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

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

一、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论文文献综述)

邹宜笑[1](2021)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新浪潮”科幻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彭贵才,刘春玲[2](2021)在《风险社会警察权力运用的基调及逻辑展开》文中研究说明警察权力的进化史,贯穿着愈发清晰的两条主线:物理强制性和组织性。而现代意义上的警察权概念,与形式意义上的警察概念,也具有实质上的不可分性。由此,风险社会背景下,警察权力的运用,应该从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总体架构出发,以"危险"防治为基调,将"危险"的存在性及等级判断作为权力配置及行使的逻辑原点,使以物理强制力为本质属性的警察权力契合应有之角色定位,既不僭越专业部门风险应对的权能优势,也不缺位于其自身该尽之安全保障职责,以警惕警察预防性职权以"风险"防范之名,不当扩张而给人权及社会发展利益带来损害之实。当下,警察权力运用应该遵循基于风险社会治理的四个内生逻辑:在主体层面,由注重警力的精英式作战转换为社会多元化主体的有效协作;在行为层面,由强调裁量的标准化运作转向可控的专业信任;在目标能力层面,由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前移至主动预防;在制度层面,由追求制度体系的稳定性配给转换为灵活的机制建构,以应对不确定之危险。

何璐娇[3](2021)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学表征——解读理查德·福特的小说《体育记者》》文中认为后现代主义质疑被中心化、一统化、等级化的封闭体系,其小说的结构情节不再是固定统一、连贯一致的,而是非连续的、碎片化的、不确定的、多元的。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福特在其小说《体育记者》中使用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解构了传统的南方小说模式,颠覆历史感、地方感等传统价值观,揭示后现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向。他关注人们如何应对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传达了主动求变、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和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调和了物质和精神间的矛盾关系,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后现代社会问题的密切关注。

曾艳兵[4](2021)在《符号像落叶般飘散——一本有关后现代的书》文中指出《后现代文学文化论稿》,曾艳兵着,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后现代不是一个新题目,但也不是一个过时的题目。面对后现代,我们总是有话可说,现在似乎是时候对后现代进行"后现代之后"的言说了。从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了有关后现代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出版了《东方后现代》,该书于2002年修订再版。2006年我又出版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单超[5](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司道光,刘大平[6](2020)在《国外“遗产化”研究引介——对国内遗产认知和遗产实践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遗热"和"遗产热"的社会现状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遗产化"时代,本文侧重介绍国外遗产化的研究历史,包括"遗产化"的产生和概念、"遗产化"的反思批判、新世纪"遗产化"的再认知,进而分析我国当前"遗产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遗产化"的经验教训,提出对当前遗产实践和遗产认知的几点启示。

黄金[7](2020)在《“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文中指出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Molloy)、《马龙之死》(Malone Dies)和《无法称呼的人》(The Unnamable)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美学思想,代表了他小说的最高成就。三部曲的主人公莫洛伊、莫朗、马龙和无名者都是以“作者”的形象出现的,小说主要探讨了他们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主体认同、身体遭遇和语言表达的问题,他们既失去了言说的主体性,又无言说的具体所指,贝克特从主体、身体和语言三个层面解构了四个主人公的“作者”形象,展现了一幅“无言”和“言无”的“作者之死”图景。首先是身体,身体作为主体和语言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基本要素。但是三部曲主人公的身体都是残缺或变形的,莫洛伊和莫朗腿部残疾,感官也出现问题;马龙则是年迈濒死;无法称呼的人没有一个具体的身体形象。对身体的解构使得小说在现实层面实现了“作者之死”的预言。同时,在《莫洛伊》和《马龙之死》中,莫洛伊和莫朗,马龙的身体都是被权力控制的身体,他们的身体被监督和规训着,因而也丧失了他们作为“作者”的独立自主性。其次是作为“无言”的主体,尽管他们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呈现在小说中,但同时他们的身份是不确定的,主要体现在名字的随意变更,主体与客体、叙述者与被叙述者界限的混淆。身份的迷失促使他们在现实和写作中寻找确定的自我,但追寻的过程也以失败告终,最后,四个主人公的主体以一个混沌的意识状态呈现在文本中,无可捉摸。最后是作为“言无”的表达,小说主人公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又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表达困境,这一表达困境基于语言与现实的断裂。他们意识到语言对表达自我和反映现实的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以充满重复、悖论的语言进行叙事游戏,言语无所指而又不得不言语,最后叙述者在不断的怀疑和否定中消解了自身的存在,语言也就变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能指声音。贝克特的这一写法在哲学上深受笛卡尔和毛特纳的影响,在文学上则传承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衣钵,同时,他的“作者之死”的书写也影响了许多后现代关于主体解构的理论。虽然在对形而上的人的解构以及后现代理论的预设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无言”和“言无”,使他走向了一个极端,因而难免带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如何重建“作者”作为人的生命主体,解决“无言”和“言无”的困境,主体间性思想和诗性的语言表达或许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石永宁[8](2020)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子游戏研究 ——以《血源诅咒》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文化的游戏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始终,是哲学研究永恒的命题之一。随着西方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对于游戏的文化哲学研究有必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展开。电子游戏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媒介形式之一,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深远的影响。某些具有鲜明特质的电子游戏引发的文化现象,能够体现出流行文化的某种趋势,对这种趋势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揭示当代社会思想流动变迁的途径。本文以《血源诅咒》这一游戏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视域下下探究其叙事模式和世界观主题如何形成,并基于数据库消费理论对游戏实践于后现代情境所引发的文化现象进行观察,反思如何在后现代情境下实现人性自救。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证单一神话原型是英雄神话故事的元叙事,《血源诅咒》的叙事模式在形式上与单一神话类似,但在功能上不同;游戏通过否定单一神话实现了对元叙事的批判,体现了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于多元性和独特性的追求和指导艺术创作的现实意义。其次,论证《血源诅咒》还原和继承了克苏鲁神话的经典元素和世界观主题——宇宙主义,这一在哲学上反启蒙的思想否定了现代性的主体性和理性至上原则;游戏延续了对现代性的否定和批判,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批判和超越现代性的理念特征。最后,论证《血源诅咒》与后现代化的日本社会存在紧密联结,游戏特殊的文本策略是引发受众构建剧情现象的直接原因;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在后现代的情境中呼唤元叙事的回归。论文还对利奥塔和东浩纪的后现代思想有所思考。多元叙事的存在应当被肯定,但元叙事并不天然地应该被消灭;后现代性有时是一种趋势,但现代性目前看起来仍是社会的长期追求。

程立涛[9](2020)在《后现代道德:一种新思潮的辨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道德是一些西方思想家基于后现代图景的深刻变革,重新思考道德之"原生态"及其回归的可能性路径,以唤起人们对道德和道德生活做出"纯正理解"的尝试。与传统道德相比,它在划定伦理和道德的合理边界、凸显个人体验的道德价值、追求审美与道德之融合以及对"他者(陌生人)"道德责任的关注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特色。后现代道德建构以激进和决绝的态度对待传统道德遗产、以差异性的道德碎片拒斥道德规律、以人类解放的名义抛弃启蒙道德规划等做法是我们不能接受和认同的。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其对大众道德生活实践的关注、对地方性道德叙事和道德文化多样性的重视等内容。在拓展道德思维空间,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上,后现代道德为我们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

朱旖晗[10](2020)在《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围绕文艺真实性问题的理论论争成为新时期初期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的真实性讨论不论是从参与人数上,还是问题范畴上,抑或是论争形式上,较之前都更为丰富和深入,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理论文章和理论着作,涉及的范围不仅有一般的文艺理论,也有具体的创作理论和美学理论等问题,使文艺真实性问题繁荣一时。这次讨论改变了自“文革”以来文艺界的持续低迷状态,使之呈现出新鲜的活力,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开放和现代化。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了特定历史时期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文艺真实性论争,更包括了对论争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呈现这场真实性论争在新时期初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新意、价值以及思考。本论文一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在概括中西方文学历史中文艺“真实性”这一概念的历史流变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了中国文艺界1978年到1985年间关于文艺真实性问题的理论文章,对其主要的理论焦点进行了概括和归类。正文的第一章主要将新时期初期这场文艺真实性论争视作一个文学事件,着重介绍了论争发生的特定历史语境,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整理论争涉及的文本,对论争发生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第二章从新时期初期这场文艺真实性论争的焦点问题入手,在“写真实”还是“写本质”、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方面,对论争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场论争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第三章结合论争发生的原因和论争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论争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实践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要理论立场、以论争双方的权力话语争夺为实质三方面,对文艺真实性这一理论话语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一历史转型期的重提进行探究。第四章总结这场文艺真实性论争给中国文坛所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也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

二、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2)风险社会警察权力运用的基调及逻辑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察权力进化的两条主线:物理强制性和组织性
    (一)物理强制性是警察权的本质属性
    (二)专业分工进化凸显出警察权的组织性主体特征
二、区别于“风险”的“危险”:警察权力运用的核心
    (一)“风险社会”之“风险”含义辨正
    (二)不同于“风险”的“危险”②是警察权力分野的节点
    (三)“危险”是警察权力法治化的核心范畴
三、风险社会治理中警察部门的角色定位
    (一)应急性处置是警察的基本职能
    (二)预防性权力运用成为重点和难点
    (三)对于风险治理部门的协助
四、风险社会警察权力的逻辑展开
    (一)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13]
    (二)专业信任与专家评估
    (三)主动预防的法治面向
    (四)灵活的机制建构
五、结语

(3)后现代社会的文学表征——解读理查德·福特的小说《体育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场所的迅速切换:后现代图景的碎片化
二、从小说家到体育记者:思维的浅表化
三、物质愉悦精神:消费的狂欢
四、结语

(5)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国外“遗产化”研究引介——对国内遗产认知和遗产实践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遗产化”的概念与阐释
    1. 遗产化的概念
    2. 遗产化的阐释模型
        2.1遗产产品生产模型
        2.2遗产过程模型
二、“遗产化”的反思批判
    1.“遗产化”造成了“权威遗产话语”
    2.“遗产化”造成了四种消极预设
    3.“遗产化”造成的遗忘
三、新世纪“遗产化”的再认知
    1.“前遗产化”
    2.“后遗产化”
四、对国内遗产认知和遗产实践的启示
    1. 构建包容性和对话性的“遗产化”过程
    2. 正确处理“遗产化”过程中的四种消极预设
    3. 重新认识遗产价值和遗产的文化实践属性
五、结语
图片来源

(7)“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贝克特及其三部曲简介
    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第1章 身体存在的苦难与消亡
    1.1 身体与主体、语言的有机统一
    1.2 残缺与变形的身体
    1.3 被权力控制的身体
第2章 “无言”——表达主体的退化与空无
    2.1 身份的迷失
    2.2 自我追寻的失败
    2.3 混沌的意识
第3章 “言无”——表达对象的悖论与游戏
    3.1 语言与现实
    3.2 重复与悖论式的语言游戏
    3.3 表达的困境
第4章 三部曲中“作者之死”的后现代诗学之路
    4.1 创作之源与“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
    4.2 “作者之死”的意义
    4.3 “作者之死”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8)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子游戏研究 ——以《血源诅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游戏
        1.1.2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子游戏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后现代主义相关理论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利奥塔关于元叙事的论述
        2.1.3 东浩纪的御宅族系文化研究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批判元叙事: 《血源诅咒》的叙事模式
    3.1 作为元叙事的单一神话
    3.2 单一神话视角下的游戏内容
        3.2.1 主要剧情
        3.2.2 启程
        3.2.3 启蒙
        3.2.4 鲸鱼之腹
    3.3 否定单一神话的后现代意义
第4章 批判现代性: 《血源诅咒》的世界观主题
    4.1 克苏鲁神话及其影响
    4.2 还原经典元素
    4.3 继承世界观主题
        4.3.1 科幻性和去人格化
        4.3.2 反宗教性
    4.4 宇宙主义对现代性的否定
第5章 后现代情境下《血源诅咒》的实践观察
    5.1 后现代化的日本社会
    5.2 模糊化的文本策略
        5.2.1 碎片化的文本呈现
        5.2.2 环境作为叙事要素
    5.3 游戏受众重构元叙事的尝试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后现代道德:一种新思潮的辨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后现代道德”的界定
二、后现代道德的理论特质
三、后现代道德的局限与启迪
    第一,引导道德理论走出书斋,关注普通大众的道德诉求。
    第二,尊重“非理性”的道德价值,正视道德生活的丰富性。
    第三,纠正现代性的线性思维,拓展道德思考的空间。
    第四,重视地方性道德知识,尊重道德文化的多样性。

(10)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文论史中的真实性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论史上的文艺真实观流变
    第二节 建国后中国文艺真实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新时期初期作为文学事件的真实性论争
    第一节 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发生的背景
    第二节 1976年—1985年真实性论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新时期初期真实性论争的焦点问题分析
    第一节 内容之争:“写本质”还是“写真实”
    第二节 形式之争:从现实真实到艺术真实
    第三节 标准之争:“真实性”作为评价标准
第三章 对新时期初期真实性话语重提的思考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要理论立场
    第二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文学实践
    第三节 论争实质是双方话语权力的诉求与共谋
第四章 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的价值
    第一节 推动中国文论的现代化转型
    第二节 影响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新浪潮”科幻小说[D]. 邹宜笑.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风险社会警察权力运用的基调及逻辑展开[J]. 彭贵才,刘春玲. 广西社会科学, 2021(05)
  • [3]后现代社会的文学表征——解读理查德·福特的小说《体育记者》[J]. 何璐娇. 大连大学学报, 2021(02)
  • [4]符号像落叶般飘散——一本有关后现代的书[J]. 曾艳兵. 中国图书评论, 2021(01)
  • [5]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6]国外“遗产化”研究引介——对国内遗产认知和遗产实践的启示[J]. 司道光,刘大平. 建筑师, 2020(04)
  • [7]“无言”和“言无”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作者之死”研究[D]. 黄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8]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电子游戏研究 ——以《血源诅咒》为例[D]. 石永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后现代道德:一种新思潮的辨析与评价[J]. 程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0]新时期初期文艺真实性论争考论[D]. 朱旖晗.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科学与历史之间的现代与后现代图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