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的基本范式

文化传承的基本范式

一、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峰[1](2022)在《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构建离不开对传统史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马克思主义学者将传统的历史观归结为观念论基础上的神学史观和玄学史观加以清算,对古代史书编纂方法和考据方法则予以充分肯定。他们在民国主流学风的影响下以新的眼光评判传统文献的史料价值,将正史边缘化,更青睐正史之外的杂史和群书。马克思主义学者还对传统史学精神进行提炼和升华,发掘解读司马迁、刘知几和王夫之等人的批判精神,对古代史学经世致用传统加以接续和转化。1930年代中期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力图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改造转化,使之成为建设新史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构建的一种学术资源。

陈东晓,王公龙,王鸿刚,周方银,陈向阳[2](2022)在《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与外交实践笔谈》文中研究指明从方法论、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三个角度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方向,是深化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理论研究的重要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力推动着理论范式的创新。这种创新表现为中国国际关系理念与价值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话语创新。我们需要深刻辨识中国全球伙伴关系战略对开创国际关系新模式的理论意义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价值。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具有新的特点,更多体现为纵向竞争、间接竞争、错位竞争。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长期性的竞争对手,这使得国际体系中的大国战略竞争呈现长期化态势。我们应从更广阔的战略图谱中定位竞争,从管控竞争、化解竞争的角度去应对竞争,其中包括推动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

顾春芳[3](2021)在《中国特色戏剧学体系建设的构想》文中提出戏剧学是研究戏剧历史、戏剧理论、戏剧创作、戏剧文化、戏剧现象的理论形态,是一个民族和国家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和思想资源。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戏剧学研究,面临着一个更加多元、复杂和瞬息万变的文化图景。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学研究范式曾经发生过两度转型,戏剧学研究的"第三度转型"已经拉开帷幕。本文旨在为中国戏剧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宏观和整体的思路和框架,以便回应21世纪互联网时代世界戏剧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中国当代戏剧学研究的三度转型的内部环境。探索戏剧学研究的系统框架、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学研究的理论体系,目的是探索21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创构中国戏剧学的创新范式,规划纵深拓殖的学术版图,为中国戏剧学的未来书写探索出更为科学、宏观和整体的可行性思路。

佟子璇[4](2021)在《“暨乎汉世,承流而作”——汉代诔文发展的规范与兴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代是诔文转向书面写作,确立标准范式的重要阶段。汉代诔文在先秦诔文的基础上"承中有变",其正文新增诔序,增加"述哀"比重,形成"工在简要"文辞风格并普及四言韵文体式,促进了诔文体式的规范与定型。与此同时,诔文在汉代的盛行与汉代丧葬礼俗观念交互影响,共同推动了汉代社会道德的完善与进步。

温潘亚[5](2021)在《重新解读伟大的文学传统——谈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首20世纪业已产生的两千余部中国文学史着作,生机灵动、特色鲜明且能够进入经典行列的明显偏少,也就是说,许多中国文学史着作做不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体系并指导文学史实践就显得尤为迫切。这种建构的前提主要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史写作史的探索与反思,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文学史学,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学习与借鉴,努力突破已有的藩篱并有所创新。

朱自强[6](2021)在《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以周作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度,与其是否建立起了明晰的研究"范式"有重要的关系。儿童文学作为在现代社会发生出的特殊文学样式,非采用跨学科的知识来诠释,则不能将其说得明白透彻,因此,确立跨学科研究范式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十分必要。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儿童文学跨学科研究具有儿童研究优先、科学性、融通性、主体性四个重要内涵。如果将这种跨学科研究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具有统摄性的研究"范式",将会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的长足、快速的发展。

孟健[7](2021)在《提笔先须有性情,风裁休划宋元明——袁枚性灵说抉微》文中认为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称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袁枚是清朝乾嘉时期的着名诗人、文学家,在诗文创作方面,他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章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李鸿宾[8](2021)在《域外内陆亚洲史学术理路的新阐释——钟焓《重释内亚史》伸论》文中研究表明聚焦于钟书列举的域外六位学者有关"内亚史"研究的理路,以伯希和、塞诺和傅礼初治学手段与方法为例,指明该书阐析上述学者治学要旨的兴趣动机和学理依凭。伯希和兼治汉学、阿尔泰学,专精考证,构成自洽的学术体系,为钟焓所倾羡,亦与钟氏本人之学业旨趣相契合。塞诺尤其傅礼初继承伯氏之衣钵,又采纳社会科学方法对"内亚史"进行改造与拓展,所呈现的通达与博大,钟书也从20世纪学术范式转型的背景中给予肯定。钟书从方法论和逻辑思路等层面进行的新阐释,反映出中国大陆新生代学人文献处置手段的多样化及其眼界拓展的新气象。

傅才武,严星柔[9](2021)在《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文中研究指明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特别是晚清以来的中国学术现代转型中,倡导"新史学"和集成创新方法论的梁启超与王国维在中西对接和古今转换中成为了转折性人物,其弟子冯永轩继承了二者之衣钵而在边疆史、先秦文化史继续拓展。传至冯天瑜融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场、文化生态学方法和知识考古学的传统,发扬并深耕其文化史研究领域,实现了文化史领域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展呈出中华文化史的框架、文化生成机制、历史文化语义学等系统性成果。冯氏后学在继承中进而分出注重基础理论和学理问题研究的文化史学派与注重现实和应用问题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术派"两支,且互为"体用",实现了研究学术与服务国家和社会文化建设需要的统一。"梁王—二冯—冯氏后学"这一文化史学脉络演绎着中国文化研究从在中外交流中创新、继承中拓展、融汇中开新到分途并进的历程,是百年来中国学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金春平[10](2021)在《论文学史学“理论机制”的“中国话语”建构》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包含着根植于中国文学历史的逻辑章法、美学经验、哲学理念及在场体验等,包蕴着文学实践史、文学史实践、文学史理论三重意义结构与内涵,对中国文学史文本的写作机制阐释、史学谱系归位、学理意义评价和价值批评对话,既要批判性地借鉴与汲取西方文学史学的阐释理论和批评话语,更要还原文学史实践亦为中华民族国家"总体历史叙事"的"中国本位",在立足世界经验展开学术批评与文本阐释的同时,更应秉持"中国性""当代性"和"本体性"的文化价值视阈,通过"理论方法维度的立体性整合""整体性学术观的革新性建构""叙事文本谱系的批评话语创设"等维度的方法论生产,积极构建生成于中国文学历史、蕴含中国文学经验、契合中国文学本体、具备当代中国意识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学理论机制。

二、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判清算传统历史观
二、重估传统史学方法
三、传统文献史料的再发现
四、传统史学精神的提炼升华
余 论

(2)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与外交实践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从方法论、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三个角度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方向(1)
    (一)全面把握好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三对重要关系
    (二)深刻辨识新时代中国全球伙伴关系战略对开创国际关系新模式的理论意义
    (三)系统认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创新(2)
    (一)理论范式创新的背景因素
    (二)理论范式创新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三)理论范式创新的重大意义
    (四)继续推进理论范式创新
构思中国特色的国际竞争理论(3)
    (一)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要一分为二,聚焦两方面现实分析问题
    (三)对构建中国特色国际竞争理论的初步思考
大国战略竞争与多边主义的发展态势(1)
    (一)大国战略竞争长期化的影响
    (二)多边主义的基本特点
    (三)伪多边主义的抬头
    (四)积极推进“真正的多边主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新时代中国外交(1)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旗帜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必要性与曲折性
    (三)循序渐进、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特色戏剧学体系建设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戏剧学的历史遗产和现代追求
二、中国特色戏剧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设想
三、中国特色戏剧学的开放性和主体性
结语

(4)“暨乎汉世,承流而作”——汉代诔文发展的规范与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代诔文的规范与定型
二、东汉以来诔作的盛行与发展
三、结语

(5)重新解读伟大的文学传统——谈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从学术到文学的蜕变与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初步形成
建构的前提之一:对中国文学史写作史的探索与反思
建构的前提之二: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理论体系
建构的前提之三: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学习与借鉴
建构的前提之四:如何突破已有的藩篱

(7)提笔先须有性情,风裁休划宋元明——袁枚性灵说抉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性灵说”的理论背景
二、“性灵说”的诗学背景
三、袁枚的“性灵”观及其诗学革命之意义

(8)域外内陆亚洲史学术理路的新阐释——钟焓《重释内亚史》伸论(论文提纲范文)

(9)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领域知识考古学的传承与转型
    (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促进历史文化考据的创生
    (二)冯永轩:对二重证据法的深化和拓展
    (三)冯天瑜:《封建考论》及其历史语义学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转型
    (一)梁启超:新文化史观及其史学分期
    (二)冯永轩:以边疆史地和楚史研究建构中华民族全史
    (三)冯天瑜:在宏大与精微间透视中华文化及其转型
        1. 建立中华文化传承与流变的解释框架:从《明清文化史散论》到《中华文化生成史》
        2. 以“微观”见“宏观”:《辛亥首义史》与《张之洞评传》
三、援引时代入笔端:“学”与“术”的体用互济
    (一)梁启超关于“学”与“术”的区分
    (二)冯天瑜:援引时代入学术
    (三)冯氏后学中的“学”与“术”的分途与统一
四、结语:“旧统与新知”二重变奏中的守正与创新

(10)论文学史学“理论机制”的“中国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观念与方法:文学史学理论维度的立体性整合
二、立体与结构:“整体性”学术观的革新性建构
三、辨章与反思:文学史文本谱系的批评话语创设
    第一,当代中国文学史学的理论构建需要进行“当代性”的批评话语创设。
    第二,当代中国文学史学的理论构建需要进行“本体论”的批评话语创设。

四、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J]. 陈峰. 天津社会科学, 2022(01)
  • [2]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与外交实践笔谈[J]. 陈东晓,王公龙,王鸿刚,周方银,陈向阳. 国际展望, 2022(01)
  • [3]中国特色戏剧学体系建设的构想[J]. 顾春芳.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1(06)
  • [4]“暨乎汉世,承流而作”——汉代诔文发展的规范与兴盛[J]. 佟子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12)
  • [5]重新解读伟大的文学传统——谈建构中国话语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体系[J]. 温潘亚. 江海学刊, 2021(06)
  • [6]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以周作人为中心的考察[J]. 朱自强. 中国文学研究, 2021(04)
  • [7]提笔先须有性情,风裁休划宋元明——袁枚性灵说抉微[J]. 孟健. 文艺争鸣, 2021(10)
  • [8]域外内陆亚洲史学术理路的新阐释——钟焓《重释内亚史》伸论[J]. 李鸿宾.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1(03)
  • [9]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J]. 傅才武,严星柔. 学习与实践, 2021(09)
  • [10]论文学史学“理论机制”的“中国话语”建构[J]. 金春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05)

标签:;  ;  ;  ;  ;  

文化传承的基本范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