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

物质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

一、材料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孟详东[1](2021)在《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污水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废弃物,水分和有机物含量高,极易变质腐败。污泥内富集大量微生物、病原体、药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给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带来极大风险。同时,污泥中富含高热值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具有能源和资源化利用潜力。特别是污泥中富集了污水中50%以上的磷元素,是巨大的磷资源库。因此,在污泥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置的基础上,实现磷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热处置方法因其能大幅缩减污泥体积、消灭病原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和回收利用能量等优势成为污泥处置研究热点。同时,污泥热处置会提高产物中磷含量。然而,目前缺少适用于磷资源回收利用的污泥热处置方法,对污泥热处置过程磷形态转化、产物中磷资源回收利用或改性的研究不足。对此,本文以实现污泥中能源和磷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目标,设计利用污泥自身热值、降低飞灰产量的低温燃烧系统,对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各相产物组分分布特点、热处置方式和条件对磷迁移影响、低温热处置过程中磷转化路径以及热产物中磷释放回收方法和机理等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改性研究,对混烧特性、产物和混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全面研究,为污泥的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案。本文首先利用流化床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三种方法,研究热处置方式、温度和气氛对固相产物磷富集率、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热处置可提高热产物磷含量至85 mg/g以上。高温焚烧不利于磷的富集和有效性的提高,焚烧温度高于800℃时,磷富集率低于75%。提高氧气浓度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纯氧低温灰中生物有效磷含量48.7 mg/g。低温燃烧和热解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污泥中重金属随氧化程度加深从易浸出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低温氧化方式是适用于污泥中磷回收利用的热处置方式。开展了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和气相、液相产物的研究。利用污泥低温燃烧设备研究空气流速和污泥粒径及含水率对燃烧峰值温度、锋传播速度和气、液相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气流速小于10.4 mm/s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空气流速增加,超过这一范围时对流换热增强,减缓了燃烧锋面蔓延速度;空气流速增加降低了液相产物的产率。增加含水率会降低峰值温度和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含水率超过11%的污泥无法维持低温燃烧;含水率的提高不利于污泥的完全燃烧,提高了液相产物产率。增加污泥粒径降低了低温燃烧的峰值温度;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粒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粒径大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受比表面积影响,氧化反应速率主导对蔓延速度的影响,小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主要受堆积密度影响,堆积密度的增大减缓了污泥质量损失速度,增大粒径会提高焦油产率,对焦油中各组分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小。研究了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污泥中无机磷占总磷的含量超过80%,热解促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使正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提高热解温度有助于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向磷灰石无机磷(AP)转化,AP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污泥中的有机磷和多聚磷酸盐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别转化为无机磷和正磷酸盐,使蓝铁矿(Vivianite)和水铁矿磷酸盐络合物(P-Ferrihy)转化为Fe PO4和钙-磷化合物,促进产物中钙-磷化合物的形成。污泥低温燃烧灰中总磷和无机磷含量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加,促进了NAIP向AP的转化,有助于促进燃烧灰中Ca HPO4和P-Alumina分别向HAP和Al PO4转化,氧化程度加深使Fe PO4向铝-磷或钙-磷化合物转化,提高了污泥灰中磷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和回收进行了研究。利用“酸提取-树脂净化-磷酸铵镁结晶”方法将低温燃烧灰中磷以高纯度鸟粪石(Mg NH4PO4)形式回收。使用盐酸提取低温灰中的磷,酸浓度不低于0.4 mol/L时,液固比对磷浸出效率影响小;液固比不高于20 ml/g时,酸浓度对金属元素浸出效率影响小;优化的酸提取条件为0.8 mol/L的盐酸溶液,20ml/g液固比,磷的提取效率为97.2%,提取液中金属杂质含量低。参数方程Thomas模型对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液中Fe3+过程的描述性好,综合模拟和实验结果确定净化富磷提取液的最佳参数条件。以高纯度鸟粪石晶体从净化液中提取磷的最佳条件为溶液中氮、磷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1,溶液p H值为10.0。本研究提高磷回收效率至84%,含磷终产物鸟粪石晶体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磷肥限制标准。最后,对玉米芯、稻壳和大豆秸秆与污泥低温混烧过程磷迁移特性和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掺混增加了污泥基燃料中挥发分含量和热值,减少了灰分含量,提高了燃烧速率。混烧后铁-磷化合物和Na OH可溶性磷含量减少,钙-磷化合物和HCl可溶性磷含量增加。污泥中的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与生物质中的有机植酸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解,释放出的正磷酸根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Fe PO4、Al PO4、Ca3(PO4)2和Mg3(PO4)2等金属磷酸盐。燃料中钙取代铁-磷化合物和铝-磷化合物中铁和铝生成Ca2P2O7,Ca(PO3)2,Ca HPO4和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生物质为该转化提供钙源和镁源,促进铁/铝-磷化合物向钙/镁-磷化合物转化。钙源的增加促进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向羟基磷灰石转化。钙或镁含量高的生物质有助于提高产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生物质中钙含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何楷强[2](2021)在《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文中认为煤中微量砷硒在燃烧过程中会被释放进入烟气,最终排入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开展燃煤烟气重金属(尤其是高毒气态砷)控制研究迫在眉睫。了解燃煤过程砷硒形态转化规律,将有助于为重金属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重金属形态分析主要包括结合形态与化学价态分析两个方面。由于燃煤及其产物基质复杂,数量巨大,传统结合形态分析方案操作时间长,效率低,很难满足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需求;化学价态也存在样品前处理手段缺乏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微波和超声为辅助强化手段,成功建立了快速逐级化学提取砷硒结合形态分析方法及高效砷化学形态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实现了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的快速形态分析和灵敏识别。在此基础之上,以气态砷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其在典型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形态迁移和转化过程。建立了超声辅助顺序提取(UASE)和微波辅助顺序提取(MASE)方案,实现了粉煤灰和煤样品中砷硒结合形态的快速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UASE方案砷硒的理论提取操作时间大大缩短(由传统24.5 h分别缩短至70 min和90 min之内);MASE方案可使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从24.5 h大幅缩短至45 min之内。提取回收率大于80.0%,稳定性良好。实际样品分析表明,粉煤灰中硒形态主要为非特异性吸附态(F1)和弱Fe-Al结晶态(F3);煤中硒主要以弱Fe-Al结晶态存在;对于粉煤灰和煤中砷,弱Fe-Al结晶态所占比例均显着高于其它组分。针对燃煤及其产物建立了超声/微波强化砷化学形态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辅助(2000 W、80 ℃、40 min)和超声辅助(40 kHz、20℃、40 min)分别是煤/粉煤灰和石膏样品中砷价态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成功测定了电厂煤、粉煤灰和石膏中砷的化学价态。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煤中砷主要以As(V)形式存在,As(Ⅲ)所占比例较低,而在粉煤灰和石膏中仅检测到了 As(V)。考虑到砷的结合形态和化学价态均与其环境迁移能力和毒性有关,通过形态的迁移和转化可以实现砷的固化和减毒,因此燃煤及其产物中砷形态分析技术有助于从形态转化的角度为烟气砷污染控制技术研发提供新思路。顺序提取和化学形态分析表明砷在燃煤产物中主要以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存在,且砷从低价态向高价态氧化(As(Ⅲ)-As(V))是实现气态砷在颗粒物或金属氧化物表面高效吸附和固化的关键。因此,研究制备了系列不同摩尔比Fe-Mn双元氧化物(FMBO),详细研究了其对气态砷化物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与Mn、Fe单金属氧化物相比,Mn-Fe双元金属氧化物展现出优异的气态砷协同吸附性能。600℃模拟烟气条件下,吸附剂吸附性能良好且稳定,吸附能力可达24.23±2.47 mg/g。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HPLC-HG-AFS联用系统对吸附剂表面吸附态砷和可溶性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锰氧化物可将As2O3氧化为As2O5,促进了其在铁氧化物表面的有效吸附。考虑到As(V)的毒性低于As(Ⅲ),Fe-Mn协同作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气态砷化合物的吸附能力,还实现了捕集后砷的减毒化。因此进一步制备Fe-Mn-Ti三元金属氧化物(FMTO)有效提高了材料的低温电子转移能力,促进低价砷氧化和表面有效吸附。350℃模拟烟气条件下,FMTO的砷吸附能力为37.0±4.8 mg/g,As(Ⅲ)氧化率高达100%,且表现出了优良的高浓度烟气组分耐受性。通过HPLC-HG-AFS和浸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三元金属氧化物对气态砷的固化和减毒效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与XPS表征技术,证实钛和锰主要发挥氧化作用,铁则发挥吸附作用。针对传统金属氧化物成本较高的局限性,研究还成功制备了系列锰负载凹凸棒土(ATP)复合材料,该吸附剂表现出对气态砷良好的固化脱除性能。针对该吸附剂,烟气组分SO2与NO均表现出促进作用。SO2主要通过形成硫酸盐进而与砷结合促进吸附效率的提高,而NO则有助于As(Ⅲ)向As(V)转化。毒性浸出实验和顺序提取测试结果表明,Mn修饰ATP材料通过水合与氧化作用表现出对砷良好的固定化作用,大大降低了吸附剂中砷的二次暴露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的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结合形态与化学价态的灵敏检测方法和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合成制备了系列气态砷吸附固化材料,结合形态分析技术,较深入探讨了吸附固化过程和机理,对燃煤污染监测和控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魏博[3](2021)在《大气和造纸废水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去除机制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能的利用在给世界新能源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生物质燃烧热解会产生大量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会与大气中广泛存在的氧化剂(·OH、NO3·、·Cl和O3)发生氧化降解反应。在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后,会促进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影响整个大气环境,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大气中的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会通过干湿沉降、水循环等过程进入水体,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危害。生物质又是纸浆和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在纸浆漂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纸浆漂白废水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去除其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NO3·是夜间大气中的主要氧化剂,NO3·与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反应性与白天的·OH的反应性相当。目前对于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与NO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力学层面上,对反应机理的阐述较少。探讨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降解机理对阐明此类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解决此类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消除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对于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目前还以传统的物化法和生化法居多,存在着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去除效率低的缺陷。采用绿色高效的光催化剂来去除污染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发能量利用率高和成本低廉的新型二维非金属纳米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金属基催化剂可以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三种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愈创木酚(GUA)、4-甲基愈创木酚(4-MG)和4-乙基愈创木酚(4-EG))与NO3·的气相反应,揭示此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机理,并探究了取代基对与NO3·反应活性的影响。又设计了三种新型二维非金属纳米材料,研究其作为光催化剂去除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机制。本论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气中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与NO3·的氧化降解NO3·加成和H抽提是三种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GUA、4-MG和4-EG)与NO3·初始反应的两种主要反应通道。在298 K、1 atm和典型的对流层NO3·浓度下,GUA、4-MG和4-EG的大气寿命分别为64 s、0.82h和0.19h。三种甲氧基苯酚类化合物在夜间与NO3·的反应活性较高,在污染源分析和大气污染模型研究中应予以考虑。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水生毒性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强,与化合物的疏水性有关。降解产物的毒性普遍下降,但是硝基取代产物仍有害且有轻微毒性,因此未来的实验研究和评价应予以重视。(2)取代基对芳香族化合物与NO3·反应活性的影响NO3·对芳香族化合物(ACs)的反应性取决于取代基的电子性质。给电子基团促进反应,吸电子基团抑制反应。NO3·与ACs的氧化反应在大气水相中比在气相中更容易发生。大多数ACs及其转化产物对这三种水生生物(鱼类、绿藻和水蚤)都是有害甚至有毒的。因为NO3·是夜间大气中大量的氧化剂,它们在大气的化学反应中至关重要。(3)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以纸浆漂白废水中的主要毒性物质—氯代甲氧基苯酚为模型化合物,本论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三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BCN、g-C3N4和g-C2N)去除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机制。结果表明碳掺杂的BN纳米片具有较窄的带隙,对氯代甲氧基苯酚的吸附和催化性能优异,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光催化剂。非金属原子(B、P和S)的引入使g-C3N4和g-C2N的带隙减小,使HOMO和LUMO的离域增强并呈现部分分离,从而提高了载流子的迁移率。掺杂模式的g-C3N4和g-C2N表现出明显增强的可见光吸收、对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吸附以及光催化活性。

任细运[4](2021)在《阻燃环氧树脂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高铁、飞机等大型运输工具壁板和行李架结构材料的重要组分之一,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是目前工程材料领域应用最多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然而,EP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易燃特性,且燃烧过程会生成大量烟气和毒性气体。因此,探究不同阻燃特性的环氧树脂的热解特性和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对筛选环氧树脂适用场景、提高环境火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首先以典型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膦菲-10-氧化物(DOPO),两种DOPO衍生物DOPO-HQ、DOPO-THPO,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黑磷(BP)和氢氧化铝(Al(OH)3)为添加剂制备阻燃环氧树脂,并借助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等级测试(UL-94)筛选确定了阻燃剂添加量。以EP和筛选的七种阻燃环氧树脂为对象,借助热重(TGA)技术探讨了它们的热解特性。相比纯样,阻燃样品热分解时间提前,其下降幅度与阻燃剂本身的热稳定性相关。此外阻燃样品的残渣量取决于各自的阻燃作用机理。利用Kissinger、FWO和KAS三种无模式函数法计算了材料的活化能。利用TG-IR对EP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的热解气相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的主要气相产物在种类上基本没有区别,但出现的时间和吸收峰的相对强度有所改变。随后通过不同热辐射强度(25、35、50和65 kW/m2)下的锥形量热仪实验,分析了材料的燃烧特征参数随热辐射强度变化规律。随着热辐射强度增大,材料的点燃时间(TTI)减小,质量损失速率峰值(PMLR)和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增大且到达峰值时间提前,总热释放量(THR)、有效燃烧热(EHC)、火灾增长指数(FGI)、CO2生成速率及产量增大,火灾性能指数(FPI)、CO生成速率和残渣量减小。相较纯样,阻燃样品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所有阻燃样品的临界热辐射通量(CHF)增大,PMLR、PHRR、THR、EHC减小。EP/50%AH的TTI、热响应参数(TRP)增大,生烟总量(TSP)、CO生成速率及产量、CO2生成速率及产量减小;含磷样品的TTI、TRP、CO2生成速率及产量减小,TSP、CO生成速率及产量增大。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以TTI、LOI等4个参数为引燃危险性指标,PHRR、THR等5个参数为热危险性指标,TSP、CO生成量等4个参数为非热危险性指标构建材料火灾危险性评价模型,综合定量地比较了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金子钰[5](2021)在《阻燃聚碳酸酯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文中认为聚碳酸酯(PC)强度高、抗冲击、耐疲劳、耐磨、耐老化,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但其燃烧时易熔融滴落且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火灾危险性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合成了六(5-仲氨基-2-萘磺酸钠)环三磷腈阻燃剂(N-P-S协效阻燃剂),并将其与两种商用阻燃剂全氟丁基磺酸钾(PPFBS)和苯基硅树脂(PSR)分别用于PC的阻燃处理。研究了 PC及其三种阻燃复合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环境热辐射通量下的热解及燃烧特性;分析各阻燃剂的阻燃性能及阻燃机理;建立PC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N-P-S协效阻燃剂,并将其与商用阻燃剂PPFBS和PSR分别与抗滴落剂复配用于PC的阻燃处理。当N-P-S、PPFBS和PSR的添加量分别为0.3 wt%、0.1 wt%和3 wt%时,PC的阻燃性能最佳。2.基于热解动力学理论,研究了 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通过计算拟合可知,所有样品的热解机理均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满足Aevrami-Erofeev(A2)方程,反应级数为1/2。结果证明,N-P-S协效阻燃剂能够增大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残炭量,并使活化能值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PPFBS阻燃剂在各方面均表现出促进基体热解的作用;PSR阻燃剂由于迁移效应,在低升温速率下会促进样品分解,而高升温速率下则相反。3.通过锥形量热燃烧测试得到了不同阻燃体系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作用下的燃烧特性。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后可以判断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符合热厚型材料模型。其中,N-P-S协效阻燃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C的产烟量和热释放速率峰值,并显着推迟材料CO总释放量到达极值的时间;PPFBS能够有效减少25 kW/m2辐射通量下PC燃烧产生的热释放和毒性气体,却在高辐射通量下有助燃的作用;PSR在降低热释放和抑制烟气毒性等方面均有突出效果。4.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二级PC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综合评价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得到的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火安全性由高到低排序为:PSR阻燃样>N-P-S协效阻燃样>PPFBS阻燃样>PC纯样。揭示了 N-P-S、PSR、PPFBS阻燃剂对PC材料火安全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在对最佳添加量下三种PC阻燃体系的热解和燃烧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后,将测试结果代入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得到:N-P-S协效阻燃剂在抑制引燃、火蔓延和烟气毒性方面较PPFBS具有突出优势,但在成炭和减少烟气产量等方面相比PSR仍需提高。

彭扬[6](2021)在《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汽车将无法满足当今的环保要求,汽车工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符合国家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得益于相关鼓励政策,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火灾事故。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限制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害及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性、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热失控传递特性及其控制方法,使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利用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对大尺寸磷酸铁锂软包动力电池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包括点燃时间、表面温度、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火焰尺寸等典型火灾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外加辐射热流强度和荷电状态对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的影响。第二,通过改造后的火灾早期特性实验平台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烟气分析仪(FTIR)对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的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在喷射阶段火焰长达55 cm,其标准化热释放速率值和汽油十分接近。利用热危害评价模型,定量地表征了因热高温和热辐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热危害。发现在电池周围30cm处,热危害随着荷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对于50%SOC以上的电池,FEDtherm的值达到并超过忍受限值1。表明人员会遭受严重的皮肤疼痛和烧伤,且有超过一半人员因为热危害的影响无法成功逃生。而0%SOC电池的影响却十分微弱。FTIR测得的气体成分主要有CO、HF、SO2、NO2、NO和HCl,所有气体浓度都随SOC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毒性气体评价模型,对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毒性危害进行定量计算预测,发现刺激性气体危害要远高于窒息性气体,而且其差异大于一个数量级。FEC最大值为0.8,十分接近临界阈值,表明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因为气体危害而失去逃生能力。HF和SO2的影响占据了 FEC值的85%以上,表现出远高于其他气体的毒性威胁,在消防救援中需重点考虑。第三,研究了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其有效缓解措施。结合电池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荷电状态、燃烧火焰和并联条件对热失控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0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为0.1 min-1,相比于100%SOC基本实验,50%SOC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速度降低了 39.5%。当100%SOC电池组增加点火条件时,热失控传播速度略有变化,仅增加了 1.9%。热失控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电池间的热传导,受火焰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而在并联条件下,传播速度变化显着,热失控传播速度增加了 69.6%,说明在并联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热失控传播风险。基于实验结果,对并联条件下的热失控传播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使用云母、陶瓷纤维纸和气凝胶板使1#和2#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分别降低了 78.2%、80.6%和88.7%。最后,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了使用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延缓磷酸铁锂电池间的热失控传播速度并阻断热失控在电池模组间的持续蔓延。第四,研究了细水雾在抑制18650型钴酸锂电池火灾和阻止热失控传递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阻止50%和40%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放置陶瓷纤维板并施加11.1 wt.%的细水雾可阻止75%的试验发生完全的热失控传递。即使在发生热失控传递的试验中,施加细水雾也可以显着降低失控后期的传播速度。同时,细水雾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相比于未施加细水雾的试验,施加11.1和14.1 wt.%浓度的细水雾可分别使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53%和30%,使每个热失控电池燃烧释放热量降低43%和40%。通过细水雾对燃烧的抑制,使电池喷出材料的燃烧效率低于36%。此外,施加细水雾会使电池底部的最高温度下降100~200℃,表现出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火灾危险,为制定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防控方案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同时对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斌斌[7](2021)在《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导电源,同时快速推广至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等大型化应用场所。然而,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组成材料易燃烧,近年来因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所导致的火灾事故屡见报导,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研究、计算热失控临界条件、揭示电池燃烧特性、建立电池产气和火灾动力学模型,对于理解电池热失控机理和并指导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开展了商业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至热失控测试,揭示了电池热失控机理,获得了不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电池热失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基于热自燃理论计算了不同散热条件下的电池热失控临界环境温度,为其安全储存和运输提供指导。锂离子电池自加热反应至热失控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测得了电池自加热反应起始温度、电压掉落温度、泄压阀打开温度、热失控启动温度和电池表面最高温。理论预测的热失控临界环境温度得到了热箱实验的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超过149.6℃时,满电状态的18650型Li(Ni0.5Co0.2Mn0.3)O2/石墨电池样品会发生热自燃。使用电池耐压测试罐,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压力测试实验,并建立了电池产气动力学模型。由于绝热条件,因此电池和罐体系统在热失控前可被看成均温系统,符合集总参数模型。泄压阀打开时,电池释放的气体量约为10mmol,且随着荷电状态的降低而增多。电池热失控时的喷发指数仅约为常见气体燃料或电解液溶剂的爆炸指数的千分之一。电池产气动力学过程可采用阿伦尼乌斯定律描述,且表现出多段性的特点;热失控过程中,产气速率与产热速率近似成正比,两者的活化能相接近,体现了两个动力学过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在开敞空间和燃烧腔体内开展了不同荷电状态锂离子电池的燃烧实验,记录了电池火焰形态和燃烧过程,测量了燃烧产热和质量损失,提出了电池燃烧热预测和火灾危险性评估方法。电池射流火焰高度为0.095m~0.217m,且随着荷电状态的升高而增加,火焰高度的测量可为后续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提供数据验证。满电(100%SOC)电池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1.11 8MW m-2,与柴油相当,具有极高的火灾危险性。基于电池内部可燃成分的质量比例,可预测电池燃烧后的质量损失;再结合各可燃物的单位热值,可预测电池总的燃烧热,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除以电池初始质量后的满电电池单位质量燃烧产热为 2.2±0.2kJ g-1。基于前文的产气动力学模型和燃烧实验结果,建立了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电池受热产气、内压增大、喷阀、射流和火焰燃烧的全过程,模型预测的电池内压变化、火焰高度趋势和峰值得到了实验的验证。研究表明,电池内部产气过程满足阿伦尼乌斯定律,射流过程可采用等熵流动方程描述。泄压阀打开时,射流为壅塞流,喷嘴处的射流速度等于局部声速;其后流体回归为亚音速流,热失控时喷嘴处的射流速度峰值亦为当地声速。所建立的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框架,可推广至不同材料体系或其他滥用条件下的锂电火灾情形。

黄俞锦[8](2020)在《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危害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考虑高湿高盐海洋空气特性,利用锥形量热仪、稳态管式炉(SSTF)及小尺度水平火蔓延实验箱对船舶客舱中常见的软垫家具填充物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燃烧展开实验研究。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常见不同密度FPUF的燃烧行为特性及热释放速率(HRR)进行研究,测试盐水雾滴沉降作用下FPUF的热释放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FPUF的HRR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呈现为单峰或双峰形态。随着辐射照度的改变,FPUF各燃烧性能参数均有变化,不同密度FPUF的着火时间随着辐射照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热释放速率(pk HRR)、平均热释放速率(MHR)及总热释放速率(THR)均随着辐射照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辐射照度条件下,FPUF材料的燃烧时间、着火时间、pk HRR、MHR及THR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论是强制点火模式抑或是无强制点火模式,不同盐度雾滴沉降作用下的FPUF热释放速率(HRR)曲线的发展规律基本相似;在无强制点火模式情况下,当辐射照度较大时,FPUF的着火时间随着雾滴盐度的增加而延长,且HRR曲线的最高峰值随着雾滴盐度的增加而减少。利用稳态管式炉(SSTF)对FPUF在不同盐湿度空气中燃烧时的烟气组分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HCN、CO、NO及CO2等各烟气组分的生成量变化规律,同时利用烟气毒性评估模型分析了主要窒息性气体HCN和CO生成带来的烟气毒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湿度空气中各烟气组分的生成量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HCN和CO的生成量随着全局当量比Φ的增加而增加,而NO和CO2的生成量则随着全局当量比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相比于干空气,在不同盐湿度空气中的HCN、NO和CO2各组分生成量均有所减少,而CO的生成量则略有增加。其中,HCN和CO生成量均随着实验加湿溶液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地,NO和CO2的生成量则随着实验加湿溶液盐度的增加而减少;烟气毒性评价参数有效剂量分数FED值随着Φ值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实验加湿溶液盐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实验加湿溶液盐度的增大,FED的危险阀值向全局当量比Φ减小的方向偏移,表明空气盐湿度增加对于FPUF燃烧产生的烟气毒性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利用小尺度水平火蔓延实验箱对FPUF燃烧在不同盐湿度空气中的水平火蔓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PUF燃烧中水平火蔓延的平均速度和燃烧时的质量变化均随着空气盐湿度的增加而减小,空气盐湿度增加对水平火的蔓延具有延缓作用;相比于空气中湿度条件的影响,空气中盐度变化对于FPUF燃烧中水平火蔓延的平均速度及FPUF燃烧时的质量变化影响较小。

李文瀚[9](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向鑫鑫[10](2020)在《沈抚新区地下水和土壤剖面层中多环芳烃的迁移、来源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建设逐步跨入一体化的进程,快速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趋势。沈抚新区在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战略的政策和引导下,城市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各类污染物质的排放和积累对当地环境容量带来挑战,也给居民健康带来威胁。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难降解、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的特性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研究以沈抚新区丰枯两季的地下水以及土壤剖面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中的PAHs的残留、组成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探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土地类型以及城镇化因子等对地下水中PAHs分布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土壤剖面层中PAHs的分布和组成,揭示了在实地场地下土壤理化性质和PAHs物理化学特征对其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和正定因子矩阵法(PMF)对地下水和土壤层中PAHs进行源解析,并对地下水中的PAHs进行了饮水健康风险和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地下水PAHs浓度分别为:枯水期8.54~2195.53ng/L(均值466.98ng/L),丰水期13.38~963.98ng/L(均值139.56 ng/L),两季地下水中2~4环PAHs浓度较高。枯水期PAHs在区域内呈点状污染分布,丰水期呈面状分布。人口和交通密度对与地下水中PAHs的影响不显着。土壤剖面层中PAHs含量为:城镇点(1号)549.13~13355.77μg/kg、耕地点(旱田)40.51~7752.55μg/kg、耕地点(水田)372.75~2220.41μg/kg、城镇点(2号)37.40~1139.94μg/kg、林地点5.69~401.45μg/kg,3~4环PAHs含量占主要比例。有机质含量会显着影响PAHs在土壤层中的分布,PAHs的溶解度、蒸汽压和土壤-水分配系数等影响其在土壤层中的迁移行为。土壤剖面层中PAHs会迁移至浅层地下水中,与地下水中PAHs浓度和环数分布具有一定联系。2.来源解析的结果显示地下水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燃烧源,PMF模型的结果相对PCA-MLR法更具有实际意义。其中枯水期PAHs的主要来源为煤炭燃烧源(47.1%)和煤、汽柴油燃烧源(30%);丰水期PAHs的主要来源为煤燃烧源(37.8%)和石油泄漏、煤/生物质燃烧混合源(35.6%)。土壤剖面层中PAHs来源同样以燃烧源为主,城镇点(1号)、城镇点(2号)、耕地点(水田)、耕地点(旱田)、林地点中PAHs的主要来源分别为生物质、化石燃料燃烧源(95.1%),燃烧源(77.9%),石油泄漏源(55.3%),燃烧源(93.8%),石油泄漏、生物质燃烧混合源(53.9%)。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区域的土壤剖面层中的燃烧源占比高于地下水中燃烧源占比。3.内罗梅综合指数法、毒性当量法和生态风险熵值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枯水期地下水的环境生态风险高于丰水期。RAGS模型的非致癌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16种PAHs经不同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I值均远小于1,PAHs的非致癌风险处于极低水平;RAGS模型致癌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16种PAHs经不同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指数TCR值小于1×10-4,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ILCR终生致癌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枯水期中部分采样点中,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范围处于10-6~10-4之间,显示出潜在健康致癌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致癌指数显示出成人>儿童>青年的规律,本地区整体致癌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二、材料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
    1.3 城市污水污泥成分、危害及处置现状
        1.3.1 城市污水污泥的组成成分
        1.3.2 城市污水污泥的危害
        1.3.3 污泥处置方式及现状
    1.4 磷资源概况
    1.5 污水污泥中磷资源概述
    1.6 污泥热处置过程中磷迁移转化的研究概况
        1.6.1 污泥焚烧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2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3 污泥水热炭化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7 污泥中磷资源回收研究概况
        1.7.1 湿化学回收法
        1.7.2 热化学回用法
        1.7.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表征方法
    2.1 污泥低温燃烧实验装置
    2.2 样品特性表征方法
        2.2.1 SMT磷形态分级测定方法
        2.2.2 液相~(31)P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2.2.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分析
        2.2.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5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2.2.6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2.2.7 BCR重金属分级测试及浸出实验方法
第三章 污水污泥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产物中磷含量及有效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的理化性质
        3.3.2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总磷含量及富集率的影响
        3.3.3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及气/液相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工况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分析
        4.3.2 污泥低温燃烧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5.1 简介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5.3.2 低温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对污泥中磷形态影响
        5.3.3 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形态转化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及回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酸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及重金属释放影响
        6.3.2 单独存在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
        6.3.3 共存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特性
        6.3.4 阳离子交换法对富磷提取液中金属离子和磷的去除效果
        6.3.5 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迁移转化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材料分析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污泥及混合燃料理化特性
        7.3.2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的特性及对磷富集效率的影响
        7.3.3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机理
        7.3.4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对产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小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中砷硒的分布
        1.1.2 燃煤电厂砷硒的排放现状
        1.1.3 砷硒在电厂各系统的分布
        1.1.4 燃煤电厂砷硒排放控制标准
        1.1.5 燃煤砷硒的排放危害
        1.1.6 小结
    1.2 燃煤及其产物中砷硒赋存形态的评估方法
        1.2.1 结合形态
        1.2.2 化学价态
        1.2.3 小结
    1.3 烟气中砷硒的控制手段
        1.3.1 燃烧前脱除
        1.3.2 燃烧中脱除
        1.3.3 燃烧后脱除
        1.3.4 小结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燃烧及其产物中砷硒结合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提取方法与质量控制
        2.2.4 主要考察参数
    2.3 非特异性吸附态(F1)的提取参数优化
        2.3.1 微波辅助
        2.3.2 超声辅助
    2.4 特异性吸附态(F2)的提取参数优化
        2.4.1 微波辅助
        2.4.2 超声辅助
    2.5 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的提取参数优化
        2.5.1 微波辅助
        2.5.2 超声辅助
    2.6 全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4)与残渣态(F5)的提取
    2.7 微波/超声辅助提取方案的验证与应用
        2.7.1 微波辅助方案验证
        2.7.2 超声辅助方案验证
    2.8 不同电厂粉煤灰及煤中砷硒形态的分布特征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煤及其产物中砷化学价态分布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及装置
        3.2.1 样品准备
        3.2.2 所需试剂
        3.2.3 总砷与砷价态提取
    3.3 砷价态分析系统工作参数
        3.3.1 分析仪器优化
        3.3.2 提取试剂与提取方案优化
    3.4 样品分析
        3.4.1 煤中砷价态
        3.4.2 粉煤灰中砷价态
        3.4.3 石膏中砷价态
        3.4.4 砷在燃烧过程中的价态迁移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元金属氧化物(Fe-Mn)高效吸附气态砷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系统与方法
        4.2.1 所需试剂与仪器
        4.2.2 气态砷发生装置及实验条件
        4.2.3 砷提取分析方法
        4.2.4 材料表征方法
    4.3 锰基双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4.4 双元金属氧化物的再生
    4.5 气态砷的吸附研究
        4.5.1 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研究
        4.5.2 摩尔比对Fe-Mn吸附的影响
        4.5.3 吸附剂的表征
        4.5.4 反应温度的影响
        4.5.5 不同气体组分的影响
        4.5.6 模拟烟气的影响
        4.5.7 再生能力评估
    4.6 吸附机理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元金属氧化物(Fe-Mn-Ti)吸附氧化气态砷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 吸附剂的制备与实验方法
        5.3.1 吸附剂制备
        5.3.2 吸附剂表征
        5.3.3 气态砷吸附
        5.3.4 砷提取分析方法
    5.4 Fe-Mn-Ti气态砷吸附氧化研究
        5.4.1 材料表征
        5.4.2 吸附能力
        5.4.3 氧化能力
        5.4.4 不同气体组分的影响
    5.5 氧化吸附机理研究
        5.5.1 吸附机理
        5.5.2 氧化机理
    5.6 吸附剂再生性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锰改性凹凸棒土气态砷脱除固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吸附剂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6.2.1 试剂及吸附剂制备
        6.2.2 气态砷吸附条件
        6.2.3 吸附剂的表征
        6.2.4 气态砷固化评估
    6.3 吸附剂表征
        6.3.1 XRD
        6.3.2 BET
        6.3.3 TEM
        6.3.4 H_2-TPR
    6.4 不同锰负载凹凸棒气态砷吸附性能
    6.5 不同烟气组分对吸附的影响
    6.6 吸附机理
    6.7 气态砷固化
        6.7.1 TCLP毒性浸出研究
        6.7.2 化学结合形态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大气和造纸废水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去除机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1.1 生物质燃烧概述
        1.1.2 木质素概述
        1.1.3 木材燃烧中的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
        1.1.4 大气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2 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2.1 造纸废水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2.2 造纸废水中的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
        1.2.3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3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大气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降解机制
        1.3.2 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1.4 理论基础
        1.4.1 密度泛函理论
        1.4.2 RRKM理论
        1.4.3 定量构效关系
第二章 大气中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与NO_3~·的氧化降解
    2.1 计算方法
    2.2 GUA与NO_3~·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2.2.1 NO_3~·和GUA的初始反应
        2.2.2 IM1的次级反应
        2.2.3 NO_3~·-GUA的次级反应
    2.3 4-MG和NO_3~·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2.4 4-EG与NO_3~·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2.5 生态毒性评估
        2.5.1 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毒性
        2.5.2 降解产物的毒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取代基对芳香族化合物与NO_3~·反应活性的影响
    3.1 计算方法
    3.2 与NO_3~·加成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3.3 与文献数据比较
    3.4 反应性趋势
    3.5 转化产物及其毒性评估
        3.5.1 转化产物
        3.5.2 毒性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造纸废水中氯代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4.1 三元硼碳氮(BCN)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4-氯愈创木酚
        4.1.1 计算方法
        4.1.2 4-CG在GP、BN和BCN纳米片上的吸附机理
        4.1.3 4-CG与~·OH的初始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4.1.4 三种催化剂对4-CG降解的影响
        4.1.5 4-CG的转化产物
        4.1.6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4-CG的毒性变化
    4.2 硼掺杂氮化碳(g-C_3N_4)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4,5-二氯愈创木酚
        4.2.1 计算方法
        4.2.2 单层g-C_3N_4的几何结构
        4.2.3 单层g-C_3N_4的电子性质
        4.2.4 B掺杂单层g-C_3N_4的形成能
        4.2.5 B掺杂单层g-C_3N_4的电子性质
        4.2.6 B掺杂单层g-C_3N_4吸附性能的研究
        4.2.7 光学性质
        4.2.8 光诱导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和氧化还原能力
    4.3 B/P/S掺杂C_2N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降解甲氧基苯酚类
        4.3.1 计算方法
        4.3.2 C_2N和B/P/S掺杂C_2N的电子结构
        4.3.3 甲氧基苯酚类在原始C_2N和B/P/S掺杂的C_2N上的吸附
        4.3.4 GUA在原始和B/P/S掺杂的C_2N纳米片上的吸附机理
        4.3.5 原始和B/P/S掺杂C_2N纳米片的电子和光学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之处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成果和所获荣誉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阻燃环氧树脂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环氧树脂的结构和热降解过程
        1.2.1 环氧树脂的结构
        1.2.2 环氧树脂的热解特性研究
    1.3 阻燃环氧树脂研究现状
        1.3.1 阻燃作用机理
        1.3.2 环氧树脂用磷系阻燃剂研究进展
        1.3.4 阻燃环氧树脂燃烧行为研究进展
    1.4 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评价研究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环氧树脂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阻燃剂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和讨论
        2.3.1 阻燃剂的表征
        2.3.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配方筛选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环氧树脂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3 热解动力学计算方法
    3.4 阻燃环氧树脂热解行为及反应机理
        3.4.1 热失重分析
        3.4.2 估算活化能
    3.5 热解产物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环氧树脂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燃烧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3 锥形量热仪燃烧实验结果分析
        4.3.1 点燃时间
        4.3.2 质量损失速率
        4.3.3 热释放速率及总热释放量
        4.3.4 有效燃烧热
        4.3.5 烟及CO、CO_2生成速率
        4.3.6 残渣分析
        4.3.7 阻燃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环氧树脂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火灾危险性评价
    5.1 引言
    5.2 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
        5.2.1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单项指标评价
        5.2.4 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阻燃聚碳酸酯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碳酸酯的基本介绍
    1.3 聚碳酸酯的热解过程和阻燃机理
        1.3.1 聚碳酸酯的热解过程
        1.3.2 聚碳酸酯的阻燃机理
    1.4 阻燃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1.4.1 磺酸盐系阻燃剂
        1.4.2 硅系阻燃剂
        1.4.3 磷系阻燃剂
    1.5 材料热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1.6 材料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7 材料阻燃性能评估研究现状
    1.8 综述小结
    1.9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9.1 研究思路
        1.9.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典型PC阻燃体系的制备及其配方筛选研究
    2.1 N-P-S协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配方筛选
        2.1.1 引言
        2.1.2 实验部分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本节小结
    2.2 PPFBS阻燃剂配方筛选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本节小结
    2.3 PSR阻燃剂配方筛选
        2.3.1 引言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本节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3.3 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热解行为及反应机理
        3.3.1 热失重分析
        3.3.2 活化能计算
        3.3.3 最概然机理函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辐射作用下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4.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4.3 锥形量热仪燃烧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不同热辐射强度对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4.3.2 不同辐射强度下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特性比较
        4.3.3 点燃时间与临界热通量计算
        4.3.4 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与气化热计算
        4.3.5 平均有效燃烧热和火灾增长指数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综合评价
    5.1 引言
    5.2 PC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5.2.1 PC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5.2.2 体系权重的确定
    5.3 PC及其阻燃复合材料火安全性能层次分析法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6)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不足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2.1 测量与采集仪器
        2.1.1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2.1.2 电子天平
        2.1.3 数码摄像机
        2.1.4 微压差传感器
        2.1.5 电池充放电循环测试仪
        2.1.6 辐射热流计
        2.1.7 热电偶和数据采集模块
    2.2 实验方法和实验台设计
        2.2.1 火焰形态测量方法
        2.2.2 锂离子动力电池燃烧实验平台
        2.2.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细水雾灭火实验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燃烧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3.3 火灾行为
    3.4 表面温度特性
        3.4.1 SOC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3.4.2 辐射热流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3.5 热释放速率
        3.5.1 SOC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3.5.2 辐射热流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
    3.6 火焰高度和面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尺寸动力电池火灾热危害和气体毒性危害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平台和方法
    4.3 火灾危害评价方法
        4.3.1 气体毒性评价模型
        4.3.2 热危害评价模型
    4.4 燃烧行为
    4.5 热危害
        4.5.1 热释放速率
        4.5.2 火焰温度
        4.5.3 因辐射和高温产生的热影响
    4.6 气体毒性危害
        4.6.1 窒息性气体
        4.6.2 刺激性气体
        4.6.3 烟气毒性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被动缓解措施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特性
        5.4.1 SOC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4.2 火焰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4.3 并联对电池组热失控传递的影响
    5.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的被动缓解措施
        5.5.1 温度和电压变化规律
        5.5.2 传播速度
        5.5.3 传热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递及其主动控制方法
    6.1 引言
    6.2 实验设计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热失控传播动力学过程
    6.4 热释放速率
    6.5 燃烧效率
    6.6 细水雾的冷却功率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7)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 电池材料组成
    1.3 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及诱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
        1.4.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
        1.4.3 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
        1.4.4 前人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目的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主要实验仪器与原理方法
    2.1 电池样品
    2.2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与结构特性测试
    2.3 电池自加热反应及产气特征测试
    2.4 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分析
    2.5 数值模拟工具——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及临界条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池温度及电压变化过程
        3.3.2 正极XRD图谱变化
        3.3.3 自加热反应动力学模型
        3.3.4 热失控临界条件及SADT计算
        3.3.5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仪器设备和实验设计
        4.2.2 模型构建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压力与温度
        4.3.2 产气与产热过程间的联系
        4.3.3 压力速率峰值及喷发指数K_G
        4.3.4 产气动力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电池燃烧及产热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电池样品
        5.2.2 开敞空间燃烧实验
        5.2.3 腔体内燃烧实验
    5.3 电池燃烧特性
        5.3.1 开敞空间内电池燃烧特性
        5.3.2 腔体内电池燃烧特性
        5.3.3 开敞空间和腔体内电池燃烧特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火灾动力学模型
    6.1 引言
    6.2 模型构建
        6.2.1 气体射流模型
        6.2.2 射流火模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锂离子电池燃烧行为
        6.3.2 产气速率
        6.3.3 压力与射流
        6.3.4 火焰高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未来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危害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关于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特性研究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方法介绍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分析
        2.3.1 FPUF的燃烧特性行为
        2.3.2 不同密度FPUF的热释放速率
        2.3.3 雾滴沉降作用下FPUF的热释放速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气盐湿度变化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烟气组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方法介绍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干空气中FPUF燃烧烟气窒息性气体组分特性
        3.3.2 不同盐湿度空气中FPUF燃烧烟气窒息性气体组分特性
        3.3.3 不同盐湿度空气中烟气的毒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盐湿度变化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形成的水平火蔓延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及方法介绍
        4.2.1 实验装置介绍
        4.2.2 实验方法介绍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FPUF燃烧中的水平火蔓延速率
        4.3.2 FPUF燃烧时的质量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应用价值
    5.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研究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飞灰粒径分析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飞灰粒径分布
        5.3.2 表面特征
        5.3.3 飞灰矿物特性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5.3.5 飞灰浸出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8.2.2 实验材料
        8.2.3 实验方法
    8.3 结论与讨论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0)沈抚新区地下水和土壤剖面层中多环芳烃的迁移、来源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多环芳烃概述及来源
        1.2.2 地下水中及土壤剖面层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多环芳烃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多环芳烃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2.2.3 样品预处理及分析
        2.2.4 QA/QC质量控制
    2.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3 多环芳烃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及在土壤剖面层的迁移规律
    3.1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残留情况和分布特征
        3.1.1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残留水平分析
        3.1.2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组成特征
        3.1.3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
        3.1.4 城镇化因子对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分布的影响分析
    3.2 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层的残留及迁移规律分析
        3.2.1 土壤剖面层中PAHs残留和组成
        3.2.2 PAHs垂向分布和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3.2.3 PAHs在土壤——地下水之间的迁移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地下水及土壤剖面层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4.1 同分异构体比值法
        4.1.1 地下水来源分析
        4.1.2 土壤剖面层来源分析
    4.2 PCA-MLR分析法
        4.2.1 地下水来源分析
        4.2.2 土壤剖面层来源分析
    4.3 PMF模型分析法
        4.3.1 地下水来源分析
        4.3.2 土壤剖面层来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生态及健康风险评价
    5.1 环境生态风险评价
        5.1.1 内罗梅污染指数法
        5.1.2 毒性当量法
        5.1.3 生态风险熵值法
    5.2 饮水健康风险评价
        5.2.1 RAGS健康风险评价
        5.2.2 ILCR终生致癌风险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材料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D]. 孟详东. 浙江大学, 2021
  • [2]燃煤过程砷硒形态分析及气态砷吸附固化研究[D]. 何楷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大气和造纸废水中甲氧基苯酚类污染物去除机制的理论研究[D]. 魏博. 山东大学, 2021(12)
  • [4]阻燃环氧树脂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D]. 任细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5]阻燃聚碳酸酯的燃烧特性及其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的研究[D]. 金子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6]典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火灾危险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 彭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临界条件及火灾动力学研究[D]. 毛斌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8]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对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危害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黄俞锦. 集美大学, 2020
  • [9]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 [10]沈抚新区地下水和土壤剖面层中多环芳烃的迁移、来源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D]. 向鑫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物质燃烧产物的毒性及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