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分析其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和沉积学手段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参数,论断其宏观地貌演化的过程,并分析这种演化过程对考察区典型地貌景观发育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晚新生代以来民和盆地的地貌演化主要受制于青藏高原的间歇性抬升,期间水系格局不断发生重组,导致盆地内沉积环境与侵蚀环境不断演变。(2)民和盆地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祁连造山系隆生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压应力影响,使得盆地整体海拔由西北部大板山、拉脊山山前地带向东南方向缓慢下降,而水系的发育过程是支撑这一结论最有利的证据。位于盆地中部偏南,近东西走向的湟水河在北岸发育有六级河流阶地,而在南侧只有三级,且多为地势陡峻的河谷地貌,两侧水系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流域不对称特征。同时,盆地内水系多发育偏北向支流,南侧几乎不发育。(3)在对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的分析中,发现盆地整体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期”,并且数值呈现出由盆地边缘向主要河流降低的趋势,说明盆地构造活跃度由边缘向中部降低。(4)盆地内红层景观主要以丹霞和彩丘为主,通过对区域地貌景观分布格局与水系分布特征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区域内地貌景观的成景与消亡过程对水动力条件依赖严重,并且发展迅速。总体来说,本区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多种陆相碎屑岩的巨量沉积,为地貌景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频繁的构造运动为地貌的演化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力,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密集的沟谷为典型景观的塑形创造了良好的外动力条件。

甘露,晏自红,刘晋红,罗明良[4](2021)在《汇流阈值拟合分段及沟谷级别对黄土典型小流域盒维数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分维方法刻画沟谷形态特征是定量沟谷差异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流域上中下游形态存在差异,沟谷等级如何影响沟谷盒维数仍有待探讨。基于1∶1万DEM数据源,对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典型小流域沟谷的全局和分段盒维数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一级支流的全局和分段盒维数。结果表明:小流域范围内,不同汇流阈值对应的沟谷盒维数随阈值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阈值为200和1 800的沟谷盒维数分别为1.48和1.23;小流域上游盒维数分别为1.07和1.02,对应沟谷发育初期;中下游盒维数增大,均为1.66,对应沟谷壮年期。一级支流全局盒维数低于全流域盒维数,分别为1.29和1.08,位于流域上游的一级支流盒维数最小,分别为0.87和0.94。研究表明,盒维数法能一定程度上揭示沟谷形态差异。

丁紫妍[5](2021)在《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普遍被认为是研究地表物质、能量流动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最佳地理单元,因为其作为一个自然地形综合体,既具有系统性(上下游及左右岸各要素有机联系),又具有层次性(不同层级流域彼此联通层层嵌套)。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区域完整的流域地貌,而现有的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研究,缺乏对较大尺度的流域地貌发育过程进行系统性探讨。泾河流域有着典型的黄土地貌,其位于鄂尔多斯稳定地台,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且位于重点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最为典型和明显。泾河流域也具有独特性,穿越多个土壤侵蚀分区,且地貌类型多样。因此,从流域的综合视角,对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的泾河流域的黄土地貌加以科学探讨与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深入认识该流域地貌演化过程,能够为黄土地貌发育研究开拓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泾河流域作为研究样区,从流域发育特征和沟壑剖面特征两个方面选取了定量化指标,并详细阐述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地学含义。通过水文方法对泾河流域进行流域分割,以位于不同土壤侵蚀分区的十个小流域和泾河流域不同层级的流域这两个角度,对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基于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的结果,选择适宜表达地貌发育程度的指标和相对应的流域尺度,运用非监督分区的方法进行了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泾河流域小流域地貌发育特征对比研究泾河流域内十个小流域的地貌发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位于同一个土壤侵蚀分区的流域间存在着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差异性,沟壑密度比较好地体现了土壤侵蚀分区间的差异性。空间分布上,由北到南,地貌发育程度和沟壑发育程度同样呈现出由较高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沟壑纵剖面群组形态、沟壑纵剖面群组指标(沟壑凹度、沟壑比降和沟壑发育指数)能够较好表达流域内沟壑群体的形态和发育特征,沟壑发育程度较低的流域内沟壑差异性较大,沟壑纵剖面群组形态也可以用于识别在单斜古地形上发育的黄土塬。2.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对比研究泾河流域不同层级流域的地貌发育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存在若干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常在流域中心的黄土塬区、流域东北部、泾河干流上游、马莲河上游、董志塬区域发生极值的聚集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区域的形成与地貌、土层厚度、河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指标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不完全相似,如面积高程积分与地形蚕食度的极值聚集区重合度较高,而面积高程积分与地表切割深度则不存在这样的规律。不同指标适用于不同流域尺度,总体来说,四级别流域基本不延续前三个级别的空间分布规律。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与土壤侵蚀分区差异较大,可以进行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分区。3.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基于前文的计算结果,运用非监督分区的方法进行了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结果表明:泾河流域从北到南,地貌发育程度大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发育程度最高的区域在中部偏北。发育程度较高的区域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位于流域边界。最后运用地貌类型数据讨论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每个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的地貌类型多样,同一种地貌类型可以存在于多个区域内。地貌类型与地貌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随着地貌发育程度的增加,黄土塬区的面积比例基本呈现递减的趋势。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可以较好反映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

姚星宇[6](2021)在《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文中提出地球表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地表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影响和反馈的关系。在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都较为热门的当下,适时展开关于区域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的协调,高效可持续运行,此外,基于区域不同的生态地貌类型为其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体系,对区域内各生态功能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功能体系,有利于在进行功能能力提升设计时更好的对其进行调控管理。三岔河流域位于贵州省西北高原向黔中丘陵的过渡区域,不论在地质构造还是地貌形态条件上都极为复杂,基于流域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大背景,在受到流水侵蚀及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加持下,导致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普遍脆弱现状。本文基于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对三岔河流域地表地貌与生境的进行了定定量化分析,并依据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为其构建相应生态地貌功能体系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流域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灾害防治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大程度的减轻因恶劣自然条件给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带来的阻碍。在本文对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的研究分析中,主要包括了流域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定定量化分析、流域地形条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流域生态地貌类型功能体系的构建评价及提升设计三个方面:(1)基于三岔河流域的地貌形态要素,通过使用高程-起伏度组合、切割深度-坡度组合、面积-高程积分及条带剖面等方法对三岔河流域的地表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并对三岔河流域通过水文分析得到的子流域进行了基于地貌类型的分类,共得到5种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而对于流域的生态环境,则使用水热状况、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以及植被状况条件对其进行了定量化及空间上的分析,最终实现对三岔河流域的基本地貌形态及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结论包括:流域出水口与最大高程值间相对高差达2040m,地表起伏剧烈,切割较深,坡度较陡,多以中低至中高丘陵、浅切割缓坡至较陡坡地貌类型为主;而在子流域的地貌演化上,三岔河的子流域多处于更年期和壮年期,与当地的地质构造与岩性条件都表现出了紧密的联系;而在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三岔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介于800-1400mm间,年均气温在10-15℃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在受到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在空间上表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差异性,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2)在流域地形条件对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分析中,选取水热条件中气温与降水两个要素作为因变量,地形条件中的高程、起伏度、坡度和HI值四个要素作为自变量,基于SPSS软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得到影响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地貌形态要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如下:三岔河流域内地形条件对于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流域内气温与降水的控制,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在这些地貌形态要素中,高程要素尤为突出,与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了0.8以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植被类型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流域下游的微切割中低缓丘地貌类型子流域至上游的浅切割小起伏较陡中高山地貌类型子流域,其平均气温由15.55℃降至12.83℃,年平均降水量也由1388.38mm降至961.05mm。(3)在经过重分类并进行聚类得到5种地貌类型子流域后,基于相同地貌类型子流域具有相似生境及植被系统的固有特性,包括了流域的高程、起伏度、坡度等地貌形态要素以及水热状况、土壤与植被类型等生态系统要素,对三岔河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功能体系进行了构建与评价及生态功能的提升设计。在经过对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进行定定量化分析并得到5种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子流域后,依据不同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条件,为其构建了相对应的生态功能体系。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选择相应的生态与经济类型植被,进行地形实体与植被群落的相应的耦合配对,以确定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所需的植物群系与群丛,从而保证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缓解水土流失等现有的环境问题;此外结合流域的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条件,为其构建生态地貌学的防灾减灾功能体系,以实现流域的地表实体和生态的稳定。

甘露[7](2021)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河网分形盒维数研究》文中认为分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Mandelbrot提出的,用分形维数来对自然界中复杂的图形进行描述。随着分形理论的发展,该理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形理论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分形维数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描述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的各个地貌发育阶段。前人把分形理论应用到了沟谷地貌的形态分析,地貌格局差异等方面,以及分别从全国范围、不同地貌、不同流域、不同比例尺、不同区域等尺度对沟谷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黄土高原作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面积辽阔,水土流失严重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经过数万年的堆积和搬运作用,在风力和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在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本文采用30米的SRTM1数据作为数据基础,选取了黄土高原上10个完整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对其进行分形特征研究。即对黄河流域中游、主干两岸22个流域探讨其盒维数空间分异特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基于C#语言开发了Net.5环境下盒维数计算软件。该软件可针对不同盒子边长下的盒维数进行计算,并能在基于分形特征较优的前提下自行测算无标度区间。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表明:(1)对10个样区分别提取15个阈值下的数字河网,进行分形分维分析并计算其盒维数。结果表明河网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盒维数值与汇流阈值的选取密切相关。湟水流域、祖厉河流域、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无定河流域、三川河流域、秃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浑河流域在汇流阈值为200-3000下其盒维数值分别为1.3056~1.0901、1.2837~1.0721、1.3063~1.0905、1.2810~1.0632、1.3279~1.0969、1.2943~1.0765、1.3173~1.0906、1.3064~1.0763、1.2963~1.0737、1.3012~1.0817。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汇流阈值与盒维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定量统计模型。河网盒维数随着阈值的变小不断变大,其表达式可以概括为D1(28)ax b,其中D1为盒维数,x为汇流阈值,a,b为系数。基于盒维数判别的流域发育阶段也向壮年期不断靠近。因此选取恰当的汇流阈值,对于定量描述流域发育阶段有着指导意义。(2)不同地貌类型下流域的分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汇流阈值与盒维数之间变化趋势也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地貌类型的流域,阈值与盒维数定量统计模型的趋势变化点不同。对于黄土地貌来讲,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黄土峁、黄土梁地区的地貌形态最为复杂,该地貌类型区上流域的盒维数值最大,黄土残塬和黄土塬地区的盒维数值相对较小。结合汇流阈值与盒维数之间的定量统计模型,随着系数a的不断增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区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3)计算水系分维值,需要对分形的无标度区间进行适当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选取的10个样区中,在均具有分形特征的前提下,无标度区间的范围越大,其盒维数值越大。并且在相同无标度区间范围的情况下,盒子边长的长度越长,其盒维数值越大。因此,无标度区间的选择,影响盒维数值,从而影响对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描述。本文选取人工判定法和相关系数检验法,并结合自行开发的软件来对河网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间进行选择。在此方法下,本文选取的三个无标度区间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分形特征,表明使用单一一个盒维数描述整个流域的发育阶段不完全合理。(4)河网是由干流以及其支流组成的,本文采取Strahler分级法探索河流支流的分形特征。对实验样区10个完整流域的数字河网提取一级支流,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支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在阈值为200下计算一级支流的盒维数,湟水流域、祖厉河流域、洛河流域、延河流域、无定河流域、三川河流域、秃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黄甫川流域、浑河流域的一级支流盒维数分别为1.0190、1.0330、1.0148、0.9805、1.0178、1.1435、1.1590、1.1569、1.1467、1.1419。全流域盒维数分别为1.3056、1.2837、1.3063、1.2810、1.3279、1.2943、1.3173、1.3064、1.2963、1.3012。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支流的盒维数值均小于全流域盒维数值。为进一步验证河流支流与盒维数值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支流数目的不断增加,其河网形态也更加复杂,河网密度不断变大,盒维数值也不断增加。河网密度与盒维数值间定量统计模型可以总结为D2(28)mx(10)n,其中D2为盒维数,x为河网密度,m,n为系数。该公式揭示了盒维数的值与河网密度间呈正相关的关系,随着系数m的不断变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区对应的顺序依次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风沙区。(5)黄河流域中游主干左右岸的22个完整流域均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其主干左岸流域的盒维数值呈现出小-大-小变化规律,其右岸的盒维数分布较为平稳。黄河流域中游主干左右两岸,左岸流域的盒维数值整体上大于右岸。汇流阈值-盒维数统计模型a与河网密度-盒维数统计模型系数m在空间趋势上特征相反。

雷雪[8](2020)在《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沟谷源点作为黄土沟谷发育物质输移和能量转换最为活跃的部位,它与沟沿线、沟谷线和流域分水线等地形特征点、线共同构成了黄土地形的基本骨架。黄土流域地貌的发育进程可以抽象的概化为无数条沟谷线与沟沿线相交所形成的无数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不断逼近的过程。这一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点、线空间组合关系和结构模式是刻画黄土地貌发育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揭示黄土地貌类型的重要基础。所以,沟谷源点与上游分水线、下游沟谷线之间的长度比对是表征黄土地形特征点、线空间结构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衡量沟谷侵蚀程度的突破口。为研究陕北黄土高原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逼近的程度,进而确定沟谷的发育阶段和现阶段的主导侵蚀方式,本文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构建了量化沟谷源点到流域分水线逼近程度的核心因子—逼近度。其中,包含水平维度的水平逼近度和垂直维度的垂直逼近度,以及两个维度逼近度所衍化的逼近度变异指数。基于5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遴选了 42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这42个小流域分别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剔除沙地、草滩和基岩等黄土沟谷发育不明显地区所留下的15种黄土地貌类型区。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15种地貌类型下的42个样区平均水平逼近度和平均垂直逼近度,以及逼近度变异指数的统计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结合黄土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年平均降雨量数据,来探讨逼近度指标与沟谷发育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关系。另外,选择南北序列上分别代表黄土塬区、残塬区、梁状丘陵沟壑区和峁状丘陵沟壑区的淳化、宜君、甘泉和绥德为重点实验样区,分别以沟谷和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进行逼近度指标流域尺度上的稳定分析以及以5米为间隔的5米到30米的逼近度指标分辨率尺度稳定性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平均水平逼近度由南向北先增加后减小,从西向东逐渐增大。平均垂直逼近度由西南至东北先减小后增加,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的逼近度指标,整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逼近度变异指数的绝对值可以很好的量化南北序列上的逼近度变化趋势,为判定沟谷发育状态提供依据。2、不同的流域尺度和不同的分辨率尺度均会造成逼近度值的变化。在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流域尺度逼近度稳定性分析中发现流域级别对逼近度的影响较大。在完备的五级别流域中,以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的逼近度要大于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逼近度值。不同尺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逼近度各不相同,但是数据分辨率越高,沟谷的逼近度越大。当数据条件有限时,低分辨率数据也可用于逼近度指标的计算,这是因为虽然分辨率有所降低,但是典型样区在南北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还保持一致。3、逼近度变异指数的正负与沟谷的发育阶段和类型敏感相关。当逼近度变异为负数时,说明该沟谷的地貌类型为黄土塬区或残塬区;当逼近度变异为正数时,说明该沟谷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逼近度变异指数的范围为-1到1。当其绝对值越趋于1时,表明沟谷发育处于早期的较早时期或者成熟阶段的较晚时期。4、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与黄土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年平均降雨量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其中,黄土厚度差异对平均垂直逼近度的影响小于对平均水平逼近度的影响。低覆盖度草地的平均水平逼近度最大但平均垂直逼近度却较小。虽然植被是影响坡面侵蚀发育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沟谷源点的侵蚀发育上,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逼近度的指示性影响并无明显特征。另外,就年平均降雨量这一单一因素来看,它与逼近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着。逼近度指标作为反映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逼近程度的量化指标,它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沟谷发育阶段,而且可以判断沟谷现阶段的主导侵蚀方式。这不仅可以为地貌类型的划分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水土保持综合性治理提供参考。

杨雪[9](2020)在《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沟谷形态是黄土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前人研究显示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黄土沟谷横剖面的变化最为显着,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和发育阶段差异性。沟谷横剖面形态是以侧蚀为主的沟蚀对沟谷长期作用的结果,沟谷形态也反过来影响沟蚀、重力侵蚀等,进而影响沟谷发育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沟谷横剖面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性特征,对于认识黄土沟谷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位于不同黄土地貌类型区的6个典型小流域和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黄土沟谷横剖面及其相关坡面的形态特征和区域差异性,以及它们与黄土沟谷发育的关系,深化对黄土沟谷地貌演化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以6个典型小流域和人工降雨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样区,提取了沟谷的横剖面,从统计特征、剖面特征、侵蚀特征三个方面选取定量化指标,以流域内部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为视角对沟谷横剖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沟谷统计特征、剖面特征和侵蚀特征平均值从主沟谷到一级支沟、二级支沟依次减少。沟谷宽度、沟谷平均深度、横剖面面积、形状指数、凹度指数和沟谷宽高比与距沟口距离呈线性关系,距沟口越近,沟谷侵蚀活动逐渐增强,各指标的值越大,沟谷发育越稳定。根据模拟小流域4条支沟的沟谷宽度、深度、横剖面面积总体变化可将沟谷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活跃阶段、稳定阶段,沟谷统计特征值先增加,再快速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增加速度趋于平缓,与侵蚀循环学说中的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相吻合。2.黄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研究对黄土典型地貌小流域和模拟小流域进行坡面分割及分类,提取沟谷横剖面相交的坡面单元;从形态特征、地形特征两个方面选取定量化指标,以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为视角对沟谷坡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从二级支沟、一级支沟到主沟道,沟坡总体平均坡度不断降低,谷坡不断后退;平面曲率平均值从负值到正值呈上升态势,沟谷坡面从以水平凹形坡为主要坡形逐渐向凸形坡演化;所有样区从二级沟谷到主沟道剖面曲率均为正值,坡面单元沿最大坡降方向呈凹坡。坡面平均坡度从沟头到沟口呈降低的趋势。沿沟头至沟口,坡面平面曲率呈线性增大趋势,沟谷从水平凹形坡向凸形坡演化。幼年期到老年期,坡面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由凹形坡向凸形坡转化;在沿坡度方向上多为凹形坡,凹陷程度先增强后减小。3.黄土沟谷横剖面演化模式研究对模拟小流域沟谷宽度和深度随沟谷发育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随沟谷发育的转换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对沟谷宽度和沟谷平均深度的演化进行模拟、利用Markov链建立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类型转换预测模型。试验表明,沟谷宽度和深度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地表切割深度和剖面曲率对沟坡拓宽和谷底下切均有显着的影响,所建立的Markov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的转换。本研究从流域内部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三个角度对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的时空差异性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沟谷横剖面演化及坡形转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沟谷横剖面形态的模拟模型、沟谷横剖面坡面类型的转换预测模型,对于揭示沟谷形态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李阳[10](2020)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全球最具研究价值的地理区域之一,黄土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典型的气候环境、得天独厚的成土条件,历经二百多万年来的黄土沉积与持久强烈的现代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黄土地貌格局。科学量化黄土地貌形态的典型特征,系统表达其空间分异格局,成为黄土形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化黄土地貌的认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往地貌形态发育研究中,比较关注以特定角度通过单一形态指标反映地貌形态局部特征,缺少对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的全面刻画,难以系统揭示完整流域多视角下的地貌形态整体发育态势。本研究以特征稳定的自然完整流域为基本单元,紧抓流域内部沟沿线、沟谷网络、流域边界线、正负地形等空间实体及其组合关系,深入剖析其形态特征,以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谷歌影像和Aster 30m DEM为数据源,设计实验准确提取流域边界线、沟沿线和沟谷网络等要素特征并科学遴选出90个完整流域样区,进而构建具有深刻地学内涵、信息特征丰富的地貌形态发育特征量化指标体系。在定量表达90个流域样区的地貌形态发育特征基础上,利用信息特征综合的因子分析方法综合量化黄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并模拟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客观揭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空间分异规律,进一步探讨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对于区域环境恢复变化的实践意义,深化对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流域及其各要素特征的深入剖析,充分考虑流域形态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准确发掘对流域地貌形态具有明确地学内涵、丰富信息特征的指标因子,主要包括地表蚕食度、沟谷密度、沟沿线密度、高程逼近度、面积高程积分、平均坡度差、主沟支沟比、莫兰指数和破碎度九个因子,有效构建起反映黄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的量化指标体系,以定量表达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2.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实现指标因子的信息量综合,发掘因子量化体系从各视角所传递出的信息特征,建立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信息综合模型,以此实现对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综合量化,全面系统地模拟并反映大区域范围下流域地貌形态的整体发育态势。3.在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空间分布态势基础上,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阶段性特征,客观揭示黄土流域地貌综合发育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局态势来看,地貌发育程度由南向北呈现逐级渐变特征,表现出较好的连续性,高值出现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的陕西神木、山西保德县至临县一带,以及无定河流域下游地区和山西永和县、石楼县,区域地貌发育程度趋于成熟阶段;低值区域主要位于南部的黄土塬区、甘肃庆阳南部的残塬区,区域以大面积塬面为主,沟谷地貌发育程度相对较低。4.结合区域土壤侵蚀可知,黄土高原沟蚀区的强蚀现象主要发生在甘肃庆阳以北的黄土斜梁区、延河流域部分地区、无定河流域下游和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的东部地区。地貌综合发育程度高值也集中在延河流域下游、无定河流域和黄河中游以东地区,这表明除甘肃庆阳北部、陕西吴起等地有所差异外,土壤侵蚀与地貌综合发育程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同步分布特征。退耕还林实施20年来,水土保持服务政策和生态治理工程有效遏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减缓了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且能够结合区域地貌发育形态,达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环境恢复成效,符合区域地貌发育分布态势,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黄土沟蚀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当前仍需结合区域侵蚀产沙和地貌形态发育特征,加强水土保持服务和流域综合治理的科学实施,限制黄河中游地区的能源开采活动,保证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二、Developmetn stage threshold of watershed Landforms in Loess Plateau and separation of erosion mechanis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tn stage threshold of watershed Landforms in Loess Plateau and separation of erosion mechanism(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沟谷网络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
    1.2 沟谷网络及子流域提取方法
    1.3 势能信息熵计算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基于Shreve分级的沟谷网络演化特征
    2.2 基于势能信息熵的沟谷网络演化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2)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淤地坝优化配置研究
        1.2.2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土高原概况
        2.1.2 典型流域概况
        2.1.3 单坝概况
    2.2 资料
        2.2.1 空间地理数据
        2.2.2 气象水文数据
    2.3 方法
        2.3.1 地形特征研究方法
        2.3.2 水沙变化研究方法
        2.3.3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方法
3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布特征与自然地貌特征的关系
    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布特征及其拦沙特征分析
        3.1.1 黄土高原淤地坝时空分布现状
        3.1.2 黄土高原淤地坝拦沙效益分析
        3.1.3 黄土高原仍有拦沙能力的淤地坝分布
    3.2 黄土高原分区地形特征
        3.2.1 地形特征提取
        3.2.2 黄土高原地形特征分析
        3.2.3 分区地形特征
    3.3 淤地坝分区特征对地形参数的响应关系
        3.3.1 黄土高原淤地坝分区特征
        3.3.2 黄土高原侵蚀地貌指数
        3.3.3 黄土高原淤地坝淤积情况对侵蚀地貌指数的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对沟网特征的响应
    4.1 小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演变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4.1.1 典型流域淤地坝分布格局演变
        4.1.2 典型流域水沙变化
        4.1.3 淤地坝拦沙贡献率
    4.2 典型流域河网特征及地形特征
        4.2.1 河网特征
        4.2.2 地形特征
    4.3 淤地坝分布格局对分区地形参数及河网的响应关系
        4.3.1 流域尺度淤地坝水沙调控作用阈值
        4.3.2 流域淤积模数对地形特征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5 地貌形态变化对淤地坝发育阶段的响应机制
    5.1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淤积特征
        5.1.1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坡沟关系
        5.1.2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稳定性系数
    5.2 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貌特征
        5.2.1 地形特征选取
        5.2.2 地形特征分析
        5.2.3 地貌信息熵计算
    5.3 地貌特征对淤地坝不同发育阶段淤积特征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地貌学与红层景观研究进展
        1.3.2 数字地貌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
        2.2.1 地史背景
        2.2.2 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2.3 地层特征
        2.3.1 元古界
        2.3.2 古生界
        2.3.3 中生代
        2.3.4 新生代
第3章 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
    3.1 民和盆地夷平面特征
    3.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3.2.1 岩性特征
        3.2.2 沉积演化阶段
    3.3 大通河水系演化特征
        3.3.1 大通河水系主要演化阶段
        3.3.2 大通河下游水系演化趋势
    3.4 湟水河水系演化特征
        3.4.1 阶地序列
        3.4.2 水系演化
    3.5 宏观地貌演化过程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地形特征与流域地貌
    4.1 坡度和坡向
        4.1.1 坡度
        4.1.2 坡向
    4.2 地形起伏度
    4.3 流域水系
    4.4 流域盆地
    4.5 流域构造强度
    4.6 水系密度与断裂带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地貌景观与成因
    5.1 地貌景观特征
        5.1.1 丹霞地貌
        5.1.2 彩丘地貌
        5.1.3 黄土地貌
        5.1.4 沟谷地貌
    5.2 景观与地貌演化
        5.2.1 物质基础
        5.2.2 新构造运动
    5.3 外动力因素
        5.3.1 水系
        5.3.2 气候
    5.4 红层景观的成景塑形阶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流域地貌发育过程研究
        1.2.2.黄土地貌演化研究
        1.2.3.流域数字地形分析研究
        1.2.4.问题分析与讨论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4.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研究区域
    2.2.实验数据
    2.3.研究样区
        2.3.1.流域层级划分
        2.3.2.重点流域选取
    2.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1.研究方法
        2.4.2.软件平台
        2.4.3.技术路线
    2.5.本章小结
第3章 泾河流域地貌特征研究
    3.1.形态特征研究
        3.1.1.区域形态特征
        3.1.2.流域形态特征
        3.1.3.坡面形态特征
    3.2.结构特征研究
        3.2.1.层次结构特征
        3.2.2.沟谷结构特征
    3.3.地貌发育特征研究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M的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量化研究
    4.1.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4.2.指标提取方法及地学含义
        4.2.1.流域发育特征指标
        4.2.2.沟壑剖面特征指标
    4.3.泾河流域重点小流域地貌发育特征研究
        4.3.1.流域发育特征
        4.3.2.沟壑纵剖面群组
        4.3.3.沟壑横剖面
    4.4.本章小结
第5章 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研究
    5.1.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1.1.流域发育特征指标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1.2.沟壑纵剖面群组指标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2.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
        5.2.1.初步分区
        5.2.2.分区赋值
        5.2.3.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结果评价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与创新
    6.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3.2 小流域划分及分类的研究现状
        1.3.3 生态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背景
        2.1.2 地质构造条件
        2.1.3 岩性条件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研究方法
第3章 三岔河流域地貌的定量分析
    3.1 三岔河流域的提取及子流域的划分
    3.2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因子的分级
    3.3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综合分析
        3.3.1 高程-起伏度分析
        3.3.2 切割深度-坡度分析
        3.3.3 高程-面积积分分析
        3.3.4 条带剖面分析
    3.4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
第4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定量分析
    4.1 研究区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背景
        4.1.1 水热条件
        4.1.2 土壤及植被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2 流域地形条件对气候的影响
        4.2.1 流域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分析
        4.2.2 流域地形地貌对降水的影响分析
    4.3 流域地形地貌对生态格局的影响
第5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构建
    5.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评价
        5.2.1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评价
        5.2.2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价值评价
    5.3 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5.3.1 主要潜在生态风险
        5.3.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定量分析结果
        6.1.2 流域生态环境及与地貌形态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
        6.1.3 三岔河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体系
    6.2 讨论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河网分形盒维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分形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黄土高原小流域河网相关研究
        1.3.3 研究讨论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分形的基本理论
        2.1.1 分形理论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1.2 盒维数法
        2.1.3 水系中盒维数含义
    2.2 均值变点法
    2.3 基于DEM的河网提取
        2.3.1 数据预处理
        2.3.2 填充洼地
        2.3.3 水流流向计算
        2.3.4 汇流累积量
        2.3.5 河道分级
        2.3.6 河网提取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案设计
    3.1 研究区域与样区选择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样区选择
        3.1.3 实验样区概述
    3.2 实验数据
    3.3 论文结构
    3.4 方案设计
        3.4.1 数字河网提取模型
        3.4.2 盒维数计算软件
第4章 流域河网盒维数的计算与特征分析
    4.1 汇流阈值对盒维数的影响
    4.2 无标度区间对盒维数的影响
    4.3 河网等级对盒维数的影响
第5章 河网盒维数的空间趋势特征
    5.1 黄河流域中游南北向盒维数空间分异特征
    5.2 黄河流域中游左右岸盒维数空间分异特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点、线空间结构量化关系
        1.2.2 沟谷发育指标研究进展
        1.2.3 逼近度指标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与数据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样区与数据
    2.2 研究方法、软件平台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平台
        2.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逼近度指标构建及尺度稳定性分析
    3.1 逼近度指标的构建
        3.1.1 水平逼近度
        3.1.2 垂直逼近度
        3.1.3 逼近度变异
    3.2 逼近度指标的模式化提取
        3.2.1 基于DEM的沟谷特征点、线提取
        3.2.2 逼近度指标的模式化求算
    3.3 逼近度指标流域尺度稳定性分析
        3.3.1 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分析
        3.3.2 以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分析
    3.4 逼近度指标分辨率尺度稳定性分析
        3.4.1 重采样方法选择
        3.4.2 不同分辨率DEM的逼近度指标对比
第4章 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分异特征分析
    4.1 逼近度指标分异规律
        4.1.1 逼近度指标统计特征分异规律
        4.1.2 逼近度指标空间特征分异规律
    4.2 逼近度变异特征分析
        4.2.1 面向全流域的逼近度变异分析
        4.2.2 面向外部汇流区的逼近度变异分析
    4.3 逼近度变异对于指标典型黄土地貌发育敏感性分析
第5章 逼近度指标与流域发育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关系
    5.1 不同黄土厚度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植被指数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平均降雨量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讨论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地貌演化相关研究
        1.2.2 黄土沟谷地貌演化相关研究
        1.2.3 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1.2.4 问题分析与讨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软件平台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域
    2.2 实验样区及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
    3.1 沟谷横剖面发育阶段
    3.2 黄土沟谷横剖面提取方法
    3.3 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3.3.1 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3.2 指标组合
        3.3.3 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3.4 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
        3.4.1 基于不同沟谷级别的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分析
        3.4.2 基于沟谷不同位置的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分析
    3.5 黄土室内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
        3.5.1 基于统计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5.2 基于剖面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5.3 基于侵蚀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研究
    4.1 黄土沟谷坡面形态
    4.2 融合地形骨架信息的坡面单元分割与提取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分割算法与参数确定
        4.2.3 分割规则制定
        4.2.4 坡面分类结果
        4.2.5 沟谷横剖面坡面单元提取
    4.3 黄土沟谷坡面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4.4 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分析
        4.4.1 基于不同级别沟谷的典型样区横剖面坡面单元形态特征分析
        4.4.2 基于沟谷不同位置的典型样区横剖面坡面单元形态特征分析
    4.5 黄土室内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分析
    4.6 沟谷横剖面坡形特征研究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演化模式初探
    5.1 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演化分析
        5.1.1 沟谷宽度及深度演化分析
        5.1.2 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演化分析
    5.2 沟谷横剖面及其坡面形态演化模拟及预测
        5.2.1 基于多元回归的沟谷横剖面变化预测模型
        5.2.2 基于Markov链的沟谷横剖面坡形转化预测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地貌研究进展
        1.2.2 黄土地貌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1.2.3 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样区与数据源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 软件平台
第3章 流域地形要素的特征提取
    3.1 中尺度流域样区的分割提取
    3.2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全面剖析
    3.3 基于高清影像的沟沿线提取及正负地形划分
    3.4 基于沟沿线约束的流域沟谷网络提取
    3.5 小结
第4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基于DTA的地貌形态因子总结
    4.2 指标因子的遴选原则
    4.3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特征量化与指标体系构建
        4.3.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指标体系构建
        4.3.2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指标的定量表达
    4.4 小结
第5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量化体系的信息综合模拟
    5.1 因子信息综合方法概述
    5.2 指标因子的信息量评价
    5.3 流域地貌发育的因子信息综合与分析
        5.3.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信息综合
        5.3.2 信息量特征综合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1 流域地貌发育形态程度分级与阶段性特征
        6.1.2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
    6.2 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对于区域环境恢复的实践指导意义
        6.2.1 与区域土壤侵蚀程度的统计分析
        6.2.2 与植被恢复重建的联系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Developmetn stage threshold of watershed Landforms in Loess Plateau and separation of erosion mechanism(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沟谷网络演化特征研究[J]. 赵卫东,周文怡,马雷,田剑,王淑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1(06)
  • [2]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地形特征的响应关系研究[D]. 刘蓓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D]. 王汉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汇流阈值拟合分段及沟谷级别对黄土典型小流域盒维数的影响[J]. 甘露,晏自红,刘晋红,罗明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21(03)
  • [5]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D]. 丁紫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D]. 姚星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河网分形盒维数研究[D]. 甘露.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8]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 雷雪.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9]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D]. 杨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黄土高原流域地貌发育阶段阈值及侵蚀机制分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