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斐斐[1](2021)在《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收集整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加强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工作水平,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载体。本文论述了处理好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加强高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前提。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郑洁洁[4](2020)在《村级档案管理的主体选择及权责厘定研究 ——基于L县15个行政村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服务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护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村级档案管理的国家级政策法规,对村级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掀起了村级档案管理的实践探索热潮,以实践案例为基础形成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近年来部分学者对于“村档村管”、“村档镇管”两种管理模式的适用性有所争议,“村档村管”、“村档镇管”模式的根本区别是档案管理主体的不同。笔者以村级档案管理主体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研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档案管理主体的选择及权责厘定展开探讨。论文对村级档案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特点进行介绍,通过梳理相关政策了解村级档案管理主体的历史变革;通过调研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村级档案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村级档案管理主体不一的原因论证不同管理主体并存的必要性;通过归纳村级档案管理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构建合理的主体选择策略;通过厘定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确保不同模式下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长效开展。我国农村地域广袤,行政村经济、文化、规划建设等情况各不相同,村级档案的管理条件以及档案资源状况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笔者试图构建村级档案管理主体的选择策略并厘清管理权责,建设更加科学完善的村级档案管理机制,希望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借鉴意义。

孙季平,石莹[5](2019)在《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文中认为各级精神文明单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精神文明单位引导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在基层开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性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表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全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王哲[6](2018)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化,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载体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丰富,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工作,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工作水平。

赵雅琴[7](2018)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探析》文中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档案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真实见证。就高校精神文明档案的作用、内容、收集、管理等进行阐述,以提高高校精神文明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王哲[8](2018)在《浅析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文中提出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内涵进一步充实、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收集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工作质量。

陈霞[9](2016)在《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之一就是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文简要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管理工作提出见解。

张晓玲[10](2015)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档案教化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新常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动力支撑。档案具有承载城市先进文化、提高大众基本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等教化功能。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档案工作应当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挖掘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档案成为文明教化的"知识库"。

二、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收集整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的具体内容
    (一)思想道德建设。
    (二)领导班子建设。
    (三)师德师风建设。
    (四)校园文化建设。
    (五)校园环境建设。
    (六)思想阵地建设。
三、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整理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整理档案的时效意识不够强
    (二)档案收集的范围不够全面
    (三)档案收集不够及时
四、提高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整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档案收集管理规章制度。
    (二)增强文明校园创建资料收集意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四)做好归档范围培训工作。
    (五)增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育人功能。
    (六)加强文明校园创建档案的挖掘与凝练。
    (七)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4)村级档案管理的主体选择及权责厘定研究 ——基于L县15个行政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概述:村级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与政策依据
    第一节 村级档案及其管理
    第二节 村级档案管理政策
    第三节 村级档案管理意义
第二章 梳理:村级档案管理的主体选择及相关案例
    第一节 我国村级档案的管理主体变迁
    第二节 L县村级档案管理主体的调研情况
第三章 剖析:村级档案管理主体不一的原因及影响
    第一节 管理主体不一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管理主体不一的影响浅析
第四章 探索:从村级档案管理主体选择到权责厘定
    第一节 村级档案管理的决定归属——主体选择
    第二节 村级档案管理的核心问题——权责厘定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L县村级档案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
二、规范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日常管理
三、增加资金投入建好档案基础设施
四、注重对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利用
五、加强专业化档案工作者队伍建设

(6)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收集的范围不够全面。
    (二) 档案收集不够及时。
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内涵认识不足。
    (二) 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的作用发挥认识不足。
三、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水平的对策
    (一) 明确责任分工、把握内容范围、完备环节流程, 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水平。
    (二) 提升时效意识、及时总结工作、传播文明理念, 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水平。

(7)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的作用
    (一)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二)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是校园文化的体现
    (三)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历史见证
    (四)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对学校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
二、高校精神文明档案的创建
三、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 健全领导机制
    (二)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 规范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材料收集
    (四) 甄别档案内容, 合理分类, 完整归档
    (五)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档案管理资源共享
    (六) 加强档案管理, 为学校发展提供服务

(8)浅析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的问题分析
二、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的对策
    (一) 以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推进提升工作规划类档案收集质量
    (二) 以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开展提升简报信息类档案收集质量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培育提升照片视频类档案收集质量

(9)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神文明档案管理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
二、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一)单位文明创建的档案管理现状。
        1. 单位对精神文明创建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
        2. 单位文明创建资料归档范围不明确。
        3. 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二)个人文明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空缺。
三、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一)单位文明创建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1. 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
        2. 做好归档范围培训工作。
        3. 增强文明创建资料平时积累与收集的意识。
        4. 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构建完善信息化的个人文明档案管理系统。
        1. 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迫在眉睫。
        2. 个人先进事迹档案系统建立与个人优惠政策相结合。
        3. 建立个人志愿服务档案。
        4. 利用网络化管理将个人文明档案与个人身份档案结合,建立透明、公开的个人档案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个人文明档案信息进行存储,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这已经成为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旋律。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库,推动档案的管理实现网络化、科技化。同时,要对使用权限进行相应规定,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建立透明、公开的档案管理体系。要将个人文明档案与个人身份档案结合起来,对个人档案管理体系进行补充,提高其透明度。
四、结语

(10)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档案教化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 精神文明建设中档案的教化功能
    1.1承载城市先进文化
    1.2提高大众基本素质
    1.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4构建社会价值体系
3 档案教化功能开发与建设的路径
    3.1 整合教育资源
    3.2 创新教育手段
    3.3 提高教育品质

四、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文明校园创建档案收集整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J]. 刘斐斐. 黑龙江档案, 2021(05)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村级档案管理的主体选择及权责厘定研究 ——基于L县15个行政村的调研[D]. 郑洁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20(02)
  • [5]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 孙季平,石莹. 办公室业务, 2019(23)
  • [6]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王哲. 办公室业务, 2018(15)
  • [7]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探析[J]. 赵雅琴.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8]浅析提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档案收集质量[J]. 王哲. 长江丛刊, 2018(18)
  • [9]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 陈霞. 办公室业务, 2016(19)
  • [10]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档案教化功能研究[J]. 张晓玲. 档案与建设, 2015(07)

标签:;  ;  ;  ;  ;  

档案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