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致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

病毒感染致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

一、病毒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湘屏[1](2021)在《人腺病毒感染诱发儿童喘息性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常见的病原之一,多见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由于腺病毒感染病变部位的不均一性和易累及小气道,常合并喘息发作,也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甚至是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时期感染HAdV常可导致潜伏感染并长期携带,部分儿童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肺部后遗症。近年来,HAdV感染后出现喘息的患儿逐渐增多,作为导致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体,HAdV在临床中逐渐被重视,探讨其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张恒[2](2020)在《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观察、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哮喘控制量表评分(ACT)及安全性指标的检测,探讨加味越婢加半夏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患者,将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越婢加半夏汤。疗程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14天。并观察和记录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肺功能、EOS、ACT和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优(P<0.05)。(2)中医症状积分及缓解时间:两组在治疗前中医各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各自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经治疗,两组在各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着(P<0.05)。(3)肺功能:在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pred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d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FVC%、FEV1%pred较前提高明显。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pred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提升程度更多。(4)理化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EOS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两组患者EOS较前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EOS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CT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ACT评分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组内比较,ACT评分较前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两组均未出现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的明显异常,未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及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越婢加半夏汤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短发作时间,有效减轻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可行。

牛逸群[3](2020)在《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进行全面数据挖掘,系统分析用药规律,探究处方中的药物特性、高频药物、药物间关系等,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及经验。建立核心处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和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探索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的关键化合物、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一:采集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病历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统计法,得出处方中药的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到新处方。研究二:在数据库中查询核心处方药物成分和作用靶点,与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疾病靶标网络图,经过拓扑性质分析得到初步核心药物、化合物、靶点,随后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得到更为有效的关注基因,随后利用CLUEGO和DAVID对有效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结果:研究一:本研究纳入病例59人,处方252个。处方药物分四气析结果为温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寒性其次,五味以辛、苦、甘为主,三者比重相当;药物归经主要脏腑为肺、脾、胃、肝;药物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6名为:甘草、紫苏、款冬花、黄芩、紫苏子、炙麻黄;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50(即支持度=60%),置信度设置为0.9,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1个,在剔除含有甘草的关联规则后,出现频度最高的3个药物模式为:紫苏子-紫苏、紫苏-款冬、紫苏-蝉蜕;结合上述药物用量频次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炙麻黄10g、款冬花15g、紫苏子15g、紫苏15g、紫菀15g、蝉蜕8g、黄芩15g、牛蒡子10g、茯苓15g、甘草3g;使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方法,相关度为8以及惩罚度为2的约束条件,得到疗支气管哮喘新处方:1.炙麻黄、鱼腥草、紫菀、山药、地龙。2.桔梗、石斛、玄参、炒白术、淫羊藿。3.白茅根、橘红、柴胡、补骨脂。4.防风、玄参、柴胡、炙麻黄、紫菀、地龙。5.橘红、牛蒡子、补骨脂、当归、淫羊藿。6.五味子、山茱萸、当归、辛夷、太子参、淫羊藿、牛蒡子。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处方分析结论,提取炙麻黄、款冬花、紫苏、紫苏子、紫菀5味中药用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在经过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平台(TCMSP)查询,设置OB≥30%及DL≥0.18的筛选机制,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共91种,其中麻黄23种,款冬花22种,紫苏14种,紫苏子16种,紫菀19种;成分对应靶点785个,其中麻黄210个、款冬花166个、紫苏99个、紫苏子126个、紫菀184个;将支气管哮喘病名经Pubmed平台规范化后,在DisGeNET、GeneCards、TTD平台进行靶点查询,三库取并集,得到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451个;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靶点53个;使用Cytoscpa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的网络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拓扑性质分析,得到核心最中药为麻黄,排名前3的核心化合物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HSP90AB1、PIK3CG、BCL2L1;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得到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CXCL8、VEGFA、MAPK1。通过ClueGO得到关注基因的富集基因功能分析,主要分为12大组,包含141个具体功能;使用DAVID工具对关注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出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 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是较为关键的通路,其中雌激素信号途径最为重要,而该通路过程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含有10个关注基因,是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预测重要通路之一。结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在继承晁恩祥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哮病“风”与“痰”两方面的病因、肺失宣肃与气道痉挛的病机,病位上肺嗌喘痉共治、肺脾子母同调,依据病性用药上寒热并重,辛苦合施,使肺之气机宣降得宜,宣发不至太过耗伤肺气,降气不抑升发祛痰,肺复宣肃,气顺挛解,具有个人的独到特色。在网络药理方面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基因靶点CXCL8、VEGFA、MAPK1;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 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较为关键,且雌激素信号途径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过程(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有理由推测以上数据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化合物、基因靶点、信号通路。

杨燕[4](2019)在《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及现代科技优势,从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入手,观察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通过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咳嗽敏感实验观察指标,进一步验证中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可行性及优势,丰富临床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手段,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临床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总样本量共8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按1:1分配,随机分成2组,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入组,疗程为1周,并于初诊第1日、第7日进行咳嗽敏感实验及计算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相关指标,并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对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进行分析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差异性。结果:从实验数据可知性别、年龄、病程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Z=-3.236,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差异性,说明温肺煎较复方伪麻黄碱胶囊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临床总疗效更高。两组治疗前日间积分经卡方检验,?2=5.085,P=0.279>0.05,两组治疗前夜间积分经卡方检验,?2=2.251,P=0.813>0.05,两组日间、夜间总积分经卡方检验,?2=4,P=0.261>0.05,两组治疗前咳嗽症状总积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t=0.567,P=0.567>0.05,两组治疗前咳嗽程度经秩和检验Z=-0.549,P=0.583>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咳嗽、咳痰、恶寒、咽痒)进行治疗前独立样本t检验,咳嗽t=0.434,P=0.665,咳痰t=-0.15,P=0.88,恶寒t=0.57,P=0.57,咽痒t=-0.42,P=0.68,以上各症状P均>0.05,两组治疗前C2、C5经独立样本t检验,C2治疗组、C2对照组,t=-0.058,P=0.954>0.05,C5治疗组、C5对照组,t=-0.320,P=0.750>0.05,以上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1周后,两组治疗后日间积分经卡方检验,?2=11.817,P=0.019<0.05,两组治疗后夜间积分经卡方检验,?2=15.024,P=0.010<0.05,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总积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t=-2.216,P=0.03<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咳嗽总积分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前后t=10.72,P=0.00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t=8.74,P=0.000<0.01,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性,两组皆能降低咳嗽总积分。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总积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t=-2.216,P=0.03<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差异性,说明治疗组咳嗽症状总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咳嗽程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经配对t检验,t=11.61,P=0.000<0.01,对照组t=9.54,P=0.000<0.05,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性,两组皆能降低咳嗽程度,两组治疗后咳嗽程度经秩和检验,Z=-2.193,P=0.028<0.05,以上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可以更好的改善咳嗽程度。对中医症状积分中主症咳嗽、及次症咳痰、恶寒、咽痒进行组内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t=9.05,P=0.000,对照组t=6.21,P=0.000;治疗组治疗前后咳痰积分t=8.12,P=0.000,对照组t=6.96,P=0.000,治疗组治疗前后恶寒积分t=13.08,P=0.000,对照组t=9.41,P=0.000;治疗组治疗前后咽痒积分t=13.44,P=0.000,对照组t=10.82,P=0.000;以上四个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后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能改善咳嗽、咳痰、恶寒、咽痒症状。对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治疗后独立样本t检验,咳嗽症状t=-2.1,P=0.036,咳痰t=-2.63,P=0.01,恶寒t=-3.21,P=0.002,咽痒t=-4.38,P=0.000;以上各症状两组治疗后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差异性,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咳痰、恶寒、咽痒要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恶寒、咽痒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对恶寒、咽痒的改善更具明显性。治疗组C2前,C2后经配对t检验,t=-8.046,P=0.000<0.01;对照组C2前,C2后经配对t检验,t=-5.829,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以升高C2值;治疗组C5前,C5后经配对t检验,t=-8.046,P=0.000<0.01;对照组经C5前,C5后配对t检验,t=-5.829,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以升高C5值;以上从组内的C2、C5比较得出两组均可降低PIC患者的咳嗽敏感性。两组治疗后C2、C5经独立样本t检验,C2治疗组、C2对照组,t=4.314,P=0.000<0.01;C5治疗组、C5对照组,t=4.672,P=0.000<0.01,两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于改善PIC患者咳嗽敏感性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PIC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病情“改善”要优于对照组;2.温肺煎、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都能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咳嗽敏感性;3温肺煎较复方伪麻黄缓释胶囊在降低咳嗽症状积分,特别是夜间积分更具明显;4.温肺煎较复方伪麻黄缓释胶囊在降低咳嗽分级(咳嗽视觉评分)上更明显;5.温肺煎较复方伪麻黄缓释胶囊在降低中医症状(咳嗽、咳痰、恶寒、咽痒)积分上优于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6.温肺煎复方伪麻黄缓释胶囊在减低咳嗽敏感性上更明显。

肖玲[5](2019)在《加味七味都气丸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七味都气丸对肺肾阴虚证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IgE计数及ACT评分的影响,客观评价加味七味都气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肾阴虚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依次选取40例符合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肾阴虚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方案如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用法:4.5μg,每日吸入2次。治疗组用药:西医常规治疗+加味七味都气丸(日一剂,水煎服,取汁200mL,100m L/次,2次/d)。以上均2月为1疗程,观察1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 21.0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肺功能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FVC%、PEF%pre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状况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gE水平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IgE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治疗组降低血清IgE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3)ACT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CT评分均明显升高,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ACT评分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中医证候的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对照组:8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治疗组(P<0.05);(5)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安全性监测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未出现过敏反应以及与中药有关的不良反应,说明本次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可临床推广。结论:加味七味都气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能显着改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肾阴虚证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清IgE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这说明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过程中,中西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显着等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加味七味都气丸治疗肺肾阴虚证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陈婷婷[6](2019)在《补肺益肾方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用舒利迭组进行对照;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探讨该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试验设计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肺益肾方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舒利迭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ACT分值、IgE值及T淋巴细胞亚群值,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处理,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最后讨论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ACT分值、IgE值及T淋巴细胞亚群值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即存在良好的可比性。2.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33%)高,且两组间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3.经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均明显减少,除对照组耳鸣(P=0.645)及畏寒肢冷或五心烦热(P=0.010)外,其他均P<0.01。在改善神疲乏力、自汗、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畏寒肢冷或五心烦热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更优,P<0.01;气短症状的改善程度同样较对照组更优,P<0.05。4.经治疗后,两组在增加ACT分值方面均有疗效,与治疗前相比,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经治疗后,两组在下调IgE值方面均有疗效,与治疗前相比,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6.经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及CD4+/CD8+与治疗前比,均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除对照组CD4+/CD8+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CD3+、CD4+方面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在CD8+方面P>0.05,差异无显着性;在CD4+/CD8+方面P<0.01,差异具有极显着性。7.在试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联合运用补肺益肾方益气固卫、调和阴阳、补肺益肾平喘,可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症状积分;在增加ACT分值、下调IgE值及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值方面临床疗效可观。运用本方联合舒利迭治疗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和调节患者体质及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方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张恩光[7](2019)在《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感染后咳嗽是呼吸道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持续存在,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病程3~8周,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的亚急性咳嗽。因以病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现代医学治疗感染后咳嗽以止咳、化痰、抗过敏药物为主,重者予吸入或口服激素。部分患者咳嗽症状顽固,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感染后咳嗽尚未形成完善的病因病机和分型论治的专家共识。赵兰才教授研究呼吸热病学30余年,运用宣肺理气清热法治疗感染后咳嗽,创立经验方宣肺止咳方,在临床应用中起到良好的效果。为系统研究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及中药治疗作用机理,开展以下研究:1.感染后咳嗽的病因调查;2.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本项目受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专项资金资助。2.研究目的2.1通过对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分析感染后咳嗽患者可能的致病因素。2.2通过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3.研究方法3.1根据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病历资料及生活史,自拟《感染后咳嗽发病前4周内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总结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特点。3.2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西苑医院感染疾病科及专家科门诊的患者,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以下研究:(1)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告知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填写病例报告表,记录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对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按1:1 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记录治疗前患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采用宣肺止咳方治疗,对照组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两组均用药10天。(3)第4天观察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病例报告表。(4)第10天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尿常规,记录病例报告表并结束研究。4.结果4.1本研究共调查90例患者。以50岁~70岁最为多见,占41.1%;从性别分布看,感染后咳嗽患者以女性多见,占70%;从职业分布频度看,从高到低依次是久站久立、熬夜加班、接触异味、语言工作,共占84.5%,说明过度耗伤气阴是导致感染后咳嗽发病的原因;从饮食习惯看,喜食辛辣、煎炸、荤腥、甜腻者共占45%,此类食物易造成内生郁热,热壅阻滞气机而气逆,与外邪相合,促成咳嗽发生。从发病前5天的可能病因分析,感受风寒及接触病原是感染后咳嗽的常见原因,共占68.9%,说明感受外邪是常见致病原因;其次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当、熬夜和劳累,分别占26.7%、23.3%、21.1%,三者都可损伤正气,是促使感染后咳嗽发生的可能因素;缺乏运动、饮酒、气味刺激、情志刺激以及出差也是疾病发生的可能因素。感染后咳嗽致病原因复杂,多外因致病或内外相因致病,为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研究提供借鉴。4.2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入组88例,脱落10例,剔除2例,76例完成试验,治疗组37例,对照组39例。两组治疗10天后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改善率≥70%),临床疗效评价均为显效,经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得P>0.05,反映宣肺止咳方与苏黄止咳胶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天后,治疗组咳嗽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宣肺止咳方在起效时间上早于苏黄止咳胶囊;咳嗽症状积分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证明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宣肺止咳方在咽痒改善方面与苏黄止咳胶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结论病因调查研究表明感受外邪及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不当、劳累、熬夜、饮酒、情志刺激等)是感染后咳嗽可能的病因。感染后咳嗽多内外因相合致病,多种病因导致风动、气逆、热壅是感染后咳嗽的病机关键,宣肺、理气、清热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重要治法,宣肺止咳方与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相当,均可显着改善患者咳嗽、咽痒的症状。

汪振杰[8](2019)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气道炎症反应,一些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也参与气道炎症。慢性炎症反应可引起肺实质的破坏和小气道纤维化,进而引起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临床通常依据气流受限的程度指导治疗。然而COPD患者在治疗反应上存在的异型性,及伴随着治疗中以“抗炎”为导向的研究积累,EOS在COPD病理生理进程中的作用不断被认知,可用于指导糖皮质激素(GCS)的应用及急性加重风险的判断。国外研究建议使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开始时测量的血EOS计数作为生物标记物指导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本文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外周血EOS水平(EOS%)的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外周血EOS在AECOPD患者病情评估、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指导价值。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统计患者,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一科及呼吸二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37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为病情好转出院,其中男性患者265人,女性患者111人,年龄在42-94之间。依据入院时血常规中EOS%分为两组,EOS%≥2%为嗜酸性粒细胞组(组Ⅰ),EOS%<2%为非嗜酸性粒细胞组(组Ⅱ),组Ⅰ有197例,组Ⅱ有179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COPD病程长短、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血清总IgE、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肺功能(FEV1%pred)、机械通气的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情况,另外比较两组使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情况。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AECOPD患者376例,组Ⅰ患者197例,比例为52.39%,组Ⅱ患者179例,比例为47.61%。2、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年龄、COPD病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发现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CRP、PCT水平显着升高(P<0.05)、组Ⅱ患者机械通气率显着升高(P<0.05)且住院时间显着延长(P<0.05);发现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的血氧分压显着降低(P<0.05)且血二氧化碳分压显着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血沉、血清总IgE、FEV1%pred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使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Ⅰ患者的住院时间显着降低(P<0.05)。结论:1、外周血EOS比例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原因。2、外周血EOS比例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严重程度。3、外周血EOS比例有助于预测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的住院时间。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Pediatric Medicine of National Health and Commission,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spiratory Group,Pediatric Section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Respiratory Disease,Pediatric Society of Chinese Physicians’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Pediatric,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ssociation;[9](2018)在《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认为喘息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常在患有呼吸道疾病时出现。由于儿童的特殊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喘息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在很多儿童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中,都可表现为以喘息为主的临床特征。数据表明,约34%的儿童在3周岁之前出现过至少1次喘息,有近一半儿童在6岁前会出现喘息[1]。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儿童喘息性疾病及其用药,专家

公旭娟[10](2018)在《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组方升降止咳汤,并观察其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为气机升降理论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探索可行的方法。方法:将符合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共2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20例,治疗组服用升降止咳汤,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阿斯美)口服,疗程均为2周,停药1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服药后有效率、起效时间,通过对比,观察升降气机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3.3%,二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单项症状积分的比较:对于咳嗽,咽痒,气短,咳痰,t值为负值,P值均小于0.05,表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于喘息指标P=0.92大于0.05,表示两组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3.起效时间比较:其中治疗组的平均起效时间为4.68,略长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4.51,假设检验结果P=0.286大于0.05,表示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在总有效率、咳嗽、咽痒、气短、咳痰的症状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

二、病毒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2)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病例脱落、剔除和终止试验标准
        1.1.6 病例脱落后的处理
    1.2 研究方案
        1.2.1 分组方法
        1.2.2 治疗方案
        1.2.3 观察指标
        1.2.4 疗效判定标准
        1.2.5 药物安全性评价
        1.2.6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2.1.1 两组患者性别分析
        2.1.2 两组患者年龄分析
        2.1.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分析
    2.2 临床疗效分析
        2.2.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2.2.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2.2.3 两组患者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
        2.2.4 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2.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red比较
        2.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
        2.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比较
        2.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哮喘控制量表评分(ACT)比较
    2.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3.1 哮喘的病因
        3.1.1 宿主因素
        3.1.2 环境因素
        3.1.3 哮喘的发病机制
        3.1.4 哮喘的诊断
        3.1.5 哮喘的治疗
        3.1.6 小结
    3.2 祖国传统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2.1 哮喘病名的源流
        3.2.2 哮喘的病因病机
        3.2.3 哮喘的辨证论治
        3.2.4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在哮喘中的应用
    3.3 疗效评价
        3.3.1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对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其缓解时间的影响
        3.3.2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3.3.3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对患者EOS的影响
        3.3.4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对患者ACT的影响
    3.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综述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概况
        1.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2. 支气管哮喘诊断分型进展
        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进展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古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 近现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 晁恩祥教授支气管哮喘辨治特色
        4. 张洪春教授支气管哮喘防治观点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数据挖掘
    2. 结果
        2.1. 病例一般资料
        2.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核心处方药物用量分析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
    3. 讨论
        3.1 病例一般资料
        3.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讨论
        3.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讨论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药有效成分筛选
        1.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1.3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
        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1.5 核心靶点筛选及网络构建
        1.6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及与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化合物成分分析
        2.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2.3 支气管哮喘靶点的筛选
        2.4 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构建
        2.5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构建
        2.6 靶点生物功能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和靶点预测
        3.2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简述
        3.3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关键节点分析
        3.4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分析
        3.5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与富集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4)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研究目的
2 一般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研究对象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4 病例标准
    4.1 病例纳入标准
    4.2 病例排除标准
    4.3 脱落或剔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治疗方法
    5.2 观察指标
    5.3 统计分析方法
    5.4 技术路线
6 结果
    6.1 一般资料
    6.2 性别
    6.3 年龄
    6.4 咳嗽的病程
    6.5 咳嗽敏感试验的比较
    6.6 咳嗽症状积分
    6.7 咳嗽程度(咳嗽视觉模拟评分)
    6.8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6.9 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7 安全性分析
8 不良反应
讨论
    1 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理论基础
        1.1 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的思想理论
        1.2 基于“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对寒咳的认识
        1.3 寒咳与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关联
    2 导师对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2.1 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提出
        2.2 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可行性
        2.3 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温肺散寒、止咳化痰
        2.4 温肺煎药物分析
    3 临床用药拓展
    4 对照组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对PIC的作用研究
    5 疗效总结与分析
    6 本研究的依从性及安全性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5)加味七味都气丸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2.诊断标准
        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标准及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病例分组
    2.治疗方案
    3.观测项目与指标
        3.1 观测指标
        3.1.1 安全性指标
        3.1.2 疗效性指标
        3.1.3 疗效评定标准
    4.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病例收集情况
    2.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2.1 两组性别、年龄分布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PEF%)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 E情况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情况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情况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情况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传统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加味七味都气丸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1 加味七味都气丸组成
        4.2 配伍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5.1 肺功能改善的比较
        5.2 血清Ig E水平比较
        5.3 中医证候及症状积分改善的比较
        5.4 两组患者ACT评分
        5.5 安全性评价
第五部分 结论
    1.结论
    2.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CRF表
附件2.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6)补肺益肾方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或剔除标准
    1.6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3.2 治疗后结果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3.4 不良反应
讨论
    1 补肺益肾方的治法方药及探讨
        1.1 治法及选方依据
        1.2 组方特色及功用特点
        1.3 单味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2 “治未病”理念在防治哮喘中的重要意义
    3 ACT在评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中的临床意义
    4 补肺益肾方对哮喘患者IgE值的影响
    5 补肺益肾方对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临床疗效分析
        6.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6.2 治疗前后ACT分值变化情况
        6.3 治疗前后IgE值变化情况
        6.4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值变化情况
    7 本研究的依从性及安全性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7)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感染后咳嗽的西医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临床诊断
        3.发病机制
        3.1 气道炎症
        3.2 气道高反应
        3.3 支气管上皮勃膜损伤
        3.4 神经源因素
        3.5 咳嗽反射高敏感性及心理因素
        4.治疗
        4.1 抗组胺药物
        4.2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4.3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4.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5 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
        4.6 抗生素
        4.7 茶碱类药物
        4.8 祛痰剂
        4.9 联合治疗
        5.结语
    第二节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1.病名及分类
        2.病因病机
        2.1 内伤脏腑致病
        2.2 外感六淫致病
        2.3 内外相因致病
        3.辨证治疗
        3.1 从外感论治
        3.2 从内伤论治
        4.单方验方
        4.1 止嗽散
        4.2 麻杏石甘汤
        4.3 变通白牛宣肺方
        4.4 宣肺止咳方
        4.5 三拗汤
        4.6 苏黄止咳胶囊
        5.结语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节 感染后咳嗽的病因调查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调查内容
        3.研究方法
        4.统计分析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情绪状况
        5.3 职业特点
        5.4 饮食习惯
        5.5 可能的致病因素调查
        6.小结
    第二节 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1.研究背景
        2.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估计
        2.3 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中止标准
        2.7 剔除标准
        2.8 随机方法
        2.9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2.10 安全性指标
        2.11 不良事件规避
        2.12 统计分析
        2.13 伦理学保障
        3.研究方法
        3.1 试验方法
        3.2 试验方案
        3.3 技术路线图
        4.研究结果
        4.1 入组病例分析
        4.2 一般资料统计
        4.3 疗效比较
        4.4 安全性分析
        5.小结
第三章 讨论
    1.感染后咳嗽的病因分析
        1.1 年龄因素
        1.2 性别因素
        1.3 职业特点
        1.4 饮食习惯与体重因素
        1.5 病因调查
    2.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认识
        2.1 风邪犯肺
        2.2 气逆热壅
    3.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证的治疗原则
    4.宣肺止咳方是治疗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证的有效验方
        4.1 组方分析
        4.2 现代药理研究
    5.结语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标准
        (四) 评定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测指标
    三、研究结果
        (一) 统计学处理
        (二) 一般资料分析
        (三) 临床疗效资料分析
        (四) 安全性检测
讨论
    一、中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一) 概述
        (二) 古代中医学对咳嗽的认识
        (三) 现代中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二、气机升降理论在感染后咳嗽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一) 概述
        (二) 古代医家对气机升降失调引起咳嗽的认识
        (三) 现代医家对气机升降失调引起咳嗽的认识
    三、西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认识
        (一) 概述
        (二) 西医对感染后咳嗽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三) 西医对感染后咳嗽治疗方法的研究
    四、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一) 方药组成
        (二) 方药分析
        (三) 药理研究
        (四) 组方创新点
    五、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病毒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腺病毒感染诱发儿童喘息性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湘屏.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06)
  • [2]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D]. 张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D]. 牛逸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温肺煎治疗寒邪伏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D]. 杨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加味七味都气丸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肖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补肺益肾方治疗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D]. 陈婷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宣肺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D]. 张恩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D]. 汪振杰.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J].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Pediatric Medicine of National Health and Commission,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spiratory Group,Pediatric Section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Respiratory Disease,Pediatric Society of Chinese Physicians’ Association;Committee of Pediatric,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ssociation;.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19)
  • [10]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D]. 公旭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病毒感染致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受体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