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粕出口遭遇竞争对手

中国豆粕出口遭遇竞争对手

一、中国出口豆粕遇竞争对手(论文文献综述)

申婧[1](2021)在《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大约为3100万吨,其中豆油的消费量约为1600万吨,占整个国内食用油消费的一半以上。而近年来,大豆的生产一直受到了土地资源的限制,导致大豆产量增长有所缓慢,无法满足食用需求。供需缺口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选择进口大量国外转基因大豆,但是由于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大豆油并不为国内多数消费者接受,导致市场份额逐步下降。XF公司是B市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之一,曾获得“B市农产品加工100强企业”,主要是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出豆粕和转基因大豆油。在食用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通过营销策略优化管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寻找到转基因大豆油的市场生存之道,是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XF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针对该企业在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再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该企业营销的外部、内部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7Ps策略和服务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服务过程和有形展示七个方面对XF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进行了系统设计与优化。最后提出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这对于该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与XF公司类似的包装食用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提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刘蔓华[4](2020)在《HD猪饲料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饲料工业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我国的饲料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牧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并一直稳步向上发展。与此同时,行业内的竞争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战使得饲料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起伏不定,,各方面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国家对饲料行业的政策要求不断加强。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自北向南大面积爆发,来势汹汹,席卷全国,致使我国生猪存栏量出现断崖式减少,作为与养殖行业上下游关系的饲料行业,呈现出“猪弱禽强,水产反刍快涨”的现象。相比综合性饲料公司,专业性猪饲料公司在此次疫情下,影响巨大,其中不乏部分猪饲料公司直接停工停产。所以,专业性猪饲料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竞争优势,如何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如何制定竞争战略以适应新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专业性猪饲料公司在新形势下做出战略选择,同样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D猪饲料公司作为一家专业性猪饲料公司,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拟以HD猪饲料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HD猪饲料公司如何在新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下,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竞争战略,增加HD猪饲料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帮助HD猪饲料公司度过“后非瘟时代”危机,从而增加公司的销量和盈利能力。本文以蓝海林教授所着的《企业战略管理》一书作为本文框架结构的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叙述国内外对战略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调研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对HD猪饲料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做出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外部环境分析中,文章主要运用PEST分析方法就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做出分析,以及饲料行业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了HD猪饲料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在HD猪饲料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中,文章主要是就HD猪饲料公司的现行战略、公司资源以及公司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HD猪饲料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分析HD猪饲料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为后文竞争战略的方案制定打下基础。在HD猪饲料公司竞争战略方案选择部分,文章整合SWOT分析的四种战略选择,通过对比,提出了ST战略实施选择,并根据HD猪饲料公司的定位和目标,在竞争战略方面,采用低成本聚焦战略,建议性提出适合HD猪饲料公司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及公司的战略运营的实施保障,从而帮助HD猪饲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通过对HD猪饲料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对企业整体的梳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困惑、期待对所有处在饲料行业的专业性猪饲料公司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清晰而准确的定位企业自身,以便制定长远战略高度。

陈世坤[5](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是全球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在世界粮食市场具有充分话语权,而我国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举一动也足以影响大豆交易体系,中美两国之间的大豆贸易对全球大豆贸易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两国的大豆贸易依存关系十分紧密,但2018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中国为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在贸易摩擦升级的同时,我国的大豆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中美之间大豆贸易数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论文主要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环境下价格波动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结合国际大豆贸易格局的基本情况,利用世界大豆贸易数据形成了全球大豆贸易网络图,最终得出运输成本是决定全球各国间大豆贸易对象选择的重要依据的结论。然后从中美大豆贸易发展历程出发对我国大豆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国内大豆自给率低、严重依赖进口和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剧烈三个角度阐述为何我国大豆贸易在全球贸易市场中不占优势。随后根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分析不同时期展现出的两国大豆贸易特征总结出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经济、贸易和政治三方面因素,经济因素方面有:我国外贸经济发展水平因素、转变我国大豆贸易格局的需要;贸易因素主要为:关税、汇率等贸易壁垒因素和国际间运输成本因素,以及特朗普的政治需求的政治因素。之后利用回归模型,明确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价格会有影响,系统分析了影响机制,强调了汇率作为主要影响手段对我国大豆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最后分析得出贸易战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大豆市场价格,但影响程度有限,可以通过相应政策来减少大豆产业发展的损失。在明确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后,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角度和互联互通国际市场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大豆贸易发展前景,从政府、社会和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陈元春[6](2020)在《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国力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反复的对中国进行指责,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中国具有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并且要求对双边的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大豆作为我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在加入WTO以来,进口量不断攀升,在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有重要作用,重新对我国大豆贸易进行审视在谈判中有积极作用。本文站在全球大豆贸易的高度来分析中国的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中国进口了绝大多数的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国生产了绝大多数的大豆,但是美国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支配地位不仅体现在种子,生产,贸易,加工等方面,更体现在金融,补贴,贸易规则的制定上。综合来看,这些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实力,也体现了美国寻求更进一步支配地位的愿望。因此研究中国的大豆贸易离不开这个大的环境。本文首先对有关贸易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标准贸易模型,再到新贸易理论等,通过梳理可以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消费对世界大豆及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刻画。最后运用劳伦斯指数,进口商品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GL指数,Bruekhart指数,HIT指数等指数对我国大豆的国际贸易进行了量化。研究表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我们不仅在国际没有优势,就是在国内优势也不十分明显;我国的大豆进口量逐年创新高。由于影响贸易的因素很多,并且分为可以量化和不可以量化的,本文在第四章运用面板数据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研究认为,两个国家的GDP和人口数,人均大豆消费量,汇率,国内外的大豆价格差,距离对大豆的贸易有显着的影响,其中GDP对大豆贸易有正向影响,距离对大豆的贸易量成反比关系,汇率的回归结果是正值,说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通货膨胀率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中国大豆的市场价与美洲三国的价格差对大豆贸易的影响并不显着,人口对大豆贸易量的影响也是负值,人均大豆消费量是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不可以量化的因素对大豆的国际贸易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究竟哪些因素有很重要的影响呢?这个要结合中国所处的贸易大环境说起,中国的贸易环境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下从事的国际贸易,美国的政策指向性对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农业的政策目标是支配农产品的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合适的补贴和提高农场主的收入,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本文后续的写作将按照这个指向性研究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价格是经济的核心变量,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资源的流向,这也是美国支配贸易的一种手段,因此第五章开展对大豆定价权的研究。本章创新性的提出如下公式:期货价格=市场价格+中间商平均利润+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则:期货价格=市场价格*(1+中间商平均利润率)+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我们在这里设定中间商的平均利润率是恒定的,约等于10%,因为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保持超额利润,那么不断的资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或者亏损,那么就会不断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最终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一定是平均利润率。同时,农产品市场是近似完全竞争市场,大豆的市场价格是在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那么从理论上讲大豆的CBOT价格也应该是均衡的,这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大豆CBOT期货价格存在操纵行为。同时本文又设计了期货-成本(双重)价格加成差和期货-市场价格差两个指标对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了判定。第六章分别对中美两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定,并且将中国主要大豆的省份运用DEA法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自改革开放以来呈下降趋势,美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以3-4年为周期进行增长。对中国各省大豆的管理无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各地相差极大。在对中美大豆农业支持政策研究的第七章,研究表明,中国对农业的整体支持没有超过中国承诺的WTO上限,但是已经非常的逼近上限;美国对大豆的支持自从2004年以来没有超过美国承诺的WTO上限;对大豆而言,中国政府对大豆提供的大量补贴对大豆产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第八章则研究了中国大豆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大豆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福利波动非常明显,但是总的福利是正向的。中国进口大豆总能给中国带来福利改善。本文整体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贸易是在以“二战”以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下进行的,美国通过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获得优势,又通过操弄定价权不仅长期获得了超额利润,而且大幅减少了补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中国来讲,应该在目前的这个框架下,结合大豆供给安全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尽力参与具有定价权的期货市场交易;根据定价理论,据理力争最大化的运用WTO规则寻求最大的补贴额度,在国内则寻找效率最高的补贴数额;由于我国大豆进口的集中度很高,对供给风险也要做好相应的预判。

胡月[7](2020)在《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品的追求早已从解决温饱向多元化、营养化、安全化的模式转变。而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原料,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粮油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的飞速发展,当前该市场的消费规模达到3500万吨左右,国内具有规模的油脂加工企业达数千家。本文以J公司餐饮包装油为对象展开研究。J公司作为中粮集团旗下实体工厂,具有相对全面的营销策略体系,但中粮系油品依然是嘉里系油品的跟随者,在营销环节中存在许多的不足。本文结合J公司的销售数据、现阶段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运用SWOT理论分析法分析了J公司的优势(产品的高品质优势、拥有自建码头和巨大的榨油能力、公司产品线完整),劣势(品牌影响力不够强、广告宣传力度不大、产品毛利低),机遇(消费者购买力逐年增强、品牌在抢占市场份额上仍然具有很大机会),挑战(原料上涨带动产品成本提升、买方议价能力强、产品差异化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TP理论分析法制定出J公司的营销优化策略。产品策略:坚持品牌战略为主、多品牌多品种协同发展;对产品进行差异化营销,在京津冀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小众油品,在东北地区大力推广转基因豆油,渗透非转基因产品。价格策略:坚持成本领先战略,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降低可控成本;坚持差异化定价策略,对转基因产品加大补贴力度。渠道策略:大力度挖掘终端客户,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分销商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分销商对于厂商的依赖;聚焦电商客户,继续扩大电商客户范围,培养超级经销商。促销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终端促销,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制定根据地项目;坚持公益营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张细丹[8](2019)在《中国花生制品出口市场势力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是我国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农作物之一,我国主要出口花生种类由原料花生逐渐转向花生制品,显示我国花生出口产业升级。我国花生制品是世界上出口最多的国家,通常市场份额较多的国家具有定价权,但是我国的花生制品出口并没有获得定价权,出口价格低于其他竞争国家。我国花生制品出口市场份额在全球总出口市场份额中比重保持在30%左右,在近几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国花生制品的竞争情况、出口市场势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花生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与主要目标市场国比较究竟是哪一方存在着市场势力,以及根据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来了解影响中国出口市场势力的因素,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在其他花生制品竞争国比较我国并不存在出口优势,无论是生产、加工环节还是出口环节,我国花生制品都没有优势。生产成本不断升高、产品品质低,加工产品种类不齐全、品牌少,出口无序低价竞争等,这些情况造成了我国花生制品在出口时不具有比较优势。其次,在中国花生制品出口日本时,中国不具有出口市场势力,而日本具有进口市场势力;在中国花生制品出口韩国和荷兰时,中国同样不具有出口市场势力,但韩国和荷兰也不具有进口市场势力。再次,对影响花生制品进出口市场势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中国花生制品出口价格中影响因素主要为相关商品、竞争品等因素;日本、韩国和荷兰花生制品进口价格中影响因素主要为相关商品、竞争品、目的地需求偏好等影响因素。最后,为提高我国花生出口市场势力,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提高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花生品质,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牌,提高产业化水平以及出口企业良性竞争等。本文对全球花生进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亚洲、美洲、非洲生产花生较多,而大洋洲、欧洲生产量较少,但欧洲是世界花生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花生品类中,原料花生和花生制品出口较多,花生油和花生粕出口较少。我国花生出口量占总花生总量的10%,我国出口花生品类中,花生制品出口额占所有出口花生品类价值总额的70%左右。我国主要的竞争国家为美国和阿根廷。其中美国以质取胜,而阿根廷以质和价取胜,美国主要是质量优于中国,阿根廷是质量优于中国、价格低于中国,我国与竞争国家在花生生产成本、品种和品质、出口市场、加工程度以及相关政策都存在区别与差距。由于花生产量、消费习惯和距离等问题,我国在某些国家的出口量还是多于美国和阿根廷。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等,其中日本和韩国进口花生制品总量的90%左右都来源于中国,欧洲是世界上花生消费最多的地方,荷兰是欧洲进口中国花生的主要国家之一;所以本文选择日本、韩国以及荷兰作为目标国来研究花生制品的出口竞争力。在对本文SMR模型的理论基础剩余需求弹性进行了分析后,本文将中国花生制品的出口到目标市场国的市场势力利用SMR模型从买方和卖方两个方面联立方程进行测量,并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来实证分析,从而比较买卖双方的市场势力大小。发现中国花生制品出口中在目标市场国都不存在卖方市场势力,韩国和荷兰也不存在买方市场势力,而日本存在买方市场势力。通过对日本花生制品的进口行为分析,发现日本协会在我国统一采购花生制品使得日本进口花生制品拥有较大的议价权。从中国花生制品的影响因素来看,发现主要是原料花生的价格对花生制品的出口价格正相关,所以提高原料花生的价格有利于提高我国花生制品的出口价格。花生出口量并不是出口价格的决定因素。同时通过对花生出口贸易公司的电话访问,发现花生制品的出口并不是主营产品。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提高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花生品质,增加出口种类和品牌,提高产业化水平以及出口企业良性竞争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提升我国花生制品出口条件,提高我国花生制品竞争能力。

唐小青[9](2018)在《C公司豆粕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C公司公司于2004年9月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C公司是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大豆压榨厂,日压榨产能为6000吨大豆,主产品为80%豆粕和20%的豆油。所以,豆粕产品是C公司最主要的产品。经过十几年的经营,C公司豆粕产品的营销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同时,在中国的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豆粕产品的销售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C公司豆粕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可以清晰发现目前豆粕产品营销状况及问题所在,向C公司的领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数据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豆粕产品的营销提出改进意见,帮助C公司攻克现有的营销难题。同时,也为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提供借鉴,具有很强的显示意义。本文从C公司豆粕产品的营销现状着手,阐述目前其豆粕产品的营销现状并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营销环境分析,即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其中微观环境分为竞争对手分析、客户分析和企业自身的SWOT分析,由此得出C公司目前应该采取的战略方向。接下来,为了进一步了解C公司的客户群体和产品定位,本文对C公司做了 STP分析,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产品的定位。综合以上的分析,对C公司的营销策略按照7P理论的模块作出改进,从而为C公司目前状态下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施艺[10](2018)在《我国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际大豆贸易中,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之一,并且曾一度是净出口国。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稳步提升,由于大豆及其产出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并愈发拉大与国内大豆供给量之间的差距,也即国内供给量远无法满足逐年提高的大豆需求量。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6年开始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呈跨越式增长,进口大豆以满足人民逐渐提高的生活需求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我国大豆进口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原料的消费与供给差距不断扩大。综合两方面的趋势来看,企业只能更加关注国际市场以平衡我国对大豆的消费需求量。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需求呈刚性,进口量不断增加,大豆进口的产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等现状都导致大豆进口价格风险巨大,给我国大豆进口企业带来严重打击;且企业在进口大豆过程的每一步都存在着多种风险,国内外市场环境差别较大,如果进口过程中企业不够重视对价格风险因素的管控,就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此,为了有效规避企业在大豆进口时面临的价格风险,增强企业在进口过程中对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管理意识,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企业视角综合运用经济贸易相关原理及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风险相结合等方法,选取2014-2017年历史数据测算理论压榨利润并建立模型,以VaR值和相关指标在不同的置信水平下计算结果为标准评价了我国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程度,并以我国某大型大豆进口公司为案例研究进行价格风险管理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大豆进口企业规避价格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企业应审视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客观分析价格风险:二,完善对进口渠道来源、运输工具的管理;三,建立以多个企业为整体的大豆进口的战略联盟;四,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制,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提高我国大豆进口企业的规避价格风险的能力。

二、中国出口豆粕遇竞争对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出口豆粕遇竞争对手(论文提纲范文)

(1)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市场营销理论
        2.2.2 4P营销理论
        2.2.3 7Ps理论
        2.2.4 市场细分与定位理论
    2.3 相关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SWOT分析
第3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
    3.1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现状
        3.1.1 XF公司概况
        3.1.2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3.2 调查问卷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目标市场调查分析
    3.3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问题
        3.3.1 品牌单一,定位不清晰
        3.3.2 单一低价策略,不利于消费者认知
        3.3.3 渠道结构单一,网络营销发展相对滞后
        3.3.4 宣传力度小,营销人员能力欠缺
        3.3.5 服务标准不明确,服务水平低
        3.3.6 有形展示问题
    3.4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策略问题的成因
第4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社会环境
        4.1.3 经济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4.2.2 市场竞争分析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第5章 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5.1 产品策略优化
        5.1.1 “双品牌”策略
        5.1.2 产品组合策略
        5.1.3 差异化策略
        5.1.4 产品品牌策略
    5.2 价格策略优化
        5.2.1 价格差异化营销
        5.2.2 折扣与折让策略
    5.3 渠道策略优化
        5.3.1 建立多经销商制分销渠道
        5.3.2 建立多渠道分销策略
        5.3.3 网络新媒体的销售渠道
        5.3.4 电商销售模式策略
    5.4 促销策略优化
        5.4.1 人员推销策略
        5.4.2 广告推销策略
        5.4.3 公共关系策略
        5.4.4 销售促进策略
    5.5 人员策略优化
        5.5.1 促销人员策略
        5.5.2 业务人员策略
    5.6 服务过程策略优化
        5.6.1 促销人员服务
        5.6.2 业务人员服务
    5.7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第6章 XF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2 财力保障
    6.3 制度保障
    6.4 质量安全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致谢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4)HD猪饲料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评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战略管理理论
        1.战略管理层次
        2.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二)战略管理相关工具
        1.PEST工具
        2.波特五力模型
        3.SWOT工具
三、HD猪饲料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二)行业环境分析
        1.猪饲料行业的界定
        2.猪饲料行业发展概况
        3.猪饲料行业发展趋势
        4.猪饲料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三)竞争对手分析
    (四)机会和威胁分析
        1.机会分析
        2.威胁分析
四、HD猪饲料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一)公司简介
        1.HD猪饲料公司基本简介
        2.HD猪饲料公司产品结构
    (二)公司现行战略及问题分析
        1.HD猪饲料公司现行战略
        2.现行战略的问题分析
    (三)公司资源分析
        1.硬件资源——有形资产
        2.软件资源——无形资产
    (四)公司能力分析
        1.研发能力
        2.生产能力
        3.资源整合能力
    (五)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方面
        2.工艺和设备方面
        3.业务拓展能力
    (六)优势与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五、HD猪饲料公司竞争战略方案
    (一)SWOT矩阵及战略选择
        1.SO战略
        2.W0战略
        3.WT战略
        4.ST战略
        5.战略选择
    (二)HD猪饲料公司的定位与目标
        1.定位
        2.目标
    (三)竞争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1.三种竞争战略方案分析
        2.战略的实施
六、战略实施保障
    (一)人力资源支持
    (二)细化耕耘企业文化
    (三)金融支持
七、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外贸依存度
        2.1.2 贸易摩擦
    2.2 相关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自由贸易理论
3 国际大豆贸易格局与我国大豆贸易特点
    3.1 国际大豆贸易格局分析
        3.1.1 世界范围大豆贸易情况
        3.1.2 三大大豆制品出口国与世界市场联系
    3.2 我国大豆贸易特点
        3.2.1 国内大豆产量低且出口条件差
        3.2.2 国内大豆严重依赖进口
        3.2.3 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3.3 中美大豆贸易发展历程
    3.4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两国大豆贸易现状
        3.4.1 国内大豆受贸易摩擦影响逐步失去市场
        3.4.2 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出现暴涨后降低
        3.4.3 贸易摩擦加速了中美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4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的定性分析
    4.1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4.1.1 经济因素
        4.1.2 贸易因素
        4.1.3 政治因素
    4.2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影响
        4.2.1 我国迫切需要拓宽大豆进口渠道
        4.2.2 美国大豆在我国市场竞争力持续走高
        4.2.3 贸易战暂停利于美国向我国出口大豆
        4.2.4 我国将加大对大豆补贴力度
    4.3 中方出台反制措施的影响
        4.3.1 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
        4.3.2 美国大豆农场主心理压力大
        4.3.3 美国对我国大豆市场垄断地位被打破
5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变量选择
    5.2 数据来源
    5.3 模型分析
        5.3.1 描述统计
        5.3.2 相关分析
        5.3.3 回归分析
    5.4 结论
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中国大豆贸易发展策略
    6.1 政府层面
        6.1.1 调整我国大豆定价策略,完善大豆期货交易体系
        6.1.2 建立我国大豆进口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6.2 社会层面
        6.2.1 提高社会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与认识
        6.2.2 拓展大豆贸易渠道,寻找新型贸易伙伴
    6.3 企业个人层面
        6.3.1 呼吁改善全球大豆生产的农业环境,降低环境成本
        6.3.2 实现大豆制品的多用途,积极寻找相应替代品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际贸易的概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国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三 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一 绝对优势理论
        二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 要素禀赋理论
        二 里昂惕夫悖论
        三 HOV模型
    第三节 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一 引力模型
        二 引力模型实证应用的定理
    第四节 贸易措施
        一 关税
        二 区域贸易协定
        三 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
    第五节 标准贸易模型
    第六节 新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 相互倾销理论
        三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第二章 世界大豆概况
    第一节 生产
    第二节 加工
    第三节 贸易和流通
    第四节 消费
第三章 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结构
    第一节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进口商品结构相关指数分析
        一 结构变化指数
        二 进口集中度指数
        三 产品分散度指数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一 Bruelhart指数
        二 HIT指数
第四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主要大豆生产国概况分析
        一 巴西农业概况
        二 美国农业概况
        三 中国农业概况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
        一 万有引力模型
        二 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三 实证分析
第五章 大豆定价权研究
    第一节 定价的方法
    第二节 中美大豆价格关系研究
    第三节 大豆期货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一 美国大豆价格分析
        二 中国大豆价格分析
        三 中美大豆价格比较
    第四节 大豆期货市场操纵研究
    第五节 大豆期货价格的几个特点
第六章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第一节 中美大豆生产概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二 美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豆主产省(区市)研究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
        三 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美大豆补贴对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
    第二节 《农业协定》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时承诺
        一 对农业的承诺
        二 对农业支持措施的承诺
    第四节 中国补贴的测算
        一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 农业“黄箱”补贴的测算
        三 农业的单项补贴值和总补贴值
    第五节 美国大豆补贴分析
    第六节 中国对大豆的补贴是否提高了产量
        一 模型和数据来源
        二 大豆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节 实证分析
第八章 大豆贸易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进口大豆的弹性值估计
    第三节 大豆进口福利的长短期分析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技术路径及可能的创新点
        1.3.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3.2 主要技术路径
第二章 相关理论阐述
    2.1 营销理论概念及回顾
        2.1.1 食用油营销理论回顾
        2.1.2 STP理论
        2.1.3 SWOT理论
        2.1.4 营销组合4P理论
    2.2 食用油行业相关名词解释
        2.2.1 油脂加工工艺简介
        2.2.2 包装油与散油
        2.2.3 豆油的级别划分
第三章 中粮集团天津J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国内市场环境分析
        3.1.1 国内食用油情况综述
        3.1.2 中美贸易战对主要原料的影响
        3.1.3 包装油产业概况
        3.1.4 餐饮专用油现状
    3.2 公司运营情况概述
        3.2.1 集团运营情况分析
        3.2.2 J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3.3 J公司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挑战
第四章 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现状分析
    4.1 近年产销数据分析
    4.2 营销渠道情况说明
    4.3 营销存在的问题
        4.3.1 供应链存在缺失
        4.3.2 产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4.3.3 产品营销推广缺少针对性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营销优化方案
    5.1 基于市场调研的STP理论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产品策略
        5.2.1 坚持品牌战略为主
        5.2.2 多品牌、多品种协同发展
        5.2.3 产品差异化营销
    5.3 价格策略
        5.3.1 成本领先战略
        5.3.2 价格差异化营销
    5.4 渠道策略
        5.4.1 加大力度开发终端客户
        5.4.2 配送商向运营商的转变
        5.4.3 聚焦电商客户
    5.5 促销策略
        5.5.1 开展终端促销
        5.5.2 根据地项目计划
        5.5.3 坚持公益营销
第六章 J公司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1 团队组织保障
    6.2 人员与激励制度保障
    6.3 质量安全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花生制品出口市场势力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市场势力相关概念
        2.1.1 市场势力的含义
        2.1.2 市场势力的来源
        2.1.3 市场势力及国际竞争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市场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产品出口市场势力
        2.3.2 出口市场势力影响因素
        2.3.3 市场势力的作用
        2.3.4 市场势力测量方法
第3章 世界及中国花生制品的供求与贸易情况
    3.1 世界花生总体情况分析
    3.2 花生制品世界出口国家分析
        3.2.1 花生制品主要出口国家
        3.2.2 花生制品主要出口市场
    3.3 中国花生制品出口情况及竞争情况
        3.3.1 中国花生制品出口情况
        3.3.2 中国花生制品竞争情况
        3.3.3 中国花生制品出口企业面临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花生制品出口的市场势力分析
    4.1 卖方市场势力与剩余需求弹性分析
        4.1.1 剩余需求弹性和剩余需求理论分析
        4.1.2 剩余需求曲线理论分析
        4.1.3 剩余需求弹性与市场势力的相关关系
    4.2 买方市场势力与剩余供给弹性分析
        4.2.1 剩余供给弹性和剩余供给理论分析
        4.2.2 剩余供给曲线理论分析
        4.2.3 剩余需求弹性与市场势力的相关关系
    4.3 SMR模型及本文SMR模型运用
        4.3.1 SMR模型
        4.3.2 本文SMR模型运用
    4.4 模型检验
        4.4.1 模型的ADF检验
        4.4.2 模型的协整检验
    4.5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1 中日买卖双方市场势力结果
        4.5.2 中韩买卖双方市场势力结果
        4.5.3 中荷买卖双方市场势力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5.1 总结
    5.2 政策建议
        5.2.1 改善花生制品品质
        5.2.2 增加花生制品出口种类与品牌
        5.2.3 降低生产成本
        5.2.4 提高产业化水平
        5.2.5 出口企业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致谢

(9)C公司豆粕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论文相关理论和方法概述
    2.1 经典营销理论
        2.1.1 STP营销理论
        2.1.2 7P营销理论
    2.2 相关分析工具概述
        2.2.1 市场调研分析概述
        2.2.2 SWOT分析概述
3 C公司豆粕产品现有营销策略及存在问题
    3.1 C公司概况介绍
    3.2 C公司豆粕产品的现有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1 产品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2 定价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3 渠道策略及存在问题
        3.2.4 促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5 人员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6 过程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3.2.7 有形展示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4 C公司豆粕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直接竞争对手分析
        4.2.2 客户需求分析
    4.3 C公司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SWOT组合分析
5 C公司豆粕产品的STP分析
    5.1 市场细分
        5.1.1 静态市场细分
        5.1.2 动态市场细分
    5.2 目标市场选择
        5.2.1 差异性目标市场
        5.2.2 集中性营销目标市场
    5.3 市场定位
        5.3.1 根据产品特点及用途定位
        5.3.2 根据使用者类型定位
6 C公司豆粕产品营销策略的改进
    6.1 产品策略
    6.2 基差定价策略
    6.3 分销渠道策略
    6.4 促销策略
    6.5 人员策略
    6.6 有形展示策略
    6.7 服务过程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10)我国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和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与不足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险
        2.1.2 大豆进口价格风险
        2.1.3 价格风险规避
        2.1.4 期货市场与套期保值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价值规律理论(Law of Value)
        2.2.2 供需理论(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2.2.3 风险管理理论(Risk Management Theory)
        2.2.4 套期保值理论(Hedging)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及其规避的研究
        2.3.2 大豆的产业现状与价格风险的研究
        2.3.3 企业应对价格风险的管理与规避研究
        2.3.4 研究评述
3 我国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成因及防控现状
    3.1 供给方面
        3.1.1 产量及进口量
        3.1.2 对外依存度
        3.1.3 天气与气候
        3.1.4 进口来源国
        3.1.5 种子品质与农民成本
    3.2 需求方面
        3.2.1 下游产品
        3.2.2 竞争关系的产品
    3.3 政治与政策
    3.4 运输成本
    3.5 汇率
    3.6 投机
    3.7 偶然事件
    3.8 企业价格风险的防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 大豆进口企业价格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的定义
    4.2 风险评价的方法
    4.3 风险评价指标的设立
        4.3.1 风险评价的指标
        4.3.2 指标数据的选取
    4.4 风险级别的划分
    4.5 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6 评价小结
5 某大豆进口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及启示
    5.1 公司简介
    5.2 大豆贸易流程与价格风险
    5.3 L公司对大豆进口价格风险管理现状
        5.3.1 跨市套利与基差交易
        5.3.2 转单点价的定价模式
    5.4 L公司规避大豆进口价格风险管理模式及应用
    5.5 案例总结
        5.5.1 案例启示
        5.5.2 基于案例分析的企业进口价格风险控制体系设计
6 我国大豆进口企业价格风险规避对策及建议
    6.1 国家层面
    6.2 行业协会层面
    6.3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中国出口豆粕遇竞争对手(论文参考文献)

  • [1]XF公司包装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申婧.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HD猪饲料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刘蔓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D]. 陈世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J公司餐饮包装油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胡月.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中国花生制品出口市场势力及影响因素[D]. 张细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C公司豆粕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唐小青.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10]我国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 施艺.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中国豆粕出口遭遇竞争对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