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本科生”问题的探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本科生”问题的探讨

一、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后进生”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荣[1](2021)在《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成为了初中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班级内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了许多的后进生。后进生的出现,无论是对于自身物理的学习,还是对于整体班级内的学习进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现象,认真分析班级内出现后进生的成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改变这种局面,转化班级内的后进生,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提升班级整体成绩。

杜利英[2](2021)在《农村初中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现状与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中“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内容。近些年,科学态度与责任受到广大学校的重视,中学又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的农村学生在接受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态度与责任存在哪些问题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不但可以补充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研究空缺,而且可以为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分析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需求,并对国内外关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文献进行了阐述,从而写出了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笔者对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理论界定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为问卷的制定和问题的归因埋下伏笔。第三部分,为了解农村学生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榆林地区三所农村学校的230名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得出农村初中生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现状问题,又结合农村初中19名物理教师问卷调查的情况,分析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从科学态度、社会责任两方面提出了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四个小小策略。第五部分,为了检验策略的有效可行性,笔者设计了《电荷》和《牛顿第一定律》两份教学设计,并在物理课堂上实践。第六部分,笔者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为自己在今后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林心怡[3](2021)在《图形表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图形表征在物理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初中物理图形表征特指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常用的图形,主要是指示意图和函数图。示意图通过图片和线条简明展示了研究对象,函数图像的几何特性清晰显示了物理量之间量的关系或物理情景的变化情况。本文根据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将初中物理的图形表征进行了分类,结合资料对图形表征应用能力进行划分。在所构建的理论基础框架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学生图形表征能力分成了三个部分:提取信息能力、画“图”能力、用“图”能力,并根据这三方面能力提出了提高学生图形表征应用能力的相应策略。问卷调查时选取上海市某中等水平的初中里180余名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测试,分析初中学生对图形表征的态度和应用情况。再选取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运用相应策略开展实验研究。最后本文根据策略给每一类图形表征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电流电压》《直线运动》《欧姆定律电阻》《路程-时间图像》,将所提的策略应用到教学实例中,丰富物理教学方法,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希望提高物理教师对学生图形表征能力培养的意识,在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多一种的表征方式。本文主要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图形表征的研究背景、图形表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的理论基础的介绍,对图形表征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以及图形表征背后的理论支持。第三部分:参考沪教版物理教材内容以及前人的研究,对初中物理图形表征进行了分类。第四部分:结合理论对图形表征能力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第五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图形表征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应用情况。选取两个物理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实验研究。根据所提策略,将策略应用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图形表征当中。以此期望该策略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并在提高学生图形表征能力方面起到作用。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不足进行总结并对本文进行展望。总结本研究对于初中学生图形表征应用现状调查的不足之处,对本课题研究的进行反思以及对该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展望。

温缙云[4](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选考率大幅度下降,但从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看,物理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出现了明显的需大于供,物理选考率急需得到提高。物理学科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地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新高考的选考率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明显低于是教师们的期待值的,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它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学习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兴趣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以学习兴趣为主体,对国内外兴趣和物理兴趣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本文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在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兴趣的研究历史、现状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物理学科本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提出男生女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不同。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思政教育的缺失方面对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语言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从社会的陈旧观念、消极的社会现象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呈现了笔者的调查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物理历史等方面设计了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题目和学生座谈题目,并对三个地方的三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了对应的数据分析。第四章提出六个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对策。分别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基于本研究的展望。总结六个提升对策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侧重方向。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三点展望,以达到让更多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赵康[5](2020)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中学阶段让大部分学生为之困扰的学科,并且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但由于物理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是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较为特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建立物理学习思维,使学生不至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不良学习的结果,尤为重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从古至今,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评价都很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时代教师更是肩负着历史使命要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人才。每个老师都被放置在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做一名称职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这个重要问题面前。因此笔者决定对当前物理教师执教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策略。笔者通过在本市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前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以及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有哪些,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有效途径和策略。本研究中笔者先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问题,其次对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本研究中所用到的理论依据;从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交替进行的方法,调查我市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计分析调查过程中所得的数据,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成因。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初中物理教师存在基本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对教材及物理课程标准熟悉程度欠缺,教学时间较短,导致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而部分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由于长期重复性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其次由于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简单,物理教师间交流过少,机械化教学使得物理之美模糊不清,导致教学中存在职业倦怠;再者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疲惫;最后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根据以上问题,笔者分别从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基本素养、提升研读学生能力、转变教育理念、物理教师执教能力自主发展四个方面给出合理化建议,再根据建议进行实践操作,验证策略是否具有有效性。通过教学实施,以笔者所教班级实验前后成绩做对比,得出相应结果,分析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肖晓川[6](2020)在《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混合学习,是教育在“互联网+”视域下的研究热点,它针对传统线下教学中学情反馈滞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有机整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益,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本研究为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和混合学习模式研究》分化的子课题,旨在探索混合学习模式在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物理课程实践中难以解决的学科适应性问题、可行适应性问题和课堂环节适应性问题,实现高效教学。本研究既能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又能深入到一线教学。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学习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中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了解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了混合学习模式等与教学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校内八、九年级八百余名学生以及区内一线物理教师近百人做了问卷调查,同时对校内十三名物理教师,十五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反映出当前开展混合学习的整体情况,对不同维度所包含的不同问题进行数据对比和统计分析,找出当下混合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对应用效果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提出相应建议,提供教学研究经验。在未来数字化时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混合学习模式将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吴敏[7](2020)在《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临界生是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优等生外发展潜力最大的群体。临界生的成功转化有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临界生作为班级相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关爱与重视最少,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因此,关注临界生的发展,激发临界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效率,逐步将临界生转化为“优等生”,是新课标中“以人为本”要求的良好体现。本文选取某高中的临界生,尤其是物理学科的临界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笔者发现该校针对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就此笔者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能促进高中物理临界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提高物理临界生的转化效率,为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王慧[8](2020)在《“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以包头市A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标准深入改革和全国教改推行,笔者所在实习学校整合创建了适合本校实施的“551”教学模式,本文研究“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551”教学模式包含“前置性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展讲与质疑”“限时配餐练”和“评价督查”5个教学要素,“自学思考”“动手实验”“分析讨论”“独立测评”和“反馈纠错”5个学生学习行为体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养”这一总目标。在全校开展“551”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大背景下,笔者以任课的内蒙古包头市A学校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根据掌握的基本学情,以“551”教学模式为主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逐步优化,对研究对象实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数据分析法对任课班级教学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形成、课上表现及学习主动性的变化、课下讨论追问、综合考试成绩等多个维度分析“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践应用中的效果。根据实践研究结果初步得到以下结论:在“551”教学模式的引导下,90%学生形成了课前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自习课学习氛围浓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活跃,做到把课堂交还学生,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通过课上课外物理实验训练,物理实验也逐渐丰富,实验题目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主动性变强、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升。选取两个班级的20名物理学困生,分析了这一群体在为期一年的“551”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变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期6次考试中整体的平均成绩相对于班级平均成绩的差距有一定的缩小,说明学业成绩相对于前期有一定的提高。另外,通过“551”教学实践,该群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得到较好的改善。“551”教学模式在本校的实施处于摸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不足之处。后续笔者将研究发现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551”教学模式在本校能够更好的实践应用。

向秋琳[9](2020)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文中认为物理学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以及生活,初中物理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笔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知当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未能有效结合当代社会生活,学生对于生活化的教学实例理解不透彻,使得生活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就物理概念课、实验课、复习课三种课型分别阐述了如何有效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并针对不同课型提出了的相关教学方法和策略。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多角度选取生活化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生活化素材,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应选择更为简洁的生活化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合理替换教材中的实验,创设生活化情境;复习教学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内容,并结合多种信息技术进行复习教学。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得出有效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应用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物理实验,掌握实验原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物理复习课中的主动性。有效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的影响。

郑琪[10](2019)在《“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五环”教学模式我校是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进行总结研究而提出的,是一种适合我校高中课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仅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学习相比,“五环”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而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探寻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发挥其最大效益,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结合笔者在福安市某中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在福安市某中学实施的“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与反思。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教学模式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该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双方面的。就学生层面而言,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自主学习的动机不足;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不强;交流合作能力差等。教师层面也同样存在问题,如僵化教学模式,物理课堂趣味不足;对学情把握不够;未能合理规划物理课堂等。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以供参考。本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福安市某中学“五环”教学的实施现状。然后对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随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五环”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并对该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五环”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笔者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提供一些改善的建议和帮助,同时也为其他物理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二、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后进生”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后进生”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2.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2)农村初中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现状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1.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科学态度
        2.1.2 社会责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格发展理论
        2.2.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现状及分析
    3.1 农村初中生调查问卷及结果
        3.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3.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3.1.3 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
        3.1.4 调查数据结果及分析
        3.1.5 农村初中生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问题
    3.2 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3.2.1 调查对象、内容及统计方法
        3.2.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2.3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3.2.4 教师调查的总结
    3.3 农村初中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的成因分析
        3.3.1 物理学科因素
        3.3.2 教师自身因素
        3.3.3 学生自身因素
第四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4.1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
        4.1.1 巧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1.2 共同制造实验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1.3 巧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4.2 物理课堂与社会资源、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3 物理课堂与微视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4.4 在物理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第五章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教学设计
    5.1 案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
    5.2 案例二:“电荷”的教学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3)图形表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图形表征适用于物理学科的表达
        1.1.2 课程标准对图形表征的要求
        1.1.3 图形表征在中高考的应用
        1.1.4 学生在表征方面存在的困难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表征
        2.1.2 问题表征
        2.1.3 图形表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加工理论
        2.2.2 学习迁移理论
        2.2.3 知识可视化理论
第三章 初中物理图形表征分类
    3.1 概念规律图形表征
        3.1.1 光路图形表征
        3.1.2 力学图形表征
        3.1.3 电磁图形表征
    3.2 时空关系图形表征
    3.3 结构联系图表征
        3.3.1 电路图表征
        3.3.2 结构图表征
    3.4 函数图表征
        3.4.1 波形图表征
        3.4.2 运动学函数图表征
        3.4.3 电学函数图表征
第四章 初中物理图形表征能力及培养
    4.1 初中物理图形表征能力
        4.1.1 提取信息能力
        4.1.2 画图能力
        4.1.3 用图能力
    4.2 初中物理图形表征能力培养
        4.2.1 提取信息策略
        4.2.2 画图策略
        4.2.3 用图策略
第五章 图形表征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现状研究
    5.1 图形表征的应用现状调查
        5.1.1 问卷设计
        5.1.2 调查样本的选取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前后测结果分析
        5.2.1 前测分析
        5.2.2 后测分析
    5.3 教学案例
        5.3.1 应用概念规律图形表征案例
        5.3.2 应用时空关系图形表征案例
        5.3.3 应用结构联系图形表征案例
        5.3.4 应用函数图形表征案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定义
        2.1.2 物理核心素养
    2.2 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
        2.2.2 学习兴趣发生机制
    2.3 兴趣影响因素
        2.3.1 学科因素
        2.3.2 学生因素
        2.3.3 教师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理论基础
        2.4.1 以建构主义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
        2.4.2 以行为主义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4.3 以人本主义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热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1.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学生座谈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1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4.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4.3 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4.4 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
    4.5 丰富第二课堂
    4.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2 基于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5)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策略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
第3章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调查
    3.1 调查前期
    3.2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分析(教师问卷)
    3.3 中学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现状分析(学生问卷)
    3.4 开放式问题汇总分析
    3.5 总结
第4章 执教能力现状成因分析
    4.1 教师基本素养参差不齐
    4.2 物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4.3 太过注重应试教育
    4.4 教师专业发展华而不实
第5章 提升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
    5.1 提高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5.2 提升研读学生能力
    5.3 转变教育理念
    5.4 物理教师执教能力自主发展
第6章 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的实践与结果
    6.1 实验对象
    6.2 实验方法
    6.3 实施结果
    6.4 实验结论
    6.5 实施评价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调查问题汇总
致谢

(6)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4.4 对比实验法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的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多元智能理论
        2.1.3 信息传播理论
        2.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混合学习
        2.2.2 教学的有效性
    2.3 中学物理学科特点
3 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现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3.2.1 对初中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3.2.2 对初中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3.3 调查结果分析
4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物理教学策略
    4.1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4.1.1 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4.1.2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1.3 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案例分析
    4.2 混合学习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4.2.1 评价体系设计
        4.2.2 评价过程
        4.2.3 评价结果分析
    4.3 混合学习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混合学习模式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3 教学设计:功和功率
附件1 当堂检测
致谢

(7)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临界生
        1.2.2 物理临界生
        1.2.3 学习管理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背景及现状
        1.4.1 国内研究背景及现状
        1.4.2 国外研究背景及现状
    1.5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访谈法
        1.5.3 数据分析法
        1.5.4 问卷调查法
    1.6 研究的可行性
2 理论基础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分层教学理论
    2.3 因材施教原则
    2.4 罗森塔尔效应
3 “临界生”学情调查与分析
    3.1 学情调查
    3.2 学情分析
        3.2.1 智力因素
        3.2.2 非智力因素
    3.3 临界生性格特点分类
    3.4 临界生转化的措施
4 物理临界生学习管理成效分析
    4.1 问卷分析
        4.1.1 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4.1.2 物理临界生问卷整体分析
        4.1.3 物理临界生、优等生、后进生问卷对比分析
    4.2 物理临界生学业成就分析
    4.3 结论
5 物理临界生转化策略改进
    5.1 心理管理策略
    5.2 学习管理策略
        5.2.1 分层教学
        5.2.2 同伴教学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8)“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以包头市A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
        1.2.1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教学模式
        1.2.2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
        1.2.3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1.2.4 山西怀仁一中“335”教学模式
        1.2.5 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3 A学校“551”教学模式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的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案例分析法
        2.2.4 数据分析法
        2.2.5 访谈法
3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
    3.2 罗杰斯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4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4.1 教学模式
    4.2 前置性学案
    4.3 限时配餐练
5 “551”教学模式
    5.1 前置性学案
    5.2 小组合作探究
    5.3 课堂展讲,补充质疑
    5.4 限时配餐练
    5.5 评价与督查
    5.6 总结
6 教学设计原则与课堂实例
    6.1 教学设计原则
    6.2 “551”教学模式实施之前我校物理教学情况简介
        6.2.1 学生情况分析
        6.2.2 物理教学分析
    6.3 课堂教学实例
        6.3.1 “运动的快慢”课例分析
        6.3.2 “光的反射”课例分析
        6.3.3 “测量液体密度”课例分析
    6.4物理课外实验
7 后测与实践效果分析
    7.1 实践效果分析
    7.2 案例研究对象考试数据分析、进行访谈
        7.2.1 案例研究对象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
        7.2.2 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7.3 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7.4 改进之处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组量化考核表
    附录2 :关于初中学生物理兴趣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光的反射(教师版)前置性学案
    附录4 :运动的快慢(学生版)前置性学案
    附录5 :运动的快慢
    附录6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学业测试选题
    附录7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对能力的要求
致谢

(9)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教学研究基础
    2.1 相关教育理论基础
    2.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及人教版教材分析
    2.3 初中生生活环境、心理特点及思维特征分析
3 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 问卷调查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
    3.2 问卷结果分析
4 教学实践研究
    4.1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4.2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4.3 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4.4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高一物理课实施“先学后教”的必要性
    1.5 福安市某中学“五环”教学模式实施现状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概述
    2.1 模式和教学模式
    2.2 “五环”教学模式介绍
    2.3 “五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3.1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 “五环”教学模式在六种主要物理课型中的应用
        3.1.1 概念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1.2 规律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1.3 实验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1.4 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1.5 习题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1.6 讲评课教学设计及案例
    3.2 “五环”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
        3.2.1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成绩分析法、访谈法
        3.2.2 问卷调查表格设计及结果分析
        3.2.3 两次月考学生成绩分析
        3.2.4 师生访谈实录
第4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4.1 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4.1.1 先学先行环节
        4.1.2 问题反馈环节
        4.1.3 互动研讨环节
        4.1.4 训练巩固环节
        4.1.5 拓展提升环节
    4.2 学生层面成因分析
        4.2.1 自主学习物理的动机不足
        4.2.2 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根深蒂固
        4.2.3 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不强
        4.2.4 以自我为中心,交流合作能力不足
    4.3 教师层面成因分析
        4.3.1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不敢真正放手
        4.3.2 对学情把握不足
        4.3.3 对物理学科的重难点把握不足
        4.3.4 未合理规划物理课堂
        4.3.5 未灵活使用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4.3.6 物理教师的人文素养不足
第5章 “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5.1 思想渗透,观念先行
        5.1.1 更新物理教学理念
        5.1.2 转变物理教师角色
        5.1.3 注重人文素养提升
        5.1.4 建立教师“走班”教学
    5.2 积极引导,激发潜能
        5.2.1 增强自主学习动机,激发兴趣
        5.2.2 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互帮互助
        5.2.3 引导学生关注方法,提高技能
        5.2.4 培养元认知能力,高效学习
        5.2.5 关爱后进弱势群体,呵护成长
    5.3 优化策略,高效课堂
        5.3.1 精研教材,活用模式
        5.3.2 全面反馈,掌握学情
        5.3.3 微型点拨,针对评讲
        5.3.4 小组合作,以疑促学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后进生”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J]. 黄建荣. 当代家庭教育, 2021(20)
  • [2]农村初中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现状与策略[D]. 杜利英. 延安大学, 2021(11)
  • [3]图形表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心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D]. 温缙云.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5]提高初中物理教师执教能力的对策研究[D]. 赵康. 西南大学, 2020(05)
  • [6]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D]. 肖晓川. 西南大学, 2020(05)
  • [7]高中物理临界生的学习管理策略调查与改进建议[D]. 吴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551”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以包头市A学校为例[D]. 王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 向秋琳.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五环”教学模式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郑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初中物理教学中“本科生”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