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植保”致富的“土壤专家”

靠“植保”致富的“土壤专家”

一、靠“植保”致富的“土专家”(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军[1](2021)在《乡村振兴路上“新农人”》文中提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近年来,在我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部门精心谋划、总体布局、全力推动,以教育培训为路径,以?

梁贤,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2](2021)在《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文中指出江西省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试点改革,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探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特征,深入分析新建区、石城县和宜丰县三个试点县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点的现状,即新建区通过建立信息化网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石城县通过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创建农技推广联盟,宜丰县通过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发展的农技推广模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推进各试点区的改革和领导、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及建立科学有效农技推广考核机制的对策建议。

肖慧,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3](2021)在《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模式比较、政策评估与未来展望》文中指出基于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现状,对新建区、石城县和宜丰县三个试点县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新建区采用信息化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平台;石城县形成产学研政社相结合的农技推广联盟模式,有助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宜丰县的农技推广模式在于使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激励基层农技推广站积极主动对接和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对江西试点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成效做出了肯定,并对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建议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动向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模式,提升农技推广效率和效益,在适合的条件下推广试点成功经验,推动农村现代农业发展。

杨佳妮[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尤为关键。只有将农民职业教育搞好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大同市云冈区农村人口为调查对象,对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现状展开了调查,重点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受教育水平,他们的教育需求,他们教育培训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当地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当地的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对此予以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对本文涉及到的部分名词进行概念界定,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农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职业教育的关系,简单论述马克思对农民教育的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教育的论述并将其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数据,明确云冈区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机构的情况;第四部分针对当地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进一步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的匿乏、教育投入力度小等;第五部分则是根据上述部分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诸如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创新农民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相关保障机制,以促进农村人口以更高的教育水平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肖蒙蒙[5](2020)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农业从业者大规模转移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是缓解农业从业者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主要输出载体,也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的培训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职业培训模式相比,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及绩效评价的现状,并结合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培训评估模型等相关理论,进一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度改进的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培训组织绩效水平进行排序并判断关键影响因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的培训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本研究以青岛市10个培训组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较高,但各培训组织之间培训绩效差异较大。其中,培训引领区仅有1个培训组织,培训示范区仅有4个培训组织,其余5个培训组织属于培训稳健区。进一步分析准则层得出,培训资源投入、培训产出是影响整体绩效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应重点关注。而在培训资源投入中,财力资源投入和物理资源投入绩效得分较低;在培训产出中,又以培训结果绩效得分较低。解析其背后的原因发现: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不完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老化、培训实用性较差;培训师资数量不足、培养机制不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欠缺、培训效果不到位;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严重;为此,本研究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对策,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周佩雯[6](2020)在《产业何以扶贫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经验与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却在增加,农村贫困群体仍缺乏有效脱贫路径。当前,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精准扶贫”的概念,最早在2013年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2015年国务院则提出要把精准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遇到了许多困难。为进一步充实关于贫困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本文希望对这一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一般性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助力贵溪市S镇的精准扶贫实践,使人民群众能够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本文通过深入贵溪市S镇进行产业扶贫实地调研,全面分析了贵溪市S镇的贫困现状与产业扶贫情况。研究发现,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有以下三种主要动力:分别是市场动力、制度动力和精神动力。S镇通过合作社带动致富增收来激发市场动力,通过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来激发制度动力,通过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来激发精神动力。本文对该镇的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划分和比较,总结出资本投入型、技术带动型、劳动务工型和土地流转型四种模式。资本投入型产业扶贫模式是指将资金作为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发挥它在产业扶贫中的扶持和补贴作用,它包括资产入股型和资金直补型两种子模式。技术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是指,为想要发展产业但又缺乏科学技术的贫困户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积极发展或参加产业。劳动务工型产业扶贫模式是指,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等提供劳动务工机会,帮助由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就业上岗,使他们获得劳动所得的工资性收入。土地流转型产业扶贫模式是指,通过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村集体,发展规模化经营,贫困户则通过依法有序流转土地和优先务工获得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收入。S镇通过资本投入激励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了产业项目的效率,通过劳动务工形成了积极的就业氛围,利用土地流转开发了无人耕种的荒地。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入股分红式的救济难以“扶志”;二是少数人学习掌握了科学的产业技能;三是半劳动能力群体的就业机会偏少;四是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为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个体内在动力,巩固2020年全面脱贫成果,本文建议:一是要从“单向输血”转为“内外赋能”,内在扶志激发脱贫意愿,外在长技强化脱贫能力;二是要深入完善产业链条和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延伸扶贫产业链条,创新产业扶贫发展形式;三是要强化产业扶贫政策及理念宣传,加大产业扶贫宣传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

吴非[7](2020)在《江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研究 ——以新建等3个试点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阶段,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江西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传统农业大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服务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时期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江西基层农技推广面临体制机制不活与市场主体科技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江西省新建区等三地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改革试点经验,研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改革问题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基于对新建区、石城县、宜丰县3个试点县和其它一些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实地调研,并通过面对面对农技人员、农户和企业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在获得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回顾了江西省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历程,分析揭示了江西基层农技推广存在体制机制不活、科技服务条件落后、人才储备不足、服务能力不足、与市场主体科技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并通过对江西省农业推广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分析,反映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的需求;在对新建区等3个试点县创新案例调研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个试点县三种创新模式的运行特点与效率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从“组织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完善江西基层农技推广创新的对策建议。

李珍珍[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服务“三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4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如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关怀、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学历教育目标定位异化、非学历培训有效供给不足、农村职教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体制机制运行不畅通等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网络、项目工程、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是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四是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五是资源配置不到位;六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七是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八是评价机制欠完善。第五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从八个方面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二是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三是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四是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五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六是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七是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八是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张维维[9](2019)在《安徽省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并提出要从人才、要素、资金、制度四个方面体现优先。现阶段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较为短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提升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总结归纳法以及问卷访谈法的方式,探求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当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发放问卷了解旌德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效果,分析其在培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为学员参训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缺乏后续跟踪管理、培育政策跟进不到位、示范带头作用依赖产业规模,并根据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农民对参训重视不足、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困境、培育政策落实存在阻碍、农业保险不健全、农业生产融资困难这四个方面,最后提出了政府转变培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培育后期管理工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配套政策这四个主要方面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旌德县更好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关杰[10](2019)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广西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主要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农民的素质文化水平依然停留在比较低的发展水平,要想摆脱我国农业发展积贫积弱的发展困境,我们就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所以,无论从农民自身还是中国政府的角度,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都已经是当务之急。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是现阶段比较有效地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本论文是在行为选择理论、社会治理多元化、踏板理论和农民职业教育理论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然后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广西贵港市的农业技能培训的经验,指出广西农技培训项目中存在农民培训资金短缺,培训的机制落后,培训的内容与市场脱节等问题。经过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主观理念方面是农技培训的规划意识薄弱,对农技培训所产生的成果经济效益认识有待提高;从客观方面的原因是资源配置不足,制度建设方面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服务平台的缺失等问题。经过查阅文献以及本人通过实地走访得出的结论,本人提出巩固深化广西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的主要思路首先是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职责分工之后,在市场作用范围内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市场化竞争,全面提高农民技能培训水平;其次是要出台和改进对社会相关培训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等后续工作,能够实时做好培训的跟踪服务,使培训体系能够得到健全的发展;最后是要建成相应的激励培训机制和搭建农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电子信息平台以及一个涉及到种、养、教、管、销的一条龙服务的技术培训服务联盟,三位一体的建管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农技培训模式,为农技培训项目的长期高效实施保驾护航。

二、靠“植保”致富的“土专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靠“植保”致富的“土专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路上“新农人”(论文提纲范文)

产业振兴“生力军”
产业升级“排头兵”
农业科技“示范者”
农民致富“领头雁”

(2)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3 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1 江西省新建区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1.1 通过信息化网络丰富农技推广服务途径。
        3.1.2 健全基层农技人员聘用培训机制。
        3.1.3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考评激励机制。
    3.2 江西省石城县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2.1 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
        3.2.2 改革农技推广绩效考评。
        3.2.3 创新农技推广队伍。
    3.3 江西省宜丰县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
        3.3.1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
        3.3.2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的成果。
4 江西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建议
    4.1 加强推进各试点区的改革和领导
    4.2 完善相关政策保障
    4.3 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考核机制

(3)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模式比较、政策评估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模式比较
    2.1 信息化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2.2 产学研政社相结合的农技推广联盟模式
    2.3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技推广模式
    2.4 三种模式比较
3 江西试点县农技推广体系的政策评价和改革成效
    3.1 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3.2 丰富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模式
    3.3 健全了基层农技人员聘用、培训、农技推广绩效考评机制
    3.4 改善了农技推广体系中农技人员的工作面貌
    3.5 推动了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4 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

(4)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难点
        1.4.2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民职业教育
        2.1.3 农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教育的论述
        2.2.2 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教育的论述
        2.2.3 人力资本理论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方法
        3.1.2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3.1.3 调查内容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 农民素质现状
        3.2.3 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3.2.4 访谈案例
4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4.1.1 农民参与比例偏低
        4.1.2 教学方法单一
        4.1.3 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4.1.4 教学过程缺乏监督管理
    4.2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教育教学理念滞后
        4.2.2 师资力量薄弱
        4.2.3 资金投入不够
        4.2.4 监管制度不严
5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农民职业教育的路径
    5.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1.1 推进教育培训宣传工作
        5.1.2 增加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5.1.3 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5.2 优化农民职业教育资源
        5.2.1 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
        5.2.2 强化职业院校师资力量
        5.2.3 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设施
    5.3 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相关制度
        5.3.1 改善培训对象的遴选制度
        5.3.2 规范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制度
        5.3.3 优化农民职业教育监管制度
        5.3.4 落实农民职业教育的扶持政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
        1.4.2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研究
        1.4.3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研究
        1.4.4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职业技能培训概述
        2.1.1 职业技能培训的概念
        2.1.2 职业技能培训的分类
        2.1.3 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特征
    2.2 绩效评价相关概述
        2.2.1 绩效评价概念
        2.2.2 绩效评价构成要素
        2.2.3 绩效评价流程与方法
    2.3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概述
        2.3.1 新型职业农民内涵与职业特点
        2.3.2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内涵与分类
        2.3.3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含义与基本功能
    2.4 培训绩效评价模型
        2.4.1 唐·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模型
        2.4.2 沃尔、伯德和雷克汉姆的CIRO模型
        2.4.3 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型
        2.4.4 考夫曼的五级评估模型
        2.4.5 菲利普斯的五级投资回报率模型
3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比较研究
    3.1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及其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3.1.1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概况
        3.1.2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3.1.3 国外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启示
    3.2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及其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3.2.1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发展概况
        3.2.2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发展概况
        3.2.3 国内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4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4.1 设计思路及原则
        4.1.1 设计思路
        4.1.2 设计原则
    4.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确定依据
        4.2.2 指标确定
        4.2.3 指标解释
    4.3 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指标权重获取方法选择
        4.3.3 基于灰色关联的改进TOPSIS模型评价
5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以青岛为例
    5.1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简介
    5.2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
        5.2.1 样本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2.3 指标数据预处理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5 绩效评价结果
    5.3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TOPSIS评价结果分析
        5.3.2 障碍度结果分析
        5.3.3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3.4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4 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提升措施
        5.4.1 政策层面
        5.4.2 培训组织层面
        5.4.3 农民层面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6)产业何以扶贫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经验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2.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产业扶贫
    2.2 理论基础
        2.2.1 循环积累理论
        2.2.2 社会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关于贫困的研究
        2.3.2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
        2.3.3 关于产业扶贫的研究
        2.3.4 研究述评
3.贵溪市S镇自然与经济概况
    3.1 贵溪市S镇自然资源与产业概况
        3.1.1 地理与自然资源概况
        3.1.2 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3.2 贵溪市S镇精准扶贫的基本状况
        3.2.1 贵溪市S镇贫困概况
        3.2.2 贵溪市S镇扶贫情况
4.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实践
    4.1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
        4.1.1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发展过程
        4.1.2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主要动力
    4.2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四种模式
        4.2.1 资本投入型
        4.2.2 技术带动型
        4.2.3 劳动务工型
        4.2.4 土地流转型
5.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成效与问题
    5.1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成效
        5.1.1 资本投入激励了贫困户参与产业
        5.1.2 科学技术提高了产业项目的效率
        5.1.3 劳动务工形成了积极的就业氛围
        5.1.4 土地流转开发了无人耕种的荒地
    5.2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问题
        5.2.1 入股分红式的救济难以“扶志”
        5.2.2 少数人学习掌握科学的产业技能
        5.2.3 半劳动能力群体的就业机会偏少
        5.2.4 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从“单向输血”转为“内外赋能”
        6.2.2 深入完善产业链条和拓宽销售渠道
        6.2.3 强化产业扶贫政策及理念宣传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致谢

(7)江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研究 ——以新建等3个试点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完成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
        2.2.1 农技推广沟通原理
        2.2.2 创新扩散理论
        2.2.3 农民行为学
3 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江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历程
    3.2 江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2.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3.2.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经费不足
        3.2.3 基础设施不健全
    3.3 小结
4 江西省农技推广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4.1 江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需求分析
        4.1.1 农户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1.2 涉农企业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需求分析
    4.2 江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供给分析
        4.2.1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供给
        4.2.2 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农技推广服务供给
        4.2.3 非政府农技推广组织的农技推广服务供给
    4.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4.3.1 供需数量不平衡关系分析
        4.3.2 供需结构不平衡关系分析
        4.3.3 供需质量不平衡关系分析
5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案例分析
    5.1 新建等3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模式
        5.1.1 信息化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5.1.2 产、学、研、政、社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模式
        5.1.3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组织相融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5.2 新建等3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成效
    5.3 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对策
    6.1 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体系
    6.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体制
    6.3 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作者简介

(8)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
        2.2.1 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2.2.2 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2.2.3 对接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2.2.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
    3.1 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3.1.1 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扶持
        3.1.2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3.1.5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3.2 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
        3.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3.2.2 县级职教中心
        3.2.3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2.4 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 涉农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
        3.2.6 农业技术推广站
        3.2.7 农民专业合作社
    3.3 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
        3.3.1 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3.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3.4 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
        3.4.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4.2 集团化办学模式
        3.4.3 城乡联合办学模式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4.1.1 农村职教法律供给不足
        4.1.2 农村职教政策体系不完善
    4.2 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4.2.1 东西部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
        4.2.2 东西部师资水平不均衡
        4.2.3 东西部经费投入不均衡
    4.3 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
        4.3.1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
        4.3.2 职业学校呈现“普教化”倾向
    4.4 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
        4.4.1 培训内容不完善
        4.4.2 培训方式单一化
    4.5 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到位
        4.5.1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4.5.2 经费投入不足
        4.5.3 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4.6 农村职业教育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4.7 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4.8 农村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欠完善
        4.8.1 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4.8.2 评价方法不科学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策略
    5.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
        5.1.1 加强立法建设,推进法治化运行
        5.1.2 服务乡村振兴,完善政策体系支撑
    5.2 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
        5.2.1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2.2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村精英人才
        5.2.3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5.2.4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5.3 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
        5.3.1 加强涉农专业集群建设
        5.3.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5.4 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
        5.4.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行多向度培训
        5.4.2 基于市场细分进行分类培训
        5.4.3 拓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5.4.4 创新农民职业化培育制度机制
    5.5 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5.5.1 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5.2 加大经费投入
        5.5.3 强化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5.6 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5.7 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
    5.8 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5.8.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5.8.2 健全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安徽省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农民
        2.1.2 新型职业农民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乡村建设理论
        2.2.3 成人教育理论
3.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3.1 旌德县县情概况
    3.2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概述
        3.2.1 培育做法与历程
        3.2.2 培育成效
    3.3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查情况分析
        3.3.1 培育个体基本情况分析
        3.3.2 培训情况分析
        3.3.3 认定扶持情况分析
4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4.1.1 学员参训积极性不高
        4.1.2 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
        4.1.3 缺乏后续跟踪管理
        4.1.4 培育配套政策跟进不到位
        4.1.5 示范带头作用依赖产业规模
    4.2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成因分析
        4.2.1 农民对参训重视不足
        4.2.2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4.2.3 培育政策落实存在阻碍
        4.2.4 农业保险不健全
        4.2.5 农业生产融资困难
5 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转变培育理念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2.1 建立多元的师资来源渠道
        5.2.2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5.2.3 规范师资库运行
        5.2.4 与高校合作办学
    5.3 强化培育后期管理工作
        5.3.1 完善认定管理体系
        5.3.2 加强跟踪指导服务
    5.4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配套政策
        5.4.1 实施宽松型农地流转政策
        5.4.2 扩宽培育资金来源
        5.4.3 提升农业保险水平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提纲
作者简介

(10)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广西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当前农民技能培训问题背景分析
        1.1.1 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要义
        1.1.2 高新农技人才建设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趋势
        1.2.1.1 发达国家农民培训模式研究综述
        1.2.1.2 发展中国家农民培训模式和培训体系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2.1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现状
        1.2.2.2 关于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3 针对农民培训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1.2.2.4 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建议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1.1 比较分析法
        1.3.1.2 文献研究法
        1.3.1.3 问卷调查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乡村振兴需要提升农民的技能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新型农民
        2.1.2.1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
        2.1.2.2 新型农民的的典型特征
        2.1.3 农民培训模式
    2.2 相关支撑理论
        2.2.1 农业踏板理论
        2.2.2 农业教育理论
        2.2.3 农民行为选择理论
    2.3 乡村振兴对农民的素质要求
        2.3.1 新型农民的观念与思维方式转变
        2.3.2 积极发挥新型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2.3.3 完善技术运用能力
第三章 广西现有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分析
    3.1 广西农民技能培训发展概况
    3.2 广西现有培训模式分析
        3.2.1 以公益性为主体的农民技能培训典型模式
        3.2.1.1 合作式服务模式
        3.2.1.2 引导式培训模式
        3.2.1.3 延展式服务模式
        3.2.2 经营性主体农技培训的典型模式
        3.2.2.1 农技综合服务型
        3.2.2.2 农业信息化服务型
        3.2.2.3 技术示范带动服务型
        3.2.2.4 托管式技术服务型
        3.2.3 教学科研主体农技推广的典型模式
        3.2.3.1 政研企“三位一体”模式
        3.2.3.2 “技术总承包服务”模式
        3.2.3.3 技术转化模式
第四章 广西现有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存在问题--以贵港市为例
    4.1 问卷设计
        4.1.1 调查取样
        4.1.2 数据收集
    4.2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2.1 培训对象的诉求
        4.2.2 培训内容要素体系
        4.2.3 培训主体特征及方式
        4.2.4 目前培训现状的分析
第五章 广西现有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5.1.1 政府对于农民技能培训的供给不足
        5.1.2 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不合理
        5.1.3 农民对于技能培训活动参与不高
    5.2 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政府执行职能不到位
        5.2.2 培训体系主体责权不明确
        5.2.3 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
        5.2.4 农民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六章 优化广西农民技能培训模式的建议
    6.1 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6.1.1 加快立法,完善相应的法规
        6.1.2 加大财政资金供给
        6.1.3 完善多渠道的农民技能培训服务体系
        6.1.4 加强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6.2 培训人员层面
    6.3 社会与企业要承担的责任
    6.4 农民自身角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靠“植保”致富的“土专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路上“新农人”[N]. 赵建军. 山西日报, 2021
  • [2]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现状与建议[J]. 梁贤,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07)
  • [3]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模式比较、政策评估与未来展望[J]. 肖慧,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01)
  • [4]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杨佳妮.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 肖蒙蒙.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产业何以扶贫 ——贵溪市S镇产业扶贫的经验与建议[D]. 周佩雯.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7]江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研究 ——以新建等3个试点县为例[D]. 吴非.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D]. 李珍珍. 山西大学, 2020(01)
  • [9]安徽省旌德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 张维维.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广西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优化研究[D]. 关杰.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靠“植保”致富的“土壤专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