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创新

经理人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创新

一、经理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辉[1](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严重的治理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变相福利、企业生产率低下、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究其根源在于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价值及企业家才能在薪酬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存在扭曲的结构。事实上,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其他企业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传统的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因为本身过度强调资本要素的分配地位,存在较大缺陷,不能照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中,从而不能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来发生的华为事件业已证明,充分尊重劳动力价值的作用,以按劳分配为主结合要素贡献的企业收入分配机制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践指导方针。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理论研究。首先,基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市场竞争结构理论的多学科视角,对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进行论述,阐明了国企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前提。继而,本文由宏观增长理论切入,探讨国企依据管理层的异质性劳动和人力资本进行多元化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并说明了激励方式与结构对消费和企业产出的影响效应。紧接着从微观理论角度,把市场主体分为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按市场竞争结构分为共同竞争、国有企业领导和国有企业跟随等不同模式,借助多阶段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不同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产出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效应。最后,通过宏微观互补的理论分析结果及寓义,设计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改革实践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思路。二是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本文利用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使用倾向匹配倍差法和倍差法研究了不同属性、竞争模式和混合所有制试点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及结构对企业投融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及背后的经济逻辑;其次,为了考察薪酬激励对非上市混改试点企业的影响效应,引入我国中央和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混改前后的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变化对地区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再次,本文以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试点企业为依据,分别考察了几家中央国有企业子公司以及万华化工、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生产规模、投融资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在与昆明制药进行比较后,讨论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三是在总结前述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新时期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本文尝试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理论,阐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揭示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本文尝试把异质性劳动的理念引入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中,基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企业理论,探索和总结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分配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宏微观理论模型将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及效应研究拓展到规范的理论分析中来。其中,宏观理论模型尝试把异质性劳动引入到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并讨论异质性劳动对国有企业分配机制的影响效应;微观双寡头竞争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效应模型中,尝试把委托代理关系和管理层薪酬激励引入到产业竞争模型中。同时,本文尝试从不同的维度探讨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本文提出以下理论分析观点:一是国有企业管理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管理劳动,这类劳动既包括高密集的劳动时间,也包括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劳动内容,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本,他们既是劳动者参与按劳分配,又是管理要素的提供者,获得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并在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参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利润的分配。二是根据以上的分配机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支付应当是包括普通的工资、奖金和股权的结构形式。国有企业依据管理人员自身的禀赋水平确定固定工资等级。国企管理人员的奖金激励与企业的绩效及经营指标联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出和利润。同时,以上两个部分的管理人员薪酬应当随企业的盈亏进行联动。三是企业管理层可获得股权激励分享企业的利润,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比重应与其付出的劳动时间及面对的风险进行匹配,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而股权激励的定价应当在多元化股权环境下完成。另外,企业应当设计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合理薪酬差距及管理层之间的合理薪酬差距,差距的合理性体现在给予股权合理的资本回报率,不然激励过度和激励不足都会对企业的产出和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四是在国企与民企竞争的微观环境下,少量的产量奖金激励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较小,但较大比重的产量奖金会激励国有企业管理层做出过度投资决策,导致产能过剩,从而挤出民营企业的利润,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者业务领域,允许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激励,针对总股本10%股份进行激励通常能取得最优效果,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重不宜超过20%。五是股权激励权重太高或者某些高级管理层的权重过高,会导致过度重视企业的未来利润,引起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损害社会福利。薪酬激励应当在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占比较多,而其他激励模式(如晋升)则应当在垄断性较强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实施,或者薪酬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市场化较明显的管理岗位上比重较大,而在市场化较小和负有国有资本监督人或代理人的角色中则可突显其它激励模式(如晋升或公务员待遇)。在实践方面,本文首次尝试分析和检验不同竞争类型和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效应,并提出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形式和结构的政策指导意见。本文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在薪酬压抑下,国有企业实施高奖金激励更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业绩和社会福利,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较强的行业及国有企业的混改进程中,扩大奖金占薪酬比重更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在缓解融资约束、扩大企业规模及绩效层面上存在一定的正向作用。国企管理层的薪酬结构中,股权比重较高有助于避免过度奖金的负面作用。在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中,一定要避免以股权激励计划变相的充当延迟发放奖金的工具,增强激励计划设计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以进一步突显出股权激励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股权激励差距过大,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问题,促进营收增长,却减少了社会福利。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间股权激励差距较大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绩效、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限薪政策减弱,改善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同时拉开了企业内管理层薪酬的差距,改进了地区企业的产出和社会福利。本文从经典案例分析中发现:非上市国企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促进了企业股权多元化及治理结构完善,破除了限薪机制,激活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机制,中短期的奖金和长期的股权激励占比增加。但是,奖金机制不确定性较大,更具有激励合理性的股票期权计划也未引起重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固定薪酬、绩效奖金薪酬和员工持股及分红,显着提升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并促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股权激励机制无法灵活调整,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激励差距过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上市非国企管理层的薪酬激励计划过度重视企业利润考核,而忽视更全面的绩效指标考核,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上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改革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政府和企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明确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身份。依据分类改革设计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是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的应有思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股权变得更加多元化,应当引入管理层的市场化薪酬激励考核机制。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市场化机制确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水平,合理化企业内管理层间及管理层与员工的薪酬差距。在分类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要实现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考核约束机制的匹配。通过税收、机制调整和增强国资力量的办法来处理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均问题。应当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与建立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的有机结合。

姜岚[2](2019)在《中国药企期权激励的经济学后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股票期权激励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颁布的《上市企业股票激励行政措施(试行)》最初为广泛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创造了法律环境。自从中国引进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以来,很多公司一直在寻求完善的期权激励策略。医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在医药行业开展期权激励,激发其药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筛选出中国医药行业A股于2013-2017年间发行过期权激励的公司(且激励人数>100人),共14家药企。根据各家公司期权激励实施的经济学业绩效应,结合企业特征以及期权激励的设计要素来分析医药行业近年来期权激励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有效改善药企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优化建议。本文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期权激励的概念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股权期权激励的文献综述进行阐述(包括期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以及期权激励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中美期权激励文献研究述评),以及期权理论模型基础进行阐述(包括资产选择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和股票期权激励的传导机制)。第三章对期权激励的假设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和小结。第四章对医药行业状况进行阐述,以及医药公司“并购潮”和“上市潮”和医药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和期权激励计划。第五章实证分析,阐述了期权激励实施经济学后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设计,并对变量定义进行阐述及作出假设。总结期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提出有效改善药企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优化建议,并且对论文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期望本文的研究论述能够对完善医药企业期权激励制度,促进我国医药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张璇[3](2019)在《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边界都不十分清楚。就企业剩余控制权而言,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中普遍存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侵占问题。此类问题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同样存在。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向非人力资本所有者选择管理层、管理层负责经营企业的过渡中,民营企业面临两方面控制权侵占:一方面,因担心企业拱手他人,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和管理层,挤占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剩余控制权;另一方面,由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施展才华受限、职业操守欠缺等原因,管理层也会侵占大股东或董事会的控制权。特别是在大股东或董事会缺乏监督或消极监督的企业中,管理层能够成功实施职务侵占。现实中的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保护创始人控制权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国美CEO陈晓通过让渡企业利益给董事会而操纵控制权侵占大股东的资产和限制大股东的投票权、宝能联合万科大股东通过持续增持股票而挤占管理层的控制权等。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措施缺失、大股东或管理层把控董事会、控制权与所有权边界不清、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不统一等重要问题。因此,中国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这个代理链条中各主体控制权的制衡,进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不仅是流行理论认为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搭便车问题。前辈学者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控制权、区分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探讨,为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安排与侵占的难点在于:一是验证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并揭示其控制权转移行为;二是在“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框架下建立一种稳健的制衡机制,降低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内部人实施侵占行为的“效率”,保护外部股东。为了突破以上难点,本文作了以下研究:首先,在对企业剩余权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 Berle,Means、Fama、Jensen、Hart 和 Shleifer,Vishny 的分类方法,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三个层次,衡量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相互攫取和侵占控制权的情况。其次,基于Grossman,Hart的控制权收益理论,运用大宗股权转让溢价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并探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对控制权私利水平的影响;从控制权的角度审视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再次,董事会和管理层为实现控制权收益而进行控制权争夺可能导致控制权转移。因此,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行为及其转移路径来间接考察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私利。第四,对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进行梳理。通过国美和万科两个案例分析不同的控制权结构为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争夺控制权私利提供了不同渠道:或利用资本市场排除异己,或管理层与董事会合谋侵占大股东利益,或大股东因利益分歧罢免管理层等。分析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管理层可挤占的控制权及可攫取的控制权收益。第五,围绕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及既定侵权状态,归纳内部人控制治理方案,构建企业控制权治理的一般数理和实证模型。同时就股权激励和报酬激励进行回归,揭示这两种治理方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验证治理方案的效率,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产权理论、合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①,对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的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做出理论解释,据此逻辑关系提出假设并构建计量模型。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验证理论推断的真实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和政策建议。本文样本数据来自于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抽样,依据统计学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确定合理的样本数量,确保样本数据真实有效,以保证得出可靠的经验研究结论。采用面板模型考察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董事会持股比例、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股权激励、高层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样本数据回归和检验,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变量系数及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为实证计量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采用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解剖国美控制权纠纷和万科宝能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进一步验证理论结论的可靠性。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控制权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其逻辑顺序为第三章先衡量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第四章再衡量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及由争夺控制权收益引发的控制权转移,第五章考察内部控制权侵占、治理方案及其有效性。第六章为结语。第一章,主要讨论论文的概要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对企业合约结构和权利安排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贡献及其未解决的问题,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奠定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企业合约学派将企业看成是一组不完全合约关系的集合。委托代理理论认为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逐步分离,企业内部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利益不一致性、监督的公共品性质和搭便车问题,代理人并不总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代理人有攫取企业控制权、挤占委托人利益的倾向。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是代理成本最小化的所有权结构是最优的。以科斯、威廉姆森、GHM、张维迎和周其仁等为代表的企业合约理论学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合约的不完备性,因此缔约各方无法在事前(签约前)详细规定履约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尽管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明确各方的所有权,但控制权因其状态依存性而无法在事前进行安排和约定。企业合约为事后(签约后)控制权的再安排或再谈判留出了空间。剩余控制权正是来源于合约的不完备性和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合约理论的结论是企业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组织,它大量节约了第三方裁决和敲竹杠的成本。签订企业合约前的权利分配影响着签约后各方讨价还价(争夺控制权)的能力,并且签约后的控制权安排存在着结构主导型和制度主导型路径依赖,所以说,权利安排或治理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沿着GHM、Aghion、Tirole等学者关于控制权理论的思路,企业的控制权安排会影响签约各方未来的谈判能力进而影响财务决策和管理者激励。当企业绩效变差时,控制权将从管理层转移至外部人。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主动权之间呈负向变动关系。控制权理论更关注于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剩余控制权的转移与争夺过程,得出利益相关者应当共享控制权的结论。另外,第二章还将控制权安排分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层次,界定他们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第三章,根据控制权收益理论,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展开研究。首先区分了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其次,揭示了关联交易、占资、人事控制等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主要方式。再次,基于国内外对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测算方式的比较,改进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并归纳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通过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估计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并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和其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计量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利水平较高。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控制权私利水平具有抑制作用;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与控制权私利水平不相关。董事会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利水平正相关;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控制权私利水平负相关。第四章,继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研究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的控制权收益和转移进行研究,揭示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表现形式、为获取控制权收益而进行的控制权转移行为及两类典型的企业内部控制权转移路径(MBO和合谋),分析了 MBO和合谋的形成机理和实现机制。本章利用国美和万科控制权之争的经典案例进行经验验证,诠释了不同控制权结构安排下控制权争夺和转移的发生以及如何应用公司制度解决内部人控制权侵害问题。第四章的结论是控制权争夺过程中,容易造成大股东、董事会(创始人通常担任董事会主席)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利挤占。合理的公司制度能够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降低控制权转移发生的可能性,避免效率损失。在签订融资协议时,完善创始人股东保护条款,设立创始人股权底线,保护创始人股东权益。创始人为了保持和强化控制权应当掌握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否则大股东极有可能利用股权优势罢免管理层。在订立公司章程时,完善创始人保护条款,在重大事项上给予创始人一票否决权。创始人应保留对董事的提名权,并在公司章程中设立相关条款防止举牌者罢免现任董事。避免过度信任管理层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使用合约框定管理层的权责利,为管理层发挥主动性和施展才能提供制度保障。合理确定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的重要作用在于决策、评估和监督。如果赋予董事会过大的权利,则有可能导致董事会“以权谋私”,逃避诚信责任。第五章,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及治理。本章揭示了隧道行为、大股东占资、扭曲的红利分配和控制公司资产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归纳了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及其他治理方案,使用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股权激励、报酬激励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并对股权激励、报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建立激励模型。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董事会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董事及管理层前三名年薪总额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作用。本章得出结论,大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控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对董事会进行股权激励是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案,大股东持股的利益侵占效应大于利益趋同效应,目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激励方案效率较低。第六章,结语。本章提出有关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企业大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制衡机制的建立和剩余控制权安排提供改革方向,对完善控制权市场、证券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最后,将未来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如何防范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公司利益及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

何妍[4](2019)在《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股权激励是公司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行权价格的数值直接决定经理人的股权激励收益大小,行权定价是股权激励合约设计的核心环节。目前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经理人公告日择时、激励期高送转以及高管操纵每股盈余等现象,本质是通过非合理方式操控行权价格提高股权激励的行权收益的行为。然而股权激励合约普遍采用的固定行权定价法无法匹配公司股价变化和经理人工作投入的关系,也无法实现股权激励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激励期过于刚性的行权价格表现不能确保管理者不受超出其控制的共同因素影响,违背了相对绩效评价原理,使得股权激励无法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指数化定价方案能够较好地去除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但实践中并未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对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影响因素、激励机制和激励效果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本文重点研究股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中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激励机制、激励效果和应用推广等问题。在指数化定价机制分析中,首先,构建单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单指数相对行权价格、多指数绝对行权价格和多指数相对行权价格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公司股票价格进行指数化分解以揭示指数化定价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相关系数、无风险利率、股价波动率、指数波动率、股票红利率和指数红利率等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接着,对B-S期权定价公式和指数化股票期权定价公式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35)值对比分析不同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大小和特征。最后,对相关权威文献中多次用到的算例,进行了相同条件不同行权期限,单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与多指数绝对(相对)行权价格的测算和结果对比。从经理人和公司两种视角对激励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股权激励投入阶段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变化,以及产出阶段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和盈余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针对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不易量化的特征,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在Holmstrom-Milgrom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植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对比分析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中经理人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度的解析形式,从理论上展现了股权激励对经理人工作投入的激励效果。研究表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小于等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风险厌恶,经理人也要承担一部分的风险。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不仅会增加经理人的努力水平,也会增加经理人的风险承担比例,同时,经理人的收益也会通过股权激励的行权得到相应补偿。在行权价格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中,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行权价格指标,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股权激励的强度,弥补了已有研究中激励强度只考虑数量而忽视单位激励强度的不足。对于公司产出效果的影响,选择公司业绩是因为它是衡量激励效果最直接和最广泛使用的指标。因为行权价格过高和过低时都会阻碍公司业绩的提升,所以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构建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非线性面板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创新能力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和行业地位的决定要素,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应该采取有效举措以实现持续性的创新产出。本文通过面板Logit模型来检验现阶段股权激励行权定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胜算率(odds ratio)解读回归结果。另一方面,由管理者防御理论可知,股权激励有可能会诱发或加大经理人的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是高管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有利于自身收益的财务披露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扭曲行为。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从股权激励负效应的角度来审视股权激励的效果,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全面。中国股权激励起步比较晚,行权价格的确定以模仿国外经验为主,目前尚未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行中采用指数化行权定价方法的情况,说明指数化行权定价的应用推广明显滞后于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在上述定价理论研究、定价效果的博弈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科大讯飞公司已经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改进。研究发现,单指数行权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波动率,增大了夏普比,说明指数化行权价格在去除系统性因素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后,有利于激励对象获取相对稳定而高额的激励收益。双指数行权价格由于更好地剔除了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波动率更小、夏普比更大。指数化行权价格能够改善行权价格过于刚性的表现和行权价格与业绩倒挂的现象。即使对于已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案例,指数化行权价格的运用也能够改善激励效果,规避经理人采用高送转等方式单向下调行权价格获取不当收益的情况。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股权激励有助于增加激励对象工作努力程度和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改善激励投入效率,提供公司激励产出和个人收益提升的原始动能。股权激励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来说,选择推行股权激励是明智的。(二)股权激励存在最优行权价格区间,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不当存在诱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公司创新产出有显着影响,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三)指数化行权定价可以较好地剔除公司股票价格中的系统性风险。与B-S传统期权定价方法相比,在授予相同股权激励数量时,指数化期权定价方法的激励强度较低,但在授予总金额相同的股权激励时,对应的指数化期权数量高于传统期权数量,总体来说,指数化期权定价的激励强度大于B-S定价。(四)公司股价与指数间的相关系数、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股票和指数的瞬时波动率、连续红利率等参数通过影响系统性风险系数?和公司成长能力η影响行权价格,指数化行权价格的数值大小与?和η均成正比,而?的影响作用大于η。(五)成功实施的股权激励也存在行权价格改进的空间。指数化定价对行权价格的平滑处理有效解决了固定行权价格激励期表现过于刚性的问题,改善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倒挂,激励期单边阶梯下调的情况,有助于上市公司实现激励与监管并重、收益与投入相匹配的公平薪酬激励目标。本文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出发,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指数化行权价格应用和激励效果测度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着眼于股权激励行权定价问题,弥补了单纯地从持股数量来衡量激励强度的片面性。股权激励强度由激励数量和行权价格共同决定,激励效果的分析需要从股权激励合约本身着手,行权定价就是直接关系到合约双方收益的关键一环。(二)植入股权激励项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在经典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用股权激励数量×(股票价格-行权价格)来代表经理人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收益,这种把激励与一般奖金区别开的处理有助于独立分析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对于经理人努力程度、风险分担的影响。(三)构建行权价差比作为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指标,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业绩、创新能力以及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在满足充足信息量原则的前提之下,股权激励强度不仅包含股权激励数量,还增加了代表单位激励强度的行权价格指标,丰富了已有激励效果的研究结论。(四)指数化行权定价不仅针对定价机制、激励强度进行数理推导和数值模拟,还对指数化行权价格在股权激励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实例测算和案例分析,发挥定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任永强[5](2016)在《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三十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看,通过推进政企分开、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试点、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国有企业逐步转换经营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企治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不合理、能力不适应、活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相对短缺。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在行业内一般为领军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的中国企业85%为中央企业。中央企业面临的是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重的市场责任。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企业家精神”需要进一步有效激发。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针对职业经理人的探索与试点也在不断的推进,不少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针对契约管理、市场化招聘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站在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起点上,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将成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进董事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特别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针对性的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深化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论文围绕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深刻阐述了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外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案例深入剖析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条件和主要特点;梳理回顾了我国非公企业和国有企业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了中央企业经理人特征和范围,研究提出中央企业高层级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目标、总体要求、实现路径、主要举措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综合采用了文献梳理、国际比较、历史比较、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一、论文系统研究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相关的理论。在界定经营管理者与经营管理者制度、职业经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相关概念,介绍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相关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在社会分工导致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以契约为根本遵循的责权利体系,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在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实践。二、论文研究了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现状是:职业经理人层级与职能不断细化,选拔培养方式采用从企业内部为主,评价方式采用以出资人和市场相结合,建立以中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和激励制度,采用以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具体条件了法国电力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美国国际商用机器有限公司、通用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其启示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以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支撑,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以良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为基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三、论文比较分析了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和实践。具体分析了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以联想集团、万科集团、国美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分析了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和改革方向;从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动机、职业经理人选拔与培养、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四、论文研究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特征和角色定位。研究指出,职业经理人具有契约关系、市场属性、领军地位、职业水准4项基本特质。一是契约关系,出资人或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通过平等协商,明确权(权利范围)、责(责任边界)、利(义务与利益),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合同,两者是平等的法律主体。二是市场属性,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由其经营业绩决定,通过市场竞争实现,通过协议薪酬反映。三是领军地位,一般享有比较充分的经营权,处于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的顶端。四是职业水准,把成功经营企业作为职业理想,具有忠实于出资人的职业操守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职业能五、论文构建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研究认为,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能力特征至少包含了信息敏感、智力能力、管理沟通、组织承诺、自我效能、挫折容忍、成就动机、自我控制及领导力几个维度;此外,政治素质是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特有素质。六、论文深入分析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及问题。目前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模式主要有:完全竞争性企业的全面探索模式、集团新设子公司和新兴业务板块的“特区”模式、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双轨”模式和竞争性较低企业的零星试点模式。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推进企业管理人员身份转变、探索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任、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和业绩合同管理、探索市场化薪酬分配和激励、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开发、探索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退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论文以华润集团、宝钢集团和中粮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论文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官本位及行政化管理、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薪酬分配和激励市场化、“能上难下”“能进难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七、论文探索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设计。论文在研究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改革路径的基础上,从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开发、风险管理、退出机制、正确处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探索构建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创新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深化规范董事会建设为契机,以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抓好顶层设计,形成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富有活力、业绩突出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作用,促进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提升中央企业现代化的企业治理能力。总体要求是:把握方向、抓住主线,实事求是、改革创新,规范起步、试点先行,注重协同、统筹推进。企业可根据实际,择优选择增量改革模式、存量改革模式两条实现路径。增量改革模式是指,从市场上择优选聘部分职业经理人嵌入企业经营班子,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存量改革模式是指,推进现行经理层职业化,实现整体转身。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的关键是要在推行职业经理人聘任制、创新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改进完善市场化选拔任用方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上级组织探索建立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人才池”;要实行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需要牢牢把握建立职业经理人聘任协议制度、加强业绩合同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推进市场化退出等重要环节,关键是以契约为基本遵循,依据聘任协议和业绩考核结果决定上下去留、能多能少。八、论文提出了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着眼于完善市场化法制环境,从政策、环境、法律等层面全面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建议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优化相关国有企业人才管理政策,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的董事会,研究制定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以及强化相关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

童露[6](2016)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经理人激励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经理人激励问题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出现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部分经理人兼具“高管”和“高官”的双重身份,如何对其激励应有新的制度安排。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建立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野,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入手,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并综合运用理论演绎、定量分析和多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论证了激励理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试图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条件,以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及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和现状分析发现,现阶段竞争性国有企业对经理人的激励以行政激励和半市场化的激励为主,依然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经理人双重身份未得到有效解决、薪酬与企业业绩难有效挂钩、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与约束作用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调动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须在解决以上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对此,本文在分析经理人角色、职能、需求、人性假设和行为的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竞争性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显着,其主要原因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加大经济性激励力度,减少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同时,通过选取四家具有代表性的竞争性国有企业为多案例分析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有效性。基于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结果,力图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建立经理人身份转化和市场化选聘制度、建立契约化的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搭建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丰富精神激励内容、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惩戒机制等方面构建出更为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本文还从建立健全劳动人事制度、经理人市场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保障条件,以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活力。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从制度性激励、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三个方面对经理人实施激励,这三方面的激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一个完整的激励体系。其中,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制度是关键,是有效实施经济性激励和社会性激励的前提条件。竞争性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并按照市场机制参与竞争,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建立一种有别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主管部门对经理人薪酬和股权激励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中的主导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切断经理人政治晋升的发展路径,这势必要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来满足经理人的社会性需求,为经理人提供多样的职业选择和晋升路径,并建立经理人分享制度。在提高经理人激励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退出机制,使经理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以充分保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人才活力。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而且为完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提供了数据和实证支持,有助于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理人激励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何世文[7](2015)在《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激励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最优契约理论,为了避免委托代理可能带来的经理人决策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通过有效的契约安排将管理者薪酬与股东财富紧密联系起来,以激励管理者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行事(Jensen&Meckling 1976),股权激励一直被认为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协调公司高管行为与股东利益、筛选有才能高管和缓解临近退休高管短期行为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出现股权激励制度以来,股权激励制度逐步在西方盛行,到九十年代,世界各地掀起了股权激励高潮。股权激励产生的背景主要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带来的委托代理矛盾,它的根本宗旨是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统一,通过股权激励,使管理层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国内外现代企业理论和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对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体制还不够成熟、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直到2005年年底,我国才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目前虽然已有不少上市公司积极探索股权激励,但是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股权激励配套制度,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股权激励到底是“金手铐”还是“金手表”等不同意见的争论。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理论界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改善公司经营,提升公司绩效;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实施股权激励不一定能改善公司绩效。其理由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实施股权激励后,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经营业绩紧密挂钩,作为公司内部人的管理层就有很可能根据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行权期限等情况,通过“经济人理性选择”采用盈余管理等各种行为,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股权激励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从而导致损害公司价值。此外,与多数西方国家不同,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股东控制问题在中国也较为突出。因此,产权配置的差异可能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决策及其激励效应。本文根据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推理,从动因机理理论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类型,结合我国特有的产权配置,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的激励效应。并以2006年-2011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的产权配置(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股权激励效应(公司价值、盈余管理、企业创新和投资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首先,从公司价值角度来验证股权激励效应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公司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更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引进产权配置变量后发现,股权性质不同,公司价值的提升也有所不同;而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影响较弱;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价值无显着影响,引入产权配置变量后发现,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方面的差异,也未对公司价值产生显着影响。其次,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视角考量股权激励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公布前没有明显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并且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股权激励强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无显着影响;引入产权配置变量后发现,由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差异,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三,从企业创新角度来验证股权激励效应发现,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而言,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研发创新投入并没有得到显着的提升;从股权激励强度看,股权激励强度对研发创新投入有正面促进作用;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促进非国有上市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股权激励强度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的作用优于国有上市公司;相对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而言,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投入无显着影响;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不同股权激励强度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投入也无显着影响。第四,从投资效率的视角来考察股权激励效应发现,相对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而言,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出现了较显着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股权激励强度看,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上市公股权激励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权配置与股权激励安排是公司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尚属少数且可观察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并没有充分发挥充分的激励作用,股权激励效果的检验可能还需未来更长时间的考察,才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柴曼昕[8](2013)在《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激励尤其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被公认为是美国等新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而事实上,股权激励是把双刃剑,若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不当,则达不到激励效果,甚至还会成为公司高管侵蚀企业利益的工具,给股东带来巨大的损失;若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得当,则会给企业、高管和股东创造巨大财富,达到激励相容的效果。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和企业界的实践上看,对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也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案例拿到中国运用,恐怕也无法直接指导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对于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能够发挥的作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我国股权激励在实践环节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就容易引起争论。本文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在中国A股迎来全流通时代以及上市公司陆续积极推进股权激励实施的现实背景下,有必要搞清楚: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对A股上市公司已经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如何评价?对已经公告但终止实施的上市公司(多数宣称终止与市场波动和考核不利有关)是不是真正没有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条件?能不能减少实施期权激励后而又中途终止的家数?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将对其进行成因归纳,进而总结出影响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的条件以及寻找出契约设计中的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平衡点,以指导今后的激励契约设计和改进,达到提高激励效果,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地保护股东利益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管理层有关股权激励两个办法颁布之后的2006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间,沪深A股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的257家上市公司(包含一个公司多次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其中实施股票期权有164家)为研究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MATLAB7.0、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2010数据处理软件对样本进行数据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等,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之后,实证研究影响价值创造能力以及这些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效果与激励收入的因素,总结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利益协调平衡点,为建立和完善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最后从股票期权激励规范性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主要观点简述如下:首先,关注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全流通背景下的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演变历程和实施现状,提出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框架:包括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因素、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与激励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股东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对具有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期权激励研究的有益补充。其次,寻找导致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不协调的因素。第一在理论上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期权激励收入是来自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新创造的价值越多,给予高管的激励收入就应该越多,只有当它们之间具有正比例的平衡协调关系,才能有效激励高管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在实证上通过构建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股东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公司成长能力、股权属性与控制人持股比例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显着性因素,但其显着性会随着股市行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自然人控股比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东价值创造能力更强;成长能力越好,控制人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越强。再次,深入探讨股票期权激励强度问题。提出股票期权激励强度系数和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系数在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中具有显着的影响,即竞争性对股票期权激励的长期绩效起决定作用并通过股票期权激励强度对同行业经理人市场竞争压力进行刻画,发现激励强度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更显着,在牛市阶段激励效果要好。最后,将市场因素纳入激励契约设计和操作过程。首先,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盈利性与成长性两个维度挖掘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收入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发现: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关键因素各有差异,但总体上,控制人持股比例、激励强度、激励时机选择等因素是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收入的关键因素,即内生性对股票期权激励的长期绩效起决定作用。然后,运用分形理论对股票市场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这进一步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效果跟股票行情有很大关系。基于此,从股票期权激励规范性与资本市场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实施与完善股票期权激励的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胡斌[9](2012)在《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业委托—代理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使代理人在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股票期权制度经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多年实践,被认为是解决经理人长期激励问题,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及《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股票期权制度的宏观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更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及指导方针。然而,纵观近年来美国中小企业爆发的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我们逐渐意识到这项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应该理性地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的改进,重点研究导致其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内在缺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更深入地掌握股票期权制度的精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股票期权制度,因此,研究股票期权制度无论是在时效性上、还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富意义的选题。本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其次介绍了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然后介绍了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接下来探讨了国外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之后是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模型体系的建立,包括模型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型指标选取和建立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案例分析;同时探讨了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方案的设计;最后是完善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建设的建议。主要包括: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和加强信息披露等主要内容。

王烨[10](2011)在《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文中研究指明以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两个文件的颁布为标志的股权激励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改革进程中继年薪制后又一重大举措。基于我国国资控股公司一直存在的高管长期激励不足问题,股权激励改革被市场各方视作是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提高公司价值的重要之举。并且,这次股权激励改革是在股权分置这一根本性市场制度环境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上推进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制度的改革。因此,其实施效果备受关注。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股权激励的必要性源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而股权激励有效性则取决于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和制度环境的配套和完善。与西方成熟市场不同,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转型经济中的新兴市场。在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资控股是证券市场的普遍现象,从而,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是转型经济中的我国国资控股公司的基本治理特征,这与美国等西方成熟的股权激励实施的制度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内部人控制使得股权激励成为必要,但股权激励也可能会由于“内部人寻租”问题而难以有效;政府干预如高管的行政任命等既能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抑制内部人控制,但却会因为公司目标的多元化而削弱股权激励有效性。我国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特征对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有何影响?政府干预怎样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如何从制度上保证股权激励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机制,而不会沦为代理问题的来源?是摆在监管层、学术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国内有大量文献基于高管持股对股权激励的价值效应进行了检验,但是,少有研究关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治理特征特别是政府干预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而这恰恰可能是影响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本文以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以来截至2010年8月31日期间已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的选择、股权激励强度和股权激励效应三个方面,对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用以下方法对政府干预程度进行度量:即根据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06)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的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政府干预指数——这是一种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研究中国各地区的制度环境,并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是否为国资最终控股”以及“国资终极控股权比重”作为政府干预程度的进一步刻画。本文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更不倾向于选择股权激励;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越强,国资控股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可能性就越小;国资控股权比重越高,国资控股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概率就越小。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影响了国资控股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的选择,使得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初始选择环节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授予的股权激励份额较少,激励强度较弱。而且,公司授予高管层的股权激励份额,随着其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的增强而减少,即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越强,国资控股公司授予的股权激励强度就越弱。此外,国资控股公司授予的股权激励份额与国资控股权比重呈负相关,国资控股权比重越高,国资控股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强度就越弱。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不仅削弱了国资控股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意愿,而且抑制了国资控股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在股权激励效应方面,检验结果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国资控股公司比没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不仅有更高的市场价值,而且还有更好的会计业绩;然而,政府干预对股权激励效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越大,国资控股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应就越小。也就是说,对于国资控股公司来说,政府干预弱化了其实施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不仅对国资控股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削弱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这意味着,要想提高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解决国资控股公司经营者长期激励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完善各种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更需要改善政府治理,约束政府对国资控股公司的过多干预;引进市场化用人机制,改革政府对国资控股公司高管的行政任命制,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经理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理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3.2 管理层薪酬水平和管理层薪酬差距的测度
        1.3.3 管理层薪酬的决定因素
        1.3.4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效应
        1.3.5 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效应
        1.3.6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管理层薪酬激励
        1.3.7 简要评析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
        1.4.2 管理层薪酬结构
        1.4.3 股权激励
        1.4.4 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之处
2.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不完全合约理论
        2.1.4 企业家理论
        2.1.5 市场竞争结构理论
    2.2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3.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理论分析
    3.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多角度的审视
        3.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3.1.2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理论的拓展
        3.1.3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理论的拓展
        3.1.4 不同竞争模式和股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分析
    3.2 基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3.2.1 经济个体及经济行为的前设条件
        3.2.2 经济个体的效用需求及资源配置
        3.2.3 经济个体的生产劳动过程
        3.2.4 经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
        3.2.5 模型求解
        3.2.6 理论模型的讨论
    3.3 基于双寡头竞争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理论模型
        3.3.1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3.3.2 基于工资和产量奖金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3.3.3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递减
        3.3.4 基于工资和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规模报酬不变
        3.3.5 理论模型的讨论
    3.4 理论研究结论的经验检验思路
4.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4.1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4.1.1 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回顾
        4.1.2 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历史变迁
    4.2 我国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4.2.1 数据和变量的说明
        4.2.2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薪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基于上市企业管理层个体薪酬汇总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现状
        4.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股权激励
        4.3.2 我国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描述性统计
5.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效应
        5.1.1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效应
        5.1.2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差距的影响效应
        5.1.3 我国上市企业及国有企业管理层奖金激励的影响效应
    5.2 非上市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影响效应
        5.2.1 管理层薪酬水平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和利润的影响效应
        5.2.2 管理层薪酬差异及变化对各地区国有企业营收、利润增速的影响效应
6.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案例分析
    6.1 中央国企子公司的员工持股激励方案试点分析
        6.1.1 试点企业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特征
        6.1.2 股权激励试点企业的激励效应
    6.2 万华化学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6.3 云南白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6.4 昆明制药的管理层薪酬激励案例分析
    6.5 案例分析的启示
7.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总结
        7.1.1 关于理论分析内容的总结
        7.1.2 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的实证分析总结
        7.1.3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改革案例分析总结
    7.2 研究结论
        7.2.1 理论层面
        7.2.2 实证分析层面
        7.2.3 案例分析层面
    7.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中国药企期权激励的经济学后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股票期权的作用机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不足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股票期权激励文献的主要观点
        2.1.2 国内股票期权激励文献的主要观点
        2.1.3 中美期权激励文献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和激励理论
        2.2.3 公司剩余索取权理论
    2.3 理论模型
        2.3.1 资产选择中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2.3.2 股票期权激励的传导机制
第三章 期权理论和实证模型
    3.1 独立董事与企业期权激励
    3.2 公司规模与企业期权激励
    3.3 高管特征与企业期权激励
    3.4 期权设定与企业高管激励
    3.5 理论和实证模型小结
第四章 中国医药行业和医药股的期权激励
    4.1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4.2 医药公司的“并购潮”和“上市潮”
        4.2.1 药企并购融资速度加快,创新药迎来发展机遇期
        4.2.2 科创版助力生物制药行业
        4.2.3 生物医药公司港交所排队上市
    4.3 医药股期权激励计划
        4.3.1 医药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4.3.2 医药行业薪酬
        4.3.3 医药行业期权激励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设计
        5.1.1 变量定义
        5.1.2 实证分析假设
    5.2 数据来源和整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被分析药企的筛选、纳入排除标准
        5.2.3. 面板数据的数据构造
    5.3 药企期权激励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3.1 数据预处理
        5.3.2 回归系数计算
        5.3.3 回归结果讨论分析
    5.4 宏观因素及行业状况对期权激励的影响
        5.4.1 宏观因素对期权激励的影响
        5.4.2 行业因素对期权激励的影响
    5.5 公司特征对期权激励的影响
        5.5.1 公司规模
        5.5.2 高管年龄
        5.5.3 高管薪酬
        5.5.4 企业性质
        5.5.5 独立董事占比
    5.6 期权激励设计对期权激励的影响
        5.6.1 授予期限
        5.6.2 授予条件
        5.6.3 激励的期权占总股本比例
        5.6.4 激励对象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行权条件中引入行业指标
    6.2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2:新入职优秀员工应加入激励对象
    6.3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3:适度控制激励期限
    6.4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4:建立综合全面的业绩指标体系
    6.5 针对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和政策建议
    6.6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证分析的面板数据来源----原始数据如下表
致谢

(3)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控制权收益
        1.4.2 控制权转移
        1.4.3 控制权安排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剩余权利
        1.5.2 内部人和内部人控制
        1.5.3 人力资本产权和非人力资本产权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数据来源和处理
        1.6.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企业合约的结构和权利安排
    2.1 企业的合约属性
    2.2 委托代理合约中的两权分离
        2.2.1 两权分离及其后果
        2.2.2 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
        2.2.3 委托代理合约的所有权结构
    2.3 企业合约中的权利分配
        2.3.1 不完备性
        2.3.2 事前的权利安排
        2.3.3 事后的权利安排
        2.3.4 所有权结构
    2.4 控制权合约中的权利安排
        2.4.1 控制权的来源
        2.4.2 第一和第二代控制权理论
        2.4.3 控制权安排的层次
3 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
    3.1 共享收益与私人收益
    3.2 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
    3.3 大股东的控制权私利
    3.4 实证研究
        3.4.1 国内外关于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溢价法的缺陷及改进
        3.4.2 影响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因素
        3.4.3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3.4.4 实证结果
4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转移
    4.1 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4.1.1 董事会的控制权收益
        4.1.2 管理层的控制权收益
    4.2 控制权转移行为
    4.3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一: MBO
        4.3.1 形成机理
        4.3.2 管理层收购的实现机制
        4.3.3 中国MBO的融资障碍及解决途径
    4.4 控制权转移路径之二: 合谋
        4.4.1 形成机理
        4.4.2 实现机制
    4.5 控制权转移的案例研究
        4.5.1 国美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权之争
        4.5.2 万科与宝能的控制权之争
5 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侵占与治理
    5.1 内部人控制问题
        5.1.1 管理层多元化经营掩饰隧道行为
        5.1.2 大股东占资
        5.1.3 大股东和董事会扭曲红利分配
        5.1.4 公司高管对资产的控制
    5.2 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方案
        5.2.1 股权激励
        5.2.2 报酬激励
        5.2.3 控制权激励
        5.2.4 其他激励
    5.3 数学模型分析
        5.3.1 公司高层的股权和报酬激励
        5.3.2 大股东的股权激励
    5.4 实证研究
        5.4.1 理论基础
        5.4.2 样本选取和研究设计
        5.4.3 实证结果
6 结语
    6.1 结论与启示
    6.2 未来研究方向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五、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代理成本理论
        四、行为金融理论
    第二节 期权定价理论
        一、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
        二、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定价方法
        三、B?S期权定价方法
        四、有限差分方法
    第三节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一、股权激励的信息量及原则
        二、股权激励投入效果与产出效果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股权激励的发展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基本模式及特点分析
        一、股票期权模式
        二、限制性股票
        三、股票增值权
        四、股权激励模式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法则
    第四节 行权定价现存的问题及改进
        一、相关条例中有关行权价格修订前后的对比
        二、股权激励行权定价中的现存问题
        三、行权定价研究的改进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权价格、努力程度与风险承担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经典委托代理模型
        一、模型假设和参数设定
        二、已有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引入股权激励项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一、模型改进的思路
        二、模型假设
        三、参数的设定
        四、博弈模型分析
    第三节 经典模型和改进模型结果对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权激励行权定价模型与测算运用
    第一节 现有的行权定价方法
        一、固定价格定价法
        二、基于EVA的相对业绩可变价格定价法
    第二节 单指数化行权定价模型
        一、单指数期权行权定价模型
        二、单指数相对化期权定价
    第三节 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股票价格的指数化分解
        二、指数化定价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参数对行权价格的影响规律分析
        一、相关系数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二、无风险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三、股票价格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四、指数波动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五、股票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六、指数红利率对于指数化行权价格的影响
    第五节 定价公式的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公式
        二、△值的对比分析
        三、关于指数相关性的新的敏感性指标
    第六节 多指数行权定价模型
        一、多指数绝对定价模型
        二、多指数相对定价模型
    第七节 多种定价方法的实例结果对比
        一、实例回顾
        二、实例结果计算与输出
        三、结果分析
        四、实例启示
        五、相关系数对多指数定价的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权定价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二、行权价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行权价格的构建、激励效果指标的选取与控制变量的设定
    第二节 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一、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二、确定价等价分析
        三、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
        四、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
        五、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六、回归结果分析
    第三节 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二、盈余管理的计算
        三、行权价格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模型稳健性说明
    第四节 行权价格与公司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一、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二、模型选择
        三、行权价格与创新能力的回归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例
    第一节 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
        一、科大讯飞公司概况
        二、科大讯飞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三、股权激励期权数量及行权价格的调整办法
    第二节 指数化行权定价的改进与对比
        一、行权价格指数化改进的原因
        二、指数化定价的参数计算
        三、指数化行权价格表现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一、已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项目
附录
    附录A:敏感性分析(R程序)
    附录B:单指数、多指数分析(R程序)
    附录C:行权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及内生性检验(STATA)
    附录D:盈余管理(参与行业特征回归方程的行业、年行业样本数)
    附录E:盈余管理计算(R程序)
致谢

(5)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经营管理者与经营管理者制度
        二、职业经理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二节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诞生及成长期(1841年—1925年)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快速发展期(1925年—20世纪60年代)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三节 契约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职业经理人与法律契约
        二、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契约治理
        三、法人治理与职业经理人
        四、社会心理契约治理
    第四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职业经理人与“委托-代理”成本
        二、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制度设计
    第五节 产权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激励
        二、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监督
    第六节 人力资本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源特征
        二、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分类
        三、职业经理人的选聘
    第七节 公司治理理论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企业发展初期的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八节 小结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优势在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及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缺陷在于委托—代理风险
        四、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核心是建立以契约化为核心的责权利体系
        五、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在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实践
第二章 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职业经理人层级与职能不断细化
        二、采用从企业内部为主的选拔培养方式
        三、采用以出资人和市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四、建立以中长期激励为主的薪酬和激励制度
        五、采用以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
    第二节 国外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具体实践
        一、法国电力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二、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三、美国国际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四、通用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以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为支撑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以良好的职业经理人文化为基础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
第三章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和实践
    第一节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一、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二、家族型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三、创业型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与存在困境
        四、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
    第二节 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
        一、地方改制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
        二、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典型案例
        三、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主要特点
        四、地方改制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方向
    第三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的比较
        一、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动机的比较
        二、职业经理人选拔与培养的比较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问题的比较
第四章 职业经理人与中央企业发展
    第一节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度的历史回顾
        一、探索及过渡阶段
        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厂长负责制
        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五、分级管理模式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范围、特征和角色定位
        一、中央企业内涵界定
        二、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三、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范围及角色定位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中央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推动中央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加强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推进中央企业市场化、国际化的现实需要
第五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及问题解析
    第一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的模式和建设的经验
        一、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模式
        二、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经验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案例分析
        一、华润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二、宝钢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中粮集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问题解析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二、官本位及行政化管理问题
        三、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形式问题
        四、薪酬分配和激励市场化问题
        五、“能上难下”、“能进难出”问题
        六、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问题
第六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第一节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的定义
        二、胜任力素质要素
        三、经典胜任力模型
        四、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步骤
    第二节 职业经理人胜任素质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中央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模型构建
        一、构建路径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三、中央企业高级经理人胜任力模型
    第四节 中央企业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一、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二、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中央企业经理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第七章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本设计
    第一节 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要求
        一、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二、中央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路径
    第二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选聘
        一、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聘任制
        二、创新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
        三、改进完善市场化选拔任用方式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的契约化管理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聘任协议制度
        二、实行职业经理人业绩合同管理
        三、完善薪酬分配和激励政策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培养与开发
        一、注重提高职业经理人的政治素质
        二、着力提升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
        三、探索实行总经理继任计划
        四、大力营造职业经理人文化
    第五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风险管理
        一、着眼于降低契约风险,强化契约约束
        二、着眼于降低执业风险,完善内部监督
        三、着眼于降低信用风险,引入社会监督
        四、着眼于控制执业风险,引入“风险抵押金或执业风险金”及“信用披露”机制
    第六节 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退出机制
        一、建立以契约为基本遵循的退出机制
        二、探索建立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交流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
    第七节 正确处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
        一、明确党管干部原则在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定位
        二、创新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对研究结论的进一步说明
    第二节 推进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的董事会
        二、强化相关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
        三、加快研究制定薪酬激励及约束保障方面的政策
        四、加强国有企业功能界定,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五、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
        六、完善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政策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致谢

(6)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界定
        一、竞争性国有企业
        二、经理人
        三、激励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研究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关系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的基础
        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三、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放权让利与精神激励
        一、放权让利改革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两权分离与承包经营责任制激励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年薪制激励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国资监管与管理层持股激励
        一、国资监管阶段
        二、激励方式分析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第一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经理人分类激励
        二、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
    第二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现状分析
        一、经理人具有双重身份
        二、政治晋升激励
        三、薪酬福利激励
        四、在职消费激励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
    第三节 竞争性国有企业经理人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二、经理人双重身份未有效解决
        三、薪酬与企业业绩未有效挂钩
        四、中长期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五、政治监督与约束的作用有限
        六、缺乏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
        一、经理人角色和职能分析
        二、经理人的需求分析
        三、经理人的人性假设与行为分析
    第二节 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构建
        一、经理人激励的逻辑
        二、经理人激励理论框架
    第三节 基于大样本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分析
        四、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案例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取
        二、案例选取与背景分析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治理与选聘制度
        二、薪酬与中长期激励
        三、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四、约束与退出机制
    第三节 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构建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经理人选聘制度
        一、公司治理制度
        二、经理人身份转化与选聘制度
    第二节 契约化的薪酬激励
        一、经理人薪酬契约
        二、经理人薪酬结构
        三、经理人绩效评价
    第三节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理人股权激励
        一、股权激励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二、股权激励的实施原则
        三、股权激励模式及其选择
        四、股权激励授予额度
        五、股权激励行权时效与业绩考核
    第四节 事业平台与精神激励
        一、事业平台激励
        二、声望和荣誉激励
        三、肯定与赞赏激励
        四、控制权激励
    第五节 经理人约束与惩戒机制
        一、市场声誉及法规制度约束
        二、自我道德与企业文化约束
        三、市场化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经理人激励的保障条件
    第一节 建立市场化的经理人用工制度
        一、优化岗位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
        二、规范劳动关系并妥善安置富余经理人员
    第二节 建立以业绩评价为主的人事制度
        一、创新组织结构并搭建事业平台
        二、建立科学公正的奖惩机制
    第三节 建立有效激励的利润分配制度
        一、建立经理人岗位责任薪酬制度
        二、加大对经理人的货币激励力度
    第四节 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一、转变重官轻商的传统观念
        二、建立完备的经理人信息库
        三、加快对经理人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第五节 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一、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二、建立健康稳定的股票市场
        三、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与贡献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3.2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内部人控制理论
        2.1.3 风险补偿理论
        2.1.4 激励理论
        2.1.5 剩余索取权理论
        2.1.6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2.1.7 利益趋同假说与壕沟效应假说
    2.2 文献回顾
        2.2.1 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
        2.2.2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2.2.3 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
        2.2.4 股权激励与投资效率
        2.2.5 产权配置对股权激励效应的影响
    2.3 结论与启示
3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激励效应分析
    3.1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1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结构特征
        3.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财务特征
    3.2 股权激励分析
        3.2.1 股权激励的动因机理和动因类型
        3.2.2 股权激励的模式与设计
        3.2.3 我国股权激励的宏观影响因素
    3.3 产权配置对股权激励影响
        3.3.1 股权属性
        3.3.2 股权集中度
        3.3.3 股权制衡度
    3.4 股权激励效应分析
        3.4.1 公司价值
        3.4.2 盈余管理
        3.4.3 企业创新
        3.4.4 投资效率
    3.5 结论与启示
4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公司价值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4.1.2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
        4.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4.3.2 多元回归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4.4 结论与启示
5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盈余管理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5.1.2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对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5.3.2 多元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结论与启示
6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企业创新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6.1.2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
        6.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6.3.2 多元回归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结论与启示
7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投资效率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股权激励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7.1.2 股权激励、产权配置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
        7.2.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7.3.2 多元回归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4 结论与启示
8 相关政策建议
    8.1 完善外部市场
    8.2 完善政府与行业监管制度设计
        8.2.1 完善申报与审核的相关规定,注重引导性建议与强制性规定相结合
        8.2.2 把握各类激励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实现基于关键时点的动态控制
        8.2.3 健全股权激励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
        8.2.4 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会计处理规定,引导突出股权激励的激励功能
    8.3 建立和完善公司高管激励方案评价标准
        8.3.1 科学设定业绩评价指标
        8.3.2 合理设定股权激励门槛
        8.3.3 合理设定股权激励强度
9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局限性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概念界定
        1.3.1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1.3.2 股权激励
        1.3.3 股票期权激励
        1.3.4 激励收入
        1.3.5 价值创造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1 研究内容
        1.5.2 全文章节安排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价值创造理论
        2.1.4 企业契约理论
    2.2 股权激励契约设计
        2.2.1 股权激励契约的由来
        2.2.2 股权激励模式及其特点
        2.2.3 股权激励对象及其分布
        2.2.4 股权激励条件及其设置
    2.3 股权激励模式的发展演化
        2.3.1 股权激励制度环境的发展历程
        2.3.2 探索、酝酿阶段的主要股权激励模式
        2.3.3 发展阶段的主要股权激励模式
        2.3.4 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演化分析
    2.4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2.4.1 国外相关文献述评
        2.4.2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价值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证
    3.1 全流通时代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
    3.2 股票期权的特点及其激励机理分析
        3.2.1 股票期权的特点
        3.2.2 股票期权激励的作用机理分析
    3.3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的理论分析
        3.3.1 股票期权激励对股东价值创造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平衡协调关系理论分析
    3.4 股票期权激励对股东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证研究
        3.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4.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3.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相关文献述评
    4.2 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4.2.1 研究样本与指标选取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4.3.1 研究样本
        4.3.2 变量设计
        4.3.3 模型构建
        4.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形市场下股票期权激励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5.1 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3 多重分形程度的量化分析
    5.2 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协调机制研究
    5.3 给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2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相关理论综述
    2.1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2.1.2 股票期权的定义
        2.1.3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含义
    2.2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管理激励理论
    2.3 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
        2.3.1 股票期权的正效应
        2.3.2 股票期权的负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现状分析
    3.1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总体状况分析
    3.2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3.2.1 没有明确股票期权激励的受益对象
        3.2.2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3.2.3 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
        3.2.4 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3.3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
        3.3.2 市场方面的障碍
        3.3.3 思想认识方面的障碍
    3.4 本章小结
4 国外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先进经验
        4.1.1 具体内容
        4.1.2 效果分析
    4.2 日本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先进经验
    4.3 国外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4.3.1 应该先从高科技公司入手逐步推行
        4.3.2 选择合理的考核指标
        4.3.3 不断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实践中的实施
    4.4 本章小结
5 建立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模型体系
    5.1 模型构建的指导思想
    5.2 模型指标选取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股权激励"9D"模型
        5.2.3 指标选取
    5.3 模型建立
        5.3.1 专家小组建立
        5.3.2 指标权重判定
    5.4 模型修正
        5.4.1 动态股权激励模式
        5.4.2 动态股权激励应用
    5.5 模型应用
        5.5.1 应用公司基本情况
        5.5.2 模型判定
    5.6 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方案的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完善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建设的建议
    6.1 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6.2 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
    6.3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6.4 完善业绩评价体系
    6.5 加强信息披露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发现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股权激励效应: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关于股权激励效应的争议与检验
        一、作为解决代理冲突手段的股权激励
        二、作为代理问题来源的股权激励
        三、简评与启示
    第二节 国内关于股权激励效应的研究
        一、规范性的探讨
        二、高管持股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
        三、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实证检验
第三章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高管人员持股阶段
    第二节 “变通”股权激励的探索阶段
        一、“变通”股权激励的探索历程
        二、“变通”股权激励的方式
    第三节 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阶段
        一、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之改善
        二、实施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之消除
        三、股权激励现状之考察
第四章 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资控股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
        一、国资控股与政府干预
        二、国资控股与内部人控制
        三、国资控股、控制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特征
        四、国资控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特征
        五、国资控股、高管的行政任命制与经理人市场
    第二节 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股权激励内在机制剖析
        二、国资控股、政府干预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章 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的选择——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说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第二节 检验结果及分析: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选择
        一、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稳健性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总结
    第三节 检验结果与分析: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强度
        一、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稳健性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总结
第六章 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效应——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说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第二节 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改变政府干预度量方法的进一步回归分析
        三、改变因变量度量方法的进一步检验
        四、研究结论与总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四、经理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 ——“分类”和“混改”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D]. 朱春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中国药企期权激励的经济学后果及影响因素分析[D]. 姜岚.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安排和攫取[D]. 张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合约行权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何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中国中央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研究[D]. 任永强. 武汉大学, 2016(01)
  • [6]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D]. 童露. 云南大学, 2016(12)
  • [7]股权激励、产权配置与激励效应研究[D]. 何世文. 南京大学, 2015(05)
  • [8]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D]. 柴曼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9]中小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D]. 胡斌. 浙江大学, 2012(07)
  • [10]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有效性[D]. 王烨. 南京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经理人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