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治新进展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治新进展

一、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断治疗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卓于迪,李多多[1](2021)在《针刺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医认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内外合邪,临床医家治疗时常选用腰背部经络如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及华佗夹脊穴等进行针刺,并依据患者邪正盛衰随证加减,以宣通督肾阳气、祛除邪气。此外,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针刺手法如"盘龙针法""齐刺""扬刺""督脉排针法"等有助于调和患者之气机,从而增强针刺疗效。探索针刺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发现其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致炎因子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抗炎因子间平衡,维持CD4+与CD8+T淋巴细胞间数目的稳态,以减轻患者炎性反应;通过调控中枢及外周疼痛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增加镇痛物质并降低致痛物质以发挥即时和长效镇痛作用;通过调节OPG-RANKL-RANK及Wnt/β-catenin等骨稳态相关的信号通路及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等组织水解酶含量,以减少患者骨质融合和破坏的发生,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杨宏武[2](2021)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T2-mapping和IDEAL水脂分离成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T2-mapping和IDEAL水脂分离成像技术测量AS患者多裂肌的脂肪浸润情况,并探讨与部分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40名AS患者和41名年龄、性别、BMI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常规T1WI、T2WI、T2-mapping抑脂和不抑脂序列及IDEAL成像扫描;使用常规T2WI序列对L3椎体下终板层面多裂肌脂肪含量进行Goutallier分级,同时采用T2-mapping及IDEAL分别测量其T2值(脂肪)和脂肪分数。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不同Goutallier分级多裂肌脂肪浸润的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AS组与对照组两组间CSA、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η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依次分析各个Goutallier分级中AS组与对照组T2值(脂肪)和脂肪分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S组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分别与病程、ESR、CRP及BAS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的提高,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升高(r=0.671,r=0.715,P<0.05),且Goutallier两两分级间,多裂肌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患者组多裂肌T2值(脂肪)为11.61±6.92ms,脂肪分数为0.28±0.09,对照组T2值(脂肪)为8.11±2.87ms,脂肪分数为0.24±0.05,两组间多裂肌T2值(脂肪)与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0级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outallier1级多裂肌T2值(脂肪)和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均P<0.05),Goutallier2级由于对照组样本量太少无法比较;AS患者组中,T2值(脂肪)及脂肪分数均与病程存在正相关(r=0.361,r=0.335,P<0.05),与ESR同样存在正相关(r=0.433,r=0.393,P<0.05),与CRP及BASDA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T2-mapping和IDEAL技术对定量评估多裂肌脂肪浸润有一定价值,AS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进程较健康同龄人更显着,多裂肌脂肪浸润早于形态学改变;AS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与AS病程及ESR呈正相关,与CRP及BASDAI评分未见显着相关性。

刘君玲[3](2020)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T2mapping定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测量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骶髂关节面下病变区的T2值,研究T2mapping技术对早期炎性病变的检出能力及对炎症活动性的定量分析能力。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确诊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Sp A)患者64例,根据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MRI压脂像上骨髓水肿的表现分为病情稳定组33例,病情活动组31例;收集我院健康体检及志愿者者共30例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及T2mapping序列检查,利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在T2mapping序列图像上放置感兴趣区(ROI)测量T2值;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ESR及CRP;进行统计学分析。病情活动组、稳定组及正常组ROI区T2值比较用SNK检验;病情稳定组、病情活动组病变区T2值与病变周围相对正常区域T2值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正态资料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分析。结果:病情稳定组及病情活动组骶骨侧、髂骨侧病变区及病变周围相对正常区域T2值均高于正常组骶骨侧及髂骨侧T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稳定组、活动组患者感兴趣区T2相较于周围相对正常区域T2值呈明显差异性。病情活动组骶骨侧及髂骨侧病变区T2值高于病情稳定组骶骨侧及髂骨侧T2值。病情活动组骶骨侧及髂骨侧病变区T2值与ESR、CRP之间存在相关性(r>0,P<0.05)。病情稳定组骶骨侧、髂骨侧病变区T2值与CRP、ESR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T2mapping技术有助于早期检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并能对炎症的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

段沁江,何刚,刘雍蓉[4](2019)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ICD-10编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是指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与炎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炎及分类未定脊柱关节炎在内的一组互相关联的、与HLA-B27有不同程度关联的炎性关节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编码是M45/M08.1,反应性关节炎编码为M02.-,幼年银屑病关节炎同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编码是L40.5+M09.0*,炎性肠病性关节炎是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伴关节炎,二者的发病因素基本一致。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是仅具备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但不符合任何一种肯定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编码为M46.1。风湿因子阳性和阴性多关节炎同属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编码均为M08.3。

昝春芳[5](2018)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三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文中认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itis,SpA),亦称为脊柱关节病,为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累及不同部位骨骼,可伴某些非特异性脊柱关节外表现,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阴性,主要涵盖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瑞特综合征(Reiter syndrome,RS)、炎个性肠病关节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related arthritis,IBD-SpA)、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uSpA)和 SAPHO 综合征(滑膜炎、座疮、脓疱、骨肥厚和骨炎综合征)等。临床特点主要为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阴性,不出现类风湿结节,然可伴炎症性外周关节炎,如肌腱或韧带附着点炎、放射学骶髂关节炎等,常常具有家族聚集倾向。脊柱关节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呈慢性进行性破坏,致残率较高,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有较大影响。再者,从其发病至确定诊断可能需要5-10年,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加之,当前仍未出现特效性治疗措施。因此,对此类患者而言,及早行特异性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早对症治疗对提高其预后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涉及三个病例,最典型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易误诊漏诊的两例是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和 SAPHO综合征。多数此类患者可有特征性脊柱关节外表现,如皮肤黏膜损害、前葡萄膜炎、肺纤维化、肾脏损害、主动脉根部损害等。本论文通过分析三例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和SAPHO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旨在提升临床医师对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辨别和诊断水平,以减少漏诊误诊。研究目的:分析三例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和SAPHO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共性与个性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以提升临床医师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力求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研究方法: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典型病例—强直性脊柱炎、少见病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SAPHO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策略等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收录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案例总结并文献复习。研究结果:1、病例总结:根据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例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已明确诊断。AS患者急诊行颈椎后前路C7-T1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虽神经症状的改善有限,但其可移动性增强,颈部疼痛亦显着缓解。DISH患者择期行颈椎前路骨赘切除术,术后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SAPHO综合征患者经抗炎及抗骨质疏松等保守治疗后,自觉关节及胸腰部症状好转。2、文献回顾:(1)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流行与HLA-B27的阳性率直接相关,HLA-B27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SpA患者是否会进展为AS。虽然HLA-B27是许多诊断标准中明确纳入的指标之一,但是,HLA-B27阳性并不是诊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必要条件。(2)不同类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存在各异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炎性脊柱痛,骶髂关节炎,胸壁痛,外周关节炎或起止点炎,指(趾)炎,肺损害,结膜炎,葡萄膜炎,主动脉关闭不全伴传导障碍等。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非特异性脊柱关节外临床表现的警惕有助于避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漏诊误诊。(3)Amor和ESSG标准是诊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最常用的标准,但具体不同类型脊柱关节病应适用各自的诊断标准。研究结论:1、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流行与HLA-B27的阳性率密切相关,但HLA-B27阴性并不能作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排除诊断标准。2、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认识。熟悉并掌握具体的非特异性脊柱关节外临床表现和不同的诊断标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水平。

扶晓兰,陈茜茜,李军霞[6](2016)在《脊柱关节病相关性眼病》文中提出脊柱关节病是一组以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组织炎症为共同特点的全身性慢性炎性疾病,包括多种疾病类型。临床上本组疾病具有多种共同特点,如常累及中轴关节、不对称性外周关节炎、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家族聚集倾向、与HLA-B27有不同程度相关性、病理变化常出现在肌腱端周围及韧带附着部位、临床表现常相互重叠等。脊柱关节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眼病是其常见、重要的关节外表现,以前葡萄膜炎最为常见,并且与HLA-B27有一定的相关性,以青壮年多见,反复发作,常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本文从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面对脊柱关节病相关性眼病进行综述。

李振彬,杨静[7](2013)在《风湿病学中西医发展趋势和设想》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述风湿病学中西医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探索我军风湿病学发展方向。方法检索近20年来中西医风湿专业英文及中文文献,结合文献对国内外风湿专业中西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 21世纪风湿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常见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特别在风湿病的生物治疗方面成就卓着。中医药研究在风湿病病因病机、证型研究及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进展。结论风湿病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军风湿专业要明确和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刘坚[8](2012)在《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又称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opathy, 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炎性疾病,包括经典代表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等。可出现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不可逆的骨质破坏,它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并造成明显的社会经济负担,因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非常重要。本病发病原因不明,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改善病情药物。因此,疾病活动性判断及疗效评价对于了解病情进展和评估各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SpA的疾病活动性及疗效评价指标非常有限。BASDAI评分等临床指标主观性较强,而传统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当低,更加敏感和有效的疾病活动性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值得探寻。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COMP)是近10余年来新发现的软骨代谢标志物,能反应关节滑膜炎的活动性及骨与软骨破坏的一种较为敏感的血清学标记物。在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国内外有较多研究,而在脊柱关节病方面国内外研究甚少。研究目的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在脊柱关节病(Sp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及骨破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8例SpA患者治疗前,以及其中10例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2次/周)治疗12周后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COMP水平。同时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alpha (TNF-α)并行骶髂关节CT分级,同时记录患者BASDAI、BASFI、BASMI、ASDAS-ESR、ASDAS-CRP评分及夜间脊柱痛VAS,分析它们与COMP的相关性。结果SpA患者组血清COMP水平为(30.835±8.53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639±2.939)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活动组血清COMP水平为(34.168±7.988)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25.122±6.243)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益赛普治疗后SpA患者血清COMP水平为(17.670±7.199) ng/ml,较治疗前的(35.645±7.381)ng/ml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MP水平与夜间脊柱痛VAS、ESR、CRP及骶髂关节CT分级正相关,与BSADAI、BSAFI、ASDAS-ESR、ASDAS-CRP正相关,与年龄、病程、BASMI、血小板、TNF-α及外周关节受累无明显相关。结论SpA患者血清COMP高水平存在提示病情活动,可能预示明显骨质破坏,血清COMP有可能成为判断SpA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的指标。

王岚,李惠媛,刘永明,王霞,赵扬辉,张懿芳[9](2010)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3例》文中提出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风湿病,40岁以下男性青壮年多发,容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病变及慢性训练伤。该病呈慢性进行性破坏,致残率较高,对工作及生活有很大影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10至2009-10我院收治的43例SpA临床资料,旨在提醒基层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邓昊,刘贵红,黄玉萍,张育红,刘颖[10](2008)在《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46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臀部皮肤作骶髂关节穿刺,注入复方倍他米松进行治疗。结果2个月内下腰痛和骶髂关节的压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组,但312个月疗效不如单纯口服药组,在1236个月间仍有有部分病人有效。阻止骶髂关节炎症CT影像学改变方面,36个月内均优于单纯口服药组。结论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下腰痛、骶髂关节压痛、骶髂关节炎症CT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疗效。

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断治疗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断治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辨证选穴进展
    1.1 中医病机认识概述
    1.2 选穴研究概述
    1.3 刺法研究概述
2 针刺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1 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2.2 调节疼痛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网络
    2.3 维持骨稳态
    2.4 降低组织水解酶
3 结语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T2-mapping和IDEAL水脂分离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AS患者椎旁肌研究背景
    1.1 AS概述
    1.2 椎旁肌生物力学特征
    1.3 AS患者椎旁肌病理学研究
    1.4 AS运动疗法
    1.5 T2-mapping抑脂与IDEAL成像技术对椎旁肌脂肪浸润的定量分析
    1.6 本研究选取L3椎体下终板层面为研究层面的价值
第二章 AS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定量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3.1 本研究主要结论
    3.2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3.3 将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椎旁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T2mapping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检查及测量方法
        2.2.2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各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
    3.2 各组研究对象感兴趣区T2值比较
    3.3 病情活动组、稳定组研究对象不同部位T2值比较
    3.4 病情活动组、稳定组病变周围相对正常区域T2值与正常组骶髂关节面T2比较
    3.5 病情活动组病变区T2值与ESR、CRP的相关性分析
    3.6 病情稳定组病变区T2值与ESR、CRP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概述
    4.2 影像学分析
    4.3 T2mapping序列在ax Sp A诊断中的优势
    4.4 本研究主要结果讨论
    4.5 鉴别诊断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综述)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临床及影像诊断新进展
    参考文献

(4)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ICD-10编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疾病特点
2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编码确定
    2.1 强直性脊柱炎 (AS)
    2.2 反应性关节炎 (ReA)
    2.3 银屑病关节炎 (PsA)
    2.4 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IBDA)
    2.5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 (uS p A)
3 与相关疾病编码的区别
    3.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3.2 类风湿因子阳性多关节炎
    3.3 幼年银屑病关节炎

(5)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三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研究新进展
        1.2.1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机制
        1.2.2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征
        1.2.3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
        1.2.4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1.2.5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病例报告
    2.1 强直性脊柱炎病例报告
    2.2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病例报告
    2.3 SAPHO综合征病例报告
第3章 病例分析
    3.1 案例总结
    3.2 文献回顾
第4章 讨论
    4.1 HLA-B27检测在脊柱关节病诊断中的价值定位
    4.2 广义SpA及具体分型SpA诊断标准的适用
    4.3 提高临床医师对SpA的熟悉和掌握水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脊柱关节病相关性眼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特点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治疗方案
四、总结与展望

(7)风湿病学中西医发展趋势和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湿病学国内外发展趋势
    1.1 免疫学等多学科探索发病机制
    1.2 新技术和新标准促进早期诊断
        1.2.1 诊断标准:
        1.2.2 病情评估:
    1.3 新策略和新药物引导目标治疗
        1.3.1 治疗模式的改变:
        1.3.2 生物治疗:
        1.3.3 间质干细胞:
    1.4 中医药在风湿病治疗领域的进展
        1.4.1 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进展
        1.4.1. 1 中医病症结合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1.4.1. 2 单味药研究:
        1.4.1. 3 复方研究:
        1.4.1. 4 辨证治疗:
        1.4.1. 5 专方治疗:
        1.4.1. 6 中成药治疗:
        1.4.1.7其他疗法:
        1.4.2 中医药治疗SLE的研究进展:
        1.4.3 中医药治疗AS的研究进展:
2 军队风湿病学取得的成就
3 军队风湿病学研究设想
    3.1 明确特色,深化内涵
    3.2 关注前沿,勇于创新
    3.3 中西结合,服务部队
    3.4 提升学术,培养人才

(8)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46例(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断治疗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研究进展[J]. 卓于迪,李多多. 环球中医药, 2021(09)
  •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T2-mapping和IDEAL水脂分离成像研究[D]. 杨宏武. 汕头大学, 2021(02)
  • [3]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T2mapping定量分析[D]. 刘君玲. 青海大学, 2020(02)
  • [4]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ICD-10编码分析[J]. 段沁江,何刚,刘雍蓉. 中国病案, 2019(07)
  • [5]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三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D]. 昝春芳. 吉林大学, 2018(01)
  • [6]脊柱关节病相关性眼病[J]. 扶晓兰,陈茜茜,李军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21)
  • [7]风湿病学中西医发展趋势和设想[J]. 李振彬,杨静.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9)
  • [8]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的研究[D]. 刘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05)
  • [9]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3例[J]. 王岚,李惠媛,刘永明,王霞,赵扬辉,张懿芳. 武警医学, 2010(09)
  • [10]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46例[J]. 邓昊,刘贵红,黄玉萍,张育红,刘颖. 临床内科杂志, 2008(08)

标签:;  ;  ;  ;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诊治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