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从《饮酒》二十首诗的后期思考

陶渊明从《饮酒》二十首诗的后期思考

一、从《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后期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谭升元[1](2020)在《朱熹酒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宋以降,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足以同孔孟比肩。历来学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学,对其他方面尤其是诗文的研究起步较晚,论之较少。朱熹在南宋便以诗名世,众体皆备,且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翻阅朱熹诗作,发现其诗作中常常有引酒入诗的现象,且占其全部诗作的十之一要多。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与追求个性与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提倡并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而言,似有反常,也具深意。有鉴于此,本文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为底本,以《全宋诗》、《朱熹诗词编年笺注》为参考,辑录出朱熹与酒相关的诗作,并从这一角度切入,深入朱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探知朱熹酒诗背后的丰富意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创作情况与朱熹酒龄酒量进行论述。所谓朱熹酒诗创作情况包括酒诗总的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的篇目情况。朱熹酒诗创作贯穿于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酒诗中反复提及饮酒这一行为,可知朱熹好酒甚至嗜酒。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能推知其酒龄、酒量之大概。而各个阶段酒诗的创作多寡不一,这又与朱熹的人生经历相关。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事、对酒的功能认识的论述,包括朱熹酒诗中的提及的酒事、酒名、酒器,以及朱熹对“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酒为文人创作灵感的媒介、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与饮酒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的酒的功能的认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论述,包括礼乐和文人饮酒的传统、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历次党争之祸以及朱熹的平生山水心的影响。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审美创作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诗论材料、朱熹的诗论主张及其酒诗本身,发现朱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时亦存豪放雄健之作;诗歌结构严谨,用事尚古;意境有余而理趣不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中的儒者情怀进行论述,包括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研究中发现,朱熹酒诗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蕴蓄的思想内涵这与其一贯给人正襟危坐、严肃古板的道学家形象大相径庭。朱熹的酒诗中纯粹的言理说教之作并不多,因此更能体现朱熹作为诗人而非理学家的一面,较能客观地体现朱熹的诗歌成就。朱熹作诗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风格,但其中不乏豪放雄健之作,并言诗不宜多作却又作了一千三百余首,酒或是主要诱因之一。同时,酒在朱熹的诗作中有着多重的深层义涵。故而本文以酒这一视角切入,为朱熹的诗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陈前进[2](2020)在《《尊前集》笺注汇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共分四章,在正文前有前言和凡例,正文後添加有附录。前言主要介绍了《尊前集》的版本源流问题和在注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又对顾梧芳的生平和顾本《尊前集》的流传和存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其中为顾本《尊前集》缕出了一条淸晰的存藏脉络。同时,前言还对本注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凡例主要对注释的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具体说明。《尊前集》是一部唐五代词总集,本文主要对《尊前集》所收的289首词作进行了笺注,笺注主要采用了详注的方式。本注所用的底本原不分卷,但在注释时,本文将其分成了三章。其中文章第二章包含了《尊前集》前面部分的110首作品,第三章主要包含了中间部分的122首作品,第四章主要包含了後面部分的57首作品。《尊前集》共出现36位词人,本文为每一位词人都撰有小传。每一首词都设有词牌解题、注释和汇评三个部分。解题主要以《钦定词谱》为主;注释主要采用详注的方式,着意于搜寻相关作品的本事和典故。对於其中出现的一些曾经在解释上有争议的字词,本文在注释时都详加求证,广泛参考,择优而取。在文章最後,本文选取了有五篇与《尊前集》相关的重要跋文作为附录,以资参考。

万萌萌[3](2020)在《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彭孙贻生于明末,出身于海盐望族。明清易代之际,众多族亲死难,父亲彭期生抗清殉国,彭孙贻入清后遂绝意仕进,杜门着书,以遗民终老。彭孙贻而立之年经历家国之难,其人生以明清易代分为前后两期,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让他将满腔悒郁托诸诗歌,一生为诗七千余首,篇什宏富,堪称高产。其诗歌在记录、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和描绘清初遗民内心情感世界方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本文在充分梳理和解读文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彭孙贻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较全面地归纳和探析诗歌的题材意蕴、创作特色和大致的诗学趣尚。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简要梳理学界对于彭孙贻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现状,揭示选题原因以及研究意义。正文五章,第一章梳理彭孙贻的家世和生平,介绍海盐彭氏由武入文的家族历程和族中隐逸文化以及其父彭期生抗清殉国和族亲死难的情况,指出这诸多因素对彭孙贻诗歌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其次探讨彭孙贻的生平经历与其诗学活动和创作心态的关系。第二章考述彭孙贻的交游情况,与之往来密切者有彭氏族亲、隐逸、官员、方外四个群体,他们对彭孙贻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归纳分析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其中感事诗反映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记录遗民故国情思,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记录旅况的述怀诗抒发怀古之情、山水之好和乡愁之思;理趣诗玄想多感,主要抒写人生感悟,清谈佛理禅趣,吟玩闲情哲思;咏物题画诗既有状物之作,也有托物言志之作,颇具创作个性;应酬诗主要为题、赠、贺、悼之作,情感真挚。此外对彭孙贻诗歌中的爱情、游仙、边塞、任侠等题材内容进行较深入分析,挖掘其意蕴。第四章概括彭孙贻诗歌在体式结构、审美风格、艺术手法以及语词技巧四方面的艺术特征。指出其诗在体式上众体兼备且以律诗为主;审美风格以“沉壮郁勃”为主兼有轻松诙谐之趣;擅长细节描写、巧设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词技巧方面,语言雅俗共赏,炼字独具匠心。第五章总结阐述彭孙贻的诗学趣尚,观照彭孙贻编选的《明诗钞》考察其以宗尚七子为主兼取宋诗之长的诗学趣尚。结语评价彭孙贻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汇纂彭孙贻年谱简编。

孙玉霞[4](2020)在《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文中提出陶渊明的诗文及其生活态度一直受人们的崇尚和追求。人们欣赏他任真自然的处事方式,崇尚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模拟他亲自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吟咏他自然平淡的田园诗歌,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本文则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阐发基点,论述其具有“新自然”特征的人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思想,通过陶渊明人生的生活实践与诗文的艺术实践,探析其美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与艺术表现,并着重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其美学思想作论述。第一章阐释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从中分析出其“新自然”的人生观念。该章首先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的特殊时代背景中,阐释其时代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理论基点,结合陶渊明对自身家族传统和儒道玄思想文化的汲取,论述其独具特色的“新自然”人生观念的形成。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背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内涵。该章在第一章“新自然”的人生观理论基础上,从陶渊明诗文中所提到的三处“自然”入手,从中分析阐释其“自然”所蕴含的“真”、“自由”与“顺然运化”的独特美学思想内涵,以此论述其“自然”美学思想之“新”。其中对三者的内在意蕴作了细致的辨别,即以“本真”与“率真”、“贵身”与“超脱”和“顺其自然”来辨析三者内蕴的独特性,并且分别以“求而不贪”的仕隐观、“旷达淡泊”的名利观和“委运任化”的生命观为表现,对三者的内蕴作具体实践的阐释。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独特的“自然”美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文的艺术表现上探析其美学思想的独特外化表现。该章承接其“真”、“自由”、“顺然运化”的美学思想内涵,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和“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三部分阐释了其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对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的美学表现来说,主要从“示己志”的创作目的、“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和“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对其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和“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来论述其“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最后通过对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从创设到表现的探析,阐释其诗文对其美学思想的具象表达与运用,该部分则主要从审美意象的过程创构之“真”、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以及“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来论述其“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特征。第四章则是针对陶渊明美学思想内涵和其艺术表现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该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后世历朝历代的评价来解读其历史演变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阐释陶渊明美学思想历久弥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以批评的视角正视其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以便对其美学思想做客观辩证的分析。

石康宁[5](2020)在《传承与创新:阮籍《咏怀》组诗研究》文中指出五言《咏怀》组诗以辑诗形式,全面地、动态地记录了阮籍由壮怀激烈走向恬淡安贫的心灵旅途,展现了诗人“以一人之事,形四方之风”的悲悯情怀,开创了从一己浮沉中审视社会、历史、人生的现实规律,体悟普世性情感经验的“咏怀诗”传统。《咏怀》组诗的辑合形式不适宜表现具体的抒情命题,但为多层面、多角度地塑造诗人的人格形象提供条件,展现了辑诗类组诗独特的表现力。阮籍《咏怀》组诗之题材、结构艺术、兴象艺术继承了先秦、两汉、曹魏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诗人运用问句和对仗两类句型、“兴—比—赋”“情节—感悟”“正反对比”“并列相生”“直抒胸臆”“正—反—合”六类意脉流转模式、“情兴所至,以情为诗”和“情兴未至,以意为诗”的篇体结构,以及登高览远和远游的兴象,一方面,打乱五言诗叙述语脉的流畅性,使诗歌意旨更显隐晦,造就《咏怀》组诗各篇“意接而语不接”的风格;另一方面,诗人塑造与诗歌情感流转模式相通的结构、创设与诗歌情感内涵共鸣的意象、情境,以感兴的方式将诗歌旨意传递给读者,铸就了“反复凌乱,兴寄无端”“百代之下,难以情测”的艺术效果。阮籍《咏怀》组诗的内容结构与设象方式体现出玄学时代的深刻影响。诗人将“寻象以观意”的玄学方法论引入诗歌创作,所设兴象不依附于意旨而存在,具有更丰富的想象余地,为后世谢灵运、陶渊明笔下山水诗、田园诗的繁荣埋下伏笔。但《咏怀》并不是玄言诗,阮籍在玄学理论中寄托了超越人间是非的愿望,而《咏怀》不仅虚构了逍遥自由的理想境界,亦展现了诗人迷茫痛苦、沮丧失望的现实状态。

梅文文[6](2020)在《论苏轼的诗酒人生与醒醉心态》文中指出苏轼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诗酒人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酒诗、酒词和酒文,而且在作品中呈现了与前代诗酒传统不同的饮酒心态。本文选择苏轼的文学创作与酒之密切关系为切入点,从苏轼诗酒人生的静态分析、苏轼诗酒人生的动态呈现和苏轼醒醉心态对诗酒传统的超越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苏轼诗酒人生的静态分析。首先,根据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以及邹同庆、王宗堂所着的《苏轼词编年校注》,统计各集中“酒”字出现的次数,将其作为附录列为文章之后,以进行文献上的支撑。其次,依托文本和史料,从酒的称谓、盛酒容器和酿酒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苏轼文学作品中的酒事象:酒的称谓又细分为以原料或添加的配料作称谓、以产地作称谓、以色味形作称谓、以酿造或饮用时间作称谓、以隐喻义作称谓五种;盛酒容器的种类十分繁多,故划分了15类进行详细分析;酿酒方法这一部分,不仅梳理了散落在苏轼作品中的各酿酒方法,还对《东坡酒经》这一总结性的着作进行了分析。以上是一个静态的梳理,涉及到的酒事象都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是苏轼诗酒人生的动态呈现。主要结合宋朝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坛现象,尤其是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各时期作品,详尽分析其在初入仕途及自请外放时期、黄州及流寓江淮时期、元佑及流放岭南时期三个人生阶段的酒文学创作,并探究各人生阶段的诗酒表象背后隐含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的不同,这是一个动态的梳理。第三部分是苏轼的醒醉心态对诗酒传统的超越。首先,对宋前文人的诗酒传统进行梳理,总结出历代有代表性的饮者在传统的诗酒创作中的思想心态:建安饮者试图以酒为突破口找寻生命意义,但始终突围未遂;魏晋饮者将酒视为工具,以此来掩饰内心的焦虑;唐代饮者狂饮滥醉,以酒来麻醉自己。随后,重点阐述苏轼的醒醉心态较前人的独特之处,在对醒醉心态的内涵进行定义之后,具体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即其不因避世而狂饮、也不因掩饰焦虑而烂醉狂欢,更不以酒量大小论输赢,随性自由,只求品得“半酣”之味,并进一步总结其对酒文学创作产生的新的意义。

吕姝焱[7](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王倩[8](2019)在《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文中认为陶渊明经历代文人的阐释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该符号意义的定型与扩充,元初南方士人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元初南方士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异族统治的耻辱、华夏文明的危机、社会地位的沦丧、生存处境的窘迫,于耻事二姓、严辨夷夏的儒家精神与忠义守节的遗民情怀的影响下交游互动,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大群体,而陶渊明也成为这一群体不约而同推崇与效法的对象。他们以前人、时人对《陶渊明集》的整理、抄写、校订、刊刻本,与陶诗选集、苏轼《和陶诗》以及前贤评陶文献为媒介,认识、理解陶渊明,从而对其人其诗进行评价与接受,这主要表现在:对《陶渊明集》的注释、文学创作上的接受(如拟陶诗、和陶诗、题陶画诗、同题集咏以及创作上的“偷语”“偷意”“偷势”)、理性的解读、人格与诗论上的借鉴。而和陶诗作为陶渊明接受的特殊方式,亦受元初南方士人追捧,以至于和陶文人层出不穷。元初南方学陶文人数量众多,和陶、学陶形式多样,全面深刻,掀起了陶渊明接受史的又一高潮,慕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元初南方普泛化的精神取向。元初南方士人从小受理学熏染,普遍重视主观修养的提升,因而强调学陶应先从其人品入手。文人们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与地域性、时代性精神,且陶渊明人格内涵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存在着,以至于对陶渊明人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很多共性之处,这主要集中在“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任真自得的闲适心境”“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上。这样一来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便成为了元初南方士人的一种风气,因此陶渊明真正参与士人时代精神建构。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经历遭际、文化思想等存在差异,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的解读与接受也有出入,因此个性特征不容忽视。如方回将渊明躬耕归隐、固穷守节品质同躲避朝廷内乱的意图相连,对前贤关于陶渊明忠义精神、桃源理想的讨论进行更正,此外在评价“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时提出“自形役自身”“心即境”的创见,并由此反思自身失节行径与宽慰沉重内心。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人品的目的在于欲借渊明品质正社会风气并构建时代精神标准与典范人格,欲借渊明忠义精神强化对故国社稷的忠诚、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对华夏文明与儒家文化的扞卫。可是,他们于动乱时局、思想渊源、社会风气、人生观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与陶渊明人格相左的现实人格,即“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谋身求名的重利思想”“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这制约他们真正获得渊明思想精髓。因此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程度并不高。元初南方士人因仰慕陶渊明人格,进而好其诗歌,自然接受其审美思想。因所面临的诗坛现状与文学使命趋同,加之往来酬唱互动,元初南方士人的美学趣味相契合,从而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存在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风韵之美”两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从诗学思想与和陶诗等诗歌创作中加以吸收。他们对陶渊明诗品的普遍推崇,使得“平淡有味”诗品成为元初南方的审美风尚,这意味着陶渊明真正参与了南方士人诗学的建构。此外,个性解读亦不容忽视,如刘将孙从诗歌发展史与晋人风度的角度解读渊明自然诗品、将渊明冲寂诗风归结为“养气”、借《停云》诗阐发陶诗好比兴寄托而言近旨远的美学特征,并由此提出“天趣说”“清气说”。这对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价值。元初南方士人接受陶渊明诗品的直接意图在于个人诗歌审美理想与创作的更正与完善,但根本目的在于看清元初诗坛弊病后欲为其寻找突破口,即:起五言古诗之衰,纠律诗现时之弊。这使得陶渊明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进一步证实与巩固了陶诗在诗歌史上的典范地位。然而,由于未学得陶渊明精神胸腑以及元初诗坛弊病的复杂性,元初南方士人非仅守陶诗一家而是转益多师,从而形成与陶渊明诗品相左的诗学思想,如诗史精神、崇尚雅正、讲求诗法,这必然对阻碍对陶诗的接受。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踵武前贤,承旧出新,继往开来,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总结性,即继承元前接受成果,从而贯通陶渊明接受史。其次,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具有突破性,从受众而言,慕陶、学陶已成为一种文学风气;从接受方式而言,除致力于和陶诗与田园诗的创作外,还开创了具有时代性的习陶方式,如同题集咏与题陶画诗;从接受内容而言,对于前代士人轻视或忽略的陶渊明人品与诗品亦作有充分阐释与效法,从而真正实现陶渊明接受的全面性;同时元初南方士人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接受真正落实到心灵、行为与诗论、创作上,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从而从实践上真正发挥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真正证实与巩固了陶渊明的典型地位。此外,元初南方士人熔铸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人格对陶渊明进行重构,将其忠义气节延伸至对民族气节与华夏文明、儒家文化的坚守,从而进一步将陶诗的地位与价值推向更高境界。最后,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具有影响性,对于元中后期、明清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切入点、接受重点、观点形成、接受意图与人格精神与诗学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洪文莺[9](2019)在《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文中指出两晋之交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北向南的大移民,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产生新变的重要时期。以往对两晋文学的研究多偏重时间维度而忽视空间视角,因此,本文通过细致梳理两晋文人的流动轨迹、考察文学中心的聚散与迁移,来勾画、还原两晋156年间文学版图的变迁,探析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及文学史意义。本文利用《晋书》《全晋诗》《全晋文》《世说新语》《中古文学系年》《中国数字方志库》等文献或数据库,先对两晋265位可考文人的籍贯、生卒、南北地域归属、移民代际属性、姻亲交游关系、主要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考录与制表;再以文人迁移轨迹、五大文学中心的聚散与互动为研究主线,以东晋外部视角的“南北差异与融合”、东晋内部辖域的“东西交游与互动”为逻辑暗线来考察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最后聚焦于这两大方向上双重文学轴线的交融及影响。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对两晋文人静态分布、动态迁移轨迹、文学创作等信息的细致梳理、统计;确立了两晋陆续产生的洛阳、建康、会稽、江陵、寻阳五大文学中心;考察了两晋文人流动促成的南北文学轴线、东西文学轴线,重点探析了前人关注较少的江陵文学中心及东晋东—西“文学走廊”的形成与影响;分析了两晋文学版图的内在结构、演变逻辑及其文学史意义,尤其关注于由会稽之“山水文学”、寻阳之“田园文学”产生的两大原型空间。西晋文学中心洛阳吸纳了中原本土和吴蜀灭亡后的北上文人。南人的遗民身份在洛颇受轻视,当时重要文学团体“二十四友”的人员构成中,也以北人为主。洛阳文学以“忧生”为主题,文风华丽、讲究形式,但对人生短暂、痛苦、出路的反思也显得空前频繁与深刻。从文人情感哲思的深度、艺术风格上的绮靡来看,它为南渡后建康文学的发展做了重要铺垫。东晋前期,建康文学中心的形成促进了南北文人的融合、建立了“南—北”方向的文学轴线。但当时南北文人的差异并不如预想的鲜明。因为南方本土的八大世族中,除顾家为越族后代,其余世族的祖先多在战乱的东汉末就开始南亡江左,他们的家学传承本身就是北方的中原文化。加之他们此前即有北上洛阳出仕的经历,“南人北化”的融合、趋同现象早已有之。但“北人南化”现象此时则很凸显,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对江南本土文化的吸收,都随着移民代际数量的增衍而变化。建康文学以“中兴”为主题,多有歌颂东晋政权中兴的赋作。东晋中期,先后形成了会稽、江陵两个重要的文学中心——但后者长期受到学界的忽视。会稽文学中心在两晋历时最长,而江陵文学中心也与其并存了20年之久。它们分属东晋的东、西部而差异明显:东部文人多为高门世族,仕途起点很高,西部文人多位寒门庶族,仕途前景无望;东部属故吴越地域文化、司马朝廷的皇室势力范围,西部属故荆楚地域文化、荆州刺史的权臣私辖范围;西部以“嗟时与应制文学”作品为主——有方志地记、宴集诗赋、山水游记、私家史传等多元题材的作品,而东部以“玄言与山水文学”作品为主——前期盛行玄言诗、后期受西部文学影响加速了向山水诗的转变。东、西部文人双向的流动主要通过走访、征辟、出使等方式实现,在江陵与东部建康、会稽之间形成了“东—西文学走廊”。尤其典型的是东部兰亭诗人与西部桓温幕府文人之间的频繁互动:西部文人的东迁与东部文人的西游,共同促山水文学的勃兴,他们是西部“地志—山水”的诗化倾向的东传媒介。而东部山水文学推崇“以形写神”、“应目会心”、“山水以形媚道”等论,兼容、内化了南渡而来的玄风,拥有“玄言—山水”的玄化倾向——于是在模山范水之中多了玄远的雅致与隽永的意蕴。山水描摹从用于比兴到用于寄情,从追求绘形的写实、再现到追求写真之外的神韵,催生了中国山水文学独特的审美意境。东晋后期,文学中心转向了特殊的江州寻阳:它处于东、西部文人双向流动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文学走廊”的中部,也是东、西部文学辐射力交汇的中心点。以慧远为首的白莲社、以陶渊明为首的寻阳三隐、以四世隐居庐山为耀的翟家高士,都促成了寻阳文学中心以“宗教与田园文学”为创作主题。对比寻阳的游庐山诗文与会稽的兰亭雅集诗文,可以发现,山水文学因文人的隐逸——从此前偶尔的登临游览到日常深入地接触自然,开始衍生出充满质朴情趣的田园诗,从此“归园田居”与兰亭的“流觞曲水”一样成为一种文人可选的生活方式。南北、东西两条文学轴线的交融,促成了寻阳文学中心的兼收并蓄、繁荣兴盛。最后,探讨两晋文学版图演变带来的深远影响及文学史意义。五大文学中心的时空演进划分为两个层级:一是西晋洛阳、东晋建康文学中心,皆因依托于首都而具有更强的文学吸引力凝聚力,所不同者,西晋洛阳始终如一,而东晋建康则先强后弱;二是东晋会稽、江陵、寻阳文学中心,皆依托于州级城市,其文学吸引力凝聚力则因时而变,各不相同。其间的时空演变主要凝聚为以下三重取向:创作追求上的从伦理教化转向山水审美;创作主体上的从群体走向个体;创作重心上的从外在事物转向文人内心。从北方洛阳到南方建康,然后延伸至会稽形成的南北文学轴线,与从东部建康、会稽到西部江陵形成的东西文学轴线一起,交融并进而促成了寻阳文学中心的崛起。而会稽、寻阳也分别代表了承载中国“山水文学”与“田园文学”崛起的两大原型空间,为后世中国文学贡献了极其重要的两大主题。

蒙金含[10](2018)在《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文中指出陶渊明是一位特殊而伟大的诗人,他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胸怀理想的士人、固穷守节的隐者、琴书自娱的诗人;在生活中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穷困潦倒时受到妻子埋怨,面对孩子又深感愧疚自责。后人把陶渊明看成一位鄙弃功名、恬淡自然的高士,却往往忽视了他在生活中的凡人角色和真实处境,甚至屏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身心交瘁的病人。陶渊明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患脚疾、店疾,这些身体疾患严重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甚至一度因病“不复为文”。晋宋易代之际本身就是一个疯狂、血腥、病态的时代,陶渊明在这样的时代里,忧惧时局,嗟叹贫穷,忍受孤独,悲悼亲情,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角度看,这些消极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虽然贴有多重身份标签,但陶渊明的本质是怀才不遇的“士”,这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心理学的层面上看,政治上充满挫败感的陶渊明对个人的价值目标进行了转移,从复兴家业、兼济天下转向固穷守节,躬身田园,“逃禄归耕”就是这种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陶渊明似乎做得很成功,他当时就成了着名的隐士,心理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和补偿;死后又成了伟大的诗人,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身后之名。但是,隐居只是陶渊明理想破灭的权宜之举,田园是其身心无处安放时的无奈归属。隐士或诗人的光环并不能掩盖他在现实中贫病交加的艰难处境;他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位士人的“猛志”,面对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他更是无法做到内心波澜不惊!陶渊明的一生对现实充满了幽怨,但鱼骇鸟惊的政治环境让他不敢怨天尤人,哪怕是一声清脆的呐喊!重压之下他只能发出“人生实难”的无声叹息!这种幽怨而压抑的负面生存体验,是陶渊明致死的痼疾。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位身心俱痛的病人,他在阅读和创作中寄托情感,缓释痛苦、愉悦身心,心理得到平衡,人格保持稳定,从而实现了从疾病到健康的自我超越。他的自疗实践不但完美契合文学治病的艺术原理,也给后人留下了如何调适身心的健康遗产。

二、从《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后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后期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朱熹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酒诗界定
第一章 篇目、酒龄与酒量
    第一节 篇目及阶段性创作
    第二节 朱熹的酒龄与酒量
第二章 酒事及对酒与酒的功能认识
    第一节 酒事、酒名与酒器
        一、酒事
        二、酒之称名及考辨
        三、酒器
    第二节 功能认识
        一、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
        二、文人创作灵感之媒介
        三、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
        四、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
第三章 创作成因
    第一节 礼乐及文人饮酒传统
    第二节 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
        一、皇帝至庶民,饮酒蔚然成风
        二、酒税为宋代重要的财政收入
    第三节 历次党争之祸的影响
    第四节 朱熹“山水心”使然
第四章 审美创造
    第一节 平淡自然,亦存豪放
    第二节 布置严谨,用事尚古
    第三节 意境有余,理趣不足
第五章 儒者情怀
    第一节 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
        一、忠君爱国
        二、视民如伤
    第二节 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尊前集》笺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版本述略
    二、知人论世
    三、首见词作
    四、互见词作
    五、《尊前》词的主要内容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上)
    明皇一首
        好时光
    昭宗二首
        巫山一段云
        又
    庄宗四首
        一叶落
        阳台梦
        歌头
        忆仙姿
    李王五首
        一斛珠
        子夜
        更漏子
        浣溪沙
        虞美人
    李白十二首
        连理枝
        淸平乐
        又
        又
        又
        又
        菩萨蛮
        又
        又
        淸平调
        又
        又
    韦应物四首
        调笑
        又
        三台
        又
    王建十首
        宫中三台
        又
        江南三台
        又
        又
        宫中调笑
        又
        又
        又
    杜牧一首
        八六子
    刘禹锡三十八首
        杨柳枝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竹枝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纥那曲
        又
        忆江南
        浪淘沙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潇湘神
        又
        抛球乐
        又
        杨柳枝
        又
    白居易二十六首
        杨柳枝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竹枝
        又
        又
        又
        浪淘沙
        又
        又
        又
        又
        又
        忆江南
        又
        又
        宴桃源
        又
        又
    卢贞一首
        杨柳枝
    张志和五首
        渔父
        又
        又
        又
        又
    司空图一首
        酒泉子
第三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中)
    韩偓二首
        浣溪沙
        又
    薛能十八首
        杨柳枝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成文干十首
        杨柳枝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冯延巳三首
        捣练子
        谒金门
        玉楼春
    温飞卿五首
        菩萨蛮
        又
        又
        又
        又
    皇甫松十首
        怨囘纥
        又
        竹枝
        又
        又
        又
        又
        又
        抛球乐
        又
    韦庄五首
        怨王孙
        定西蕃
        又
        淸平乐
        又
    张泌一首
        江城子
    毛文锡一首
        巫山一段云
    欧阳炯三十一首
        南歌子
        渔父
        又
        巫山一段云
        又
        春光好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西江月
        又
        赤枣子
        又
        女冠子
        又
        玉楼春
        又
        更漏子
        又
        定风波
        木兰花
        淸平乐
        菩萨蛮
        又
        又
        又
    和凝七首
        江城子
        又
        又
        又
        又
        喜迁莺
        麦秀两歧
    孙光宪二十三首
        浣溪沙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定风波
        南歌子
        又
        应天长
        生查子
        又
        又
        又
        遐方怨
        更漏子
        又
        又
        又
    魏承班六首
        生查子
        满宫花
        菩萨蛮
        谒金门
        又
        又
第四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下)
    阎选二首
        谒金门
        定风波
    尹鹗十一首
        江城子
        河满子
        女冠子
        菩萨蛮
        又
        拨棹子
        又
        金浮图
        秋夜月
        淸平乐
        又
    李珣十八首
        中兴乐
        渔父
        又
        又
        南乡子
        又
        又
        又
        又
        又
        又
        定风波
        又
        又
        又
        又
        西溪子
        又
    李王八首
        望江南
        又
        更漏子
        蝶恋花
        淸平乐
        采桑子
        喜迁莺
        浣溪沙
    冯延巳七首
        罗敷艳歌
        又
        更漏子
        又
        临江仙
        虞美人
        又
    李王一首
        子夜啼
    庾传素一首
        木兰花
    刘侍读一首
        生查子
    欧阳彬左丞一首
        生查子
    许岷二首
        木兰花
        又
    林楚翘一首
        菩萨蛮
    薛道蕴一首
        谒金门
    徐昌图三首
        木兰花
        临江仙
        河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彭孙贻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彭孙贻的家世背景
        一、远祖武人本色,以军功起家:彭胜、彭寿、彭玉等
        二、近祖浸染书香,以科举入仕:彭端、彭大年、彭绍贤等
    第二节 彭孙贻的生平经历
        一、少年时颖悟聪慧,随父宦游(一至十五岁)
        二、青年时读书勤学,安居海盐(十六至三十岁)
        三、中年时家国巨变,隐居乡野(三十岁至五十三岁)
        四、晚年时北上游京,海盐谢世(五十四岁至五十九岁)
第二章 彭孙贻的交游概况
    第一节 彭孙贻与彭氏族亲的交游
        一、与长辈彭长宜等人的交游
        二、与从弟彭孙遹的交游
    第二节 彭孙贻与遗逸群体的交游
        一、与前朝遗民的交游:冒襄、周筼、李天植、陆圻等
        二、与征鸿博前的布衣名士的交游
    第三节 彭孙贻与清朝官员的交游
        一、与新朝闻人的交游
        二、与仕清贰臣的交游
    第四节 彭孙贻与方外之人的交游
        一、佛门出身,本为衲师
        二、文士出身,由儒入释者
第三章 彭孙贻诗歌的题材意蕴
    第一节 纪实写志的感事诗
        一、反映现实,哀叹民生
        二、吟咏心史,明志守节
        三、缅怀节烈,寄托哀思
    第二节 记录旅况的述怀诗
        一、怀古咏史
        二、山水景物
        三、羁旅怀人
    第三节 玄想多感的理趣诗
        一、生命感悟
        二、佛理禅趣
        三、闲情哲思
    第四节 状物写情的咏物题画诗
        一、摹写物态
        二、托物言志
        三、缘画寄情
    第五节 应酬诗及其他
        一、应酬诗
        二、游仙诗
        三、宫怨诗、爱情诗
        四、边塞诗、任侠诗
第四章 彭孙贻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类型各异,自具胜场的体式特点
        一、众体兼备
        二、长于律诗
    第二节 沉郁为主,偶见诙谐的审美风格
        一、沉壮郁勃
        二、幽默诙谐
    第三节 各臻其妙,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
        一、细节描写
        二、移情想象
        三、名句典故
        四、个性化意象
        五、其他常见修辞格
    第四节 别开生面,精心锤炼的语词技巧
        一、巧用口语,雅俗共赏
        二、炼字用词,独具匠心
第五章 从《明诗钞》看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第一节 《明诗钞》成书的清初诗坛背景
        一、唐宋之争
        二、选政之风
    第二节 彭孙贻的诗学趣尚
        一、前期:推崇七子,标举典范
        二、后期:取径趋宽,融通唐宋
结语
附录 彭孙贻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4)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第一节 “动荡与自觉”的时代背景
        一、魏晋政局与士族群体
        二、“自觉”的审美文化与自然审美
    第二节 “多元与自由”并存的思想基础
        一、从经学到玄学与儒、道、佛融合的哲学基础
        二、从功利性到重个性、重性情的无功利性文学思想基础
    第三节 “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一、家族的人生观念之继承
        二、儒、道、玄思想的汲取
        三、“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第二章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内涵
    第一节 “质性自然”之“真”
        一、“真”的内蕴——“本真”与“率真”
        二、“真”的表现——“求而不贪”的仕隐观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之“自由”
        一、“自由”的内蕴——“贵身”与“超脱”
        二、“自由”的表现——“旷达淡泊”的名利观
    第三节 “神辨自然”之“顺然运化”
        一、“顺然运化”的内蕴——“顺其自然”
        二、“顺然运化”的表现——“委运任化”的生命观
第三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
    第一节 “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
        一、“示己志”的创作目的
        二、“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
        三、“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
    第二节 “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
        一、“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
        二、“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
        三、“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
    第三节 “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创构之“真”
        二、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
        三、“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
第四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后世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当代影响
        一、对当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
        二、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
        三、对当代人类生命境界追求的影响
    第三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
        一、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局限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局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陶渊明专着及研究陶渊明着作
    二、其他参考着作
    三、相关研究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传承与创新:阮籍《咏怀》组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咏怀》组诗之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咏怀》创作的时代背景与阮籍的人生际遇
        一、曹魏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潮流
        二、曹魏时期的五言诗创作
        三、阮籍的人生际遇与思想变迁
第一章 阮籍《咏怀》的情感内容与组诗形式
    第一节 《咏怀》情感内容的层次化表现
        一、《咏怀》中的二十六类情感内容
        二、《咏怀》情感内容的层次性
        (一)救世初心——不染尘埃的空中楼阁
        (二)热血未凉——现实压力下的不屈傲骨
        (三)失路之悲——荒唐现实中的迷惘心态
        (四)自由幻梦——悲剧与超越
    第二节 《咏怀》组诗的辑诗形式与“咏怀”传统
        一、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
        (一)“咏怀诗”题材的独特性
        (二)《咏怀》辑诗形式的独特性
        二、《咏怀》辑诗形式与“咏怀”主题的影响
        (一)辑诗形式
        (二)审视现实人生的主题
第二章 阮籍《咏怀》组诗的结构艺术
    第一节 《咏怀》组诗的句型结构
        一、问句结构
        二、对仗结构
    第二节 《咏怀》组诗的意脉流转模式
        一、兴—比—赋模式
        二、情节—感悟模式
        三、正反对比模式
        四、并列相生模式
        五、直抒胸臆模式
        六、正—反—合模式
    第三节 《咏怀》组诗的篇体结构
        一、《咏怀》篇体结构分类
        (一)山水缘情,自然天成——“情兴所至,以情为诗”类结构
        (二)意在笔先,以象摹情——“情兴未至,以意为诗”类结构
        二、遥深风格的结构溯因
        (一)情思幻形,寓意于象——形象化的表意风格
        (二)条分缕析,理性感怀——理性化的情感经验
第三章 阮籍《咏怀》组诗的兴象艺术
    第一节 登昆仑兮四望——《咏怀》中的登高览远兴象
        一、“一”与“多”——《咏怀》登高览远兴象的艺术张力与隐喻作用
        二、《咏怀》登高览远兴象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一)《咏怀》登高览远兴象的发展历程
        (二)《咏怀》登高览远兴象的特点:乘远景以游心
    第二节 驾飞龙兮远征——《咏怀》中的远游兴象
        一、载愁载惧,聊以写忧——《咏怀》远游兴象的特点
        (一)以游解忧
        (二)以游见忧
        二、欲隐弥显的愁绪——《咏怀》远游兴象的继承性
        (一)游以诉忧,游以消愁
        (二)彷徨无定之“游”
        (三)极乐之游
第四章 玄学与阮籍《咏怀》诗艺的因革
    第一节 得意忘言的玄学思想与寻象以观意的《咏怀》诗艺
    第二节 阮籍玄学理论对《咏怀》组诗创作的影响
        一、对生命的纵向把握与对哲学的横向剖析
        二、《咏怀》组诗“六经注我”的结构表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苏轼的诗酒人生与醒醉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苏轼诗酒人生的静态分析
    (一)酒的称谓
    (二)盛酒容器
    (三)酿酒方法
二、苏轼诗酒人生的动态呈现
    (一)初入仕途与自请外放时期
    (二)黄州及流寓江淮时期
    (三)元佑及流放岭南时期
三、苏轼醒醉心态对诗酒传统的超越
    (一)宋前文人诗酒传统
    (二)苏轼的醒醉心态
结语
附录1 《苏轼诗集》涉“酒”诗句统计表
附录2 《苏轼词编年校注》涉“酒”词句统计表
附录3 《苏轼文集》涉“酒”文句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元初南方士人的陶渊明接受概况
    第一节 接受环境与接受者
        一、接受环境
        二、接受者
    第二节 接受媒介与接受体现
        一、接受媒介
        二、接受体现
    第三节 接受的特殊形式:和陶文人与和陶诗
        一、和陶诗现仍存的文人
        二、和陶诗现已佚的文人
第二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
        二、固穷守节的耿介品格
        三、任真自得的自然心境
        四、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
        五、桃源乐土的理想追求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方回为例
        一、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二、踵武更须追渊明,心闲安乐志更坚
    第三节 接受的文化意图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伤时悯乱的悲愤情怀
        二、谋生求名的重利思想
        三、怨劳轻农的等级观念
        四、徘徊仕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章 元初南方士人对陶渊明诗品的解读与接受
    第一节 共性解读与接受
        一、平淡自然
        二、风韵之美
    第二节 个性解读与接受:以刘将孙为例
        一、其言明且清,飘萧欲通灵
        二、渊明诗冲寂,养气超尘俗
        三、停云思亲友,志见于言外
    第三节 接受的诗学意图
        一、起五言古诗之衰
        二、纠律诗现时之弊
    第四节 接受程度及其原因
        一、转益多师
        二、诗史精神
        三、崇尚雅正
        四、讲求诗法
第四章 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元前陶渊明接受概述
        一、酝酿期:东晋南北朝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
        三、成熟期:宋代
    第二节 元初南方士人的总结、突破与重构
    第三节 对元中后期及明清陶渊明接受的影响
征引与参考文献
附录 元初南方士人和陶诗辑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宗旨
    二、成果借鉴
    三、论文构架
    四、创新体会
第一章 两晋文人数据统计与地理分布
    第一节 西晋文人考录与地理分布特点
    第二节 东晋文人考录与地理分布特点
第二章 西晋洛阳文学中心
    第一节 在洛文人经历的南北迁移
        一、曹魏入晋后有南游经历的洛阳北人
        二、吴蜀灭亡后北上入洛的南人
    第二节 南人北上洛阳后的交游与创作
        一、南人入北的待遇与身份认同
        二、南人在洛的交游与创作特色
        三、“二十四友”中南北文人的构成与创作
    第三节 洛阳文学中心强化的“忧生”主题
        一、“忧生”主题下悲慨与华丽的文学风格
        二、洛阳文学对东晋南渡后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初期建康文学中心
    第一节 建康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永嘉之乱与衣冠南渡的不同路线
        二、“百六掾”成员与笼络南士
    第二节 北人南下建康后的心态与南北差异
        一、南渡北人的心态与身份认同
        二、南北文人的差异与融合
    第三节 建康文学中心凸显的“中兴”主题
        一、建康文学中心绮靡与玄淡的双面风格
        二、建康文学中心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东晋中期会稽文学中心
    第一节 苏峻之乱与建康—会稽中心的兴替
    第二节 北人移民后代的江南本土情结
        一、土断入籍与北人移民二、三代身份认同的变化
        二、中原向心力的弱化与反对回迁中原
    第三节 南北士族文人融合的兰亭雅集
        一、兰亭雅集的成员关系与南北士族文人比例
        二、东部兰亭诗人与西部荆楚文人的互动及影响
    第四节 会稽文学中心的主题:玄言与山水文学
        一、南渡玄风、西部摹景东传与会稽山水文学
        二、南方吴越本土缠绵细腻的审美传统
        三、南渡北人对江南民间乐府的吸收
        四、会稽文学中心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 东晋中期江陵文学中心
    第一节 西陲江陵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荆扬之争”与荆州西部中心地位的凸显
        二、桓温对会稽、建康着名文人的强行征召
    第二节 东、西部文学中心的鲜明差异
        一、地域文化差异:荆楚故地与吴越故地
        二、政治局势对立:荆扬之间中央与强藩的斗争
        三、文人身份差异:西部寒门庶族与东部门阀士族
        四、文学创作差异:题材与审美
    第三节 江陵与东部会稽、建康文学中心的互动
        一、桓温幕府中东、西部文人频繁的双向互动
        二、江陵山水文学对会稽文学中心的东传与影响
        (一)山水文学创作时间的先后
        (二)东部主流诗歌从玄言到山水的转换
        (三)东部山水文学创作手法对西部的因袭与发展
    第四节 江陵文学的主题:应制与嗟时文学
        一、江陵中心应制文学之盛
        二、江陵中心的“嗟时”主题
第六章 东晋后期寻阳文学中心
    第一节 寻阳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寻阳:东、西交汇的中心点与必经之地
        二、孙恩之乱、佛道兴衰与会稽—江州的中心转移
    第二节 文人流动对寻阳文学的重要影响
        一、陶渊明在东、西部之间的流动及对其创作的影响
        二、慧远与东、西、西北三地文人的交往
    第三节 寻阳文学中心的主题:宗教与田园文学
        一、慧远白莲社等人的游庐山作品
        二、陶渊明在寻阳庐山下的隐逸及创作
        三、寻阳文学对后世江南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两晋文学版图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五大文学中心的时空演进
        一、两大都城轴心的时空演进
        二、三大文学亚中心的时空演进
    第二节 两大文学轴线的相互交融
        一、“南—北”方向文学轴线
        二、“东—西”方向文学轴线
    第三节 双重原型空间的深远影响
        一、会稽—“山水文学”原型空间的影响
        二、寻阳—“田园文学”原型空间的影响
结语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陶渊明的魅力
        二、陶渊明的魔力
        三、偶然与必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疾病的多维解读
        二、疾病的文化治疗
        三、疾病的文学治疗
        四、疾病视域中的陶渊明个案研究
        五、陶渊明研究的开放视野
        六、陶渊明诗文的文本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传记研究法
        二、社会历史研究法
        三、精神分析研究法
        四、接受美学研究法
第一章 疾病和文学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诠释
        一、个体疾病的文化诠释
        二、疾病的政治隐喻
        三、疾外之疾:士人称疾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魏晋的社会病
        一、政治病
        二、文化病
        三、自然疾疫
    第三节 疾病作家与文学治疗
        一、病蚌产珠: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二、文学治疗的艺术原理
        三、文学治疗的对象和模式
第二章 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的历史形象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自塑的心理动机
        一、自述血统的心理诉求
        二、陶诗的双重自我与身心境况
        三、酷贫寒士:陶渊明苦痛的根源
    第二节 消失的病人:陶渊明的偶像生成
        一、偶像的基础:从隐士到诗人的自我设计
        二、隐逸偶像的生成
        三、文学偶像的确立
    第三节 丹渥与枯槁:陶渊明的两种历史肖像
        一、颜如丹渥:绘画中的陶渊明
        二、枯槁憔悴:被忽视的病人陶渊明
第三章 陶渊明文学中的身心疾病
    第一节 忧惧时局
        一、魏晋士人的忧惧
        二、鱼骇鸟惊:陶渊明的政治处境
        三、达人善觉,逃禄归耕
    第二节 嗟叹贫穷
        一、贫士的处境和心态
        二、因贫入仕的陶渊明
        三、陶渊明诗文的贫困主题
    第三节 诉说病痛
        一、陶渊明疾病的历史记录
        二、陶渊明的多重病痛
        三、幽怨—陶渊明致死的痼疾
    第四节 忍受孤独
        一、孤独:焦虑时代的病症
        二、陶渊明孤独的文学书写
        三、陶渊明孤独的成因
    第五节 悲悼亲情
        一、无怙无恃,孤弱穷民
        二、室无莱妇,十愿十悲
        三、屡失手足,痛入心扉
第四章 陶渊明“文学自疗”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境由心造:陶渊明的哲学解困
        一、儒:陶渊明的精神食粮
        二、道:陶渊明的心灵药方
        三、佛:陶渊明的人境灵光
    第二节 复返自然:陶渊明的生态疗救
        一、陶渊明的自然之思
        二、躬耕田园:陶渊明的自然实践
        三、桃源幻境:陶渊明的精神生态
    第三节 酒中深味:陶渊明的人生思考
        一、饮酒:闲愁的化解
        二、止酒:身心的矛盾
        三、述酒:美酒叙事与政治隐喻
    第四节 琴书消忧:陶渊明的精神寄托
        一、无弦之痛:陶渊明抚琴的奥秘
        二、欣然忘食:陶渊明的阅读治疗
第五章 疾病与健康:陶渊明的生命透视
    第一节 陶渊明的自我超越
    第二节 两个王国的风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饮酒》二十首看陶渊明后期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朱熹酒诗研究[D]. 谭升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尊前集》笺注汇评[D]. 陈前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彭孙贻及其诗歌研究[D]. 万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D]. 孙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传承与创新:阮籍《咏怀》组诗研究[D]. 石康宁.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6]论苏轼的诗酒人生与醒醉心态[D]. 梅文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元初南方士人陶渊明接受研究 ——以和陶文人为中心[D]. 王倩. 西南大学, 2019(06)
  • [9]两晋文学版图的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D]. 洪文莺.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疾病视域下的陶渊明文学研究[D]. 蒙金含.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陶渊明从《饮酒》二十首诗的后期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