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

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

一、在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1](2021)在《鲁迅雕像艺术风格浅析——以新中国成立后几尊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和绍兴等地相继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并在所建纪念馆及公共场地安放鲁迅雕像。如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鲁迅墓、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纪念馆、杭州孤山、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民公园、广州雕塑公园、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南京鲁迅纪念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校园广场、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青岛鲁迅公园、香港时代广场等都有鲁迅雕像。

邹广胜[2](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李鹏杰[3](2021)在《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造有两层含义,一是名词指结构,二是动词指制造、建造。结构有着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相互关系的意思,雕塑作为三维实体的艺术,其实体化的形体结构存在着结构属性。而构造的另一层含义建造、制造则与建筑有着密切关系,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雕塑的创作是研究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以及对形体进行的组合创作,最终制作出艺术表现的实体,这与建筑构造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因此雕塑中有着构造语言的基础与条件。布德尔对雕塑语言进行探索,将建筑构成运用到雕塑中去,进而形成主观上创造的构造语言。从罗丹到布德尔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雕塑艺术从传统主义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是主观的对于雕塑形体进行空间构建,这与传统雕塑有着巨大的区别。传统雕塑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以自然中具象的事物为模仿的对象,对自然形体结构的照搬,这极大地限制了雕塑实体本身的特点,也限制了雕塑作品中选择题材的范围,影响了雕塑的表达形式与表现力。通过对于布德尔艺术经历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的形成有着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环境带给布德尔对于雕塑艺术空间构造的启蒙,二是受罗丹影响而形成对于雕塑语言的独立探索,三是建筑艺术中的构成元素对于布德尔的影响。并且构造语言的特点在布德尔雕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布德尔雕塑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构造语言的表现特点,包括主观的写实与夸张、强烈的建筑感、对于空间的主观架构、表现出独特的雕塑感与强大张力这五个明显的特点。布德尔雕塑作品中不再以具象化的人物形象作为表现的形式了,而是通过对自然形体结构的认识与了解,进而进行主观的再创造,这也就开始将雕塑艺术从自然法则中慢慢解放出来了,雕塑本体的特点与表现力逐渐的显现出来。因此布德尔的雕塑开启了雕塑艺术的新时代——现代主义雕塑,这对后续的现代主义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从传统雕塑到现代主义雕塑,对于雕塑艺术的研究与理解,以及对于雕塑创作要求的提高,我们有必要对于处在雕塑艺术发展脉络中的转折点布德尔雕塑进行研究,其中布德尔雕塑的核心——构造语言也是研究的重点。从构造语言与雕塑之间的联系,以及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产生的原因、在雕塑中的表现、对雕塑的影响等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构造语言对于个人创作理念有什么作用与影响,最后总结出构造语言与雕塑的关系以及构造语言的价值与意义。

海晓龙[4](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黄靖涵[5](2020)在《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的学术探讨》文中认为熊秉明是中国早期旅法艺术家,其艺术生涯涉猎广泛,学识广博,经历丰富。他旅居法国50年,无论对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试图贯穿中西,融合中国的人文精神。他对张旭草书有精深研究,也对当代书法发展给予关注,并对西方从古典到现代不同形态的雕塑有精深研究,形成了富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特色的雕塑艺术风格。"熊秉明艺术展"于2019年11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熊秉明捐赠的120件艺术作品,涵盖了雕塑、油画、版画、速写、水墨、书法、剪纸等艺术门类,通过"行始之归"、"塑者之述"、"生活如斯"三部分立体展现了熊秉明的艺术人生与哲学思考。同期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来自美

贾韬[6](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曹松钊[7](2019)在《熊秉明雕塑艺术探究》文中认为熊秉明是中国早期旅法的艺术家之一,他对哲学、书法、文学和雕塑等艺术都有深刻的研究。他的雕塑作品探索了书法、哲学、文学与雕塑艺术的融合,形成了富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特色的熊秉明雕塑艺术。身在异国他乡的熊秉明内心满怀强烈的思乡之情,使得熊秉明的雕塑艺术中渗透着浓浓的乡土情结,无论是前期的创作题材还是后期创作主题上都蕴含有故乡思绪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创作手法和材料语言等西方现代艺术手法在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中进行了充分的提取与应用,使得作品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他对哲学的研究学习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雕塑创作。本文试图从熊秉明雕塑艺术的创作手法、材质语言、人文情感等角度进行剖释,梳理出熊秉明如何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内核和以西方造型艺术为手段,在雕塑艺术领域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之路。

卫恒先[8](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曹庆晖[9](2019)在《中国留学生和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留学生与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为核心,分七节讲述了布德尔的名望与地位,中国对布德尔的译介,中国留学生与布德尔的交集、师从和对他的评价,布德尔展览落地中国后亟待开展的继续补课学习等多方面话题。其中,特别根据目前所知材料获悉中国留学生与布德尔的几种交集形式以及入布德尔之门研修雕塑的中国留学生情况,相应地也就厘清了大茅屋画室布德尔雕塑教室之于中国留学生的不同

卢丽萍[10](2018)在《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创作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温婉如玉的青白瓷作为景德镇的名瓷之一,五代已有雏型,正式创烧在北宋初期,鼎盛于宋元。随着釉下彩新装饰手法的新起及宫廷用瓷需求量的增大,明中期以后,传统青白瓷慢慢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富有装饰美感的青花瓷和彩绘瓷。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雕塑瓷厂的建立推动了本已落寞的青白瓷雕塑,此时,景德镇朴素淡雅的青白瓷以其自身独特气质,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本文以当下景德镇青白瓷雕塑的发展现状为主线,以传统青白瓷的审美精神为依托,用陶瓷雕塑类、陶艺与雕塑结合类、观念陶瓷雕塑类的简要划分来了解当下景德镇青白瓷呈现的艺术面貌。然后从民间从业者、学院派老师及外来艺术家三个角度的详情分析,对当下景德镇青白瓷雕塑创作现状的形成原因做了进一步的探究。最后结合当下社会语义环境,提出当代青白瓷雕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青白瓷日益复兴,青白瓷雕塑以它明净莹澈的艺术风格、创作者个性的精神追求,使它与景德镇传统的青白瓷雕塑区分开来。经过40年的发展,现代青白瓷雕塑呈现蒸蒸日上的艺术面貌,先后出现了许多观念多样、风格各异、独具韵味的现代青白瓷雕塑作品,活跃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中。

二、在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雕像艺术风格浅析——以新中国成立后几尊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海鲁迅墓萧传玖创作的鲁迅雕像
    (二)北京鲁迅博物馆院内张松鹤创作的鲁迅雕像
    (三)上海鲁迅纪念馆前吴为山创作的鲁迅雕像
    (四)中国现代文学馆内熊秉明创作的鲁迅雕像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第一节:魏晋风度
    第二节:魏晋书韵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第一节:文如其人
    第二节:书如其人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雕塑构造概述
    一 构造概述
        1.1.1 构造的定义
        1.1.2 雕塑与构造
    二 雕塑构造的演变
        1.2.1 对自然形体的模仿
        1.2.2 对自然形体的创作
        1.2.3 构造语言的产生——布德尔
第二章 布德尔雕塑中的构造语言
    一 构造语言的产生原因
        2.1.1 布德尔童年时代家庭因素的影响
        2.1.2 布德尔与罗丹
        2.1.3 布德尔与建筑
    二 构造语言在布德尔雕塑中表现的特点
        2.2.1 写实与夸张
        2.2.2 建筑性
        2.2.3 架构性
        2.2.4 雕塑感
        2.2.5 强大张力
    三 构造语言的影响
第三章 构造语言对于个人创作理念的影响
    一 创作构思
    二 创作小稿
    三 雕塑塑造
    四 个性化追求
结论
    一 构造语言与雕塑的紧密性
    二 构造语言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价值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问题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一、误读与初显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二、探索与融会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三、自信与彰显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的学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以深厚的学识滋养艺术
贯通中西的雕塑艺术
祖国是他艺术的归宿
跨界的先驱
相关链接/熊秉明(1922-2002)
近期艺事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7)熊秉明雕塑艺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来源与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熊秉明雕塑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怀
    (一)游子心中的故乡印迹
    (二)“士志于道”的家国情怀
二、熊秉明雕塑艺术的独特意韵
    (一)写意与构成并存的造型手法分析
    (二)精神与物质同构的材料语言探究
    (三)中西文化观念的碰撞与交融
三、熊秉明雕塑艺术发展的内因
    (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艺术造诣
    (二)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前期相关文献
    六、创新点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1.1 上海都市背景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2.1 商业活动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2.1.2 商业经营
    2.2 人际活动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2.3 展览活动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2.4 教学活动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3.6.1 张辰伯
        3.6.2 万籁鸣
        3.6.3 严德晖
        3.6.4 滑田友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4.2.1 骑马像
        4.2.2 立像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5.1 社会价值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5.2 历史价值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5.3 当代启示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留学生和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
二、布德尔在中国
三、中国留学生与布德尔的交集
四、入布德尔之门的中国留学生
五、与布德尔的另一种交集
六、中国留学生对布德尔的评介
    (一) “罗丹以后一人”——中国留学生对布德尔的历史定位
    (二) “这是两种不同的雕刻风格”——中国留学生对布德尔与罗丹的比较
    (三) “我不能完全满足于布德尔”——中国留学生对布德尔雕塑不足之处的议论
七、余论

(10)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创作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概念界定
    2.1 传统景德镇青白瓷雕塑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2.2 传统景德镇青白瓷雕塑的艺术特征
3 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艺术呈现的面貌
    3.1 陶瓷雕塑类
    3.2 陶艺与雕塑类
    3.3 观念类
4 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创作现象形成的原因
    4.1 传统青白瓷的继承与发展
    4.2 学院派对青白瓷雕塑的研究与实践
    4.3 国内外艺术家的参与
5 当代青白瓷雕塑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在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雕像艺术风格浅析——以新中国成立后几尊作品为例[J]. 李波. 鲁迅研究月刊, 2021(07)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布德尔雕塑中构造语言研究[D]. 李鹏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的学术探讨[J]. 黄靖涵. 美术, 2020(03)
  •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熊秉明雕塑艺术探究[D]. 曹松钊.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8]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9]中国留学生和法国雕塑大师布德尔[J]. 曹庆晖. 中国美术, 2019(01)
  • [10]当代景德镇青白瓷雕塑创作现象研究[D]. 卢丽萍.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概念与造型之间:熊秉明的雕塑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