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人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在台湾地震灾区营救同胞的纪录片

两岸一家人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在台湾地震灾区营救同胞的纪录片

一、两岸一家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救助台湾地震灾区同胞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琦[1](2020)在《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及其在西藏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民族工作中,民族关系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体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促进各民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交往交流交融,对巩固和发展好我国民族关系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将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成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中提炼出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笔者认为,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理论框架,主要是由一条主线、四个基本内容、五个基本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主线清晰、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逻辑体系。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所造成的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更加密切地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四个基本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基本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本论文在“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理论来源”一章中,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印证了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理论渊源的科学性;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基与历史脉络”一章中,通过对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疆域、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详细阐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象自古有之且从未中断过;在“藏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一章中,通过案例分析法,重点对藏族与其他民族古往今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海量案例进行梳理,展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西藏的悠久历史;在“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一章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中进行提炼,阐释了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取得的成就”一章中,通过访谈法对西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调研,印证了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指导实践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本论文在第六章中毫不回避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总结了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中面临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起的问题、各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产生的问题、其他问题等,并一一阐述了同样问题或类似问题在中国历史和国外一些国家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对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是主要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重要原因、各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是直接原因、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等进行系统性分析,指出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面临问题的原因。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国内民族问题更加复杂化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理边疆的思路,没有再过多地延用“稳妥解决”的惯例,而是更加积极地采用了“主动解决”的办法。在第七章中,笔者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维度重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从藏传佛教的积极因素服务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从提升治藏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从长久发展和稳定的视角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笔者认为,西藏在新时代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重点是,下工夫解决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力写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这篇大文章,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戴宏朵[2](2020)在《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日益发展,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目前已是足迹遍及五洲的国际宗教慈善组织,在当前佛教慈善领域中引人注目。2016年,江苏盐城阜宁遭遇龙卷风灾,慈济为灾后的孔荡村——一个孔子后人聚居的村庄——重建儒家文化村,结合慈济自身理念,以传承儒家传统为目的,是一例文化建设式援助项目,在慈济自身慈善发展过程中也是较为特殊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孔荡村个案探讨慈济的慈善文化及慈善模式。是大陆首次针对此个案展开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积累了大量档案、访谈、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慈济在村庄中的建设过程及其为当地所带来的影响,首次以抽样统计的方式厘清慈济的价值理念,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提出结论。认为慈济所提出的“儒家传统复兴”在现实中遭遇了困境,但孔荡村个案为乡村慈善援助、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慈济将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是对乡村新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慈济慈善文化的转型,其慈善实践不断强化人文因素,为慈济带来双重影响,而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可为当代宗教慈善发展提供借鉴。慈济的理念建设与人文推广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也能够以文化认同凝聚两岸人民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刘晓伟[3](2020)在《中国的样子 中国心——海内外台胞携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场灾难就是一段音符。它在冷漠者和恐惧者的脑际里,往往是低回无力的哀鸣小调;而在具有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面前,就是一曲冲锋陷阵的战斗号角。在灾难面前,海内外台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就是同频共振跳动的中国心!中国的样子中国心,赢得世界点赞喝彩!——题记

薛红洋[4](2019)在《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新闻奖对编辑记者个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则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纷繁杂多,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纯熟,但从地域性的角度去探索该奖项及获奖作品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梳理出自1991年该奖设立以来共28届的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并对福建省的新闻报道重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统计出全国性媒体与各地方媒体28年来的获奖情况,并针对十八大召开以来共五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二是梳理出中国新闻奖福建省28年来的获奖作品,来分析福建省在全国性的评奖中,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获奖;三是对福建省获奖作品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这些作品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出其中的涉台新闻报道做进一步的分析;四是通过对获奖作品作者的访谈,为媒体及记者提供实践经验;五是将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获奖作品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探索福建省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占据了高等级获奖作品的半数以上,全国性媒体偏重于视角宏大的叙事,而地方媒体则更加注重以小见大,更注重抓取细节,或从微观中体现宏观,或将宏观寓于微观。另一方面,地方媒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媒体比西部地区的媒体荣誉机会更多,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地方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地方媒体可以从本地的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经济现实、人物事件等着手,结合宏观的政策背景来报道新闻,也可以利用创新,通过本地记者对重大新闻的敏锐察觉第一时间做出一些更深远主题的报道。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等级上,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很少,三等奖最多,发展空间大;体裁上,广播类、报纸通讯类明显领先于电视类;题材上,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相对较多;在语气上多为肯定性报道,否定性报道中又以评论性文章居多。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浓厚的特色是,涉台新闻占比较大。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具有时效性极强、擅长以小见大、叙事故事化、负面语气的作品通常也深藏正面价值观、注重“短、实、新”的文风等特征。在涉台新闻报道中,获奖作品呈现出紧扣时代及政策环境、强调共同共通叙事、善借历史材料、善取他人之言、话题有针对性、内容有宣传导向性、情感积淀深厚等特征。通过与全国性媒体及其他地方媒体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发现,福建媒体可以借鉴省外媒体获奖作品的经验,利用本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资源及经济特色来进行报道。作品获奖,还在于它在媒体之间,以及社会上、经济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报道的传播效果。

禹夏[5](2015)在《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革结束后,一种有别于政治意识形态宣传,以个人与民间视角关照平民日常生活世界的摄影样式——纪实摄影复苏兴起。在社会转型至今的30多年间,纪实摄影通过对于平民,特别是底层人群的持续关注,以及与社会现实展开互动关联,发展成为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在文艺学与传媒文化领域,分析文学、戏剧、影视剧、电视新闻等媒介文本对于转型社会,以及平民形象与平民意识的再现、表征,已有诸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很少有研究从视觉影像文本,特别是表征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纪实摄影,梳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并研究其与摄影表征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文化研究的视域内,遵循表征的诗学(符号学理论)与政治学(话语理论)两种研究路径,借用了彼得·汉密尔顿所使用的“支配性摄影范式”的概念,旨在梳理平民影像与平民意识在1978-2014年间国内纪实摄影中的流变历程,并尝试回答平民影像的流变与转型时期社会进程的互动关系,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视觉建制如何影响规约摄影家的表征实践。文章的论述框架由绪论、主体、结论3个部分5个章节构成。绪论着重介绍了研究所使用到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围绕纪实摄影所展开的研究;主体部分的三个章节分别阐述了1978-1990年代初、1992-2007、2008-2014三个时间段内纪实摄影表征平民与平民意识的视觉实践,在此基础上归纳每个历史阶段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提炼平民意识的具体内涵,并尝试分析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视觉建制与视觉表征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进一步探寻平民群体在三个历史阶段被注入不同文化意义的成因。结论部分在全文论述的基础上,呈现国内纪实摄影中的平民形象在30多年社会转型期间的变迁史,并展望网络语境下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意指实践的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随着转型历程的推进与视觉建制内容的改变,国内纪实摄影在视觉观看的权力关系上,大致经历了由社会精英与专业从业者表征平民到平民群体自我表征的转向;在拍摄与工作方式上,经历了街头抓拍到参与式观察与近距离拍摄的转向;主要传播媒介经历由摄影展览到纪实图文书籍与报刊摄影专版再到网络纪实图片专栏的转向。表征主体、拍摄方式与传播渠道的变迁,决定了平民形象在此间纪实摄影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具有范式性意义的特征风貌,纪实摄影在三个阶段也以不同的方式与社会现实产生互动关联。

刘颖冰[6](2013)在《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文中研究说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左”的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被提到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无疑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开始迈入发展的“高速快车道”。从1994年到2011年,慈善组织由几乎空白发展到近30万家①。全国民政系统收到的捐赠款物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只有284亿元②,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32.78亿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④“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对慈善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升华,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公民慈善意识普遍增强,现代慈善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随之带来的是各级慈善组织的增多和慈善捐款数额的增长。但同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2011年6月份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慈善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慈善款项使用的透明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和慈善捐赠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以及慈善组织主体发展差异对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结合的视角,从中华慈善总会17年发展历程为着眼点,研究、分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缘起及其发展的跃进和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发展的对策。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可以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也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本文第一部分厘清慈善事业的相关理论和观念,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慈善事业不同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慈善事业是混合型分配,是自愿的行为,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强调了非政府行为是慈善事业的特色。第二部分研究古今中外的慈善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府和私人组织交替成为行善的主体,到民国时期,慈善事业一度发展到了历史高峰,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催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度转变成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转轨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有了社会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记录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和初始历程及组织机构变迁,揭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华慈善总会的主要工作及其启示。从中华慈善总会的常规救助和突发灾难性救助两条线索出发,回顾了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建设、募款手段、救助管理、内部建设和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写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从主动接受管理和被动接受管理两个视角,从内部监督、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监督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建议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依据和标准。第六部分统观全文,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史料研究,得出对当代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印象,功绩不可磨灭,困惑依然存在。最后从建设性的视角提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陈云云[7](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理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侨务问题的基本认识,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分析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多重价值。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情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本章主要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从发展脉络层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历史进程。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是自发形成、与生俱来的,其发轫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即该理论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现实基础,同时是在全面继承毛泽东侨务思想及科学总结侨务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卓越的历史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所处具体环境、时代背景及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尽相同,使得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侨务思想各具特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本章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认为该理论主要是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部分构成。同时,本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四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了阐述。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海内外侨情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立足并准确把握海内外独特侨情,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侨务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创新的基本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强调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线”和“长期的战略性工作”,认为几千万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国大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独特国情”。同时,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如何开发、利用、培育和涵养侨务资源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论断,强调侨务资源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维护侨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侨务领域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维护侨益是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解决归侨侨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张通过海外撤侨、依法护侨,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政治权益等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者之间存在着极其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这种内在联系的严密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具体而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本章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基本特征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世界意义三重维度阐释该理论的价值意蕴。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侨务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全面概括,实现了以中国社会主义侨务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仅涵盖了实现新时期中国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布局等内容,而且也涉及侨务工作的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价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推动中国侨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指导中国侨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对重塑社会主义形象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这一世界性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有大量侨民国家开展侨务实践的成功典范,该理论所蕴涵的关于利用侨务资源、吸引侨力为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观点和理念,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吸收和借鉴,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结论部分在总结上述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只有坚持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为指引,并在理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才能推动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引领全球华人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罗佳[8](2012)在《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视是当今影响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体,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电视“视听兼备”,具有广播、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直播与新闻事件同步,极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世界各大电视媒体早已将电视新闻直播作为新闻播出的常规手段。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起步很晚,但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现场直播“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起,央视新闻直播发展迅速。如今,直播已成为央视新闻播出的常规手段。媒体传递信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电视新闻直播语言集中体现了媒体语言的特征。电视通过视、听双渠道传递信息,电视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本文在分析电视新闻语言和电视新闻直播特征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的特征。电视新闻直播有声语言具有庄重性、叙述性、粗糙性等特征;画面语言具有字幕重要、图像传播事实等特征。内容决定形式。根据电视新闻直播内容和对象的不同,电视新闻直播可以大体分为仪式类、事件类和常规类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直播语言又有所差别。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整齐、规范,语言杂质少,语言需达到“美感享受”的层次。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可以分为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和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两类。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注重即兴口语表达等,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政治性强、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凸显、现场表达与配音结合等。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交流感强、语速快、语言样式以宣读式和讲解式为主等。语言是电视新闻直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质量的重要因素。语言的训练需要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做起。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对报道者的语言基础、性格气质有着特殊的要求。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可以分为播音员和记者、主持人两类。播音员培养的重点在于院校教育,而主持人培养的重点则在于新闻采编、评论实践。西方媒体“主播制”、“职业生涯管理”等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管理模式,值得我国电视媒体借鉴。

蒋巍[9](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表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戴方[10](2009)在《大灾见真情 两岸同胞亲——5·12四川地震涉台抗震救灾周年纪实》文中研究说明一年来,台湾同胞向四川灾区共捐款12亿多元人民币,各类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广大台湾同胞的爱心善举,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感情。

二、两岸一家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救助台湾地震灾区同胞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一家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救助台湾地震灾区同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及其在西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民族平等的重要论述
        二、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
        三、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一、毛泽东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重要论述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民族团结,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核心
        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实践途径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基与历史脉络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疆域
    第二节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独特历史形态
        一、征伐式强迫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联姻式牵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易货式刺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吸引式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避祸式促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四节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民族政策保障了各民族权利
        二、形成了和谐相处的新型民族关系
第三章 藏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经济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唐朝时期的商贸往来
        二、宋朝时期的商贸往来
        三、元朝时期的商贸往来
        四、明朝时期的商贸往来
        五、清朝时期的商贸往来
        六、中华民国时期的商贸往来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政治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唐朝时期的政治往来
        二、宋朝时期的政治往来
        三、元朝时期对西藏行使了行政管辖
        四、明朝时期对西藏进行了行政管理
        五、清朝时期对西藏进行了行政管理
        六、中华民国时期对西藏进行了行政管理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节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唐朝时期的文化互动
        二、宋朝时期的文化互动
        三、元朝时期的文化互动
        四、明朝时期的文化互动
        五、清朝时期的文化互动
        六、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化互动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保护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
第四章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若干概念分析
        一、民族及民族关系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区分
        四、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平等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前提
        二、民族团结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核心
        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主题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政治保证
        二、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最高原则
        三、坚持各民族共同奋斗目标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行动要求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精神家园
        五、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法治准则
第五章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
        二、提升了西藏社会发展水平
        三、增强了西藏各族群众互助共生意识
    第二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确保了西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提升了西藏社会治理工作的水平
        二、增强了西藏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
        三、增进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感情融洽
    第三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构建了西藏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增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共生意识
        二、增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互帮共荣意识
    第四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推动了西藏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促进了西藏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促进了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五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提升了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一、提升了西藏各族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二、增强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六章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的问题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起的问题
        三、各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产生的问题
        四、其他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西藏实践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是主要原因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重要原因
        三、各民族文化上存在差异是直接原因
        四、其他因素影响的综合分析
第七章 新时代西藏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所谓的“西藏问题”
        二、主动揭批十四世达赖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
        三、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二节 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维度重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一、强化自身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依托鼓励措施吸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节 从藏传佛教的积极因素服务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一、正确认识藏传佛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
        二、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
        三、发挥藏传佛教文化正能量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四节 从提升治藏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一、依法治理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需求
        二、依法执政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众心理
    第五节 从长久发展和稳定的视角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一、解决好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
        二、重视矛盾在发展中的转化问题
        三、重视民族心理融合的作用
        四、处理好内外均衡发展的关系
        五、防止“不教而诛”问题的出现
        六、处理好“引导”与“规范”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文献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谁来做慈善?
        二、做什么样的慈善?
        三、个案研究:以“文化”为主轴
    第二节 文献梳理
        一、慈济研究:文化特质与社会影响
        二、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研究:困境与转型
        三、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研究:海外经验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分析方法:质化研究方式
        二、田野进入:不同的途径
第二章 开端:慈济如何介入?
    第一节 灾难援助
        一、风灾前后:援助孔荡村的理由
        二、援助历程:救难及长程关怀
    第二节 村庄概况
        一、地理区位:苏北旧芦荡
        二、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三、日常观念:村民的生活
        四、婚姻家庭:变迁中的传统
    小结
第三章 重点:传统怎样再建?
    第一节 重建背景
        一、乡风家风:大环境的变化
        二、修谱祭祖:孔荡村民的回归
    第二节 重建内容
        一、建筑规划:象征的实体表达
        二、活动开展:无形的精神建设
        三、振兴计划:待完成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场域:人们的不同反应
    第一节“点赞”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二节 信徒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三节 除草队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四节 义诊半日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结
第五章 宗门:实践逻辑的构造
    第一节 登录编码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二、范畴提炼与模型
    第二节 法/修行
        一、所依理
        二、所择行
    第三节 己/自我
        一、对“现实我”的态度
        二、对“理想我”的认知
    第四节 家/亲伦
        一、伦理述说
        二、爱的升华
    第五节 群/众生
        一、处众心态
        二、处众方式
        三、生命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六章 感化:认同因何形成?
    第一节 晓娟的生命史
        一、童年时期:贫穷与温馨
        二、求学时期:无望而放弃
        三、婚姻生活:疲累中坚持
        四、进入慈济:孩子的成长
    第二节 敏怡的生命史
        一、辍学奋斗:挣扎着竞争
        二、婚姻生活:天空很黑暗
        三、进入慈济:震撼及期待
    第三节 庆岗的生命史
        一、回忆往昔:苦乐两不同
        二、感受因果:听老人讲古
        三、进入慈济:坚持并转变
    第四节 明瑞的生命史
        一、成长环境:全村有爱心
        二、婚姻生活:不见出头日
        三、事业发展:封闭信任感
        四、进入慈济:心门重开启
    小结
第七章 模式:塑造慈善之道
    第一节 慈善转向
        一、整体历程:精神因素的强化
        二、大陆足迹:延续与转折
    第二节 发展背景
        一、宗教因素:“先天”的性格
        二、权威影响:卡里斯玛式领袖
        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作用
        四、组织因素:内部需求推动
    第三节 模式特色
        一、多元救助:多角度复合型援助
        二、理念贯彻:特色的方式与视角
        三、文化推广:慈济人文在地结合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人文理念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关于村庄建设:“文化援建”成功了吗?
        二、关于慈济发展:人文转向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佛教慈善:共性的特点与趋势
        二、关于两岸关系: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田野资料
    第一部分 档案及活动记录
        一、孔荡大爱村资料
        二、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筹)资料
        三、阜宁慈济活动记录
        四、台湾田野记录
    第二部分 影像资料
        一、重建孔荡大爱村
        二、大爱村建筑的文化意蕴
        三 村庄生活实录
        四 孔荡村中慈济人
        五、阜宁志工在台湾
        六、慈济人文精神
附录二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三 参与式观察记录编码表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后记

(3)中国的样子 中国心——海内外台胞携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上下联动,共赴时艰全国台联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迅即打响同心战“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同胞同袍,守望相助海内外同胞骨肉情深,滚滚暖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最美逆行,不辱使命台胞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重灾区,谱写了医者仁心的大美篇章
青春之歌,“疫”情绽放广大台胞青年怀揣一颗中国心,用“硬核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4)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概况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
        二、中国新闻奖评奖过程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三节 文献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分析
    第一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荣誉机会比较
        一、全国性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二、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三、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之比较
    第二节 不同体裁之下的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比较
    第三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
        一、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关键词提炼
        二、2013年-2017年全国性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三、2013年-2017年地方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四、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分析
        五、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报道主题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作品分析
    第一节 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采集
        二、类目建构
    第二节 获奖作品的文本分析
        一、把握时间主动性
        二、负面报道中存在正面意义
        三、新闻报道表达的故事化
        四、擅长从小处着眼
        五、注重短、时、新
    第三节 获奖作品的涉台特色
        一、涉台新闻的主要特质
        二、涉台新闻主题分析
        三、涉台新闻报道的生产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省获奖作品与其他省份之比较分析
    第一节 基于地理特征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一、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分析
        二、涉台新闻视域下的分析
        三、临海位置视域下的分析
    第二节 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之历史挖掘
        一、扶贫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二、重要节庆日报道的文本分析
        三、总书记讲话报道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分野下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第四节 本地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的福建与他省之报道差异
        一、报道角度选取巧妙
        二、时间跨度长,制作规模宏大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四、福建媒体相关报送作品的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名单
附录2: 全国性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统计表
附录3: 多家媒体联合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统计表
附录4: 纠错
附录5: 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分类表
致谢

(5)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核心概念
        1.2.1 纪实摄影
        1.2.1.1 世界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与概念延异
        1.2.1.2 国内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
        1.2.2 平民与平民意识
        1.2.2.1 “平民”释义
        1.2.2.2 “平民意识”
        1.2.3 范式理论与摄影范式
        1.2.3.1 范式理论
        1.2.3.1.1 库恩的范式理论
        1.2.3.1.2 其他学科借用范式理论的件原则与条件
        1.2.3.2 平民主义摄影范式:范式理论在摄影表征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纪实摄影研究
        1.3.1.1 国内纪实摄影发展历程
        1.3.1.2 纪实摄影概念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
        1.3.2 国外纪实摄影研究与影响
        1.3.2.1 世界纪实摄影发展历程
        1.3.2.2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用研究
    1.4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
        1.4.1 表征理论
        1.4.1.1 表征的运作
        1.4.1.2 表征理论的适用性:构成主义的两种研究途径
        1.4.2 表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1.5 研究方法、文本、意义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文本
        1.5.3 研究意义
        1.5.4 论文框架
2. 平民意识的兴起:改革初期的民间生活(1978-1990年代初)
    2.1 1980年代纪实摄影兴起的社会背景
        2.1.1 1980年代的社会转型
        2.1.1.1 8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
        2.1.1.2 80年代的中国城市社会转型
        2.1.2 1980年代的社会与文化思潮
        2.1.2.1 人道主义思潮
        2.1.2.2 文化寻根
    2.2 1980年代的视觉建制
        2.2.1 “四月影会”与“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
        2.2.2 “西北风群体”与“中国摄影四十年——艰巨历程”摄影展
        2.2.3 图书出版
    2.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2.3.1 李晓斌:平民视角的开启
        2.3.1.1 表征“上访者”与反思文革
        2.3.1.2 记录改革开放之初的市民生活
        2.3.2 朱宪民:寻根视角中的黄河百姓
    2.4 1980年代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2.4.1 拍摄主题与场所
        2.4.2 拍摄手法
        2.4.3 构成范式的要素
3. 平民意识的发展:转型时期的底层图景(1992-2007)
    3.1 纪实摄影发展的社会背景:1992年以来的社会转型
        3.1.1 1990-2007 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
        3.1.2 1992-2007 年间中国城市的社会转型
    3.2 1992-2007 年间的视觉建制
        3.2.1 图片传播与图书出版市场
        3.2.2 摄影研讨会议
        3.2.3 纪实摄影展览
    3.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3.3.1 迁徙的农民
        3.3.1.1 为“庶民”立传:侯登科与《麦客》
        3.3.1.2 从农村到城市:张新民镜头下的农民工迁徙
        3.3.2 “灰镜头”中的底层与边缘人群
        3.3.2.1 另类人生:赵铁林镜头下的底层性工作者
        3.3.2.2 底层苦难:卢广镜头下的艾滋病村
        3.3.3 少数民族的视觉影像志:王征镜头下的西海固回民
    3.4 新世纪前后十年(1990-2007)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3.4.1 拍摄主题与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3.4.2 拍摄方法
        3.4.3 构成范式的要素
4. 平民意识在网络语境中的演进:平民的自我表征(2008-2014)
    4.1 当下纪实摄影发展的社会背景
    4.2 2008-2014 年间的视觉建制
        4.2.1 纪实摄影奖项
        4.2.2 网络纪实摄影传播平台
    4.3 代表摄影家与摄影作品
        4.3.1 平民的自我表征
        4.3.1.1 底层自传:占有兵镜头下的农民工
        4.3.1.2 边缘群体的影像发声:韩超镜头下的男同性恋群体
        4.3.2 网络平台中的平民影像
        4.3.2.1 平民日常生活经验的再现:《中国人的一天》
        4.3.2.2 底层图景与公益性的凸显:《活着》与《存在》
    4.4 2008-2014 年间纪实摄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4.4.1 拍摄主体
        4.4.2 拍摄题材
        4.4.3 拍摄方法
        4.4.4 构成范式的要素
5. 结论 纪实摄影30年:从表征平民到平民的自我表征
参考文献
附录1.1978-2014年间国内表征平民的纪实摄影作品一览表
附录2.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参评作品一览表
作者简历与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6)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
        1.1.2 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1.1.3 本人对慈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工作积累
    1.2 文献回顾
        1.2.1 中国慈善史研究
        1.2.2 关于慈善意识和慈善理念的研究
        1.2.3 当代慈善组织的研究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社会文化理论
        1.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资料来源说明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
        1.5.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基本概念界定
        1.6.1 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理解慈善
        1.6.2 本文理解的慈善
第2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流变
    2.1 慈善的产生及历史流变
        2.1.1 我国慈善的溯源及历史
        2.1.2 西方慈善的溯源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文化背景分析
        2.2.1 我国古代慈善文化
        2.2.2 我国近代慈善文化
        2.2.3 我国当代慈善文化
    2.3 我国当代的慈善组织分析
        2.3.1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2.3.2 慈善组织的基本类型
        2.3.3 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
第3章 政府慈善与民间慈善的突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1 总会成立的必然、需求和基础
        3.1.2 总会的初创与演变
    3.2 中华慈善总会的会内行政
        3.2.1 组织性质与组织制度
        3.2.2 组织架构运作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3 从中华慈善总会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3.3.1 慈善事业与普遍道德水平
        3.3.2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补充
        3.3.3 经济发展与慈善事业
        3.3.4 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
        3.3.5 政府监管与机构自律
        3.3.6 动机与效果
        3.3.7 专业化与志愿者
        3.3.8 榜样与大众
第4章 领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跃进——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
    4.1 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设置和发展
        4.1.1 1994 年—2002 年
        4.1.2 2002 年—2007 年
        4.1.3 2008 年之后
    4.2 突发性灾难救助
        4.2.1 非典救助
        4.2.2 印度洋海啸
        4.2.3 南方冰冻雨雪灾害
        4.2.4 汶川震灾
        4.2.5 玉树震灾
    4.3 中华慈善总会的筹募能力建设与善款管理
        4.3.1 筹募手段与模式的变化与丰富
        4.3.2 善款的监督、审查和使用管理
    4.4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透视
        4.4.1 创立回顾
        4.4.2 突破进步
        4.4.3 实践探索
        4.4.4 未来展望
第5章 中华慈善总会的监督管理: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5.1 内部监督
        5.1.1 从法律视角分析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5.1.2 慈善组织的特殊性在其监督机制中的反应
        5.1.3 内部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5.1.4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5.2 公众监督
        5.2.1 作为慈善活动组织者的媒体
        5.2.2 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工具的媒体
        5.2.3 妥善处理媒体与企业在从事慈善活动中的关系
        5.2.4 社会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监督
    5.3 政府监督
        5.3.1 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立法薄弱
        5.3.2 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5.4 信息公开制度
        5.4.1 对捐赠者实施监督
        5.4.2 受益者的监督权
        5.4.3 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机关的监督
    5.5 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议
第6章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6.1 成绩——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
        6.1.1 慈善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6.1.2 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6.1.3 慈善事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6.2 探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
        6.2.1 慈善组织与慈善精神的互动研究
        6.2.2 慈善组织体系的问题表现及其研究
        6.2.3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
        6.2.4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
    6.3 困境——慈善组织在运行机制中仍有问题
        6.3.1 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6.3.2 在筹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6.3.3 人力资源机制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6.3.4 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6.3.5 绩效评估机制内问题依然存在
        6.3.6 监督体制上的问题
    6.4 对策——时代趋势与发展思考
        6.4.1 西方社会中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
        6.4.2 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6.4.3 提高政府慈善的公信力
        6.4.4 微公益的启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前后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 受华侨艰辛奋斗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
        (二) 该选题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 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可为中国侨务实践服务
        (四) 前期积累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研究进展及不足之处
        (一) 关于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江泽民侨务思想的研究
        (三) 关于胡锦涛侨务思想的研究
        (四) 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解读法
        (二) 实践对照法
        (三) 学科交融法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创新之处
        (一) 存在困难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时代主题的急剧转换
        (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 对中国侨务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汲取
        (二) 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和勇敢实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毛泽东侨务思想
        (一)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者
        (二) 海外侨胞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全心全意为华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根本宗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邓小平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奠基之作
        (二) 江泽民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继发之作
        (三) 胡锦涛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
        (一) 中国拥有众多侨民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二) 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三)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的“独特国情”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
        (一) 侨务工作要“提到日程上来”
        (二)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
        (三)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
        (一) 侨务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二) 侨务资源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
        (三) 侨务资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侨益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积极维护侨益
        (二) 维护侨益是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
        (三) 维护侨益是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
        (四) 维护侨益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 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
        (二) 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
        (三) 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
        (四) 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鲜明特征
        (一) 继承性
        (二) 创新性
        (三) 时代性
        (四) 人民性
        (五) 实践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三重价值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先贤研究成果
        一、 探索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02 年)
        二、 发展阶段(2003~今)
第二章 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
        一、 早期人类信息传播活动
        二、 新闻传播随人类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
        三、 中国新闻事业概况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 欧美电视新闻的发展
        二、 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一、 美国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二、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第三章 电视新闻直播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电视新闻语言是媒体语言的集中代表
        一、 媒体语言的特征
        二、 电视新闻语言集中代表媒体语言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语言的特征
        一、 电视语言的特征
        二、 电视新闻语言是电视语言与新闻的结合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是电视新闻语言特征的突出展现
        一、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语境
        二、 电视新闻直播的特征
        三、 电视新闻直播解说语言的特征
        四、 电视新闻直播现场同期声的特征
        五、 电视新闻直播音乐的特征
        六、 电视新闻直播画面语言的特征
第四章 三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第一节 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一、 整齐、规范,语言杂质少
        二、 语言的美感享受
    第二节 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一、 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二、 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第三节 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一、 交流感强、语速快
        二、 语言样式以宣读式和讲解式为主
        三、 现场报道丰富
        四、 副语言使用局限
第五章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训练路径
    第一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选拔
        一、 性格、气质的挑选
        二、 不拘专业选拔人才
    第二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培养
        一、 重视中小学语文基础
        二、 重视专业训练
        三、 在采访、编辑实践中锻炼
        四、 在新闻栏目中成才
        五、 学校办学与实践需接轨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管理
        一、 管理的原因
        二、 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措施
        三、 聘用制、“主持人中心制”、品牌主持人职业生涯管理的推行
    第四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人文关怀
        一、 媒体的“人文关怀”
        二、 “最小伤害原则”体现“人文关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央视新闻直播大事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两岸一家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救助台湾地震灾区同胞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及其在西藏的实践研究[D]. 刘琦. 西藏大学, 2020
  •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D]. 戴宏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中国的样子 中国心——海内外台胞携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J]. 刘晓伟. 台声, 2020(03)
  • [4]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D]. 薛红洋. 厦门大学, 2019(08)
  • [5]中国纪实摄影与平民意识的表征实践(1976-2014)[D]. 禹夏. 浙江大学, 2015(12)
  • [6]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D]. 刘颖冰. 河北大学, 2013(12)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 陈云云. 扬州大学, 2012(08)
  • [8]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罗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9]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10]大灾见真情 两岸同胞亲——5·12四川地震涉台抗震救灾周年纪实[J]. 戴方. 两岸关系, 2009(06)

标签:;  ;  ;  ;  ;  

两岸一家人血浓于水——大陆宗教界在台湾地震灾区营救同胞的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