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移民弱势群体,实现安定繁荣的目标

关注移民弱势群体,实现安定繁荣的目标

一、关注移民弱势群体 实现安稳致富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朱光福,周超,赵军峰[1](2020)在《新时代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难题和破解路径——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三峡重庆库区发展面临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的能力受限、百万移民安稳致富难及脱贫攻坚更难、地质灾害防治难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新定位新目标,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新路径:建设三峡水陆新通道,突破长江经济带的通行瓶颈,出台三峡库区治理行政法规,高质量对接国家战略;借力外部科技、人才、资金之力突破产业空心化之困,助推库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长江上、中、下游全流域协同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解库区生态脆弱、环境狭窄之围。

陈世荣[2](2019)在《陕西省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x县位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核心腹地,该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程度极深,是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面对“一方水土难以养育一方人”的现实困境,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多种扶贫政策,以往的各种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均未涉及到贫困的核心问题,使得当地的贫困群众总是难以打破“贫困--扶贫—返贫--再扶贫”的怪圈。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六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其中,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贫困人口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陕西省安康市x县立足当地县情,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移民搬迁政策,力图通过移民搬迁使当地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彻底斩断致贫和返贫的链条。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对于当地群众改善居住条件,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何种问题、如何提升移民搬迁政策的效益等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立足于陕南地区的安康市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X县在落实国家扶贫移民搬迁政策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国内外对于扶贫移民搬迁的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口迁移理论、治理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第二部分是x县目前移民搬迁政策实施现状,包括x县的基本县情、政策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搬迁户满意度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X县移民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搬迁后的移民在经济收入、移民补偿、基础设施和社区管理、后期扶持、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移民搬迁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有经济来源缺失、就业渠道狭窄、土地资源遭遇瓶颈、社区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五部分是提升移民搬迁政策效益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大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力度;科学管理土地,实现土地利用占补平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移民自身发展能力;创新社区管理,提高移民的社会适应度以及加强监督;重塑基层行政生态等。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当地群众的满意度,助推脱贫攻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周媛也[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马晨曦[4](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导师研究课题)系列的一部分。自1994年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开始至2009年第三阶段完成,库区城市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生情况、文化旅游、住区建设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论文后三峡时期是指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后库区城市应对人居环境中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工程技术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期,是相对于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完成之后的特定时期[1]。本研究从后三峡时期以来,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库首城市巴东和秭归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并研究其在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共性特征与典型问题,以证明巴东和秭归案例的特殊选取意义。本论文以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2],建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分析了巴东和秭归在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3]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对比两个城市的评价指标情况,提出五个角度的三条策略。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次论文选题的缘起和背景,概括了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巴东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三章:后三峡时期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秭归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四章: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入手,结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并计算出评价指标各个权重的分配及评分标准。第五章:巴东和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针对巴东和秭归的典型性问题分别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并对其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第六章:巴东和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策略与对策建议。提出对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对论文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点、研究不足进行总结。

王铎融[5](2019)在《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减贫、避灾、保护生态环境的多重目标之下,陕南地区自2011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时值决胜“十三五”的关键时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对移民工程的效果进行阶段性检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对指导新时期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了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对陕南生态移民的历史进程和特点进行了简单描述。继而依托20172019年间陕南多县区的318份实地调研问卷数据,利用纳入可持续发展要素的IRR模型,对陕南移民工程中的13类风险项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逆向对移民工程的阶段性效果进行评价,发现移民工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移民参与能力弱,自身发展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低水平升级,与移民生计接续诉求存在错配;扶贫主体单一,社会力量未发挥作用;社区部分基础设施缺位,文化建设滞后、空巢老人赡养问题突出;政策难以惠及次贫困人口,协同改革政策推进缓慢。进而依据现存问题,统筹影响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构建出了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提升机制框架,立足民本自发维度、经济结构维度、环境约束维度和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维度,分别构建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机制、结构转化机制、环境优化机制、机会均等机制。最后根据前文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结果,结合陕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实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若愚[6](2017)在《W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稳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妥善处理好水库移民安置问题既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正常运用的必要条件,更是保障移民群体稳定发展,实现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当前移民问题是民生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痛点,在民众话语权和社会参与度日益提升的今天,安抚移民情绪、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安居乐业是全社会的期盼,也是未来移民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告别以往“一刀切”的办事风格,推行“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的主体主导地位是实现移民安稳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思路,也是本论文的基本观点。本文将中部地区W市的南水北调移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文献调阅等方式,对W市的南水北调移民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概括当前南水北调移民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指出产生移民相关社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的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是本文的源起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接着说明了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工具阐释,阐述了具体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的内容是W市南水北调移民基本情况和运行机制。这部分一方面从国家与省、县市和乡镇三个层面介绍了该市南水北调移民的背景,国家和省宏观政策的推进情况、当前移民的发展现状,同时引入大量详细具体的数字和事例予以佐证。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对当前形势下W市南水北调移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虽然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动力不足、收入水平不高、深层次矛盾显现、非农问题突出、信访局面抬头等方面。第四部分的内容是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归纳上述问题,探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笔者从宏观层面提出六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基层治理组织权威弱化、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民间组织发育不足、社会治理经费不足、移民与当地社会融合不够、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第五部分的内容是针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这一部分是为了解决移民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注重资源整合、狠抓干部建设、强化民生导向、加大扶持力度,达到健全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第六部分的内容是结语。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作一个简单的概括和升华。

王贤全[7](2017)在《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怒江、金沙江流域沿岸三个村寨的傈僳族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在大坝下的经济生活变迁。这三个处于不同地域的村寨在电站建设中移民搬迁中的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村寨经济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与塑造。正是这两种力量促使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上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巨大转型与变迁。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变迁密切关联于国家权力与资本。现代社会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在当下取得了利益一致性的表达。当政府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竭冲动得不到适当遏制时,权力和资本在利益上密切勾连,即为权力和资本的合谋提供了最大可能和巨大的空间。民族地区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常常成为资本追逐巨额利润的重要场域。地处西部边陲的云南西部,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傈僳族主要分布三江流域沿岸靠近河谷地带的区域,当资本以建设水电站的方式介入到这一区域时候,当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与政绩的时候,当地傈僳族村民的经济生活由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国家工程的介入之下所引发的傈僳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对不同的村寨、不同的村民产生的影响不同,村寨与村民获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种来自外部力量推动的变迁在民族地区主要和国家基层权力与资本密切关联。在移民搬迁中,电站业主方、地方政府、村民形成了三角利益博弈关系。在这个博弈三角之中,任何两方之间都有相互抵抗与妥协的地方,有时候抵抗强一些,有时候妥协多一点,抵抗与妥协始终伴随着博弈的过程。在此博弈过程中,也逐渐建构出了所谓的“刁民”与不屈的抵抗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对处于弱势的村民来说,导致了村民内部的经济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从以前的大致均同化转变成差异化的经济层次结构。村民同时面对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生活境遇,充满了不确定性。

徐候君[8](2016)在《后三峡时代的库区移民新城规划建设探索——以开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移民迁建任务的完成,库区移民新城进入了后三峡时代。本文在认真剖析后三峡时代库区移民新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在培育多元动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引领、新城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开县实践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开县在移民迁建时期的经验教训、在后三峡时代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而提出下步移民新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开县的实践和探索,寻求符合库区后三峡时代的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郭婧[9](2016)在《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大都市的弱势学生群体通常处于城市空间的边缘化位置。在讨论国际化大都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问题时,不能仅在教育系统内部探寻答案,还需要考虑大都市社会结构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关键影响要素。特别是在应对弱势阶层出身的孩子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问题上,大都市的教育服务有必要与城市的公共治理寻找契合,将对不同社会阶层出身子女的各类教育资源分配与补偿机制反映到大都市的教育战略和公共治理规划中。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法和访谈法,以伦敦和上海两个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框架下对英国和中国国家层面、伦敦和上海城市层面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进行梳理;对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层面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实践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本研究发现:1.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不同,伦敦聚集了大批的少数族裔国际移民,而上海吸引了大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从事密集型劳务行业的国内移民。但是,弱势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都要归咎于其家庭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占有量上的差异。因此,在对弱势学生群体进行补偿性教育支持时需要考虑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情况。2.伦敦和上海地方政府层面在支持弱势学生群体发展时,都呈现“扶弱又培优”的趋势。在经济资本的补偿上,上海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高于伦敦,且更倾向于均衡发展。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上,由于伦敦人口结构和社会阶层更为复杂性,大伦敦政府启动的教育行动更丰富且具有针对性。3.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对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实践中,都特别关注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的潜在影响,重视通过家校合作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其他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教育补偿活动中,伦敦中小学在经费使用、项目设计、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等方面比上海中小学的实践更灵活、更贴近弱势学生群体的需求。4.伦敦和上海对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政策与实践表明,国际化大都市教育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服务多样化,来满足弱势学生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基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的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治理模式的设想,有助于通过提高弱势学生群体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量,促进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公平和弱势阶层的社会流动。

李桂媛[10](2015)在《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镇空间“质”与“量”同步发展,是转型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追赶式”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重“物”轻“人”,导致城镇空间发展失衡,生态安全、社会矛盾、地域文脉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城镇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镇空间是一个多维耦合的整体,其中物质空间作为载体,承托人与社会的各种活动;自然环境是物质空间的支撑,人与社会的活动是物质空间的内容,地域文脉是物质空间的文化基因,城镇的自然、物质、社会、地域文脉耦合协调互动,推动城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脉传承的特点显着,且三峡库区城镇空间是在特殊时期,快速、短期、低技术下被重构。经历了“前三峡”的粗放式建设,“移民新城”的追赶式发展,“后三峡”的转型发展,其城镇的物质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空间、地域文脉间的矛盾复杂且多元。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长江流域的生态涵养区,以及连贯中西部城镇群的重要枢纽,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发展意义深远。基于上述理论与现实需求背景,本文以“城镇.人”有机综合体为理念,从理论构建、技术方法、实证研究三位一体,融贯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结合实证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探讨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协同发展之策。1.理论构建研究——探讨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的理论基础进而构建其理论框架(第1-2章)。该部分重点辨析了城镇空间多维耦合概念框架,归纳总结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即自然环境与物质空间的支撑与扰动、约束与顺应、形成威胁与规避威胁;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承托与依从、引导与干预、效益-效率与拮抗-协同;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的基因与显像、凝练与传扬、激发与强化。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城市社会区理论、社会公正理论、环境感知与行为模式理论、场所文脉理论等,构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2.技术方法研究——建立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的技术方法(第3-6章)。对三峡库区城镇空间时空演变历程分析,分别从“前三峡”、“移民新城”、“后三峡”三个时期,研究其城镇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深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总结出城镇物质空间与自然支撑条件、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地域文脉传承之间的矛盾等(第3章)。融贯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社会区因子生态分析、数理统计及GIS技术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步研究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社会与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地域特色与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总结归纳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方法。结合三峡库区城镇空间现状,从三峡库区整体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第4-6章)。3.实证研究——以库区沿江代表性城镇为例系统性校验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方法进而总结调控策略(第7-8章)。以库区秭归、云阳两个移民县城为实证案例,运用前文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从自然环境与物质空间的支撑与扰动、约束与顺应、形成威胁与规避威胁;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的承托与依从、引导与干预、效益-效率与拮抗-协同;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的基因与显像、凝练与传扬、激发与强化等方面,进行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评价与分析,总结其作用机理(第7章)。基于前文对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的评价与分析,从自然生态安全性、物质-社会空间耦合协同性、城镇空间地域特色与空间活力三方面提出了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调控策略(第8章)。

二、关注移民弱势群体 实现安稳致富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移民弱势群体 实现安稳致富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难题和破解路径——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三峡重庆库区发展取得的成就
    1.三峡移民搬迁安置阶段(1994—2010年)取得的成就
    2.三峡后续工作阶段(2011—2020年)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三、三峡重庆库区发展的难题及现实制约因素
    1.移民搬迁安置(1994—2010年)阶段
        (1)搬迁过程中城乡移民增收难
        (2)土地、能源和人才要素存在显着制约
    2.后续工作(2011—2020年)阶段
        (1)三峡(重庆)库区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2)三峡重庆库区仍然是重庆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短板”,百万移民安稳致富难,脱贫攻坚难上难
        (3)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艰巨,三峡重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压力较大
四、新时代三峡重庆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1.顺势而为,建设三峡水陆新通道,突破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行瓶颈,出台三峡库区治理行政法规,高质量对接国家战略
        (1)打通三峡水陆新通道,突破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物流运输难题
        (2)出台三峡库区治理行政法规,为新时代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借力突围,主动借外部科技、人才、资金之力突破产业空心化之困,助推库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动三峡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库区绿色产业布局
        (2)积极引入高端智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破“等靠要”之惑,培育库区发展内生动力
    3.全域解围,统筹协调长江上、中、下游全流域协同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解库区生态脆弱、环境狭窄之围
        (1)建立健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构建库区高质量生态环境
        (2)优化三峡水库水位调度,从源头上减轻库区地灾压力

(2)陕西省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动态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贫困
        2.精准扶贫
        3.扶贫移民
        4.满意度
    (二)基本理论
        1.人口迁移理论
        2.治理理论
        3.可持续生计理论
二、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实施现状
    (一)X县基本县情
    (二)X县移民搬迁现状
    (三)调研样本分析
    (四)搬迁户满意度分析
三、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
    (二)就业渠道狭窄
    (三)人地关系紧张
    (四)社会适应困难
    (五)移民参与缺失
四、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缓慢
    (二)土地规划和管理不科学
    (三)社会保障力度不够
    (四)移民安置社区管理不到位
    (五)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1.基层组织急功近利
        2.村庄精英的资源俘获
五、提升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效应的建议
    (一)加大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力度
        1.政府部门要优先扶持移民安置区域内的产业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3.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二)科学管理土地,实现土地利用占补平衡
        1.严格控制标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积极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复垦
    (三)完善保障体系,提高移民自身发展能力
        1.加大教育力度,提高移民素质
        2.加强技能培训,增强实际效果
        3.增加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覆盖面
    (四)创新社区管理,提高移民的社会适应度
        1.重视移民社区管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2.规范移民社区的物业管理
        3.提供优质服务,培育文明新风
    (五)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基层行政生态
        1.加快法制建设,增强监督力量
        2.打击贪污腐败,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3.加大引才力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时代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1.1.2 历史背景:后三峡时期三峡工程对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
        1.1.3 现实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工作展开
    1.2 基本概念的解读
        1.2.1 后三峡时期概念的界定
        1.2.2 区域人居环境概念的界定
        1.2.3 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人居环境学研究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
        1.3.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综述
        1.4.2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组织框架
        1.6.3 论文内容安排
2 巴东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2.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2.2 库区城镇化情况
    2.3 移民安置情况
    2.4 城市建设情况
        2.4.1 城市变迁情况
        2.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2.4.3 城市用地构成情况
    2.5 民生情况
    2.6 生态环境情况
        2.6.1 区域自然环境
        2.6.2 内部自然环境
    2.7 工程安全情况
    2.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2.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10.1 人文资源
        2.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0.3 旅游数据
    2.11 本章小结
3 秭归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3.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3.2 库区城镇化情况
    3.3 移民安置情况
    3.4 城市建设情况
        3.4.1 城市变迁情况
        3.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3.4.3 城市建设用地情况
    3.5 民生情况
    3.6 生态环境情况
    3.7 工程安全情况
    3.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3.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10.1 旅游资源
        3.10.2 旅游数据
    3.11 本章小结
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建立
    4.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1 综合性原则
        4.2.2 系统性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3 评价模型体系建构
        4.3.1 评价内容
        4.3.2 指标体系建构
        4.3.3 评价方法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4.4.1 基于AHP确定的指标权重
        4.4.2 子指标层权重权重确立方法
    4.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分标准
    4.6 本章小结
5 库区典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 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1.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1.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2 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2.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2.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2.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3 评价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1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思路
    6.2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原则
        6.2.1 生态原则
        6.2.2 经济原则
        6.2.3 科技原则
        6.2.4 社会原则
        6.2.5 文化原则
    6.3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3.1 基于生活环境角度
        6.3.2 基于生态环境角度
        6.3.3 基于社会和谐角度
        6.3.4 基于公共安全角度
        6.3.5 基于经济发展角度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市民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1.4.1 本文特色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生态移民相关研究
        2.1.2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生态移民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及分类
        2.2.2 生态移民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3 生态移民开发安置模式
        2.2.4 生态移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2.5 生态移民政策效益评价
        2.2.6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3.1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界定
        3.1.1 本文生态移民的概念界定
        3.1.2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3.2 生态移民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3.2.1 人口迁移相关理论
        3.2.2 反贫困相关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第四章 陕南生态移民概况及历史回顾
    4.1 陕南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4.1.1 陕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
        4.1.2 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4.2 陕南生态移民的历史回顾
        4.2.1 退耕还林正式试点阶段(2000—2010)
        4.2.2 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阶段(2011—2015)
        4.2.3 精准扶贫目标下的易地扶贫搬迁阶段(2016 至今)
    4.3 陕南生态移民现状及特点
        4.3.1 陕南生态移民现状
        4.3.2 陕南生态移民特点
第五章 陕南生态移民效果评估:基于IRR模型的分析
    5.1 IRR模型的介绍与改进
        5.1.1 模型介绍
        5.1.2 基于本文研究主题的模型改进
    5.2 陕南生态移民风险分析及效果评估
        5.2.1 失地风险分析
        5.2.2 失去住所风险分析
        5.2.3 失业风险分析
        5.2.4 边缘化风险分析
        5.2.5 食物短缺风险分析
        5.2.6 疾病率和死亡率上升风险分析
        5.2.7 公共财产及服务缺失风险分析
        5.2.8 社会关系网断裂风险分析
        5.2.9 生态环境恶化风险分析
        5.2.10 移民缺乏主体性风险分析
        5.2.11 外部系统性风险分析
        5.2.12 政府责任未落实风险分析
        5.2.13 个人发展受阻风险分析
    5.3 陕南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5.3.1 少数移民主体参与性差,思想观念转变缓慢
        5.3.2 移民综合技能提升条件欠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5.3.3 产业结构低水平升级,与移民生计接续诉求存在错配
        5.3.4 扶贫主体单一,社会组织及企业参与性弱
        5.3.5 社区文化建设滞后,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缺位
        5.3.6 空巢老人赡养问题突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缺位
        5.3.7 政策难以惠及次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待提升
        5.3.8 协同改革政策推进缓慢,牵制移民发展
第六章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提升机制设计
    6.1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机制
        6.1.1 移民户参与能力提升目标的实现路径
        6.1.2 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目标的实现路径
    6.2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结构转化机制
        6.2.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路径
        6.2.2 扶贫主体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路径
    6.3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优化机制
        6.3.1 硬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路径
        6.3.2 软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路径
    6.4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均等机制
        6.4.1 教育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路径
        6.4.2 收入机会均等目标的实现路径
        6.4.3 社会保障均等目标的实现路径
第七章 结论
    7.1 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1 提升移民参与性,加速思想观念转变
        7.1.2 改善移民综合技能提升条件,加强自我发展能力
        7.1.3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移民生计接续形成良性互动
        7.1.4 培育多元化扶贫主体,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7.1.5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7.1.6 兼顾次贫困人口生计能力提升,加速推进协同政策落实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W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稳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述
    1.3 核心概念
        1.3.1 南水北调
        1.3.2 库区移民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W市南水北调移民基本情况
    2.1 W市南水北调移民的特征
    2.2 W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稳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2.3 W市南水北调移民的发展现状
        2.3.1 社会治理体系现状
        2.3.2 移民转型发展现状
        2.3.3 移民点人居环境现状
        2.3.4 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2.3.5 移民群体信访稳定现状
第3章 W市南水北调移民生活存在的问题
    3.1 移民生产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3.2 移民收入明显低于当地水平
    3.3 移民安稳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
    3.4 非农移民问题十分突出
    3.5 移民信访局面呈现抬头趋势
第4章 W市南水北调移民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基层治理组织权威弱化
    4.2 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4.3 民间组织发育不足
    4.4 社会治理经费不足
    4.5 移民与当地社会融合不够
    4.6 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第5章 完善W市南水北调移民生活的对策建议
    5.1 注重资源整合,健全体制机制
    5.2 狠抓干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5.3 强化民生导向,推进重点项目
    5.4 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脱贫致富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现代社会中的政府与资本
    三、经济人类学视野下对发展的反思
    四、与本文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回顾
    五、云南民族地区的国家工程:大坝建设
第二章 大坝工程下的傈僳族三村
    一、影子大坝下的小沙坝村
        (一) 移民搬迁前小沙坝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二) 悬在村民心头的影子大坝
        (三) 搬迁后小沙坝村民的生活现状
    二、阿海建坝下的库支村与牛克席
        (一) 阿海建坝
        (二) 位于电站库区与施工区的库支村
        (三) 移民搬迁的牛克席村
    三、小沙坝村、库支村、牛克席村的比较
第三章 大坝下傈僳族经济生活变迁中的国家权力与资本
    一、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一) 基层政权组织的架构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行机制
    二、民族传统力量在基层政权中的延伸
        (一) 家族势力
        (二) 退休返乡的干部
        (三) 退伍返乡的干部
    三、外部资本的介入
        (一) 电站方
        (二) 外来投机商
第四章 移民搬迁中的利益博弈
    一、不同利益集团的视角
        (一) 地方基层政府的视角
        (二) 企业的视角
        (三) 村民的视角
    二、被建构的“刁民”与“钉子户”
        (一) 征地与移民搬迁中村民的抵抗
        (二) 弱者的武器
第五章 村民内部的分化
    一、村民经济阶层的分化
        (一) 新兴的领头人
        (二) 失败的投资者
        (三) 底层的拾荒者
    二、村民利益关系的分化
第六章 危机与生机
    一、危机
        (一) 身份模糊的失地农民
        (二) 民族文化传承的潜在危机
        (三) 大坝蓄水后的灾害
    二、生机
        (一) 潜在的生计方式
        (二) 被组织起来的农民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小沙坝村50户村民调查表
    附录二:小沙坝村摄于2012年12月
    附录三:阿海电站、库支村、牛克席卫星图
    附录四:2009年与2016年的库支村

(8)后三峡时代的库区移民新城规划建设探索——以开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三峡库区移民新城规划建设简要总结
    1.1 背景历程
    1.2 动力模式
    1.3 新城规划
    1.4 简要总结
2 后三峡时代库区移民新城规划建设初步探索
    2.1 挑战
        2.1.1 移民惯性思维负面影响
        2.1.2 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2.1.3 移民新城建设融资困难
        2.1.4 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不足
    2.2 机遇
        2.2.1 三峡后续的开展促进库区发展动力持续
        2.2.2 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库区城镇水平提升
        2.2.3 东部产业的转移促进库区产业结构改善
        2.2.4 内在需求的激发促进库区移民新城发展
    2.3 对策
        2.3.1 培育多元动力是新城持续发展的支撑
        2.3.2 抓好体制机制是新城高效运行的保障
        2.3.3 强化规划引领是新城健康建设的基础
        2.3.4 推行政企共建是新城规划建设的模式
3 开县移民新城建设案例研究
    3.1 开县移民新城概况
    3.2 开县移民新城简要总结
        3.2.1 成效显着
        3.2.2 实践经验
        3.2.3 存在问题
    3.3 后三峡时代开县移民新城主要措施及下步对策建议
        3.3.1 主要措施
        3.3.2 下步对策建议
4 总结

(9)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为什么关注国际化大都市问题?
        1.1.1.1 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领袖角色
        1.1.1.2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充满复杂的社会阶层区隔与矛盾
        1.1.1.3 国际化大都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必须回应弱势阶层平等的利益诉求
        1.1.2 为什么关注国际化大都市中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
        1.1.2.1 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分配对大都市教育服务与治理提出挑战
        1.1.2.2 国际化大都市需扩大教育服务与治理范畴以促进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公平
        1.1.2.3 伦敦和上海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探索促进大都市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假设
        1.2.1.1 研究假设
        1.2.1.2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2.2.1 比较历史分析法
        1.2.2.2 访谈法
        1.2.3 研究路线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及文献述评
    2.1 弱势学生群体
        2.1.1 弱势与弱势群体
        2.1.1.1 社会分层的多种方式
        2.1.1.2 社会分层中的弱势群体
        2.1.2 弱势学生群体与教育公平
        2.1.2.1 谁是弱势学生群体
        2.1.2.2 弱势学生群体、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
    2.2 都市教育
        2.2.1 都市教育及其空间下弱势学生群体教育需求
        2.2.1.1 中外都市教育研究的不同倾向
        2.2.1.2 中外都市弱势群体教育研究的时空错位
        2.2.2 伦敦与上海两大都市教育相关研究
        2.2.2.1 关于伦敦教育的研究梳理
        2.2.2.2 关于上海教育的研究述评
第3章 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溯源及应用
    3.1 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3.1.1 布迪厄的经历及其理论发展
        3.1.2 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3.1.2.1 场域(Field)
        3.1.2.2 惯习(Habitus)
        3.1.2.3 资本(Capital)
    3.2 布迪厄资本理论与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研究
        3.2.1 布迪厄资本理论在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3.2.2 布迪厄资本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方式
        3.2.2.1 布迪厄资本理论用于教育政策分析的设计依据
        3.2.2.2 本研究对布迪厄资本理论技术化的原理和路径
第4章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
    4.1 英国国家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4.1.1 英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4.1.1.1 新工党上台前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关注
        4.1.1.2 新工党上台后对弱势学生群体范围的延展
        4.1.1.3 苏格兰对弱势学生群体的一些特殊教育支持政策
        4.1.2 英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措施
        4.1.2.1 教育行动区
        4.1.2.2 城市卓越计划
        4.1.2.3 免费学校午餐
        4.1.2.4 教育津贴
        4.1.2.5 健康成长项目
        4.1.2.6 免费学校交通
    4.2 伦敦城市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4.2.1 伦敦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4.2.1.1 内伦敦教育局(ILEA)期间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4.2.1.2 大伦敦政府(GLA)成立后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4.2.2 伦敦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典型措施
        4.2.2.1 伦敦的“城市卓越计划”
        4.2.2.2 “伦敦挑战”行动
        4.2.2.3 免费学校午餐在伦敦的实施
        4.2.2.4 教育津贴在伦敦的实施
        4.2.2.5 “夺取金牌”行动
    4.3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资本补偿特征
        4.3.1 英国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4.3.2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第5章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
    5.1 中国国家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5.1.1 中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5.1.1.1 2002年前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
        5.1.1.2 2002年对弱势学生群体范围的延展
        5.1.2 中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措施
        5.1.2.1 财政上:减免学费,转移支付,提供助学奖学资助
        5.1.2.2 环境上:校舍改造、建设标准化
        5.1.2.3 区域间:加强教育对口支援
        5.1.2.4 城乡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2 上海城市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行动
        5.2.1 上海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5.2.1.1 2000年以前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5.2.1.2 2000年以后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5.2.2 上海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典型措施
        5.2.2.1 中小学标准建设工程
        5.2.2.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
        5.2.2.3 “委托管理”项目
        5.2.2.4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试点
        5.2.2.5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建设工程
    5.3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资本补偿特征
        5.3.1 中国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5.3.2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第6章 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1 伦敦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1.1 伦敦校长们眼中的弱势学生群体
        6.1.2 伦敦校长们对弱势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探索
        6.1.3 伦敦中小学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实践
        6.1.3.1 依托中央政府的经济补偿
        6.1.3.2 应对多种族多阶层的文化补偿
        6.1.3.3 对接社区和外部机构的社会补偿
    6.2 上海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2.1 上海校长们眼中的弱势学生群体
        6.2.2 上海校长们对弱势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探索
        6.2.3 上海中小学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实践
        6.2.3.1 依靠区县政府投入的经济补偿
        6.2.3.2 弥合家庭背景差异的文化补偿
        6.2.3.3 受限于户籍制度影响的社会补偿
    6.3 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对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1 基于经济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2 基于文化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3 基于社会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第7章 比较与思考: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补偿及治理
    7.1 教育棱镜: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诉求的表达
    7.2 三种资本: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的补偿映射
    7.3 教育场域的资本补偿: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治理模式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中小学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 C 政府教育官员/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D 访谈对象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10)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1.1.1 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乱象的思考
        1.1.2 中西部地区城镇集群化的发展动力
        1.1.3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的特性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
        1.3.2 城镇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3.3 地域文脉对城镇物质空间影响的相关研究
        1.3.4 城镇空间——复杂系统的耦合关联研究
        1.3.5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框架
第2章 城镇空间多维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区域与核心概念
        2.1.1 研究区域
        2.1.2 城镇空间的多维耦合概念
        2.1.3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自然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2.2.2 社会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2.2.3 地域文脉维度耦合互动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时空演变特征
    3.1 三峡库区城镇物质空间概况
    3.2 三峡库区城镇物质空间时空演变
        3.2.1 “前三峡”时期城镇物质空间
        3.2.2 “移民新城”时期城镇物质空间
        3.2.3 “后三峡”时期城镇空间
    3.3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影响分析
        3.3.1 库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多维耦合矛盾
        3.3.2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峡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4.1 三峡库区城镇自然—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4.1.1 耦合关系
        4.1.2 耦合因素
    4.2 自然环境对物质空间的耦合分析
        4.2.1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4.2.2 生态安全格局
    4.3 物质空间对自然环境的耦合分析
        4.3.1 城镇空间规模现状
        4.3.2 城镇空间适度规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5.1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5.1.1 耦合关系
        5.1.2 耦合因素
    5.2 城镇社会与物质空间耦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5.2.1 耦合指标体系
        5.2.2 耦合评价方法
    5.3 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物质耦合评价分析
        5.3.1 耦合现状
        5.3.2 耦合评价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峡库区城镇文脉—物质空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6.1 三峡库区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的耦合机制与因素
        6.1.1 耦合关系
        6.1.2 耦合因素
    6.2 城镇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耦合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6.2.1 耦合指标体系
        6.2.2 耦合评价方法
    6.3 三峡库区城镇地域文脉与物质空间耦合评价分析
        6.3.1 耦合现状
        6.3.2 耦合评价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7.1 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实证研究框架
        7.1.1 实证研究的总体思路
        7.1.2 实证分析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定
    7.2 秭归新城空间多维耦合关系评价
        7.2.1 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7.2.2 社会-物质空间耦合的评价
        7.2.3 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7.3 云阳新县城空间多维耦合关系评价
        7.3.1 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7.3.2 社会-物质空间耦合关的评价
        7.3.3 城镇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调控策略
    8.1 基于城镇自然-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8.1.1 政策层面——区域联动调控
        8.1.2 规划层面——生态耦合调控
        8.1.3 城镇总规的底线规划--度规模研究
    8.2 基于城镇社会-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8.2.1 城镇物质设施的规划调控
        8.2.2 城镇社会区分异的规划调控
        8.2.3 功能用地布局注重社会区的协调平衡
    8.3 基于地域文脉-物质空间耦合关系的调控
        8.3.1 空间特色的规划调控
        8.3.2 空间活力的规划调控
        8.3.3 城镇建设加强地域文脉的塑造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的结论
        9.1.1 理论研究
        9.1.2 实证分析
    9.2 论文的创新
        9.2.1 提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研究新视角
        9.2.2 构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概念框架
        9.2.3 探索“新常态”下生态功能区城镇空间健康发展路径
    9.3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9.3.1 论文的不足
        9.3.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四、关注移民弱势群体 实现安稳致富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难题和破解路径——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例[J]. 朱光福,周超,赵军峰. 西部论坛, 2020(01)
  • [2]陕西省X县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陈世荣. 延安大学, 2019(05)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D]. 马晨曦. 重庆大学, 2019(01)
  • [5]陕南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D]. 王铎融. 西北大学, 2019(01)
  • [6]W市南水北调移民安稳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若愚.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国家工程与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生活的变迁 ——大坝下三个傈僳族村寨的田野考察[D]. 王贤全. 云南大学, 2017(09)
  • [8]后三峡时代的库区移民新城规划建设探索——以开县为例[J]. 徐候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04)
  • [9]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D]. 郭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多维耦合关系研究[D]. 李桂媛. 武汉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关注移民弱势群体,实现安定繁荣的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