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的说法不符合小康社会的目标

“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的说法不符合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源泉”的说法与小康目标格格不入(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胡杨[2](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杨文俊[3](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人类解放是指人类不断地消除自身异化状态,进而达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社会运动,是人类经过全面解放以把握和超越外部限制,进而倾覆资本逻辑、消灭私有制,进入到“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境域和历史过程。可以说,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矢志不渝的第一主题和核心价值诉求。因而,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建构就见诸其思想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经典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是其中的一篇重要文献。认真研读这一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诠释是深受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熏染。于是,在此基础上,考察和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我们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来进行。从横向维度来看,就是立足文本自身,以逻辑的视角探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从纵向维度来看,就是以时间为顺序,说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总之,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全方位研究,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贡献了思想素材和智力支持,并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本题域,论文的篇章结构共有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包括选题缘由、意义、方法及文献评述,等等。第二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不是马克思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马克思在广泛吸取自古希腊哲学以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启蒙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建构起来的。作为西方人,其精神领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而这主要包括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和西方传统思想的理想勾勒,等等。这些思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根基,成为它深厚的思想底色和坚实的历史基础。第三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在人类解放的逻辑主题中,以异化劳动范畴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主线,以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归宿。第四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人类解放理论作为马克思思想中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思想,它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动态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四个阶段:《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的发萌期、《德法年鉴》时期的形成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的成熟期和从《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的发展期。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实质上是从整体性上把握它所处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认知其建构的局限。第五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以一种整体性、批判性眼光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逻辑归宿展开深入研究,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进行深度把握,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类解放理论,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思想理论资源与智力支持。在这层意义上,研究本课题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所谓学术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所谓实践价值就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胡光霞[4](2021)在《“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是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就“身体运动”来说,其由“身体”与“运动”两个词组成,并由这两个词的连接构成其内涵。身体所指的主要是人的感性存在形式,而运动则是指人有意识的以增强体魄为目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身体运动”界定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然而,就对身体运动的认识来说,人们还存在很多纷争甚至是误解,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澄清,其主要缘由在于缺乏合理的阐释范式,尤其是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而导致对身体运动无法获得准确的把握。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身体”主要持一种消极贬抑的态度,认为身体所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本性,将人的“身体”视为不值得加以研究甚至需要尽量克服的对象。作为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视角。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视域,从四个基本维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历史形态”为依托,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引,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集中探究揭示与人类“身体运动”这一活动类型相关的问题。首先,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根本内涵,在于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局限于认识论视域的理性主义趋向,发掘出人的存在的感性对象性特性,从而把握到了人的完整性、丰富性与现实性,即开掘出作为理论起点的“现实的人”。以“现实的人”为分析问题的开启部分,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探究“身体运动”的基础在于作为感性存在的个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人的存在体现为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整全的活生生的个人,凸显作为肉体的身体对于人的存在的根基性作用。“身体运动”作为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其奠基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奠基于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是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其与生产劳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都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都是人的感性存在的集中体现,都是构成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基础。其次,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历史分析维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探究身体运动这一独特的人类活动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奴隶制社会,作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的“身体运动”,主要是奴隶主的特权,而奴隶主之所以拥有这种特权,是因为有众多奴隶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来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从而为他们创造了社会条件。而进入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现实基础则在于社会分工与工业化大生产,这一过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劳动仍然是强加于人的异己力量,与之相应的“身体运动”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确证自身力量的方式,然而,人的大部分时间仍然为劳动所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人们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的超越,而不再局限于由社会分工所框定的片面的劳动之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擅长及意欲为之的活动,从而实现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状态下,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都将成为实现人的感性力量的方式,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再次,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我们看到,虽然身体运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一样处于异化的状态。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广大的工人或者说无产阶级与劳动、劳动产品、类本质及自身的异化状态,在这一情形下,本来作为人自身本质力量之确证的劳动却成为了对人的奴役,工人们只能在劳动之外寻求实现自身自由的活动,身体运动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而当代身体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揭示出:人如何因身体的存在而受到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外在因素的统辖。身体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对肉身的解放与激情,则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使人们即便不能亲身参与,只是通过观看便能感同身受般地体会到肉身感性的释放,便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满足。但由于生产劳动是以一种异化的状态存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主要形式之一的身体运动的意义也便相应的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展现,也同样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最后,进一步阐释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的身体运动,主要阐明在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必要向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这里讲到的“体育”,也便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足可以看出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随着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的界线将变得模糊起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在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邓金兰[5](2021)在《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劳动来创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幸福的精辟论述。立足当前,我国仍存在其他错误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本位思想蔓延,深入研究并传播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势在必行,疫情背景下再思考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更具有现实性。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研究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不仅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也能为新时代劳动幸福观指明方向,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彰显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这种劳动幸福理论包括了实现幸福的手段,幸福的主要表现,劳动的具体形式等等,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具备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主要特征。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了劳动幸福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探究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所蕴含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渊源。第三部分从对马克思经典着作研读中,探究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生成过程,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升华四个阶段。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与幸福的辩证关系,异化劳动导致不幸,人民是劳动幸福理论的核心以及劳动幸福理论的旨归。第五部分简述了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方面为揭露错误思潮提供思想利器,有助于涵养新时代劳动幸福观;另一方面为个人幸福指引方向,有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人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不幸的根源,透过“劳动异化”寻求密匙,打开劳动幸福的大门,从解决劳动者现实困境出发提出了实现全人类幸福的观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立足当代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指导思想,因此,研究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徐振华[6](2021)在《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的马克思与20世纪的哈耶克,尽管身处不同时空,但均是众多人类自由问题研究论域中的两位杰出研究者。二人所形成的自由观或自由理论,实质上代表了近代以来西方两条不同进路的自由学说——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思想体系不得不再次“相遇”。抛开意识形态论争不说,就如何解决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一现实难题,让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实现再次对话已势在必行。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有力证明,当初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接纳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对话、汲取自由主义思想精华的尝试是十分正确的。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已全面开启,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也不会止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道路上的步伐将迈得更加稳健、更加坚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对话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空间。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将有着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哈耶克自由理论置于马克思自由观视域,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要素构成、历史再现、马克思自由观的要素构成以及历史演进等多个主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全方位研究。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奥地利经济学派、苏格兰启蒙传统以及主观主义认识论密不可分,哈耶克所形成的自由理论至少涵括了否定性自由、个人自由、自生自发秩序等三大自由要素构件。而马克思自由观却包含了积极性自由、现实自由以及实践自由等不同于哈耶克自由观的自由要素构件。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理论在关于人类自由的终极价值关怀上是一致的,都是谋求实现个人自由。而双方存在的诸多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呈现于两位思想家关于实现自由道路与手段维度的差异:马克思选择了社会主义,而哈耶克则选择了自由主义。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亟需一个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驾护航、开疆拓土。哈耶克关于市场秩序、产权保护以及法治等有关思想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哈耶克自由理论中的合理性因素,充分挖掘哈耶克自由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价值,在实践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自由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坚持和坚守马克思自由观关于社会主义自由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立场。

郭光宇[7](2021)在《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是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蜚声海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通晓近现代全球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家。霍布斯鲍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客观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现象,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情境、历史特点进行具体的思考,从而得出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与变化规律的内容,形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判断。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深植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考察之中。他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凭借精神与思维上的自觉沉淀,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关于社会主义本义、结构要素、阶级组成、实践旨归、具体模式、演化规律的思想,表现出其深刻的历史意识。本文旨在对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梳理、把握和分析其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呈现其理论内涵的独特性、丰富性与价值性,以期形成对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从而揭示其现实意义以及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发。遵循这一基本框架,本文的逻辑结构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整理和介绍了霍布斯鲍姆的生平及学术历程,对他的人生经历、学术特征和着述情况作了详细的概括与总结,意在揭示其生命历程与思想主张间的关联。其次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说明主题的价值。接着论述了与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呈示出国内外学者对此议题的前沿性观点,对他们所涉及的认知、旨趣和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力求突出理论视野的独特性,指出研究领域的空白,回答本文在哪些地方、维度和层面上做了何种创新工作。第一章分析了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首先,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历史分析直接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和立场所表达的内容成为影响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次,霍布斯鲍姆生平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影响,其思想充斥着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吸收。再次,霍布斯鲍姆不仅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论依据,还吸取了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的历史分析方法,二者共同构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史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点。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与葛兰西,为他提供了阶级分析与政治理论的新视角和新理念。最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氛围、英国工人阶级不断变动中的实践历程,启发了霍布斯鲍姆关于社会主义分析与判断的新理路,促使他根据新的具体形势修正自己的思想。第二章释读了霍布斯鲍姆对于社会主义本体的结构性反思,即在霍布斯鲍姆的视阈中,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体具有哪些层次上的内容,内容间的关系和逻辑结构是什么,以及需要对其进行怎样的反思。霍布斯鲍姆从“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出发,探究了社会主义的演变历史,指出社会主义最早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意识而存在的,其后在与马克思主义和雅各宾派政治传统的相融下,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它的意识形态、物质依托和制度要求指向了它的实践旨归。本章对霍布斯鲍姆眼中的社会主义本体,以及在本体阐述过程中表现出的结构性反思进行了逻辑归纳,阐明社会主义的精神本体——本义、物质依据本体——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以及国家、价值本体——制度实践的目标皈依,共同构成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本体结构。同时,通过他关于社会主义本体内涵及其演变过程的历史描述,形成对社会主义本体结构的概念与功能界定,继而体现了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本体结构的反思性过程。第三章论述了霍布斯鲍姆从社会主义的本体出发,对社会主义的转向与趋势进行的现实反思,阐明与分析了他对于社会主义思潮以及运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释观点。在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的传统物质论据受到削减,社会主义的结构标准被弱化,霍布斯鲍姆剖析了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同时,对于潜藏着社会主义因子而又区别于苏联国家模式的其他社会形态——社会民主主义、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机结合、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模式等,霍布斯鲍姆都进行了动态的、历史的分析。此外,霍布斯鲍姆以其全球化的视野,阐释了经济一体化、科技跃升和大众文化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具有的意义。通过研究,本章得出了霍布斯鲍姆对于社会主义变化和趋势的反思性认识,基本形成了对他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理解。第四章阐述了霍布斯鲍姆在社会主义新的转变、演化之际,对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所进行的价值评估与反思的思想。20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受重大挫折,这使得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的功能、机制和现实表现进行再评价,以探索社会主义新的时代解释力。他认为,第一,民族国家和民族事业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于它是民族等关联事物的最终归宿;第二,在新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在社会异化、生态危机等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后果方面,具有比以往更加充分的说服性和批判效力;第三,社会主义在资源配置、消除贫富分化方面依然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力量。本章霍布斯鲍姆在新形势下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重估进行的分析,突出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现状和应用前景所做出的拓展性努力。第五章主要考察了霍布斯鲍姆对社会主义进行过程分析和反思后的启益,分析了其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世纪之交,霍布斯鲍姆在一些关乎社会主义实际运作的焦点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观点,并期许社会主义者应当重视这些问题。本章在分析这些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挖掘霍布斯鲍姆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作用。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结语。这部分在对全文主旨思想、逻辑框架等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括,突出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的历史反思性以及关照现实与未来的生命力。同时,重申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对霍布斯鲍姆的哲学遗产进行了评价,陈述并分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追问以及留给后人探索的部分,呈现了其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时代价值。全文基于逻辑和时间的双向线索,通过紧紧围绕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在深入解析其思想的脉络、社会主义要素、内容、结构和动力机制的本真求索中,探寻霍布斯鲍姆理论观点的特征、逻辑与要旨,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历史反思意识下的社会主义思想。霍布斯鲍姆以历史反思为导引的思维方式,使他致力于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链条中看待一切复杂事物的联系,表达出连续性的历史态度,展现了他对社会主义理论及现实运动的历史化宏观审视。正因如此,在我们看来,他的社会主义理论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两大核心内涵:其一,社会主义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认识活动,它以诠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反映了人类对于历史事实和世界本质的把握能力。其二,人类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不仅是一种思维认识环节,还扩展为人类以社会主义的意识来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实践能力。正是在此能力下,人类确证了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加深了对于客观世界的作用程度,使历史认识具备了宏观的社会意义。霍布斯鲍姆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分析研究方法,体现出了霍布斯鲍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新思维和新特质,是其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和马克思主义精神品质的实践追求的展现,这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供辩证吸收的理论。

葛英儒[8](2021)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政党自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理论、政治原则以及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在历史变迁和实践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表面到深层、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断呈现出系统性、工程性、集成性的鲜明特征。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行中,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实现了新发展、新跃进。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而形成,是一个科学的党建研究命题。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政治自觉和制度自信的充分彰显,是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全党必须从各个方面考量促进党的建设“政治要素”和“制度要素”的共生共长、融合协同,致力于为党的政治建设构建坚实制度保障,并顺利推进建设“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政治规范体系”。本研究遵循“概念阐释—思想资鉴—历史考察—问题分析—逻辑解析—内容构建—实践展开”的研究思路,既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也开展共时性的分析,深入分析和探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这一新命题、新课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答,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方面和实践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具有体系化的结构特质。这一制度体系既是从党的政治建设本身出发进行的制度设计,经过历史积累和演进形成了制度基础,又是从科学建构的维度出发形成制度保障,是现实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具有权威性、统领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作为党的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系统,在管党治党中发挥着强制约束功能、持久维护功能、正向激励功能和文化涵育功能。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命题意义重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制度实践和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为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在伟大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政治建设及其制度构建,不仅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也塑造了科学的制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既有新的制度生成,也有对已有制度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主要围绕民主集中、组织领导、政治纪律、政治生活、监督检查、干部管理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发展。应该说,既往一切制度努力为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仍需要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加以应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既不是漫无目的的试错,也不是先入为主的试对,而是要始终遵循内在规律、围绕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和演绎,必须始终坚定方向、坚持原则、筑牢基础,进一步破解现实发展困境和引领实践方向。在内容上,本研究从政治信仰制度、政治领导制度、政治生活制度、政治文化制度、政治能力提升制度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描述,将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具体制度系统完整呈现出来,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实践上,注重从组织领导、思想引领、动态优化、条件创设等方面综合协力地推进和实施,确保制度体系构建能够顺利推进和达到更高水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郝志昌[9](2021)在《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文中提出共同体是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交往的重要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建构“更值得一过的”共同体的进程。我们看到,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与卢梭,再到现代的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共同体视为他们关键性的致思取向。这种致思取向对于阿甘本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阿甘本的贡献是,在既有的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之外,阿甘本开启了一种新颖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阿甘本力图以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并从而将生命长久以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正义、不自由的境遇揭示出来。而此种分析模式,亦即以生命政治的视角通观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在阿甘本看来,是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分析模式所忽略、遗留下的盲区,对此盲区的补遗就是阿甘本生命政治强烈的“问题意识”。舍此,我们在当今时代面对诸多的“乍眼”之事实(如集中营的再度显现)便无从给予其更为切中肯綮地回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构建,在其方法论上严格地遵循他所指认的“哲学考古学”、“范式”以及“签名理论”。在此方法论的自觉使用中,阿甘本开显出了异质于福柯、奈格里与哈特等人的生命政治理论,并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诸多衍生性术语(如至高主权、例外状态、赤裸生命、神圣人等等),从而自洽地将其导向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分析上。其中,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表现为法权形式的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溢出,这一溢出虽是必要性的,但同时也造成了危机性的后果。实际上,阿甘本正是借助法权形式的生命政治实践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在诸多文本中,阿甘本都强调这一法权形式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严丝合缝的关系。比如,在《例外状态》中,阿甘本同意如下看法:每个共同体都是由archon(下令的行政官员)、接受命令的人,以及第三个元素,法律,所组成。在《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中,阿甘本也同样承认:共同体与权力严丝合缝地相互对等,因为共同体原则同一切权力的结合乃是所有共同体必然潜在的特性的一种功能。而正是主权权力及其它天生所携带着的法律之例外的属性,架构着人类共同体的悖论性结构,即它从外部建立自身,并支撑着内部的常规法律,但同时宣称并没有什么外部,从而生命被此种悖论性的结构牢牢宰制、捕获、征用与奴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阿甘本从法权形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理论底色是宗教神学。或者毋宁说,阿甘本正是得益于对宗教神学的颠覆性思考,才真正独具特色地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以法权的公式标注出来。在阿甘本看来,原本隶属于宗教神学的神圣这一概念,绝非是一个美好的、崇高的意象,而是相反性地表现为暴力性的排除、分隔机制。在宗教神学领域中,诸神正是经由祭祀的暴力性实践将凡俗之物从“人间法”领域中排除、分隔出去,从而将其交付给“神法”之域,以此诸神可以对凡俗之物进行绝对性、独一性、特权性地占有。“神法”恰恰就是“俗世法”抑或“人间法”的必要性例外,前者支撑着后者。阿甘本发现,而在现实的法权领域中,法权本身的具体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呈现,这让法权本身的超验性与权威性得到了神学范式的说明。因为至高主权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效仿了神圣机制,它自身同样指向俗世的常规法律之外,而这个常规的法律之外不再是天国的“神法”,而是现实中的“无法”空间——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主权同诸神一样对事物获得了一种特权式的使用与占有。主权不受俗世的正常法律约束,但它却约束正常法律,因为它本身就是“活法”并有“合法”的权力去打断自身,开启例外。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就此形成,后者同样为前者提供普遍性的支撑,就像神圣为俗世提供普遍性支撑一样。所以,主权在其面相上不过就是诸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不过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显现。阿甘本认为这一结构性公式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始终存在。基于此,我们以此结构性公式为线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了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一性结构格局,并相应地将赤裸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出来,进而确证这一结构性格局的极端悖论性、危机性及其对之扭转的必要性。否则,按照阿甘本的判断,我们就只能生活在集中营式的共同体中。因为,至高主权在历史的演绎进程中,无论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多大程度上的翻新与更迭,但它的本质——例外治理——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看到,从古代共同体中的生杀大权,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的人民主权,以及景观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主权,它们无一不奉行着法之例外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治主权无论表现为何种面相,世俗化的神圣机制始终在场,这意味着它的暴力性面相从未改变过。只有这样,它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独一性的力量才能得到无限制的释放。因此之故,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在政治至高主权的架构下也始终表现为法律+法律之例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拒绝接受我们所直面的问题是“新的”问题,而是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并且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旧的”问题,阿甘本深切的担忧正在于此。面对如此这般的现实境遇,阿甘本极力筹划一种“来临中的共同体”。在阿甘本看来,“来临中的共同体”中不存在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格局,生命能够“如其所是”的获得自由的身价。要想通达“来临中的共同体”,阿甘本认为现实存在的赤裸生命,亦即在悖论性的结构中被捕获的生命,需要一种“非潜能”意识的支撑。“非潜能”意识是有能力说“不”的意识,它同时也是“能不”实现的至高的潜能,它是洞察既有的法权机器运作之奥秘的智识,更是突破既定知识框架和行为范式的勇气。“非潜能”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化行动中就表现为对神圣机制的亵渎。阿甘本的亵渎方案所诊断的正是神圣机制,它以不作为、不实现的具体行为姿态无视、玩忽神圣机制的分隔结构,使其停滞与失效。这样,经由亵渎方案的政治化操作,阿甘本相信“来临中的共同体”会在弥赛亚式的当下时间的“收缩”中为我们敞开,在其中,政治表现为真正的政治,生命表现为本真的生命——“任意的独体”。这是阿甘本给予当今时代我们所共享之现实的生命政治致思路径的关切与努力。纵观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的生命政治批判以及激进的弥赛亚主义重构之后,我们必须一方面看到阿甘本思想中的真正闪光点,但同时更要在另一方面看到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体现为他忽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深刻性,并从而在对新的共同体的筹划上失去了真正的“准星”,以至于最终跌入到了弥赛亚主义的政治虚无之中。实际上,马克思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不仅能够在现实的根源上为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根基,更能够以此为基础,为阿甘本弥赛亚主义的“来临中的共同体”的激进筹划提供“此岸”的“还原”——真正的共同体。否则,阿甘本对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批判只能是“半截子式”的、不彻底的批判,并且,其亵渎的救赎之路也将总是耽于想象之中而无力自拔。虽然阿甘本青睐于将当代的现实难题纵向地回溯到古代的历史与宗教的神话之中去探寻答案,但是由资本所操控的当代现实难题,绝不能被前者所忽略甚至被前者所代替。马克思的着力点就在于后者,即对资本的深刻分析之上。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将阿甘本的思想无条件地拿来使用,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深挖与再推进,从而使其真正地大放异彩!

张冯[10](2021)在《马克思革命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革命思想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依托其科学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与国际革命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产生的学说(革命理论)。革命思想一经形成便在各国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范围竖起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旗帜,开启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统治的时代,并在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继承和实践中逐步完善,时至今日仍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学说。马克思对于革命概念的认识继承了从法国大革命之后所形成的现代革命学说,并伴随着其思想的成熟而超越了黑格尔在资产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认识,形成了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研究基础上的革命范畴,其革命并不仅指政权更迭的政治革命,而是在人类社会形态实现跃升的意义上讨论的,具有历史性、整体性、阶级性的理论特质,站在无产阶级或者整个人类的立场上形成了独有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841-1848年是其思想的形成时期,发现了无产阶级所肩负的巨大历史作用,建立了一条研究并实践革命的正确思路,即从现实世界以唯物主义的视角寻找答案。1848-1864年是其思想的成熟时期,系统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性、暴力夺取政权以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理论,提出并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原则和策略。1864-1883年是其思想丰富时期,针对当时在革命性质、策略等重大问题上,所产生的以蒲鲁东、巴枯宁、拉萨尔等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思潮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从根源入手对其进行批驳,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革命思想包括革命动力、革命主体、革命策略、革命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革命动力说即研究革命发生发展的动因,其中革命发生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的根本矛盾,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因,科学进步、民族矛盾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构成革命爆发的因素。革命主体说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要承担者、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具有突出的领导地位,农民、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也是一股无法完全摒弃的潜在革命力量。革命策略说既包括短期进行政治革命的策略,也包括在长期尤其无产阶级专政之后继续进行革命的策略。革命目标说则划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一步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力量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共产主义革命,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革命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相继完成了暴力推翻三座大山、社会主义和平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革命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伟大革命”论,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发扬,也充分显示了革命在今天中国仍旧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马克思的革命思想对深入推进新时代的“两个伟大革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源泉”的说法与小康目标格格不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源泉”的说法与小康目标格格不入(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2.2 国外研究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2.2.2 经济演化思想
        2.2.3 争议与评价
    2.3 国内研究
        2.3.1 介绍性研究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2.4 小结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3.2 生物学说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3.3 历史主义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3.4 人道主义者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3.4.2 实地考察
    3.5 小结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4.2.2 扩展机器力量
    4.3 人的正常动机
        4.3.1 何谓“正常”
        4.3.2 人的正常动机
    4.4 小结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5.1 人的发展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5.2.1 企业家才能
        5.2.2 经济骑士精神
    5.3 组织与有机体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5.4 小结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6.2.3 政策主张
    6.3 小结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结语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学术价值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4.3 系统分析的方法
        1.4.4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2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渊源
    2.1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勾画
        2.1.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世界历史观
        2.1.2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人类学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启迪
        2.2.1 黑格尔的初步启迪
        2.2.2 恩格斯的深刻影响
        2.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批判所得
    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想
        2.3.1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2.3.2 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理论建构
    2.4 西方思想传统的理想勾勒
        2.4.1 古希腊文明的理想勾勒
        2.4.2 中世纪宗教的理想勾勒
        2.4.3 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理想勾勒
第3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
    3.1 逻辑起点: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3.1.1 挖掘:从经济表征到理论前提
        3.1.2 规定:异化逻辑下的四种异象
        3.1.3 批判:基于异化劳动的国民经济学批判
    3.2 逻辑主线:以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为路径的最终指向
        3.2.1 异化劳动积极扬弃之道:找寻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3.2.2 共产主义建构中的意旨:三种模型
    3.3 逻辑归宿:人性的复归和共产主义的生成的有机统一
        3.3.1 人的高度自由:人性的全面复归
        3.3.2 人类的最高境界:共产主义的生成
第4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方位
    4.1 萌芽期:《莱茵报》以前的时期及《莱茵报》时期
    4.2 确立期:《德法年鉴》时期
    4.3 成熟期:从《手稿》到《共产党宣言》
    4.4 发展期:从《1848 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
    4.5 小结
第5章 《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5.1 学术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
        5.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人类解放新途径
        5.1.2 人类解放理论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自觉
    5.2 实践价值:人类解放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2.1 人类解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
        5.2.2 人类解放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4)“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缘由
    2 概念界定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3.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4 研究的问题、方法与框架
        4.1 研究的问题
        4.2 研究的方法
        4.3 研究的框架
第1章 从“现实的人”看身体运动
    1.1 “现实的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
    1.2 作为人现实性根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1.2.1 费尔巴哈对人的感性存在的彰显
        1.2.2 马克思对感性对象性活动思想的发展
    1.3 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身体运动
        1.3.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身体运动
        1.3.2 身体运动与身心二元论的消解
第2章 从“人的历史形态”看身体运动
    2.1 人的依附性阶段:古代的身体运动
    2.2 人的独立性阶段:近代“理性至上”与身体运动
    2.3 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现代身体运动——劳动之后的自我实现
第3章 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看身体运动
    3.1 社会分工与资本主义:当代身体运动的基础
    3.2 作为人的休闲娱乐:当代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及其异化
        3.2.1 分工劳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
        3.2.2 身体运动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
    3.3 当代西方思想语境中“身体”的主题化与身体运动
        3.3.1 唯意志哲学对人的感性身体的彰显
        3.3.2 身体哲学思潮对人的感性身体的挺立与身体运动
第4章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身体运动
    4.1 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
        4.1.1 作为人类感性存在的两个基本面向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1.2 作为人自我实现两个途径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身体运动的基础
        4.2.1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4.2.2 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作为需要的身体运动
        4.2.3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共产主义社会的身体运动
    4.3 生产劳动同身体运动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5)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溯源
    2.1 德国古典哲学蕴含对幸福的最初思考
        2.1.1 黑格尔“需要理论”和“主奴辩证法”
        2.1.2 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观
    2.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肯定劳动创造幸福
        2.2.1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2.2.2 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2.3 空想社会主义体现劳动幸福理论旨归
        2.3.1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2.3.2 对未来社会的畅想
第3章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发展过程
    3.1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萌芽阶段
        3.1.1 中学毕业论文中对劳动幸福的思考
        3.1.2 博士毕业论文阐述幸福的实践性
    3.2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发展阶段
        3.2.1 担任莱茵报编辑反思资本主义现实的不幸
        3.2.2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异化劳动”
    3.3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成熟阶段
        3.3.1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劳动创造幸福
        3.3.2 《共产党宣言》是劳动幸福理论的宣言
    3.4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升华阶段
        3.4.1 《资本论》中提出“人的解放”
        3.4.2 《哥达纲领批判》确证劳动幸福前提
第4章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劳动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4.1.1 劳动创造幸福
        4.1.2 幸福指引劳动
        4.1.3 劳动过程本身是幸福的
    4.2 异化劳动导致劳而不幸
        4.2.1 劳动者与生产的异化丧失幸福的现实基础
        4.2.2 人与类本质的异化丧失幸福主体的感知能力
        4.2.3 人与人的异化导致社会普遍不幸
    4.3 劳动者是劳动幸福理论的主体
        4.3.1 劳动者是劳动幸福的实践主体
        4.3.2 劳动者是劳动幸福的价值主体
        4.3.3 劳动者是劳动幸福的权利主体
    4.4 劳动幸福理论的旨归
        4.4.1 劳动者现实的幸福
        4.4.2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4.4.3 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5章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价值
    5.1 纠正“劳动幸福”价值误区
        5.1.1 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5.1.2 严防个人幸福本位思想蔓延
        5.1.3 避免“异化劳动”思想入侵
    5.2 为实现个人幸福指引方向
        5.2.1 维护劳动尊严,在劳动体面中感知幸福
        5.2.2 改善劳资关系,在劳动平等中体会幸福
        5.2.3 发展劳动科技,在劳动自由中增强幸福
        5.2.4 保障劳动报酬,在劳有所得中获取幸福
参考文献
致谢

(6)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状况述评
        1.1.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1.1.2 国内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1.2 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外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1.2.2 国内学者研究状况述评
    1.3 论文研究方法
        1.3.1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1.3.2 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
第2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思想渊源
    2.1 奥地利经济学派
        2.1.1 卡尔·门格尔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及“门格尔难题”
        2.1.2 米瑟斯的“社会主义计算大论战”及“个人主观主义方法论”
    2.2 苏格兰启蒙传统
        2.2.1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2.2.2 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及“不可知论”
    2.3 主观主义认识论
        2.3.1 恩斯特·马赫的感觉经验认识论
        2.3.2 伊曼努尔·康德的知识论
第3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要素分析
    3.1 否定性自由
        3.1.1 免受强制的状态
        3.1.2 人与人的关系
        3.1.3 消极自由
    3.2 个人自由
        3.2.1 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
        3.2.2 个人自由与“内在自由”
        3.2.3 个人自由与“力量自由”
    3.3 自生自发秩序
        3.3.1 必然无知
        3.3.2 理性不及
        3.3.3 扩展秩序
第4章 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历史再现
    4.1 否定性自由要素的历史再现
        4.1.1 否定“原子论个人主义”
        4.1.2 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
    4.2 个人自由要素的历史再现
        4.2.1 对理性戕害个人自由的警惕
        4.2.2 对“自由作为重要价值”的理论论辩
    4.3 自生自发秩序要素的历史再现
        4.3.1 自生自发秩序发轫:“曼德维尔悖论”
        4.3.2 自生自发秩序萌芽:批判国家干预主义
        4.3.3 自生自发秩序生成: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论
第5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要素分析
    5.1 积极性自由
        5.1.1 有别于“积极自由”
        5.1.2 能动的“积极力量”
    5.2 现实自由
        5.2.1 现实的人
        5.2.2 现实的社会关系
    5.3 实践自由
        5.3.1 劳动自由
        5.3.2 扬弃私有财产
        5.3.3 走向共产主义
第6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
    6.1 作为精神本性的自由:自由意识
        6.1.1 自由的思想移居: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消失
        6.1.2 自由意识的觉醒:原子偏斜
        6.1.3 精神与现实的碰撞:定在中的自由
    6.2 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自由自觉的活动
        6.2.1 人的类本质的设定
        6.2.2 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6.2.3 积极扬弃异化
    6.3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自由个性
        6.3.1 走向科学自由观的前奏——创立唯物史观
        6.3.2 自由个性的生成
        6.3.3 自由个性的实现
第7章 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审视
    7.1 马克思与哈耶克自由观的内在关联
        7.1.1 肯定个人自由的价值
        7.1.2 尊重社会发展内在规律
        7.1.3 法治保障之下的自由
    7.2 马克思自由观与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关键分歧
        7.2.1 人类理性的分歧:有限理性与实践理性
        7.2.2 自由秩序的分歧: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
        7.2.3 自由道路的分歧: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7.3 哈耶克自由理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借鉴启示
        7.3.1 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3.2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7.3.3 规范约束政府权力建成法治政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专着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霍布斯鲍姆生平及学术历程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渊源
    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和立场
        1.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进路
        1.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
    1.2 俄国-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吸收
        1.2.1 列宁主义的历史前瞻性
        1.2.2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全能型政治经济体制
    1.3 西方政治与历史思想的优秀成果
        1.3.1 卢卡奇的阶级分析方法
        1.3.2 葛兰西的政治理论
        1.3.3 法国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
    1.4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社会现实
        1.4.1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氛围
        1.4.2 英国工人运动的实践历程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体的结构性反思
    2.1 社会主义的本义
        2.1.1 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2.1.2 自由、平等和公正的价值判定
        2.1.3 “社会为上”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2.2 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蕴
        2.2.1 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阐释
        2.2.2 无产阶级国家专政的内涵
    2.3 社会主义的实践旨归
        2.3.1 充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制度
        2.3.2 谋求人的解放的根本依托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转向与趋势的反思
    3.1 社会主义要素的嬗变
        3.1.1 物质论据的削减
        3.1.2 结构标准的弱化
    3.2 社会主义潜在形态谛视
        3.2.1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
        3.2.2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机结合
        3.2.3 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曙光
    3.3 全球化视野下的浪潮
        3.3.1 经济一体化的突出作用
        3.3.2 科技跃升的深远意义
        3.3.3 大众文化的广泛影响
    小结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的价值反思
    4.1 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
        4.1.1 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脉向
        4.1.2 民族事业的前景与希望
    4.2 现代性后果的反思
        4.2.1 复归人与自然的本真属性
        4.2.2 财富分配的制度保障
    小结
第五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
    5.1 理性基础
        5.1.1 把握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5.1.2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
    5.2 目标导向
        5.2.1 根植民族思考和世界格局的现代化建设
        5.2.2 创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概述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概念辨析
        (一)制度、制度化与制度体系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及其构建的内涵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特点、功能和构建意义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构建意义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导
        (二)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制度实践的借鉴
        (三)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的滋养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初构
        (一)党内权力运行中集中领导制度的建立
        (二)党员权利实现中党内民主制度的确立
        (三)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纪律规矩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发展
        (一)党的领导制度的深入发展
        (二)干部学习制度的系统建设
        (三)党的纪律制度的持续加强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变革
        (一)党内政治生活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坚持和发展
        (三)党员和党组织政治标准的严格规定
        (四)党的监督制度及纪律检查体制的改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
        (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坚持和完善
        (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重塑和强化
        (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和执行
        (四)党的选人用人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问题审思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权威问题
        (一)党的政治建设权威主体边界模糊
        (二)党的政治建设权威运行过程失范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权威意识欠强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力问题
        (一)党员参与制度创新实践不够充分
        (二)落后分子对于制度建设形成阻滞
        (三)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推进存在短板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要素问题
        (一)政治建设制度系统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二)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内部衔接不够通畅
        (三)政治建设制度相应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条件问题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供给的现实困境
        (二)党内政治生活非制度化行为的侵扰
        (三)党的政治建设外部环境的多维影响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
    一、坚定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方向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性的核心指向
        (二)保持党组织有效性的突出指向
        (三)增强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具体指向
    二、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政治强化与科学规范相统一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系统建构相统一
        (三)坚持教育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统一
        (四)坚持现实针对与战略设计相统一
    三、筑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发扬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形态跃升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成熟定型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一、巩固政治信仰制度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制度
        (二)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三)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制度
    二、强化政治领导制度
        (一)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
        (二)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三)坚持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领导核心地位的制度
    三、完善政治生活制度
        (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制度
        (三)坚持正确干部选拔和任用使用的制度
        (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制度
        (五)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四、建立政治文化制度
        (一)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
        (二)建立坚持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制度
        (三)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
    五、健全政治能力提升制度
        (一)健全提升广大党员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能力的制度
        (二)健全提升党员干部把握大局和防范风险能力的制度
        (三)健全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的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实践推进
    一、加强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组织领导
        (一)坚持党的中央组织顶层设计
        (二)强化各级各类组织政治责任
        (三)激发广大基层党员积极参与
    二、强化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思想引领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加强制度体系的宣传教育
        (三)注重制度执行的意识培育
    三、推进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态优化
        (一)科学评估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及时回应政治建设的制度诉求
        (三)有序推进制度体系的结构调适
    四、创设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有利条件
        (一)营造制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破解不良制度因素的困扰
        (三)有效推进与法律体系衔接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生命政治:透视人类共同体结构的重要视角
    1.人类共同体的危机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理论使命
    2.“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视角窥探共同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本文研究框架及其论证思路
第一章 共同体的生命政治分析模式何以可能
    1.1 何谓共同体与共同体何为
        1.1.1 共同体的概念
        1.1.2 共同体的诸种分析模式
        1.1.3 共同体的本质与使命
    1.2 阿甘本以生命政治理论分析共同体结构的方法论自觉
        1.2.1 作为“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自觉
        1.2.2 作为“范式”的方法论自觉
        1.2.3 作为“签名理论”的方法论自觉
    1.3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理论定位
        1.3.1 生命政治谱系中的阿甘本
        1.3.2 贯穿阿甘本生命政治逻辑始终的神圣机制
        1.3.3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对人类共同体诸种分析模式的回应
第二章 生命政治管控与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
    2.1 神圣机制的诞生与古代人类共同体的结构
        2.1.1 誓言的考古学回溯与神圣机制的诞生
        2.1.2 古代生杀权的致死面相
        2.1.3 古代悬法与例外状态
    2.2 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神圣机制的持续在场
        2.2.1 现代装置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2.2.2 人民概念的断裂与现代人民主权的虚假面相
        2.2.3 现代悬法及其常态化演绎
    2.3 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的形式创新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3.1 景观拜物教的来临与至高主权的新面相
        2.3.2 景观主权对语言的征用
        2.3.3 语言展示价值的凸显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2.4 作为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典范的集中营及其泛化
        2.4.1 集中营作为历史现象
        2.4.2 集中营作为“结构性”的范式
        2.4.3 人工智能时代中“营范式”的扩增
第三章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方案与“来临中的共同体”
    3.1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思想支撑:潜能观
        3.1.1 潜能的两种形式
        3.1.2 潜能与形式生命的筹划
        3.1.3 潜能与两种权力机制问题的反思
    3.2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具体操作:亵渎方案
        3.2.1 亵渎方案的政治使命:去神圣化的操作
        3.2.2 亵渎方案的典范:无目的的游戏
        3.2.3 亵渎方案的增补:从亵渎到身体使用
    3.3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最终图景:“来临中的共同体”
        3.3.1 当下时间的收缩性
        3.3.2 政治形态的圆满性
        3.3.3 个体存在的任意性
第四章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反思与推进
    4.1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4.1.1 阿甘本以神圣机制为核心揭示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的价值
        4.1.2 阿甘本以亵渎方案为核心重构人类共同体的价值
        4.1.3 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批判与重构的缺陷
    4.2 发现神圣机制的真正秘密: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
        4.2.1 资本的统治权与至高主权
        4.2.2 资本增殖的本性与例外状态
        4.2.3 无产阶级与赤裸生命
    4.3 推进亵渎方案的现实道路:弥赛亚主义的共同体还是真正的共同体
        4.3.1 亵渎方案的主体建构:生命的生产性反抗
        4.3.2 亵渎方案的制度建构:超越资本权力的制度性探索
        4.3.3 亵渎方案的最终归宿: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结语:消解神圣机制: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困境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马克思革命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性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革命内涵的思想
    一、 “革命”概念
        (一)“革命”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二)现代“革命”概念的出场
    二、马克思革命概念的内涵
        (一)革命的哲学意蕴
        (二)革命的理论特质
        (三)革命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形成过程的文本考察
    一、1841-1848 年:马克思革命思想形成时期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异化到共产主义
    二、1848-1864 年:马克思革命思想成熟时期
        《共产党宣言》:革命理论的时空建构
    三、1864-1883 年:马克思革命思想丰富时期
        (一)《法兰西内战》:用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二)《哥达纲领批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而奋斗
第三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内容体系
    一、 马克思革命动因说
        (一)根本动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直接动因:阶级斗争
        (三)其他动因:民族矛盾
    二、马克思革命主体说
        (一)革命的承担者:无产阶级
        (二)革命的领导者: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关于中间阶级的在革命中的作用:农民、小资产阶级等
    三、马克思革命策略说
        (一)政治革命的具体策略
        (二)不断革命论
        (三)世界革命论
    四、马克思革命目标说
        (一)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第四章 “两个伟大革命”: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两个伟大革命论的时代生成
        (一)实现党的初心使命呼唤党的自我革命
        (二)初心使命在社会革命推进下逐步实现
    二、两个伟大革命论——对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理论彰显
        (一)革命动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二)革命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三)革命策略: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
        (四)革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源泉”的说法与小康目标格格不入(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理论研究[D]. 杨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D]. 胡光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5]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邓金兰. 吉林大学, 2021(01)
  • [6]马克思自由观视域下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D]. 徐振华. 辽宁大学, 2021
  • [7]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史反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郭光宇. 山西大学, 2021
  • [8]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D]. 葛英儒. 兰州大学, 2021(09)
  • [9]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D]. 郝志昌. 吉林大学, 2021(01)
  • [10]马克思革命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张冯. 兰州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的说法不符合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