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出版社近期出书

凤凰出版社近期出书

一、凤凰出版社近期新书(论文文献综述)

曹羽[1](2021)在《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文中研究指明题壁是唐宋时期诗歌的重要传播方式,长安城则给文人的活动交游和题壁诗的创作提供了背景空间。唐长安城题壁诗遍及各坊的寺庙、家宅、衙署、驿站、酒楼等地点。参与创作的诗人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落第举子、无名小吏,主要集中於官员阶层。其内容记载了诗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包括干谒应制、亲友联络、游赏山水等活动,抒发着作者的情爱相思、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是爲唐长安城社会生活的生动史料。

李有为[2](2021)在《庚子事变视阈下女性诗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在晚清的文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一时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目前学界对于庚子事变诗歌的研究不多,只有少量研究男性诗人作品的论文,对女性诗人的诗歌创作有所忽略。事实上,为构建完整而细致的庚子事变文学宏图,女性诗人的诗歌是必不可少的。有鉴于此,便可从女性视角入手,研究庚子事变视阈下女性的诗歌创作,探析家国巨变下女性诗人的生存及创作情况。对庚子事变视阈下女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需在充分占有庚子事变时期女性诗歌创作的文献基础上,对庚子事变时期女性诗歌创作整体概述,重点明晰庚子事变时期女性创作群体分布及其特征、女性诗歌作品的留存、流传及作品数量,掌握庚子事变时期女诗人的处境及生活情况等。对庚子事变时期女性诗歌创作进行重点解析,包括诗歌创作呈现出的群体特征、诗歌内容涵盖的“诗史”特征以及女性视角下的庚子事变,即“女性化”特征,以此全面地展现这些女诗人对诗学观点和时事的敏感度。重点选取女诗人秋瑾,分析对于她在庚子事变视域下的个体遭际与创作维度,展现家国巨变下对女诗人创作的影响,管中窥豹,进而探究庚子事变与诗体演进之一斑。

闫志强[3](2021)在《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文中提出赵翼作为清代卓有成就的史学家和诗人,学界对其史学思想和文献的研究颇具规模,其中又以《廿二史札记》的部分较为充分,而对《陔余丛考》这部四十三卷的学术札记则略显不足。《陔余丛考》作为赵翼的学术札记,其自身的价值在于风俗考论、史书编纂以及其他较为琐碎的考证,这些内容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其对赵翼学术史研究的价值而言,可与《廿二史札记》的对比中显见赵翼的学术路径转向。《陔余丛考》风俗考论的部分主要包括节日、婚俗、丧礼、祠堂、称谓、服饰六个方面。其中称谓部分最为丰富,涉及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称谓、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称谓、以某类人别称为核心的称谓三个方面。以风俗角度来看,《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都有婚俗、称谓、葬礼等部分的考论,对其进行对比的意义较大。关于风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讲,包含典章制度、士人风气等内容。狭义来讲,主要指婚俗、葬礼、称谓等方面。赵翼关于风俗的理解为两者兼而有之,但以狭义为主,故而本文以婚俗、葬礼等内容为重心展开讨论。二书在对比中显现出较多的差异,具体而言,分为在关注的对象上,由《陔余丛考》以日常生活为重心,转向《廿二史札记》以政治生活为重心;在关注的视野上,《廿二史札记》与《陔余丛考》是两种不同“言变”的眼光;在考证方法上,《陔余丛考》重叙述,《廿二史札记》偏评论;从体例与语言特色上看,《廿二史札记》较之《陔余丛考》,具有体例更严谨、语言更精炼的特点;在学术观点表达中,《廿二史札记》比《陔余丛考》更加突出自我话语;在学术思想上,由《陔余丛考》的“复古”思想转向《廿二史札记》关注近代历史的倾向六个方面。《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体现于赵翼对史书繁简、体例、编次、校史等内容的探究。将此部分与《廿二史札记》比较,可显见《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在对文风的重视、补史的意识、求真的史学观上具有相似性,而在论述水准、考论的内容与重心两个方面具有差异性。《陔余丛考》中存在较多对民间信仰考察的内容,然对此的研究还具有较大的空间。《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项羽、关羽、钟馗为代表的个案研究、以江南民间信仰为主的地域性研究两个方面。就其研究特色而言,主要表现为补史的姿态、注重民间信仰的传播、灵活的文献观念。在现有的研究中,赵翼《陔余丛考》经世致用思想少有深入的探讨,从该书内容中关于制度、经济、文论、史书编纂和史事等方面出发,发现其中颇具此思想。比较而言,《廿二史札记》关于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达上更具有深度和技巧,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赵翼史学路径的演变和选择。在学术源流方面,赵翼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与顾炎武的个案对比中,具有表现形式和态度立场的差异性。就整体而言,关于二书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赵翼个人性格与学术阶段变化的互动关系、赵翼在撰写二书时的个人境况不同、史学成长的规律使然三个方面。

王美[4](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许思雨[5](2021)在《“走”“跑”义动词的词汇类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类型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研究词汇的一种方法。它为探索普遍语义结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本文以动词“走”“跑”义概念为研究对象,并用跨语言及方言的对比和语义地图的方法,研究{走}、{跑}的语义场及语义演变,验证现有的一些语言规律、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绪论主要对词汇类型学的研究现状、动词历时演变的研究概况、以及“走”“跑”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正文分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从{走}、{跑}的语义场推演出“走”“跑”的语义演变。上古汉语时期的{走}主要包括“行”“步”“趋/趣”,此时期“走”开始出现词义偏移,从战国时期词义偏移为“行”义;中古汉语时期的{走}主要包括“行”“步”“趋/趣”,此时期“走”的语义偏移逐步加大,弱化了【速度快】义素;近代汉语时期的{走}主要包括“行”“步”“趋/趣”“走”。上古汉语时期的{跑}主要包括“奔”“驰”“走”;中古汉语时期的{跑}主要包括“奔”“驰”“走”,此时期开始出现“跑”,但“跑”为“走兽刨地”义;近代汉语时期的{跑}主要包括“奔”“驰”“跑”,此时期“跑”出现“奔跑”义。分析了构成“走X”构式的语义关系大概分为五种形式,分别为: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联合关系、其他;构成“跑X”构式的语义关系大概分为四种形式,分别为: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其他。第三章运用语义地图的方法,通过跨语言和跨方言的对比,构建概念空间,研究发现二者的语义演变动因主要为结构隐喻,分析出“走”和“跑”的语义功能都有动作相似、状态相似、功能扩展、方向扩展、目的差异五个特点,其中“走”多了时间延展这一特点,印证了“人>物>活动>空间>时间>性质”的隐喻等级具有普遍性。结论通过对“走”“跑”的对比和分析,发现“走”的功能节点多於“跑”的功能节点,“跑”可能是从“走”分离出来的新的字音、字形。

李天野[6](2020)在《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河西陇右原有零散的、以民间交往为主的道路基础上,以地形条件、水文条件、行政区划、军事战略地位等为参考因素,由官方进行开辟、整合,并接续经营,使河陇一带逐步形成了严密便捷的交通网络。两汉河陇地区的交通以武威为界,分东西两段,东段承接了陇山以东由长安出发沿河谷通道而来的四条路线,跨越陇山,而后分南北两道。北道沿六盘山通道经固原、靖远、景泰至武威;南道则又分南北两线,北线经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南线经天水、甘谷、武山、陇西、临洮至兰州,与北线相合。南道经兰州至武威,与北道相合。由临洮或兰州,经民和、湟中、海晏至祁连,此为南道的辅线。河陇西段交通相对东段而言则较为简单,为由玉门关、阳关经敦煌、酒泉、张掖至武威的一条干道。此外,祁连山地区的山谷通道又连接了河陇东段南道辅线与河陇西段的交通,沿河西走廊内部水系向北而行的路线又使河陇西段交通向北延伸至内蒙古高原。两汉河陇交通网络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进行开拓与整合,在昭宣、元成时期走向繁荣,两汉之交出现衰落,东汉初、中期再次复兴,在东汉中晚期走向衰败。在这一交通网络形成的初期,各路线主要发挥着政治、军事功能,在两汉的建设中,其商贸、文化交流功能逐渐凸显,进而实现了多功能复合。一方面,延伸和丰富了两汉时期的整体交通体系,为本地区及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促使中西交通从原有的草原之路体系中脱离而出,对丝绸之路整体的路线选择、经营及对沿线的产业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耿建龙[7](2020)在《中国古典注释学视角下的《辟疆园杜诗注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两朝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总结和反思的时期,注本是中国古代诗歌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形式。本论文选取了产生于明末清初的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分析该注本的注释过程、注释系统、艺术批评、思想阐发和注释理念,由此探究杜甫诗歌在当时的接受情况,管窥明末清初杜诗学的发展。第一章《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过程。结合文献记载,研究注释者顾宸的生平情况,总结了《辟疆园杜诗注解》在注释过程中体现的家族传承和多人参评的特点。第二章《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系统。从校勘文本、编年系地、追溯语源、细读文本、评点鉴赏、作品对读等方面,结合书中的注释实践,梳理该注本的注释体系。第三章《辟疆园杜诗注解》对杜诗艺术与思想的批评阐发。分析了该注本对杜诗诗法的整体认知和具体批评,归纳了该注本在忠君爱国的士人情怀和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等方面对杜甫思想人格的阐发。第四章《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理念。在前文各方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注本以“诗史”理念解读杜诗以及灵活开放的注释态度。

马聪,陈建炜[8](2020)在《“卞孝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冬青老人口述》新书发布会”纪要(上)》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1月22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与凤凰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卞孝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冬青老人口述》新书发布会"在南大文学院活水轩隆重召开。卞先生亲属、弟子,凤凰出版社相关领导、编辑和文学院师生百余人齐聚一堂,深切缅怀一代文史大家卞孝萱先生。参会各位"见而知之者"或回忆各自与先生的交往,或讲述先生的嘉言懿行,或回顾《口述》一书的十年出版历程。卞先生自强奋进的人生历程、勤勉谦虚的治学精神、文史互通的学术追求、提携后进的古道热肠,令在场的"闻而知之

张劲松[9](2019)在《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文中认为义宁州①位于江西西北部,系湘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为江西西北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清以来,宁州战祸不断,其中既有所谓“土贼”窃发,也有明末李自成、清初“三藩”之乱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等战事,州城数次被破,破坏严重。战乱造成人口剧减、土地荒芜。为改变土旷人稀、赋役征收困难的局面,清初康熙年间地方将招徕移民开垦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闽粤及本省赣南等地的移民流寓宁州,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战乱记忆与逐渐形成的资源争夺、文化冲突等使土着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敌外心理,客观上造成了土着集团与客籍移民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雍正三年(1725),清廷批准客籍棚民在宁州成立怀远都,编为四都八图八十甲,分插在六乡,使棚民在政策层面上成为宁州地方合法成员。移民群体在宁州存在的合法化及其发展要求与土着对此的反应,成为清代义宁州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宋至明代的宁州书院总体表现与我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同频,北宋黄庭坚家族的樱桃芝台书院、明代山泉书院等反映了家族势力与官府等在书院建设中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清代得到较好的承续,成为义宁州书院建设中一以贯之的传统。清代义宁州书院高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超过宋元明时期,尤其在晚清时期集中爆发,呈现出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濂山书院的发展中得到官方的持续支持,书院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高度文化认同,位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较高社会地位与影响使这成为义宁州的中心书院。清代义宁州以濂山书院为代表的中心书院与遍布各乡都的乡村书院构建了“核心——外围”的格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书院群。清代义宁州书院在运行中表现出区域特色,在书院群内部存在普遍的文昌神崇拜是书院世俗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科举制度在书院中深刻影响的具体表现,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院群成员几乎都编纂了书院志,志书的体例、内容与传统教育书院有所不同,诗文、讲义等阙如,代之以公移、捐名、契据、章程等。书院志的实质是档案册簿的事实,反映了晚清时期义宁州书院的现实需要与务实风格。奎光书院、培元书院、梯云书院等数所书院由义宁州所特有的(文)会、(文)季等民间组织演变而成,不同于新建书院,建立在会、季基础上的书院高度重视并保留了会、季时期的考课、宾兴等功能,从而使书院的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无田即无院也”,教养相资的优良传统在义宁州书院中得到较好贯彻。为建设书院,在地方官员的支持和有效的社会动员下,义宁州书院获得了广泛的的社会捐助,其内容包括田地、银钱及各种物资等,从而保障了书院膏奖、宾兴花红等各类经费的支出。在捐资活动中,议叙政策、捐户进主、肄业资格与从众压力等成为绅民捐赀书院的动力所在。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丰富了我国书院祭祀活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规制”一词在传统书院语境中主要指书院建筑物的“规模”与“形制’,自1980年代以来,书院研究界创造性地将原主要指建筑物的“书院规制”转换为主要表征“书院功能”与“书院制度”的组成部分,并提出我国书院“教学、祭祀、藏书、学田”四大规制,从而实现了“书院规制”含义的重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功能与章程所反映的史实来看,考课是清代义宁州书院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考课是书院的本质规定,清代义宁州书院几乎都是考课书院,祭祀、学田、藏书等活动均以考课为中心。因此,考课是清代义宁州和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基于对清代义宁州书院考课规制的认识,在书院研究中应形成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道光十九年(1839),客籍士子甘临吉参加濂山书院的甄别考试并被知州录取,嗣后土着以甘氏入籍在后、书院建设在先,要求州宪剥夺其肄业资格,由此引发持续五年之久的濂山书院案。案件经州控、府控、省控,最终在江西巡抚的判决下以甘临吉不准与考书院而告终。伴随着案件的审理与发展,土着集团与移民族群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案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刺激了义宁州书院建设,推动了地方人才培养,同时也加剧了土着与客籍移民之间的对立,书院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义宁州社会的发展,成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安璐[10](2019)在《顾随及其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顾随(1897-1960),晚清民国时期的文人,也是一位博学多长的知识分子。小说、散文、诗、词、曲、书、佛学等样样精通。他自己的作品多散见于各类报刊中,后人搜集其所作而成《顾随全集》。顾随的戏曲作品有《垂老禅僧再出家》、《飞将军百战不封侯》、《祝英台身化蝶》、《马郎妇坐化金沙滩》、《陟山观海游春记》和《馋秀才》六种。由于时代的特殊原因,顾随的作品没有被广泛流传,后来研究的学者也多为他的弟子。顾随有着清醒的社会认识,借助戏曲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是有着相当重要的进步性和现实性的。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顾随戏曲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梳理顾随的生平、交游以及影响他创作的诸多因素,并结合顾随大量的诗词创作来探究他戏曲作品所传达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也可以钻研顾随自己的论着及讲学等资料探求他的曲学思想。力求从更深的层次挖掘顾随戏曲创作的初衷及其中曲学观的体现,扩展对顾随先生的研究领域。顾随生于河北坝营,祖父与父亲都是前清秀才,父亲办家塾,顾随五岁入家塾,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后考入北京大学,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学习西方文化,形成学问上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新基础。毕业后随即投入到教育工作,辗转于山东、天津、北京的几所高校之间,直到去世。教学期间与自己北京大学读书时的老师沈尹默、周作人等成为了好友,也结识了不少文学界的好友,如着名诗人冯至以及曲学家郑骞、赵景深等,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学生,如周汝昌、叶嘉莹、吴小如等等,可谓桃李满天下。顾随因从小跟着父亲在家塾学习,就有了坚实的文学功底,杰出的文学素养。诗词的创作几乎是终其一生的。同时顾随在诗词研究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提出想成为伟大的诗人就需有舍我其谁的精神、要有“诗心”以及“生的色彩”;而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也必须用自己的“心眼”去体会方能领悟其中之意;又因顾随研究禅学并精晓禅学,因此他常常以禅入诗而且以禅论诗。词学研究方面顾随主张要有“语言”、“新意境”“用新精神作旧体诗词”等,顾随也将这些主张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这都是值得后人去参考借鉴的。杂剧这样的创作文体在民国时期已经很少有人涉猎,而顾随是发表杂剧作品的现代代表作家之一,并且在当时的曲学界也是有一定地位影响的,当时的曲学界向有“南吴北顾”之称。顾随创作有六部杂剧,他的作品取材大都来源于生活和历史小说故事,在旧题材的基础上,融入时代背景及当时风俗文化精神,将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做了变动,使其耳目一新;人物形象也越发饱满,有着极强表现力,感情表达也更加丰富。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有着不同的主旨表达,其中有对自我明志的表达,还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艺术层面来讲,他既恪守传统,又善于创新。他的作品延续了传统戏曲抒情的方式,但构思较为新奇独特,文笔华丽,风格明了。同时大环境造就的独特性情怀与自我意识的结合使其作品独树一帜,整体呈现出慷慨沉郁的特性,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顾随的作品将传统戏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别具一格。顾随在曲学研究方面也是成果颇丰,涉及堪广。首先他在胡适对关汉卿是否为金遗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资料判断进一步指出关汉卿不是金遗民,客观分析了关汉卿成为不朽剧作家的原因,以燕燕为例分析了关汉卿剧中的女性形象;其次顾随在《词谑》作者的考订方面也有突出贡献;然后顾随用到了科学的方法研究元曲中的方言、词汇;同时顾随也对戏曲史有自己的研究,可惜只有残稿,此为曲学史上的一遗憾。

二、凤凰出版社近期新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凤凰出版社近期新书(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 唐长安城题壁诗概况
二 唐长安城题壁诗的时空分布与创作情况
    (一) 寺观题壁诗
    (二) 宅院题壁诗
        1. 帝城唯此静,朝客更谁闲——隐於市朝
        2. 曾共山翁把酒时——官场恩怨
    (三) 衙署题壁诗
        1.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一展抱负
        2. 平生闲境界,一来一联诗——忙里偷闲
        3. 江河日下,不知所届——国道兴衰
    (四) 驿站旅馆——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五) 酒楼妓馆——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六) 青苔壁上故人名——时光流转
三 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交游
四 结 语

(2)庚子事变视阈下女性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展望
第一章 庚子事变视阈下女性诗歌创作综论
    第一节 女性诗歌创作群体综述
    第二节 诗歌、诗集作品留存与流传述略
第二章 庚子事变时期女性诗人群体特征
    第一节 距离战场远近带来的诗歌内容变化
        一、京畿附近女诗人直面战争的深刻体验
        二、南方女诗人的漆室之忧
    第二节 家族背景下的“一门联吟”
        一、湖南曾氏闺秀诗歌中的大气与坚韧
        二、“淮南三吕”姐妹庚子诗歌中的反思与自省
        三、湖南张氏母女庚子诗歌中的革命微光
    第三节 唱和中的进步思想
        一、关注时事开阔视野
        二、莫逆之交思想进益
        三、志同道合革命意识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女性创作的“诗史”性
    第一节 战乱映像的构建
        一、义和拳变——批判与反思并存
        二、联军进京——记录真实的京城惨况
        三、议和赔款——叙民生之艰苦
    第二节 庚子女诗人对于女性主体的诗歌关照
        一、对悲惨女性命运的哀叹
        二、对慈禧复杂感观的书写
    第三节 家事与国事结合下的“诗史”反映
        一、战乱与饥荒并存下的困苦
        二、对亲朋的担忧与思念
        三、避乱时的愁与思
第四章 庚子事变时期女性创作的“女性化”特征
    第一节 包兰瑛、朱兆蓉夫妻的庚子情歌
        一、情专于家细腻柔软
        二、健笔柔情情理交织
    第二节 萧道管与陈衍夫妻的庚子悲歌
        一、阅尽人间世独有萧闲堂
        二、面对国家事哀痛易伤身
    第三节 、言敦源与丁毓英夫妻的庚子忧思
        一、闺阁之情下的大局之言
        二、寄慨遥深中的清怨之感
第五章 庚子事变视阈下的个体遭际与创作维度——以秋瑾为例
    第一节 “闺人欲负戈”——思想转折中的庚子事变诗歌创作
        一、婚姻状况的变化
        二、诗风的变化
        三、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 高傲的“献祭者”
        一、自幼慕高节知音难寻觅
        二、诗歌中的“高傲性”
        三、以身殉国虽死犹荣
    第三节 理性的光辉——秋瑾对庚子事变的思考
        一、《精卫石》——庚子事变后思想的进步与局限
        二、“黄公”与秋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作家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 女性作家地域分布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赵翼及《陔余丛考》简述
    (一)赵翼生平简介
    (二)《陔余丛考》的撰作年代
二、《陔余丛考》社会风俗考论
    (一)“风俗”概念的厘定
    (二)《陔余丛考》风俗考论的内容
    (三)《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的差异性
三、《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评述论
    (一)《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评的内容
    (二)《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史书编纂考评比较
四、《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内容与特色探究
    (一)《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
    (二)《陔余丛考》民间信仰考察的特色
五、《陔余丛考》的经世致用思想探析
    (一)《陔余丛考》的经世致用思想
    (二)《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表达方式的异同
    (三)余论
六、《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差异性原因分析
    (一)赵翼个人性格与学术阶段变化的互动关系
    (二)赵翼在撰写二书时的个人境遇不同
    (三)史学成长的规律使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走”“跑”义动词的词汇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词汇类型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动词历时演变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走、跑”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的语义场历时演变
    第一节 上古汉语时期{走}
        一、行
        二、步
        三、趋/趣
        四、走
    第二节 中古汉语时期{走}
        一、行
        二、步
        三、趋/趣
        四、走
    第三节 近代汉语时期{走}
        一、行
        二、步
        三、趋/趣
        四、走
        五、现代汉语中“走”
    第四节 “走X”形式的搭配
        一、偏正关系
        二、动宾关系
        三、动补关系
        四、联合关系
        五、其他
    第五节 动词“走”的概念演变情况
        一、语言取样
        二、功能界定和统计
        三、“走”的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
第二章 “跑”的语义场历时演变
    第一节 上古汉语时期{跑}
        一、奔
        二、驰
        三、走
    第二节 中古汉语时期{跑}
        一、奔
        二、驰
        三、走
        四、跑
    第三节 近代汉语时期{跑}
        一、奔
        二、驰
        三、走
        四、跑
        五、现代汉语中“跑”
    第四节 “跑X”的搭配问题
        一、偏正关系
        二、动宾关系
        三、动补关系
        四、其他
    第五节 动词“跑”的概念演变情况
        一、语言取样
        二、功能界定和统计
        三、“跑”的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
第三章 “走、跑”的意义与词汇类型学
    第一节 “走”的意义与词汇类型学
        一、“走”的汉语功能节点数量多
        二、【移动】义素占比大
    第二节 “跑”的意义与词汇类型学
        一、“跑”的外语功能节点数量多
        二、【移动】义素占比较大
    第三节 “走、跑”意义所呈现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河陇
        (二)交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重难点
        (一)创新点
        (二)重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河陇的历史区位条件
    第一节 地形条件
    第二节 水文条件
        一、黄河及其支流
        二、渭河及其支流
        三、河西三大水系
    第三节 秦汉河陇地区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建制的变动
        二、行政中心的迁移
    第四节 秦汉时期河陇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
        一、开边拓土的战场
        二、屏卫关中之塞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复原探析
    第一节 两汉河陇内部交通枢纽
        一、小张掖、姑臧
        二、金城
    第二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关隘与交通
        一、六盘山地区的关隘
        二、陇山地区的关隘
        三、河西地区的关隘
    第三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渡口与交通
        一、东段北道渡口
        二、东段南道北线渡口
        三、东段南道南线渡口
    第四节 两汉河陇地区的交通网络
        一、陇山以东的四条河谷通道及陇山交通
        二、河陇东段北道交通
        三、河陇东段南道交通
        四、河陇西段交通路线
        五、祁连山交通及河西走廊与内蒙古高原的交通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的形成与经营
    第一节 前张骞时代的中西交通基础
        一、原始农业文明、畜牧业文明主导下的交通
        二、游牧文明主导下的交通
    第二节 武帝时期河陇交通的开拓与整合
        一、张骞出使
        二、霍去病河西之战
        三、修筑障塞、移民实边
    第三节 昭宣、元成时期河陇交通的繁荣
        一、赵充国经营西羌
        二、简文所载与西域的交往及传信的通达
    第四节 东汉时期河陇交通的复兴与再衰败
        一、光武帝通高平道
        二、羌民起义与数断陇道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的功能及影响
    第一节 交通史视角下的河陇交通路线
        一、多功能复合型的交通
        二、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与国家整体交通系统
        三、两汉时期河陇交通网络对本地区交通的影响
    第二节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与区域管理
        一、核心边疆纳入统治
        二、各民族在冲突中不断融合
    第三节 两汉时期河陇交通路线与商贸、文化交流
        一、商品贸易的发展
        二、各文化汇集的一大中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古典注释学视角下的《辟疆园杜诗注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意义
第一章 《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过程
    第一节 注释者顾宸
    第二节 成书特点
第二章 《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系统
    第一节 校勘异文 确定文本
        一、顾注校勘的体例
        二、顾注校勘的方法
        三、顾注校勘的总结
    第二节 追溯语源 揭示语意
        一、顾宸对追溯语源方法的使用
        二、顾宸对杜诗“来历”的认知
        三、字词笺注的折中把握
    第三节 编年系地 考证诗事
        一、杜诗编年
        二、杜诗系地
        三、考证诗事
    第四节 细读字词 揣摩情志
        一、在细读字词中详解诗意
        二、在揣摩诗意中感悟情志
    第五节 鉴赏批评 探得诗法
        一、评注结合的鉴赏方式
        二、呈现诗境之美
        三、归纳杜诗艺术
    第六节 作品对读点明影响
        一、理解诗歌意蕴
        二、突出杜诗优长
        三、点出后世影响
第二章 《辟疆园杜诗注解》对杜诗艺术与思想的批评阐发
    第一节 杜诗诗法的整体认知
    第二节 杜诗诗法的具体批评
        一、杜诗语言的字句锤炼
        二、杜诗内在的章法结构
    第三节 思想人格的阐发议论
        一、忠君爱国的士人情怀
        二、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第四章 《辟疆园杜诗注解》的注释理念
    第一节 “诗史”内涵的阐释应用
    第二节 灵活开放的注释态度
        一、求实而不拘泥
        二、还原而不附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一) 书院是怎样的一种历史存在?
        (二) 为什么是义宁州?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区域书院研究
        (二) 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
        (三) 关于义宁州书院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思路与结构
        (一) 论文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义宁州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 义宁州地理与人文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战乱
    第三节 棚民的到来及其怀远都的成立
        一、清廷的棚民政策
        二、移民的到来和怀远都的设置
第二章 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演变
    第一节 宋代宁州书院
    第二节 元代宁州书院
    第三节 明代宁州书院
        一、明代宁州新建书院
        二、濂山书院在明代的发展
        三、明代宁州书院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建置与发展
    第一节 清廷的书院政策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建设
        一、清代义宁州新建书院概况
        二、濂山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发展总趋势
        一、新建书院在晚清时期集中涌现
        二、城市化与乡村化同步发展
        三、书院治化作用进一步彰显
    第四节 义宁州区域中心书院的形成
        一、中心书院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二、义宁州中心书院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四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运行
    第一节 书院文昌崇拜的普遍化
        一、清代书院祭祀的功利化:科举文运与文昌崇祀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文昌祭祀
    第二节 档案册:义宁州的书院志
        一、书院志简述
        二、清代义宁州书院志的体例、取向、内容
        三、档案册:义宁州书院志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节 从会、季到书院:晚清义宁州书院的演变及其意义
        一、宋至明代宁州书院的发展模式
        二、从会、季到书院
        三、从会、季到书院发展模式的意义
第五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第一节 书院的经营性资产及其来源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的捐助
        一、捐助流程
        二、捐助类型
        三、捐助内容
    第三节 捐助书院原因分析
        一、议叙政策的刺激
        二、捐户进主的创造性举措
        三、获得书院肄业资格及宾兴支持
        四、心理压力
    第四节 书院捐助存在的问题
        一、捐助不实
        二、以次充好
        三、管理不善
第六章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第一节 书院规制:建筑规模与形制
        一、“规制”释义
        二、书院规制:从建筑规制到书院功能的创造性转换
    第二节 清代义宁州书院规制
        一、四大基本规制在中心书院中的稳定
        二、考课成为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三节 一种发展性的规制观
        一、考课是清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二、考课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规制
第七章 濂山书院案:书院与义宁州社会
    第一节 濂山书院案始末
    第二节 濂山书院案中的官员、土着与移民
    第三节 濂山书院案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顾随及其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随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生平简述
        一、早年求学经历
        二、教学生涯
    第二节 顾随交游考
        一、师长
        二、挚友
        三、弟子
第二章 顾随诗词创作及其文学思想
    第一节 诗歌创作
        一、前期诗作
        二、后期诗作
    第二节 诗学主张
        一、提出“伟大天才的诗人”
        二、主张“读诗必以心眼见”
        三、注重以“禅”论诗
    第三节 词体创作
    第四节 词学主张
        一、主张“用现代语言写现代事物”
        二、提倡“新词境”
        三、倡导“新精神作旧体词”
第三章 顾随戏曲创作研究
    第一节 剧作版本述略
        一、《馋秀才》
        二、《苦水作剧三种及附录一种》
        三、《苦水作剧二集》
    第二节 剧本内容与本事来源
        一、从现实中取材虚构而成
        二、从史书中取材
        三、从传统小说中取材
        四、从民间故事中取材
    第三节 主旨的表达
        一、“水尽山穷行不得,英雄何必到乌江”——命运的不可抗
        二、“金针不度,自绣鸳鸯”——强烈的民族气节
        三、“割肉喂虎,刳肠饲鹰”——救世精神
        四、“心血频浇,春花盛开”——表达美好愿望
    第四节 艺术特质探析
        一、文本设置
        二、形象塑造
        三、语言追求
第四章 顾随曲学成就研究
    第一节 关于关汉卿及其剧作评价
        一、对关汉卿是否遗民身份的考订
        二、评关汉卿和他的杂剧
        三、评《诈妮子调风月》的人物和语言
    第二节 对元明杂剧的辑佚、校补
    第三节 对《词谑》作者的首次考订
    第四节 对戏曲方言、词汇的研究
    第五节 对戏曲史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凤凰出版社近期新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J]. 曹羽. 中华文史论丛, 2021(04)
  • [2]庚子事变视阈下女性诗歌创作研究[D]. 李有为.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D]. 闫志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走”“跑”义动词的词汇类型学研究[D]. 许思雨.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两汉河陇地区交通路线研究[D]. 李天野.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国古典注释学视角下的《辟疆园杜诗注解》研究[D]. 耿建龙. 广西大学, 2020(07)
  • [8]“卞孝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冬青老人口述》新书发布会”纪要(上)[J]. 马聪,陈建炜. 古典文学知识, 2020(02)
  • [9]清代义宁州书院研究[D]. 张劲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顾随及其戏曲研究[D]. 安璐.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凤凰出版社近期出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