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一、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玲,毛华松,彭浪,邹远江[1](2021)在《关联性视角下的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活态保护策略研究——以奉节夔州古建筑群为例》文中认为抢救式的三峡库区文物搬迁保护,带来文物与原生自然环境和伴生人文环境的断裂,造成库区文化遗产的破碎化困境。针对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的调查与分析,梳理出文物集中搬迁保护中文物原生空间环境以及伴生非物质文化、相关历史事件、居民生活关联的破碎化问题,并以奉节夔州古建筑群——奉节宝塔坪文物复建区为例,基于关联性理论,提出环境空间重构、文化内涵阐释、事件序列串联、功能更新相容等整体性保护策略,以期为库区文物复建区及相近文物保护类型的活态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谭雪霏[2](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郝国胜[3](2015)在《保护三峡文物 构建三峡文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文物保护是为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而进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经过20年的保护历程,千余处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三峡文物保护经历了规划和实施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中,规划阶段奠定了实施阶段的基础,实施阶段实现了规划的预期,两个阶段均以保护三峡文物为己任,取得了重大成果。一、规划阶段保护成果

魏理,蔡明祥,彭友琴,刘巍[4](2016)在《三峡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式主要是以文化为依托,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等相关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库区生态环境、经济等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以三峡工程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例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新三峡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利用、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总结了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保障要素,即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资金到位、人才培养、合理开发、社区和谐等。研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于促进库区文化凝聚力的构建,保证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于三峡水库安全运营及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彭有方,张洋[5](2016)在《三峡库区古建特色与布局特点及其古建保护的地域模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三峡库区古城镇建筑布局风格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云梯式"、"云带式"与"云台式"山地建筑规划的布局概念;通过对吊脚楼、前后连档、天井院落等三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进行的讨论,对库区古建保护中的政策与管理模式进行的分析,以及对重点古建保护成效进行的论述,提出了"政府重视"、"机制健全"、"策略得当"是古建保护工作成功与否的三个不可缺或的关键因素"的观点。我国拥有大量的古建文物需要保护,古建保护工作又是一个社会性与长期性相并存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建成,三峡库区的古建保护工作也顺利完成,取得了显着成效,并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模式,为其它古建的保护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经验与范例。

魏晓芳[6](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贺云翱,翟森森[7](2012)在《三峡库区文化体系建设的探索——贺云翱教授访谈录》文中提出翟:贺教授,您好。首先请您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您与长江"三峡"的渊源,是什么让您如此关注"三峡"?贺:首先,我对"长江"有深切的关注。从1985年开始,我参与了《东南文化》学术刊物的创办,在此后主持刊物日常工作近10年的时间内,我一直关注长江流域文化与历史的研究。1990年,《东南文化》杂志社和湖北省社科院等联合发起了有关长江文化研究规

张顺[8](2012)在《浅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与利用》文中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哺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炎黄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江流域留下了灿烂多彩的文化遗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长江三峡工程是我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多代领导人共同构想的伟大工程,长江三峡库区10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是中华祖先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三峡工程的建设将影响到一批三峡文物,因此在我国三峡工程的建设时期和后三峡时期,对三峡库区文物的保护将是我国考古工作和文化工作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部分。本文在分析三峡地区文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点完善三峡地区库区文物保护的对策,并研究三峡库区文物利用和文物保护的现实意义。

舒庆荣,陈华[9](2010)在《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针对性地开展三峡库区地面文物后续保护规划,对三峡地面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成绩、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评价与初步总结。分析表明:各类文物基本得到了妥善保护,这得益于科学的保护规划、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健全的管理制度与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理制度。同时,对文物建筑复建选址不当影响了工程质量、进度,浪费了投资等教训进行了总结。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程后续工作任务的重点是要加强文物复建区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梁福庆[10](2010)在《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文中指出本文在总结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成绩、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关对策。

二、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关联性视角下的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活态保护策略研究——以奉节夔州古建筑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现状
    1.1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概况
    1.2 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共性问题总结
2 关联性视角下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活态保护方法
3 实例论证:奉节夔州古建筑群活态保护探究
    3.1 夔州古建筑群现状问题
    3.2 夔州古建筑群文物活态保护策略
4 结语

(2)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三峡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文化遗产保护与新三峡文化体系构建
    2.1 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2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利用
    2.5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3 保护促发展的六大保障要素
    3.1 法制保障
    3.2 管理规范
    3.3 资金到位
    3.4 人才培养
    3.5 合理开发
    3.6 社区和谐
4 结语

(5)三峡库区古建特色与布局特点及其古建保护的地域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库区古建筑特点与状况分析
    1.1 库区古建筑的地理分布状况
    1.2 库区古建筑群的场地布局特点
        (1)“云梯”式布局
        (2)“云带”式布局
        (3)“云台”式布局
    1.3 库区古建筑物的空间组合特点
        (1)吊脚楼
        (2)前后连档屋
        (3)天井院落
2 三峡库区古建筑(群)保护的国家政策与管理模式分析
    2.1 文物保护的行政与法律措施
    2.2 文物保护的资金运作与管理模式
    2.3 文物保护的工程管理模式
3 三峡库区重点古建筑(群)的保护策略与成效
    3.1 云阳张飞庙的保护策略——原物搬迁,异地重修
    3.2 忠县石宝寨的保护策略——护坡仰墙,就地保护
    3.3 秭归屈原祠的保护策略——异地搬迁,仿古扩建
4 三峡库区古建保护中的启示

(6)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8)浅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1、三峡库区文物的巨大考古和文化价值
    2、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1) 摸清淹没和迁建区文物基本状况
        (2) 对淹没和迁建区内文物进行价值评估和保护分类
        (3) 明确文物保护经费使用计划
二、完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
    1、强化对文物景区地质灾害的观测及治理
    2、强化对库区出土文物的后续保护
    3、完善消落区的地下文物管理工作
    4、重视对文物复建区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建设
三、三峡库区文物的利用价值

(10)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1.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成效
二、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 党和国家重视, 全国文保力量支援是根本
    2. 强化前期准备, 科学规划是基础
    3. 健全机构, 依法依规管理是核心
    4. 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是关键
    5. 加强宣传引导, 动员全民参与是前提
    6. 落实文保原则, 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含量是条件
三、搞好后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
    1. 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后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
    2. 加强对库区大量出土文物的后续保护
    3. 加强对文物景区地质灾害观测和治理
    4. 完善文物复建区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建设
    5. 加强消落区地下文物管理
    6. 多渠道筹集三峡库区文物后续保护经费

四、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关联性视角下的三峡库区文物复建区活态保护策略研究——以奉节夔州古建筑群为例[J]. 李佩玲,毛华松,彭浪,邹远江. 中国园林, 2021
  • [2]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保护三峡文物 构建三峡文明[J]. 郝国胜. 三峡文化研究, 2015(00)
  • [4]三峡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魏理,蔡明祥,彭友琴,刘巍. 人民长江, 2016(15)
  • [5]三峡库区古建特色与布局特点及其古建保护的地域模式分析[J]. 彭有方,张洋. 华中建筑, 2016(01)
  • [6]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7]三峡库区文化体系建设的探索——贺云翱教授访谈录[J]. 贺云翱,翟森森. 长江文化论丛, 2012(00)
  • [8]浅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与利用[J]. 张顺. 才智, 2012(05)
  • [9]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研究[J]. 舒庆荣,陈华. 人民长江, 2010(23)
  • [10]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回顾及后续保护对策[J]. 梁福庆.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0(01)

标签:;  ;  ;  ;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