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侧耳营养缺乏标志物

金顶侧耳营养缺乏标志物

一、金顶侧耳的营养缺陷标记(论文文献综述)

高利慧,鲍大鹏,徐珍,李燕,陆欢,TAN Yee Shin,尚晓冬,陈洪雨,王瑞娟,吴莹莹[1](2021)在《基于遗传多样性构建金针菇的核心种质群体及分子身份证》文中研究指明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为提高优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种质的育种效率,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105份金针菇种质为材料,开展体细胞不亲和评价,并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所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20对SSR引物在105份种质中共扩增得到209个等位基因位点,所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00,在遗传距离0.76处可分为5个大类群。105份金针菇种质共包含67种不同的遗传背景,野生金针菇种质比栽培种质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SSR的聚类分析结果和体细胞不亲和评价结果既相互印证,又可互为借鉴。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4份金针菇种质的核心种质群体,占所有供试材料的41.90%,保留了100%等位基因。核心种质群体覆盖区域广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变异,可为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进一步构建了能同时反映每份金针菇种质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收集地区、子实体颜色和栽培性状的分子身份证编码,并转换成可视二维码,为金针菇种质的高效标识和快速溯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鲍大鹏[2](2020)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为育种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对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遗传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对杂交育种理论进行总结。对食用菌杂交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包括杂交亲本选配、配子体获得、杂交子产生和F1代栽培测试等方面,并对杂交育种中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食用菌杂交亲本遗传资源、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单核体的供体核角色和受体核角色、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等,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最后强调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育种工作要走商业化育种之路,才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鲁丽鑫,刘宏宇,姚方杰,方明,张友民,王鹏,张伟彤[3](2017)在《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虽然较晚于动植物研究,但随着基础研究不断完善,连锁图谱构建工作陆续开展。文中综述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等食用菌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笔者所在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与菌种繁育团队的黑木耳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卢绪志[4](2017)在《金针菇和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文中认为食用菌(Edible fungi)是一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很多时候被人们称为蘑菇。中国有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随着人们健康饮食理念和对食用菌认识的加深,国内食用菌的消费量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其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等基础研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食用菌遗传育种领域。金针菇和杏鲍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的主要品种,其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这将促进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但在其遗传转化、杂交育种、菌种的鉴定与保护研究中还缺乏有效的遗传标记。本研究主要运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筛选出金针菇和杏鲍菇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并对其基因型进行分子鉴定。进一步通过杂交方法创制出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并探讨了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的部分生物学性状。为其应用于遗传转化、杂交育种、菌种的鉴定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实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金针菇‘G1’菌株的单核菌株‘DG1-1’(交配型A1B1)和‘DG1-29’(交配型A2B2),通过对其进行5-氟乳清酸的敏感性实验,得出‘DG1-1’菌株对5-氟乳清酸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在5-氟乳清酸浓度为0.1 g·L-1时受到明显抑制,在0.5 g·L-1受到完全抑制。通过原生质体紫外致死实验,计算出‘DG1-1’菌株原生质体存活率50%的半致死紫外照射时间为11.38 s,基于此试验结果选择12 s作为紫外光诱变原生质体的照射时间。2.对金针菇‘DG1-1’原生质体采用功率为10 W的紫外光进行垂直距离15 cm照射12 s的诱变处理,共获得诱变菌株102株。经过两次筛选平板培养基筛选及5次传代稳定试验,最终共获得3株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NG1-65’、‘NG1-92’和‘NG1-95’。对其进行基因型验证发现‘NG1-65’和‘NG1-95’的pyrF基因发生突变,‘NG1-92’的pyrG基因发生突变。3.将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菌株与交配型亲和的正常单核菌株杂交得到3株杂交菌株并进行出菇实验,单孢分离得到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对各杂交菌株的10株单孢菌株进行配对自交,获得38株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随机选取每个杂交菌株的单孢自交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5株,测量在含有不同尿嘧啶浓度的MM、PDA和木屑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得到低浓度(0.05 mmol·L-1)的尿嘧啶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0.15 mmol·L-1)的尿嘧啶抑制菌丝生长,并对生长速度较快的3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和正常菌株进行出菇实验,结果表明,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能够产生子实体,但产量明显降低,并与栽培料中尿嘧啶含量呈正相关。4.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杏鲍菇单核菌株‘DX8’(交配型A1B1)与‘DX25’(交配型A2B2),通过对这两株菌株进行5-氟乳清酸的敏感性实验,得出‘DX8’与‘DX25’菌株对5-氟乳清酸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并且在5-氟乳清酸浓度为0.1 g·L-1时受到明显抑制,在0.5 g·L-1受到完全抑制。测试计算出‘DX8’与‘DX25’原生质体存活率为50%的半致死率紫外照射时间分别为6.59 s和6.78 s基于此实验结果选择7 s作为紫外光诱变供试杏鲍菇原生质体的照射时间。5.对杏鲍菇‘DX8’与‘DX25’原生质体采用功率为10 W的紫外光进行垂直距离15 cm照射7 s的诱变处理,获得‘DX8’的诱变菌株288株和‘DX25’的诱变菌株63株,经过两次筛选平板培养基筛选及5次传代稳定试验,最终得到‘DX8’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1株‘NX1-265’,‘DX25’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3株‘NX2-0’、‘NX2-11’和‘NX2-23’。对其进行基因型验证发现4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pyrF基因发生突变。6.所获得的4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通过回交获得4株杏鲍菇杂交菌株并进行出菇实验,其中SXN1、SXN3和SXN4收集得到孢子,通过单单自交获得29株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随机选取每个杂交菌株的单孢自交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5株,测量在含有不同尿嘧啶浓度的MM、PDA和木屑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得到低浓度的尿嘧啶(0.05 mmol·L-1)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的尿嘧啶(0.15 mmol·L-1)抑制菌丝生长,并对生长速度较快的4株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和正常菌株进行出菇实验,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均能够产生正常的子实体,但产量较低并与尿嘧啶含量呈正相关。

王海英,姚方杰,陈靓,胡辰[5](2012)在《金顶侧耳新品种旗金2号选育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金顶侧耳新品种旗金2号属中温中熟品种,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金黄色、丛生、喇叭形,抗杂能力较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强。两年区域试验表明,平均每100 kg干料鲜菇产量为87.5 kg,比对照品种蕈谷2号增产6.8%,生产试验平均每100 kg干料鲜菇产量为84.3 kg,比对照增产5.2%。

崔丹[6](2012)在《金顶侧耳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金顶侧耳20个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植物显微技术、同工酶技术、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金顶侧耳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的研究,结论如下:1)金顶侧耳形态发育多样性的研究金顶侧耳从担孢子萌发到成熟子实体弹射孢子所需平均时间为74d。其不同菌株间的形态发育以及内部形态结构差异不明显,其形态发育过程是成熟子实体弹射出的担孢子萌发、初生菌丝形成、次生菌丝形成、原基形成,最后发育成完整的成熟子实体。但在发育过程中不同品种的担孢子大小、菌丝直径、子实体大小略有差异。金顶侧耳担孢子的平均大小(长×宽)为5.66~8.25×2.06~3.38μm,担孢子的长度达到8.25μ,是P3号品种,宽度达到3.38μm分别是P12、P13号品种。对金顶侧耳的担孢子进行显微结构观察,担孢子形状皆为长椭圆形,一端有尖突,表面光滑,内有一个细胞核;经扫描电镜观察,担孢子的表面光滑,向内侧凹陷,说明担孢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经干燥过程水分逐渐减少。金顶侧耳从担孢子萌发到原基形成平均时间约为25d。孢子有从一端萌发,也有从两端开始萌发。培养40h,棒状菌丝增粗,初生菌丝形成,分枝开始出现。大约48h左右,初生菌丝伸长变细,分枝增多,直径平均为3.62μm。培养4-5d,两条初生菌丝的侧枝菌丝相互吸引,菌丝融合形成次生菌丝。菌丝融合后,迅速生长,形成网状次生菌丝体。培养23d左右,次生菌丝相互扭结,结成一团,形成原基。金顶侧耳的初生菌丝以及次生菌丝培养时间平均为7-10d。横膈膜和分枝在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内都有出现,经测量发现次生与初生菌丝粗细差异不大;初生菌丝有一细胞核在两个横膈膜间,次生菌丝有两个细胞核在两个横膈膜间,具有锁状联合结构。金顶侧耳从原基生成到子实体成熟平均时间为5d。其内部形态发育变化皆为原基发育,菌柄原基和菌盖原基出现,菌盖表面弯曲向下的菌丝和菌柄上部边缘向上的菌丝形成了不封闭的弧形区,菌褶在此处形成,子实层开始发育。成熟子实体的菌肉由生殖菌丝组成,其直径为1.63~3.88μm,细胞间锁状联合现象明显。其菌盖表层由生殖菌丝紧密排列构成。菌褶的纵切面为楔形,子实层均等地覆盖于菌褶的两面,为等式子实层类型。金顶侧耳成熟子实体的菌盖表皮到两菌褶腔距离为193.6~503.5μm,菌盖表皮到两菌褶腔距离大于300.0μm的品种为P4、P10、P12和P16。子实层厚度为110.1~184.5μm,子实层厚度为184.5μm的品种是P10;子实层厚度小于147.6μm的品种有15个。担子长度为14.7~24.0μm,担子长度为24.0μm的品种为P2;担子长度小于19.3μmn的品种分别是P1、P3、P6、P8、P11、P12、P15、P16,P18、P19和P20。各个品种菌盖厚度、子实层厚度、担子梗长度差异较大,受环境条件影响,菌株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形态。2)金顶侧耳菌株酯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对金顶侧耳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酶带多态性比较高,为78.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个菌株在相似水平为0.8时被分成7大类,其中第1类群包括1、15、18号菌株,第Ⅱ类包括2、19、20号菌株,第Ⅲ类包括11号菌株,第Ⅳ类包括9号菌株,第V类包括3、4、5、6、8、10、16、17号菌株,第Ⅵ类包括7、12、14号菌株,第Ⅶ类包括13号菌株。结合形态发育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第Ⅴ类中的成熟子实体菇形相较其他几组偏大,长势优良。14、15、16、17号菌株为杂交菌株,而且有相同亲本来源菌株之间有相似的酶带。3)金顶侧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研究利用ISS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金顶侧耳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位点共有64个位点,占总数的88.9%,说明20个金顶侧耳菌株间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UPGMA聚类分析,20个金顶侧耳菌株在相似水平0.68被分成6大类,大部分来自于同一地区的栽培菌株可以聚为一类,有一些栽培菌株可以和其他地区栽培菌株聚为一类,这可能与金顶侧耳菌株之间频繁引种等现象密切相关。同时还表明应用ISSR技术可以有效区分金顶侧耳各品种,为菌种选育、保藏奠定基础。

王海英[7](2012)在《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及种质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顶侧耳是我国东北地区主栽的着名食药用菌,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栽培规模,其子实体内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金顶侧耳适应性广,菌丝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适合广泛的栽培生产。随着人们对金顶侧耳的喜爱程度增加,金顶侧耳的新品种选育和野生品种驯化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导致了金顶侧耳的新品种保护及育种者权力保护力度不够,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农业部新品种植物保护办公室将金顶侧耳列为了第八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行列中,并由本研究室承担了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工作。因此,本实验以金顶侧耳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定出适合我国的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并且在指南研制的基础上,利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对金顶侧耳的种质资源创新展开研究,旨在丰富其种质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创新的程序。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金顶侧耳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的分析对金顶侧耳品种及性状的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个金顶侧耳品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和较明显的特异性,但品种P2受环境影响较大。定性二元性状在一致性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定性多态性状在一致性、稳定性表现较好,数量性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稍差,表现为菌丝体阶段中35℃、40℃生长速度的性状中变异系数较大,子实体阶段中子实体丛生有效茎数,变异系数较大,金顶侧耳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去除这3个变异较大的性状后,其他数量性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表现较好,将这3个性状作为辅测性状,其他29个性状作为必测性状,同时金顶侧耳品种的不同性状也具有较明显的特异性。(2)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标准品种的确定在对金顶侧耳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对金顶侧耳供试品种的反复栽培及测试,确定了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中32个性状及其分级标准和每个级别的标准品种。(3)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编制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规定了金顶侧耳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对金顶侧耳品种的每个性状的做出了详细的具体测试技术步骤,统一并规范了金顶侧耳品种特征信息描述,对性状的分级、分类和观测方法进行了标准化。本指南共规定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繁殖材料的要求、测试方法、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性状表、性状表的解释、分组性状和技术问卷11项内容,提供了19个测试技术图片,包括菌丝体阶段10个、子实体阶段9个,为今后的DUS测试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总结出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研制的步骤: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拟定性状表→第一年种植试验→筛选性状和标准品种(征求专家意见)→第二年种植试验→确定性状和标准品种(征求专家意见)→编制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4)金顶侧耳种质材料的创新利用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研制筛选出的5个亲本,运用单单杂交的方法,最终获得创新种质材料12个,同时确立了金顶侧耳种质创新的程序,即亲本筛选→收集孢子→单孢的分离提取→单核菌株的确定→杂交组合的配置→种质创新材料的真实性鉴定→种质创新材料的筛选→获得种质创新材料。

李晓静[8](2012)在《木质素降解酶遗传转化体系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育种的目标主要是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而传统育种方法缺乏明显的筛选标志,造成选育新品种费时、工作量大。木质素降解酶系可降解食用菌生长所需最主要的碳源—木质素。本实验根据木质素降解酶系中各酶酶学性质,结合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效降解木质素及高品质的食用菌新品种;同时采用原生质体灭活及多重平板显色法筛选融合菌株,建立木质素降解酶系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得到木素降解酶活较高的四融合菌株I3CF1、I4CF1、I5CF1、17,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营养成分变化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食用菌木质素降解酶系酶活测定结果:本实验取16种常规栽培食用菌菌种产木质素降解酶系能力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秀珍菇、杏鲍菇、凤尾菇表现出较高漆酶活性,分别为1.4 U/mL、4.1 U/mL、3.4 U/mL;白蟹、黑木耳、大杯伞,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较高,分别为6.2U/mL、6.3U/mL、5.4 U/mL;台湾1号、金顶侧耳、花脸香蘑锰过氧化物酶含量较高,分别为17.9 U/mL、23.5 U/mL、19.8 U/mL。灰树花不含有以上三种酶。不同菌株生长速度测定结果结合生长周期与产酶之间关系,筛选出产酶能力较好,生长速度较快的秀珍18和凤尾菇、产酶能力弱,生长周期长的真5]5、营养成分较高的灰树花作为原生质体融合的实验材料。(2)不同类型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结果:灭活的秀珍菇原生质体与未灭活的真姬菇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将灭活的灰树花原生质体和未灭活的凤尾菇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融合后的再生菌株利用RB-亮蓝平板变色法,苯胺蓝平板脱色法相结合的方法层层筛选,初步获得秀珍菇与真姬菇的融合菌株I3CF1、I4CF1、I5CF1、灰树花与凤尾菇的融合菌株I7。拮抗实验结果显示,融合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均有明显拮抗现象。利用RAPD、ISSR、SRAP三种分子标记对以上融合菌株和出发菌株进行分子鉴定,融合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进一步确定以上融合菌株为为新菌株。(3)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和糖含量测定结果:测定真515与秀珍菇及融合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I5CF1最适生长温度为24℃,高于真515,最适生长pH值为6,也较真515高。这在生产上利于降低成本。栽培结果显示,三个融合菌株I3CF1、I4CF1、I5CF1的生物学效率分别达60.04%、61.49%、70.09%,比真515提高了9.45%,10.05%,11.50%。测定灰树花、凤尾菇和I7的生物学特性,I7的生物学特性与凤尾菇较为接近,对这三种菌株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灰树花、凤尾菇、I7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1%、4.0%、4.8%,I7的多糖含量低于灰树花但高于凤尾菇。融合菌株I7在凤尾菇原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多糖含量有所提高,品质上得到了改良。

章小寅[9](2011)在《草菇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连锁图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福建主栽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品种屏优一号(PY)的两个可亲和单孢PYd15和PYd21为实验材料,采用Solexa测序法对PYd21进行denovo sequencing(从头测序),对PYd15进行re-sequencing(重测序),并运用Soapdenovo软件对reads数据进行拼接组装。测序结果显示,草菇基因组约为37Mb,GC含量为48.52%。已拼接获得草菇基因组302个scaffolds(>1Kb)和2598个contigs,其中,scaffold N50为499679bp,contigN50为469816bp。运用针对真菌基因的软件Augustus (version2.1)预测获得11534个基因,基因序列总长度达到16.8Mb;通过Trf(Tandem Repeat Finder)软件预测串联重复序列,在基因序列上共找到了2184个Repeat区域;运用RepeatMasker和RepeatProteinMasker两种软件分别预测到1210个和1352个转座子;通过比对和预测,共获得了4个rRNA、176个 tRNA和46个snRNA。重测序结果分析显示,PYd15基因组序列相对参考序列PYd21存在着35389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1132个InDe(insertion and deletion,插入缺失)突变位点,共有71条scaffold存在InDel突变,其中scaffold30上分布了最多(93个)的InDel位点。利用异常的pair-end比对信息进行SV(structure variation,结构变异)检测,获得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943个SV位点,其中,scaffold 133上分布了最多的SV位点(51个)。根据PYd15和PYd21的测序结果,本研究利用SV多态性开发共显性标记——SV分子标记,对杂交种PYd15-PYd21的192个后代单孢菌株进行检测,根据连锁交换规律绘制出一张包含10个遗传连锁群、密度较高的遗传连锁图,102个标记分布于10个连锁群,总长度为411.61cM,连锁群的长度范围为3cM-118.2cM,相邻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4.03cM。结合solexa测序的组装结果,将scaffold序列定位在遗传图上,获得了覆盖全基因组大小的52.8%、19.65Mb的序列,最终将草菇全基因组组装成269条scaffold序列。

张玉铎[10](2010)在《榆黄蘑单孢杂交及后代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黄蘑属于食药兼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榆黄蘑的人工栽培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在已经能够进行周年栽培。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栽培上大都将采集的野生菌株直接用于生产,或者经过筛选驯化后作生产用菌种,新品种选育的报道较为少见。从世界各先进国家育种工作现状来看,杂交育种仍是食用菌育种中应用广泛、效果显着的一种方法,鉴于此,本文采用单孢杂交的手段对榆黄蘑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优良新菌株。1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利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计算了8个榆黄蘑供试菌株间的Pearson相似系数;并采用类间平均法(Between-groups linkage)进行系统聚类,对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特征谱带,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多态性。菌株pc-5与其它各菌株遗传差异均较大。另外,酯酶同工酶酶谱在Rf 0.07,Rf 0.27和Rf 0.51处存在的三条稳定的共同酶带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分别在Rf 0.39,Rf 0.64和Rf 0.81处存在的三条稳定清晰的共同酶带均可以作为表达榆黄蘑这个种基本特征的基础酶带。2本实验对8个榆黄蘑供试菌株进行了拮抗试验,除菌株Pc-1和Pc-7、菌株Pc-3和Pc-8两个组合的拮抗线不明显外,其它菌株间拮抗线都比较明显,经同工酶分析,拮抗线不明显的菌株组合在两种同工酶酶谱中谱带类型均相同或相近。3对8个榆黄蘑供试菌株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并对某些性状的相性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种菌丝生长速度与栽培种菌丝长速呈正相关;各菌株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与平均生物学效率的相关性不显着;菌株的产量与质量没有相关性。4通过以上对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农艺性状等进行比较,经拮抗试验、同工酶酶谱、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等筛选出亲缘关系较远,农艺性状优良且能互补的杂交亲本组合,分别是菌株Pc-5和菌株Pc-8。5通过对亲本进行单饱分离、培养、镜检,获得单核体64个,然后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共获得1008对杂交组合,经镜检发现有锁状联合的菌株937个,经拮抗试验和液体出菇试验,筛选出95个与其双亲拮抗线明显且出现原基的杂交菌株。对亲本及95个杂交子代的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在杂交子代中选出了具有“杂种新酶带”或“互补型酶带”的强优势杂交新菌株15个,对这15个新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多糖含量、抗绿菌能力农艺性状和低温出菇特性等与亲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筛选出具有利用推广价值的菌株5个。

二、金顶侧耳的营养缺陷标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顶侧耳的营养缺陷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遗传多样性构建金针菇的核心种质群体及分子身份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种质:
        1.1.2固体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
    1.2 体细胞不亲和评价
    1.3 基因组DNA提取
    1.4 SSR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细胞不亲和评价
    2.2 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种质聚类分析
    2.4 核心种质聚类分析
    2.5 金针菇DNA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3 讨论

(2)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及相关科学问题
    1 杂交亲本的选配
        1.1 杂交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1.2 杂种优势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1.3 杂交育种中遗传距离的作用
        1.4 食用菌育种中的配合力分析
    2 获得配子体的路径
        2.1 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区别
        2.2 食用菌的离配和再配现象
        2.3 配子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 具有次级同宗结合性质的食用菌的杂交育种
    3 单核体的杂交方式
        3.1 种内杂交方式的配对模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
        3.2 远缘杂交的应用价值分析
    4 杂交子F1代
        4.1 杂交子的性状测试
        4.2 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二、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1 杂交亲本的遗传资源
    2 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的关系
    3 单核体在杂交过程中的核供体角色和核受体角色的分析
    4 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的机制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育种展望

(3)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孢蘑菇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
2 香菇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
3 其他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
4 展望

(4)金针菇和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概况
        1.1.1 产业发展情况
    1.2 主要供试食用菌的概述
        1.2.1 金针菇概述
        1.2.2 杏鲍菇概述
    1.3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主要用途
        1.3.1 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1.3.2 杂交育种分子标记
        1.3.3 食用菌菌种鉴定和保护标记
    1.4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筛选的原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0 菌株的活化和菌丝的培养
        2.2.1 金针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
        2.2.2 金针菇单核菌株的制备
        2.2.3 金针菇单核菌株对 5-FOA的敏感性试验
        2.2.4 金针菇原生质体细胞紫外致死试验
        2.2.5 金针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与目的菌株的初筛
        2.2.6 目的菌株的表型验证
        2.2.7 目的菌株的基因型验证
    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2.3.0 菌丝培养
        2.3.1 原生质体的制备
        2.3.2 金针菇单核菌株的制备
        2.3.3 金针菇单核菌株菌丝体对 5-FOA的敏感性试验
        2.3.4 金针菇‘DG1-1’菌株原生质体紫外致死试验
        2.3.5 金针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与目的菌株的初筛
        2.3.6 目的菌株的表型验证
        2.3.7 目的菌株的基因型鉴定
    2.4 小结
第三章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0 菌株的活化和菌丝的培养
        3.2.1 杏鲍菇原生质体的制备
        3.2.2 杏鲍菇单核菌株的制备
        3.2.3 杏鲍菇单核菌株菌丝体对 5-FOA的敏感性试验
        3.2.4 杏鲍菇原生质体细胞紫外致死试验
        3.2.5 杏鲍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与目的菌株的初筛
        3.2.6 目的菌株的的表型验证
        3.2.7 目的菌株的的基因型验证
    3.3 结果分析和讨论
        3.3.0 菌丝培养
        3.3.1 原生质体的制备
        3.3.2 杏鲍菇单核菌株的制备
        3.3.3 杏鲍菇单核菌株菌丝体对 5-FOA的敏感性试验
        3.3.4 杏鲍菇DX8与DX25菌株原生质体紫外致死试验
        3.3.5 杏鲍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与目的菌株的初筛
        3.3.6 目的菌株的表型验证
        3.3.7 目的菌株的基因型鉴定
    3.4 小结
第四章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的构建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培养基及配置方法
    4.2 试验方法
        4.2.1 菌丝的活化与培养
        4.2.2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菌株与‘DG1-29’杂交
        4.2.3 杂交菌株出菇与孢子收集
        4.2.4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分离
        4.2.5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单单自交
        4.2.6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
        4.2.7 出菇实验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菌种的活化
        4.3.2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菌株与‘DG1-29’杂交
        4.3.3 金针菇杂交菌株出菇与孢子收集
        4.3.4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分离
        4.3.5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单单自交
        4.3.6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
        4.3.7 出菇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的构建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培养基及配置方法
    5.2 试验方法
        5.2.1 菌丝的活化与培养
        5.2.2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菌株与野生型杂交
        5.2.3 杂交菌株出菇与孢子收集
        5.2.4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分离
        5.2.5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单单自交
        5.2.6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
        5.2.7 出菇实验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菌种的活化
        5.3.2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核菌株与野生型杂交
        5.3.3 杂交菌株出菇与孢子收集
        5.3.4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分离
        5.3.5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单孢菌株单单自交
        5.3.6 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双核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
        5.3.7 出菇实验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与学术参加情况

(5)金顶侧耳新品种旗金2号选育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品种特征特性
3 产量结果
    3.1 区试试验产量结果
    3.2 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适应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6)金顶侧耳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金顶侧耳的概况
        1.1 金顶侧耳营养价值
        1.2 金顶侧耳药用价值
        1.3 金顶侧耳发展现状
    2 食用菌形态发育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4 ISSR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5 论文创新点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顶侧耳形态发育多样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担孢子的观察
        1.2.2 菌丝观察
        1.2.3 原基和子实体的观察
    2 观察结果与分析
        2.1 金顶侧耳成熟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2.2 金顶侧耳担孢子发育
        2.2.1 担孢子的形态特征
        2.2.2 担孢子的萌发特性
        2.3 金顶侧耳初生菌丝的发育
        2.4 金顶侧耳次生菌丝的发育
        2.5 金顶侧耳原基的发育
        2.5.1 原基的形态结构
        2.5.2 原基的形态发育
        2.6 金顶侧耳子实体的发育
        2.6.1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2.6.2 子实体的形态发育
    3 讨论
第三章 金顶侧耳菌株酯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培养基
        1.1.3 仪器与设备
        1.1.4 实验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菌丝体培养
        1.2.2 样品制备
        1.2.3 凝胶制备
        1.2.4 点样
        1.2.5 电泳
        1.2.6 取胶染色
        1.2.7 试验结果观察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顶侧耳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2.2 金顶侧耳菌株间相似系数分析
        2.3 金顶侧耳菌株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金顶侧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顶侧耳总DNA提取结果分析
        2.2 ISSR指纹图谱多态性位点统计分析
        2.3 金顶侧耳菌株间亲缘关系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7)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及种质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金顶侧耳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2.1 植物新品种
        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2.3 食用菌新品种保护
    3 植物DUS测试的发展状况
    4 种质创新
        4.1 种质创新的概念
        4.2 种质创新的技术手段
        4.3 金顶侧耳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5 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顶侧耳品种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用培养基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设计
        1.5 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测试性状及测试方法
        1.6 一致性、稳定性、特异性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致性分析
        2.2 稳定性分析
        2.3 特异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标准品种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用培养基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设计
        1.5 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拟定测试性状及测试方法
        1.6 数据标准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种菌丝体阶段分级及标准菌株的确定
        2.2 生育期阶段的分级及标准菌株的确定
        2.3 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级及标准菌株的确定
    3 讨论
第四章 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编制
    1 前言
    2 编制依据
    3 方法
    4 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内容
        4.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符号
        4.5 繁殖材料的要求
        4.6 测试方法
        4.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
        4.8 性状表
        4.9 性状表的解释
        4.10 分组性状
        4.11 技术问卷
        4.12 性状表解释
    5 讨论
第五章 金顶侧耳种质创新的研究
    1 供试菌株
    2 试验方法
        2.1 培养基的配制
        2.2 单孢分离
        2.3 单核菌株的鉴定
        2.4 新种质的创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
        3.2 单核菌株的获得
        3.3 新种质材料的获得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木质素降解酶遗传转化体系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木质素降解酶系概述
        1.1 木素的结构及特征
        1.2 白腐菌对木质素的降解
        1.3 漆酶(Lac)
        1.3.1 漆酶简述
        1.3.2 漆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4 木素过氧化物酶(Lip)
        1.4.1 木素过氧化物酶简述
        1.4.2 木素过氧化物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5 锰过氧化物酶(Mnp)
        1.5.1 锰过氧化物酶简述
        1.5.2 锰过氧化物酶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
        1.6 木素降解酶系在食用菌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
    2 食用菌选育技术
        2.1 食用菌传统育种方法
        2.1.1 人工选择育种
        2.1.2 诱变育种
        2.1.3 杂交育种
        2.2 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2.2.1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
        2.2.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2.2.3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
    3 亲缘关系鉴定方法
        3.1 形态学分析
        3.2 拮抗反应
        3.3 同工酶检测技术
        3.4 DNA分子标记技术
        3.4.1 RAPD技术
        3.4.2 ISSR技术
        3.4.3 SRAP技术
        3.4.4 RFLP技术
    4 实验材料背景
        4.1 真姬菇
        4.2 凤尾菇
        4.3 秀珍菇
        4.4 灰树花
    5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5.1 研究意义
        5.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不同品种食用菌木素降解酶系的测定及分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菌种活化
        1.2.2 RB-PDA平板法检测融合菌株的漆酶活性
        1.2.3 苯胺蓝平板脱色法检测融合菌株的LiP及MnP
        1.2.4 液体培养基中粗酶液的制备
        1.2.5 漆酶活性的测定
        1.2.6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测定
        1.2.7 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供试食用菌菌株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2 RB-亮蓝脱色平板检测结果
        2.3 苯胺蓝脱色平板检测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不同类型食用菌品种原生质体融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2.1 适龄菌丝的培养与选取
        1.2.2 原生质体的制备
        1.2.3 原生质体的灭活
        1.2.4 原生质体融合及再生培养
        1.2.5 融合菌株的初筛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生质体制备结果
        2.2 原生质体再生结果
        2.3 融合菌株再生培养及初筛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融合菌株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实验
        1.2.2 分子标记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拮抗实验结果
        2.2 DNA提取结果
        2.3 RCR扩增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营养品质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2.1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
        1.2.2 融合菌株木素降解酶系酶活测定
        1.2.3 糖含量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2.1.1 不同温度梯度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1.2 不同pH梯度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1.3 瓶栽试验结果
        2.2 融合菌株木素降解酶系酶活测定结果
        2.3 融合菌株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2.3.1 还原糖测定结果
        2.3.2 多糖测定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融合菌株拮抗实验结果

(9)草菇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连锁图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文献综述
    1.1 测序技术
        1.1.1 Sanger法与化学裂解法
        1.1.2 新一代测序技术
    1.2 基因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1.2.2 全基因组测序的意义
        1.2.3 真菌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1.3 分子标记
        1.3.1 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
        1.3.2 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
        1.3.3 第三代分子标记
        1.3.4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中的研究应用
    1.4 遗传连锁图
第二章 草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验证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生化试剂及溶液
        2.1.3 PDA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丝培养及收集
        2.2.2 DNA提取方法
        2.2.3 DNA质量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浓度与纯度检测
        2.3.2 完整性检测
        2.3.3 细菌16SrDNA序列验证
        2.3.4 草菇核DNA保守ITS序列验证
    2.4 讨论
第三章 草菇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测序方法
        3.2.2 denovo sequencing结果分析方法
        3.2.3 re-sequencing结果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Yd21基因组序列框架分析
        3.3.2 编码基因预测
        3.3.3 重复序列注释和分析
        3.3.4 Non-coding RNA
        3.3.5 基因功能注释
        3.3.6 PYd15重测序结果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构建作图群体和开发SV标记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
        4.1.2 SV标记开发序列
        4.1.3 试剂及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出菇
        4.2.2 收集单孢
        4.2.3 作图群体的获得
        4.2.4 作图群体的验证
        4.2.5 SV标记开发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孢菌株群体的形态观察
        4.3.2 单孢菌株验证
        4.3.3 SV标记开发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5.1 作图群体检测及统计
        5.1.1 作图群体检测
        5.1.2 检测结果统计
    5.2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5.2.1 作图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草菇全基因组序列的scaffold组装
    5.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10)榆黄蘑单孢杂交及后代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榆黄蘑概述
        1.1.1 榆黄蘑的微生物学分类
        1.1.2 榆黄蘑的生物学特性
        1.1.3 榆黄蘑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2 榆黄蘑国内外科研进展
        1.2.1 栽培生产现状
        1.2.2 药用成分及功能研究
        1.2.3 分子生物学研究
        1.2.4 遗传育种研究
    1.3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1.3.1 选择育种
        1.3.2 诱变育种
        1.3.3 杂交育种
        1.3.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3.5 基因工程育种
    1.4 拮抗反应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1.5 分子标记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1.5.1 同工酶技术的应用
        1.5.2 DNA 标记
    1.6 聚类分析在食用菌育种种的应用
    1.7 杂交育种的特点及一般程序
        1.7.1 食用菌杂交育种的特点
        1.7.2 杂种优势
        1.7.3 杂交育种的一般程序
        1.7.4 杂交子的鉴定与筛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亲本的选择
        2.2.2 杂交
        2.2.3 杂交菌株的鉴定
        2.2.4 杂交后代的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的选择
        3.1.1 供试菌株拮抗情况
        3.1.2 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情况
        3.1.3 供试菌株生物学效率比较
        3.1.4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的比较
        3.1.5 供试菌株的同工酶分析
    3.2 单孢杂交及子代鉴定
        3.2.1 单核体菌株获得与杂交
        3.2.2 镜检锁状联合标记
        3.2.3 拮抗线检测
        3.2.4 结实试验
        3.2.5 杂交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
    3.3 杂交后代菌株的筛选
        3.3.1 杂交后代菌丝体生长比较
        3.3.2 杂交后各生长阶段的比较
        3.3.3 不同菌株对霉菌抗性的比较
        3.3.4 后代菌株及其亲本生物学效率比较
        3.3.5 菇峰期与生物学效率的相关性
        3.3.6 杂交后代与亲本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评价
        3.3.7 杂交后代与亲本菌株的低温结实性比较
4 讨论
    4.1 食用菌单孢杂交育种
    4.2 亲本选择
    4.3 杂交
    4.4 杂交后代鉴定
    4.5 杂交后代的筛选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金顶侧耳的营养缺陷标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遗传多样性构建金针菇的核心种质群体及分子身份证[J]. 高利慧,鲍大鹏,徐珍,李燕,陆欢,TAN Yee Shin,尚晓冬,陈洪雨,王瑞娟,吴莹莹. 菌物学报, 2021(12)
  • [2]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J].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2020(04)
  • [3]食用菌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J]. 鲁丽鑫,刘宏宇,姚方杰,方明,张友民,王鹏,张伟彤. 菌物研究, 2017(02)
  • [4]金针菇和杏鲍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D]. 卢绪志.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3)
  • [5]金顶侧耳新品种旗金2号选育报告[J]. 王海英,姚方杰,陈靓,胡辰.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3)
  • [6]金顶侧耳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D]. 崔丹.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7]金顶侧耳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及种质创新的研究[D]. 王海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 [8]木质素降解酶遗传转化体系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中的应用[D]. 李晓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9]草菇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连锁图构建[D]. 章小寅.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8)
  • [10]榆黄蘑单孢杂交及后代筛选[D]. 张玉铎.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金顶侧耳营养缺乏标志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