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田里的计划经济

留在田里的计划经济

一、残留在田野上的计划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张姝雅[1](2021)在《1980年代以来的兵团诗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凤羽[2](2021)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喜剧电影作为最具活力和最具有民众基础的电影类型之一,始终在电影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喜剧电影作品,其电影理论对推动中国农村喜剧电影繁荣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以从文化语境角度对电影“叙事分析”、“人物分析”、“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运用电影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未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因此,文章运用喜剧理论,对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着眼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基本概况。从概念的界定和建国以来作品的梳理来对基本概况进行叙述。通过厘定喜剧、喜剧电影、农村题材电影的相关概念,从而发现农村题材喜剧电影概念的界定是农村题材电影和喜剧电影概念的提取合并;8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语境给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发生机会。第二章为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在概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电影文本内部,从题材分类的角度将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划分为改革喜剧、爱情喜剧、生活喜剧。该时期的农村题材喜剧从针砭时弊和抚慰人们心灵的“伤痕电影”走向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进行分析。从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两方面进行。纵观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品,发现在改革开放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下促使其产生歌颂农村新生活和揭露农村残留弊病的叙事主题。指出单一的叙事模式链,二元对立叙事手法、贴近现实的叙事风格等对当时受众群体来说都是有效的叙事策略。第四章是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多元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改变了以往农村题材喜剧片在人物塑造时的概念化、平面化的特点,变得更加关注农民的真实生活和心理诉求,同时人物喜剧性格和趣味性的人物语言为电影增添了喜剧性。第五章通过上述概况与三方面的分析,总结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喜剧电影审美是从审美主客体两方面进行的,本文从笑的发生机制与电影本体固有的特性来分析其审美特征。以此产生了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大众化的审美取向五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的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分类、叙事、人物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剖析了其审美特征。文章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研究的层面较为单一,在研究角度上存在局限性。

撒倩倩[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官镇是一个回汉共居的社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地处黄土高原、秦岭、青藏高原等多元文化的交界地带,也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织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盐官镇的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本文以盐官镇回族社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化变迁的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我国回族文化变迁的田野资料,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背景论述。绪论主要叙述选题缘起、意义以及研究综述;背景论述从盐官镇的地缘、人文环境、盐官镇回族社区的历史、空间分布等内容,为读者呈现一个历史悠久、互惠共生的回汉共居盐官镇回族社会的基本面貌。第二部分参照文化变迁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和笔者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对盐官镇回族的实地调研,以改革开放作为时间参照点,对20世纪中叶至1979年、1979年至今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生计方式变迁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婚姻与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深描,意图呈现盐官镇回族生计方式、婚姻与教育变迁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表明作为少数民族的回族,在面对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地回族以变应变谋求自身的发展。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两点问题,首先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盐官镇回族社区之所以整合、建构社会网络,是当地回族群众在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现实社会情境下,通过社会网络来增强内部凝聚力做出的选择。社会网络作为盐官镇回族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经济、婚姻、教育等为盐官镇回族提供了一个重新整合、建构社会网络的场域,为年轻一代延续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整合社会关系、强化民族凝聚力的平台。其次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当盐官镇回族社区传统“乡土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乡土文化遭受巨大的冲击时,盐官镇回族社区继而转向“后乡土社会”时代。

阿衣布恩·别尔力克[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如涓涓溪流滋润着人们的心扉;音乐,如滔滔江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音乐是反映人类内心情感的最具普遍性以及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迷恋于音乐所特有的强大吸引力,《论语·述而》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往往会让人流连忘返。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同样对音乐所具有的独特力量不无感慨的说道:“节奏和和声可以洞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如今,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音乐的形式与类型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多种多样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音乐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奇妙元素,没有音乐陪伴的生活必将是索然无味且毫无生机的。在大学的校园里,校园广播里悠扬的歌声,操场上轻轻拨动的吉他,晚会中动听的音乐,都是我们青春里最美的记忆。在纷繁的音乐世界里,一种特别的音乐形式——校园歌曲,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大学里的点滴生活,它是属于每一代大学生青春里最难以忘怀的声音,是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现。校园歌曲从诞生之日起,便和大学与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校园歌曲是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歌曲,探析不同时代大学生的别样的精神生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校园歌曲之所以能在特定的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说明这一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并通过校园歌曲的形式反映出来,校园歌曲以其独有的魅力感染着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现代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深刻反映并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是校园歌曲?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背后所表现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精神世界是如何变迁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迁的特征又是什么?如何利用校园歌曲的路径来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如下讨论,第一部分将重点对校园歌曲进行理论与实践意蕴的阐释,通过对校园歌曲的追根溯源,总结校园歌曲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它和大学生精神世界存在的联系,全方位对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校园歌曲反映出的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首先,校园歌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产物,是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校园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时代特征,不同时期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校园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诸多特点。因此,本文根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的历史背景,划分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9年);第二阶段(1990年至1999年);第三阶段(2000年至2019年);其次,根据历史背景总结出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校园歌曲的发展特点、经典作品及代表人物;然后,通过分析经典校园歌曲的歌词文本,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校园歌曲的角度阐述其背后所反映大学生精神世界;最后,结合笔者对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总结精神世界的变迁轨迹。这一部分将有助于本研究厘清校园歌曲产生的前因后果,理解校园歌曲承载的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明晰校园歌曲所表达的真正目的,从而帮助本研究进一步推进。本文在第三部分就上述内容通过规律总结,试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大学生精神世界变迁的共同特征,以期为第四部分提供理论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一方面,社会的剧烈变化能够促使大学生精神世界迅速变化和发展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化又能反作用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在不断被激发,他们逐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而促进社会进步;那么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所导致的剧烈的社会转型,到底对大学生精神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哪些校园歌曲反映出这一特征,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变迁又有怎样的共性,这是本文第三部分着重讨论的内容本文在第四部分着重阐述如何探索利用校园歌曲促进学生精神世界塑造与健康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对前三部分所得到的结论,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对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的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大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年之内,经历着社会的巨大转型,多元文化带来的冲突与挑战,推动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迫使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随之带来了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消极的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这都影响着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问题向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问题,但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而实践的、操作性强的方式并没有被广泛地利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那么在如何建立一种合理的、丰富的、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中,校园歌曲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生动丰富的形象感染力,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共鸣,也是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教育方式。

张憬玄[5](2018)在《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妇女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解决19世纪欧洲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导致的女工健康受损、工人阶级出现大量劳动的死荷重,以及工人阶级家庭岌岌可危的现象,提供的解决方案。概括而言就是改变妇女的劳动性质,推动妇女社会性解放的基础上,使之阶级意识觉醒,并男女平等地参与到工人解放运动之中,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新世界。这一方案不仅关心着妇女本身的地位变化,并且被放置于无产阶级解放领导人类解放的话语之中审视,使妇女解放在解决妇女问题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方案一经提出就成为无产阶级领导妇女解放实践的行动指南,但是其背景是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20世纪落后国家却优先进入了社会主义,使妇女所处的环境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欧洲道路有所不同,而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没有针对这类国家应该如何进行妇女解放的论述。幸运的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妇女解放仍是有规律可循的,使这类国家仍然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找到依据,指导妇女解放实践。苏联和中国都在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指导下,以如火如荼的妇女解放实践推动了思想的本土化发展。虽然苏中的起点是相似的,在20世纪都有着经济和科技发展落后的背景,但是各自走出了不同的妇女解放路径。苏联对妇女解放的理解是较为机械化的,总的来说就是以妇女的贡献换取妇女的主人翁地位,因此妇女解放实践是围绕着动员妇女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的。这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对苏联妇女和苏联社会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社会发展和妇女解放的阻力。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则是随着所处历史阶段的不同而不断摸索的,表现出一种纵向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在阶级解放中主导妇女解放,到充分认识妇女解放任务的变化,转向关注性别平等和妇女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苏联妇女解放的教训和中国妇女解放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妇女解放实践关键在于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调整妇女解放的路径。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最忠实的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仍然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指导,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社会存在将发生质的变化且“社会性别”观念正在融入主流性别观的背景下,两性关系成为当代中国妇女解放实践中新的课题,同时以妇女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解放实践中仍然存在阻滞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因素,阻碍着妇女成为新时代的妇女。与此同时“妇女解放”的提法在市民生活中出现得越来越少,通常会被“妇女事业”、“妇女发展”等提法取代,妇女解放一词成为学术界的专享。这会使社会失去对妇女解放必要性的意识,以及对妇女解放方向的认识。因此当代中国仍然需要继续深挖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解放论述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本文在分析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基础上,抓住“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契机,立足新时代寻找妇女解放新的动力,从妇女——家庭——社会的新逻辑思考妇女解放,使妇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向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妇女解放目标行进。

皇甫睿[6](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陈帆[7](2018)在《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台州肥药经销市场形成与发展形态的研究来探索国家和经济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为了解答这一中心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对主流经济学、发展型国家理论、新制度主义研究和文化视角分析等文献的回顾,建立了一个多阶段-多机制的以行动者及其结构性行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基于对台州、嘉兴和宁波三地的肥药经销商,台州、嘉兴市、宁波市和浙江省农业部门人员,台州供销社人员以及台州农民的访谈,和台州供销社、台州市农业局和浙江省植保局及个别肥药经销企业等单位所提供的档案等一手材料,及各类公开的政府文件等二手材料,本文分析了台州肥药经销市场的发展形态及其背后机理。在回答了两个实证研究问题——中国肥药经销行业为什么在中央政府反对之下仍成功实现市场化和台州肥药市场为什么在缺乏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仍成功走向全国——的基础之上,本文的研究还涉及了四个理论问题:(1)虽然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如既有研究所以为的无非不能,中国政府制定的规范常常是对经济发展的被动反应,而且其政策会被经济行动者的逐利行动所突破,产生制度漏洞甚至产生重要的非期然后果;(2)本文揭示了经济行动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做的超出既有研究所认定的贡献,他们会利用甚至扭曲价格机制打破自由主义经济学许下的“市场有效运转必定带来经济发展”的承诺,也会突破国家的政策预期,同时还是推动市场发展阶段更迭和区域市场形成的重要力量;(3)本文从既有研究对嵌入对象理解的单一性和嵌入型概念缺乏权力视角这一观点切入,分析了为什么阶段分期在既有研究中或是缺失或是存在具有高度同质化的问题,并阐释了阶段分期更迭的动力;(4)本文认为既有研究对区域市场形成的解释可归结为不同视角的竞争优势理论,本文案例揭示了在缺乏竞争优势的条件下,经济行动者的逐利行动能够积累他们手中的逐利筹码并改善区域市场的逐利条件,从而推动区域市场发展壮大。

郑进[8](2017)在《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百多年来工人阶级形成与生产研究在中西社会科学领域常常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在阶级分析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韦伯阶级理论两种主要学说,二者在阶级的内涵与生成机制、阶级意识、阶级行动与阶级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东欧、东亚等地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从社会主义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二次大转型”,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时期工人阶级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以及工人阶级再生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阶级到底是消亡(endless)还是再生产(remake)引发了学术界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将视野缩小至中国,关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存在形态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并形成了工人运动话语、裴宜理的“第二个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消解、工人阶级的再造、阶层分化与底层化、阶级的分层等主要解释面向。上述观点各有其道理,也揭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实践话语存在着多种形态,以及变迁与断裂的事实。因此,在此基础上追问:下岗工人如果没有走向消解那又到底处于何种阶级形态,不同时期的工人以何种阶级与身份状态存在着,不同的形态之间如何转换,到底是呈现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还是呈现为韦伯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本文以中国内陆地区湘市一家业已破产的小型市属国有企业——苏厂为例,以原苏厂生活区为田野点,从国家、市场和工人自身三者互动的视角出发,以工厂的发展史为经,以国家、市场和工人三者关系调整下的工人生产生活及群体身份变迁为纬,尝试着回答普通工人如何以及走向了何种阶级身份。即,在私人作坊中、单位组织中、生产领域中与退出生产领域之后,工人阶级的存在形态与动力,以及行动能力来源于何处。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工人呈现出何种身份状态,工人们如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政治阶级范畴,又是如何趋向了韦伯意义上的地位-命运群体。整体而言,在中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形塑工作以不同身份之间的“翻”与“转”的方式不停推进着,并没有一个完成时状态。产生于中国传统手工业作坊中的学徒和雇工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份改造工程中并没有被改造为自为的工人阶级,随着国家逐渐淡化了阶级身份改造,重新出现的市场与单位组织一起成为塑造工人身份的重要场域,并在下岗之后通过创伤记忆和共同的利益失去完成了心灵的集体化,工人们始终没有彻底走向马克思传统意义和韦伯意义上的阶级,而是以原单位为身份界线,走向了二者混合的地位-命运共同体。中国工人阶级的改造工程和苏厂工人的自我身份塑造工作一直处于正在进行时。由于苏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苏厂工人在国家和市场两个场域中的自我实践,工人的自我身份塑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宏观阶级身份改造工程。特别是日常生活体验、个人不可抗的共同经历、集体创伤记忆将工人们建构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自感阶级话语失效之后他们发起集体行动,并指向于地方政府部门而非市场,甚至工人们的集体行动从来没有指向过市场。以单位为身份分割界线的工人尽管在回归社区之后仍处于阶级生产的状态之中,但却也面临着阶级生产终止的威胁。随着原先的年轻工人长时间脱离单位社区、年老工人生命终止的不可逆性,特别是单位社区在城市改造工程中消失,阶级的消解似乎难以避免,地位-命运共同体的维系成为了一个全新问题。

王玉琴[9](2017)在《未来农村靠谁来种地——以临县临泉镇治花泉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有960万km2国土面积,其中耕地占用1.2亿hm2多一点,所占比重就是13%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适合农耕的地却很少。众所周知,土地、粮食和人,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生计安全是我们国家土地制度的核心。

辛文娟[10](2016)在《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文中认为本研究以X省S市原B区矿务局所辖的三矿居民生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民族志研究方法,探讨居民生活区的变迁分异和居民的交流重构问题。基于“制度-个人”这一传统的研究框架,引入空间视角,主要探讨3个问题:第一,搬迁前后三矿居民所处的空间各有什么特征?不同的空间对三矿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在S市这个典型的煤炭资源依赖型城市,造成三矿居民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三矿居民曾经在矿区大院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们完整地经历了“单位制”的发展、全盛与衰落过程,“单位意识”和对矿区形成的集体记忆早已深入三矿居民的心中。这种意识和集体记忆,对他们在新的居住空间中重构交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共包括导论、正文、总结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单位制和城市社区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三矿创业年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叙事。介绍三矿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三矿矿区大院的空间布局特征及人际交往情况;第二,企业改制与空间分异。阐明国企改革与资源枯竭双重夹击下的三矿破产改制后,居民居住区不得不分批搬迁到S市的NZ、QJ、JL三个社区,进而出现了居住空间的分异现象;第三,社区物质空间的分异问题。介绍三个社区基础地理状况、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的不同,并探讨对居民的交流重构直接产生了哪些影响;第四,三个社区中居民的交往分异。重点探讨这三个社区中,目前居民各自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交流网络;第五,三个社区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差异。总结和讨论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答了在研究伊始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在破产改制之前,三矿采取的是职住合一的空间安排形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紧密的单位共同体。破产改制带动了居住空间结构的剧变:职住合一变为职住分离,生活区从矿区大院搬迁到了城市社区。居民不得不面对城市中的“原子化生存”的状态,进而表现出身份认知的困惑与彷徨。曾经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三矿居民,逐渐分异为NZ、QJ、JL三个城市社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及交流情况截然不同。NZ社区的居民原有关系网络不断被破坏,在居委会的带领下开始了异常艰难的自救行动,居民产生了强烈的被遗弃之感。QJ社区的居民呈现出脱域、礼节性的城市化交往,居民基于趣缘结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社区归属感。JL社区的居民形成了紧密的内卷化交流模式,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第二,研究总结了推动三矿居住区演化的动力机制,并解释了身处不同城市社区的三矿居民为什么会处于完全不同的交流现状。第三,在矿区大院中形成的单位意识和集体记忆,对三矿居民适应新的城市社区生活并重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的物理空间(如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和社会空间(如社团发展和邻里交流等)的建设情况、居民在矿区生活时间的长短、居民的个人特征(如年龄、社会阶层)等。其次,在余论部分,本研究就其他发现做了一些总结,指出:第一,居住空间分异既可能是城市资源隔离的产物,也可能是群体主动区隔的产物;第二,空间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再生产人的某种既定交流方式;第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带来了严重的贫困人口聚集问题,导致这些居民被隔离、排斥,进而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交流问题。最后,笔者总结了研究贡献、不足及未来展望。

二、残留在田野上的计划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残留在田野上的计划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学术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发展概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发展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改革喜剧
    第二节 爱情喜剧
    第三节 生活喜剧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主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设置
    第二节 人物诉求表达的喜剧化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
    第二节 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节 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
    第四节 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
    第五节 大众化的审美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切入:文化变迁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走进我的“田野”——盐官镇
    第一节 盐官镇概况
    第二节 盐官镇回族社会概况
第三章 应势而变的生计方式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骡马市场的发展与变迁
    第三节 传统皮毛业的继承与变迁
    第四节 多元的“新兴”生计方式
第四章 盐官镇回族的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婚姻习俗的变迁
    第二节 盐官镇回族的家庭
第五章 盐官镇回族教育
    第一节 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礼县盐官镇清真分布总汇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 我国校园歌曲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意蕴
    (一)校园歌曲的溯源
    (二)校园歌曲的特点
    (三)校园歌曲的类型
    (四)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系
二 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轨迹
    (一)觉醒后的呐喊与迷茫(1978-1989)
    (二)怀旧中的个性追求与务实并重(1990-1999)
    (三)多元生活中的冲突与回归(2000-2019)
三 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特征
    (一)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决定作用
    (二)政治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
    (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焦点
    (四)精神世界中的变与不变
四 利用校园歌曲丰富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
    (一)社会层面:利用校园歌曲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学校层面:课程推进与平台建设,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
    (三)个人层面:提高自我修养,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二、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启迪马克思恩格斯形成解放观
        二、家庭史资料推动马克思恩格斯思考妇女地位
        三、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妇女解放”的内涵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背景
        一、大工业使妇女成为工人并且处境恶化
        二、性别不平等从家庭扩展至社会各方面
        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破坏女工家庭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经验启示
        一、资产阶级解放运动催生了“解放”观念
        二、第一波女权运动带来社会对妇女的关注
        三、巴黎公社提供妇女参与共产主义的尝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体现出的妇女解放规律
    第一节 从现实批判中明确妇女解放的对象
        一、批判性别伦理的的不合理
        二、思考妇女自由受到的限制
        三、立足唯物史观认清妇女解放对象
    第二节 从生产视角中产生妇女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紧扣两种生产分析妇女问题
        二、认识妇女问题的要点变化
        三、把握妇女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从社会发展规律中揭示妇女解放的方向
        一、妇女解放的最终归宿
        二、妇女解放的必然趋势
        三、妇女解放的限制条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解放的论述及其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地位的思考
        一、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及其根源
        二、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受压迫维度分析
        三、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的角色及作用
        四、作为普遍解放天然尺度的妇女解放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解放方案的构想
        一、妇女解放的目标
        二、妇女解放的条件
        三、妇女解放的途径
        四、妇女解放的道路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涵盖内容的全面性
        二、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三、解放理论的阶级性
        四、解放主张的实践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在苏中的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在苏联的实践
        一、苏联妇女解放实践的土壤
        二、苏联对妇女解放阶段的理解
        三、苏联妇女解放路径的演变
        四、苏联妇女解放政策的重心变化
        五、苏联教训体现出的妇女解放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一、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土壤
        二、中国对妇女解放阶段的理解
        三、中国妇女解放路径的演变
        四、中国妇女解放政策的重心变化
        五、中国成果体现出的妇女解放规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进程与对策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现实进程
        一、妇女的就业及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二、妇女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三、妇女的社会性别得到社会的关注
    第二节 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阻滞因素
        一、妇女解放的不全面不平衡
        二、妇女需要的挖掘欠缺深入
        三、社会性别的视角遭到曲解
    第三节 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纾滞之道
        一、挖掘新动力机制推动妇女解放更平衡全面
        二、运用性别预算落实政策制定中的妇女需要
        三、研究两性关系促进社会形成新型性别观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7)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解释
        1.2.2 发展型国家理论
        1.2.3 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经济发展的解释
        1.2.4 文化等其他视角的启示
        1.2.5 多阶段-多机制的行动者分析框架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研究
        1.3.2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 阶段分期
        1.4.1 阶段分期的缘由
        1.4.2 中国肥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4.3 台州肥药市场的兴起
    1.5 章节安排
2 国家立规范
    2.1 计划独营阶段(1956-1977年)
        2.1.1 人民公社与计划经济体制
        2.1.2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肥药购销体系
        2.1.3 计划独营体制稳步发展的根源
    2.2 市场化萌芽阶段(1978-1981年)
        2.2.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2.2 生产责任制改革带来的冲击
        2.2.3 局部调整和重点突破的互动过程
        2.2.4 局部调整治标不治本
    2.3 双轨竞争阶段(1982-1997年)
        2.3.1 双轨竞争过程的宏观与中观背景
        2.3.2 国家行动者对肥药行业市场化的应对
        2.3.3 中央政府维持计划独营的预期落空
    2.4 市场化改革阶段(1998-2002年)
        2.4.1 市场化改革阶段的宏观背景
        2.4.2 台州肥药市场的形成
        2.4.3 国家行动者主导角色交棒农业部门
    2.5 规范化阶段(2003-2010年)
        2.5.1 药市场初立时的混乱
        2.5.2 农业部门制定正式规范
        2.5.3 农业执法带来市场规范化
    2.6 “升级”新市场阶段(2011-2016)
        2.6.1 中央政府加强对农业调控
        2.6.2 各级政府定义正式规范
        2.6.3 “升级”新市场
    2.7 小结
        2.7.1 肥药经销行业实现市场化的根源
        2.7.2 国家行动者的角色
3 市场破预期
    3.1 肥药市场萌芽阶段(1978-1981年)
        3.1.1 生产责任制带来制度裂缝
        3.1.2 逐利活动兴起
        3.1.3 肥药行业已形成市场萌芽
    3.2 寡头垄断竞争阶段(1982-1997年)
        3.2.1 肥药供求矛盾奠定市场化基石
        3.2.2 寡头垄断竞争
        3.2.3 计划独营体制的崩溃
    3.3 肥药市场形成阶段(1998-2002年)
        3.3.1 全国肥药行业市场化改革
        3.3.2 肥药市场形成过程
        3.3.3 肥药市场正式形成
    3.4 台州肥药市场大发展阶段(2001-2010年)
        3.4.1 台州农业行政执法的启动
        3.4.2 台州肥药市场走向全国
        3.4.3 肥药市场脱颖而出
    3.5 利基窄化阶段(2011-2016年)
        3.5.1 中央政府加强调控
        3.5.2 利基瓶颈的形成和突破
        3.5.3 会有新一轮大发展吗?
    3.6 小结
        3.6.1 经济行动者在市场化中的角色
        3.6.2 台州肥药市场兴起的根源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1.1 国家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4.1.2 经济行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4.1.3 阶段分期形成的动力
        4.1.4 区域市场形成的动力
    4.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1. 工人阶级的形成
        2. 工人身份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五、核心概念
    六、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田野介绍及安排
        1. 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
        2. 田野安排
        3. 录音、田野笔记及图片
第二章 工人阶级“边界”的建构
    一、新的身份分类:作为舶来品的“工人阶级”
        1.1 中国传统的阶级概念
        1.2 阶级概念的形成
        1.3 阶级概念的传入
    二、近代产业工人的发展
    三、苏厂的诞生与工人的生产
        3.1 苏家创业
        3.2 回归湘市
        3.3 雇工与苏家的互动
        3.4 雇工与国家的互动
    四、未曾到达的身份边界
第三章 政治阶级的打造及其张力
    一、身份改造
        1.1 政治阶级的打造
        1.2 工人发展状况
        1.3 劳资关系的改变
    二、逐步消失的市场与公私合营
        2.1 逐步消失的市场
        2.2 伞号公私合营
    三、身份实践及规训
        3.1 传统的手工业者
        3.2 工人的生活
        3.3 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3.4 诉苦:身份的改造
        3.5 阶级经历:集体化行动与规训
    四、转产
        4.1. 产业工人的形成
        4.2 无增长的发展
    五、处于边缘的产业工人
        5.1 难以躲避的生存危机
        5.2 黑市求生
        5.3 福利的边缘
    六、身份生产的制度支持与局限
第四章 市场的复苏与单位身份的形成
    一、转型:国企改革与苏厂转产
        1.1 国企改革
        1.2 转产有机化工
    二、单位:一种新的身份边界
        2.1 集体福利:身份单位化的物质基础
        2.2 劳动合同制的出现
        2.3 等级的加深
    三、市场:新的身份塑造力量出现
        3.1 深度卷入市场之中
        3.2 市场:一种形塑身份的力量
    四、消解阶级的市场
        4.1 受到冲击的阶级意识
        4.2 单位内结构的变化
    五、具有等级意味的单位身份形成
        5.1 苏厂地位的上升
        5.2 基于苏厂的身份显现
第五章 阶级分化与职业阶级身份的凸显
    一、集体的衰微
        1.1 停产:工人们的噩梦
        1.2 有限的愤怒
        1.3 去与留;艰难的抉择
        1.4 瓜分与抗议:单位认同破解的开始
    二、进入市场
        2.1 分化的人群
        2.2 身份置换
    三、职业身份的型塑
        3.1 适应:少数者的优势转换
        3.2 难以进入的市场
        3.3 反市场情绪生成:变恶的资本和市场
        3.4 无体制性庇护
        3.5 身份边界与职业身份的塑造
    四、职业阶级的凸显
第六章 地位-命运共同体:基于创伤记忆的塑造
    一、回归社区
        1.1 由单位制到社区制
        1.2 社区生活
    二、二手时间:身份的历史边界
        2.1 艰难岁月的记忆
        2.2 职业病与躯体化记忆
        2.3 其他疾病:一群走不了的爹爹娭毑
    三、抗争:集体化的显现
        3.1 伸冤:为死者招魂
        3.2 护家:心灵共同体的形成
    四、创伤与没有阶级的认同
        4.1 共享的创伤
        4.2 没有阶级的认同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翻与转
        1.1 翻“身”
        1.2 转“身”
        1.3 名实之间:以单位为界线的身份-地位群体
    二、群体身份生产:国家、市场与工人的角力
        2.1 国家:吸纳与排斥
        2.2 市场:机会与筛选
        2.3 个人:接受与反应
    三、达不到的工人阶级
    四、尾声
附录
参考文献

(9)未来农村靠谁来种地——以临县临泉镇治花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告诉我们, 现实摆在面前
    1.1 历史
    1.2 现实
2 目前农村种地形势喜忧参半, 不容乐观
    2.1 可喜可贺
        2.1.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建立。
        2.1.2 社会意义重大且成效显着。
    2.2 农民种地存在着若干问题
        2.2.1 种地是留守农村人员一种无奈的被选择。
        2.2.2 种地人员结构不合理, 老龄化严重。
        2.2.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2.2.4 农产品生产不规范、产品不达标。
        2.2.5 农民面临着困惑:未来谁来种粮食。
3 未来靠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3.1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装上国产粮食
    3.2 在希望的田野上, 放飞农民自己的梦想
    3.3 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 着手培育未来从事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3.4 不断完善基础性设施建设, 增强对游子归来的吸引力
    3.5 以科技为支撑, 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6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
    3.7 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

(10)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从单位大院到城市社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2.1 单位制的瓦解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发轫
        1.2.2 陌生与隔离:后单位制社会的交流障碍
        1.2.3 资源枯竭矿区的移民:一个亟需关注的群体
        1.2.4 研究对象
        1.2.5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转型
        1.3.2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研究
        1.3.3 城市社区中的居民交流
        1.3.4 文献不足之处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为什么是多点民族志
        1.5.2 三个田野点
        1.5.3 调查方法
        1.5.4 时间安排与资料整理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三矿:空间形态与日常生活(1961-2000)
    2.1 创业年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叙事
        2.1.1 三矿的建立
        2.1.2 移民与扎根
        2.1.3 创业
        2.1.4 单位组织
    2.2 作为一种空间生产的大型单位制社区
        2.2.1 三矿空间布局
        2.2.2 熟人社会的形成
    2.3 封闭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实践
        2.3.1 交流:限于单位内部
        2.3.2 广播:定时冲破平静
        2.3.3 工会:包办文化生活
        2.3.4 邻里:类首属关系
    2.4 以单位认同为基础的共同体
3 企业重组与空间分异
    3.1 重夹击下的三矿
        3.1.1 外因:国企改革
        3.1.2 内因:资源枯竭
    3.2 重组带来的冲击
        3.2.1 从包下来到推出去
        3.2.2 从矿区大院到城市社区
        3.2.3 从均质到分异
        3.2.4 从分房子到买房子
    3.3 居住空间的分异
        3.3.1 NZ社区:后单位制的老旧社区
        3.3.2 QJ社区:转变中的混居社区
        3.3.3 JL社区:沉陷房安置社区
        3.3.4 居住空间:从整体到分异
4 三个社区物理空间的分异
    4.1 社区基础地理状况的分异
        4.1.1 区位与规模
        4.1.2 空间布局
    4.2 社区基础设施对比
        4.2.1 NZ社区:还有人管我们吗?
        4.2.2 QJ社区:这算事儿吗?
        4.2.3 JL社区:感谢党的好政策!
        4.2.4 三个社区三种需求层次
    4.3 社区公共空间的分异
        4.3.1 生活型公共空间的分异
        4.3.2 休闲型公共空间中的分异
    4.4 空间不公平与剥夺问题
5 三个社区交往空间的分异
    5.1 NZ社区:艰难自救的交往
        5.1.1 居民:能搬的都搬走了
        5.1.2 居委会:政府和企业不会放弃我们的
    5.2 QJ社区:脱域的城市化交往
        5.2.1 浅层的短暂交往
        5.2.2 老年大学里的集体生活
        5.2.3 脱域的社团组织
    5.3 JL社区:内卷化交流
        5.3.1 咱以前都是矿上人
        5.3.2 随处可见的群聚者
        5.3.3 活跃的社团组织
6 三个社区居民心理归属感的分异
    6.1 自我身份认同的分异
        6.1.1 NZ社区:我们就是后娘养的!
        6.1.2 QJ社区:我就是城关区人
        6.1.3 JL社区:我们都是JL人!
    6.2 群体内部的认同分异
        6.2.1 NZ社区:我们跟他们没啥聊的
        6.2.2 QJ社区:大家保持客气礼貌就好
        6.2.3 JL社区: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人
7 总结与讨论
    7.1 总结:回到问题
    7.2 讨论
        7.2.1 余论
        7.2.2 研究贡献
        7.2.3 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访谈提纲与访谈对象
附录2 JL社区Q剧团成员列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残留在田野上的计划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以来的兵团诗歌发展研究[D]. 张姝雅. 石河子大学, 2021
  • [2]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D]. 王凤羽. 扬州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盐官镇回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撒倩倩. 兰州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D]. 阿衣布恩·别尔力克. 西南大学, 2019(12)
  • [5]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研究[D]. 张憬玄. 华侨大学, 2018(12)
  • [6]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7]国家与市场之间:经济行动者与台州肥药市场的发展[D]. 陈帆. 浙江大学, 2018(12)
  • [8]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D]. 郑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未来农村靠谁来种地——以临县临泉镇治花泉村为例[J]. 王玉琴. 山西农经, 2017(07)
  • [10]居住空间分异与交流重构 ——基于对三矿居民生活区的考察[D]. 辛文娟. 武汉大学, 2016(01)

标签:;  ;  ;  ;  

留在田里的计划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