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作业

笔作业

一、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论文文献综述)

冯佳[1](2017)在《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加工活动。伴随着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尤其是键盘记录技术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译者认知过程这一神秘的“黑匣子”得以科学地探悉。但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不同翻译方向下译者认知过程还鲜有系统性实证对比研究,中英语言翻译过程研究更为罕见。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是翻译认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有效分配注意资源的能力反映翻译认知过程的效能,也体现翻译能力中最重要的策略子能力。本论文即针对注意资源分配这一难题开展研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历时两年多,陆续采集来自40多位被试、170余个翻译任务的3千余分钟、数百万眼动数据点的翻译过程数据和5万多词的翻译产品数据。基于上述大规模数据,突破传统研究只关注过程或只关注产品数据的单一分析模型,将过程和产品数据进行多维度匹配整合,生成反映译者注意焦点的全息翻译进程图,从中分析1)中英互译时译入、译出中注意资源分配机制的异同,2)在熟悉、草拟和修订这三个阶段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机制,3)处理不同难易度文本时的注意资源分配异同,4)源语和目标语文本解读、产出时的注意资源分配等。本研究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在译入和译出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机制呈现出诸多不同。翻译方向对译者的总体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从时间维度上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熟悉阶段和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从认知加工类型维度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目标文本加工活动有显着影响,即对目标文本阅读理解和目标文本产出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文本难度只对熟悉阶段和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作为首例科学、系统地探究中英语言对双向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本研究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来自英汉语言对的实证研究证据。同时,通过对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的全景式深度描述和区分阶段和认知加工类型的细致比较,深化了译入和译出认知过程的认识。作为国内利用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对翻译认知过程进行大规模系统实证研究的探路者,在数据搜集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层面进行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和尝试,为后续研究及其他语言对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借鉴和参考。

董文强[2](2017)在《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篆书在乾嘉时期快速复兴,并持续兴盛至清末。这是多因素下的结果,而学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清代特殊的艺术现象。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讨论清代篆书兴盛的表现和学术在其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深化清代篆书发展特征的认识,揭示学术影响篆书发展、风格变化和时尚品味的方式。文章首先总结清代篆书在创作群体、风格、理论、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表现。重点分析创作群体与风格的特点。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搜罗善篆书家1300余人,对比前代数据,夯实清代篆书复兴之论;分析清代变化趋势,修正道光后篆书衰败的认识。清代篆书风格多样,出现金石气小篆、金文、满文篆书,风格类型超越前朝;风格变换速度呈加快趋势,由中前期的60年一变缩短至45年一变。通过分析初步判断篆书创作群体及风格变化受学术的影响较明显。其次分析朴学、金石学在推动篆书发展和风格变化中的具体作用。我们发现朴学、金石学主要通过塑造篆书文化、引导书家思想、提供便利条件等方式扩大篆书创作、欣赏群体,推动篆书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篆书字法、审美、品味等方面变化篆书风格。这其中有学术研究的客观影响,也有学者的主观推动,而后者的重要更直接,更突出。朴学、金石学对篆书的影响各有侧重。朴学在群体扩大和艺术氛围中的影响更明显,作用更基础,而金石学在风格变化上的影响更直接。朴学推动篆书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学者推动。文化环境指经学治学风气、学者书写习惯、书法思想转变、学术圈互动等能动性因素。清初开始朴学渐起,乾嘉时成风。朴学遵从古文经学主张,研究以小学为门径,因此,乾嘉后识篆的士人群体扩展,篆书创作和欣赏的知识瓶颈被打破。而经学治学风气的作用大过小学研究。学者在日常使用篆书,引发世人关注,激起社会仿效。朴学研究者主动引导书法思想转变,将考据之法用于书法,倡导溯源篆书,建立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将学习篆书作为经学的份内之事,消除士人游于末艺的思想顾虑。学者雅好篆书,在学术圈产生互动,形成风气,进而推动篆书之好广泛传播。钱坫学习篆书及成名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典型例子。为更准确的判定朴学的作用,本文选取清代篆书发展总态势、乾嘉时江苏的发展趋势、道光以后湖南、贵州、广东三地的篆书发展趋势为例加以印证,分析得出朴学是推动篆书发展的主因。特别注意的是,嘉道之后篆书并未立即衰落,也在于朴学的延续与地区间的扩展。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复古书风、取法材料、书法思想、审美情趣、风格品味以及取法观念等方面。其中,书法思想和风格品味是论述重点。金石鉴赏派受考据思想影响,重视篆隶之变和书法源流,努力发现篆书笔意。这对书家观念影响较深,为篆书复兴提供深层次的支持。篆书品味的变化主要发生于嘉道之后,表现为隶意汉篆和金文兴起,二李风格式微。隶意汉篆主要变化秦篆原有技法与审美,有新意,但格调不高。大篆变化直接得益于金文文字研究,格调高古。在大篆兴起中,学者引领风尚,浙江、京师学术圈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反映出金石学家的篆书风格较为质厚古茂,与朴学学者有所不同。最后,取法观念不断的扩展,由石到金,由汉碑额到方折缪篆。值得注意的是金石学对于篆书取法材料的价值不仅在于发掘新材料,还在于传播。许多书家的学习材料来自于金石学成果和学者的传古重刻。朴学、金石学与艺术思想多有共通之处,也从侧面影响篆书发展。由来已久的篆书笔意与朴学的考据求实、金石学的复古思想合流,具备学术合理性,成为清代篆书复兴的重要思想支撑。陈介祺等学者主张通晓篆书是学碑的根本之法,赋予篆书新的艺术价值。常言碑学影响篆书,实则影响较为有限,仅局限于审美和个别书家,并且发生作用时多与金石学相配合。

胡化腾[3](2016)在《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进出港船舶数量和港口船舶密度以及航道上航标的不断增加,船舶的航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各内河航道管理部门与航运企业都迫切的需要随时了解船舶的航行状况及航标灯的实时工作状况,从而对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因此,作为智能航运、数字航道核心组成部分的电子航道图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港口船舶与航道航标监控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快捷、准确的制作出标准电子航道图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俨然已经成为当下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伊始,历经五年研发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投入运行。通过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能够为终端用户(社会大众与港航企业等)和涉航管理部门,提供丰富的、实用的导(助)航服务和管理功能。然而,由于长江电子航道图主要针对长江主干道水域,而并不涉及其支流,例如汉江、嘉陵江、雅砻江、沅江和乌江等。因此,长航局在制作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同时,鼓励并支持长江各支流相关涉航管理部门自主研发并制作符合长江规范的区域性电子航道图以用于其相应的航道管理系统中,进而使该支流航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汉江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达15.9万平方公里,并且多滩险峡谷、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航运条件。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汉江航运条件并打造专属汉江的智能航运、数字航道,2011年末,由湖北蓝宇航标有限公司发起并联合长江大学教授开始着手汉江智能数字航道管理系统的研发,并在汉江管理系统研发的同时,以汉江从汉川至蔡甸70公里航道为试点进行电子航道图的研究与制作,当时作者在项目中主要负责此项工作。至2013年6月,经过一年半多的潜心研究,最终提出一套制作电子航道图的方法与流程,并依据此方法制作完成了符合长江规范的汉川至蔡甸70公里电子航道图。但随着电子航道图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原有的制图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各种各样的缺点:如人工参与过多、使用软件太多并且过于繁琐、水深数据勾绘不准确等等。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个分析国内外电子航道图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之上,对原有航道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及全面的梳理并改进升级,总结得出一套全新的制作方法与流程。其流程包括:对非标准电子航道图中数据进行预处理,内容包括删除冗余图元物标、标准化图元物标以及图元物标分类等;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一步对象化,即为每个图元物标指定特征属性并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根据水深散点数据构造等深数据,内容包括散点格网化、三角剖分、等值线追踪和剪切等;根据处理得到的基础物标及水深数据生成标准电子航道图。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了国际电子海图标准(S-57)和国内《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CJ-57);研究了几种常见图形编辑软件的专用矢量地图格式,包括:dwg、dxf、shp,并实现了直接读写这些文件格式的组件;研究了Carnac. NET图形开发组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了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系统中除了具有多种图形读入/输出功能外,更具特色的是航道图的编辑功能,如:快速从其它图层提取空间对象、合并空间对象、优化空间对象、给空间对象指定特征数据等。该系统整体上分为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软件和电子航道图生成软件两个独立部分,其中,预处理软件主要完成静态物标的生成,而对于动态物标(即基于水深点数据的水深点、等深线、等深面)则通过航道图生成软件完成。这些物标以水深点数据为基础,采用三角网格化技术生成等深线,再对生成的等深线构成的多边形环进行填充形成一个个等深区,最后根据图幅边框对等深线和等深面进行剪切,生成航道图的动态物标。最后将这些静态物标和动态物标按CJ-57标准格式写到航道图文件(.000)中。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套电子航道图生成工具的框架,并按照该框架实现了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该系统完全取代了原有制作方法和流程中的手工劳动及不同编辑软件之间的来回切换的缺点,并对勾制等深线和构造等深面部分算法进行了全新的优化升级,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新的制图方法极大的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并缩短了制图周期,依据该方法生成的汉江电子航道图已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席田鹿[4](2016)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文中指出纵观历史,由于中国文化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建筑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环境不断发生更迭、变化和改造,导致我们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研究缺少实物和与之相应的环境的实证存在。而大量的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所具有的相当的写实性,完整的绘出了建筑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这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重要的文本资料,具有图像研究意义。论文目的是通过一种图像视觉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基于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研究古代建筑的形态及其和传统山水画相似的创作生成方式。用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视角,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山水画中建筑形态构成规律、方法及深层的文化意义。全文研究基本分为三个核心层面:第一层面的目标是在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文化美学思想背景下,探究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精神诉求,研究其平行交替生成与演进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成熟的审美哲学的产物。在其共同的文化属性下,解读古代建筑的审美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主体创作认知结构,通过画理、画论分析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在共同的文化内核下相似的创作方法。从图像视觉理论维度解析传统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共同的创作理念,进而研究古代建筑的创作方法。第三层面的研究是将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作为研究文本,进行文献式的梳理,从图像视觉角度研究建筑的形态,探索古代建筑模件化构成,及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生命模式,溯源中国人居环境文化,从建筑设计和营造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基于古代艺术认知理念研究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对应的设计逻辑顺序,研究在山水画文本下的和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存在的状态。以艺术学视角,对具有建筑形象的山水画进行收集和梳理,采用建筑艺术学、建筑历史学、建筑文化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运用图像学、模件理论、参数化等研究理论和工具,对古代建筑与传统山水画展开跨学科交叉式研究,通过对历代典型的具有建筑形象的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进行建筑类型和环境的分析,提出以图像视觉艺术认知途径,研究传统山水画美学概念下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山水画为认知媒介引发思维范式的转换,寻找新的创新性研究方式,进而提出对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思路,为未来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基础。

刘娉婷[5](2015)在《MOOC的学习评价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文中指出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了冲击。MOOC能否变革高等教育我们尚且未知,但其开放、共享的特征使得优质资源得以共享,MOOC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与此同时,MOOC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中关于MOOC的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如何在MOOC环境下评价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MOOC为支撑,对在MOOC环境下的学习评价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方式,以期能为《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模块的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本研究以量化评价理论、多元评价理论、过程性评价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当前师生对MOOC的认识现状,并收集了一系列对学习评价有用的建议;其次对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MOOC平台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了当前主流MOOC平台的关键功能和重要功能以及学习评价方式:第三,在问卷调查、平台比较、以及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并吸取《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多年运行的经验,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第四,对《现代教育技术》MOOC的学习评价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和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MOOC评价模块的功能开发中。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发展性评价理论、多元评价理论、过程性评价理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等。在概念界定部分,对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网络学习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等概念作了界定。第三章是主要调查师生对MOOC的认识现状。本章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了当前教师和学生对MOOC的认识现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疏理,总结了一系列对MOOC的学习评价有用的建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第四章是对国内外MOOC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MOOC平台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了当前主流MOOC平台的关键功能、特色功能,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第五章是《现代教育技术》MOOC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辅以文献分析法,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具体分析,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第六章是对《现代教育技术》MOOC的学习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针对对《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具体指标项,确定了评价者、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并对诊断性评价方式和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了设计。第七章是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的应用。根据已经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现代教育技术》MOOC中评价模块的相关功能进行开发。第八章是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作了说明,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杨兆富[6](2014)在《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文中研究指明野螟亚科是草螟科中较大的亚科,是一类重要的农林业经济害虫,迄今全世界已知190属1413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该亚科的分类研究比较混乱,特别是对形态特征间断不明显的类群鉴定极为困难,导致遗留了很多分类问题,也是推进该亚科系统分类研究,澄清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的一大障碍。DNA条形码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物种分子鉴定的一种新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已知种、发现隐存种,也可为搞清一些形态上难以解决的分类学难题、重建生物的进化关系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和可靠的分子证据。本文详细介绍了 DNA条形码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系统回顾了野螟亚科昆虫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首次构建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检测了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该类群的分子鉴定效率,并尝试结合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对野螟亚科部分类群进行了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对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1)测定了野螟亚科52属253种的922条DNA条形码序列,包括中国31属101种的367条DNA条形码序列,北美27属154种的555条DNA条形码序列。其中,665条为符合DNA条形码标准的序列,251条为mini-DNA条形码序列。111种成功测定了3条以上的DNA条形码序列,142种测定了 1~2条DNA条形码序列。除2属未测序获得DNA条形码序列外,其他取样的52属均成功测定了 DNA条形码序列。2)通过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DNA条形码间隙—Barcode gap分析,检测了在野螟亚科昆虫分子鉴定中COI基因DNA条形码物种界定的标准。结果表明,标准DNA条形码种内遗传距离为0~7.75%(平均值为0.39%),种间遗传距离为0~18.57%(平均值为9.12%),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在2.0%存在明显的Barcode gap,因此遗传距离2.0%可作为界定物种的标准。而mini-DNA条形码种内遗传距离为0~33.19%(平均值为1.16%),种间遗传距离为0~34.49%(平均值为11.36%),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出现较大的重叠区,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在2.0%不存在明显的Barcode gap。3)通过构建标准DNA条形码分类单元鉴定树,结果表明其对野螟亚科昆虫的物种识别具有较高的分辨率(86.39%),有165个形态种能够被正确归类和区分,表现出较好的形态鉴定和分子数据的一致性。比较而言,mini-DNA条形码序列构建的分类单元鉴定树显示出较低的分辨率(63.64%),仅有84个形态种能够被正确归类和区分,出现了较多的同种多系分支或不同种的分支重叠现象。2.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隐存种的研究。通过计算标准DNA条形码的遗传距离及序列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12种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大于2.0%,DNA条形码序列的多样性较高,说明其中可能包含隐存种。采用NJ、ME法构建单倍型系统树,结果表明其中Ananiacoronata,.hortulata,Perispasta caeculalis,Pyrausta fodinalis,P.perrubralis,P.subsequalis 6个复合种的不同地理支系均聚类形成比较明显的单系,并且各支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超过2.0%。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6个复合种的不同地理支系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差异,证实其中存在隐存种。因此,本文结合DNA条形码和形态学证据共提出4新种、3新地位。新种:Anania aduncata sp.nov.,Anania tennesseensis sp.nov..,Perispasta brevis sp.nov.,Pyrausta chiapaslis sp.nov.。新地位:Pyrausta septentrionicola stat.nov.,Pyrausta monticola stat.nov.,Pyrausta shastanalis stat.nov.。3.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研究。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采用MP、ML、BI法重建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分子系统树显示,3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MP、ML较BI法得到的系统树,能够更好地解析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解决大多数属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群45属虽然未聚类形成单系群,但支持将其中36属归入野螟亚科,与传统形态学分类观点一致。另外,本研究分析结果支持内群中Charitoprepes,Lamprophaia,Mabra,Mimetebule 等4属与外群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而Carminibotys,Euclasta,Heterocnephes,Pseudebulea,Triunicidia等5属在不同系统树的位置有所变动,因此它们的系统关系及归属未能得到解决。外群中Aetholix,Udea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与传统形态学认为该2属应为斑野螟亚科成员的观点有分歧。联合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采用MP、BI法重建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树显示,2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MP较BI法得到的系统树,能够更好地解析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解决大多数属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群22属未聚类形成单系群,但支持将其中19属归入野螟亚科,与传统形态学分类观点一致。另外,本研究分析结果支持内群中Mimetebulea与斑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近,相反与野螟亚科的聚类关系较远。而Carminibotys,Pseudebulea在不同系统树的位置有所变动,因此该2属的系统关系及归属仍需进一步研究。

雷立宏[7](2000)在《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论文提纲范文)

(1)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过程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
        2.1.1 键盘记录
        2.1.2 眼动追踪
        2.1.3 多元互证法
    2.2 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2.2.1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
        2.2.2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类型活动
    2.3 关键概念界定
        2.3.1 翻译方向
        2.3.2 注意资源分配及其操作定义
        2.3.3 考察注意资源分配的常用指标
    2.4 注意资源分配的实证研究
        2.4.1 按阶段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4.2 按认知加工活动类型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4.3 不同文本难度条件下的注意资源分配
        2.4.4 不同翻译方向的注意资源分配比较研究
    2.5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2.5.1 翻译进程图
        2.5.1.1 翻译过程数据
        2.5.1.2 翻译产品数据
        2.5.1.3 翻译过程数据与翻译产品数据的多维度匹配与整合
        2.5.1.4 翻译进程图的解读
        2.5.2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2.5.2.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2.1 预先规划
        2.5.2.2.2 回读
        2.5.2.2.3 在线修订
        2.5.2.3 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2.5.2.4 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综合考察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数据收集方法、
        3.2.1 眼动追踪
        3.2.2 键盘记录
        3.2.3 给提示回溯性口语报告
        3.2.4 翻译难度量表
    3.3 探索性实验研究
    3.4 研究设计
        3.4.1 被试
        3.4.2 实验文本
        3.4.2.1 选材基本原则
        3.4.2.2 英语源文本
        3.4.2.3 中文源文本
        3.4.2.4 正式实验文本
        3.4.3 实验任务
        3.4.3.1 实验室环境
        3.4.3.2 翻译任务书
        3.4.3.3 实验流程
        3.4.3.4 实验文本呈现
    3.5 数据准备和数据分析
        3.5.1 实验前期准备
        3.5.2 眼动数据去噪和筛选
        3.5.2.1 注视点筛选标准
        3.5.2.2 眼动数据筛选
        3.5.3 数据的整理、标注和深加工
        3.5.4 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翻译方向对总体和阶段性资源分配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
    4.2 翻译方向对总体注意资源的影响
        4.2.1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4.2.2 翻译任务时长的描述统计分析
        4.2.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2.2.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2.2.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2.3 翻译任务时长的推论统计分析
        4.2.4 来自翻译难度量表评分的交叉验证
        4.2.5 结果与讨论:总体注意资源分配
    4.3 翻译方向对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4.3.1 熟悉阶段
        4.3.1.1 熟悉阶段的描述统计分析
        4.3.1.1.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1.1.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1.1.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1.2 熟悉阶段的推论统计分析
        4.3.1.2.1 熟悉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1.2.2 熟悉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1.3 结果与讨论: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4.3.2 草拟阶段
        4.3.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2.2 按翻译方向和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2.3 推论统计分析
        4.3.2.3.1 草拟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2.3.2 草拟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2.4 结果和讨论:草拟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4.3.3 修订审读阶段
        4.3.3.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4.3.3.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4.3.3.3 推论统计分析
        4.3.3.3.1 修订审读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3.3.2 修订审读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4.3.3.3.3 结果和讨论:修订审读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4.4 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4.4.1 翻译任务时长和各阶段时长间的相关关系
        4.4.2 结果与讨论: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翻译方向对不同认知加工活动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5.1 阅读加工活动
        5.1.1 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1.1.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1.2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1.3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2 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5.1.2.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TrtS)
        5.1.2.2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S)
        5.1.2.3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FixS)
        5.1.2.4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S)
        5.1.2.5 结果与讨论: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的认知资源分配
        5.1.3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1.3.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3.2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5.1.3.3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
        5.1.4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5.1.4.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TrtT)
        5.1.4.2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T)
        5.1.4.3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nrmFixT)
        5.1.4.4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T)
        5.1.4.5 结果与讨论: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5.2 目标文本产出活动
第六章 通过翻译进程图考察译者的注意资源分配
    6.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6.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6.3 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总体及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7.2 不同认知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
    7.3 研究意义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英语源文本
    附录2: 英语源文本文本难度主观评分得分汇总
    附录3: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汇总
    附录4: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文本的文本难度专家评分结果
    附录5: 正式试验文本汇总
    附录6: 中文试验文本分词结果
    附录7: 实验流程介绍
    附录8: 知情同意书
    附录9: 被试背景问卷调查表
    附录10: 实验练习任务源文本
    附录11: 实验任务顺序表
    附录12: 翻译难度评分表
    附录13: NASA-TLX翻译难度量表结果
    附录14: 眼动数据质量筛选——加权凝视比截图

(2)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整体研究
        (二) 分段研究与个案研究
        (三) 篆书与学术的专门论述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创作群体的概况
        一 创作群体的数量庞大
        二 创作群体的阶层多样
        三 持续性较强
    第二节 篆书艺术形式的丰富
        一 篆书楹联、扇面
        二 篆书碑刻、摩崖
    第三节 清代篆书风格的发展历程
        一 明末篆书风格的延续
        二 康乾篆书风格的调整
        三 嘉道后书家多样化发展
        四 篆书风格变化特点
    第四节 以碑额、志盖篆书看清代篆书发展
        一 篆书发展的渐进性
        二 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 书法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节 篆书理论的丰富
        一 篆书理论是篆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理论概况
    第六节 篆书发展与朴学、金石学密切相关
    小结
第二章 朴学对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朴学为篆书发展创造文化环境
        一 小学与经学结合,篆书知识群扩大
        二 学者日常书写使用篆书,引发社会关注
    第二节 学术圈成为篆书创作的重要力量
        一 篆书创作成为学者日常余好
        二 学者交往中的篆书艺术
        三 朴学发展影响学者书法思想
        四 学术圈风气推动篆书兴起
    第三节 朴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风格严谨、蕴藉
        二 强调学养,讲求字法
    第四节 朴学兴衰变迁与清代篆书的总趋势相吻合
        一 朴学兴盛是乾嘉篆书快速复兴的主因
        二 对比前朝:古文经学的兴起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三 朴学推动地区篆书发展—以地区为视角
        四 朴学推动篆书发展—以家族为视角
    小结
第三章 金石学对清代篆书的影响
    第一节 金石学为篆书复兴创造条件
        一 金石清玩推动复古书风
        二 金石学研究书法,提升书法意识中的篆书地位
        三 金石学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二节 金石学对篆书风格的影响
        一 促进审美转变
        二 推动隶意汉篆成为主流
        三 推动篆书品味的转变:大篆创作的兴起
        四 推动取法观念演进
    小结
第四章 再论金石学在传播篆书取法材料中的作用
    第一节 篆书取法材料的不足
        一 流传遗迹少
        二 材料地理分布的不平衡
    第二节 金石材料传播与篆书发展
        一 金石学对金石材料传播的价值
        二 篆书材料的传播活动
        三 重刻活动中寄托传播篆书之意—以广东为例
    小结
第五章 艺术与学术合力推动篆书价值的再发现
    第一节 篆书笔意观念引导书坛学习篆书
        一 考据思想与溯源篆书观念耦合
        二 篆书笔法的再发现
        三 篆书笔意成为书法评论的重要标准
        四 篆书笔意观念激发书家学习篆书活动
    第二节 碑学理论对篆书的影响
        一 碑学理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二 篆书笔意是碑学成立的重要条件
        三 学者在篆书话语下完善碑学
        四 碑学理论中的篆书思想
        五 碑学理论影响下的篆书实践
    小结
结语
    一 清代篆书发展概况
    二 学术影响篆书发展的方式
        (一) 朴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二) 金石学对篆书发展的影响
        (三) 学术与艺术的合流推动篆书发展
        (四) 学术与篆书的发展趋势吻合
        (五) 比较发现朴学是篆书发展的主因
        (六) 学者是学术影响篆书的引导者
    三 反思金石学影响下的篆书技法变化
附录 清代善篆书家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航道图概述
        1.1.1 电子海图的发展
        1.1.2 电子航道图的发展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软件开发技术
    2.1 CARNAC.NET图形类库
    2.2 SQLITE数据库
    2.3 MVC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航道图数据传输标准
    3.1 电子航道图理论数据模型
        3.1.1 特征物标
        3.1.2 空间物标
    3.2 电子航道图数据结构
        3.2.1 模型到结构的转换
        3.2.2 记录
    3.3 电子航道图物标类目
        3.3.1 物标类描述
        3.3.2 物标属性描述
    3.4 电子航道图符号表示库
        3.4.1 符号表示库的矢量符号说明
        3.4.2 符号表示库数据格式描述
        3.4.3 符号化指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分析
    4.1 项目描述
    4.2 功能需求
        4.2.1 文件读写功能分析
        4.2.2 图元编辑功能分析
        4.2.3 图层编辑功能分析
        4.2.4 画布处理功能分析
        4.2.5 等深数据生成功能分析
        4.2.6 航道图生成功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实现
    5.1 文件读写模块实现
        5.1.1 读写流程
        5.1.2 文件解析
        5.1.3 文件保存
    5.2 图元编辑模块实现
        5.2.1 图元拾取
        5.2.2 节点编辑
        5.2.3 多线连接
        5.2.4 属性编辑
    5.3 图层编辑模块实现
    5.4 画布处理模块实现
        5.4.1 画布缩放
        5.4.2 画布移动
    5.5 等深数据生成模块实现
    5.6 航道图生成模块实现
        5.6.1 坐标转换
        5.6.2 生成航道图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研究文本范围概念和界定
        1.3.2 山水画和界画的价值
    1.4 本研究的相关概况
        1.4.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工具
    1.6 本章小结
2. 传统山水画艺术视野下的建筑形态建构与演进研究
    2.1 哲学意蕴与建筑绘画精神的多元契合
        2.1.1 艺术精神的生命韵致
        2.1.2 务实经验的还原主义
        2.1.3 “形象秩序”与“符号化”组织法则
    2.2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普遍性演化
        2.2.1 中国文化的集大成风范
        2.2.2 规矩与礼制形态的规则化
        2.2.3 建筑形态的空间营造
    2.3 唐代的中原大一统与宋代的模块系统化之交替性演进
        2.3.1 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宏伟与隽秀
        2.3.2 形制体量和力道的迥异表现
        2.3.3 审美与技术影响下的细部差异
    2.4 明代的承前启后与清代的改革创新之特殊性演化
        2.4.1 古建等级与分区布局的形成
        2.4.2 构建模式与风格的因果效应
        2.4.3 建筑细部对世俗观念的顺应
    2.5 本章小结
    附图
3.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环境的意境文化构成
    3.1 山水画与古代建筑文化同属性研究
        3.1.1 比德:同类相动的物之以类动者
        3.1.2 贵和尚中
        3.1.3 儒家精神的人文属性
        3.1.4 器与道相融的精神表达
    3.2 传统山水画与建筑环境文化研究
        3.2.1 道法自然:矛盾中的共生思想
        3.2.2 物化与达生
    3.3 建筑园林意境的升华
        3.3.1 园林禅境的创造
        3.3.2 观空:空空的独特审美趣味与缘起论
        3.3.3 本质论:建筑环境审美中的“真如”之境
        3.3.4 圆融观与园境
    3.4 品·境的文化认同
        3.4.1 品格:人品与画品的表现
        3.4.2 品境:对绘画、建筑环境和意境的追求
        3.4.3 品逸:创作主体的生活态度
    3.5 主体意向性的媒介表达
        3.5.1 迁思妙得:主体意趣和情感追求
        3.5.2 文人画与文人风骨
    3.6 本章小结
    附图
4. 山水画创作方法与建筑形态构成方法比对研究
    4.1 艺术学视角下的建筑学的创作技法
        4.1.1 建筑学的科学基础与环境的必然联系
        4.1.2 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关系
        4.1.3 传统画理与古典园论
    4.2 置陈布势与观物取象
        4.2.1 天地为栋宇深山藏古寺
        4.2.2 连续组合的叙述方式
        4.2.3 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
        4.2.4 移步换景重叠营造的透视空间
    4.3 经营位置构图秩序
        4.3.1 儒家等级观念构图
        4.3.2 人伦社会关系构图
        4.3.3 宇宙秩序构图
        4.3.4 步移景异的构图视点
        4.3.5 轴线与环形的向心和同构秩序
        4.3.6 意在笔先的全局式营构方式
    4.4 随类赋彩与主观印证的建筑色彩观
        4.4.1 礼制严苛的皇家色彩
        4.4.2 计白当黑的五色墨韵
        4.4.3 主观印证下的山水画色彩
        4.4.4 潜移默化的设色变迁
    4.5 文人哲匠与匠师同构
        4.5.1 文人造园
        4.5.2 匠师同构
        4.5.3 画筑同源
    4.6 本章小结
    附图
5 文本之下的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交互影响的文本脉络
        5.1.1 文本形象
        5.1.2 图像文本: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界画
        5.1.3 图像文本中的空间属性
        5.1.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传统山水画艺术存在本质联系
    5.2 图像历史的建筑发展隐迹
        5.2.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的交互发展
        5.2.2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筑的融合
    5.3 中国山水画文本图像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3.1 单独的线条建筑词汇
        5.3.2 建筑的基本单位形式
        5.3.3 独体的建筑
        5.3.4 连贯的文本章法
    5.4 群体组合深层的理想状态研究
        5.4.1 建筑形态构成的语序“群”
        5.4.2 中国传统建筑理想文本模式研究
        5.4.3 中国画式的全景式动态游观
    5.5 本章小结
    附图
6. 模件下的山水画中建筑形态研
    6.1 模件化理论
        6.1.1 以模件化体系秩序建构的必要性
        6.1.2 内部单元间的隐含关联系统的构建模件体系
        6.1.3 模件体系在建筑中的应用
        6.1.4 模式化特点对模件体系的影响
    6.2 山水画程式化
        6.2.1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和结构程式
        6.2.2 形态造型的程式化研究
    6.3 建筑形态模件化研究
        6.3.1 模件思想的内涵
        6.3.2 模件的生成
        6.3.3 模件性质研究
        6.3.4 建筑模件化
    6.4 本章小结
    附图
7. 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后续的研究计划
        7.3.2 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MOOC的学习评价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MOOC的兴起
        1.1.2 MOO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1.1.3 MOOC在中国的发展
        1.1.4 MOOC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5 MOOC评价研究的缺乏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5.1 MOOC环境下的学习评价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5.2 当前教师和学生对MOOC功能的了解情况和需求分析
        1.5.3 国内外代表性MOOC平台的比较
        1.5.4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5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
        1.5.6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模糊评价
        2.1.2 多元评价
        2.1.3 过程性评价
        2.1.4 定量评价与质性评价
        2.1.5 发展性评价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学习
        2.2.2 评价
        2.2.3 学习评价
        2.2.4 网络学习评价
        2.2.5 评价指标体系
第3章 师生对MOOC认识现状的调查
    3.1 师生对MOOC认识现状
        3.1.1 教师对MOOC的认识情况(对教师问卷的分析)
        3.1.2 学生对MOOC的认识情况(对学生问卷的分析)
        3.1.3 师生对MOOC的认识现状
    3.2 MOOC环境下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的提取
        3.2.1 师生对MOOC的认识现状
        3.2.2 MOOC环境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应遵循的原则
        3.2.3 MOOC环境下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建议
第4章 国内外MOOC的比较
    4.1 平台的选取
    4.2 九大平台的分析
        4.2.1 学堂在线
        4.2.2 中国大学MOOC
        4.2.3 ewant
        4.2.4 Cousera
        4.2.5 edX
        4.2.6 Udacity
        4.2.7 Futurelearn
        4.2.8 Open2Study
        4.2.9 iversity
    4.3 九大平台的比较
        4.3.1 九大MOOC平台功能的比较
        4.3.2 九大平台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的比较
第5章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提炼分析阶段
        5.2.2 补充完善阶段
        5.2.3 指标说明阶段
        5.2.4 修改阶段
    5.3 权重的确定
        5.3.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3.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3.3 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成
第6章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
    6.1 评价者与反馈结果的确定
        6.1.1 评价者的确定
        6.1.2 评价结果反馈形式的确定
    6.2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方式的设计
        6.2.1 诊断性评价方式的设计
        6.2.2 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设计
第7章 《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
    8.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对MOOC的认识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现代教育技术》MOOC学习评价研究权重系数调查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概况
    1.1 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概况
        1.1.1 DNA条形码技术的提出
        1.1.2 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
        1.1.3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1.1.4 DNA条形码技术的争论
    1.2 野螟亚科研究概况
        1.2.1 野螟亚科分类地位及鉴别特征
        1.2.2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
        1.2.3 野螟亚科分类研究进展
第二章 形态和分子特征
    2.1 形态特征
        2.1.1 头部
        2.1.2 胸部
        2.1.3 腹部
    2.2 分子特征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来源
    3.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2.1 试剂
        3.2.2 常用仪器及设备
    3.3 研究方法
        3.3.1 成虫标本的采集、制作
        3.3.2 比较形态学研究
        3.3.3 DNA条形码数据库建立
        3.3.4 DNA条形码数据分析
        3.3.5 COI基因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揭示野螟亚科的隐存种分析
        3.3.6 系统发育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基于DNA条形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
        4.1.1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建立
        4.1.2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特征分析
        4.1.3 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DNA条形码序列的遗传距离及Barcode gap分析
        4.1.4 DNA条形码对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昆虫的分子鉴定结果分析
    4.2 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隐存种的研究
        4.2.1 棘趾野螟属Anania Hubner, 1823
        4.2.2 方斑野螟属Perispasta Zeller,1875
        4.2.3 野螟属Pyrausta Schrank,1802
    4.3 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4.3.1 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4.3.2 联合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中国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DNA条形码在分子鉴定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界定物种的标准
        5.1.1 DNA条形码数据库对分子鉴定的影响
        5.1.2 DNA条形码序列长度、序列片段对分子鉴定的影响
        5.1.3 DNA条形码在分子鉴定中界定物种的标准
    5.2 DNA条形码在隐存种及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的探讨
        5.2.1 DNA条形码在隐存种研究中的探讨
        5.2.2 DNA条形码在谱系地理学研究中的探讨
    5.3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5.3.1 野螟亚科的单系性问题
        5.3.2 野螟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野螟亚科名录
图版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D]. 冯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2]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D]. 董文强. 山东大学, 2017(08)
  • [3]电子航道图数据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化腾. 长江大学, 2016(02)
  • [4]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 席田鹿.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5]MOOC的学习评价研究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D]. 刘娉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特征的中国和北美野螟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鳞翅目:草螟科)[D]. 杨兆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1)
  • [7]绘图笔巧安排(Pen Assignments)[J]. 雷立宏.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0(01)

标签:;  ;  ;  ;  ;  

笔作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