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东北部海蓝宝石矿床的成矿特征

巴西东北部海蓝宝石矿床的成矿特征

一、巴西北东东部海蓝宝石矿成矿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沈莽庭,郭维民,徐鸣,孙建东[1](2021)在《巴西铌钽矿典型矿床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铌、钽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巴西是世界上铌钽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研究者将巴西铌钽资源分为内生型和表生型2种类型。内生型包括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碱性岩型和碳酸岩型,典型矿床有Volta Grande、Madeira、Araxá;表生型为风化壳型(残坡积、冲积和红土型),典型矿床有Morro dos Seis Lagos。巴西铌钽资源以内生型矿床为主,并以碳酸岩型铌钽资源储量最大。巴西铌钽矿床主要分布在巴西中东部、南部,少量分布在北部地区,它们集中分布在戈亚斯-阿拉萨-蓬塔格罗萨、博尔博雷玛、米纳斯吉那斯、阿里克米斯、皮廷加、卡拉卡拉伊等铌钽成矿区(带)内。时间上,成矿作用集中在前寒武纪及古生代早期,少量发生在新生代。巴西铌钽成矿区(带)成矿时空分布具独特的成矿构造背景:花岗伟晶岩主要在巴西利亚造山褶皱带中,且在造山过程中发生铌钽成矿作用;碱性岩-碳酸岩主要在深大断裂带或裂谷区内,成矿物质具有深部幔源特征。文章认为巴西铌钽矿床找矿方向应该放在博尔博雷玛地区、中东部伟晶岩群密集分布地区,重点是要加强寻找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资源力度;另外,应在巴拉那盆地边缘等深大断裂带寻找类似Araxá等碱性-碳酸岩型铌矿资源。

李锦昊[2](2020)在《巴西摩根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摩根石又称粉色绿柱石,主要产出于伟晶岩,本文对产自巴西的摩根石实验标本进行基础宝石学性质的测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型仪器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巴西摩根石的谱学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对其化学组分进行测试分析,并与其他产地的摩根石的各项性质特征对比。宝石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巴西摩根石颜色包括粉色、橙粉色、橙色等,颜色饱和度中等偏低,也有颜色极浅近乎无色的摩根石产出。透明度普遍较好,内部较为干净,肉眼观察近无暇。折射率1.578-1.586,双折射率0.008,相对密度2.76-2.80,分光镜下观察无特征吸收光谱,具明显二色性且根据颜色不同分别表现为浅橙色/橙色、浅粉色/粉色,紫外荧光较弱,部分样品紫外荧光呈惰性。电子探针结果表明,巴西摩根石MnO含量较高,平均高达0.012 Wt%;Cs2O含量相当高,平均高达3.589 Wt%。对比其他产地样品发现,阿富汗和马达加斯加产出的佩索达石有极高Cs含量。结合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分析其分子振动模式的特征,结果表明,其光谱与绿柱石光谱基本一致。红外光谱显示结构振动区集中在400-1200 cm-1范围的指纹区。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发现,位于1068 cm-1的峰为Si-O非桥氧面内伸缩振动引起的,位于1009 cm-1处的是Be-O非桥氧面外伸缩振动引起的,686cm-1处的峰是Si-O-Si的变形内振动引起的,400 cm-1处的峰是O-Be-O的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320 cm-1处的峰是Al-O的面外弯曲振动引起的。发现Cs含量的高低会使Si-O-Si环振动谱峰的位置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结合微量元素成分发现巴西摩根石是由Mn2+离子致色。

马智勇[3](2020)在《辽宁黄蜡石宝石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许多省份均有黄蜡石产出,迄今所知辽宁省是我国优质黄蜡石产区之一。辽宁黄蜡石主要分布于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细河群钓鱼台组所在地区,成矿资源潜力较大。辽宁黄蜡石主要产出籽料,磨圆度好,块度大小悬殊,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细腻硅质胶结物皮壳,表面光滑,多呈蜡质感。以黄色、黄褐色居多,常温下颜色稳定不褪色。经薄片鉴定结合谱学特征分析,辽宁黄蜡石是以石英为主,也含石英族其它矿物,如玛瑙、玉髓、蛋白石和斜硅石,含少量的铁质矿物、金属硫化物和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组成的多晶集合体。岩石类型为变质石英砂岩及石英岩。常规宝石鉴定仪器测试摩氏硬度为7,密度为通常为2.63g/cm3,折射率:1.531.54(点测)。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分析辽宁黄蜡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测试过的样品SiO2的平均含量在99%以上,可含少量Fe2O3、CaO、K2O、Al2O3等氧化物。大型仪器测试黄蜡石的谱学特为,红外光谱:在1181cm-1、1121cm-1、798cm-1、781cm-1、692cm-1、542cm-1和492cm-1处具有红外吸收峰。拉曼光谱:在128cm-1,208cm-1,262cm-1,354cm-1,392cm-1,465cm-1及1060cm-1处有吸收峰,且465cm-1附近处有强的吸收峰。主要X射线衍射峰d(?)=4.2594、d(?)=3.3449、d(?)=1.818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均证明黄蜡石的主要成分为α-石英,也含有伊利石和斜硅石。在命名上,黄蜡石浅层上蜡,属于优化,定名上等同于天然品。酸洗、注胶、染色属于处理,定名上需标明。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归纳出黄蜡石质量评价的七个参数,包括:颜色、透明度、质地、瑕疵、块度、奇特性和工艺性。系统性研究辽宁黄蜡石的宝石学特征,对促进辽宁黄蜡石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符海明,徐喆,陆仙花,余少文[4](2019)在《尼泊尔的地质与矿产》文中研究指明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缝合带。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世界着名的现代造山带,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格局,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尼泊尔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在构造分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各分区的矿产情况,介绍了各成矿区带的优势矿种,提出了尼泊尔的矿产工作建议。目前尼泊尔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很低,尤其是金属矿床,以金、铜、铅、锌、铁为代表的贵金属、有色金属等矿产找矿及开发潜力巨大。

范振生[5](2019)在《赞比亚兹维山地区铜铁矿矿床特征及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响应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国内地勘单位积极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开展境外矿产勘查工作。本论文以2011年第三批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为依托,对研究区开展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评价研究。研究区位于Irumide(伊鲁米德)带北部及莫桑比克带南部的前寒纪地层边界上。基底主要由角闪岩相片麻岩和区域发育的变粒岩等变质岩组成。区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岩石的构造主要为北-东向的等斜褶皱,线理发育。区内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粗晶花岗岩。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查明引起航磁异常的原因,探索铁矿体的产状及其规模;通过土壤化探工作选出铜矿化带的成矿有利地段,对化探异常区进行激电中梯测量,了解研究区内成矿有利地段的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分布规模。赤铁矿石为它形粒状变晶结构,磁铁矿分布在赤铁矿中间,石英呈粒状变晶结构分布在赤铁矿中间。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矿床成因为变质铁硅建造,磁铁矿经过氧化以后失去磁性,形成了有磁铁矿结晶形状的赤铁矿。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Ⅲ号铁矿体,长度300m,走向345°,倾向东,倾角63°,矿体均厚7.78m,(TFe)平均品位55.96%。铁矿体为炼钢用铁矿石,铁矿石量552.7万吨;铜矿化破碎蚀变带长约400m,延深100m110m,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地表形态简单。铜铁矿化体呈脉状赋存于粗晶花岗岩与混合片麻岩接触断裂带内。

侯江龙[6](2018)在《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伟晶岩型矿床在造山系和陆块区均有分布,且以造山系为主。本文选取四川康定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河北曲阳中佐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和河北兴隆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为典型矿床,采用Li同位素、B同位素、独居石U-Pb测年等新技术、新方法对上述矿床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取得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具体如下:四川康定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中云母为原生云母,具有富Al特征,黑云母的类型为铁叶云母(但靠近黑鳞云母),白云母的类型为纯白云母,并不富Li。基于黑云母化学成分计算得到矿床结晶压力约变化于430MPa~560MPa,平均480MPa,结晶温度约变化于480℃~550℃,平均520℃,氧逸度变化于10-17~10-18,形成于氧逸度较低的还原环境。对二云母花岗岩微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显示,与稀有金属成矿最密切的元素为Li、Rb、Ti、W、Mn,岩体北侧成矿效率高于南侧,北侧外围区域应是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岩体Sr、Nd、H、O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来源主要以三叠系西康群砂泥岩的部分熔融为主。新三号伟晶岩脉与二云母花岗岩Li同位素研究显示,新三号伟晶岩脉的δ7Li介于-1.700‰~+3.799‰,二云母花岗岩的δ7Li介于-1.56‰~+0.90‰,具高Li低δ7Li的特征。伟晶岩和岩体基本一致的Li同位素组成不仅为二者的同源性增添了新的证据,而且暗示伟晶岩的成矿流体来自二云母花岗岩。河北曲阳中佐伟晶岩形成年龄约2506Ma,形成于新太古代,相比造山系伟晶岩其形成年龄明显偏老,表明伟晶岩的形成与其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的演化密切相关。伟晶岩中电气石属镁电气石(接近铁电气石),其B同位素δ11B(‰)介于-10.5‰~-7.3‰,是在较高温度(700℃~600℃)(早期结晶的伟晶岩)条件下、岩浆熔体与高温流体和围岩发生同化混染的过程中形成的,属熔浆-热液贯入结晶成因,围岩中Fe、Mg等物质成分为电气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伟晶岩氧同位素变化于11.40‰~13.00‰,氢同位素变化于-67‰~-96‰,流体来源属变质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水。河北兴隆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175.6Ma,形成于燕山早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为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综合Sr、Nd同位素特征,岩浆来源为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岩体Li含量介于181ppm~1022ppm,δ7Li介于+2.99‰~+5.83‰,具有与四川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不同的高Li高δ7Li特征。对比研究揭示,上述矿床具有如下异同点:相同点方面,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和麻地花岗岩均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属地壳物质重熔产物。不同点方面:1.在矿床成矿类型、成矿温压条件上,甲基卡为稀有金属伟晶岩,形成于氧逸度较低的还原、封闭环境,而中佐为白云母伟晶岩,形成的温压条件高于甲基卡伟晶岩;2.在成矿时代上,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形成于印支末期,曲阳中佐伟晶岩形成于新太古代,兴隆麻地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甲基卡代表了地球演化成熟期伟晶岩,中佐和麻地代表了地球演化早期伟晶岩;3.在同位素组成上,甲基卡具有高6Li特征,麻地具有高7Li特征,初步认为基底源于太古宇等古老地层的伟晶岩具有高7Li特征,而川西甲基卡具有高6Li的特征,这可能与川西地区独特的三叠系基底有关。构造环境方面,伟晶岩矿床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成矿构造环境,陆块区虽然有着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但岩浆活动相比造山系明显偏弱,稀有金属难以得到有效富集,而造山系构造活动较为活跃,含矿岩浆能够持续演化,并在造山运动后相对宁静时期不断聚集,往往能够形成大型、超大型伟晶岩矿床。控矿构造方面,褶皱、断裂、节理及岩体等均能影响伟晶岩矿床的形成及产出,一般情况下,伟晶岩矿床的形成受复合型控矿模式的控制。有利于伟晶岩矿床形成的控矿构造环境包括穹窿构造、复背斜、复向斜、深大断裂及两条或多条断裂交叉部位。我国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在构造环境上与造山过程有较好的耦合关系,一般产于造山晚期、造山期后的大陆演化的稳定阶段,因此,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本身具有一定的示踪意义。

张潮,陈玉明,赵宏军,姚仲友,郭维民[7](2017)在《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南美洲是全球成矿规律研究的热点地区,区内优势矿产资源铜、铁、铝土矿、锡、铌、锂、金、银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全球矿产勘查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实际矿床(点)空间分布、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成矿背景,对南美洲开展了三级成矿区带划分,共划分出2个Ⅰ级成矿区,9个Ⅱ级成矿省和42个Ⅲ级成矿带。阐述了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命名规则、优势矿种、主要成矿时代等。以圭亚那地盾成矿省(Ⅱ-1)泛亚马孙成矿带(Ⅲ-2)为例,概述了Ⅲ级成矿带的优势矿种、矿床类型、赋矿岩系、控矿因素等,总结了区域构造演化、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与成矿的关系。

丛峰[8](2017)在《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橄榄岩及巨晶锆石地球化学组成》文中研究指明大陆玄武岩及其地幔捕虏体和捕虏晶的地球化学组成很好的反演了岩石圈和深部地幔的化学和物理演化历史,开展这些岩石和矿物的地球化学研究是地球科学家认识岩石圈和深部地幔的有效途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生代玄武岩富含地幔捕虏体和巨晶锆石等捕虏晶。巨晶锆石提供了研究地幔交代作用及了解元素在地幔中迁移规律的另一个窗口。但是,巨晶锆石的成因却知之甚少。此外,中南半岛玄武岩与铁、铝土、宝石等矿产资源密切相关,备受国际关注。特别是老挝和柬埔寨,资源开发和地质研究程度极低。鉴于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及地幔捕虏体和巨晶锆石研究的重要科学意义,以及地区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针对地区研究不平衡的现状,拟对老挝和柬埔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捕虏体和巨晶锆石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玄武岩及巨晶锆石成因。利用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及巨晶锆石的“岩石探针”作用,反演地幔源区属性和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在中南半岛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和玄武岩时空分布框架下,阐明玄武岩成因背后蕴涵的地幔动力学机制,为中南半岛及邻区新生代玄武岩及巨晶锆石成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论文分析了老挝和柬埔寨的新生代拉斑和碱性玄武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数据,及柬埔寨东南部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矿物主量、微量元素数据,以及来自柬埔寨东北部宝石村的6粒巨晶锆石的U-Pb年龄、Hf-0同位素、微量元素数据及包裹体鉴定结果。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具有亏损的同位素组成(εNd>0),但其富集不相容元素,其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同位素和不相容元素之间出现“解耦”。富集的不相容元素特征与近期的由低部分熔融程度熔体参与的地幔交代事件相关。玄武岩来源于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其动力学机制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西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俯冲拖拽联合作用下的中南半岛软流圈地幔南东向挤出构造。柬埔寨东南部地幔橄榄岩的环带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从核部亏损逐渐到边部富集微量元素的特点,以及环带矿物边部越不相容元素越富集的特征,表明橄榄岩受到了硅酸盐熔体的交代作用。巨晶锆石含有低的U、Th、Y、P及稀土元素含量(130-288ppm)。巨晶锆石具有亏损轻稀土和逐步富集重稀土的正斜率稀土配分形式,并且具有Ce正异常。SI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0.98 ±0.04 Ma (2σ)。巨晶锆石具有均一的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0加权平均值为5.0 ±0.02%0(2σ),这与地幔氧同位素组成一致。应用LA-MC-ICPMS测试的巨晶锆石的1766Hf/177Hf加权平均值为0.283007±0.0000026 (2σ),其εHf (0.98 Ma)值为7.9,进一步说明巨晶锆石来自亏损地幔。巨晶锆石含有大量磷灰石包裹体,并具有由斜锆石和Al-Fe-Zr硅酸盐玻璃组成的反应边结构。这表明巨晶锆石结晶于富磷酸的流体和/或富Zr的硅酸盐熔体。

李建康,邹天人,王登红,丁欣[9](2017)在《中国铍矿成矿规律》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铍资源大国,本次工作统计到中国铍资源产地241处。铍矿床可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根据岩浆系统的碱铝属性,内生铍矿床可分属于过铝性、偏铝性、过碱性成矿系统;根据流体演化阶段,再分为岩浆型、伟晶岩型、岩浆热液型等3个类型;然后根据赋矿环境进一步分为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等多个矿化形式。过铝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绿柱石;偏铝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铍石、羟硅铍石、日光榴石等;碱性系统的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铍钠石、斜方板晶石、硅钡铍矿、硅铍石、羟硅铍石、硅铍钇矿等。不同赋矿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铍矿床,对应不同的矿物组合、矿化分带、矿石结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铍矿床主要产于过铝性的成矿系统,偏铝性、碱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较少。多数铍矿床形成于中生代,主要产于新疆阿尔泰、川西、南岭等成矿带。碱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多分布在板块边缘的深断裂或裂谷,过铝性成矿系统的铍矿床主要形成于褶皱造山带,具有一定的定向分布特征。过铝性-偏铝性成矿系统的铍成矿作用可用表示不同岩浆演化阶段和成矿环境的成矿模型描述。笔者建议:在阿尔泰和川西成矿带,重点考虑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资源的综合找矿工作;在华南地区,注意与钨锡共(伴)生的铍资源的综合利用;着重在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包括在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地区寻找火山岩型和岩浆热液型铍矿床;加大西部铍资源空白区的找矿工作。

赵子欧,乔东海,张维策,赵元艺[10](2017)在《“一带一路”地区高级宝玉石矿床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发育宝玉石矿床,特别是高级宝玉石矿床。对于相关国家的高级宝玉石矿床,前人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并未从"一带一路"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鉴于此,在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地区高级宝玉石矿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中国企业掌握"一带一路"地区宝玉石信息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为相关国家勘查开发宝玉石矿床提供资料,促进其经济发展。研究表明,金刚石矿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地,尤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为主要生产地,分为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2种;翡翠矿床主要分布在缅甸、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其中缅甸是翡翠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国家,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95%,分布在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帕敢—道茂一带,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2种类型;祖母绿矿床分布比较广泛,在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和中国都有分布,尤以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祖母绿较出名,分为气成热液型和伟晶岩型2种;软玉矿床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尤以中国新疆的和田玉最出名,有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2种类型。

二、巴西北东东部海蓝宝石矿成矿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西北东东部海蓝宝石矿成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巴西铌钽矿典型矿床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巴西铌钽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2 巴西铌钽矿产资源概述
    2.1 巴西铌钽矿主要类型
    2.2 巴西典型铌、钽矿床特征
        2.2.1 碱性-碳酸岩型阿拉萨(Araxá)矿床
        2.2.2 伟晶岩型铌钽矿床
        (1)圣若昂德尔雷(S?o Joao del Rei)伟晶岩型锂钽锡矿床
        (2)博尔博雷玛伟晶岩型锂钽(Li-Ti-Sn)矿床
        2.2.3 花岗岩型马德拉(Madeira)Nb-Ta-Sn矿床
        2.2.4 红土型Morro dos Seis Lagos铌矿床
3 巴西铌钽矿成矿区(带)划分
    3.1 成矿区带划分原则及依据
    3.2 六个成矿区(带)
        (1)卡拉卡拉伊(Cachoeira)Nb-W-REE成矿区(Ⅰ)
        (2)巴西皮廷加(Pitinga)Sn-Nb-Ta成矿区(Ⅱ)
        (3)阿里克米斯(Ariquemes)(Nb-Sn)成矿区(Ⅲ)
        (4)戈亚斯(Goias)-阿拉萨(Araxá)-蓬塔格罗萨(Ponta Grossa)Nb-U-REE-P成矿带(Ⅳ)
        (5)塞里多-博尔博雷玛(Serido-Borborema)BeLi-Ta(-Sn)伟晶岩成矿带(Ⅴ)
        (6)米纳斯吉那斯(Minas Ginas)Li-Ta-Nb-Sn伟晶岩成矿区(Ⅵ)
4 巴西铌钽矿资源分布规律
    4.1 空间分布
    4.2 时间分布
    4.3 巴西铌钽矿成矿环境分析
5 巴西铌钽矿找矿前景及方向
6 讨论与总结

(2)巴西摩根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内容
第2章 巴西摩根石以及其他产地的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背景
    2.2 矿区岩石矿物特征
    2.3 矿区矿床特征
    2.4 其它产地的地质特征
        2.4.1 美国
        2.4.2 马达加斯加
        2.4.3 意大利
        2.4.4 俄罗斯
        2.4.5 中国
    2.5 小结
第3章 巴西摩根石的宝石学特征
    3.1 实验样品描述
    3.2 常规宝石学性质
        3.2.1 颜色及透明度
        3.2.2 相对密度
        3.2.3 折射率测试
        3.2.4 紫外荧光
        3.2.5 二色性观察
        3.2.6 偏光镜观察
    3.3 显微镜下观察
    3.4 与其他产地摩根石宝石学性质对比
    3.5 小结
第4章 巴西摩根石化学成分分析
    4.1 摩根石晶体结构
    4.2 电子探针测试
        4.2.1 测试目的
        4.2.2 巴西摩根石电子探针数据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巴西摩根石谱学特征
    5.1 红外光谱测试
        5.1.1 测试目的
        5.1.2 巴西摩根石的红外光谱测试
    5.2 拉曼光谱测试
        5.2.1 测试目的
        5.2.2 巴西摩根石的拉曼光谱测试
    5.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
        5.3.1 测试目的
        5.3.2 巴西摩根石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辽宁黄蜡石宝石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辽宁黄蜡石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成因、成矿远景预测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质成因
    2.3 成矿远景预测
3 辽宁黄蜡石外观特征及分类
    3.1 外观特征
    3.2 辽宁黄蜡石的分类
4 常规仪器鉴定特征
    4.1 光学性质
    4.2 力学性质
    4.3 放大观察
5 辽宁黄蜡石显微特征及化学成分
    5.1 显微特征
    5.2 测试样品元素含量
6 辽宁黄蜡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6.1 红外光谱特征
    6.2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6.3 拉曼光谱分析
    6.4 X射线粉晶衍射光谱分析
    6.5 谱学特征结论
7 辽宁黄蜡石优化处理、定名及质量评价
    7.1 优化处理的鉴别
    7.2 黄蜡石质量评价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辽宁省地方标准《黄蜡石鉴定》全文
附录二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取得成果
附件

(4)尼泊尔的地质与矿产(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1.1区域地质
1.2 区域矿产
    1.2.1 主要金属矿产
    1.2.2 主要非金属矿产
    1.2.3 主要能源矿产
    1.2.4 典型矿床简介
2尼泊尔的找矿工作
    2.1 尼泊尔的构造及成矿区带划分
    2.2 尼泊尔的矿产工作建议
3结论

(5)赞比亚兹维山地区铜铁矿矿床特征及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的交通、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研究成果
2 资源评价工作方法
    2.1 异常查证
    2.2 地质测量工作
    2.3 物探工作
    2.4 化探工作
    2.5 采样、化验、岩矿鉴定工作
3 区域地质背景
    3.1 大地构造背景
    3.2 区域地层
    3.3 区域构造
    3.4 区域岩浆岩
    3.5 地球物理特征
    3.6 地球化学特征
    3.7 矿产概况
4 研究区地质特征
    4.1 地层
    4.2 构造
    4.3 岩浆岩
    4.4 围岩蚀变及富矿层位
    4.5 物化探异常特征及主要成果
5 铜铁矿(化)体特征
    5.1 矿(化)体特征
    5.2 矿石特征
    5.3 矿石类型
    5.4 矿体围岩及夹石
    5.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6 研究区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6 资源评价
    6.1 资源评价工业指标
    6.2 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6.3 资源评价相关参数的确定
    6.4 矿体圈定的原则
    6.5 资源储量的分类
    6.6 资源评价结果
    6.7 资源量估算的可靠性
    6.8 资源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伟晶岩研究的概况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项目依托与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伟晶岩的构造环境研究
    2.1 伟晶岩与槽台理论
    2.2 伟晶岩与造山过程
    2.3 伟晶岩的构造分类
第三章 造山系伟晶岩
    3.1 造山系伟晶岩的基本概况
    3.2 造山系稀有金属矿床—四川康定甲基卡
    3.3 造山系稀有金属矿床中岩体—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
第四章 陆块区伟晶岩
    4.1 陆块区伟晶岩的演化特征
    4.3 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
第五章 两类伟晶岩对比研究
    5.1 成岩成矿特征
    5.2 成矿构造环境
第六章 构造环境与成矿规律
    6.1 伟晶岩的成矿规律
    6.2 伟晶岩的示踪作用
    6.3 伟晶岩的找矿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的历史与现状
2 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2.1 成矿区带划分的基本原则
    2.2 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3 成矿区带地质特征——以圭亚那地盾成矿省泛亚马孙成矿带为例
    3.1 圭亚那地盾成矿省 (Ⅱ-1)
    3.2 泛亚马孙Au-Mn-Cr-高岭土成矿带 (Ⅲ-2)
4 结论

(8)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橄榄岩及巨晶锆石地球化学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捕虏体研究意义
        1.1.2 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现状
        1.1.3 中南半岛巨晶锆石研究意义
        1.1.4 中南半岛及邻区巨晶锆石研究现状
    1.2 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新生代玄武岩成因
        1.3.2 巨晶锆石成因
        1.3.3 地幔演化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案
    1.6 技术路线
    1.7 特色与创新
    1.8 工作完成情况
第2章 中南半岛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地质工作程度
    2.3 地层
        2.3.1 印度地层区
        2.3.2 滇缅马地层区
        2.3.3 印支地层区
        2.3.4 扬子地层区
        2.3.5 华夏地层区
    2.4 构造
    2.5 岩浆岩
    2.6 矿产
        2.6.1 缅甸
        2.6.2 泰国
        2.6.3 柬埔寨
        2.6.4 老挝
        2.6.5 越南
        2.6.6 成矿带划分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分析方法
        3.1.1 粉末和薄片制备
        3.1.2 全岩主量元素
        3.1.3 全岩微量元素
        3.1.4 全岩Sr-Nd-Pb同位素
    3.2 矿物分析方法
        3.2.1 矿物挑选和制靶
        3.2.2 矿物主量元素
        3.2.3 矿物微量元素
        3.2.4 锆石阴极发光照相
        3.2.5 锆石U-Pb同位素
        3.2.6 锆石Hf同位素
        3.2.7 锆石O同位素
        3.2.8 锆石激光拉曼
第4章 新生代玄武岩成因
    4.1 地质背景
    4.2 岩石矿物特征
    4.3 地球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
        4.3.2 微量元素
        4.3.3 Sr-Nd-Pb同位素
    4.4 讨论
        4.4.0 岩石成因
        4.4.1 岩石圈减薄
        4.4.2 地幔熔融动力学机制
第5章 橄榄岩-玄武岩相互作用
    5.1 地球化学组成
        5.1.1 主量元素
        5.1.2 微量元素
    5.2 讨论
第6章 巨晶锆石成因
    6.1 地质背景
    6.2 矿物特征
    6.3 地球化学组成
        6.3.1 锆石U-Pb年龄
        6.3.2 锆石微量元素
        6.3.3 锆石Hf-O同位素
        6.3.4 锆石包裹体
    6.4 讨论
        6.4.1 巨晶锆石的地幔属性
        6.4.2 巨晶锆石的母岩浆组成
        6.4.3 对地幔交代作用的启示
第7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表

(9)中国铍矿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铍资源概况
2 铍矿资源分类
3 铍矿床的地质特征
    3.1 过铝性铍成矿系统
        (1) 花岗伟晶岩型
        (2) 岩浆型铍矿床
        (3) 岩浆热液型铍矿床
    3.2 偏铝性铍成矿系统
    3.3 碱性成矿系统
        (1) 碱性伟晶岩型铍矿床
        (2) 岩浆型铍矿床
        (3) 岩浆热液型铍矿床
    3.4 外生铍矿床
4 中国铍矿资源空间分布
    4.1 新疆阿尔泰及邻区铍成矿带
    4.2 川西铍成矿带
    4.3 南岭铍成矿带
    4.4 闽浙沿海火山岩成矿带
    4.5 幕阜山-武功山成矿带
    4.6 大兴安岭铍成矿带
    4.7 滇西南和滇东南成矿带
5 中国铍矿资源时间分布特征
6 构造控矿规律
    6.1 过铝性成矿系统
    6.2 偏铝性成矿系统
    6.3 碱性成矿系统
7 讨论
    7.1 铍矿床的成矿模式
    7.2 中国铍矿床的分类结构
    7.3 中国铍矿床的找矿方向
8 结论

(10)“一带一路”地区高级宝玉石矿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一带一路”地区金刚石矿床
    2.1“一带一路”地区金刚石矿床分类
    2.2 典型金刚石矿床地质特征
        2.2.1 西伯利亚地区“成功”岩筒
        2.2.2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床
3“一带一路”地区翡翠矿床
    3.1 总体特征
    3.2 典型翡翠矿床地质特征
        3.2.1 俄罗斯卡什卡拉克翡翠矿床
        3.2.2 缅甸度冒 (Tawmaw) 翡翠矿床
4“一带一路”地区祖母绿矿床
    4.1“一带一路”地区祖母绿矿床分类
        4.1.1 气成热液型
        4.1.2 伟晶岩型
    4.2 典型祖母绿矿床地质特征
        4.2.1 阿富汗潘杰希尔矿床
        4.2.2 巴基斯坦斯瓦特矿床
        4.2.3 俄罗斯乌拉尔祖母绿矿床
        4.2.4 哈萨克斯坦祖母绿矿床
        4.2.5 新疆南疆某地祖母绿矿床
5“一带一路”地区软玉矿床
    5.1“一带一路”地区软玉矿床分类
    5.2 典型软玉矿床地质特征
        5.2.1 新疆皮山县392和田玉矿床
        5.2.2 韩国春川软玉矿床
6 结论

四、巴西北东东部海蓝宝石矿成矿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巴西铌钽矿典型矿床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J]. 沈莽庭,郭维民,徐鸣,孙建东. 矿床地质, 2021(03)
  • [2]巴西摩根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D]. 李锦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辽宁黄蜡石宝石学特征研究[D]. 马智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4]尼泊尔的地质与矿产[J]. 符海明,徐喆,陆仙花,余少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5]赞比亚兹维山地区铜铁矿矿床特征及资源评价[D]. 范振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6]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D]. 侯江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7]南美洲成矿区带划分及其地质特征[J]. 张潮,陈玉明,赵宏军,姚仲友,郭维民. 地质通报, 2017(12)
  • [8]中南半岛新生代玄武岩、橄榄岩及巨晶锆石地球化学组成[D]. 丛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9]中国铍矿成矿规律[J]. 李建康,邹天人,王登红,丁欣. 矿床地质, 2017(04)
  • [10]“一带一路”地区高级宝玉石矿床分布规律[J]. 赵子欧,乔东海,张维策,赵元艺. 地质通报, 2017(08)

标签:;  ;  ;  ;  ;  

巴西东北部海蓝宝石矿床的成矿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