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一、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黎晓璐[1](2021)在《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发展和更新,在旧城区改造工作中,片区的建筑功能及停车需求发生变化,原停车设施无法满足,乱停车行为会占用旧城区路网而加剧拥堵。过度增设停车设施引起的交通增量也会加剧拥堵。要确定停车设施的合理规模,需兼顾路网交通和停车缺口进行分析,将停车引起的交通增量对路网的交通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针对这类中观层面的旧城区停车规模的量化分析问题,已有停车配建标准较多设置下限值,较少设置上限值,无法兼顾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不完全适用;已有研究方法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城市路网,对基础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的要求较高,或是涉及参数的获取难度大,也无法适用。因此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较为实用的量化分析方法,既能考虑周边路网的约束及交通影响,又要降低数据获取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量化依据。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要求,研究了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回顾已有研究,总结研究思路。针对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两者相互作用关系、仿真模型参数标定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梳理路网和停车的相互关系和分析方法,明确其应用特点和数据要求等;2.建立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分析路网承载力、停车规模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关系拆解为三个部分,建立停车规模量化模型,得到当前路网承载力下的合理停车规模数量和分析新增停车需求。其中,以时空消耗法二维模型计算路网容量初始值,定义了停车的交通影响折减系数,修正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并讨论参数取值;3.建立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方法。基于仿真软件Vissim4.3,参考路网容量研究方法中的交通分配模拟法,提出分层叠加的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思路,得到路网现状限制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和相应的停车规模数量。结合相关研究选取初始参数集,确定校核指标,讨论了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的方法。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选用遗传算法和VBA进行参数标定,选用聚类分析进行取值讨论;4.案例分析。针对案例进行交通量和停车调查,完成了调查方案制定、数据调查与分析。根据停车规模量化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合理停车规模和新增停车需求值。根据停车规模仿真分析方法,搭建仿真路网模型,完成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标定,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设置3个方案进行停车到达交通量的叠加分析,得到各方案下的新增停车需求阈值,并根据结果选出最优方案。两种方法的停车需求分析结果数值较为接近,表示分析方法有效,思路可供参考。

李维佳[2](2021)在《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严重,与之而来的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各个城市开始寻找与该城市发展相协调的需求管理策略。限行限购是目前常用的手段,然而会带来较为显着的负面影响。拥堵收费由于影响公平性,因此国内暂未实施,寻求更为公平和有效的需求管理策略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了既有的拥堵收费策略、限行限购策略、交易通行权策略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理论和实践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鉴于此,本研究以可交易思想为依托,以通行权策略为基础,以交通控制小区区域化划分为单元,以出行行为和政策策略耦合思想为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思想及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为:首先,从理论可行性、实施紧迫性和实施必要性等方面对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通行权收取方式进行了论证,对比分析了基于边界线,基于瓶颈,基于区域(多为市中心)和基于出行距离等诸多拥堵收费的方式,考虑到拥堵区域点-线-面扩散特征,我国大城市商圈分散,多CBD兴起的趋势,拥堵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市区内多种业态并存,出行行为复杂等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其作为拥堵收费延伸版,可以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的功效,除此之外,他还具有较为公平,可以控制出行总量等优点。然后,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划分交通控制小区,将其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划分依据和通行权收取的单元。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使用交通运行情况、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停车供需和土地开发强度四个指标综合反映交通控制小区拥堵程度,称作交通影响因素指数。构建了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结合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最优结果,提出了使用灰色聚类灰度确定方法优化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的方法,提高实践便捷性和准确性。其次,构建了考虑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以及出发时间的NL模型,以LOGSUM对其进行层间关联。使用SP+RP调查结果对Nested Logit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构造出行行为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之间的耦合互动思想,提出了路网运行时间和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更新迭代规则,OD和路段流量收敛准则,用于保证模型迭代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再者,构建了基于出行者异质性和出行目的差异性,有效考虑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的交通网络多用户均衡模型和多用户系统均衡模型。并从路网容量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两个差异化目标导向出发,分别构建了两个优化模型,用于求解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实施策略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灵敏分析方法的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加入步长加速度和惩罚函数法的直接搜索法模型求解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模型求解方法的运算迭代步骤和适用性。而后,提出了使用蛛网理论评价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优化模型得到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总发放量,最优价格和交通控制小区收取量)并不是均衡模式,即通行权的供给和需求数量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该最优价格下,系统会发生波动,供给和需求会发生变化,价格也会发生波动,系统会出现收敛、发散和封闭三种情况。对发散性的蛛网系统进行干涉和调节,从而保障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同时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分别从出行者个体和交易所博弈以及购买者和出售者博弈两个层面,研究了系统内部出现突变群体后的系统演化稳定性,构建了受到履约率等因子影响的均衡价格计算公式。研究显示,履约率与系统状态的演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即会对出行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交易价格变动或者均衡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系统演化稳定性,因而加强监管,提高履约率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基于保障通行权流通市场和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演化发展稳定性的需要,以及对交易系统规范化、透明化的要求,构建了交通控制小区边界车辆识别技术及流程,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提高通行权收取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实现了交易思想的可操作性,保障了交易的履约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结合西安市一个小分区进行了实例分析,以交通、人口等调查资料为基础,分别对上述构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进行了模拟仿真,分别从路网运行状况、路网容量状况和路网稳定性三个角度,对常规状态(无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和两个目标导向下的路网流量状态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为了使得系统稳定,同时起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作用,本研究建议使用目标导向二—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双层优化模型结果作为实践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纪魁[3](2020)在《中小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中小城市路网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预判城市路网所能承受的交通量增长程度、识别路网中的关键路段,从而提前控制交通需求增长、对关键路段进行相应干预,提高路网服务水平,保障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考虑到多数中小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塑性较强,对其进行路网可靠性分析可有效保障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论文通过对路网连通可靠性、行程时间可靠性和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三个阶段的主要分析方法的总结,对路网可靠性分析的模型和算法设计进行了优化。模型方面:采用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本质是求储备容量系数,对其双层规划模型进行了优化,在上层模型引入服务水平控制、出行时间限制的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路网容量和出行时间可靠性分析的统一;下层流量分配模型,为使其分配结果更加准确,采用基于起终点的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并加入了路段容量限制,并对其等价性和唯一性进行了证明。算法方面:设计了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的流程框架,对于其中涉及的带约束的SUE问题采用增强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下层分配模型采用的是基于起终点的SUE模型,避免了路径的列举,可对相继平均算法(MSA)的迭代步长进行优化,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敏感度矩阵,可以在求得一组初始解后,较为便捷的得到在输入变量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解,是基于路网容量的可靠性分析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对基于起终点的带容量约束的SUE模型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算法设计,并且对于约束条件下的敏感度矩阵计算进行了简化推导;通过简单的单起点和多起点的算例,对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在算例应用中,对于出现的秩亏问题提出了处理思路,保障可以得到分析结果。论文对两种计算路段容量的主流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理想通行能力修正得到路段容量的方法计算简单,但是由于是确定型数学模型,忽略了随机影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中小城市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并不适用;通过速度-流量模型得到路段容量的方法,本质是一种模糊识别的方法,可以考虑到随机影响因素,但是直接用来计算大规模路网的路段容量需要调查的工作量大,同时该方法在城市中使用,需要对速度进行处理以得到较好结果。考虑到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能够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网络,在模糊识别方面应用较好,论文基于RBF神经网络,结合速度-流量模型,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训练路段,构建了RBF神经网络,进行了路段容量标定流程设计,并结合响水老城区路网进行了实例应用,对比预测结果和计算结果,误差在工程可接受范围之内。响水老城区路网在中小城市路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论文以响水老城区路网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路网实际情况,对老城区路网进行了拓扑化,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之后对于交通小区的构建及OD矩阵的获取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路网容量对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同时对于其中的“敏感”路段进行了识别。基于响水老城区路网的可靠性分析,论文从交通需求管理、拓扑结构优化和关键路段改善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改善建议,并且在路网优化和路段改善后,进行了可靠性提升评价:相对于改善前,老城区路网可靠性提升明显。同时,论文就关键路段的识别,设计了基于贡献度和综合交集的识别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最后,论文对于高可靠性路网的规划方法进行了总结。

曾丽群,单国彬[4](2020)在《城市商圈停车需求动静态综合预测法的探索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商圈的停车需求预测既受动态停车需求影响又受静态停车需求预测的影响,因此需建立动静态综合预测模型对停车需求进行综合预测,以确定合理的停车需求量。文章在梳理目前较为常用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静态停车需求预测和路网容量限制下的动态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当静态停车需求大于动态停车需求量时,停车需求量应取后者;当静态停车需求小于动态停车需求量时,停车需求量应取前者;当动态停车需求量等于动态停车需求量时,任取其一。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柳州市五星商圈为例开展实证应用研究,以供参考。

王帅[5](2020)在《城市TOD区域停车供给研究》文中指出交通拥堵、停车难已成为当今各大、小城市难以摆脱的通病,不断地新建停车场、增加停车设施供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反而会使城市停车系统陷入恶性循环。研究表明,公共交通导向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区域由于具备发达的公共交通水平、混合式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以人为本的优越的慢行出行环境,可以显着削减居民停车需求,这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指导停车供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此,本文提出在城市TOD区域采用“以供定需”的理念,对城市TOD区域的停车供给规模进行研究。首先,总结城市TOD区域的停车发展概况,包括TOD理念的发展背景、概念、作用和功能结构。明晰了城市TOD区域的划分标准和城市TOD的主要类型。通过研究国外TOD社区停车典型案例以及TOD区域发展理念,表明TOD区域在抑制小汽车出行、削减停车需求、促进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效益显着。其次,指出了城市停车政策实施面临的实际困境和停车供给策略的制定目的,从最低停车供给指标、停车共享、停车收费、停车引导、街道停车、停车换乘、立体停车、搭建智慧停车平台和建设停车受益区等多个角度,为不同类型的TOD制定了停车供给策略,打造了一套既覆盖上层设计又包含中微观建设的多层次、多角度的TOD停车供给策略选择体系。然后,阐明有别于城市一般区域的TOD停车供、需互动关系,提出在城市TOD区域应实施“以供定需”的停车泊位规划理念,探究TOD发展理念下停车设施“供需平衡”的真正含义。采用与传统土地开发模式下的城市区域相对比的方法,研究TOD区域停车供需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停车供需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配建、公共、路内三种不同停车类型划分,分阶段建立TOD区域停车供给规模模型,并对模型加以校正,体现出不同类型TOD交通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有限且各有差异的特征。总结深圳市TOD停车发展现状,采用罗湖站TOD作为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

向怡帆[6](2020)在《基于汽车保有量和路网容量的城市停车供给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导致了严峻的城市停车问题。停车问题不仅会阻碍城市交通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居民出行的便捷程度。因此配置合理的停车供给数量,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基于城市汽车保有量与路网容量,建立城市停车供给预测模型,研究在合理满足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基本停车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居民日常交通出行路网所产生的弹性停车需求,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对城市停车供给与需求相关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将城市停车供给分两大类,即基本停车供给与弹性停车供给;从五大方面对城市停车供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现有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的原理与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建立了基于汽车保有量的城市基本停车供给预测模型;对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与城市汽车保有量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选出符合条件的影响因素;对现有预测模型进行总结,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汽车保有量,考虑到传统的网格遍历法在确定SVM算法c,g参数时的局限性,引入改进灰狼算法对c,g参数进行寻优,利用IGWO-SVM算法对未来年机动车保有量进行预测,即得到了基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基本停车供给预测结果。然后,建立了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弹性停车供给预测模型;利用时空消耗法对路网容量计算模型进行构建,分别从道路设施有效利用面积、路网有效运营时间、交通个体时空消耗三方面对模型修正系数进行确定,并建立了基于二次指数平滑法与灰色预测法的城市道路面积组合预测模型,将预测面积带入城市路网容量计算模型中,得到了路网容量预测模型;将路网预测容量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居民不同出行目的、研究区域交通组成、居民出行方式差异性,建立了城市停车供需关系模型,从而确定路网容量约束下的未来年城市弹性停车供给数量。最后,以德阳市旌阳区为例对模型进行实际运用与验证。选用SVM、PSO-SVM、GA-SVM、GWO-SVM、IGWO-SVM、非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预测,得到IGWO-SVM算法预测精度最佳,并利用该算法预测出2020年德阳市旌阳区汽车保有量,即基本停车供给数量;利用时空消耗法与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出旌阳区路网容量,并以该容量约束下的停车供需关系模型预测出2020年德阳市旌阳区弹性停车供给数量,最终得到停车供给预测总量,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停车供给预测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基于城市汽车保有量与路网容量,建立了城市停车供给预测模型,从一定角度解决了城市基本停车供给问题与弹性停车供给问题,满足由汽车保有量和社会出行活动而产生的停车需求,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与停车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杜牧青,刘海生,虞春滨[7](2019)在《考虑停车收费及供给政策的城市路网容量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停车收费及停车供给政策对城市道路网络容量的影响,引入交通分布-分配组合模型构建了具有双层规划结构的改进路网容量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考虑停车设施容量的约束,在下层模型中引入了停车收费终点吸引函数,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路网容量模型,考虑了停车政策影响的改进模型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反映出区域停车供给能力对城市总体路网容量存在一定的限制作用;可通过制定恰当的停车收费策略,在不增加设施供给的条件下,实现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总体容量的目的.

孙建平[8](2020)在《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从“以供养需”转为“以供定需”的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由于TDM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需要科学的论证和量化的评估。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和方法长期依赖传统的宏观静态交通模型,难以反映交通运行的动态时变特征,无法体现交通拥堵随时间的累积效应,且建模复杂、精度难以保证,而动态交通模型需要基于路段精细建模,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行的要求。本论文针对现有模型和方法的问题和局限性,以基于大数据的交通需求与路网运行规律挖掘为突破点,研究不同需求调控下的路网运行动态迭代递归的建模难题,形成以数据驱动为主的高可靠、快反馈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TDM措施分类入手,构建了面向不同类别TDM措施的多维度建模思路和框架。针对总量控制、时间调控、空间调控、出行结构约束、承载力约束5类TDM措施,分别对OD总量、OD分布、出发时间分布、路径选择等需求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识别出三种模型方法,区分数据直接能解决的方法以及数据结合其他交通模型解决的方法分别进行建模。(2)第一种模型方法是面向总量控制和时间调控类TDM措施的数据驱动型模型。假设路径选择等需求要素不变,仅对OD总量和出发时间的调控,构建了基于需求双层分解的路网运行递归评价模型并基于多源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和验证。模型将出行需求分为不受拥堵影响的自由流状态的基本需求和受拥堵影响的实际需求两个层次,基本需求用于对需求的总量和出发时间的调控,实际需求用于路网运行状况随时间的递归,递归过程以在途小汽车样本量(实际需求)与路网平均速度的关系函数作为传导函数,实现对不同需求模式在不同TDM方案下24小时的路网运行状态估计。模型相对简单,能够反映交通运行的动态性,反映拥堵随时间的累积影响,可以对机动车总量控制、错峰上下班等TDM措施进行快速、准确评价。经过实际数据验证,该模型对于路网平均速度的估计精度达到90%以上。(3)第二种模型方法是面向空间调控类TDM措施的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的模型方法。以职住平衡和拥堵收费为代表的空间调控则对OD分布和路径选择产生影响,单纯的数据驱动无法解决,需要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进行估计。本论文将多源交通大数据融入四阶段交通模型,提出了基于计算图学习网络的交通出行需求估计方法,构建了基于计算图的TDM效益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计算图的前向和反向传播优化交通需求估计和传播过程,实现TDM成本效益分析。(4)第三种模型方法是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小汽车出行比例、路网容量估计方法。该方法是在数据驱动模型基础上,结合数据相关性进行极限值或边界值求解。求得路网运行边界速度下的路网容量和多种出行方式综合效率最优条件下的小汽车出行比例,解决了TDM约束目标和求解的难题。(5)以大数据为支撑,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小汽车出行数据等,提出了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的出行特征数据提取方法,包括出行OD、出发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时耗、出行路径等特征要素,为基于数据驱动的调控提供了良好数据条件。进一步针对小汽车出行特征数据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为不同交通需求模式下的TDM路网运行影响评价奠定了基础。(6)以北京为例,分别对三种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对机动车总量调控、尾号限行、错峰上下班、职住平衡等应用场景下的不同TDM措施方案效果,并基于单双号限行模型仿真结果与浮动车监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实现了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范围路网容量和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的估计。

杨桥东,姜浩,陈曦,崔晓天,杨译俊[9](2019)在《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天府新区CBD停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央商务区用地开发强度高,按照传统停车配建指标规划停车位,可能造成区域小汽车使用量与路网承载力不匹配。既有研究中大多采用"时空消耗法"对区域停车位供应总量进行约束,"时空消耗法"侧重于分析路网物理总容量,难以反映重要瓶颈路段对区域路网容量的影响。采用基于"交通分配法"的路网容量约束模型,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区域路网容量,从而计算得到最大停车位供应量。以成都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东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时空消耗法"与"交通分配法"的分析结果,最后给出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停车配建指标。

陈锐[10](2019)在《多因素约束下的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测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过去几十年机动化浪潮的推动下,城市停车难现象已经从大中城市中心区向着全市蔓延。在大中城市停车矛盾突出、建设用地规模紧张的背景下,机械立体车库占地空间小、空间利用效率高的特点逐步凸显。但由于机械立体车库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自走式立体停车楼除作为一种交通设施外,还具备大型机械的特性,在工作过程中与传统自走式立体停车楼存在较大差别,尤其对高峰期车辆入库排队等待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大部分外关于机械立体车库的规划未充分考虑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的运行指标以及服务效率,仍然将传统平面停车场或建筑自走式停车楼相关规划方法生硬套用到机械立体车库的规划建设中去,导致了机械立体车库建成后服务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机械立体车库原本优势,从而致使“僵尸库”、“死库”现象频发,使得原本紧张的停车供需关系雪上加霜。因此,合理的机械立体停车泊位规模对于机械立体停车资源的最优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针对机械立体车库规划提出一套泊位规模测算方法。本文结合机械立体车库运作原理及影响因素,基于排队理论构建了一套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测算方法。本文首先从基本停车与出行停车两种类型的停车行为分析了停车需求产生机理,并分析了现状停车配建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两种停车需求的主要特征以及不同停车供给策略对现行停车配建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停车缺口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机械立体车库的运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分析,与传统建筑自走式停车楼进行了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成本、用户体验多方面比对,结合机械立体车库主要特点,对影响车库泊位规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再次,针对基本停车和出行停车,根据停车需求产生机理和泊位供给策略提出了泊位缺口计算方法,分别以老旧住宅小区和大型公立医院为例,结合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停车泊位缺口、排队空间限制、使用成本最优三个方面基于排队理论构建了基本停车需求和出行停车需求下的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测算模型。最后,在确定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的基础上,以垂直升降类类机械立体车库为例,构建了数学解析模型并以单车最不利时间及满载交换时间为约束计算得到该泊位规模下最优库位排列方式及出入口数量。

二、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路网承载力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城市停车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城市停车与路网交通的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2.3.1 停车的交通影响研究现状
        2.3.2 受路网影响的停车规模研究现状
    2.4 仿真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3章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3.1 路网承载力研究方法
    3.2 静态交通研究方法
    3.3 相互作用关系
    3.4 问题描述
    3.5 模型构建
        3.5.2 路网容量初始值
        3.5.3 停车的交通影响的折减
        3.5.4 路网容量与停车供给的关系
    3.6 小结
第4章 停车规模量化的仿真模型与参数标定
    4.1 软件平台简介
    4.2 仿真分析思路
    4.3 模型参数标定
        4.3.1 初始参数集选取
        4.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3 参数标定
    4.4 北展核心区仿真参数标定过程
        4.4.1 参数敏感性分析过程
        4.4.2 参数标定过程
    4.5 小结
第5章 北展核心区停车规模控制研究
    5.1 案例背景
        5.1.2 交通数据采集
        5.1.3 停车数据采集
    5.2 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停车规模控制模型
    5.3 区域停车规模的仿真分析
        5.3.1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5.3.2 模型参数标定结果
        5.3.3 方案设计
        5.3.4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硏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论证分析
    2.1 拥堵收费策略
        2.1.1 拥堵收费策略机理
        2.1.2 拥堵收费策略类型
        2.1.3 国外拥堵收费策略实施方法及效果研究
    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
        2.2.1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制
        2.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机理
    2.3 拥堵收费和可交易通行权关联性及差异性分析
    2.4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4.1 区域化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2.4.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划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可行性分析
    2.5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理及优势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单元划分
    3.1 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3.1.1 交叉口关联度
        3.1.2 谱聚类算法
        3.1.3 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的交通控制小区划分技术
        3.1.4 交通控制小区微调、合并和分割技术
    3.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计算
        3.2.1 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影响因素
        3.2.2 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多指标集成
    3.3 基于交通影响因素指数的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3.3.1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确定
        3.3.2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下的出行者出行行为影响建模
    4.1 出行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4.1.1 非集计模型基本理论
        4.1.2 常用的Logit模型
    4.2 Nested Logit(NL)模型构建
        4.2.1 基本思想框架
        4.2.2 出行者异质性
        4.2.3 出行者出行目的
        4.2.4 基于NL模型的出行行为预测模型
        4.2.5 基于LOGSUM的模型层间联系搭建
        4.2.6 PA矩阵转换成OD矩阵
    4.3 数据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4.3.1 调查方法
        4.3.2 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的内容
        4.3.3 R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3.4 S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3.5 基于RP+SP的 NL模型参数标定
    4.4 出行行为影响模型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耦合思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
    5.1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
        5.1.1 传统的交通网络均衡模型
        5.1.2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交通网络均衡条件
        5.1.3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构建
        5.1.4 模型求解方法
    5.2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5.2.1 路网容量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5.2.2 路网服务水平的限制条件
        5.2.3 环境容量约束条件
        5.2.4 基于路网容量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5.3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5.3.1 基于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
        5.3.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层规划模型求解方法
    5.4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5.4.1 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5.4.2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需求计算
        5.4.3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5.5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研究及保障方法
    6.1 基于蛛网理论的交易系统稳定性分析
        6.1.1 蛛网理论
        6.1.2 简单路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6.1.3 复杂路网下供需与价格关系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6.1.4 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
    6.2 出行者与交易所之间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6.2.1 信用风险及履约率
        6.2.2 履约监管演化博弈论模型
        6.2.3 演化稳定性分析
        6.2.4 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6.3 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订单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6.3.1 订单履约率下的博弈行为
        6.3.2 演化稳定性分析
        6.3.3 订单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6.4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6.4.1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流程
        6.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例分析
    7.1 路网基本概况
        7.1.1 路段流量调查
        7.1.2 交叉口流量调查
        7.1.3 公共交通调查
        7.1.4 停车实施调查
    7.2 常规状态下的交通分配结果
        7.2.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7.2.2 不同出行目的下异质性出行群体PA分布
        7.2.3 交通分配结果分析
    7.3 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模拟研究
        7.3.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7.3.2 路网容量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7.3.3 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7.4 模拟结果比较及分析
        7.4.1 路网运行状况评价
        7.4.2 路网容量状况评价
        7.4.3 路网稳定性状况评价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小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交通分配模型研究
        1.2.2 道路网络可靠性研究
        1.2.3 路段容量标定研究
        1.2.4 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模型优化及算法设计
    2.1 路网可靠性分析
        2.1.1 连通可靠性
        2.1.2 行程时间可靠性
        2.1.3 路网容量可靠性
    2.2 双层规划模型优化
        2.2.1 上层模型优化
        2.2.2 下层模型优化
    2.3 求解算法设计
        2.3.1 总体流程设计
        2.3.2 加入约束条件的SUE模型算法设计
        2.3.3 MSA算法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网容量约束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敏感度分析
    3.1 容量约束下的SUE模型
    3.2 敏感度方程推导
    3.3 算法构建
    3.4 算例分析
        3.4.1 算法正确性检验
        3.4.2 多起终点的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小城市路段容量标定
    4.1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路段容量标定设计
        4.1.1 传统计算模型
        4.1.2 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介绍
        4.1.3 容量标定方法流程设计
    4.2 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特征分析
    4.3 中小城市路段容量标定实例应用
        4.3.1 案例概况
        4.3.2 调查方法与路段信息
        4.3.3 RBF神经网络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路网容量的中小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
    5.1 算例路网可靠性分析
        5.1.1 路网属性
        5.1.2 敏感度矩阵
        5.1.3 可靠性分析
    5.2 实例应用
        5.2.1 网络拓扑化
        5.2.2 交通分布矩阵
        5.2.3 可靠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城市路网可靠性提升措施
    6.1 控制交通需求增长
        6.1.1 控制高强度开发
        6.1.2 错峰上下班
        6.1.3 提高公交出行比例
    6.2 拓扑结构优化
    6.3 关键路段改善
        6.3.1 关键路段识别方法
        6.3.2 关键路段改善措施
        6.3.3 可靠性提升分析
    6.4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路网规划
        6.4.1 可靠路网特征
        6.4.2 可靠路网规划流程
        6.4.3 可靠路网交通管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4)城市商圈停车需求动静态综合预测法的探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商圈停车需求综合预测法模型的构建
    1.1 静态停车需求预测
    1.2 动态停车需求预测
    1.3 城市商圈停车需求的动静态综合预测模型
2 柳州市五星商圈停车现状概况及特征
    2.1 概况
    2.2 特征分析
3 预测与分析
    3.1 静态停车需求预测
    3.2 路网容量限制下的动态停车需求预测
    3.3 停车需求预测量的确定
4 结语

(5)城市TOD区域停车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TOD停车策略研究
        1.2.2 TOD停车供需模型研究
        1.2.3 文献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TOD区域停车发展概况
    2.1 TOD理念的发展历程
        2.1.1 TOD的发展背景
        2.1.2 TOD的基本概念
    2.2 TOD的功能作用和结构
        2.2.1 TOD的功能作用
        2.2.2 TOD的功能结构
    2.3 城市TOD区域发展理念
        2.3.1 协调公交与土地利用
        2.3.2 发挥公交优势利导
        2.3.3 创新本土化发展
    2.4 TOD的类型划分
        2.4.1 按区位及规模划分——城市型和邻里型TOD
        2.4.2 按城市地理空间角度划分——市区TOD和郊区E-TOD
    2.5 TOD停车案例经验借鉴
        2.5.1 美国西雅图雷德蒙德地区TOD停车发展实例
        2.5.2 美国马里兰州厄茨维尔市TOD停车规划实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不同类型TOD区域停车发展策略
    3.1 TOD停车策略研究目的
        3.1.1 城市停车政策实施面临的实际困境
        3.1.2 TOD停车发展策略的研究目的
    3.2 TOD区域综合停车供给策略
    3.3 不同类型TOD区域停车供给策略
        3.3.1 城市型TOD和邻里型TOD停车供给策略
        3.3.2 TOD和E-TOD区域停车供给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OD停车供需机理研究
    4.1 TOD停车供需关系分析
    4.2 TOD停车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4.3 城市TOD区域停车设施供需平衡内涵探讨
        4.3.1 供需平衡间的作用关系
        4.3.2 停车设施容量的供需平衡
        4.3.3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供需平衡
        4.3.4 停车设施布局结构供需平衡
        4.3.5 交通结构供需平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OD区域停车泊位供给规模模型研究
    5.1 模型建立思路
    5.2 TOD区域停车供给规模模型构建
        5.2.1 基本假设
        5.2.2 模型构建
        5.2.3 模型校正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深圳TOD区域停车发展概况
        6.1.1 深圳市TOD发展现状
        6.1.2 深圳市停车发展现状
    6.2 宝安区罗湖站TOD停车供给规模测算
        6.2.1 罗湖站TOD土地利用及停车发展概况
        6.2.2 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计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汽车保有量和路网容量的城市停车供给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城市停车供需相关理论分析
    2.1 停车供需相关理论介绍
        2.1.1 停车需求分析
        2.1.2 停车供给分析
    2.2 城市停车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2.2.1 机动车保有量
        2.2.2 路网容量
        2.2.3 交通管理政策
    2.3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2.3.1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模型
        2.3.2 基于用地规模的停车需求模型
        2.3.3 基于车辆出行吸引的停车预测模型
        2.3.4 交通量-停车需求方法
        2.3.5 基于小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2.3.6 现有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优缺点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汽车保有量的基本停车泊位供给预测模型
    3.1 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方法
        3.1.1 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
        3.1.2 主要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3.2 支持向量机(SVM)理论
        3.2.1 支持向量分类机(SVC)
        3.2.2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
        3.2.3 核函数
    3.3 改进灰狼算法(IGWO)优化SVM预测模型
        3.3.1 灰狼算法(GWO)原理
        3.3.2 差分进化算法(DE)原理
        3.3.3 IGWO-SVM预测模型的构建
    3.4 基于IGWO-SVM算法的基本停车泊位供给预测模型建立
        3.4.1 城市汽车保有量影响因子关联度分析
        3.4.2 模型建立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弹性停车泊位供给预测模型
    4.1 基于时空消耗法的城市路网容量计算模型
        4.1.1 道路设施有效利用面积
        4.1.2 路网有效运营时间
        4.1.3 交通个体时空消耗
        4.1.4 基于时空消耗法的城市路网容量计算模型
    4.2 城市路网容量预测模型
        4.2.1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城市道路面积预测
        4.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城市道路面积预测
        4.2.3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城市道路面积预测
        4.2.4 城市路网容量预测模型
    4.3 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弹性停车泊位供给预测模型
        4.3.1 城市停车泊位供给与路网容量的关系
        4.3.2 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弹性停车泊位供给预测模型构建
        4.3.3 考虑居民出行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应用分析
    5.1 德阳市旌阳区介绍
    5.2 基于汽车保有量的德阳市旌阳区基本停车泊位供给预测
        5.2.1 旌阳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子选取
        5.2.2 旌阳区汽车保有量预测及七种模型预测结果比对
    5.3 基于路网容量的德阳市旌阳区弹性停车泊位供给预测
        5.3.1 基于时空消耗法的旌阳区路网容量计算
        5.3.2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旌阳区道路总面积预测
        5.3.3 旌阳区路网容量预测
        5.3.4 基于路网容量的旌阳区弹性停车泊位供给预测
        5.3.5 三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5.4 区域停车管理策略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6.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1.2 论文创新点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7)考虑停车收费及供给政策的城市路网容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路网容量模型
    1.1 模型假设
    1.2 模型构建
        1.2.1 上层模型
        1.2.2 下层模型
2 模型算法
3 算例分析
    3.1 参数设置
    3.2 改进的路网容量模型
    3.3 考虑停车收费及供给的评估影响分析
        3.3.1 停车供给对路网容量的影响
        3.3.2 停车收费对路网容量的影响
4 结 束 语

(8)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框架结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
    2.1 交通需求管理评价方法国内外现状
        2.1.1 基于宏观静态交通模型的评价方法
        2.1.2 基于动态交通流模型的评价方法
    2.2 路网运行评价方法国内外现状
        2.2.1 评价方法
        2.2.2 主要评价指标
    2.3 存在问题分析
3 面向TDM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体系框架
    3.1 整体框架
    3.2 数据支撑
    3.3 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方法
        3.3.1 路网运行评价的指标选择与设计
        3.3.2 评价方法逻辑框图
    3.4 典型场景应用需求分析
    3.5 小结
4 面向TDM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
    4.1 数据特征提取方法
        4.1.1 基于伪码手机信令数据的出行OD提取方法
        4.1.2 小汽车出行特征数据提取
        4.1.3 公共交通出行特征数据提取
    4.2 聚类分析
        4.2.1 聚类目的
        4.2.2 小汽车出行需求特征模式聚类方法
        4.2.3 小汽车出行需求特征模式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方法
    5.1 基本思路
    5.2 数据驱动的需求双层分解递归路网运行评价模型
        5.2.1 出行需求要素分解
        5.2.2 路网运行受出行需求变化影响的双层分解递归模型
        5.2.3 TDM对路网运行影响的评价模型
        5.2.4 参数标定
        5.2.5 模型验证
    5.3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的基于计算图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
        5.3.1 体系框架
        5.3.2 计算图和边际效益分析方法
        5.3.3 基于计算图学习网络的模型变量设计
        5.3.4 计算图的系统方程
        5.3.5 面向TDM的基于计算图的边际效益评价算法
    5.4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典型评价方法
        5.4.1 路网运行状态与最大容量估计方法
        5.4.2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分析方法
    5.5 小结
6 实证分析
    6.1 不同TDM影响下的路网运行评价实证分析
        6.1.1 总量调控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6.1.2 错时上下班调控效果分析
        6.1.3 典型区域职住平衡调控评价案例
    6.2 北京市中心城区路网容量估计实证分析
        6.2.1 基础数据
        6.2.2 中心城路网容量估计
    6.3 北京市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实证分析
        6.3.1 基础数据和主要参数
        6.3.2 不同出行结构变化下的交通运行趋势变化预测
        6.3.3 现状关系条件下的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天府新区CBD停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央商务区交通特征分析
2 路网容量分析
    2.1 路网容量的概念
    2.2 路网容量的影响因素
    2.3 路网容量模型
        2.3.1 时空消耗法
        2.3.2 交通分配法
3 停车位供需分析
    3.1 概述
        3.1.1 停车位需求分析
        3.1.2 停车位供给形态
    3.2 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停车需求预测
    3.3 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位配建指标分析
4 成都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东区停车研究
    4.1 区域概况
    4.2 区域路网容量分析
        4.2.1 基于时空消耗法的路网容量约束
        4.2.2 基于交通分配法的路网容量约束
        4.2.3 小结
    4.3 区域停车需求预测
        4.3.1 基于现行停车配建标准的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4.3.2 基于路网容量约束下的停车需求预测
        4.3.3 小结
    4.4 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停车位供给建议
        4.4.1 车位供给形态
        4.4.2 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停车配建指标
5 结语

(10)多因素约束下的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测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停车需求与配建标准
    2.1 城市停车难现状
    2.2 城市停车需求产生机理
    2.3 停车配建标准问题分析
        2.3.1 停车配建标准的历史
        2.3.2 停车配建标准的内容
        2.3.3 停车配建标准的功能
        2.3.4 停车配建标准的问题
        2.3.5 问题相关对策及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械立体车库特点及规模影响因素
    3.1 机械立体停车发展历程
    3.2 机械立体车库分类及主要参数
    3.3 机械立体车库与建筑自走车库对比分析
    3.4 规模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械立体车库规模测算
    4.1 排队理论
    4.2 排队模型
        4.2.1 出行停车类排队模型
        4.2.2 基本停车类排队模型
    4.3 泊位规模测算
        4.3.1 停车缺口计算
        4.3.2 排队空间限制
        4.3.3 使用成本最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库位排列与出入口数量
    5.1 垂直升降机械立体车库运作原理
    5.2 库位排列与出入口数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研究
    6.1 龙岗中心医院基本情况
    6.2 停车特征分析
        6.2.1 车辆到达分布
        6.2.2 停车时长分布
    6.3 拟建泊位规模与排列布局
        6.3.1 停车缺口
        6.3.2 排队分析
        6.3.3 成本分析
        6.3.4 车库方案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成果应用价值
    7.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路网承载力的建成区停车规模量化研究[D]. 黎晓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维佳. 长安大学, 2021(02)
  • [3]中小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研究[D]. 纪魁.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城市商圈停车需求动静态综合预测法的探索与应用[J]. 曾丽群,单国彬. 工程技术研究, 2020(21)
  • [5]城市TOD区域停车供给研究[D]. 王帅.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汽车保有量和路网容量的城市停车供给预测模型研究[D]. 向怡帆.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考虑停车收费及供给政策的城市路网容量评估[J]. 杜牧青,刘海生,虞春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06)
  • [8]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D]. 孙建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天府新区CBD停车问题研究[A]. 杨桥东,姜浩,陈曦,崔晓天,杨译俊. 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9
  • [10]多因素约束下的机械立体车库泊位规模测算方法研究[D]. 陈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基于路网容量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