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拍哪些电影?

应该拍哪些电影?

一、哪些电影该被枪毙?(论文文献综述)

戴欣星[1](2021)在《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老舍文集》、《王朔文集》中选取的367个同位短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分类描述与研究,在参考前人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近一步进行细化:首先根据成分项的词性即“体词、代词、谓词”分为“名名组合式、名代组合式、代代组合式、谓名组合式”;接着,根据同一类别中的前后项的语法性质对其进一步细分,其中名名组合式又包括“名+名式、名+名语式、名语+名式、名语+名语式四小类;名代组合式包括“名+代式、代+名式、代+名语式”三小类;谓名组合式暂时只有一种“谓词+名语”。再根据前后项的语义关系进一步分为上位居前式与下位居前式,而这两类又根据前项或后项中的名词短语是否包含具有类标功能的指示词或数量词等分为上位居前类标式与下位居前类标式。在分类描述的过程中也着重与刘街生(2000)、刘探宙(2016)两位学者的研究进行类型的比较。此外,对两部文集中的同位短语还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同位短语在王朔的作品中类型比老舍多,同位短语更趋向口语化,而在老舍作品中则数量更多。这不仅与同位短语的时代发展有关,也与作家的写作风格有关。本文在比较中试图找出两部文集中的异同点,并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现有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老舍文集》中的215个同位短语的内部分类描写与比较,并分析了同位短语在老舍时代的分布情况。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王朔文集》中的152个同位短语的内部分类描写与比较,并分析了同位短语在王朔时代的分布情况。第四章对两部文集中的同位短语类型分布,使用频率及句法分布对比与倾向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结论。

滕肖澜[2](2020)在《心居》文中研究指明一清晨六点,顾士宏推着那辆老式的凤凰自行车,走出单元门。初冬天气,早晚已凉得很了,夹克衫里只穿件长袖T恤,有些抵不住,脖子一缩,把领口那粒扣子系紧。环保袋往车龙头上一套,骑上去。遇见邻居,老远便打招呼,"顾老师,这么早买小菜啊!"他忙不迭点头,腾出一只手挥动着,一笑,嘴角的皱纹挤出来,"礼拜六老规矩,聚餐。"

孙彦霞[3](2020)在《张艺谋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现实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石,对张艺谋的电影进行研究。文章借助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别考察了张艺谋电影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改编实践,电影内部结构的现实主义特性,电影造型手段的现实主义特性,电影深刻的现实主题和电影的现实主义审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张艺谋电影始终在不同程度上遵循着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总体而言,这些内在遵循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张艺谋电影的故事题材主要改编自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二、张艺谋电影通过强化影片序幕和开端、发展和高潮,以及影片结局的真实性,突出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三、张艺谋电影通过影像造型中的色彩、声音造型中的音乐、运动造型中的蒙太奇和长镜头等多种造型手段表现出电影的艺术真实;四、张艺谋电影对生命本能的关注、对英雄主义的弘扬、对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揭示普遍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现实;五、张艺谋电影通过创新电影“雅俗共存”的新范式,表现民族文化特性,建构“诗电影”等方面彰显出丰富的现实主义审美价值。

薛清[4](2020)在《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文中提出跨越七十五年历史长河的“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一部几经加工修改,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向政治文化中心流转迁移的文艺作品。从延安时期革命寓言性的歌剧,到五十年代侧重歌唱新政权和人民主体性的电影,直至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书写跨越了多个艺术门类。本文将《白毛女》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历时性的文体变迁与版本沿革称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变奏”的历程(变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变?由此显现了怎样的书写政治与历史意志?),揭示其中民间通俗文化与五四批判理性、社会主义革命话语间胶着摩擦又相互渗透的复杂运作,进而管窥中国当代文学的生长机制。本文在结构上借用并改造了四十年代黎辛评论文章中的三个词“适时”、“生动”和“阶级教育”,以此切入,将《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有机勾连起来。这里的“适时”隐喻《白毛女》构思书写中具体变化的时代压力(生发“变奏”的延安时期、“十七年”与“文革”);“生动”意指《白毛女》的文学空间,诸如戏剧性构建、人情与日常化的书写等;“阶级教育”则指向《白毛女》的政治诉求,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想象与憧憬。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研究《白毛女》从民间传说改编为歌剧的过程。“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蕴含着追求男女平等、破除迷信等多种叙述潜能,歌剧《白毛女》成功地将人鬼变换的故事与阶级斗争的主题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形成经典的“压迫-觉悟-反抗”的民族国家叙事结构。剧本经过数次修改,不断贴近工农兵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在号召人民参与土地改革及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征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的宣传与动员作用。此后《白毛女》“多重变奏”的改编,莫不以歌剧为“基调”和蓝本。这种“回头望”的变奏改编模式,与延安文学在当代文学前三十年中的核心或曰“原点”地位一脉相承。在《白毛女》变奏的创作改编中,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目、形象日渐清晰。第二章研究《白毛女》从歌剧改编为电影故事片的过程。在国内获得高票房的同时,影片《白毛女》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了解新中国的一张外交名片。在歌剧基础上,影片《白毛女》进一步打造及巩固了新政权的历史合法性与权威性。较之歌剧,影片凸显爱情主线,展现了民间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在歌颂新政权的同时,对中国乡土社会给与全新振奋的描述,由此激发民众“国家主人”的主体认同与归属感,号召他们不忘党的恩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第三章研究《白毛女》京剧及芭蕾舞剧的改编历程。京剧《白毛女》在“戏剧大跃进”时期上演,效果不尽如人意,是《白毛女》“多重变奏”河流中一朵不甚起眼的浪花。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于1964年,达到“多重变奏”的高潮。它显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征用、改造西方艺术形式(芭蕾舞、交响乐)来表达彰显自我的强大魄力与创造。舞剧以高度本质化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塑造了贫下中农及无产阶级英雄的艺术典型,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歌剧主题。和之前的电影《白毛女》相比,舞剧削弱了爱情成分,由是被压抑的力比多转而凝聚在激进的革命样板、“造型”中。结语部分梳理、归纳《白毛女》文本内外时代压力、文学空间和政治诉求的互动关系,总结《白毛女》获得经久不衰生命力的独特法门。

马煜[5](2020)在《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文中指出回首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者和奠基者的鲁迅先生,始终是人们研究与阐释的重点。自19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就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决定了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无可替代的分量和地位。其作品存在着永恒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仍有很大的解释与接受空间。但是鲁迅的作品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遭到贬低。很长时间以来,鲁迅的作品是否应该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鲁迅大撤退”甚至成为了热点话题。说到底,这些争议都与“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这一命题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本文着眼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研究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概述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本部分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做比较详细的分析,阐述鲁迅作品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二章,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对于鲁迅文章的编选情况,分析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特点,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三章,本部分探究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总结教学问题,并为后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奠定基础。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第四章,本部分探究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并提出关于鲁迅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为“鲁迅作品”能够成为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文章作出有益的探索。

鲁洋洋[6](2020)在《张艺谋的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叙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是蜚声国内外的知名导演,也是国内外电影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张艺谋把文学看成是电影的母体,小说是他电影的重要题材来源。他充分吸取文学的养料以哺育自己的电影作品,在借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创作出众多的优秀电影作品,书写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神话。迄今为止对张艺谋以及他的电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创见性的成果,但是在叙事领域仍有可挖掘的空间。本文将从叙事这一角度切入,选取张艺谋八部改编电影(1),以小说叙事学和电影叙事学为理论根据,通过文本细读,对这些电影和与之相对应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绪论介绍选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正文首先从叙事媒介方面比较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并且分析张艺谋改编电影的历程,张艺谋的改编观念以及张艺谋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下文的研究梳清脉络,打下理论的基础。其次,从叙事内容层面入手,分别从叙事情节、叙事人物以及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比较张艺谋的改编电影叙事与小说原着叙事。再次,从叙事形式层面入手,分别从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结构以及小说和电影中的视听元素三个方面比较改编电影和小说原着。最后对张艺谋改编电影进行思考,从叙事方面探讨张艺谋改编电影成功的原因以及尚存的不足。本文力求以个案分析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张艺谋的改编电影和小说原着进行理性地分析比较,从而总结出张艺谋改编电影的特色以及不足,以期能为当下的小说改编电影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刘力钰[7](2020)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电影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新闻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二者看似毫无交集,但却又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新闻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使新闻和电影实现了跨界的融合,成为电影界的蔚为大观,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也因此成为了必然趋势,不仅如此,一部成功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还具有其舆论价值,新闻与电影互动,引发了受众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能够起到一定的社会效应,甚至为推动社会制度完善起到至关作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因其真实性与直观性等特征,比普通电影更易引发舆论效应,为此也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一系列社会效应,鉴于此原因,本论文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基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被艺术化手法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其中所产生的社会舆论效应。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和总结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如何产生社会舆论效应、产生了怎样的社会舆论效应,以及如何引导舆论。以相关的舆情、媒体评论报道以及网民的呼声等真实有效的数据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电影个案进行分析,力求论证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与社会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得出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自2000年后开始不断发展崛起,其引发的舆论可跨越时效性不断扩张,使原始新闻事件得到二次关注,电影的“二次传播”可影响原始新闻事件的结论,并使舆论更具深广度。并且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的引导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主观意识,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产生“沉默的螺旋”和“群体极化”等一系列效应,同时舆论的引导还能达到社会调节的目的,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而产生的大众情绪“共振”还可形成推动社会制度完善的“蝴蝶效应”的结论。在本文具体构架中,绪论部分主要对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并重点梳理关于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和影视媒体舆论效应的研究现状;本文第一章的内容聚焦于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因分析,梳理总结自1921年第一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诞生以来直至2019年期间我国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发展和崛起的路径,并以具体影片的文本解读为案例,分析其之所以能引发舆论,原因在于其选题层面的真实性、严肃性、贴近性等独有特征,以及分析总结其创作手法方面的成功之处——对原始新闻事件内容的补充与提炼、符合大众期待的剧情重塑、真实背景下的视觉冲击、注入灵魂与突出重点等特征;第二章主要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扩散过程,围绕时效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对比新闻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效果,并结合相关的舆情数据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如何在“N极传播理论”下进行舆论扩散的过程,论证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不受新闻时效性的制约,可使原始新闻事件产生二次舆论,并引发舆论话题的变形,使舆论更全面立体,更具深度和广度;第三章主要通过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议程设置和网络媒介的二次引导来分析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观众对该新闻事件的态度产生的引导作用,以及网络媒介对该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分析报道又对舆论和观众的主观意识产生了二次引导作用;最后总结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选题的敏锐视角,选取热点新闻和贴近群众利益的事件,在创作过程中引发观众的代入感,加入煽动感情的剧情冲突以及爱国主义色彩的基调,其失败之处在于选题层面过窄、剧情枯燥单调、内容创作脱离现实以及本末倒置等归因,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提出在未来发展方面还需吸取获得成功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宝贵经验和不断探索转型的指导性建议。

王小彦[8](2020)在《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躲避战火、维系生存,大批京剧戏班和艺人纷纷南下,其中不乏名家名角儿,作为“大后方”的云南,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之所和生存条件。京剧艺人和戏班把京剧流播到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丰富的剧目为本土和内地逃难而来的群众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方式,戏班排演的反抗侵略剧目激励了民众抗日的决心和信心,高水平的艺人也影响和促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同时,随着局势的变化,针对众多戏班和演出,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抗战胜利后,很多京剧艺人复原返乡,定居在云南各地的则成为了云南京剧发展的基础,为日后云南事业的腾飞储备了人才,埋下了种子。《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抢救性搜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文献和口述历史,从抗战前京剧发展现状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切入,结合当时云南的戏剧文化背景,宏观分析京剧在大后方的生存条件。分别从“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戏迷的京昆活动”“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入滇艺人对云南京剧发展贡献”五个方面展现抗战时期京剧在云南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找到了云南京剧自1950年后在中国京剧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同时也弥补了因年代久远,资料散失严重而缺乏完整呈现的一部分地方戏曲史。

李晓琴[9](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甄奕畅[10](2020)在《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文中认为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影响力可谓经久不衰,他在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一幅幅俄罗斯生活画卷的同时也将他的爱与善良,痛与期待,温情与批判给予时代,给予历史,给予人类与世界。而中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领域皆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表征,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孕育契诃夫的那个时代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这一时期文坛多位作家作品中皆出现了未被言明的“契诃夫现象”,据此笔者利用比较文学相关理论,研究契诃夫与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探索短篇价值的同时继续为“契诃夫在中国”的主题添砖加瓦。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旨在介绍论文选择契诃夫与我国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作家进行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大致研究情况、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场域以及契诃夫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渊源,为下文做背景上的铺垫。第二章探究契诃夫与内陆宁夏作家石舒清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主要以乡土社会为视角,探究两者在“麻木”与“依附”等主题方面的关系。第三章以城市空间为着眼点,考察了契诃夫与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短篇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意图揭示两者在知识分子漂泊性以及行文悖谬性方面的写作关系。第四章将契诃夫小说与阎连科短篇小说创作放在一起讨论,主要以他们两者作品深层次的主题——“人”的痛苦与阎连科创作的本土化特色为切入点,探究两者在“痛苦”“隐喻”等主题下的关系。以上四章属个案研究,论文的结语部分将继续扩展视野,对九十年代以来众多作家作品中出现的“契诃夫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论证,最终在文化研究层面证实了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之间存在深远的文学关系。

二、哪些电影该被枪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哪些电影该被枪毙?(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1.2.1 同位短语总体研究现状
        1.2.2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创新
    1.3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1.3.1 本文拟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老舍文集》同位短语研究
    2.0 引言《老舍文集》同位短语的分类
    2.1 .《老舍文集》中名名组合式
        2.1.1 “名+名”式
        2.1.2 “名+名语”式
        2.1.3 “名语+名”式
        2.1.4 “名语+名语”式
    2.2 《老舍文集》中名代组合式
        2.2.1 “名+代”式
        2.2.2 “代+名”式
        2.2.3 “代+名语”式
    2.3 代代组合式
        2.3.1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
        2.3.2 人称代词+统称代词
    2.4 小结
第三章 《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研究
    3.0 引言《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的分类
    3.1 《王朔文集》中名名组合式
        3.1.1 “名+名”式
        3.1.2 “名+名语”式
        3.1.3 “名语+名”式
        3.1.4 “名语+名语”式
    3.2 《王朔文集》中名代组合式
        3.2.1 “名+代”式
        3.2.2 “代+名”式
        3.2.3 “代+名语”式
        3.2.4 “名语+代”式
    3.3 《王朔文集》中代代组合式
        3.3.1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
        3.3.2 人称代词+统称代词
    3.4 《王朔文集》三项式
        3.4.1 非紧凑式
        3.4.2 紧凑式
    3.5 《王朔文集》谓名组合式
    3.6 小结
第四章 《老舍文集》《王朔文集》同位短语的比较研究
    4.0 引言
    4.1 名名组合式异同
        4.1.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1.2 句法分布对比
    4.2 名代组合式异同
        4.2.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2.2 句法分布对比
    4.3 代代组合式异同
        4.3.1 类型及频率对比
        4.3.2 句法分布对比
    4.4 谓名式与三项式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心居(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3)张艺谋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张艺谋电影创作阶段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倚靠原着”阶段
    第二节 “披沙拣金”阶段
    第三节 “主动疏离”阶段
    第四节 “寻求回归”阶段
第二章 张艺谋电影内容的现实主义特性
    第一节 深化故事的真实性
        一、序幕和开端
        二、发展和高潮
        三、结局
    第二节 增强环境的现实性
    第三节 突出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 张艺谋电影造型手段的现实主义特性
    第一节 影像造型之丰富的色彩
    第二节 声音造型之民俗式音乐
    第三节 运动造型之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互补
第四章 张艺谋电影深刻的现实主题
    第一节 彰显生命本能
    第二节 反映社会问题
    第三节 弘扬英雄主义
第五章 张艺谋电影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一节 开创雅俗共存的新范式
    第二节 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
        一、民族文艺
        二、民族品格
        三、民俗奇观
    第三节 建构中国式“诗电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传说到歌剧:革命“有理”
    1.1 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卷起裤管下地头”
    1.2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1.3 “压迫-觉悟-反抗”:讲好“翻身”故事
第二章 电影故事片:人民叙事的巩固发展
    2.1 从解放区来,到全世界去
    2.2 “大圆满”中的“小团圆”
    2.3 “吃水不忘挖井人”:诉苦动员与“主人”尊严
第三章 芭蕾舞剧:工农兵形象的典型塑造
    3.1 京剧改革“试验”与芭蕾舞剧改编
    3.2 三扁担“打出贫下中农的威风”
    3.3 “红旗卷起农奴戟”:以阶级斗争为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一、鲁迅作品与中学生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独立人格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鲁迅作品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编选情况
    (一)鲁迅作品的分布情况
    (二)鲁迅作品的选文特点
三、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现状的调查
    (二)教学问题的总结
四、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及编排设想
    (一)鲁迅作品教学策略的探究
    (二)关于鲁迅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张艺谋的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叙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叙事角度下的张艺谋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比较
    第一节 从叙事媒介方面比较小说和电影的叙事
        一、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差异性
        二、文字叙事和图像叙事的相通性
    第二节 张艺谋的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
        一、张艺谋电影叙事的文学资源及其历程
        二、从小说到电影——张艺谋“创造性”的改编理念
        三、张艺谋电影叙事与小说原着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从叙事内容方面比较张艺谋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的叙事
    第一节 叙事情节的重新组织
        一、电影对小说“坚实”情节线索的抓取
        二、电影对小说具体情节的“加减”法处理
    第二节 叙事人物的变动
        一、从文字中的人物形象到镜头下的人物形象
        二、电影对小说主要人物关系和性格的吸取
    第三节 叙事主题的调整
        一、电影对小说中传统民族文化主题的保留
        二、电影对小说中生命人性主题的关注
第三章 从叙事形式方面比较张艺谋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的叙事
    第一节 叙述者和叙事视角的比较
        一、叙述者:从“单一”叙述者到“多重”叙述者
        二、叙事视角:从文本角度到镜头景别
    第二节 叙事时空和结构比较
        一、小说与电影的叙事时空
        二、线性语言下的时空到蒙太奇镜头下的时空
        三、小说叙事结构的多样和电影对因果叙事结构的偏向
    第三节 张艺谋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视听元素的叙事比较
        一、电影突出小说中色彩意象的象征叙事
        二、电影增强小说中人物场景的造型叙事
        三、电影丰富小说的声音叙事
第四章 对张艺谋改编电影的思考
    第一节 从叙事角度看张艺谋改编电影成功原因
        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借鉴吸收
        二、对电影画面构图与视觉性的极致化运用
        三、对电影风格的极致化追求
    第二节 从叙事角度看张艺谋改编电影的缺失
        一、视觉效果强烈而思想性不足
        二、女性人物形象的固化
        三、电影的叙事性有待加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研究
        二、对影视媒体舆论效应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成因
    第一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发展崛起的过程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独有特征
        一、故事的真实性
        二、主题的严肃性
        三、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
    第三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的创作共性
        一、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内容补充
        二、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内容提炼
        三、符合大众期待的剧情重塑
        四、真实背景下的视觉冲击
        五、注入灵魂与突出重点
第二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扩散过程
    第一节 从新闻到电影引发舆论的逐级变革
        一、新闻引发舆论受时效性和局限性制约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跨越时效性引爆二次舆论
        三、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发舆论话题的变形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对舆论的“二次传播”
        一、电影的“二次传播”对原始新闻事件的影响
        二、电影的“二次传播”使舆论更具深广度
第三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引导机制
    第一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议程设置对舆论的引导
        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引导的目的和意义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引导观众的主观意识
        三、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引导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
    第二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网络舆论引导
        一、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舆论的二次引导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群体极化”效应
    第三节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舆论引导推进社会制度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2000-2019中国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1.1.1 抗日战争时期
        1.1.2 抗战“大后方”
        1.1.3 京剧
        1.1.4 戏剧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1.2.1 选题缘由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研究创新
        1.5.2 论文研究不足
    1.6 论文图片说明
第二章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概述
    2.1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
    2.2 云南地方戏
        2.2.1 滇剧
        2.2.2 花灯(剧)
    2.3 云南民族戏
        2.3.1 傣剧
        2.3.2 壮剧
        2.3.3 白剧
    2.4 云南地方小戏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文化发展背景
    3.1 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3.2 中华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云南分会
    3.3 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发展
        3.3.1 京剧在昆明
        3.3.2 京剧在昭通
        3.3.3 京剧在个旧
        3.3.4 京剧在曲靖
        3.3.5 京剧在保山
        3.3.6 京剧在玉溪
第四章 抗战时期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
    4.1 京剧戏班
        4.1.1 厉家班
        4.1.2 文林社(国粹剧社)
        4.1.3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
    4.2 京剧艺人
第五章 抗战时期戏迷的京昆活动——以西南联大为例
第六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分析
    6.1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管理条例
    6.2 抗战时期云南演出京剧剧目分析
    6.3 案例分析——以昆明“新兴大舞台”为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附录
    附录 A 调研情况记录表
    附录 B 田野日志
    附录 C 周明义口述史(京剧艺人部分)
    附录 D 《京剧剧目初探》目录(部分)
    附录 E 导师指导记录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1.2 关于构式研究
        1.2.1 构式的界定
        1.2.2 构式的分类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1.3.1 关于篇章研究
        1.3.2 关于话语研究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2.1 关于换言关系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2.2 关于换言标记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3.2.1 释义关系
        3.2.2 非释义关系
    3.3 语用分析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4.1.1 “引述”及其类型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4.1.3 “引述”与“互文”
        4.1.4 “引述”与“换言”
    4.2 “用X的话说”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3 “按X的说法”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4 语用分析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5.1.1 视角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5.2 “从X的角度说”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5.2.2 视角类型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3 “从X的方面说”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5.3.2 视角类型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5.4 语用分析
        5.4.1 视角的延伸
        5.4.2 视角的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6.2 “往X里说”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6.2.2 构件解析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3 “说得X一点”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6.4 语用分析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7.4.1 语义虚化
        7.4.2 语境的作用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8.1 结构成分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8.2 结构关系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8.3 结构标记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场域与契诃夫小说
    第一节 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语境
    第二节 小说文体分化与“人”的问题凸显
    第三节 作为精神资源的契诃夫创作
第二章 契诃夫与石舒清的乡土社会
    第一节 契诃夫对石舒清创作道路的影响
    第二节 麻木的继承性
    第三节 依附的复杂性
第三章 契诃夫与李洱的城市空间
    第一节 契诃夫之于李洱:一条隐形的线索
    第二节 漂泊的艰辛
    第三节 悖谬的呈现
第四章 契诃夫与阎连科:“人”的痛苦与创新
    第一节 “人”的痛苦
    第二节 文本形式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哪些电影该被枪毙?(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D]. 戴欣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心居[J]. 滕肖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3]张艺谋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特性研究[D]. 孙彦霞. 青岛大学, 2020(02)
  • [4]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D]. 薛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基于21世纪以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D]. 马煜. 宁夏师范学院, 2020(12)
  • [6]张艺谋的改编电影与小说原着叙事比较研究[D]. 鲁洋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研究(2000-2019) ——以舆论扩散与引导机制为视角[D]. 刘力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D]. 王小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D]. 甄奕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应该拍哪些电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