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一、发展:要克服哪些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刘洋[2](2021)在《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何为自由,从古希腊时期起,思想家们就不断地探索与归纳解答,并赋予了自由多重维度的主旨内涵。迄今为止,西方哲学史中自由观的不断演进,所达到的最高质点则是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运动,本体论的自由观和认识论的自由观都有其局限性。区别于以往哲学中的自由观念,马克思的自由观不是以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也不是以客观必然性为出发点,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阐述自由的含义,马克思正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作为理论前提,对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虚伪性进行了批判。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论,把对于人的研究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之中,将现实中从事生产的个人作为实现自由的主体;实践作为自由实现的路径,自由劳动作为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时间作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纳入到不断生成的历史之中,其理论内涵超越了西方思想史上以往的自由理论。马克思的自由观孕育于西方传统自由主义,但又从传统的自由主义中挣脱出来并将其超越,马克思的自由观扬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中对于人抽象性的物的规定,实现以现实为基础的人生命本身的自由,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不断自我生成,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从以往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摆脱资本逻辑的控制,人的本质从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自然性过渡到以“类本质”为基础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自我独大为目标的相互利用,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也促进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所理解的自由不仅仅是传统哲学中诠释的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更是一种不断拓展并超越先前阶段的历史活动,是人主体本质的不断实现,即人作为发展主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最高价值导向,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一个主线,贯穿于马克思全部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论文致力于将马克思关于自由的理论从历史的具体问题与语境中提炼出来,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质,认清西方社会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和某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中自由平等的人权的真实面目,肃清全盘西化的意识形态,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后盾,构建世界内在蕴含兼容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合乎现实与理性的探索,将人作为最高主体价值去实现其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整体分为六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开篇首先是对于论文选题的依据与意义进行阐述;其次是对于研究马克思自由观的国内外文献的逻辑观点进行梳理,最后,介绍本论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和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资源。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已在西方国家成熟发展、扩张的时代,资本扩张的同时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激化,各国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正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经历的政治斗争使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之间达到重要认识。思想资源方面,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伊壁鸠鲁的自由观,当时他对自由的理解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唯心主义的自由思想,认为人是意志的主体,应摆脱宗教对人思想意识的控制。第三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本章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中蕴含着的自由思想理论,理清马克思自由观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完善的演变历史逻辑。从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意志自由到《莱茵报》时期的政治自由;再发展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人的解放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确立了唯物史观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布新的社会形态将带领人们实现全面的自由;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述了现实中资本主义导致人不自由的原因与方式,并最终得出人终将跨越资本主义,去往自由王国的结论。第四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要义。本章提炼出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思想中核心观点,规划成马克思自由观的专题进行研究,以马克思自由思想中所呈现出的主体、实现途径、表现形式和发展空间为分析剖面,论述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内涵。本章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基础,阐释了自由何以可能的生成过程。第五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规定及终极目标。本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自由观区别于以往自由思想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自由观中所规定的自由是与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融为一体的具有创造性的积极自由,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现实中人对于自由的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主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主体潜在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实现、主体本质对象化的充分展现和主体本质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真正目的等三重含义。第六章为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义。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总结为从三个方面的和谐共处达到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统一。本章从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马克思自由观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方面阐述基础上,论述马克思自由观是人通往自由之路所要掌握的方法论,以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

刘慧[3](2021)在《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文中研究表明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徐思宇[4](2021)在《基于日常知觉特点的小学高段观察日记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当下语文教学中最具有话题性的依旧是写作,写作可以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写作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发展、语言表达的具体表现,写作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经验、知识、审美的全方位的调动。而日记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起步方式之一,受到不少教师的推崇,小学阶段多门学科都会有日记写作的要求。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日记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表达,更是对其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小学阶段的日记教学,也是研究者们乐于探究的,因此在准备前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收集、整理资料,基于学生日常知觉特点来展开观察日记教学。针对学生日记难写、教师日记难教这一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缘起、意义,同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小学观察日记教学现状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梳理归纳了小学高段学生日常知觉的特点,并对其日常知觉特点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小学高段学生日常知觉特点的去蔽提出在观察中去蔽和在语言表达中去蔽的路径和方法。第四部分对学生日记写作展开实践教学,同时对教学中收集的案例进行分析,对学生观察日记写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五部分,对论文的一些不足进行总结,希望有所启发。

唐锦锋[5](2021)在《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王阳明和康德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王阳明真正地实现了儒者“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达德”于一身,是现实化的儒家理想人格形象,他开创的“阳明学”是继“程朱理学”之后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精神面貌的重大学术流派。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哲学流派,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哲学,他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以王阳明的“良知”和康德的“自由意志”为题的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两位具有代表性思想家伦理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伦理精神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乃至促进我们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开展对自我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增进对自我文明的认知,促进中西文明之间的认识与了解,进而促进中西文明之间的互学与互鉴,增进中西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这种伦理思想上的比较研究将立足于全球化交往实践纵深发展的客观实际,以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现实诉求,通过比较的研究,认知与交流、反思与批判、解构与建构,建设既有中国文明特色的,又能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现代化的中国伦理精神。本论文拟将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除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良知论”与“自由意志说”。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概述王阳明与康德的生平及其伦理思想。首先,论文考察了王阳明与“良知论”,内容侧重于王阳明的家世,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其中比较突出地阐述了发生在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三次重大的转折,并具体研究了促成这种重大转折过程中的个人际遇、学术因缘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介绍王阳明的“良知论”时,主要从本体、工夫、境界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全面展示王阳明道德思想的全貌与具体内涵。其次,论文考察了康德的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概述的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介绍了他的重要哲学着作,并重点分析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与其时代哲学背景之间的深层次的关联,通过“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端”、“休谟的怀疑”、“卢梭的批评”的论述,展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在介绍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时,主要从“自由意志”之界定、“自由意志”之法则、“自由意志”之实现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揭示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全貌与具体内涵。第二章,道德的先天根据。本章内容分别考察了“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先天性,辨明论证“良知”是先天而内在的,“自由意志”是先验而超验的观点,并考察了这种差异性的产生原因,“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中西思维方式。第三章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与康德在道德修养与教育问题上的主张。王阳明的道德修养是通过工夫的修炼完成的,康德的道德修养则要求认识道德律,认识绝对命令的三个公式。王阳明的道德教育立基于“良知”的普遍性,积极引导社会大众“致良知”,培养具有圣贤气象的道德人格。康德的道德教育主张对社会大众进行理性思维训练,使他们认识到“自由意志”的纯粹性,感受到道德的崇高,激发他们对道德的敬重感,促进大众道德行为的实践。在充分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王阳明重视实践的历练而康德则强调理性的训练的深层原因,“重践履”与“重知识”的不同中西伦理传统。第四章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的“良知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所指向的道德的至高目标。王阳明的道德理想是成就圣贤人格,实现“万物一体之仁”,而康德认为有道德的人有理由去追求“德福一致”的实现,它是理性赋予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在比较“万物一体之仁”和“德福一致”的基础上,论证王阳明的“良知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所共同具有的德性优先性以及禁欲主义的特征,并辨析这些特征在程度上的差异性。第五章道德哲学的“人性论”,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良知论”和康德“自由意志说”中的有关“人性”的主张,比较他们有关“人性”的结构、本质的论述。第六章道德哲学的“动机论”,内容分别考察了王阳明“良知论”和康德“自由意志说”的“动机论”特征,并指明“动机论”的道德学说存在着动机检验上的困难,根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的动机是否出自“良知”或“自由意志”。最后,围绕着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问题在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之间进行了比较,论证了王阳明的“良知论”是不完全的道德自律学说,而康德的“自由意志说”是完全的道德自律理论。结语,“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和合”。结语部分主要探讨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可能的“和合”。这也是本论文进行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最终的理论成果。本论文认为王阳明的“良知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说”至少能够在五个方面进行“和合”,从而为能够开创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现代性的,既能立足当下又能面向未来的,属于中国新时代的伦理与道德精神提供助力。

陈舒宜[6](2021)在《英汉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成因及解决策略 ——以新冠危机对难民的影响模拟会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当停顿现象是口译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提升口译能力成为专业译员所必须要克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新冠危机对难民的影响的模拟会议为例,深入探讨英汉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成因及解决策略。本论文将通过转写案例的原文和译文、参考他人文献和对不当停顿现象进行分类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其成因及对策。本文首先将停顿分为恰当停顿与不当停顿,将不当停顿的表现分为有声不当停顿和无声不当停顿,并从听辨、笔记、背景知识以及译语产出等方面入手分析导致不当停顿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即提高听辨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力、改善笔记体系、强化背景知识和提高处理长难句的能力。希望本论文能为其他译员减少不当停顿现象提供一定参考。

王周舟[7](2021)在《英汉交替传译中译语冗余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以伊安·牛顿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译员在交替传译中应该做到输出流畅简洁的译语,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译语冗余现象常常在所难免。常见的译语冗余现象包括重复、填充词使用过多、表达累赘拖沓等,过度冗余会使得口译效果有所降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可能使听众对讲者意思产生误解。本文以伊安·牛顿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为例,将案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译语冗余现象分成无实义填充、重复、不当自我修正以及补充性解释说明。通过对口译转写文本的回顾及对前人文献的参考,从语言能力、表达习惯及笔记等三个方面对出现上述冗余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就三个方面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冗余现象成因及相应解决策略的探讨,笔者希望给笔者及其他口译学习者在未来的口译实践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反思译语出现冗余的情况并有效避免该现象的再次出现,呈现出更加简洁明确的译语,提高口译质量。

丁佳琦[8](2020)在《初二学生全等三角形学习认知障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等三角形在几何的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认知障碍在任何学习中都会出现,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知识,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出声思维法对全等三角形认知障碍进行相关研究。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数学认知水平层次分析框架(青浦实验小组,1991)为理论基础,对全等三角形学习的认知障碍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与研究,将全等三角形学习的认知障碍分为四个类型:概念理解障碍、言语理解障碍、基本图形障碍、推理论证分析障碍。其次通过相关分类进行测试卷的编制与修改,利用SPSS等软件对测试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全等三角形学习中,各种认知障碍的程度。再次通过测试卷中每一题将学生分类,针对每一个错题对相应学生进行抽样,对抽中的学生针对性访谈,分析全等三角形学习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对相应教师访谈,从教师角度得出全等三角形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并得到相应的教学建议,作为自己提出教学建议的参考。根据以上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本文以数学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结合全等三角形学习的认知过程,对各部分的认知情况研究进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等三角形学习的认知障碍类型主要有:概念理解障碍、言语理解障碍、基本图形障碍、推理论证分析障碍四种。(2)各认知障碍中,其障碍程度的偏重不同:概念理解障碍中,没有障碍的最多,其次为轻度和较轻度障碍的;言语转换理解障碍中,较严重和严重程度超过一半;基本图形障碍中,严重和较严重程度的超过了一半;推理论证分析障碍中,严重、较严重及中等程度的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以上。(3)各种认知障碍的程度不同,其中基本图形认知障碍,其程度最严重;推理论证分析的认知障碍,其程度较为严重,言语理解认知障碍,其程度较轻,概念理解的认知障碍,其程度最轻。(4)不同班级认知障碍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概念理解,言语理解,基本图形三方面,二班的认知障碍程度相比于一班较高一些,而在推理论证分析上的认知障碍程度一班比二班较高。(5)通过对师生的访谈,更加明确了将其障碍划分为概念理解障碍、言语理解障碍、基本图形障碍、推理论证分析障碍四种。

乔双艳[9](2020)在《模拟交替传译中的信息表达 ——《中国现代奇迹》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做交替传译,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次实践报告以央视纪录片《中国现代奇迹》为素材,进行模拟交传实践。从口译实践内容上看,本纪录片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陈述部分,主要是一些背景知识,信息表达较为正式,多用书面语叙述,第二部分是中间穿插的很多采访,语言信息表达上比较口语化。本纪录片涉及较多习语和工程学上的知识。另外被采访者口述信息较为繁杂,不容易全都记住,讲话形式比较口语化,逻辑性不明显。从信息表达的特征来看,信息表达冗余和不连贯较为典型。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口译者作为信息传达和交流的桥梁,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完整传达原语讲话者信息的前提下,还要顺应目的语的文化和表达习惯,让信息充分有效地传递。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探讨了交替传译过程中如何来处理译者在信息表达的过程中出现的冗余,漏译,以及不连贯问题。通过具体的口译实践与反思,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顺应语境的压缩与整合,顺应语义的意译与增译,顺应语言结构的显化逻辑词与句式重组等解决方案。希望对解决同类纪录片交传过程中信息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倩文[10](2020)在《针对视觉残障人士的家居厨房用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视觉残障人士在丧失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后,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会面临诸多困难,而我国视障者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市面上与之相对应的适用于视障者的产品却较少。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人文关怀的倡导,针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多,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但对视障者的日常生活家居用品仍未能全面的顾及到。常言到民以食为天,“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围绕着它展开,盲人也要克服困难自己动手制作一日三餐,然而适用于视障者的家居厨房用品却相对较少,目前对于无障碍厨房的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老年人和肢体残障者的,针对视觉残障群体的研究较少。文章以视觉残障中的全盲人士为主要研究对象,挖掘其厨房作业中的操作痛点,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给予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前期理论的积累,对目前视障人士无障碍研究现状和视障人士的特点进行分析。系统地阐述视觉残障的概念,介绍了一二级盲、低视力三个等级的区别、视障者的生理心理特点、视障者的感官特点以及行为特点、先天与后天视障者对可接受信息的处理方式的异同。然后制定入户问卷访谈和情景观察的调研计划。通过入户问卷访谈,分析一二级盲和低视力视障者的厨房生活现状,最终选择以全盲人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情景观察全盲者厨房操作流程,挖掘全盲者因长期习惯后潜在的隐性需求。基于上述两部分的调研资料分析得出全盲人士的厨房操作痛点需求,结合需求进行设计机会点挖掘,并总结归纳了针对于全盲人士家居厨房用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用于指导后期的设计案例。完成了一组可快速拿取且定量控制的调料瓶、和带有智能压力感应装置的门板和方便清理台面卫生以及使锅具可以稳定的放置在炉灶中间的厨柜设计。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得出视障人士的厨房操作痛点和需求,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全盲人士家居厨房用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为相关企业的视障人士产品设计提供借鉴,同时使设计最大化地帮助视障者,满足视觉残障人士家居厨房生活的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发展:要克服哪些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要克服哪些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资源
    2.1 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矛盾
        2.1.2 《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斗争
        2.1.3 无产阶级正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2.2 思想资源
        2.2.1 伊壁鸠鲁的自由观——自由是自我意识对宗教神学的超越
        2.2.2 康德的自由观——自由是实践理性领域中的人的本质属性
        2.2.3 黑格尔的自由观——自由是以必然为前提的精神主体自为的运动
第3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
    3.1 自由观的萌芽:自然哲学视角下的意志自由——《博士论文》时期
        3.1.1 原子的偏斜运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争
        3.1.2 自我意识与外界的统一
    3.2 自由观的初显:唯心主义视角下的政治自由——《莱茵报》时期
        3.2.1 享有政治权利的自由
        3.2.2 封建专制对自由的限制
        3.2.3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3.3 自由观的发展:人本主义视角下实现人的解放——《德法年鉴》和《手稿》时期
        3.3.1 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3.3.2 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
        3.3.3 无产阶级是社会的解放者
        3.3.4 异化劳动与人的类本质
    3.4 自由观的成熟: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时期
        3.4.1 唯物史观的确立
        3.4.2 人的发展三形态学说
        3.4.3 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
第4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要义
    4.1 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4.1.1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演进与社会演进的统一
        4.1.2 现实的个人是主体的个性与人类社会的共性的统一
        4.1.3 现实的个人是主体发展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统一
    4.2 自由的实现途径:实践
        4.2.1 实践本质的发现
        4.2.2 实践的特性
        4.2.3 实践的自由观
    4.3 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劳动
        4.3.1 劳动价值的形成
        4.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劳动
        4.3.3 自由劳动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
    4.4 自由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
        4.4.1 自由时间是人自由发展的空间
        4.4.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由时间的异化
        4.4.3 自由时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尺度
第5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本质规定及终极目标
    5.1 自由的本质规定
        5.1.1 真正的自由应是具有创造性的积极自由
        5.1.2 真正的自由是与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融为一体的自由
        5.1.3 真正的自由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得以实现
    5.2 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2.1 主体潜在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实现
        5.2.2 主体本质的对象化得到充分展现
        5.2.3 主体本质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真正目的
第6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意义
    6.1 马克思自由观的价值取向
        6.1.1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1.2 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6.1.3 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6.2 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6.2.1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分析
        6.2.2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对新自由主义引发当代全球危机的批判
        6.2.3 马克思自由观中的类概念的当代构建
        6.2.4 马克思自由观对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公民身份的理论传统和当代论争
        (二) 主流公民身份理论性别视角的缺失
        (三)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兴起的原因
        (四)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女性主义对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一、自由主义公私划分对家庭领域的排斥
        二、对自由主义自主、理性公民主体的批评
        三、自由主义普遍公正的“谎言”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共和主义严格的性别化的公私划分对女性的排斥
        二、共和主义积极参与的公民概念的狭隘界定
        三、共和主义公意、共善的“神话”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
        二、社群主义会忽视多元性、压制差异
        三、社群主义性别视角的缺失
    第四节 女性主义对审议民主公民概念的批评
        一、审议民主的公民概念不能超越自由主义的公私划分
        二、对于理性共识的过于追求
        三、“交往乌托邦”对各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忽视
        四、公民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预设的理性化、男性化本质
    第五节 女性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担忧
        一、少数文化权利会使家长制文化永久化
        二、多元文化主义没有或很少关注私人领域
        三、多元文化主义会导致经济分配问题的边缘化
        四、文化差异和文化群体的本质化、凝固化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性别化批判的有限性
        一、没有对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进行全面批判
        二、没有揭露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实质
        三、没有触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背后的的经济根源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代表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自由主义理想
        二、苏珊·莫勒·奥肯“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
    第二节 母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琼·贝思克·埃尔希坦的“伦理政体”
        二、萨拉·鲁迪克的“母性思维”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一、玛丽·迪策积极参与的民主的公民身份观念
        二、瑞恩·沃特“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身份”模式
    第四节 艾莉丝·马瑞恩·扬“群体差异的公民身份”
        一、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概念
        二、艾莉丝·马瑞恩·扬的“异质公众”概念
        三、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代表权”
    第五节 尚塔尔·墨菲激进多元主义的公民身份
        一、对本质主义的“女性”范畴的解构
        二、对激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建构
        三、激进民主公民身份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的缺失
        一、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
        二、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三、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第三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困境
    第一节 性别“平等”抑或性别“差异”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二元困境
        二、解构主义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划分逻辑的解构
        三、综合“平等”、“差异”和多元
    第二节 普遍主义抑或多元主义
        一、女性主义对多元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公民身份的疑虑
        二、对公民身份普遍主义理想的回归和辩护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公民身份的综合和平衡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重塑
        一、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重新界定
        二、对私人领域的重新理解
        三、公私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四、公私边界的流变性和多重性
    第四节 关怀与正义之辩
        一、正义伦理对关怀伦理的贬低和排斥
        二、性别化、私人化的关怀伦理的理论局限
        三、正义与关怀的融合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困境的消解
        一、女性主义难以真正摆脱二元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理论困境的消解
第四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
    第一节 身体维度
        一、传统公民身份中身体的缺席
        二、女性主义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三、关于女性身体自主的争论
    第二节 政治参与维度
        一、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之间
        二、在场政治与观念政治之间
    第三节 关怀维度
        一、政府要以保证公民的关怀权利为核心目标
        二、关怀政策的制定要以“需求解释的政治”为基础
        三、关怀政治以消除关怀劳动的性别化、提升性别平等为重点
        四、关怀政策和体制不能消除关怀的私人尺度
    第四节 全球维度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疆界
        二、女权与人权的连接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得失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日常知觉特点的小学高段观察日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2 小学高段学生日常知觉特点及形成因素分析
    2.1 小学高段学生日常知觉特点
        2.1.1 遮蔽性
        2.1.2 非反思性
    2.2 小学高段学生日常知觉特点形成因素分析
        2.2.1 知觉时空的遮蔽
        2.2.2 知觉情感的遮蔽
        2.2.3 知觉方式的遮蔽
        2.2.4 日常反思的遮蔽
3 日常知觉去蔽的路径与方法
    3.1 在观察中去蔽
        3.1.1 改变日常知觉时空
        3.1.2 克服日常观察的自发性
    3.2 反思去蔽
        3.2.1 在描述性反思中去蔽
        3.2.2 在想象性反思中去蔽
    3.3 借助语言去蔽
        3.3.1 借助语言,激活知觉体验
        3.3.2 借助语言,超越日常体验
4 观察日记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
    4.1 观察日记教学实施步骤
        4.1.1 诊断学生知觉障碍点,建立教学目标
        4.1.2 根据学生知觉障碍点,确定去蔽方法
        4.1.3 设计观察教学活动,达成观察目标
    4.2 观察日记效果分析与评价
        4.2.1 观察日记教学效果分析
        4.2.2 观察日记教学效果反思评价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
第一章 “良知论”与“自由意志说”
    第一节 王阳明与“良知论”
        一、“良知论”的形成
        二、“良知论”
    第二节 康德与“自由意志说”
        一、“自由意志说”的形成
        二、“自由意志说”
第二章 道德的先天根据
    第一节 道德的先天根据
        一、“良知”的先天性
        二、“自由意志”的先天性
    第二节 “良知”的内在性与“自由意志”的超验性
        一、“良知”的先天而内在,“自由意志”的先验而超验
        二、“天人合一”的“良知”,“主客二分”的“自由意志”
第三章 道德的修养与教育
    第一节 道德的修养与教育
        一、道德的修养
        二、道德教育
    第二节 实践的历练与理性的训练
        一、多维的方式与单向度的理性
        二、实践的历练与理性的训练
第四章 道德的至善境界
    第一节 道德的至善境界
        一、“万物一体之仁”
        二、“德福一致”
    第二节 德性与幸福
        一、德性优先
        二、禁欲主义的倾向
    第三节 德性与幸福的和谐
第五章 道德哲学的“人性论”
    第一节 王阳明论人性
    第二节 康德论人性
    第三节 人性论的辨证
        一、人性的结构:善恶同体或善恶共居
        二、人性的本质:自然的善与自由的善
第六章 道德哲学的“动机论”
    第一节 “动机论”的道德学说
    第二节 “动机论”的困难
    第三节 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一、社会性的责任与理性的责任
        二、完全的自律与不完全的自律
结语“良知”与“自由意志”的“和合”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英汉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成因及解决策略 ——以新冠危机对难民的影响模拟会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口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
    一、停顿现象的定义
    二、停顿现象的分类
第二章 不当停顿的成因及表现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中不当停顿的成因及表现
        (一)听辨障碍造成的不当停顿
        (二)笔记结构辨识障碍造成的不当停顿
        (三)对源语背景知识不熟悉造成的不当停顿
        (四)长难句的处理不足造成的不当停顿
第三章 针对四个成因提出解决策略
    一、提高听辨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改善笔记系统
        (一)优化笔记结构,突出源语逻辑
        (二)避免重复书写,简化笔记内容
        (三)提炼笔记符号,表明逻辑关系
    三、强化背景知识
        (一)练习不同主题的材料
        (二)做足译前准备
    四、提高处理长难句的能力
        (一)恰当切分意群
        (二)保持译语简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案例原文
附录二:案例译文

(7)英汉交替传译中译语冗余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以伊安·牛顿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译语冗余基本介绍
    一、冗余的定义
    二、冗余的分类
第二章 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案例
    一、案例简要介绍
    二、冗余现象概述
第三章 译语冗余成因分析
    一、语言能力欠缺
        (一)词汇与逻辑听辨障碍
        (二)目标语输出速度过慢
    二、表达习惯制约
        (一)自身表达倾向赘余
        (二)临场发挥心理紧张
    三、笔记不合理
        (一)笔记符号系统不够完善
        (二)笔记没有理清逻辑关系
第四章 译语冗余解决策略
    一、听辨抓住核心内涵,加快输出速度
    二、追求语言简洁明晰,克服心理紧张
    三、完善笔记符号系统,抓住主要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源语文本
附录二:译语文本

(8)初二学生全等三角形学习认知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等三角形的地位
        1.1.2 全等三角形学习的作用
        1.1.3 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情况
        1.1.4 认知障碍状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总体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数学认知障碍内涵的研究
        2.1.2 认知障碍分类的研究
        2.1.3 认知障碍产生原因的研究
        2.1.4 全等三角形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数学认知水平层次分析框架(青浦实验小组,1991)
        2.2.4 认知障碍划分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标准
    2.3 概念界定
3 初二学生全等三角形学习认知障碍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测试卷
        3.3.2 测试卷分析及测试过程
        3.3.3 教师的访谈提纲
        3.3.4 学生访谈提纲
    3.4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4.1 测试题的分析与讨论
        3.4.2 全等三角形认知障碍的问卷结果分析
    3.5 教师和学生访谈及结果分析
        3.5.1 学生访谈及结果分析
        3.5.2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3.6 讨论
    3.7 研究结论
4 应对认知障碍的对策
    4.1 概念、定理理解教学策略
    4.2 基本图形教学策略
    4.3 言语理解教学策略
    4.4 推理论证分析教学策略
5 结束语
    5.1 研究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等三角形测试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模拟交替传译中的信息表达 ——《中国现代奇迹》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交替传译任务描述
    2.1 任务描述
    2.2 任务过程
第三章 交替传译中的信息表达问题
    3.1 特殊语义与结构容易形成口译信息表达冗余
        3.1.1 语义重复造成的信息表达冗余
        3.1.2 并列句式造成的信息表达冗余
    3.2 习语与专业词汇密集容易形成口译信息漏译
        3.2.1 习语信息表达漏译
        3.2.2 专业词汇信息表达漏译
    3.3 口语信息零散容易形成口译信息表达不连贯
        3.3.1 信息表达逻辑不明
        3.3.2 信息表达方式零散
第四章 信息表达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解决方案一:顺应语境的压缩与整合
        4.1.1 压缩语义重复造成的信息冗余
        4.1.2 整合并列句式重复造成的信息冗余
    4.2 解决方案二:顺应语义的意译与增译
        4.2.1 意译习语信息
        4.2.2 增译专业词汇信息
    4.3 解决方案三:顺应语言结构的信息衔接与连贯
        4.3.1 显化逻辑词实现信息衔接
        4.3.2 重组句式实现信息连贯
第五章 口译实践总结
    5.1 译后反思
    5.2 提高译者信息表达流畅性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针对视觉残障人士的家居厨房用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厨房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无障碍厨房研究现状
        1.3.3 基于无障碍的视觉残障群体相关研究现状
        1.3.4 综述总结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视障人士特点分析
    2.1 视觉残障的概念
    2.2 视障人士的感官特点
        2.2.1 感官间存在替代补偿性
        2.2.2 视障者的听觉、触觉、嗅觉特点
    2.3 视障人士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2.3.1 视障人士的心理特征
        2.3.2 视障群体的行为特征
    2.4 不同致盲时期下的视障者处理信息异同
    2.5 本章小结
3 视觉残障人士居家厨房生活实地调研
    3.1 调研方案
    3.2 调研步骤和内容
    3.3 调研资料分析
        3.3.1 入户访谈调查分析
        3.3.1.1 视障人士厨房自理能力统计分析
        3.3.1.2 盲人的厨房作业形式
        3.3.1.3 问卷访谈需求分析
        3.3.2 直接观察调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全盲家庭家居厨房用品设计分析
    4.1 全盲人士家居厨房用品设计机会点发掘
    4.2 全盲视障者家居厨房用品设计原则
    4.3 全盲视障者家居厨房用品设计方法和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方案
    5.1 盲人调料瓶设计
        5.1.1 设计定位
        5.1.2 设计构思
        5.1.3 方案筛选
        5.1.4 设计深化
        5.1.5 设计展示
        5.1.6 产品实物模型
    5.2 盲人厨柜设计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构思
        5.2.3 方案筛选
        5.2.4 设计深化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不足
    6.1 总结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针对视障人士的厨房家居用品问卷调查
附录B: 调研对象档案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发展:要克服哪些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马克思的自由观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3]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4]基于日常知觉特点的小学高段观察日记教学研究[D]. 徐思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王阳明的“良知”与康德的“自由意志”之比较研究[D]. 唐锦锋. 湖北大学, 2021(01)
  • [6]英汉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成因及解决策略 ——以新冠危机对难民的影响模拟会议为例[D]. 陈舒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7]英汉交替传译中译语冗余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以伊安·牛顿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模拟会议为例[D]. 王周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8]初二学生全等三角形学习认知障碍研究[D]. 丁佳琦.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模拟交替传译中的信息表达 ——《中国现代奇迹》口译实践报告[D]. 乔双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针对视觉残障人士的家居厨房用品设计研究[D]. 苏倩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  ;  ;  

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