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去 34,000 年南极洲汞沉积变化的评估

对过去 34,000 年南极洲汞沉积变化的评估

一、An assessment of variations in mercury deposition to Antarctica over the past 34,000 years(论文文献综述)

公金文[1](2021)在《极地岸基环境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了解目前南北极地区表层土壤和生物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区域分布特点、来源和污染风险,本研究搭载中国极地科考,于2019年、2020年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7个、生物样本4个,2019年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采集表层土壤样本8个。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别测定了表层土壤样本中Cu、Zn、Pb、Cr、Ni、Cd、As、Hg的含量,生物样本中Cu、Zn、Pb、Cr、Cd、As的含量。主要结论如下:1.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浓度分别为Cr:7.91~90.20 mg/kg、Cu:67.17~936.57 mg/k、Cd:0.07~6.89 mg/kg、Zn:48.68~1123.24 mg/kg、As:0.33~14.41 mg/kg、Pb:2.00~5.78 mg/kg、Hg:0.0042~0.1476 mg/kg和Ni:6.02~49.60 mg/kg。菲尔德斯半岛上分布特征呈现富铜贫铅的特点,阿德雷岛则表现为Cu、Zn、Cd、Hg元素的高度富集。2020年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浓度分别为Cr:9.95~61.88 mg/kg、Cu:57.32~192.46 mg/kg、Cd:0.05~0.47 mg/kg、Zn:47.04~260.89 mg/kg、As:1.31~51.41mg/kg、Pb:3.50~11.55mg/kg、Hg:0.0038~0.0864 mg/kg和Ni:1.08~60.66 mg/kg。区域特征性不强,俄国站站点的重金属浓度较高。来源分析显示:重金属元素Cu、Zn、Cd、Hg可能来源于企鹅为代表的生物活动。Cr与Ni元素可能来源于柴油燃烧或者泄露。污染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菲尔德斯半岛整体处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范围内,应重点防范Cd、As元素的输入,阿德雷岛上则需要关注企鹅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2019年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浓度分别为Cu:10.67~18.83mg/kg、Zn:39.66~53.01 mg/kg、Pb:7.63~25.35 mg/kg、Cr:45.69~58.02 mg/kg、Cd:0.128~0.202 mg/kg、Hg:0.0047~0.0285 mg/kg、As:3.15~8.71mg/kg、Ni:37.27~51.73 mg/kg。相对于南极研究区域,北极土壤重金属浓度偏低,表层土壤受到人类、生物活动影响明显小于同期南极研究区域。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u、Zn、As元素可能来源于大气沉降。Hg、Cr、Ni元素可能来源当地的煤矿产业开发以及全球的化石燃料燃烧。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北极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小,区域环境较为清洁,应适当关注Cd、As元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3.南极帽贝、南极褐藻、革首南极鱼、苔藓重金属含量调查显示:1)革首南极鱼大、中鱼主要表现在Cu、Zn、Cd元素在内脏和鱼鳃的蓄积,小鱼表现在Cr、Cu、As、Pb元素在内脏的蓄积。2)苔藓样本在企鹅岛灯塔站点Cu、Zn、As、Cd元素浓度分别为27.63、24.88、3.01、0.211 mg/kg,远高于其他5个站点,该站点可能受到表层土壤中企鹅粪便的影响。3)南极褐藻各元素浓度在企鹅岛站点均高于生物湾站点,Cu、Zn元素是生物湾站点的2.31倍、2.68倍,企鹅岛站点的褐藻样本很大可能受到企鹅为代表的生物活动影响。4)南极帽贝样品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于胃和肝脏组织中,肌肉组织中含量较低。5)生物放大系数BMF表明同一样本由上一层级到下一层级污染物的传递效率是一致的,不同元素差异可能与不同生物体对不同元素的生物利用度有关。

魏柔冰[2](2021)在《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在国内外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探险旅游作为旅游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旅游环境学着作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探险旅游:环境影响和管理》的第13章Climate Change and Adventure Tourism(气候变化和探险旅游)为英汉翻译实践的原文本。第13章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探险旅游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探险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专业性强,逻辑严密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本中涉及到复杂句、插入语、定语从句的使用,这就使得原文句式丰富、详略得当。翻译实践中运用了词义选择、词性转换、增词译法等翻译方法解决词汇层面出现的难点。句法层面中,无灵主语句的翻译以及复杂句的翻译是翻译实践报告中重点分析的。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在增强篇章可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翻译实践报告中总结的翻译方法能够为同类文本提供借鉴,推动该领域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韩琴[3](2021)在《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极有可能是现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理解并查明全球碳循环过程与机制至关重要。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陆地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干旱区内流河流域相继发现二氧化碳负通量,且在内流区尾闾地区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碳酸盐富集现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以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猪野泽、盐池、花海全新世古湖泊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古环境研究方法与无机碳汇研究相结合,采集流域表土、地下水和河湖水,结合此前研究组在终端湖的研究,进行无机碳相关指标分析,探讨区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期拓展区域碳汇研究深度,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内流河流域碳汇和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支撑。本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0~20 cm表土平均无机碳含量为11.2 g·kg-1,受流域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分异影响,表土无机碳含量随流域海拔降低而降低。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含量范围为14.53-2463 mg/l,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DIC含量上游至下游有所增加。猪野泽、盐池和花海全新世总无机碳含量分别为0.318 Pg、0.003 Pg和0.160 Pg,沉积速率分别为41.15 g C m-2 yr-1、2.40 g C m-2 yr-1和29.92 g C m-2 yr-1,远高于同期有机碳沉积速率。(2)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主要受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中下游浅层地下水同时也受到河流渗漏补给和农业灌溉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DIC的14C年龄总体上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其中大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较轻,一般为千百年尺度。深层地下水和下游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大部分接近末次冰盛期和中全新世,其补给来源和更新速度可能与古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土壤包气带CO2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DIC的贡献率甚至达70%左右,浅层地下水输入碳源可能主要为土壤包气带CO2。结果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内盐碱土从大气中吸收CO2进入地下水,同时随着地下水水流方向,缓慢输送到下游,直至在流域终端区域沉积。(3)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在上游地区,主要受到河流水动力的影响,而在下游地区,主要表现为近源风成沉积。研究区河流和风共同影响流域内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气候较为干旱,碎屑类矿物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矿物。受温度和降水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的风化强度自西向东增加,而流域内上下游化学风化风化强度差异较小。河西走廊古湖泊沉积物主要为风成沉积、浅湖相和湖相沉积。古湖泊无机碳主要在湖泊水位较高、水动力较弱的静水环境下沉积。(4)早中全新世,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降水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无机碳含量增加,表现为无机碳汇;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导致湖泊萎缩,剖面顶层无机碳含量减少。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主要与东亚夏季风和西风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湖泊水位变化有关。

李凡怡[4](2021)在《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转型与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已经利用不同地质载体的多种代用指标探索了全新世以来的湖泊环境与气候演化的规律。然而已报道的古气候记录大多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的记录还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靠的高分辨率记录更为稀少,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的要求,因此亟需在该区域开展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工作。另外,尽管湖泊藻类生长周期短,但繁殖速度快,其生物量和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湖泊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可作为湖泊生物监测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藻类鉴定和分类方法以形态学为主,一些亲缘相近的物种很难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差异,并且相当多的浮游微生物死后并不会留下任何化石诊断特征,从而被排除在传统微古生物学观察之外。最新研究表明,藻类古DNA(Ancient DNA)可以克服长期监测资料缺乏的困难,并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为研究过去长时间尺度藻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新的视角,可更详尽地揭示过去藻类群落结构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综上,我们选择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漪湖作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岩芯样品中的总DNA进行提取、扩增与测序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13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历史。根据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驱动温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变化特征,尤其是藻类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南漪湖沉积物岩心藻类保存较好,共检测出藻类50属,隶属于5门13纲,其中南漪湖藻类优势属主要包括隶属于绿藻门的叶球藻属(Lobosphaera)、星空藻属(Coelastrella)以及隶属于蓝藻门的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整体而言,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组成以绿藻-蓝藻型为主。(2)基于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Warm/Cold指标)重建的夏季温度变化趋势与其它区域相关温度记录及东亚季风降水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i)13.0cal ka BP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13.0-8.0 cal ka BP阶段南漪湖区域温度虽然较低,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8.0-3.0 cal ka BP为整个全新世期间温度最高的阶段;而3.0-1.0 cal ka BP阶段温度则有所下降,较中全新世低。(ii)将南漪湖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与其他古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总体呈现出全新世以来我国南北温度变化一致的格局,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在古气候学中以藻类古DNA作为温度指标的可行性与可靠性。(iii)全新世以来南漪湖区域温度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但同时受到冰盖消融、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以及降水导致的植被变化等多重因子的驱动。(iv)前人大量研究表明中全新世强盛的东亚夏季风,会导致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干旱频发);而本文研究表明此时该地区为全新世温度最高时段,蒸发作用增强,这可能加剧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气候,进一步促成了“北涝南旱”的降水空间模态。(3)基于南漪湖DNA测序结果,本文分别计算的Simpson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一致性地指示:8.5-5.5cal ka BP之间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最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此外,13.0 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可能主要受控于气候驱动的湖泊养分变化,温度并不起主要作用。本文推断,早全新世降水量充足,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较多,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湖泊营养满足大多数藻类生长繁殖条件,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升高;而在中全新世干旱期,降水量减少导致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降低,随之输入湖泊的营养物质也减少,进而导致藻类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仍在8.5-5.5 cal ka BP期间保持较高水平;晚全新世以来,降水和湖泊营养盐再次增加,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颜丙浩[5](2020)在《《科学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着的国家之一,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再而是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频发,与之俱来的是疾病流行,物种灭绝。这一切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气候变暖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协同合作。而气候变化类题文本的翻译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合作交流、互商互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本报告为科技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作者选取了《科学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书中的第二章节和第四章节(节选)作为源文本,以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对其进行汉译。原文本探究了气候变化的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翻译报告共分为四个章: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涵盖对翻译文本及其特点的介绍,以及此翻译任务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质量控制;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选取翻译典型实例,并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其实现对等过程及方式进行分析;第四章为作者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反思与总结,并对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描述。通过完成本次翻译任务及报告撰写,作者在提高自身翻译能力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传达了原文中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王雪莹[6](2020)在《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鸟,作为陆地和海洋之间卓越的生态系统工程师,通过生物传输的方式,一方面为栖息地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增加了栖息地附近海洋源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迄今为止,全球有关海鸟生物传输作用的研究报道非常多,但大部分集中在宏观尺度上的调查,缺乏微观尺度上的机制解读。例如,很多研究表明海鸟带来的氮等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造成显着影响,但并未从机理上深入剖析海鸟带来的氮元素如何影响植物对氮的利用。此外,海鸟粪中包含大量的磷元素,这可能会对周围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产生显着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磷的总量而缺乏磷形态的研究。在海鸟的生物传输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方面,先前大多数研究关注海鸟本身组织或鸟粪中重金属元素总量的高低,而忽略了对海鸟食物的重金属含量调查,以及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以上问题,选择远离人类直接影响的偏远地区——南极和西沙群岛海鸟活动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植物、鸟粪土沉积、现代海鸟粪、海鸟食物(飞鱼和鱿鱼)、湖水、湖泊沉积物等不同类型环境样品,并从鸟粪土剖面中获取了鸟粪颗粒、鱼骨、鱼鳞等生物残体,从古今结合和空间对比的角度出发,围绕海鸟的生物传输对栖息地氮、磷循环以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这一关键主题,在室内开展元素总量、形态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包括单一形态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31P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重点解析了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对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的发现点简述如下:1.海鸟的生物传输对南极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粪带来的氮在空间上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植物氮利用策略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在东南极维多利亚地企鹅巢穴区内外采集土壤、苔藓、湖水、藻类(微生物席)及沉积物样品,室内进行总氮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及其氮同位素分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初步构建了企鹅活动区附近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过程,明确了企鹅粪转运来的氮是其周围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氮源。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含量,并使得企鹅巢穴区附近的土壤、苔藓、藻类呈现富集15N的特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认为企鹅粪在空间尺度上的影响范围较大,即使是远离企鹅巢穴区(>1 km)的土壤仍然受到了来自企鹅粪挥发氨的影响。此外,企鹅活动对苔藓的氮利用策略也有显着影响。无机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无鸟粪影响的情况下,苔藓可能倾向于利用无机氮,而溶解的有机氮则成为生长在鸟粪土周围苔藓的重要氮源。企鹅活动除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产生显着影响之外,对其栖息地附近的水生生态系统也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水生藻类的δ15N值随着相对于企鹅巢穴区的距离呈现梯度变化,靠近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正(10.4±1.7‰),远离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负(-11.7±1.0‰),而位于中间位置采样点的藻类δ15N值为-0.5‰。此外,企鹅活动区周围水样和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值也具有相似的特征,表明陆地鸟粪土中的氮通过径流、下渗和反硝化作用等途径发生流失,引起附近湖泊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显着增加,且明显富集较重的氮同位素信号。为了开展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在东、西南极之间的对比研究,野外采集了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阿德雷岛、巴顿半岛)的苔藓及其下覆土、地衣及其下覆土以及湖水样品,室内对这些环境样品中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样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苔藓和地衣中氮含量、氮同位素值更高,并发现这些苔藓和地衣下覆土中铵态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态,这与东南极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氮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衣的潜在氮源并非来自土壤,地衣主要吸收大气沉降的氮,这与苔藓的氮来源明显不同。此外,东、西南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湖水氮含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西南极阿德雷岛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样品中硝态氮含量高于铵态氮,而东南极难言岛的情况则相反,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中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这可能与两个地区水体中微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显着不同有关,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2.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阐明海鸟和人类活动对西沙土壤—植物系统氮循环的可能影响,对西沙典型岛屿如七连屿、东岛和永兴岛土壤、植物的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否受到海鸟活动的影响,西沙岛屿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12.33±12.88 mg/kg,n=12)显着高于铵态氮(3.02±2.86 mg/kg,n=12),这与南极土壤中铵态氮的平均含量高于硝态氮的结果显着不同。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归因于西沙岛屿的气候、温度、土壤微生物等条件非常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使得部分铵态氮转化成了硝态氮,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西沙岛屿土壤中铵态氮遭受了大量流失而出现亏损有关。海鸟粪的输入增加了西沙岛屿土壤的氮含量,并造成土壤和植物叶片氮同位素值明显增加,这与南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永兴岛,尽管在现代几乎很少有海鸟活动,但表层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及铵态氮同位素值非常高,且植物叶片的氮同位素值也非常高,这很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因此,随着人类活动在西沙岛屿的逐渐增强,人为输入的氮源对岛屿氮循环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3.海鸟的生物传输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南极无冰区分布着大量的企鹅巢穴,而企鹅粪中富含丰富的磷等营养元素,这对周围的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的生物传输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企鹅活动区磷的动力学循环过程,对东南极罗斯海难言岛企鹅活动区附近的四根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液相31P核磁共振(31P-NMR)分析技术,测定了湖泊沉积物中的五种磷形态含量以及特定存在的有机磷(OP)化合物。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四个湖泊沉积剖面中的主要磷形态,OP的比例相对较低。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以Fe/Al-P为主,鸟粪输入显着增加了沉积物和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的磷(BAP)含量。水生藻类(微生物席)的输入使得沉积物中OP含量显着增加,从而促使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潜力增加。综合分析沉积剖面中磷形态分布与理化参数分析结果,发现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沉积剖面中磷含量和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沉积环境,如粒度、pH值和TOC含量也是影响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31P-NMR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是所有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的主要形态,而磷酸单酯是主要的OP形态,并且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检测到的磷酸单酯信号迅速减弱,这可能与沉积后的有机磷发生了矿化作用有关。4.西沙岛屿海鸟生物传输作用与重金属污染记录为了调查西沙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西沙海鸟粪土层、鱼骨残体和现代鱼肉为主要环境样品,结合历史和现代过程,开展重金属污染分析工作。选取西沙南岛一个长达700年的鸟粪土沉积物(ND1)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提取出了鱼骨这种生物残体,同时分析沉积物和鱼骨的Cu、Zn、Cd、Hg含量。结果表明,ND1沉积物中Cu、Zn、Cd、Hg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和鸟粪所占沉积物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且沉积物中Cu、Zn、Cd、Hg含量的峰值对应于海鸟数量较多的时期,即海鸟数量越多,传输重金属的量越多。对鱼骨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其保存状况,结果表明1850年以前的鱼骨很可能因为沉积物中鸟粪的侵蚀而发生了成岩蚀变作用,不能用于重建岛屿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记录,说明富含重金属元素的鸟粪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而1850年以后的沉积物样品及其中保存较好的鱼骨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表明,自1850年以来西沙南岛受到的人为源重金属污染逐渐增强,特别是Zn污染较为明显。另外,从现代过程出发,重点分析了西沙海鸟的两种主要食物——飞鱼(Exocoetus volitans)和鱿鱼(Uroteuthis chinensis)的Hg 污染。结果表明,鱼肉组织中Hg含量和鱼的大小(体重和体长)及营养级之间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海鸟所捕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以及食物所处营养级的增加,可能导致海鸟体内或海鸟粪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进一步通过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使得海鸟栖息地面临重金属污染的风险。5.南极鸟粪土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重点选取企鹅生物传输带来的典型重金属Cd作为目标元素,结合总量和不同相态的分析,对比分析了东南极鸟粪土和背景土壤中Cd含量的差异,与此同时,对难言岛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解析了 Cd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Cd含量,特别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束缚态Cd的含量,但最终Cd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长期保存在鸟粪土中。对难言岛湖泊沉积物不同Cd相态的分析发现,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Cd残余态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表明Cd的迁移性随着鸟粪输入的增多而有可能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鲜企鹅粪中的总Cd含量较高,且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的含量较高并易发生迁移,因此由海鸟的生物传输带来的Cd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李楠楠[7](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杨仲康[8](2019)在《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北极温度升高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这一现象也被成为北极放大效应,全球变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扰乱生态系统等,研究表明近年来中纬度地区极端环境事件的频发就与北极放大效应存在密切的关系。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尽可能的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重建过去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以及我国中低纬度地区的极端环境事件记录。此外,南北极一直被大家视为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但是近年来人类频繁的南北极科考、旅游等活动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那么目前南北极的环境现状如何?受人类活动干扰有多大?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南海西沙群岛、浙江朱家尖以及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等地采集了沉积柱、砗磲、古木层等多种研究载体,本研究据此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极地和中国近海典型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并对南北极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本文将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讨论:1.斯瓦尔巴群岛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记录分布非常不均匀,尤其是斯瓦尔巴群岛地区,可能由于该地区小冰期期间的冰川是全新世以来最大的一次,从而破坏了大量的沉积序列。海蚀凹槽沉积不易受到外界扰动,是记录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伦敦岛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序列,通过分析沉积物中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风化指标,同时,结合反映研究区域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TOC),恢复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重建的气候变化记录与北大西洋的冰筏事件以及格陵兰、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活动具有很好一致性。此外,碳氮比和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湖泊藻类,本文通过碳氮比估算了自源和他源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例,最终结合多个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伦敦岛地区古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对比周边区域气候记录发现,古生产力的变化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古生产力的谷值很可能与距今1900年、2800年和4200年的冷事件有关。因此,伦敦岛地区古生产力的变化很可能主要受控于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在相对温暖的时期,古生产力升高,反之亦然。2.距今9400-2200年间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历史研究表明,植被生物量的变化对北极生态系统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关于斯瓦尔巴群岛地区全新世以来生物量变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新奥尔松地区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分子标志物分析,重建了距今9400-2200年间的光合生物量变化记录,并对比了光合生物量记录与北极地区历史时期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光合生物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该地区光合生物量保持稳定增长,在全新世大暖期(HTM)期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光合生物量在中全新世气候转型期间急剧下降,随后,在距今3000-2500年间又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总体来说,该地区的光合生物量变化记录与周边的温度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温度变化可能是控制光合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3.小冰期冰川沉积物在古海蚀凹槽中的记录在新奥尔松地区采集到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可以分成上(0-10cm)、中(10-70cm)、下(70-118cm)三段,其中,中段沉积物含有大量砾石,并且大多数砾石表面存在擦痕和撞击坑,其粒度特征和有机质来源也明显区别于其他两段,很可能为冰碛物。根据年代学分析,中段沉积物是在距今2219年至公元1900年期间形成的,而斯瓦尔巴群岛小冰期的发生时间在公元1500-1900年之间,因此,中段沉积物是小冰期期间冰川活动产生的冰碛物。小冰期时期的冰川前缘很可能跨越了采样位置,剥蚀掉前期已经存在的一部分沉积物,并导致了中段混杂沉积的产生。这也为斯匹次卑尔根岛西海岸的冰川规模在小冰期期间比新仙女木时期还要大这一结论提供了新的证据。4.公元1257年Samalas火山喷发在西沙群岛的记录通过对南海东岛湖泊沉积柱DY6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沉积物中元素Ti、Al、Fe2O3的含量明显高于该地区的三个主要沉积端元(珊瑚砂、鸟粪和植物),这些元素的可能来源包括陆源粉尘和火山灰。在沉积柱的61 cm(公元1300年左右)处,元素Ti、Al、Fe2O3的含量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峰值,而陆源粉尘的输入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对该层位的沉积物进行Sr和Nd同位素分析,发现其同位素组成与火山物质非常接近,但明显区别于陆源粉尘,这说明该层位存在火山物质的输入,进一步对比发现,这次异常很可能与公元125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Samalas火山喷发事件有关。5.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记录及其控制机制生物碳酸盐中的碳同位素分馏非常复杂,控制其季节性变化和长时间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详细分析了 5个砗磲的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值来研究其季节性变化,5个砗磲的碳同位素都显示出了相对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可能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如初级生产力、盐度、营养、溶解无机碳等)。另外,所有57个砗磲的碳同位素变化记录用于研究其在千年尺度的变化,并尝试探讨中晚全新世以来砗磲碳同位素在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控制机制。在距今500-5500年期间,砗磲碳同位素记录与太阳活动记录显着相关,这可能跟砗磲体内的虫黄藻有关。太阳活动可以显着影响虫黄藻的代谢效率,从而改变砗磲内部的微环境,进而影响砗磲的碳同位素组成。砗磲碳同位素和太阳活动记录在距今200年左右开始解耦,这可能与海洋的Suess效应有关。本研究从季节性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探讨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砗磲碳同位素的变化历史,提高了我们对砗磲碳同位素的了解。6.舟山群岛距今5600-5900年一次极端生态灾难事件在中国东海的舟山群岛发现了一厚约3.3米、长约74.5米的古木堆积层。除了表皮发生弱硅化现象以外,古木层中的植物保存完好,并且含有丰富的叶片、果实和种子。孢粉和种子分析结果表明古木堆积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与河姆渡遗址保存的植被类型一致。古木层的分布特征以及保存完好的树桩说明这些古木是原生的,未经过长距离搬运。古木层中的植物、叶片、种子和果实都保存完好,说明这是一次突然的快速沉积事件。根据古木层的定年结果以及对古气候记录的对比分析,距今5900-5600年期间是一段气候异常时期,强盛的冬季风和夏季风伴随微弱的ENSO活动,这种气候条件极易发生极端风暴潮事件,并且此时也处在海平面快速升高的晚期,因此,古木堆积层很可能与风暴潮和海平面升高的共同作用有关。7.南极重金属污染评价菲尔德斯半岛上分布着多个科学考察站,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企鹅作为一种从海洋向陆地传输污染物的重要媒介,却很少有研究评估企鹅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在菲尔德斯半岛采集了32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在阿德雷岛采集了 8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来确定其Cu、Zn、Pb、Ni、Cr、Cd、Co、Sb、Hg和P的含量,结果显示阿德雷岛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着高于菲尔德斯半岛。菲尔德斯半岛上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阿德雷岛上的污染物是经过食物链一系列的生物放大作用之后以企鹅粪便的形式输入的。显然,在南极某些特定的区域,企鹅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动物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8.北极重金属污染评价过去100年来,人类在新奥尔松地区开展煤矿开采、科学考察以及北极旅游等活动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目前对该地区的环境评价还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和海洋表层沉积物方面,对过去100年来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历史和污染现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采自新奥尔松地区的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YN,分析了沉积物中6种典型的重金属元素(Cu、Pb、Cd、Hg、As、Se)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污染负荷指数(PLI)、地质累积指数(Igeo)和富集系数(EF)这三个指标评估了该地区在历史时期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过去100年来,沉积剖面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快速升高,其中重金属元素Pb、Cd、Hg和Se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并存在显着的富集现象,这些污染主要与新奥尔松地区的汽油发电、煤矿开采、站区影响、北极旅游以及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有关。

葛晶梁[9](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气候科学专题报告》(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海平面上升已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在国内已有一些有关海平面上升情况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国内的海平面,对于全球其它地区海平面上升问题研究甚少。因此,在此翻译项目中,笔者选取《气候科学专题报告》中的海平面上升作为翻译实践材料,该翻译材料由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组发布。由于该翻译材料属于科技类文本,并且具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和翻译目的,所以笔者选择目的论为指导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的过程由翻译的目的所主导,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基于此,笔者在目的论三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的指导下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笔者分别从词汇层面、句式层面和语篇层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在词汇层面原文科技词汇、半科技词汇和介词“with”出现频繁且翻译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翻译时需要忠实和连贯法则作为指导,确保译文忠实和连贯;在句法层面,原文多使用被动句、定语从句和名词化结构,为确保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应在目的法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在语篇层面,翻译时应在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的指导下,体现原文的逻辑,确保译文连贯。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了解到目的论对信息类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希望该翻译报告能够为我国防止和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并给翻译该类文本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鞠梦珊[10](2019)在《晚第四纪南极阿蒙森海扇区古冰盖与古海洋演化》文中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南极阿蒙森海地区冰架与冰盖物质损失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该地区海洋冰盖稳定性及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广泛担忧。从该大陆边缘获取高分辨率沉积记录,了解南极过去冰盖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识别自然变率和人为胁迫影响,是预测未来环境与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采自阿蒙森海西北部陆隆的AMS01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C测年、颜色反射率、粒度及地球化学等多指标分析,重建了氧同位素9期(约34万年)以来该地区古冰盖与古海洋演化历史,得到如下主要结论:AMS01岩心沉积旋回明显。基于浮游有孔虫(N.Pachyderma)壳体AMS14C测年、颜色反射率曲线及岩性地层对比等综合确立了岩心的年代框架,得到岩心年龄大致为33712 ka BP,属MIS9期以来沉积。岩心生物硅、Ba/Al比值、颜色反射率参数b*值、CaCO3含量等古生产力替代指标的变化一致,反映出南大洋极峰以南海域古生产力冰期低、间冰期高的特点,气温及其对海域冰情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等对海洋生产力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岩心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Mn、Mo等含量冰期低、间冰期高,直观反映了陆隆区底层水和底层沉积物的含氧状况,并受控于大洋翻转环流的变化。冰期海洋表层冰覆盖及水体层化增强,翻转流减弱,底层海水中氧气得不到有效补充,并因有机质的降解而逐渐向缺氧或半缺氧状态转化;间冰期或间冰阶,南半球西风带及海洋锋面向南迁移,翻转流被进一步激活,相对温暖的绕极深层水向南极大陆边缘靠拢并在亚表层上涌,表层高密度富氧冷水下沉,底层海水富氧,沉积物趋于氧化。岩心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大致反演MIS9期以来阿蒙森海扇区冰海沉积作用、物源变化及古冰盖演化历史。冰期(MIS8c及MIS8a、MIS6、MIS2)沉积速率大,冰筏碎屑含量高,局部出现粗粉砂层;沉积物中亲陆源碎屑元素Al2O3、K2O、Zr等含量高,W/Cu、U/Ta等比值大,Na2O/K2O和K2O/Al2O3比值小,带有玛丽伯德地海岸早-中古生代褶皱带与中-晚古生代和白垩纪花岗类岩石特征,表明冰盖大规模向海扩张,冰盖流域面积增大,覆盖并侵蚀当前海岸带的某些岩石露头及陆架区,陆隆区演变为近冰盖/冰架沉积环境,局部发育高密度流沉积。间冰期(MIS9、MIS7、MIS5)和间冰阶(MIS8b)冰筏碎屑含量低,Na2O含量高,Na2O/K2O和K2O/Al2O3比值大,W/Cu、U/Ta等比值小,反映冰盖退缩,远离陆隆,其侵蚀源区逐渐向西南极内陆——伯德冰下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区收缩。AMS01岩心岩性地层、古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粒度组成与物源特征总体旋回变化明显,综合反映了该地区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冰盖、海洋演化及其相互作用特点。冰期、间冰期内,海洋生产力、环流和冰盖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特别是MIS8期中部发育浅褐色间冰阶沉积,其冰筏碎屑含量低,古生产力水平与间冰期基本持平,底层水通风亦有明显加强,明显不同于东南极海洋沉积记录,说明阿蒙森海地区海洋、冰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东南极地区敏感。

二、An assessment of variations in mercury deposition to Antarctica over the past 34,000 yea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assessment of variations in mercury deposition to Antarctica over the past 34,000 years(论文提纲范文)

(1)极地岸基环境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极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1.2 极地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3 极地重金属污染研究面临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 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来源与风险评价
    2.1 引言
    2.2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3.1 实验材料
        2.3.2 分析方法
        2.3.2.1 土壤样品处理方法
        2.3.2.2 检测方法
        2.3.2.3 评价方法
        2.3.2.4 质量控制
        2.3.2.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
        2.4.2 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来源推断
        2.4.3 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2.4.4 历年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来源与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样品采集
    3.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3.3.1 实验材料
        3.3.2 分析方法
        3.3.2.1 土壤样品处理方法
        3.3.2.2 检测方法
        3.3.2.3 评价方法
        3.3.2.4 质量控制
        3.3.2.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3.4.2 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来源推断
        3.4.3 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3.4.4 历年北极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南极生物体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与评价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4.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4.3.1 实验材料
        4.3.2 分析方法
        4.3.2.1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4.3.2.2 检测方法
        4.3.2.3 评价方法
        4.3.2.4 质量控制
        4.3.2.5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南极生物样品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2 南极生物体重金属富集和放大特性研究
        4.4.2.1 南极生物样品重金属元素生物富集系数分析
        4.4.2.2 南极生物样品重金属元素生物放大系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的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层面翻译
        一、词义选择
        二、词性转换
        三、增词译法
    第二节 句子层面的翻译
        一、无灵主语句的翻译
        二、复杂句的翻译
    第三节 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
        一、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二、比较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第五章 实验总结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3)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无机碳研究进展
        1.2.2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现状
        1.2.3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内流河流域
    2.2 河西走廊
        2.2.1 地质地貌
        2.2.2 现代气候特征
        2.2.3 水文与水资源
        2.2.4 土壤与植被
    2.3 猪野泽、盐池和花海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
    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
        3.2.2 矿物
        3.2.3 有机地化指标
        3.2.4 碳酸盐中δ~(13)C同位素
        3.2.5 水样氢氧同位素
        3.2.6 地下水溶解性无机碳AMS~(14)C测年和同位素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粒度参数分析方法
        3.3.2 地下水年代校正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分布
    4.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和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4.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无机碳分布
        4.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4.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含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
    5.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演化补给特征
        5.1.1 降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5.1.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5.1.3 河西走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5.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性无机碳年龄
    5.3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解性无机碳同位素分析
    5.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
    6.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
        6.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析结果
        6.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指示意义
    6.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矿物分布特征
    6.3 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
        6.3.1 猪野泽无机碳沉积过程
        6.3.2 盐池无机碳沉积过程
        6.3.3 花海无机碳沉积过程
    6.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环境演变
        6.4.1 古湖泊无机碳含量与湖泊其他代用指标对比
        6.4.2 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与大气环流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研究进展
    1.2 湖泊藻类古DNA及其古气候应用
    1.3 湖泊生态系统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 岩芯钻取及岩芯描述
        2.2.1 沉积物岩芯钻取、分样与实验室预处理
        2.2.2 沉积物岩性特征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3.1 年代学方法
    3.2 藻类DNA的提取、扩增与测序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DNA的扩增与检测
        3.2.3 DNA的序列数据分析和分类分配
    3.3 南漪湖岩芯元素测试
    3.4 数理统计分析
第四章 南漪湖沉积物钻孔的实验测试结果
    4.1 岩芯钻孔年代框架
    4.2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藻类 DNA 记录
        4.2.1 南漪湖藻类DNA测序结果
        4.2.2 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
        4.2.3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
    4.3 南漪湖岩芯元素含量变化
第五章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5.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的环境指示意义
    5.2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5.2.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
        5.2.2 与中国其它全新世古温度记录的对比
        5.2.3 南漪湖区域全新世温度变化模式的可能驱动机制
    5.3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关系
第六章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
    6.1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及其指示意义
    6.2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科学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2.1 Lexical Features
        1.2.2 Syntactical Features
        1.2.3 Discourse Features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dure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Work
        2.1.1 Technical Terms
        2.1.2 Translation Tools
        2.1.3 Translation Theory
        2.1.4 Parallel Text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Quality Control
        2.3.1 During Translation
        2.3.2 Revision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Lexical Equivalence
        3.1.1 Translation of Terms
        3.1.2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3.1.3 Amplification
    3.2 Syntactic Equivalence
        3.2.1 The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3.2.2 The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3.3 Discourse Equivalence
        3.3.1 Cohesion
        3.3.2 Coherence
Chapter Four Summary
    4.1 Translation Reflection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The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The Source Text
作者简历
Acknowledgements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物传输概述
    1.2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氮循环研究进展
    1.3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磷循环研究进展
    1.4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东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
    3.2 西南极乔治王岛
    3.3 南海西沙群岛
    3.4 样品处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生物传输对偏远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
    4.1 企鹅活动区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特征
    4.2 鸟粪输入对苔藓氮利用策略的影响
    4.3 难言岛湖水、湖藻氮同位素值的梯度变化
    4.4 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特征
    4.5 东南极企鹅粪来源氮的循环过程
    4.6 西南极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对氮循环的影响
    4.7 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生物传输作用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
    5.1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5.2 影响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5.3 有机磷的矿化
    5.4 鸟粪沉积物磷的动力学循环机制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
    6.1 过去700年西沙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记录
    6.2 热带海鸟食物的现代重金属污染调查
    6.3 南极鸟粪土的Cd相态分布特征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地貌
    2.4 气候与水文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概述
    1.2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1.2.1 斯瓦尔巴群岛陆地古气候资料
        1.2.2 斯瓦尔巴群岛海洋古气候资料
    1.3 中国近海地区典型气候环境事件研究进展
        1.3.1 过去千年火山喷发记录
        1.3.2 砗磲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1.3.3 中国近海风暴潮及其影响
    1.4 南北极环境污染现状
        1.4.1 南极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4.2 北极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3.1.1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概况
        3.1.2 南海西沙群岛概况
        3.1.3 东海舟山群岛概况
        3.1.4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概况
    3.2 样品采集
        3.2.1 北极样品采集
        3.2.2 西沙群岛样品采集
        3.2.3 舟山群岛样品采集
        3.2.4 南极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3.3.1 年代学测定
        3.3.2 基本理化指标
        3.3.3 有机生物标志物分析
        3.3.4 稳定同位素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斯瓦尔巴群岛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4.1 古海蚀凹槽简介
    4.2 古海蚀凹槽沉积剖面年代框架
    4.3 古海蚀凹槽沉积环境及形成过程
        4.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4.3.2 沉积环境分析
        4.3.3 古海蚀凹槽形成过程
    4.4 风化历史及其古气候意义
    4.5 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记录
    4.6 古海蚀凹槽沉积记录的古生产力变化
    4.7 古生产力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距今9400-2200年间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
    5.1 沉积剖面岩性特征
    5.2 沉积剖面年代框架的建立
    5.3 新奥尔松地区光合生物量变化重建
        5.3.1 有机生物标志物分析
        5.3.2 生物标型元素分析
    5.4 光合生物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6章 小冰期冰川沉积物在古海蚀凹槽中的记录
    6.1 形貌学证据
    6.2 粒度分析证据
    6.3 有机质来源证据
    6.4 年代学证据
    6.5 古海蚀凹槽中发现冰川沉积物的古气候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章 公元1257年Samalas火山喷发在西沙群岛的记录
    7.1 沉积柱DY6岩性特征及年代学框架
    7.2 公元1300年左右沉积柱中元素含量异常
    7.3 外源物质输入的判别
    7.4 公元1300年左右对应的火山喷发事件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记录及其控制机制
    8.1 砗磲来源及壳体分析
    8.2 高分辨率砗磲碳同位素的周期性变化
    8.3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与大气二氧化碳的关系
    8.4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8.5 中晚全新世砗磲碳同位素变化的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第9章 舟山群岛距今5600-5900年一次极端生态灾难事件
    9.1 古木堆积层简介
    9.2 古木层与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9.3 距今5600-5900年左右的气候异常
    9.4 古木层形成的可能原因
    参考文献
第10章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重金属污染评价
    10.1 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10.2 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10.3 污染现状评估
    10.4 污染物传输过程的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第11章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
    11.1 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
    11.2 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分析
    11.3 环境污染现状评估
    11.4 污染物传输途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目的论视角下《气候科学专题报告》(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致谢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 Text Sel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Translation
    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2.3 Proofreading after the Translation
3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3.2 The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4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Translation
    4.2 Syntactic Translation
    4.3 Discourse Translation
5 Conclusion
    5.1 Gains from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1 Target Text
Appendix2 Source Text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晚第四纪南极阿蒙森海扇区古冰盖与古海洋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洋流、水团和海冰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样品测试及方法
        3.2.1 AMS14C测年
        3.2.2 粒度分析
        3.2.3 XRF岩心扫描
        3.2.4 颜色反射率测试
        3.2.5 生源组分含量测试
        3.2.6 常、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岩心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性特征与年代框架
        4.1.1 岩心岩性特征
        4.1.2 年代框架
    4.2 岩心粒度特征
        4.2.1 沉积物粒度组成与分类
        4.2.2 粒度成因特征
    4.3 岩心地球化学特征
        4.3.1 常量元素
        4.3.2 微量元素
        4.3.3 生源组分与古生产力替代指标
第五章 晚第四纪南极阿蒙森海扇区古冰盖与古海洋演化
    5.1 岩心古生产力记录及其对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响应
    5.2 岩心氧化还原记录及其对冰期-间冰期翻转环流变化的响应
    5.3 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与晚第四纪冰盖进退历史
        5.3.1 岩心粒度特征与冰海沉积作用旋回
        5.3.2 岩心物源特征及其对冰盖进退的响应
    5.4 冰期-间冰期阿蒙森海沿岸冰海相互作用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An assessment of variations in mercury deposition to Antarctica over the past 34,000 years(论文参考文献)

  • [1]极地岸基环境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D]. 公金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魏柔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D]. 韩琴. 兰州大学, 2021(09)
  • [4]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D]. 李凡怡. 兰州大学, 2021(09)
  • [5]《科学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颜丙浩.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王雪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8]南北极与中国近海典型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环境事件研究[D]. 杨仲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目的论视角下《气候科学专题报告》(节选)翻译报告[D]. 葛晶梁.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10]晚第四纪南极阿蒙森海扇区古冰盖与古海洋演化[D]. 鞠梦珊.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标签:;  ;  ;  ;  ;  

对过去 34,000 年南极洲汞沉积变化的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