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下一代移动系统

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下一代移动系统

一、日本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新一代移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魏红江[1](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刘人豪[2](2017)在《卫星移动通信协议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为推进我国广域互联通信和高通量数据传输提供了重要手段。稳定可靠的协议栈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服务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协议栈的开发、测试以及应用方面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协议一致性测试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高效波束切换策略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重要条件,可视化监测是卫星移动通信智能监控的重要实践。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协议栈及测试方面存在的难题有:现有协议栈开发技术存在组件可重构能力和自适应性差,目标代码解封装效率低、实时性差的问题;因信道资源有限,均匀波束下的信道质量和资源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在不同波束下的切换服务;物理隔离的通信实体在同一测试用例驱动下存在消息的异步问题,离散的分布式运行数据难以有效聚合重组表达。本文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围绕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对以上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针对目前协议栈开发存在组件重用难以及效率低的问题,主要研究了动态可重构的卫星移动通信协议栈开发技术,设计基于原子模型的可重构自组织协议栈开发模型,利用原子态的吸收和发散实现状态的自适应变换,提升协议栈开发的可重构性、自适应性和快速处理能力。相对于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新模型开发技术的协议偏离度降低了22.2%和40.3%。开发的协议运行业务的连接时延分别下降了32.4%和36.1%。(2)针对协议栈测试存在物理隔离通信实体的消息异步问题,主要研究了基于稀疏聚类与多输入多关联并行推理的卫星移动通信协议测试与监测技术,设计双通道双渡口多输入协议栈测试架构、本体特征聚类协议栈索引压缩以及多输入多关联并行推理的网络行为预测,提升协议栈测试的效率和适应性。最后实现了以Iu接口为核心的协议测试平台,经验证测试平台的测试漏报率降低了 63.0%以及63.2%,降低了测试响应时间1.92s和2.53s。(3)针对均匀波束下信道质量和资源的非均匀性情况,研究了多因素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容迟网络切换策略。设计虚拟波束细分聚类模型,构建融合信道状态、位置信息以及服务效用的波束切换综合模型,有效解决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波束切换成功率差,信道利用效率低以及“乒乓切换”问题,将平均切换成功率提升约2.5%,将乒乓切换概率降低近69.6%,满足高速移动台的卫星移动通信服务需求。(4)针对多尺度网络下传输图像信息的资源不足以及信道多径效应问题,利用拉普拉斯塔法将大容量图像分解为低分辨率图片。设计二值图象的特征形态,有效提升压缩图像的特征适应能力,基于高适应的特征图像研究了多尺度图像传输协议。提出M-Walsh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分配策略与协议,设计M-Walsh紧凑帧结构,实现基于M-Walsh码的频率偏移估计与信道同步策略,开发了融合时空特征的卫星信道分配协议和策略。最后,通过多尺度系统平台搭建,验证本文算法相对于L&R算法的频率偏移估计RMSE值提升近36.2%,BER性能提升了29.5%。

邓力凡[3](2017)在《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重庆市内环以内区域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罗瑟姆曲线中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大量的新增人口和用地亟待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此同时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需求也极为迫切。当众多平原城市面临着单中心空间结构引起的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时,这些城市纷纷公布了“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期治理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的带来的城市病,然而典型的山地多中心组团城市也出现了严重的拥堵问题。在这个问题迫切,解决方案未知的时期里,对交通拥堵状态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的正确认识,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着手点。是研究多中心组团式山地城市的拥堵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了解多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机制的前提。由于山地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其交通拥堵特征与平原城市有明显不同。鉴于此,本文采用了时空间行为分析法和空间拓扑分析法,结合了人们出行行为的时空间特点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山地城市交通拥堵形成过程及产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论文以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拥堵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内环以内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借助互联网地图获取实时路况数据,从时空分布视角,探究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规律。总结了交通拥堵现象在月、周、天不同时间尺度下分布状况和空间聚集特征,动态地展示了渝中区拥堵现象的产生—扩散—聚集—消散的全过程,为揭示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制作了表象直观的了解。论文从居民日常出行行为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特点的环境行为学视角去解释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产生时空聚集分布特征并探究了交通拥堵异常点判别方法。论文还通过构建城市的道路空间模型,采用空间句法的方法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组构特征,以量化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空间结构组合形式,并根据其整合度、选择度、深度及路网密度,对整个重庆市内环以内的区域的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论文根据居民出行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和道路空间的句法特征,结合交通拥堵现象的时空间特征,归纳出六种拥堵类型,并总结了其时间、空间分布、拥堵强度等特征。通过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类型进行分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城市中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详细的空间优化策略和交通治理策略。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山地组团城市中心组团的服务功能强化,周边组团生活性功能的不完善,以及组团间粘连式扩张是产生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城市生活性空间在数量和品质上的失衡状况,在生活性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日益显现。生活型交通流对通勤型交通流的干扰,是产生持续性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交通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山地城市“被动”形成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加快了职住、休闲及消费空间的极化现象,造成城市中通勤、休闲生活行为空间在地域上的扩大。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手段和研究成果对于深入了解拥堵现象演变特征和科学指导城市规划及交通管理都是有益的。

闭建荣[4](2014)在《西北地区气溶胶特征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观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对流层中沙尘气溶胶含量丰富而且具有较大的时空分布特征,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可能与其他人为气溶胶叠加混合,使得该地区的气溶胶类型更为复杂,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受到先进探测技术的限制,缺乏详细、准确的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吸收特性的数据集,使得这一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研究工作进展不大,而区域模式中的输入参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具有长期气候变化的代表意义。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创新团队以SACOL平台长期观测为基础,从2006年开始,在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气溶胶光学、理化特征及其辐射特性的长期连续观测研究,并分别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春季分别在景泰农田、张掖戈壁、民勤沙漠和敦煌戈壁站开展了多次沙尘气溶胶加强观测实验,以更加丰富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溶胶光学、吸收特性和理化特征的地面观测资料,进一步加深气溶胶对该地区辐射能量平衡和区域气候变化相对贡献的理解。通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除了敦煌站外,改进Langley方法更适合于我国西北地区大多站点的标定;而敦煌站Langley方法的定标结果也很理想;太阳光度计、天空辐射计和光栅光谱仪在我国西北地区各站点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值比较一致,天空辐射计与光度计反演的粒子谱分布在粗模态下更接近,而前者反演的细模态谱分布比后者的偏小,反演的单次散射反照率(SSA)值均比后者的偏大;(2)西北地区不同站点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日变化、月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并且明显受到春季沙尘和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影响;秋季能更好地代表不同站点气溶胶浓度的背景水平。各站点气溶胶AOD与波长指数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而与柱总水汽含量(WVC)、相对湿度(RH)的相关关系不显着;全年均以粗模态粒子占主导,春、冬季节粗模态颗粒浓度明显占优,而夏、秋季节细模态粒子浓度与粗模态达到可比的量级,年平均的尺度谱分布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在沙尘盛行的春季平均SSA值随波长的增加而表现出稍微增大的变化,而在其他非沙尘季节,平均SSA值随波长的增加而表现出减小的变化;(3)由于兰州市受到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煤烟粒子、景泰农田站受春季秸秆燃烧排放的含碳物质、张掖站受人为活动与交通运输的影响,观测时段内,三个站点气溶胶表现出较强的吸收能力,而其他站点的气溶胶粒子在可见光波段存在较弱的吸收,尤其是沙尘源区站的的吸收更弱:(4)利用2010年春季民勤站气溶胶光学参数、地面辐射等观测资料代入辐射传输模式中,得到了理想的辐射闭合实验结果;我国西北地区各站点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ARF)值表现出显着的日变化、季节和年变化特征,而且一般在大气层项为较小的冷却作用,在地表面为中等强度的冷却,而对大气层内部为中等强度的加热效应;气溶胶AOD值直接决定了各处ARF绝对值的量级大小,即各站点ARFTOA、ARFSFC和ARFATM绝对值均随AOD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增加的变化:气溶胶的SSA和折射指数的虚部(Rd)决定了ARFTOA的正负符号,对于西北地区固定的地表下垫面,当SSA500<0.85或RI500>0.015时,ARFTOA均为正值;兰州城市站、景泰农田站和张掖站在观测时段内的ARFTOA呈现出较小的正值,而其他站点的ARFTOA均为较小的负值;(5)SPRINTARS区域辐射传输模式基本不能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关键光学参量的平均日变化特征,在夏、秋季节,区域模式模拟的AOD55o、α440-870、ARF值更接近实际观测结果,而在春、冬季的模拟偏差比较大;地面观测资料模拟的ARFTOA、ARFSFC和ARFATM总平均值分别是区域模式的1.1倍、2.5倍和4.2倍。这说明区域模式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模拟能力和精度有待提高,需要在这一地区开展长期、连续的有关地面气溶胶、云特性关键参量的观测,为区域模式输入提供更具代表性、更准确的气溶胶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清单。

王新[5](2014)在《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初探 ——以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我国的大城市中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城市功能集聚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城市建筑功能逐渐向多元化和集约化的方向,所以近几年大城市中新建了大批大型的轨道交通站点,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设和开发,有助于实现城市功能集聚;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实现城市各要素的空间整合和催化城市多种功能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反应。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功能不仅是满足城市客流运输的需求,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影响沿线的土地利用性质,引导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正因为这样,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论文主要着重于研究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影响这一方面。从分析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建设背景、功能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国内外对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同时关注国内外的有关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与城市触媒等理论,对比日本,伦敦,香港和北京等城市的轨道交通枢纽案例。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影响研究分别从催化与整合两个方面来研究论述。总结发掘出我国现状交通枢纽的建设对自身形态和周边城市功能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日本东京站轨道交通综合体和大阪车站城作为代表案例对其周边的城市空间形态表征从总体空间结构、周边城市功能,业态开发,地下空间及交通换乘等几个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梳理。之后结合厦门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的设计实践,分别从交通枢纽周边的区域总体规划设计和项目策划角度、交通空间设计及交通体系整合角度和公共空间的营造角度,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综合体周边的城市区域空间形态设计思路与方法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最后总结成果,并对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功能的结合开发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策略建议。

徐朝锋[6](2014)在《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国家利益与有筹码的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已经逐渐转向技术优势,技术标准竞争正在向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演变,各行各业中的企业都在努力尝试将自身的标准树立为市场上的主导标准,从而获得市场的控制权,谋求巨大的商业利益。对国家而言,每个时期不同的主导产业的掌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国际政治结构的调整。原本就在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则能够更加便利地成为竞争的主导者,从中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同时,发达国家和垄断企业通过制定标准战略,利用国际标准组织和规则,将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结合起来,制订出有利于自己的标准体系,筑起一道坚实的技术壁垒,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的新格局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标准争夺的背后实际上隐含了国家对经济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对国家战略利益的维护。因此,如何参与标准竞争夺取领先地位,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一个更加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总结和评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市场竞争高级形式的发展趋势,提出国际标准竞争中国家利益量化函数,引入筹码概念,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非对等技术水平和对等技术水平条件下,博弈参与国最优技术管制和新技术标准开发策略。具体而言,主要完成的创新工作如下:一是提出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概念,给出量化的收益函数。将企业间的标准竞争上升到国家间的标准竞争高度,考虑经济利益、安全系数、自主产权量化收益、网络效应、消费者效用等因素,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提出国家利益函数。二是构建非对等技术水平条件下标准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和对等技术水平条件下标准竞争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提出技术先行国和追赶国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技术标准竞争策略,作为技术追赶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技术创新基础和实力总体较薄弱等问题,需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支持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并需防止技术先行国滥用知识产权、标准优势等行为。对等水平条件标准竞争,提出了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新技术标准开发策略,研究表明,决定动态博弈模型结果的因素取决于知识产权的量化所带来的收益以及两国所采取不同的策略各自需要承受的风险值大小。三是定义了技术标准竞争下的筹码概念,并对其中一种筹码引入博弈对均衡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国际标准竞争中运用筹码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有筹码的技术标准竞争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提出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技术标准竞争策略及筹码策略。在非对称技术水平条件下引入筹码概念,并将其分为保障性筹码和威胁性筹码,分别研究了一国拥有筹码和两国均拥有筹码,三种不同情况下技术先行国的技术管制策略、追赶国新技术标准开发策略。研究表明,拥有筹码的一方比没有筹码的一方更具有优势,会使纳什均衡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改变;拥有威胁性筹码的一方比拥有保障性筹码的一方更具有优势;当博弈双方都拥有筹码时,可能会使得纳什均衡朝着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论文最后部分还利用有筹码的技术标准竞争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国的TD-SCDMA和欧盟的WCDMA通信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对我国开发4G/5G通信标准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应用研究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探讨分析。

韦有日[7](2014)在《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开始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主动干预经济社会生活,政府的绩效问题摆在了各国政府面前。在我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决定,更对提高地方政府绩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经济责任,地方政府绩效问题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民主政治意识越来越强,也使得地方政府主动关注自身绩效,以便优化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伴随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的学者们也开始了对地方政府绩效的研究,地方政府绩效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地方政府绩效实践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国外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地方政府绩效实践相比,我国的地方政府绩效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在绩效管理方面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青岛市、沈阳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南通市、河南省洛阳市等地方政府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创新方式,针对自身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推动了地方政府绩效实践在中国的开展,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与经验。本文在对地方政府绩效相关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及201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设计了本文拟采用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在损失较少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指标,然后利用DEA模型,针对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2012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因子载荷矩阵得出因子分析的得分。接着将全国31个省(区、市)视为31个决策单元,选择产出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算地方政府工作绩效,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综合效率、工作技术效率、工作规模效率、工作规模报酬状况、工作投入松弛变量。最后对31个省(区、市)政府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接下来,针对DEA的实证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绩效管理、财政政策、评估结果利用等四个方面。最后,在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提升地方政府绩效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对策建议。

张红萍[8](2013)在《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着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暴雨频发生。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山丘区人口广布,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山丘区的社会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东亚季风气候区暴雨特性、复杂的山丘区地形和地质条件,以及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导致我国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山洪灾害不仅对我国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洪水风险管理,是20世纪中期以后提出的新的防洪和治水理念。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受洪水灾害威胁的国家,纷纷实施了洪水风险管理战略。我国在1998年遭受洪水灾害以后,也开始了从“控制洪水”到“洪水管理”的战略转变。然而,当前我国洪水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平原洪泛区的,针对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山区小流域洪水具有与江河洪水显着不同的特性,在洪水风险分析、监测预警等技术方面也存在显着不同,因此,加强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及相关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切实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山区社会的防洪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山洪灾害防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洪水风险管理实践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特性,并针对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技术和监测预警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的成果:(1)剖析了我国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特性。山区小流域洪水大多是由中小尺度强降雨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和暴涨暴落的特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属于小尺度事件,与江河洪水具有显着不同的特征。山区社会经济具有人口分散、通达性差、发展落后等特征,而且,我国山区社会经济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工业化等快速变革的时期。正是由于上述山区小流域洪水特性及山区社会经济特征,使得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难点,具体表现为,工程措施实施困难、防洪组织体系建设任重道远、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等等。(2)研究了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及特征提取技术。小流域是山洪爆发的场所,是洪水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本文提出了基于固定出口和考虑防洪工程影响的小流域提取思路,基于GIS技术,采用高精度地形数据,考虑防洪工程的影响,提取防洪保护对象的汇流区域,为洪水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3)研究了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技术和方法,编制了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图,为我国今后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技术路线,为山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山洪防御措施制定等洪水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4)分析了暴雨山洪监测预警技术难点和现状,提出了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法推求暴雨山洪预警指标的方法。暴雨山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属于小尺度事件,传统的水文气象观测和预报预警技术,在暴雨山洪监测预警中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和不确定性。针对无资料地区山洪预警指标研究现状,采用设计暴雨洪水的方法,提出了由水位推求临界雨量的基本方法。(5)研究并提出了事件驱动的县级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设计思路。县级防汛指挥部门在山洪灾害防御中的重要责任,建立县级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提高县级防汛指挥部门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县级防汛指挥部门技术现状和我国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应用设计现状,提出了事件驱动的山洪监测预警应用设计思路,并开发了河南省栾川县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与现有的按照信息内容分类组织的防汛信息服务系统不同,事件驱动的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是以山洪告警事件为驱动源,针对告警事件提供与事件相关的雨情、水情、工情、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决策所需的综合信息,从而实现主动的、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不仅对我国县级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具有示范作用,对我国其它防汛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明晶[9](2012)在《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传统电子商务活动不断向移动网络平台延伸,推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作为承载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融合应用的重要领域,不仅是泛在环境下电子商务演进的新形态,更是一类新兴的电子服务。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推进和用户移动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服务质量已成为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移动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从移动电子商务特性出发,进行科学有效的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保障移动电子商务活动顺利开展、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前提,也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开展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推动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选择。论文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立足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将传统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与移动电子商务理论相结合,针对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的基本属性,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多维度多层次度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围绕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设计、控制体系建设和控制模型构建等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优化对策。文中附有图46幅,表36个。全文约11万字,共分为9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介绍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与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问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移动电子商务及其服务质量。本章主要对移动电子商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服务和服务质量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服务质量的评价要素,探讨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内涵与属性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度量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及其度量。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度量是实现服务质量有效控制的必要前提。在分析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基本特征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定义;根据服务质量组成维度,应用多维度多层次建模理论建立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度量指标体系和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本章立足于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特性与具体要求,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控制目标定位;在详细分析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组成要素与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方法体系与技术体系的构建理论,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总体功能架构。第五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研究。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本章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多主体协同性、情境敏感性与动态交互性等特征,提出基于多元主体的协同控制机制、基于情境感知的自适应控制机制和基于多维交互的动态控制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各项机制的运作机理。第六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模型的构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控制涉及众多环节,需要以流程化管理思想加以引导和推进。本章从质量控制的多维视角出发,探讨了控制流程建模中的资源整合与层次推进思路。在此基础上应用ARIS流程建模理论与方法对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进行形式化描述,构建了控制流程的统一框架与层次模型,并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与优化。第七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策略。针对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环境质量、交互质量、结果质量三个维度提出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服务质量控制策略,旨在提高服务绩效,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第八部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案例分析。针对京东商城提供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进行案例分析。第九部分: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全面梳理,提炼观点,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孔勇[10](2012)在《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特殊移动无线电系统或专用移动无线电系统的一种,它在铁路运输、船舶通信、港口导航、航空业务、气象预报、森林作业、矿区作业、公安等众多专用指挥调度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集群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集群系统将逐渐往业务宽带化和业务定制化的方向发展。现有数字集群标准都是基于2G的,而基于3G及以后的标准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满足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等要求,因此急需建立新的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以适应未来集群通信业务多元化和宽带化的要求。多天线技术作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革命。多天线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智能天线和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两种。分布式天线结构作为多天线系统的未来主要建设模式,能够得到较好地信号覆盖,有效解决小区边缘问题。论文在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对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分布式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进行研究,从实际应用角度提出了分布式天线结构在高铁无线覆盖中的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如下:(1)通过对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对其系统组成和特点进行了阐述。首先阐述了数字集群通信跟随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步伐,将逐渐往业务宽带化和业务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分布式架构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具有更加灵活的组网能力;分布式网络结构提高了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在突发应急事件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扁平化全IP的数字集群系统可以实现集群网络与公网或其它各种网络便捷地互联互通,从而更好的完成指挥调度任务等。对分布式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包括多天线技术、组播通信、接续时间和信令优化、无线资源管理和认知无线电技术、协作中继技术、载波聚合、跨层设计和网络异构等。(2)针对数字集群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播通信场景,研究了多天线技术中智能天线的组播波束赋形算法,提出了基于角度信息和基于位置信息的组播赋形算法。在组播通信中,用户的完整信道状态等信息不能及时被基站得知情况下,设计了基于角度信息的组播赋形算法,根据目标函数不同,提出了基于角度信息的最大平均赋形增益MABG算法和最大最小赋形增益MMBG算法。通过仿真分析可得,采用MABG算法和MMBG算法相对于全向天线发射时可以获得4dB左右的平均增益,基本上满足了系统设计的需要。综合平均信噪比、最小信噪比、平均赋形增益和最小赋形增益等性能参数而言,基于MMBG算法的体现了较好的用户公平性和有效性的折中。在基于角度信息算法基础上,增加用户距离信息,提出了基于位置信息的最大平均赋形增益MABG算法和最大最小赋形增益MMBG算法。基于位置信息的MMBG算法赋形方向图能够跟小区内用户分布情况(包括角度和距离)相吻合。分别讨论了用户分布情况、阵列天线数目和用户簇个数等因素对组播波束赋形算法的影响。(3)借鉴MIMO在公众移动通信MBMS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对Alamouti空间分集和V-BLAST空间复用技术的性能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组播通信中基于分组的自适应MIMO技术,即利用分组的概念,根据用户位置的分布,将群组内所有用户分成两组,其中一个接收质量较差的用户组应用MIMO空间分集技术提高接收质量,另一个接收质量较好的用户组应用MIMO空间复用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从而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首先在特定条件下分析得到了单个用户根据其位置分布选择应用MIMO的空间分集或复用技术的空间界dBoundary’并定义了空间界系数入。然后提出了自适应MIMO技术的3个分组算法:利用空间界dBoundary进行分组;利用实际存在用户到基站的最远距离和空间界系数入进行分组;在这两个算法的基础上,考虑用户分布情况,引入用户平均距离作为参考量进行分组。并对3个分组算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比较。基于分组的自适应MIMO技术通过分组选择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技术,能够解决小区边缘用户通信质量差的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升了组播通信系统的有效性。(4)结合分布式天线结构特点,设计提出了带有固定切换小区的新型分布式天线高铁覆盖模型。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分析了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技术难点,讨论了铁路线状覆盖基本原理和基站覆盖原则。针对带有固定切换小区的分布式天线高铁覆盖模型系统覆盖区域、重叠区域、频率复用、信干噪比、切换时间和切换频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分布式天线高铁覆盖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列车速度提高造成的频繁小区切换现象。通过增加固定切换小区,当列车移动至固定切换小区后,切换过程必然发生,从而提高了对切换开始的准确性判断。由于列车的单向移动性,一旦切换完成,即移动终端用户移动出固定切换小区后,不会再有切换过程的发生,有效地避免了乒乓切换的发生。固定切换小区的方法确保整个切换过程操作简单,并且切换准确无误,极大的降低了小区边缘切换掉话的可能性。当然由于引进的固定切换小区,系统覆盖区域效率和信干噪比性能等较传统分布式天线结构有所降低,但是较传统的单天线覆盖系统仍有巨大的性能优势。因此,带有固定切换小区的新型分布式天线结构能够很好的完成高速铁路沿线的覆盖,带来各方面性能的提升,有效解决快速切换等关键问题。

二、日本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新一代移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新一代移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综述
        1.2.2 实证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旅游业概念
        2.1.2 现代旅游业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2.2 理论基础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4.1 制定总体战略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4.2 完善法律保障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4.3 实施政策激励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4.4 推进协同发展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5.1.1 指标数据选取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5.3.1 经济效应分析
        5.3.2 社会效应分析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卫星移动通信协议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稳定可靠的协议栈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服务的重要基础
        1.1.2 协议一致性测试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
        1.1.3 高效波束切换策略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条件
        1.1.4 可视化监测是卫星移动通信智能监控的重要实践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状况和趋势
        1.2.2 国内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路线与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动态可重构的卫星移动通信协议栈开发
    2.1 GMR-1 3G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层协议架构
        2.1.1 GMR-1 3G的网络架构
        2.1.2 GMR-1 3G的协议栈架构
        2.1.3 GMR-1 3G的协议栈实体通信方式
    2.2 可重构的网络层协议栈开发技术
        2.2.1 基于状态机和流程的协议栈开发技术
        2.2.2 可重构自组织原子模式开发技术
        2.2.3 动态可重构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层状态设计
    2.3 网络层协议仿真与性能分析
        2.3.1 软件无线电测试验证环境搭建
        2.3.2 协议一致性性能测试
        2.3.3 运行效率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因素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容迟切换策略与协议
    3.1 均匀波束下信道质量和资源的非均匀性问题
        3.1.1 卫星移动通信切换中断概率分析
        3.1.2 边缘信号覆盖性能分析
        3.1.3 高速移动状态下的信号畸变分析
    3.2 虚拟波束细分聚类的波束切换综合方法和协议
        3.2.1 虚拟波束细分聚类模型
        3.2.2 融合信道状态、位置信息以及服务效用的波束切换综合策略
        3.2.3 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层切换协议设计
    3.3 切换协议与策略仿真与性能分析
        3.3.1 基于OPNET的软件仿真环境搭建
        3.3.2 切换成功率与平均中断概率分析
        3.3.3 乒乓切换概率与带宽消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疏聚类与多输入并行推理的卫星通信协议测试与监测
    4.1 组件式分层可重构测试架构
        4.1.1 “渡船”测试法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适应性
        4.1.2 “钳形渡口”测试法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适应性
        4.1.3 测试用例与网络功能相分离的双通道双渡口多输入协议栈测试架构
    4.2 基于稀疏聚类与多输入并行推理的协议测试压缩和推理方法
        4.2.1 本体特征聚类协议栈索引压缩算法
        4.2.2 多输入多关联并行推理的网络层协议行为预测
        4.2.3 基于动态虚拟端口聚合的网络层镜像
    4.3 协议栈测试实现与性能分析
        4.3.1 IU接口测试平台实现
        4.3.2 监测正确率性能分析
        4.3.3 监测效率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移动通信多尺度感知与控制图像传输协议
    5.1 多尺度网络图像感知压缩算法与协议
        5.1.1 大容量图像低分辨率拉普拉斯塔图像分解
        5.1.2 二值图象的特征形态优化
        5.1.3 多尺度图像传输协议
    5.2 M-Walsh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分配策略与协议
        5.2.1 M-Walsh紧凑帧结构设计
        5.2.2 基于M-Walsh码的频率偏移估计与信道同步策略
        5.2.3 综合平衡的卫星信道分配协议和策略
    5.3 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
        5.3.1 图像处理和传输系统平台搭建
        5.3.2 信道估计分配性能分析
        5.3.3 信道传输误码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3)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重庆市内环以内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新型城镇化与多中心城市方案
        1.1.2 出行机动化与多中心城市拥堵现象严重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法
        1.4.2 空间拓扑分析法
        1.4.3 互联网数据挖掘法
        1.4.4 时空间行为分析法
        1.4.5 数理统计分析法
    1.5 创新点
    1.6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
    1.7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城市空间结构与山地城市
        2.1.1 城市空间结构
        2.1.2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与多中心城市
        2.1.3 山地城市
        2.1.4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2.1.5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2.2 城市交通及交通拥堵
        2.2.1 城市交通
        2.2.2 交通拥堵的概念
        2.2.3 交通拥堵定性定量分析指标
    2.3 时空间行为
        2.3.1 行为
        2.3.2 行为地理学
        2.3.3 时间地理学
        2.3.4 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3.5 中国时空间行为的发展历程
        2.3.6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4.1 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2.4.2 山地组团城市交通拥堵研究
        2.4.3 时空间行为与国内外交通规划研究
        2.4.4 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 重庆市行政区划
    3.2 重庆市主城城市空间、交通发展现状
        3.2.1 重庆市主城空间发展现状
        3.2.2 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现状
    3.3 研究区域概况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实时路况数据时空行为特征
    4.1 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综述
    4.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采集
        4.2.2 数据特点及数据处理
    4.3 交通拥堵现象的时间分布特征
        4.3.1 基于平均拥堵度的周期性特征
        4.3.2 累计拥堵时间特征
    4.4 交通拥堵现象的空间聚集特征
    4.5 拥堵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句法的道路空间量化
    5.1 城市街网络空间形态的量化描述技术
    5.2 街道空间的空间句法量化
        5.2.1 空间句法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5.2.3 空间句法的研究进展
        5.2.4 空间句法在城市交通研究中的应用
    5.3 数据来源及方法
    5.4 句法整合度(Integration)分析
        5.4.1 句法整合度的空间分布概况
        5.4.2 句法整合度与拥堵的关系
    5.5 句法选择度(Choice)分析
        5.5.1 句法选择度空间分布概况
        5.5.2 句法选择度与拥堵的关系
    5.6 拓扑深度(Depth)分析
        5.6.1 拓扑深度空间分布概况
        5.6.2 拓扑深度与拥堵的关系
    5.7 街网密度分析
        5.7.1 街网密度空间分布概况
        5.7.2 街网密度与拥堵的关系
    5.8 本章小结
6 基于时空间特征的拥堵类型划分及特征总结
    6.1 交通拥堵类型划分方法综述
    6.2 交通拥堵类型划分方法
    6.3 交通拥堵类型对比分析
        6.3.1 无峰畅通型
        6.3.2 早高峰敏感型
        6.3.3 晚高峰敏感型
        6.3.4 早高峰强势型
        6.3.5 晚高峰强势型
        6.3.6 无峰拥堵型
    6.4 本章小结
7 交通拥堵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7.1 城市经济活动推动下的职住分离
    7.2 社会消费偏好下的居住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异
    7.3 交通技术突破下的城市蔓延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表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西北地区气溶胶特征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观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
        1.2.2 气溶胶光学特性卫星遥感
        1.2.3 气溶胶辐射强迫模拟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西北地区气溶胶观测试验
    2.1 野外试验的整体设计
    2.2 观测站点介绍
        2.2.1 SACOL站
        2.2.2 兰州城市站
        2.2.3 景泰农田站
        2.2.4 张掖站
        2.2.5 民勤站
        2.2.6 敦煌戈壁站
    2.3 观测仪器及标定
        2.3.1 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SMF)介绍
        2.3.2 天空辐射计(POM-O1)观测及其标定
        2.3.3 太阳光度计(CE-318)观测及其标定
        2.3.4 光栅分光光谱仪(MS-700)观测及其标定
        2.3.5 地基宽波段辐射仪观测及其标定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气溶胶特征参量的反演
    3.1 气溶胶光学厚度计算
        3.1.1 基本原理
        3.1.2 Rayleigh分子散射和气体吸收订正
        3.1.3 Angstrom波长指数
        3.1.4 Langley回归方法
    3.2 云筛选算法
    3.3 Langley和改进Langley方法定标结果对比分析
    3.4 气溶胶粒子尺度谱的反演
    3.5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反演
    3.6 光栅分光光谱仪反演气溶胶光学特性
        3.6.1 直接和散射辐射观测的余弦响应订正
        3.6.2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
        3.6.3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反演
        3.6.4 与其他仪器结果的对比验证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分析研究
    4.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特征分析
    4.2 兰州城市站气溶胶特征分析
    4.3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气溶胶特征分析
    4.4 敦煌戈壁地区气溶胶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西北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研究
    5.1 辐射闭合实验
        5.1.1 辐射传输模式介绍
        5.1.2 模式主要输入参数
        5.1.3 辐射闭合实验
    5.2 西北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特征研究
        5.2.1 SACOL站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特征分析
        5.2.2 兰州城市站ARF特征分析
        5.2.3 景泰农田站ARF特征分析
        5.2.4 张掖站ARF特征分析
        5.2.5 民勤站ARF特征分析
        5.2.6 敦煌戈壁站ARF特征分析
    5.3 地面观测模拟与区域辐射传输模式对比验证
        5.3.1 区域辐射传输模式介绍
        5.3.2 区域模式结果与地面观测模拟对比分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
附录B 已发表的部分论文

(5)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初探 ——以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1.1.2 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的趋势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意义
    1.3 重点概念解析
        1.3.1 轨道交通枢纽及轨道交通综合体
        1.3.2 城市功能
        1.3.3 催化
        1.3.4 整合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
        1.6.1 论文内容
        1.6.2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
        2.2.2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理论
        2.2.3 城市触酶理论
3 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作用
    3.1 影响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催化作用的因素
        3.1.1 站域土地利用
        3.1.2 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
        3.1.3 轨道交通综合体周边业态的开发
    3.2 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催化方式分类
        3.2.1 以竖向垂直发展模式为主
        3.2.2 以横向水平发展模式为主
        3.2.3 以空间网络发展为主的模式
    3.3 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整合
        3.3.1 内部功能的整合
        3.3.2 与城市接口空间的整合
        3.3.3 对城市交通网络的整合
    3.4 催化整合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4.1 促进城市交通立体化发展
        3.4.2 实现城市建筑一体化发展
        3.4.3 促进城市空间集约化发展
4 日本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研究
    4.1 研究概况及相关说明
    4.2 东京站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
        4.2.1 东京站历史沿革与现状
        4.2.2 对商业功能发展的催化
        4.2.3 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催化
        4.2.4 综合体自身内部功能的整合
        4.2.5 对综合体交通换乘空间的整合
    4.3 大阪站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
        4.3.1 大阪站现状区位
        4.3.2 大阪站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
        4.3.3 大阪车站城对城市功能的整合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厦门地铁轨道交通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分析
        5.1.2 基地分析
    5.2 对城市功能催化影响分析预测
        5.2.1 上位规划与空间形态控制
        5.2.2 土地开发强度分析
        5.2.3 功能定位及业态开发模式分析
        5.2.4 交通衔接分析调研
    5.3 整合城市功能的方案设计
        5.3.1 设计理念
        5.3.2 整合交通设计
        5.3.3 功能设计与业态结构
        5.3.4 整合空间设计
    5.4 项目的进一步深化与后续研究
6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国家利益与有筹码的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1.3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结构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标准相关理论
        2.1.1 标准的基本定义
        2.1.2 标准的分类
        2.1.3 技术标准
        2.1.4 标准化
        2.1.5 标准经济学与标准的经济学专门研究
        2.1.6 关于标准的其他研究
        2.1.7 小结
    2.2 标准竞争与网络效应
        2.2.1 网络效应
        2.2.2 标准竞争
        2.2.3 网络效应下的标准竞争
        2.2.4 小结
    2.3 国家利益
        2.3.1 国家利益含义
        2.3.2 国家利益构成
        2.3.3 国家利益的相关研究成果
        2.3.4 中国国家利益
        2.3.5 小结
    2.4 筹码分析
        2.4.1 筹码的分类
        2.4.2 微观筹码
        2.4.3 宏观筹码
        2.4.4 筹码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2.4.5 小结
    2.5 博弈论
        2.5.1 国内外标准竞争的博弈研究综述
        2.5.2 标准竞争相关的博弈分析方法
        2.5.3 小结
    2.6 综述研究结论
第三章 技术标准竞争的动态博弈策略分析
    3.1 技术标准竞争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假设
        3.2.2 模型的建立
        3.2.3 两种类型的技术标准竞争
        3.2.4 博弈过程
    3.3 动态博弈模型中的收益分析
        3.3.1 国家经济安全利益
        3.3.2 有限理性
    3.4 类型一技术标准竞争中国家利益的动态博弈策略分析
        3.4.1 博弈方A、B的收益分析
        3.4.2 博弈模型的求解
    3.5 类型二技术标准竞争中国家利益的动态博弈策略分析
        3.5.1 博弈方A、B的收益分析
        3.5.2 如果A国决定采取独立自主的开发方向
        3.5.3 如果A国决定采取追随兼容的开发方向
        3.5.4 博弈模型的求解
    3.6 动态博弈模型结果的决定因素
        3.6.1 类型一技术标准竞争
        3.6.2 类型二技术标准竞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标准竞争中有筹码的博弈策略分析
    4.1 有筹码的博弈策略分析路径
        4.1.1 筹码的定义
        4.1.2 有筹码对博弈的影响
        4.1.3 有筹码的博弈分析框架
        4.1.4 有筹码的博弈分析中的决定因素
    4.2 技术标准竞争中的有筹码的动态博弈策略分析
        4.2.1 有筹码的动态博弈模型建立
        4.2.2 只考虑B国拥有筹码(资金补贴、市场容量)
        4.2.3 只考虑A国拥有筹码(制裁)
        4.2.4 A、B国都拥有筹码(A国制裁,B国资金补贴)
    4.3 有筹码的动态博弈模型中国家利益分析
        4.3.1 只考虑B国拥有筹码(以资金补贴为例)
        4.3.2 只考虑A国拥有筹码(制裁)
        4.3.3 A/B国都有筹码(T1-制裁,T2-以资金补贴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动态博弈应用分析
    5.1 TD-SCDMA的竞争背景
        5.1.1 TD-SCDMA的发展现状
        5.1.2 TD-SCDMA的知识产权归属状况
    5.2 3G标准竞争中的国家经济安全利益
        5.2.1 经济收益
        5.2.2 知识产权的量化收益
        5.2.3 国家安全
    5.3 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国家利益博弈
        5.3.1 博弈模型
        5.3.2 模型分析求解
        5.3.3 第三阶段的策略分析
        5.3.4 第二阶段的策略分析
        5.3.5 第一阶段的策略分析
        5.3.6 中欧博弈策略的均衡分析
    5.4 有筹码的博弈研究
        5.4.1 3G标准博弈的筹码的定义
        5.4.2 中方作为后发国的保障性筹码
        5.4.3 欧方作为后发国的威胁性筹码
        5.4.4 3G标准竞争中有筹码的博弈策略模型
        5.4.5 中方执行保障性筹码时的情况
        5.4.6 欧方执行威胁性筹码时的情况
    5.5 4G/5G发展借鉴
        5.5.1 4G标准
        5.5.2 4G标准发展
        5.5.3 5G标准竞争展望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关于地方政府的界定
        2.1.2 关于地方政府的职能
        2.1.3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内涵
        2.1.4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2.1.5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价值取向
        2.1.6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指标体系
        2.1.7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方法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关于地方政府的界定
        2.2.2 关于地方政府的职能
        2.2.3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内涵
        2.2.4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2.2.5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价值取向
        2.2.6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指标体系
        2.2.7 关于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方法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相关理论
    3.1 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
        3.1.1 中国地方政府的界定
        3.1.2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3.1.3 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
    3.2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界定
    3.3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理论基础
        3.3.1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3.3.2 委托—代理理论
        3.3.3 成本—收益理论
        3.3.4 新公共管理理论
    3.4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3.4.1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3.4.2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3.4.3 关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相关说明
    3.5 因子分析法
        3.5.1 基本原理
        3.5.2 因子载荷矩阵
        3.5.3 因子得分
    3.6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 DEA 模型
        3.6.1 DEA 方法简介
        3.6.2 C~2R 模型
        3.6.3 BC~2模型
        3.6.4 产出导向模型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2 因子分析结果
        4.2.1 数据处理
        4.2.2 因子载荷矩阵
        4.2.3 因子得分
    4.3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绩效的 DEA 模型
        4.3.1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工作综合效率分析
        4.3.2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工作技术效率分析
        4.3.3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工作规模效率分析
        4.3.4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工作规模报酬状况分析
        4.3.5 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工作投入松弛变量分析
第5章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各地方政府绩效呈现不均衡状态
        5.1.2 部分地方财政投入存在冗余现象
        5.1.3 部分地区产业结构未能实现优化
        5.1.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存在不足
    5.2 主要原因
        5.2.1 地方政府绩效立法方面的原因
        5.2.2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原因
        5.2.3 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方面的原因
        5.2.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面的原因
第6章 提升地方政府绩效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6.1 健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方面的主要做法
        6.1.1 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
        6.1.2 加强信息化规划方面的立法
    6.2 加强地方政府实施绩效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6.2.1 实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战略
        6.2.2 明确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主体
    6.3 提升地方政府绩效财政政策方面的主要做法
        6.3.1 依法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财政支出
        6.3.2 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均衡地方政府绩效
    6.4 完善地方政府绩实施效评估方面的主要做法
        6.4.1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6.4.2 合理利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
    6.5 启示与借鉴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7.1 健全地方政府绩效法律体系
        7.1.1 总结实践经验,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制化
        7.1.2 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地方信息化的规划水平
    7.2 加强对地方政府绩效的管理
        7.2.1 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要求,实施地方政府绩效战略
        7.2.2 坚持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建立统一绩效管理主体
    7.3 优化政府职能以及财政政策
        7.3.1 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财政支出
        7.3.2 规范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均衡地方政府绩效
    7.4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7.4.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7.4.2 充分利用绩效评估的结果,促进地方政府绩效的不断提升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1.1.1 我国山洪灾害现状
        1.1.2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进展
        1.1.3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1.4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1.2 洪水风险管理实践和研究概述
        1.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1.2.2 洪水风险的要素与特性
        1.2.3 洪水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
        1.2.4 洪水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
    1.3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1.3.1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1.3.2 山区洪水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第2章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特性研究
    2.1 山区小流域洪水成因及特性
        2.1.1 山区小流域洪水成因
        2.1.2 山区小流域洪水特性
    2.2 山区社会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
        2.2.1 山区社会经济现状特征
        2.2.2 我国山区社会发展趋势
    2.3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难点
        2.3.1 防洪工程措施难度大
        2.3.2 防洪责任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2.3.3 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2.4 山区小流域水文分析常用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及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3.1 山区小流域的基本概念
    3.2 数字流域生成技术
        3.2.1 数字高程模型简介
        3.2.2 地形分析
        3.2.3 小流域提取
    3.3 固定出流口山区小流域提取
    3.4 考虑防洪工程的山区小流域提取
    3.5 典型山区小流域提取实例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4.1 洪水风险评估和区划基本原理和方法
        4.1.1 大尺度洪水风险评估与区划
        4.1.2 小尺度洪水风险评估与区划
    4.2 山区小流域风险评估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4.2.1 评估与区划目的
        4.2.2 评估方法和步骤
        4.2.3 实例研究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暴雨山洪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5.1 暴雨山洪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概述
        5.1.1 水文气象监测技术
        5.1.2 山洪预测预报技术
        5.1.3 山洪预警发布技术
    5.2 山洪预警指标研究
        5.2.1 FFG
        5.2.2 EPIC
        5.2.3 我国山洪预警指标研究
    5.3 无资料地区山洪预警指标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5.3.1 分析方法和步骤
        5.3.2 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县级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设计与实例研究
    6.1 概述
        6.1.1 我国山洪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6.1.2 县级监测预警系统逻辑结构图
        6.1.3 县级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原则
    6.2 事件驱动的应用设计研究
        6.2.1 我国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应用设计现状
        6.2.2 事件驱动的应用设计研究
        6.2.3 事件驱动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用设计
    6.3 河南省栾川县山洪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实例研究
        6.3.1 河南省栾川县简介
        6.3.2 系统总体设计
        6.3.3 关键技术设计
        6.3.4 系统主要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0 绪论
    0.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 移动电子商务及其服务质量
    1.1 移动电子商务
    1.2 服务与服务质量
    1.3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内涵与属性
    1.4 本章小结
2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度量
    2.1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度量的理论基础
    2.2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多维度多层次度量模型构建
    2.3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度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2.4 本章小结
3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研究
    3.1 基于多元服务主体的协同控制机制
    3.2 基于情境感知的自适应控制机制
    3.3 基于多维交互的动态控制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4.1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特征与目标定位
    4.2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架构
    4.3 本章小结
5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与建模
    5.1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建模的基本思想
    5.2 基于ARIS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模型构建
    5.3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流程仿真与发布
    5.4 本章小结
6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控制策略
    6.1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环境质量控制策略
    6.2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交互质量控制策略
    6.3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结果质量控制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案例分析:京东商城
    7.1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7.2 京东商城移动客户端的质量评价
    7.3 京东商城移动服务质量控制流程仿真
    7.4 京东商城移动服务质量控制的优化对策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10)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字集群通信概述
        1.2.1 集群通信定义
        1.2.2 集群通信的特点
        1.2.3 数字集群通信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1 引言
    2.2 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
    2.3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3.1 系统组成
        2.3.2 系统特点
    2.4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4.1 多天线技术
        2.4.2 组播通信
        2.4.3 接续时间和信令优化
        2.4.4 无线资源管理和认知无线电
        2.4.5 其他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组播通信中智能天线技术
    3.1 引言
    3.2 智能天线空时信号模型
        3.2.1 均匀直线阵列模型
        3.2.2 几何单反射椭圆模型
    3.3 基于角度信息的组播智能天线赋形算法
        3.3.1 组播通信系统模型
        3.3.2 基于角度信息的最大平均赋形增益算法
        3.3.3 基于角度信息的最大最小赋形增益算法
    3.4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3.4.1 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3.4.2 用户分布情况对算法性能影响
        3.4.3 用户簇分布对算法性能影响
        3.4.4 天线阵列个数对算法性能影响
    3.5 基于位置信息的组播波束赋形算法
        3.5.1 基于位置信息的MABG算法
        3.5.2 基于位置信息的MMBG算法
        3.5.3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组播通信中的自适应MIMO技术
    4.1 引言
    4.2 MIMO在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的应用
    4.3 基于分组的组播自适应MIMO技术
        4.3.1 空间分集和复用的性能比较
        4.3.2 空间分集和复用的选择
        4.3.3 多用户分组算法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铁专用移动通信中的分布式天线结构
    5.1 引言
    5.2 分布式天线结构
        5.2.1 分布式天线概述
        5.2.2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功率效率
        5.2.3 分布式天线结构的信干噪比(SINR)
    5.3 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5.3.1 中国铁路和铁路无线通信发展
        5.3.2 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难点
        5.3.3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线状覆盖
        5.3.4 高铁基站覆盖原则
    5.4 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天线结构
        5.4.1 系统覆盖模型
        5.4.2 覆盖区域性能分析
        5.4.3 重叠区和频率复用分析
        5.4.4 切换时间和切换频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日本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新一代移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2]卫星移动通信协议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刘人豪.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3]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重庆市内环以内区域为例[D]. 邓力凡. 重庆大学, 2017(06)
  • [4]西北地区气溶胶特征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观测模拟研究[D]. 闭建荣. 兰州大学, 2014(03)
  • [5]轨道交通综合体对城市功能的催化与整合初探 ——以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城市广场站综合体设计为例[D]. 王新.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6]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国家利益与有筹码的博弈研究[D]. 徐朝锋.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7]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研究[D]. 韦有日. 辽宁大学, 2014(11)
  • [8]山区小流域洪水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D]. 张红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07)
  • [9]移动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控制研究[D]. 郭明晶. 武汉大学, 2012(01)
  • [10]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D]. 孔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JR九州铁路公司开发下一代移动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