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学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群体动力学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一、群体动力学在术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文婷[1](2021)在《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社会临场感的交互模型研究》文中认为

林伟艺[2](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上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手段被引入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堂,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教学先进性的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它于2007年被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以及亚伦·萨姆斯联合开发,并应用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并逐渐在全球各地得到推广。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下的教学流程翻转过程,它颠覆了传统一成不变的“备课--上课--作业--复习”的教学流程,以“在线引导预习解决疑惑--课内高效组织教学--布置作业--课后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阅作业—反馈帮扶教学”为主要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了O2O式的学习体验。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走现代化的道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进行改革,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并具有可行性。本文对翻转课堂在高校排球普修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及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具体的论述中,以腾讯微博平台作为排球普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网络平台,选取琼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1)班和(2)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研究,以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效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发现,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的实验班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相比较,在学习兴趣、排球技战术水平、排球考核成绩等方面均有显着优势(P<0.05),论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排球普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十分显着。2.通过教学实验和后期调查发现影响本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包含师资力量、学生主观学习意愿、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基于研究所得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对大学生参与排球普修课翻转课堂教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2.加大对翻转课堂教学硬件支撑体系的建设投入。3.加大对翻转课堂教学软件支撑体系的建设投入。

许晓凤[3](2020)在《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群体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学习者在共同构成的学习群体中以交互为手段来驱动知识建构的发展,交互是群体知识建构的方式和必要条件,能否进行在线深度交互则直接影响群体知识建构的效果。从目前群体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在线交互的现状来看,学习者在线交互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参与度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氛围凸显沉寂,交互内容流于表面,难以达到深度交互。因此,基于群体知识建构中学习者在线交互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围绕“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策略研究”展开,以群体知识建构的过程为关键点,分析群体知识建构中学习者在线交互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影响学习者在线深度交互的因素,结合具体的课程开展情况,提出促进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发生的策略,以期提高学习者在线交互的深度,进而提高群体知识建构的效果。本研究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1)研究综述。界定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已有研究,本章对群体知识建构和在线交互质量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综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支持。(2)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交互分析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梳理,确定本研究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交互分析体系,包括社会网络分析和交互内容分析两个分析维度。(3)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交互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在这部分,笔者对《教学设计》课程中的三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组织分析,从任务主题设置、群体规范、助学者干预、意见领袖作用、认知支持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促进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策略。(4)总结与展望。本章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唐玲玲[4](2020)在《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及干预效应对比》文中认为建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相关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未能有效改善安全形势。研究表明,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个体和组织视角,而较少研究群体视角下的行为传播。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建筑安全形势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群体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传播规律,寻找针对性的治理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首先,通过施工现场调研访谈,总结建筑工人的行为特点,设计问卷并开展现场调研,进而运用SPSS软件对主要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其次,构建传播路径假设模型,利用AMOS软件对假设路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拟合修正得到最终的传播路径模型与干预策略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传播路径与干预策略的传染病仿真模型,分析比较各参数变化对传播的影响程度,并针对得出的传播规律在各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最后,从建筑工人的群体外部、群体内部、群体传播路径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传播路径模型表明,非正式群体要素会对正式群体要素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动机,最后影响安全行为的选择;干预机理模型表明,安全氛围营造、安全惩罚施行和安全培训开展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可以促进群体沟通的有效性,引导积极的群体感染力,从而增强安全行为的选择;而在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过程中,有效传染率α、治愈率β和直接免疫率γ的变化影响着传播过程,三种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治愈率,增强免疫率,且在同等条件下安全惩罚是最直接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从群体视角分析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路径模型及干预机理模型,通过动态仿真分析总结传播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对建筑安全管理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马晓义[5](2020)在《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实证研究 ——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教育新模式,网络支教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涌现出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高等院校师范生这一优质智力资源输送到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薄弱学校中去,避免了传统支教过程中的种种弊端,为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带来了新的内涵。网络支教不仅要关注方式的创新,更要保障支教的质量,防止支教流于形式,有效保障支教的质量是网络支教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通过协同教学的方式,探索优化网络支教质量的方法,为网络支教的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本研究以甘肃省教育厅实施的“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为研究背景,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网络支教存在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薄弱学校教师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师范生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基于此,笔者通过构建协同教学模式,对优化网络支教质量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中对协同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和梳理了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为构建协同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在对网络支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协同教学要素和指导原则,构建了协同教学模式,对进行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方法。接着,研究以小学音乐课程为实践目标,小学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研究法、访谈法等进行教学实践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学生发展数据(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综合表现数据)、辅助教师成长数据(教师行为变化数据、访谈数据),以此来分析是否达到优化网络支教质量的目的,总结通过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的策略。研究证明,主讲师范生与辅助教师协同教学,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技能,扬长避短,促进了辅助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逐渐使网络支教变为不支教成为可能。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和展望,为后续网络支教质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闫华[6](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体的内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耗散力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会推动群体认知趋同、促进群体情绪共鸣以及导致群体行为极化,了解了这些特点,教育者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心理疏导等工作。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网络群体,给思政课教学、群体性事件应对以及学生日常管理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教学互动形成新的群体动力,有助于实现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教育者通过引导网络群体的认知可以降低网络舆情的扩散,通过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灵活应对;在网络交往技术和社交平台的支持下,网络社群层出不穷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教育者可以有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郭家骏[7](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许若雪[8](2019)在《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与完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作为最后一个学校体育的教学阶段,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最为重要的时期。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游泳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游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是在紧急落水时刻保护性命的重要保证。因此,探索高校游泳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游泳技能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体育学院18级研究生3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从50米速度游、蛙泳手臂技术、群体凝聚力、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合作式教学实验,旨在探索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50米速度游及蛙泳手臂技术评定两方面实验组所得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证明了实验前预设的结论即合作式教学会对教学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正确的。2、合理的运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蛙泳手臂技术动作更加规范与标准,还可以有效的促进蛙泳手臂技术水平的发展。3、合作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游泳课程中来,不仅提升了游泳课的教学质量还对最终的教学结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群体凝聚力。5、合作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考勤率即上课的积极性。6、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合作式教学的特点及运用方法使得各个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进步与提升,加大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7、合作式教学对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效果。提出如下建议:1、通过对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的应用研究可以看出,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更是值得推广借鉴的;2、在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1)积极突出小组作用,要做到责任到人,各有分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2)教师要在课前制定出切合时宜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安排,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混乱;(3)教师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带动课堂氛围,使课堂环境得到良好的优化;3、教师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带动课堂氛围,使课堂环境得到良好的优化。4、在游泳教学中要结合游泳项目的特殊性丰富合作式教学的内容并加以实施,由此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5、要针对季节优化游泳课的教学环境,完善场地设施。只有在硬件方面达到标准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

于仙[9](2019)在《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唱作为一种个体与整体相交融的群体艺术活动,并非只是声音的简单组织,而是相联个体间以及整体内部关系的集合。这个集合是复杂多维且不断更新的动态结构,本研究将从团体动力学的视域,基于勒温格式塔心理学、拓扑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对合唱艺术中包含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有机整合现象进行描述,将合唱行为过程从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团体生活的动力等维度进行概念解读,通过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提供的基础数据和对其他青年合唱团的访谈实录,利用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合唱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加以论证,进一步论证在合唱指挥排练中加入团体动力学因素的必要性。藉此引发对合唱指挥学科的哲学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合唱指挥学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作用于理论”的教学模式提供新渠道。本文首先从团体动力学在合唱领域的集中体现入手,阐述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源与立论根据,从合唱中体现的团体内聚力、合唱成员之间团体动力学因素探析、指挥领导方式与合唱排练效率的交互、共同目标与成员动机在合唱团中的作用以及合唱团的结构和功能性探析这五个方面,将多元化的合唱训练方法进行整合和梳理,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进而构建合唱排练的团体动力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系统科学地解决合唱排练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为合唱排练效率的提升提供新的可行性渠道和理论方向。

陈朝阳,杨立新[10](2019)在《基于群体动力学视角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构建》文中认为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种由社区居民自我发起、自我参与、自我组织管理、自我评估的学习团体——社区学习共同体,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由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异明显,不少社区学习共同体往往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维续。本文结合株洲市芦淞区社区学院的相关实践,从群体动力学视角探讨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活动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构建,以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创建、运行和持续发展。

二、群体动力学在术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体动力学在术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上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研究评述
    2.4 翻转课堂理论
        2.4.1 翻转课堂的概念
        2.4.2 翻转课堂的特征
        2.4.3 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
        2.4.4 翻转课堂的操作程序
    2.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2.5.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5.2 协同学习理论
        2.5.3 建构主义理论
        2.5.4 群体动力学理论
    2.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优势分析
        2.6.1 传统排球普修课教学模式的弊端
        2.6.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排球普修课教学的优势
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查阅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教学实验法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教学实验
    4.1 教学实验设计
        4.1.1 教学实验目的
        4.1.2 教学实验对象
        4.1.3 教学实验课时安排
        4.1.4 实验控制
        4.1.5 实验教学平台
        4.1.6 实验基本程序
    4.2 教学实验实施
        4.2.1 构建翻转课堂腾讯微博教学资源库
        4.2.2 前期教学铺垫与设计
        4.2.3 中期教学组织与实践
        4.2.4 后期在线交流与反馈
5 结果与分析
    5.1 教学实验结果统计
        5.1.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对比与分析
        5.1.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的对比与分析
        5.1.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排球基本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5.1.4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排球普修课程成绩的对比与分析
    5.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排球普修课教学的价值分析
        5.2.1 提升了排球普修课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5.2.2 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2.3 能够提升排球普修课整体教学的效率
    5.3 影响排球普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分析
        5.3.1 主观因素
        5.3.2 客观因素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专家效度检验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D 排球课程教案
附录E 课程授课进度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群体知识建构的必要性
        1.1.2 个体间的交互是群体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
        1.1.3 交互视角下群体知识建构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群体知识建构
        2.1.2 在线深度交互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2 学习共同体理论
        2.2.3 群体动力学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群体知识建构研究现状
        2.3.2 在线交互研究现状
        2.3.3 总结
3 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交互分析体系的构建
    3.1 交互网络关系分析
    3.2 交互内容分析
4 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交互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以《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4.1 第一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
        4.1.1 活动背景介绍
        4.1.2 社会网络分析
        4.1.3 交互内容分析
        4.1.4 第一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总结与策略
    4.2 第二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
        4.2.1 活动背景介绍
        4.2.2 社会网络分析
        4.2.3 交互内容分析
        4.2.4 第二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总结与策略
    4.3 第三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
        4.3.1 活动背景介绍
        4.3.2 社会网络分析
        4.3.3 交互内容分析
        4.3.4 第三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分析总结与策略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
        5.1.1 主要研究成果
        5.1.2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第一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访谈提纲
    附录二 第二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访谈提纲
    附录三 第三次群体知识建构活动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及干预效应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从众行为的研究
        1.2.2 不安全行为的研究
        1.2.3 群体动力理论的应用研究
        1.2.4 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路径研究
        1.2.6 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机制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群体的概念
    2.2 群体动力理论
    2.3 传播动力理论
        2.3.1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定义
        2.3.2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现象
        2.3.3 行为传播对行为安全的作用
    2.4 行为科学理论
        2.4.1 群体行为理论
        2.4.2 个体行为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3.1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特征分析
        3.1.1 建筑工人的群体特征
        3.1.2 建筑工人的群体活动特性
    3.2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3.2.1 非正式群体影响因素分析
        3.2.2 正式群体影响因素分析
        3.2.3 个体影响因素分析
    3.3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干预策略
        3.3.1 安全氛围营造
        3.3.2 安全惩罚
        3.3.3 安全教育培训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路径及干预机制
    4.1 结构方程模型
    4.2 传播路径问卷设计及数据获取
        4.2.1 问卷设计过程
        4.2.2 问卷测量内容
        4.2.3 调研及数据获取
        4.2.4 问卷信度检验
        4.2.5 问卷效度检验
    4.3 传播路径模型构建与结果讨论
        4.3.1 传播路径的理论假设及概念模型
        4.3.2 传播路径的假设检验及模型改进
        4.3.3 模型分析
        4.3.4 模型结果讨论
    4.4 干预机制模型构建与结果讨论
        4.4.1 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干预机制模型
        4.4.2 不同干预措施的干预效应
        4.4.3 干预模型结果分析
        4.4.4 干预效应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及干预仿真
    5.1 常见的传染病模型介绍
    5.2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征
    5.3 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演化模型
        5.3.1 传播过程分析
        5.3.2 可行性分析
    5.4 传播路径仿真分析
        5.4.1 传播路径仿真模型构建
        5.4.2 参数分析
    5.5 干预机制仿真分析
        5.5.1 干预机制仿真模型构建
        5.5.2 干预机制仿真分析
        5.5.3 参数分析
        5.5.4 干预效应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群体视角下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治理策略
    6.1 群体内部安全治理
        6.1.1 促进群体沟通
        6.1.2 增强群体感染力
        6.1.3 完善群体安全规范
        6.1.4 合理利用群体压力
        6.1.5 树立个体安全意识
        6.1.6 端正个体安全动机
    6.2 群体外部安全治理
        6.2.1 营造安全氛围
        6.2.2 落实奖处制度
        6.2.3 开展安全培训
    6.3 传播路径安全治理
        6.3.1 降低传染率
        6.3.2 提高治愈率
        6.3.3 增强免疫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实地访谈提纲
附录 B 建筑业基层从业人员群体与个体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实证研究 ——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诉求
        1.1.2 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为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教育问题提供了支撑条件
        1.1.3 师范生作为智力资源为农村薄弱学校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供了智力支持条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协同教学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1.4.2 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4.3 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协同教学
        2.1.2 网络支教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学理论
        2.2.2 群体动力理论
        2.2.3 社会学习理论
    2.3 研究现状
        2.3.1 网络支教研究现状
        2.3.2 协同教学研究现状
3 协同教学模式构建
    3.1 网络支教环境及特征分析
        3.1.1 网络支教环境
        3.1.2 主讲师范生特征分析
        3.1.3 辅助教师特征分析
        3.1.4 学习者特征分析
    3.2 网络支教下的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3.2.1 在教师教的方面
        3.2.2 在学生学的方面
    3.3 协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3.3.1 教学共同体
        3.3.2 学习者
        3.3.3 教学目标
        3.3.4 教学过程
        3.3.5 教学环境
    3.4 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原则
        3.4.1 目标为准,学生为主
        3.4.2 优势互补,经验共享
        3.4.3 协同交流,共同商定
        3.4.4 细化任务,明确分工
        3.4.5 教学转移,促进发展
    3.5 协同教学模式构建
        3.5.1 协同分析
        3.5.2 协定活动主题
        3.5.3 创设教学情境
        3.5.4 设计活动任务
        3.5.5 实施方案设计
        3.5.6 协同评价设计
4 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实践及效果分析
    4.1 实验研究设计
        4.1.1 实验模式
        4.1.2 实验对象
        4.1.3 实验假设
        4.1.4 实验变量
    4.2 实验研究工具
        4.2.1 测试试卷
        4.2.2 综合表现评价量表
        4.2.3 课堂观察量表
        4.2.4 访谈提纲
    4.3 实验实施
        4.3.1 实施过程
        4.3.2 数据收集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学生发展分析
        4.4.2 教师成长分析
    4.5 小节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1.1 主要工作
        5.1.2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与展望
        5.2.1 研究反思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理论基础
        1.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5.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5.3 群体动力理论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及其功能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和群体动力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内涵
        2.1.2 群体动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2.2.1 教育功能
        2.2.2 组织和管理功能
        2.2.3 心理行为调节功能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原则
        2.3.1 主动性原则
        2.3.2 方向性原则
        2.3.3 灵活性原则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3.1 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3.1.1 课堂里的群体组成
        3.1.2 课堂里的群体动力表现
    3.2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3.2.1 激发学习动机
        3.2.2 促进认知发展
        3.2.3 生成群体智慧
    3.3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3.3.1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3.3.2 构建思政课互助协作学习模式
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4.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分类
        4.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
    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
        4.2.1 树立规范意识
        4.2.2 促进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
    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发挥
        4.3.1 加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4.3.2 发挥群体规范的教育优势
        4.3.3 主动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
        4.3.4 降低耗散力的消极作用
5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5.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5.1.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
        5.1.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形成
    5.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5.2.1 推动群体认知趋同
        5.2.2 促进群体情绪共鸣
        5.2.3 导致群体行为极化
    5.3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5.3.1 事前阶段实施群体预防性心理疏导
        5.3.2 事中阶段实施群体调节性心理疏导
        5.3.3 事后阶段实施群体恢复性心理疏导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6.1 网络群体和群体动力
        6.1.1 网络群体的特征
        6.1.2 网络群体动力的形成
        6.1.3 网络群体动力的表现
    6.2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效果
        6.2.1 网络教学互动产生新的群体动力
        6.2.2 处理好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
        6.2.3 网络互动推动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
    6.3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6.3.1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6.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作用
        6.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构建策略
    6.4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6.4.1 转变网络群体为事件预防中的管理主体
        6.4.2 引导网络群体认知以控制网络舆情的扩散
        6.4.3 充分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前测问卷
附录B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后测问卷
附录C 互助协作学习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关键词概念界定
        1.4.2 合作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4.3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观察法
        2.2.5 问卷调查法
        2.2.6 教学实验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检测
        3.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身体指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3.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群体凝聚力的对比分析
        3.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游泳兴趣的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测结果及分析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50 米速度游成绩分析
        3.2.2 实验后蛙泳手臂技术评定结果分析
        3.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对比分析
        3.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兴趣水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出勤率的对比分析
        3.2.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接受能力对比分析
        3.2.7 实验后实验组教学反馈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团体动力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二) 团体动力学的历史沿革概述
        (三) 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特征
        (四) 团体动力学研究概况
    二、合唱指挥文献综述
        (一) 各类合唱排练及教学中存在的普性问题及解决方式
        (二) 合唱指挥目前理论研究概况
第二章 课题基本情况
    一、研究任务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教学实验法
        (三) 数理统计法
        (四) 访谈法
        (五) 逻辑法
        (六) 系统描述法
第三章 关于合唱中对团体动力学应用的实验数据解读
    一、实验说明
    二、实验数据整理
第四章 团体动力学在合唱中的理论应用
    一、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研究对象界定
        (一) 合唱中体现的动力结构
        (二) 交互主体概念的应用
    二、其他因素对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研究对象的影响
        (一) 影响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研究对象的内部因素
        (二) 影响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研究对象的外部因素
第五章 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及归因分析
    一、排练实践方向:运用团体动力模型提升合唱排练效率
        (一) 团体气氛的塑造
        (二) 指挥为领导核心的团体动力学排练方式
        (三) 团体内聚力的提升
        (四) 个体动机与团体目标的统一
        (五) 团体结构的合理优化
    二、舞台实践方向:团体意识流与个体意识流的交融
        (一) 场的变化:团体意识流的“解冻-流动-重塑”模型
        (二) 个体意识流在合唱表演时的变化
第六章 结语:合唱中团体动力学的应用展望
    一、对合唱团动态结构模式的探索
    二、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1 合唱课评测调查问卷
附录2 合唱中团体动力模型应用实例分析
致谢

(10)基于群体动力学视角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区学习共同体
二、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的构建
    (一) 确定共同体领导
    (二) 确立共同体目标与发展愿景
    (三) 组建共同体
    (四) 共同体开展活动
三、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 建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政府与社会规范保障系统
        1.政策驱动, 规范引导。
        2.设立专项资金, 确保共同体正常运转。
        3.统筹协调, 多方合作。
    (二) 建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社会测评与管控系统
    (三) 建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自我调控系统
        1.确立共同体目标和发展愿景。
        2.调控共同体活动系统结构。
        3.规范共同体组织管理。
        4.营造共同体氛围。
        5.提升共同体内聚力。
四、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四、群体动力学在术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社会临场感的交互模型研究[D]. 文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上的实验研究[D]. 林伟艺.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3]群体知识建构视角下在线深度交互策略研究[D]. 许晓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建筑工人从众性不安全行为的传播及干预效应对比[D]. 唐玲玲. 华侨大学, 2020(01)
  • [5]协同教学优化网络支教质量实证研究 ——以小学音乐课程为例[D]. 马晓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 闫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8]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 许若雪.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9]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及应用研究[D]. 于仙.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群体动力学视角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构建[J]. 陈朝阳,杨立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标签:;  ;  ;  ;  ;  

群体动力学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