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支钢筋混凝土双向多肋楼板挠度计算方法

角支钢筋混凝土双向多肋楼板挠度计算方法

一、角点支承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挠度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万媛媛[1](2020)在《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性能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因其绿色环保且适宜于产业化发展等优点,得到大力推广。目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三类装配式楼板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装配化程度低、现场湿作业工程量大和管线集成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和双向密肋楼板的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承载力高强和双向密肋楼板内力分布均匀、造型整洁美观、结构自重低等优点,提出一种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结构。该新型组合楼板包括预制底板层和现浇混凝土层两部分,其中预制底板层由双向密肋压型钢板、预制混凝土肋和底层钢筋网片在工厂预制拼装而成;在施工现场,在预制底板层上铺设上层钢筋网片,并以其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抗弯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制作的四块足尺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观测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开裂荷载、裂缝分布及开展、破坏形态、挠曲变形以及承载力等数据;并对其荷载—挠度曲线进行分析,结合裂缝开展情况揭示了新型组合楼板的受力机制。(2)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试件进行模拟计算,并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3)为弥补试验试件参数的不足,建立该新型组合楼板的不同预制底板厚度、预制底板肋宽和组合楼板长宽比等参数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一步研究各参数对新型组合楼板抗弯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4)通过对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相比较,推导了新型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综合试验现象及数据、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和相关参考文献资料,推导了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挠度变形计算方法。

侯琴[2](2020)在《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结构性能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是一种新型楼盖体系,由预制装配箱与现浇密肋梁相结合而成,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抗震性、整体性好等优点。与普通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相比,本文在预制装配箱上做了部分改进:一是密肋空腔楼盖中的新型装配箱采用梯形截面,可以适当提高密肋梁的开裂荷载;二是箱体侧板四角设置暗柱,暗柱内放置暗柱筋,在运输过程中起到抗剪、提高整体性的作用。为了研究改进后楼盖的整体结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分析和成果如下:首先,对改进后的装配箱和9000mm×8400mm×300mm的标准跨楼盖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装配箱的顶板、侧板和暗柱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箱体正常使用、运输和脱模的要求。标准跨的密肋楼盖在三种不同的荷载组合作用下,均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且装配箱和肋梁可以共同工作,楼盖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其次,本文通过交叉梁系法、查表法、PKPM建立五层的模型,分析不同肋梁截面对楼盖内力计算的影响,发现这三种截面中,I形截面的肋梁支座负弯矩和剪力值最小、跨中的弯矩和剪力值最大、挠度最小,更接近ABAQUS的模拟值,因此相对其他截面,在楼盖的内力计算时肋梁截面按I形考虑,更为准确。最后,本文改进后的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在计算内力时,应充分考虑装配箱的作用,为了简便计算,得到了装配箱的刚度贡献系数βe=0.759。可以采用修正后的交叉梁系法和查表法两种方法进行简化计算,其中交叉梁系法在修正后所得的挠度值更接近软件模拟的结果。

崔文潇[3](2019)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越来越广的出现在全国的建设中,这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使得装配式建筑能与现浇结构受力无异甚至优于现浇结构。本文根据当下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该楼盖具有平整的顶板和底板,空心处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拼装时将肋梁纵筋焊接、板筋绑扎,通过后浇带拼缝连接预制板。该楼盖解决了传统大跨度楼盖厚度大以及制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个1/2比例的单跨简支楼盖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变形形态、应变规律、裂缝发展等。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本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制作工艺简单有序,楼盖抗弯刚度大,拼缝传力较好,楼盖整体性好。在最终试验荷载12.67kN/m2作用下,楼盖最大挠度为15.75mm即为L/318,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限值L/300。除拼缝裂缝之外,试验楼盖底部裂缝开展情况与实心楼盖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楼盖的抗裂性能整体上良好,非拼缝位置出现裂缝的荷载大于楼盖正常使用时荷载标准组合值。楼盖拼缝的数量和位置会影响楼盖刚度,试验楼盖的双向刚度差异约为10%。通过对五个不同板带构件的位移、应变、承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在三分点竖向静载作用下,所有的板带属于受弯破坏,各构件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增大拼缝宽度或者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不足以减少拼缝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安排拼缝的位置(避开受力最大处),会大大提高板带的承载力和开裂荷载,弱化拼缝的不利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楼盖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并建模分析,对比发现跨度和跨高比对结构刚度影响最大。本文按拟梁法和塑性绞线法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拟梁法计算结果偏小,因为其忽略了梁系的抗扭刚度和楼盖的整体作用。根据塑性铰出现在交叉梁上的位置按照塑性绞线法得到了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其中肋梁在极限状态时的内力比例按弹性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更为实用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分别计算楼盖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刚度,并考虑新型楼盖拼缝混凝土强度折减后得到楼盖不同部位的开裂弯矩,并得到楼盖不同位置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拟合出结构带裂缝工作下的刚度,并考虑楼盖约束支座的变形得到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刚度与竖向位移。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梁楼盖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发现结构低阶振型与普通实心双向楼盖类似,即半波、单波、双波。新型楼盖结构基频满足现行舒适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基频的影响。对结构基频进行理论计算并提出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精度高且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对楼盖进行人行激励的试验与分析发现结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楼盖中心位置,并分析了行走路径、步频和人数对结构影响人行路径对结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新型楼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给出了一种新的拼装方案,并提出了预制构件制作和拼装的施工流程。

薛松[4](2019)在《火灾下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预制装配式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由正交双向肋梁和面层组成,肋梁内设置正交预制拼装式钢筋桁架以提高楼盖抗弯刚度,面层内放置钢筋网以提升楼盖顶面抗裂能力,肋梁间填充泡沫混凝土块以增强楼盖保温隔声和抗火性能,设计研发了专用的模板体系,加快了施工效率。与传统的密肋楼盖相比,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明显的施工优势。为了使这种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得到推广应用,本文设计制作了六块新型装配式楼盖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火灾试验和火灾后静力加载试验,探究了其在常温下、火灾下和火灾后的受力性能。通过对四块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进行的常温下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这种楼盖在四点弯曲荷载下的变形特征,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发展过程,裂缝产生规律和楼板破坏机理,分析了两种不同边界条件楼盖试件弯曲受力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以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为分界点,各楼盖试件的板面中心荷载挠度曲线均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楼盖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楼板并未立刻丧失承载能力,而是产生了塑性内力重分布,在肋梁端部和板面中心区域形成塑性铰线。四边简支楼板边梁主要受扭剪作用,在楼板破坏时裂缝宽度较小且下部受拉钢筋未屈服;四点简支楼板边梁作为主要受力部分参与楼盖整体抗弯,在楼板破坏时边梁下部受拉钢筋也达到屈服,极限承载力降低,但获得了更好的变形能力;虽然两种支撑方式下的楼盖试件的具体破坏机理不同,但是破坏原因没有根本的区别,均属于受弯破坏形式。在所有楼盖试件的加载过程中,无任何泡沫混凝土块脱落现象,其粘结性能良好,可以满足楼盖的安全使用要求。通过ABAQUS对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在常温下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型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有限元模拟证明了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具有双向受力特性。采用塑性铰线理论对两种支撑方式下的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合。考虑楼盖在塑性阶段的刚度变化,采用塑性挠度理论计算四边简支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板面中心挠度;将实心平板的弹性挠度理论扩展到四点简支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在塑性阶段的挠度计算,楼盖开裂后,用实际刚度代替初始刚度,建立弹性理论修正法;其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相符合,两种方法可用于指导工程应用和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的变形控制设计。通过对两块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进行的的恒载-升温火灾试验和火灾后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在自然火灾下的温度场分布和火灾后的残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恒载-升温条件下超过2小时,炉温最高达到955℃,楼板仍未产生任何严重的损伤,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足够的耐火极限;肋梁间填充的泡沫混凝土块热阻性能优异,使得楼盖肋梁处于单面受火状态,肋梁混凝土沿竖向截面产生明显的温度梯度,且越靠近板底温度梯度越大;混凝土和钢筋存在明显的降温滞后效应,在火灾衰弱阶段楼盖也可能发生结构失效;楼盖在火灾后静力加载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形式和楼板的破坏机理与常温下静力加载试验相似;火灾后,楼板的极限承载力并没有降低,但是抗变形的能力下降明显,表现为受火后的楼板荷载位移曲线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的极限位移和变形速率大幅增加,火灾对楼板的影响主要是降低了楼盖的抗弯刚度。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受弯设计基本原理和肋梁截面温度场分布规律,采用三台阶模型,对火灾下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的肋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计算和截面设计,为该新型楼盖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采用等效火灾楼面活荷载作为评估火灾效应大小的一种参考指标,也作为火灾后楼盖残余性能评估的依据。本文研究内容为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的结构设计、抗火设计、火灾后评估与鉴定加固提供广泛的科研基础与可靠的理论指导。

徐东方[5](2019)在《密肋房式粮仓墙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密肋复合墙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将其应用于粮仓建筑,可实现粮仓的装配式建造,提高仓房建设的工业化水平,改变传统粮仓墙体采用黏土砖建造的弊端,节约耕地、保护环境、减少施工现场人工成本、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密肋复合墙板是密肋房式粮仓墙体的基本承力单元,在粮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于其在粮仓建造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单块密肋复合墙板为研究对象,以其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为主线,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分析,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对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目前受弯构件短期刚度的计算公式,引入刚度变化的修正系数,提出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密肋复合墙板进行了1/2缩尺比例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其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破坏过程及其破坏形态、变形性能、裂缝发展情况等,探讨了填充砌块对墙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在破坏形态、变形、承载力及能耗方面与黏土砖砌筑的粮仓墙体进行了对比分析。2.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模拟分析了其在粮食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发展全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密肋复合墙板的受力形态,并与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和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对密肋复合墙板的内力及挠度进行计算,结合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两种计算方法对密肋复合墙板的适用性。4.结合试验数据,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密肋复合墙板弹性阶段的挠度计算可采用双向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开裂后阶段需考虑墙板肋格裂缝对截面刚度的影响,提出了截面刚度降低系数,并推导出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

李钧[6](2017)在《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文中提出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是在传统密肋楼盖和现浇空心楼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楼盖结构体系,它集合了两种传统楼盖结构体系的诸多优势,同时还有效解决了传统楼盖的诸多问题,是我国新型楼盖结构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本文主要针对课题组新提出的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的静力性能、大尺寸钢筋混凝土密肋薄腹梁的抗剪性能以及传统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的正截面弯曲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及设计建议。进行了1块角点柱支承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的短期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该新型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受力过程、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挠曲变形以及承载力等特征。对该新型楼盖的开裂荷载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楼盖的破坏形态,提出了该新型楼盖的破坏机构并推导了其极限平衡荷载计算公式。根据楼盖的挠曲变形特点,从已有的楼盖弹性变形计算理论出发,采用引入刚度折减系数的方法,即用实际刚度代替初始刚度,给出了两种考虑楼盖弹塑性阶段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针对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的后装式预制底板下沉安装前和安装后的二阶段弹性受力变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通过测得两阶段楼盖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变以及竖向变形,分析了后装式预制底板对密肋空心楼盖结构受力变形性能的影响。综合本文试验、理论分析结果以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给出了中小跨度角点支承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考虑预制底板刚度贡献的弹性抗弯刚度建议计算方法。针对大尺寸钢筋混凝土密肋薄腹梁的斜截面抗剪问题,进行了 4根大尺寸钢筋混凝土密肋薄腹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对其主要受力过程、变形特征、开裂荷载、破坏形态以及受剪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将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与现有主要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安全性和适用性角度考虑,给出了推荐采用的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规范。首次进行了12块传统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的静力及正截面弯曲疲劳性能试验,对其主要受力过程、裂缝发展及分布、破坏形态、疲劳寿命、疲劳刚度退化、剩余承载力退化以及疲劳损伤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空心箱体型式、疲劳荷载参数、空心箱体预制底板配筋率对板件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在疲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已有相关疲劳研究成果,对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及验算方法,分析了疲劳后刚度退化规律,给出了疲劳后刚度计算以及基于疲劳刚度退化的疲劳性能预测方法,为该新型楼板在立体停车场、工业厂房以及桥面板等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吴方伯,李钧,周绪红,刘彪,邓利斌[7](2014)在《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挠度计算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存在的模壳刚度小、制作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抗浮措施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后装式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空心楼盖。为了解该楼盖的竖向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进行了1块角点支承大比例试件的短期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该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挠曲变形、应变规律、竖向承载力以及后装式预制底板参与楼盖结构整体共同工作等特征。结果表明:该楼盖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抗弯刚度和整体工作性能,后装式预制底板能够很好地参与楼盖结构整体共同工作,楼盖的挠曲变形及裂缝分布特征与双向密肋楼盖和实体平板楼盖相似。参考已有的角点支承双向楼盖变形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考虑试验楼盖的结构形式与加载方法,提出了两种考虑楼盖弹塑性阶段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郑伦存,黄海林,吴方伯,周绪红,赵晓龙,田伟[8](2013)在《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挠度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为解决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存在的问题,提出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箱体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组合而成的新型楼盖形式。对预制空心箱体进行设计,测定其盖板、底板承载力;进行了一个9m×9m角点支承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的足尺模型试验,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通过分析预制空心箱体与密肋共同工作的楼盖刚度,提出了楼盖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9.0进行了楼盖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以试验楼盖尺寸为基准的混凝土双向密肋空心楼盖模型、实心平板无梁楼盖模型、去掉空心箱体底板的密肋楼盖模型以及去掉空心箱体底板与盖板交叉梁楼盖模型的楼盖挠度等值线分布规律,为深入开展该新型楼盖结构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周绪红,陈伟,吴方伯,黄海林,李骥原[9](2011)在《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刚度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刚度和变形计算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对混凝土双向密肋现浇空心楼盖单元、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单元及无顶板和底板的混凝土肋梁单元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单元的顶板及侧板与现浇混凝土密肋梁粘结良好,预制顶板和底板对试验单元的刚度有明显的贡献,装配整体式单元的受力性能与现浇单元相似。根据试验数据及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了装配整体式单元顶板剪力滞后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预制顶板和底板作用的楼盖截面刚度计算方法。从双向密肋楼盖的计算方法———查表法和交叉梁法出发,对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的弹性刚度及支座边界条件进行修正,提出更为精确合理的刚度和变形计算方法。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已有的足尺楼盖试件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邱继生[10](2011)在《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密肋楼盖结构以其良好的受力性能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大空间多高层结构中,但由于结构自身的复杂性、受力机理认识的不明确性以及设计方法的不统一性,因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此外,随着结构跨度的愈来愈大,边梁肋梁截面高度的增大与控制结构层高、防止互争空间、提高结构受力性能等方面问题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大跨度结构中密肋楼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本文围绕着钢纤维对密肋楼盖体系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密肋板、边梁及整个梁板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参数及等效刚度的计算模型、密肋楼板内力挠度的计算方法、非预应力及预应力边梁极限扭矩计算公式、整个楼盖体系的受力机理和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考虑钢纤维的影响,提出钢纤维混凝土各力学参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依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考虑钢纤维的影响,提出密肋板截面等效刚度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出四边简支密肋板内力和挠度的解析解与四边固定密肋板的数值解。(2)针对纤维混凝土结构扭转计算存在的不足,考虑钢纤维对截面受力的影响,利用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首次采用参数修正法和等效钢筋法等两种方法推导出非预应力及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边梁在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能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关计算公式很好的衔接。然后,考虑钢纤维的作用,推导出复合扭转作用下非预应力及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边梁在弯曲型、弯扭型及剪扭型破坏时的相关方程,并给出其破坏型态的判别方法和极限扭矩的计算公式。(3)由于钢纤维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无法精确确定每根钢纤维的位置,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首次提出模拟钢纤维作用的整体等效钢筋法,然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建模简便,计算成本低,并且能较好的模拟钢纤维混凝土的受力性能。(4)利用整体等效钢筋法模型,考虑钢纤维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弹性常数的影响,对边梁-楼盖协同工作下整个体系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裂缝开展规律与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楼盖类似,塑性绞线的位置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结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内力重分布的影响较大,调整幅度与结构的受力阶段及位置有关。然后,对结构体系进行参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楼盖体系的钢纤维含量宜为1%-2%,混凝土的强度宜大于C40,而且在保证边梁刚度和强度的情况下,位于受压区的板中也可不添加钢纤维。考虑边梁-楼板协同工作的影响,推导出边梁的弹性协调扭矩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以及考虑边梁约束作用的密肋板内力和挠度计算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楼板力学常数、等效刚度及内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根据复合材料理论,考虑各相材料自身特性,给出更加全面的钢纤维混凝土弹性常数计算模型及公式。考虑钢纤维的影响,给出正交各向异性板等效刚度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然后采用拟板法推导出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板的内力及挠度计算公式。理论解与数值解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提出非预应力及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极限扭矩的实用计算公式。结合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针对纤维混凝土结构扭转设计计算的空白,考虑钢纤维的作用,提出了纯扭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更加实用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和公式,并将理论解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良好的衔接性及实用性。然后,考虑钢纤维的作用,给出复合扭转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边梁在三种破坏型态下的相关方程,并给出其破坏型态的判别公式。(3)分析了整个边梁-密肋板体系的受力机理,提出梁板相互约束作用下边梁协调扭矩及密肋板内力挠度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及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更加实用的模拟钢纤维作用的等效钢筋法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整个楼盖体系的受力特性,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楼盖体系钢纤维含量宜为1%-2%,混凝土的强度宜大于C40,而且在保证边梁刚度和强度的情况下,位于受压区的板中也可不添加钢纤维。然后,考虑边梁-密肋板的相互约束作用,提出钢纤维混凝土边梁协调扭矩的计算模型与公式以及考虑边梁约束作用的密肋板内力和挠度计算方法。

二、角点支承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挠度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角点支承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挠度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性能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研究现状
        1.2.2 双向密肋楼板研究现状
    1.3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目的
    2.3 试件设计及制作
        2.3.1 试件设计
        2.3.2 试件制作
    2.4 试验加载方案及测量内容
        2.4.1 试验加载方案
        2.4.2 测量内容
    2.5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5.1 混凝土
        2.5.2 钢筋
        2.5.3 钢板
    2.6 试验现象
        2.6.1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阶段试验现象
        2.6.2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使用阶段试验现象
    2.7 试验结果与分析
        2.7.1 YD-6
        2.7.1.1 挠度分析
        2.7.1.2 钢筋应变分析
        2.7.1.3 钢板应变分析
        2.7.1.4 混凝土应变分析
        2.7.1.5 裂缝的分布及开展
        2.7.2 YD-8
        2.7.2.1 挠度分析
        2.7.2.2 钢筋应变分析
        2.7.2.3 钢板应变分析
        2.7.2.4 混凝土应变分析
        2.7.2.5 裂缝的分布及开展
        2.7.3 ZS-6
        2.7.3.1 挠度分析
        2.7.3.2 钢筋应变分析
        2.7.3.3 钢板应变分析
        2.7.3.4 裂缝的分布及开展
        2.7.4 ZS-8
        2.7.4.1 挠度分析
        2.7.4.2 钢筋应变分析
        2.7.4.3 钢板应变分析
        2.7.4.4 裂缝的分布及开展
    2.8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8.1 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对比
        2.8.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对比
        2.8.3 裂缝分布及开展对比
    2.9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受力机制
    2.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3.2.1 材料本构关系
        3.2.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3.2.3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
        3.2.4 非线性问题求解
    3.3 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3.1 挠度变形对比
        3.3.2 裂缝开展对比
    3.4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4.1 预制底板厚度的影响分析
        3.4.2 预制底板肋宽的影响分析
        3.4.3 组合楼板长宽比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承载力及刚度计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计算方法
        4.2.1 施工阶段抗弯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4.2.2 使用阶段抗弯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4.3 计算实例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A 井式梁或密肋楼盖计算系数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结构性能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钢筋混凝土楼盖发展现状
        1.2.1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分类
        1.2.2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研究现状
    1.3 空心楼盖的研究与发展
        1.3.1 空心楼盖原理
        1.3.2 空心楼盖发展概况
    1.4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
        1.4.1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简介
        1.4.2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优点
        1.4.3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使用范围
        1.4.4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提出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内容
第2章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设计和结构性能研究
    2.1 概况
    2.2 新型装配箱的设计
        2.2.1 设计目的
        2.2.2 装配箱的基本构造
        2.2.3 装配箱的制作
        2.2.4 装配箱顶板承载力试验
    2.3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结构性能
        2.3.1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结构分析方法
        2.3.2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设计规定
        2.3.3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构造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密肋空腔楼盖ABAQUS有限元分析
    3.1 概述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3.3 装配箱的有限元分析
        3.3.1 装配箱的基本尺寸
        3.3.2 装配箱顶板的有限元模拟
        3.3.3 装配箱整体的有限元模拟
        3.3.4 装配箱整体脱模验算
        3.3.5 装配箱有限元模拟结论
    3.4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有限元分析
        3.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3.4.3 楼盖有限元模拟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弹性计算
    4.1 概述
    4.2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受力性能分析方法
        4.2.1 拟板法
        4.2.2 交叉梁法
        4.2.3 查表法
    4.3 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弹性计算
        4.3.1 交叉梁法计算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
        4.3.2 查表法计算空心楼盖挠度值
        4.3.3 PKPM建模计算
        4.3.4 有效惯性矩法
        4.3.5 弯曲开裂荷载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施工工艺
    5.1 概述
    5.2 施工准备
    5.3 施工工艺
        5.3.1 施工工艺流程图
        5.3.2 具体施工步骤
        5.3.3 注意事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3)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建筑工业化研究背景
        1.1.2 预制楼板类型及特征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竖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验目的
    2.2 构件设计与施工
        2.2.1 构件相似性设计
        2.2.2 构件设计
        2.2.3 试验构件制作
        2.2.4 楼盖装配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法
        2.3.1 加载机制
        2.3.2 测量方案
    2.4 试验结果
        2.4.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2.4.2 位移
        2.4.3 钢筋应变
        2.4.4 混凝土应变
    2.5 试验小结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性能研究
    3.1 试验简介
        3.1.1 试验目的与内容
        3.1.2 试验构件设计
        3.1.3 试验构件施工
        3.1.4 试验加载程序
        3.1.5 试验测量方案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3.2.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3.2.2 构件位移与刚度
        3.2.3 板带受压翼缘
        3.2.4 应变分析
        3.2.5 受弯承载力分析
    3.3 拼缝试验小结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有限元分析
    4.1 模型参数设置与建模分析
        4.1.1 建模基本设定
        4.1.2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4.1.3 钢筋参数设置
        4.1.4 发泡混凝土参数设置
        4.1.5 建模分析
    4.2 新型楼盖有限元结果分析
        4.2.1 楼盖刚度与位移分析
        4.2.2 楼盖应力分析
    4.3 弹性状态不同楼盖有限元对比分析
        4.3.1 边梁刚度
        4.3.2 跨度
        4.3.3 顶底板厚度
        4.3.4 楼板厚度
        4.3.5 肋梁间距
        4.3.6 肋梁宽度
    4.4 不同类型楼盖有限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析
    5.1 新型楼盖竖向承载力分析
        5.1.1 按弹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5.1.2 按塑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5.2 新型楼盖承载力计算探讨
        5.2.1 拟梁法计算
        5.2.2 塑性绞线法计算
    5.3 开裂荷载计算
    5.4 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与变形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舒适度研究
    6.1 舒适度相关理论
        6.1.1 舒适度概念
        6.1.2 舒适度判定标准
    6.2 新型楼盖舒适度试验
        6.2.1 试验构件
        6.2.2 试验设备及测点
        6.2.3 基频试验方案
        6.2.4 人行激励试验方案
    6.3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频
        6.3.1 试验结果分析
        6.3.2 有限元分析
        6.3.3 理论分析
    6.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人行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6.4.1 试验结果分析
        6.4.2 有限元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设计与施工建议
    7.1 新型楼盖构造要求
        7.1.1 新型楼盖结构尺寸要求
        7.1.2 拼缝构造要求
    7.2 新型楼盖设计建议
    7.3 新型楼盖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火灾下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密肋楼盖的发展及其在常温下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外楼盖抗火的研究概况
    1.3 装配式密肋楼盖体系介绍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常温下装配式密肋楼盖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
    2.1 试验概述
    2.2 试验目的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2.3.1 试件设计
        2.3.2 材料性能指标
        2.3.3 试件制作
    2.4 试验装置
    2.5 加载制度与破坏依据
        2.5.1 加载制度
        2.5.2 破坏依据
    2.6 测点布置
    2.7 裂缝观测
    2.8 试验结果
        2.8.1 试验现象
        2.8.2 楼盖位移
        2.8.3 钢筋应变
        2.8.4 混凝土应变
        2.8.5 破坏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温下装配式密肋楼盖有限元模拟与理论分析
    3.1 本章概述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基本假定
        3.2.2 混凝土与钢筋材料的本构
        3.2.3 单元类型
        3.2.4 荷载、约束和边界条件
        3.2.5 网格划分
        3.2.6 求解设置
    3.3 有限元模拟结果
        3.3.1 变形分析
        3.3.2 混凝土应力应变分析
    3.4 极限承载力分析
        3.4.1 四边简支的装配式密肋楼盖试件
        3.4.2 四点简支的装配式密肋楼盖试件
    3.5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
        3.5.1 四边简支的装配式密肋楼盖试件
        3.5.2 四点简支的装配式密肋楼盖试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密肋楼盖火灾试验研究
    4.1 试验概述
    4.2 试验目的
    4.3 试件信息
    4.4 火灾试验装置
        4.4.1 升温方法
        4.4.2 火灾试验炉
        4.4.3 支座设计
        4.4.4 竖向荷载施加
    4.5 温度测点布置
    4.6 火灾试验结果
        4.6.1 炉子升降温曲线
        4.6.2 试验现象
        4.6.3 混凝土温度
        4.6.4 钢筋温度
    4.7 火灾后残余承载力试验
    4.8 火灾后残余承载力试验结果
        4.8.1 试验现象
        4.8.2 楼盖变形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密肋楼盖抗火理论分析
    5.1 本章概述
    5.2 高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5.2.1 混凝土
        5.2.2 钢筋
    5.3 高温后材料的力学性能
        5.3.1 混凝土
        5.3.2 钢筋
    5.4 火灾后装配式密肋楼盖极限承载力分析
    5.5 火灾下装配式密肋楼盖肋梁抗弯承载力设计
        5.5.1 肋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确定
        5.5.2 肋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5.5.3 等效火灾楼面活荷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密肋房式粮仓墙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
        1.2.2 密肋复合墙板的构造及受力特点
        1.2.3 密肋复合墙板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件制作
        2.2.3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3 试验方案
        2.3.1 试验装置及设备
        2.3.2 加载制度
        2.3.3 测试方案及测点布置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试验过程
        2.4.2 钢筋应变分析
        2.4.3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2.5 本章小结
3.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概况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3.2.2 密肋复合墙板模型
    3.3 密肋复合墙板结构有限元分析
        3.3.1 挠度有限元分析
        3.3.2 混凝土应力有限元分析
        3.3.3 混凝土应变有限元分析
        3.3.4 填充砌块应力有限元分析
        3.3.5 填充砌块应变有限元分析
        3.3.6 钢筋有限元分析
    3.4 试验分析与有限元分析对比
        3.4.1 挠度对比
        3.4.2 钢筋应变对比
        3.4.3 密肋复合墙板与密肋楼盖对比
    3.5 本章小结
4.密肋房式粮仓墙板计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研究
        4.2.1 密肋楼盖结构计算方法
        4.2.2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结构计算方法
        4.2.3 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4.3 密肋复合墙板计算方法
        4.3.1 计算思路
        4.3.2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3.3 密肋复合墙板在粮食侧压力作用下的计算公式
        4.3.4 截面短期抗弯刚度B_s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6)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简介
        1.2.1 传统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
        1.2.2 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
    1.3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优势
    1.4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适用范围
    1.5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施工工艺
    1.6 国内外双向密肋空心楼盖主要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6.1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1.6.2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1.6.3 发展趋势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2.1 试验概况
    2.2 试验目的与试验依据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依据
    2.3 空心箱体设计与制作
        2.3.1 预制底板设计与制作
        2.3.2 预制侧壁设计与制作
        2.3.3 空心箱体现场拼装
    2.4 试件设计与制作
        2.4.1 试件尺寸与配筋
        2.4.2 试件制作与养护
        2.4.3 预制底板后装施工工艺
    2.5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5.1 钢筋
        2.5.2 混凝土
    2.6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2.6.1 裂缝观察
        2.6.2 竖向位移测量
        2.6.3 钢筋应变测量
        2.6.4 混凝土应变测量
    2.7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2.7.1 加载装置
        2.7.2 加载制度
    2.8 主要试验结果
        2.8.1 主要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2.8.2 竖向位移
        2.8.3 钢筋应变
        2.8.4 混凝土应变
    2.9 试验结果分析
        2.9.1 荷载等效转化
        2.9.2 开裂荷载分析
        2.9.3 极限荷载计算
        2.9.4 楼盖变形计算
    2.10 有限元分析
        2.10.1 有限元模型
        2.10.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二阶段受力变形对比试验
    3.1 试验概况
    3.2 试验目的
    3.3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3.3.1 竖向位移测量
        3.3.2 钢筋和混凝土应变测量
    3.4 试验加载方案
    3.5 主要试验结果及对比
        3.5.1 竖向变形
        3.5.2 钢筋应变
        3.5.3 混凝土应变
    3.6 楼盖弹性阶段变形计算
        3.6.1 查表法
        3.6.2 有限元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尺寸钢筋混凝土密肋薄腹梁抗剪性能试验
    4.1 试验概况
    4.2 试验目的
    4.3 试件设计与制作
    4.4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4.4.1 钢筋
        4.4.2 混凝土
    4.5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4.5.1 竖向位移测量
        4.5.2 钢筋应变测量
        4.5.3 混凝土应变测量
        4.5.4 裂缝观测
    4.6 试验加载方案
    4.7 主要试验结果及分析
        4.7.1 主要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4.7.2 竖向变形
        4.7.3 钢筋应变
        4.7.4 混凝土应变
        4.7.5 开裂荷载及受剪承载力
    4.8 受剪承载力计算
        4.8.1 现行主要规范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8.2 现行规范受剪承载力主要考虑因素
        4.8.3 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现行规范计算值对比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弯曲疲劳性能试验设计
    5.1 试验楼板相关结构技术规程说明
    5.2 试验目的
    5.3 试验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5.4 板件设计与制作
        5.4.1 板件设计
        5.4.2 板件制作
    5.5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5.5.1 试验装置
        5.5.2 加载方案
        5.5.3 测点布置
    5.6 材料性能试验及几何参数测量
        5.6.1 材料性能试验
        5.6.2 几何参数测量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弯曲疲劳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及对比
    6.1 板件静载试验研究及主要试验结果
        6.1.1 现浇空心板件XJB-1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6.1.2 明箱空心板件MKXB-1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6.1.3 暗箱空心板件AKXB-1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6.2 板件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3 板件受弯承载力计算
    6.4 板件疲劳试验研究及主要试验结果
        6.4.1 现浇空心板件XJB-2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2 明箱空心板件MKXB-2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3 暗箱空心板件AKXB-2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4 暗箱空心板件AKXB-3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5 暗箱空心板件AKXB-4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6 暗箱空心板件AKXB-5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7 暗箱空心板件AKXB-6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8 暗箱空心板件AKXB-7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4.9 暗箱空心板件AKXB-8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6.5 板件疲劳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弯曲疲劳性能理论分析
    7.1 引言
    7.2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分析
        7.2.1 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基本假定
        7.2.2 正截面弯曲疲劳应力计算及验算
        7.2.3 钢筋疲劳应力幅值计算及验算
    7.3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板疲劳刚度分析
        7.3.1 基于跨中挠度反算法的疲劳刚度计算
        7.3.2 板件弹性刚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7.3.3 板件疲劳刚度退化幅度分析
        7.3.4 板件疲劳刚度退化规律分析
        7.3.5 低幅值疲劳板件剩余刚度计算
    7.4 基于疲劳刚度退化的疲劳性能预测
        7.4.1 基于刚度退化的疲劳损伤定义
        7.4.2 疲劳刚度退化函数构造
        7.4.3 典型板件AKXB-4全过程疲劳刚度退化
        7.4.4 基于疲劳刚度退化规律的工程应用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挠度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概况
    1.1 空心箱体设计与制作
    1.2 试件设计与制作
    1.3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1.4 试验加载方案
    1.5 楼盖位移和应变测点布置
2 主要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1 主要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
    2.2 竖向荷载-位移关系
    2.3 竖向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3 楼盖变形计算方法
    3.1 楼盖短期抗弯刚度Bs计算
    3.2 楼盖承载力计算
    3.3 楼盖变形计算
        3.3.1 方法一:等效为双向密肋楼盖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修正查表法
        3.3.2 方法二:等效为实体平板楼盖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修正文献法
    3.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 结论

(9)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试验研究
    1.1 单元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1.2 试验加载与测量
    1.3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1.4 裂缝分布与破坏形态
2 试件BD-2刚度分析
    2.1 有限元分析
    2.2 材料本构关系
        (1) 采用Saenz公式[10]来描述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其应力-应变关系为:
        (2) 钢筋本构关系
    2.3 有效翼缘宽度
    2.4 截面刚度计算
3 装配整体式楼盖变形计算方法
    3.1 刚度修正
    3.2 支座条件修正
    3.3 算例分析
        (1) 按交叉梁系法修正
        (2) 按查表法修正
        (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 结论

(10)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项目相关的研究现状
        1.2.1 密肋楼盖的研究现状
        1.2.2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1.2.3 边梁-楼面协调扭转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2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板力学参数及拟板解法研究
    2.1 引言
    2.2 钢纤维混凝土板力学参数的确定
        2.2.1 基本假定
        2.2.2 纵向(横向)弹性模量(Ex 、E y )的确定
        2.2.3 泊松比(μxy 、μyx )的确定
        2.2.4 剪切模量(Gxy )的确定
    2.3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板的拟板解法
        2.3.1 拟板法的基本原理
        2.3.2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板等效刚度的确定
        2.3.3 预应力作用的处理
        2.3.4 竖向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的密肋板的解析解
        2.3.5 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的密肋板的最大解
        2.3.6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固定的密肋板的数值解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纯扭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极限扭矩实用计算公式
        3.2.1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理论
        3.2.2 纯扭作用下边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3.2.3 水平纵筋拉力的计算
        3.2.4 箍筋拉力的计算
        3.2.5 极限扭矩的计算方法
    3.3 复合扭转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抗扭承载力的计算
        3.3.1 计算理论
        3.3.2 各种破坏型态下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3.3.3 复合扭转作用下破坏型态的判定
    3.4 试验验证
        3.4.1 试验情况介绍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截面受力分析
    4.3 纯扭作用下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边梁极限扭矩实用计算公式
        4.3.1 预应力为轴心压力
        4.3.2 预应力为偏心压力时
        4.3.3 预应力作用效果讨论
    4.4 复合扭转作用下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极限扭矩的计算
        4.4.1 弯曲破坏型
        4.4.2 弯扭型破坏
        4.4.3 剪扭型破坏
        4.4.4 复合扭转作用下破坏型态的判定
    4.5 试验验证
        4.5.1 试验介绍
        4.5.2 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数值模型的建立
    5.1 材料模型及参数
        5.1.1 混凝土模型及参数
        5.1.2 钢筋本构模型
        5.1.3 加气混凝土砌块本构模型
        5.1.4 钢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5.2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过程
        5.2.1 有限元模型
        5.2.2 预应力的模拟
        5.2.3 钢纤维的处理方法
        5.2.4 单元模型
        5.2.5 位移约束条件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 试验验证
        5.4.1 试验介绍
        5.4.2 有限元分析过程
        5.4.3 试验结果分析
    5.5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板解析解的验证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受力机理分析
    6.1 模型参数
    6.2 整个边梁-密肋板体系的受力性能
        6.2.1 破坏模式
        6.2.2 应力变化
        6.2.3 应力分布
        6.2.4 变形性能
    6.3 参数分析
        6.3.1 钢纤维含量
        6.3.2 钢纤维的分布范围
        6.3.3 混凝土强度
        6.3.4 参数取值建议
    6.4 边梁-密肋板相互约束的影响
        6.4.1 边梁扭矩的弹性计算
        6.4.2 边梁扭矩的塑性分析
        6.4.3 考虑边梁约束的板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四、角点支承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挠度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双向密肋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性能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万媛媛. 东南大学, 2020
  • [2]新型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结构性能研究与应用[D]. 侯琴. 扬州大学, 2020
  • [3]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崔文潇. 东南大学, 2019(01)
  • [4]火灾下新型装配式密肋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薛松. 济南大学, 2019(01)
  • [5]密肋房式粮仓墙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 徐东方.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6]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 李钧. 湖南大学, 2017(06)
  • [7]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挠度计算方法[J]. 吴方伯,李钧,周绪红,刘彪,邓利斌. 建筑结构学报, 2014(12)
  • [8]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挠度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J]. 郑伦存,黄海林,吴方伯,周绪红,赵晓龙,田伟. 住宅产业, 2013(01)
  • [9]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刚度研究[J]. 周绪红,陈伟,吴方伯,黄海林,李骥原.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9)
  • [10]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D]. 邱继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角支钢筋混凝土双向多肋楼板挠度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