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9:1 到 1:9

从 9:1 到 1:9

一、从9:1到1:9(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1](2021)在《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Nd2Fe14B为主相的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现已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汽车、电器设备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中,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些年,随着稀土永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钕(Nd)和镨(Pr)元素的消耗也日益加重。而以La2Fe14B、Ce2Fe14B和Y2Fe14B为基体磁体的内禀磁性能较差,很难满足应用需求,造成了高丰度稀土元素镧、铈和钇(La、Ce和Y)的大量积压。为了平衡利用稀土资源和稀土永磁产业的长期发展,发展高丰度稀土永磁体具有重大经济效益。通过调控微结构可以改变磁性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高丰度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稀土元素自身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而且改变温度或者成分可以调控稀土过渡金属亚铁磁体的磁性。这两个特点使稀土元素在自旋电子学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推广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特别是拓展稀土元素在自旋电子学中的研究,例如在自旋轨道扭矩和手性畴壁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包含以下两个部分内容:(1)在传统的Nd-Fe-B永磁材料体系中,本工作通过微结构设计提高了高丰度稀土永磁薄膜的矫顽力、矩形度和温度稳定性。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La,Nd,Dy)-Fe-Co-B单层膜以及含有钽(Ta)插层的复合多层膜。结合初始磁化曲线、磁力显微镜观察磁畴和微磁学理论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矫顽力机制是形核机制主导的混合型机制。Ta插层可以提供更多钉扎中心、减少形核中心、削弱Nd-Fe-B 晶粒间的交换耦合和增强不同 2:14:1 型晶粒间的长程静磁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多层膜的矫顽力。在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La-Nd-Fe-B/Ta/Co多层膜和La-Nd-Fe-B(薄膜)/Ta/Co(点阵)的复合结构中,研究发现点阵结构样品具有更好的矩形度。采用一阶翻转曲线分析方法分析磁相互作用和磁化翻转过程,并结合磁力显微镜观察磁畴演变规律,可以确定新畴形核和扩展造成了不可逆磁化翻转,钴(Co)点阵自身的形状各向异性能够增强偶极相互作用,进而导致更强的层间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磁滞回线的矩形度。对比300 K和150 K两个温度下多层膜和点阵复合结构样品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极化强度值后发现,点阵复合结构样品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极化强度的变化均更小,进而判断La-Nd-Fe-B薄膜和Co点阵的复合结构具有更高的温度系数和稳定性。(2)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和微加工工艺,本工作制备了 Pt/Co/Ho(楔形)多层膜结构和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异质结构,并系统地研究了其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 相互作用(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DMI)和自旋轨道扭矩(spin orbit torque,SOT)效应。采用电流诱导的反常霍尔回线偏移方法,研究发现,随着钬(Ho)厚度的增加,DMI交换系数和自旋扭矩效率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小,表明Ho和铂(Pt)的自旋霍尔角符号相同。在面内辅助场下,施加外加电流后,可以实现电流诱导的从一个磁化态到另一个磁化态的确定性磁化翻转。如果面内辅助场小于DMI等效场,可以观察到左手手性尼尔型畴壁的非对称运动。在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结构中,改变中间钌(Ru)隔离层厚度可以改变两层GdCo之间的耦合方式。其中,两层GdCo之间的反铁磁耦合可以显着增强SOT效应。对于强铁磁和强反铁磁耦合的样品中,在层间交换耦合(interlayerexchange coupling,IEC)和SOT效应的共同协作下,可以实现在两个平行态和反平行态之间的磁化翻转。IEC随着Ru隔离层厚度超过0.57 nm而变弱,此时可以观察到电流诱导的多态磁化翻转过程。

袁方[2](2021)在《含CrOx熔渣粘度与预报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粘度作为非常重要的熔渣性能,与决定冶金反应快慢的传质过程密切相关。良好的熔渣流动性能够保证冶炼过程顺行,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金属收得率。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冶金生产过程,达到操作流程的可控制、可预报,需要对各种成分、各种温度下的熔渣粘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含铬熔渣作为含铬合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冶炼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含铬熔渣中的铬元素价态不一且易形成高熔点相,目前关于含铬熔渣粘度的报道十分有限,且不成体系。现有的粘度计算模型也由于缺少含铬熔渣粘度数据而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首先针对含铬熔渣熔点高及含铬渣中铬元素价态多的特点,设计并搭建了最高保温温度可达1700℃、拥有良好密闭性能可完全控制气氛的高温粘度计,并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分析了CaO-SiO2-(MgO/Al2O3)-CrOx渣系Cr2+和Cr3+所占比例以及Cr2O3含量变化时不同渣系的液相率,然后分别通过XPS价态分析和XRD检测确定了熔渣适合使用旋转柱体法进行粘度测量;通过柱体旋转法,给出判断熔渣是否属于牛顿流体的判定方法并结合固相率计算结果得到了含铬熔渣固相率对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而对CaO-SiO2-(MgO/Al2O3)-CrOx渣系的熔渣粘度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并讨论了温度、熔渣组分等因素对含铬熔渣粘度的影响规律;此外,还结合熔渣的拉曼光谱分析和计算了含Cr2O3、CrO的熔渣结构和熔渣的聚合度,揭示了各熔渣组分对含铬熔渣聚合度的影响;最终,针对牛顿流体熔渣和所有含铬渣分别建立了含铬熔渣的粘度预报模型,从而实现对CaO-SiO2-MgO-Al2O3-Cr2O3渣系粘度的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自主搭建了一套适合含铬熔渣粘度测量的高温粘度测量仪。仪器有着测量准确度高、最高测量温度高和体系内气氛可控制三大特点。粘度计最小可测量有效粘度数据为0.01cp,粘度精度为±1.0%;可以在1700℃高温下长时间工作且测量时仪器整体密闭,有利于进行气氛控制。(2)本试验条件下 CaO-SiO2-Cr2O3 渣、CaO-SiO2-Al2O3-Cr2O3 渣、CaO-SiO2-2%MgO-Cr2O3渣,通过气氛控制确保Cr2O3价态不发生变化,价态计算结果和XPS结果表明熔渣中的铬元素主要保持+3价;对本实验条件下的CaO-SiO2-(MgO/Al2O3)-CrO渣系,通过配以过量金属Cr片的方式保证CrO价态稳定,计算结果也表明CaO-SiO2-(MgO/Al2O3)-CrO渣系中Cr2+含量比Cr3+多两个数量级以上;(3)论文测试含铬熔渣为牛顿流体时,CaO-SiO2-(FeO/MgO/Al2O3)-CrOx熔渣的粘度随Cr2O3和Cr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aO-SiO2-Al2O3-CrOx熔渣的粘度随Al2O3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MgO、FeO含量的增加,CaO-SiO2-(FeO/MgO)-CrO3熔渣的粘度逐渐降低;相比于无铬渣,Cr2O3会使CaO-SiO2-Al2O3-Cr2O3中的[AlO4]四面体含量增加;在CaO-SiO2-MgO/FeO-Cr2O3渣中,大量MgO和Cr2O3极易生成镁铬尖晶石;FeO使得渣中部分Cr2O3转变为Cr与CrO,熔渣成分更为复杂。(4)当论文测试的含Cr2O3熔渣流体性质为非牛顿流体时,熔渣粘度随固相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固相率为5%-10%时,若固相率增加的同时溶入液相的Cr2O3含量增加,则熔渣保持牛顿流体,反之,熔渣转变为非牛顿流体。当固相率>10%时,随固相率持续增加,熔渣转变为非牛顿流体。(5)论文测试熔渣聚合度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Cr2O3、CrO、MgO、FeO、碱度的增加,熔渣结构变得简单,Cr3+、Cr2+、Mg2+、Fe2+均以结构修饰体的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熔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会使得[AlO4]四面体向[A106]八面体转变,熔渣的结构出现先复杂后简单的变化。(6)根据本文所测牛顿流体的粘度数据对Iida模型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不同体系适用的A、E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出适用于全流体性质的含铬熔渣粘度模型,并得到程序代码,粘度模型适用范围为碱度0.5~1.2,Cr2O3含量为 0-9 wt.%,Al2O3 含量为 0-15 wt.%,MgO 含量为 0-8 wt.%。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最终得到含铬熔渣的流体特征,系统的完善了含铬熔渣的粘度数据,了解了含铬熔渣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的含铬熔渣粘度预报模型为含铬金属冶炼流程的可控制和可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书中[3](2021)在《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构建及乳腺癌骨转移灶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背景:相对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而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较长,骨转移事件的发生在罹患乳腺癌的患者中也尤为常见,并可诱发多种骨骼相关事件致使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探究乳腺癌骨转移进程的发病机制和分子调控网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目的:应用全基因表达谱结合EMT和BMP相关基因探究乳腺癌转移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特点。建立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模式及临床预后模型来描述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调控、免疫浸润和临床预测特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3套大样本转移性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与dbEMT数据库联合分析筛选EMT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从GEO数据库中下载2套骨转移性乳腺癌数据集,分析BMP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得1091例原发性乳腺癌样本mRNAs、lncRNAs和miRNAs的表达谱,其中58例有骨转移,1033例无骨转移。依据骨转移乳腺癌与非骨转移乳腺癌样本之间差异表达RNA情况构建伴发骨转移乳腺癌的ceRNA网络。CIBERSORT用于分析乳腺癌样本中的22种免疫细胞组成及临床意义。我们对ceRNA网络中的基因进行批量生存分析,探究与临床预后相关基因,构建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并评估其预后价值。最后,完成前期研究中发现的部分差异表达分子的生物学验证。结果:整合分析3套GEO数据集(GSE20685、GSE12276、GSE16446)表达谱及dbEMT数据库,筛选得到304个可能参与乳腺癌转移进程的EMT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PI3K-Akt、TGF-beta等信号通路相关。对2套伴发骨转移乳腺癌相关GEO数据集(GSE2034、GSE124647)进行BMP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基因主要与PI3K-Akt、TGF-beta等信号通路相关。两个数据集中BMPR2、BMP2、GREM1同时存在差异表达。从TCGA数据库中分析发现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和未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的2个lncRNAs、18个miRNAs和20个mRNAs有显着性差异。ceRNA网络中有 4 个 PCG(GJB3、CAMKV、PTPRZ1、FBN3)在 Kaplan-Meier 分析中有显着临床意义。在22种免疫细胞类型中,有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间plasma cell和follicular helper T cell在两种不同样本中存在显着差异。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mast cell、gamma delta T cell、plasma cell细胞比例与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比例高的样本生存状态更好(P=0.025);eosinophilic 比例低的样本生存状态更好(P=0.01)。基于ceRNA网络中6种基因及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ROC曲线分别证实其准确性良好。基于ceRNAs与多种免疫浸润细胞之间呈现的共表达模式,我们发现DLX6-AS1、WNT6、GABBR2和多种免疫细胞含量可能与乳腺癌骨转移相关。选取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3例乳腺癌骨转移灶样本及3例用作对照的乳腺癌非骨转移骨组织样本、外周血样本行qRT-PCR检测,结果提示hsa-miR-132-3p、WNT6表达量在两组骨组织样本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本部分研究探讨了转移性乳腺癌样本中EMT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及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BMP相关基因表达特点。构建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并分析其免疫浸润模式,以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生物学进程的起始阶段。本项研究为乳腺癌骨转移分子机制的阐明与临床预后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生物信息学基础。第二部分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乳腺癌骨转移骨骼病灶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分子调控网络研究背景:乳腺癌骨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可缩短患者生存期。目前,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监测和治疗乳腺原位肿瘤,而乳腺癌骨转移病灶的诊断、监测和治疗常常被忽视。目的:本部分研究旨在探究乳腺癌骨转移进程中骨骼定植部位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以转录组生物学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乳腺癌骨转移骨骼定植部位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本研究利用骨科手术中所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骨转移部位瘤体、瘤旁组织学样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掌握乳腺癌骨转移部位lncRNAs、mRNAs、circRNAs、miRNAs等表达特点及差异表达情况,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及关联分析绘制乳腺癌骨转移的WTS网络及ceRNA网络。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病灶瘤体组织与瘤旁组织相比,共鉴定得到174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上调81个,下调93个),富集分析提示其主要与TNF signaling pathway、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相关;共鉴定得到13个差异表达的mRNAs(上调3 个,下调 10 个),富集分析提示其主要与 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等通路有关;共鉴定得到149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上调89个,下调60个),富集分析提示其主要与B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ErbB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有关;共鉴定得到83个差异表达的miRNAs(上调57个,下调26个),富集分析提示其主要与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有关。根据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了乳腺癌骨转移的WTS网络及ceRNA网络构建与分析。结论: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乳腺癌骨转移瘤体、瘤旁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s、mRNAs、circRNAs、miRNAs信息,针对差异表达RNA特点进行GO、KEGG分析 预 测 并 构 建 WTS、ceRNA 调 控 网 络,发 现 了circRNA069718/miR-483-3p/COL 11A2轴等可能参与乳腺癌骨转移灶形成的调控轴。为乳腺癌骨转移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学林[4](2021)在《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化石燃料日益消耗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推进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需要高效的能源转换/储存装置确保其在电网中并网工作的稳定性。超级电容器作为先进的储能技术在各种储能设备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其有限的能量密度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具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新型电极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目标。MXene材料由于能够提供高能量和功率密度,已经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电极材料。层间离子的插入和脱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它们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碱金属离子快速存储能力。Ti3C2Tx是MXene材料中具有高的化学或电化学稳定性的典型代表,然而低容量伴随着缓慢的电化学动力学,以及层间自堆叠、塌陷和氧化,严重阻碍了它们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际应用。针对上述Ti3C2Tx在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多层Ti3C2Tx片层表面均匀包覆聚多巴胺(PDA)层以阻止Ti3C2Tx在水溶液中进行简单液相复合反应时发生氧化;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Ti3C2Tx的自堆叠问题,利用PDA层的优异二级反应平台在Ti3C2Tx片层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CNTs)和负载二氧化锰(MnO2);并设计出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粘结剂的Ti3C2Tx-CNTs浆料,通过浸涂法实现了 40 mg cm-2的高活性质量负载电极,为Ti3C2Tx基超级电容器的进一步实际应用研究提供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原位聚合的PDA作为包覆层,实现了对HF刻蚀的多层Ti3C2Tx的包覆保护,对比分析不同盐酸多巴胺添加比例对Ti3C2Tx表面PDA包覆层的微观形貌、组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成功控制并优化了 PDA层对Ti3C2Tx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当盐酸多巴胺与Ti3C2Tx的质量浓度比为1:2时,有效避免了 Ti3C2Tx在水环境容易氧化的问题,并且PDA结构中的邻苯二酚与Ti3C2Tx表面Ti原子间强的配位键结合,增强了基体的结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可以继续作为基体材料,利用其表面的PDA层二级反应平台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设计,从而构筑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2)采用简单热解法,以优化后的Ti3C2Tx@PDA为基体材料,PDA层还原的Co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尿素作为碳源,在Ti3C2Tx片层表面原位生长了 CNTs。对比分析前驱体中不同尿素添加比例对Ti3C2Tx@CNTs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结构以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实现了 TiC2Tx片层表面CNTs的可控生长。结果表明,垂直生长的CNTs在克服Ti3C2Tx片层的自堆叠问题的同时有效扩张其层间空间,使更多氧化还原反应活性位点暴露出来,同时为电解质离子的传输提供快速通道。以优化后的Ti3C2Tx@CNTs-6.0电极组装的对称器件,表现出的最高面积能量密度为9.4μWh cm-2,最高面积功率密度为5444.0 μW cm-2。这种在Ti3C2Tx上原位生长CNTs构筑三维网络结构的策略,对其他MXene材料改善自堆叠问题具有借鉴意义。(3)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液相共沉淀法,以Ti3C2Tx@PDA为基体材料,高锰酸钾作为锰源,制备得到不同形貌MnO2修饰改性的Ti3C2Tx@MnO2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元素组成、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等分析,探讨了 MnO2在Ti3C2Tx@PDA表面的可能生长及形貌转变机理,并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DA可将[MnO4]-直接还原为MnO2并均匀固定在基体表面,在温和的环境中自然生长成为纳米碎片状δ-MnO2,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导向作用下生长成为纳米线状α-MnO2,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用下沿着CTAB胶束团周围生长成为纳米花球状α-MnO2,以及水热反应较高温度压力下生长成为米粒状α-MnO2;不同形貌MnO2的负载在引入赝电容的同时,对Ti3C2Tx片层的自堆叠起到抑制作用。对Ti3C2Tx@MnO2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综合比较后可知,Ti3C2Tx@δ-MnO2 NSs和Ti3C2Tx@α-MnO2 NWs电荷转移阻抗更小,循环稳定性更高,表现出更佳的电化学性能,有效提升Ti3C2Tx在正电位窗口下的比电容,从而拓宽了其作为正极材料的应用。(4)基于纳米片状MnO2负载的Ti3C2Tx@δ-MnO2复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优化Ti3C2Tx片层表面MnO2的生长情况以及MnO2的实际负载量,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配置,深入探讨了MnO2纳米片的引入对Ti3C2Tx物相结构、电化学活性和电荷存储机理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过程分析深入探究了该复合电极的储能机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i3C2Tx@δ-MnO2-0.06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优异的面积比电容,其电容是由扩散控制贡献和非扩散控制贡献组合而成的,以该电极组装的Ti3C2Tx@δ-MnO2-0.06//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0~1.8 V工作电压范围内的最高面积能量密度为110.4 μWh cm-2,最高面积功率密度为9493μW cm-2,并且可以为商业LED等提供能量,表明Ti3C2Tx@δ-MnO2-0.06复合材料作为储能应用的巨大可能性,这种用简单方法实现MnO2纳米片修饰Ti3C2Tx片层的策略可以推广至其他MXene成员进行储能研究,并为其他MXene材料的有效结构设计提供了思路。(5)采用简单浸涂法,以PMMA作为粘结剂,异丙醇-超纯水(4:1)作为溶剂,CNTs作为导电添加剂,设计制备了高活性质量负载的Ti3C2Tx-CNTs复合电极(40 mg cm-2)。研究了 CNTs的添加比例对Ti3C2Tx-CNTs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集流体对活性材料质量负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泡沫镍为集流体的Ti3C2Tx-CNTs-20电极可以实现更高的活性质量负载以及更佳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极组装的Ti3C2Tx-CNTs-20//MnO2-CNTs-20非对称器件,最大面积能量密度达440.3μWh cm-2,最大面积功率密度为55652 μW cm-2,可以为LED灯组持续供电,这种简单的浸涂法对其他MXene基电极实现高活性质量负载具有普适性。

刘赛月[5](2020)在《火焰喷雾热解纳米粉制备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与离子导电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锂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资源的短缺以及成本的上涨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因此,近十年来电化学领域的重要探索方向集中在发展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使用安全的新一代可充电电池。与锂资源相比,钠/镁储量丰富,安全高效,有望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一代储能装置。为了规避电解液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的问题,以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制备全固态电池成为电化学领域新的构想。近年来,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Na3Zr2Si2PO12常温离子导电率可以达到10-4-10-3 S cm-1。然而,NASICON固态电解质的传统制备方法制备温度高,工艺流程繁琐,能耗大。同时,NASICON固态电解质对温度敏感,易产生杂相,较难制备细晶致密的烧结体,且受限于块体电解质较大的厚度(1-2 mm),使组装的固态电池表现出较低的能量密度。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NASICON构型的掺杂元素进行了设计,通过蒸馏法制备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并进一步通过液体喂料的火焰喷雾热解法(LF-FSP)一步制备出NASICON纳米初始粉体。与传统的固态反应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简单高效,粉体的相组成可以通过前驱体的比例进行调节。并基于颗粒纳米化,使烧结温度大幅降低,在低于传统制备方法100-200℃的烧结温度可以制备出细晶致密的块体和薄膜电解质。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Na3Zr2Si2PO12块体电解质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当温度达到1250℃时,Na,P挥发严重,晶粒在高温下迅速长大,致密度也有下降的趋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发现离子导电率与电解质中主相含量以及致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与晶粒粒径的变化趋势相反。研究体系中1100℃烧结的Na3Zr2Si2PO12块体电解质的晶粒尺寸较小,致密度和主相含量较高,离子导电率可以达到4.8×10-4 S cm-1。通过调节前驱体的种类和比例对Na3Zr2Si2PO12进行掺杂改性研究。随着Ce4+掺杂浓度的增加,NASICON相逐渐从单斜相向菱方相转变。Ce4+的掺杂对致密度和晶粒粒径的影响不大,对相组成的影响较大,高掺杂浓度的电解质中杂相种类和含量较高。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发现Na3Ce0.1Zr1.9Si2PO12表现出研究体系中最高的常温离子导电率,为6.9×10-4S cm-1,激活能为0.33 e V。通过对其进行Rietveld精修,分析了NASICON中Na+不同占位形成的多面体的空间结构,以及Na+的跃迁路径,计算了Na+跃迁过程中的瓶颈大小。计算得到的Na3Ce0.1Zr1.9Si2PO12电解质的T1为5.6(?)2,是目前文献报道中的最大值。组装TiO2|NASICON|Na固态半电池,发现其比容量远远高于文献报道的数据。一方面是因为电解质制备方法的优越性,在相对低的烧结温度下,制备出细晶致密的电解质块体,组织结构均匀。另一方面是由于少量电解液的添加,有效提升了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利用流延铸膜法制备出Fe掺杂改性的Mg0.5Zr2(PO4)3生膜,通过无压烧结制备出透明的37μm厚度的薄膜电解质。一定浓度Fe3+的掺杂缓解了Mg0.5Zr2(PO4)3体系对于温度的敏感性,首次得到了Mg0.5Zr2(PO4)3纯相薄膜电解质,解决了局部致密化的问题,制备了组织结构均匀的高致密透明薄膜。Mg0.6Fe0.2Zr1.8(PO4)3表现出1.8×10-7 S cm-1的常温离子导电率,比同体系其他薄膜高出一个数量级。由于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和较小的电解质厚度,Mg0.6Fe0.2Zr1.8(PO4)3薄膜的面电阻为1.6 kΩcm2,在文献报道的数据中为最低值。通过Rietveld精修构建了NASICON结构中Mg2+传导路径的多面体视图,计算了掺杂前后Mg2+跃迁窗口的大小,证明了小离子半径的Fe3+的掺杂并没有影响到Mg2+在三维框架结构中的传输。但是,低价态掺杂可以引入更多的Mg2+来消除掺杂引起的正电荷缺失。同时,薄膜中由于Fe3+掺杂提高的致密度以及减少的缺陷都有利于薄膜电解质中离子导电性的提高。

阮光辉[6](2020)在《香烟和燃香燃烧排放系颗粒物中离子和碳组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及其组分对雾霾形成、气候变化及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关于室外颗粒物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针对室内污染源颗粒物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系统性,特别是针对电子香烟等新污染源。论文选取四种室内颗粒物污染源香烟、电子香烟、棒香和蚊香燃烧排放的PM10和PM2.5及其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颗粒物的源谱,为室内健康效应的研究提供依据。论文选取7种传统香烟和6种电子香烟、8种棒香和3种蚊香进行实验,在燃烧产生的烟雾环境采集PM10和PM2.5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还针对不同香烟的焦油量、不同品牌电子香烟、不同口味电子香烟等燃烧烟雾中颗粒物的成分进行了比较。论文主要分析了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及水溶性离子(Water-Soluble Ion,简称WSI),其中碳质组分包括有机碳(Organic Carbon,简称OC)、元素碳(Element Carbon,简称EC)、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简称 WSOC)、类腐殖质碳(Humic-like substances Carbon,简称Hulis-C);通过归一化手段建立了香烟、电子香烟、棒香和蚊香燃烧排放的PM10和PM2.5化学成分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烟、棒香、电子香烟和蚊香排放PM10化学成分谱中OC、EC、水溶性离子的占比略有差异。其中香烟:59.98%~94.72%、3.96%~7.96%、0.37%~1.3%;棒香:56.49%~76.62%、4.68%~7.44%、0.23%~2.24%;电子香烟:40.6%~52.3%、1.5%~4.0%、0.77%~3.58%;蚊香:21.13%~54.25%、2.22%~2.91%、5.16%~6.35%。OC 中水溶性有机碳、类腐殖质碳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其中香烟:13.1%~47.7%,9.6~23.3%;棒香:31.3%~60.5%、17.3%~29.0%;电子香烟:80.7%~96.5%、46.6%~65.3%;蚊香:35.76%~54.18%、34.2%~35.8%。2)香烟、棒香、电子香烟和蚊香排放PM2.5化学成分谱中OC、EC、水溶性离子的占比略有差异,其中香烟:20.66%~84.69%、1.33%~4.27%、0.28%~0.78%;棒香:21.71%~97.02%、0.5%~7.71%、0.23%~3.8%;电子香烟:20.97%~33.79%、3.2%~4.1%、0.78%~2.39%;蚊香:19.16%~29.98%、0.44%~1.40%、1.32%~1.86%。OC 中水溶性有机碳、类腐殖质碳的占比也有所不同,其中香烟:18.3%~89.3%、9.0~69.3%;棒香:22.9%~38.1%、13.4%~21.7%;电子香烟:80.3%~98.9%、38.2%~68.3%。蚊香:30.3%~35.7%、14.0%~19.2%。3)不同品牌香烟,粗细颗粒物PM10和PM2.5的分歧系数之间差异不大,PM2.5/PM10的比例为28%~71%。不同品种棒香和蚊香燃烧烟雾的成分谱之间差异比较大,特别液体蚊香和电片蚊香烟雾跟其他品种棒香的排放差异很大。不同口味电子香烟的成分谱之间差异不大。4)通过分析8种碳组分丰度分析,对于香烟和棒香源PM2.5和PM10碳组分OC2占比最高,电子香烟OC3占比最高,OC1在香烟占比相对比较高,OC4在电子香烟和棒香占比相对比较高。三种室内燃烧源的EC占比都比较低,OC/EC比值都比较高。这些有机碳的差异说明燃烧烟雾的有机物种类不同,相应的健康影响也有差异。

易难[7](2020)在《相容性匹配策略调控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的结晶和相分离》文中指出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薄膜中的结晶与相分离结构和光电转换效率密切相关。如何表征活性层薄膜的结晶与相分离是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将第三组分加入经典高效的二元体系中,调控活性层的结晶与相分离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期望通过研究第三组分与给受体相容性的匹配规律,为选择合适的第三组分提供新思路。首先,将DRCN5T小分子加入经典的PTB7-Th:PC71BM体系中,通过计算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发现DRCN5T与给体PTB7-Th的相容性较好,而DRCN5T与受体PC71BM的相容性不好,在活性层中产生相分离。通过添加第三组分的策略优化了活性层薄膜的形貌,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10%提高到11.1%。将化学结构类似的PDCBT和P3HT作为第三组分,引入经典的PBDB-T:ITIC体系中。通过熔点下降法计算了组分间的Flory-Huggins参数,发现PDCBT和P3HT与给体PBDB-T的相容性良好,少量的PDCBT和P3HT与PBDB-T都能形成双分子结晶。第三组分与受体ITIC的相容性则有差别,其中,PDCBT与ITIC不相容,而P3HT与ITIC的相容性较好。第三组分与给受体的相容性满足一定的匹配规律,即第三组分与给体相容,且与受体的相容性差于给受体间的相容性,相应的电池效率提高。引入PDCBT后,PBDB-T:ITIC体系的PCE值从9.40%提高到10.97%。而加入P3HT后,器件的PCE值则大幅下降。最后,针对共轭聚合物分子间能形成双分子结晶的物理现象,将侧链长度不同的P3BT和P3OT与PBDB-T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计算组分间的相容性和自由能。发现P3BT和P3OT都能与PBDB-T形成双分子结晶,侧链更长的P30T与PBDB-T形成双分子结晶的质量比例范围大于侧链较短的P3BT,初步探讨了共轭聚合物的侧链长度与双分子结晶之间的内在关联。

严婧宸[8](2020)在《基于热舒适的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兴类型的商业综合体。街区式商业综合体最早出现在北美地区,它将街区的形态融入设计中,将场地内的公共空间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向公众开放,营造出宜人的外部空间,融入城市环境,构建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街区。高品质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不仅仅是商业空间向外的延伸拓展,也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补充,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迄今为止,关于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研究大多关于建筑空间形态、商业模式、空间联系等方面,很少有从热舒适的角度进行关于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良好的热舒适性是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品质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会对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外部空间的活力。随着室外环境重要性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者开始从事关于室外热舒适的研究。已经有相关研究表明室外空间的热环境会对室外空间的活动水平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的不同,规律也会不同。城市的宜居性和活力与城市室外空间的品质息息相关。在寒地城市,由于受寒冷的气候条件影响,居民的户外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在设计建筑时将受气候因素影响的室外热舒适纳入考虑对寒地城市有重要的意义。在基于室外热舒适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进行研究时,因不同类型人群心理与生理特征的差异,加之室外微气候不同的影响,热感觉和热舒适也会有不同的规律,现有的室外热舒适评价指标也会具有地域性差异。因此,本研究对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行人的热舒适问题,运用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进行分析,对室外热舒适评价指标UTCI和PET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更适宜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热舒适评价指标,并结合地域差异进行修正,为之后进一步研究外部空间的设计做好准备。此外,通过对寒地典型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调研总结出外部空间的特征,并分析影响外部空间热舒适的设计要素,再建立典型模型,通过软件模拟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以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行人UTCI尺度作为评价标准,分析不同变量下外部空间热舒适品质,基于室外热舒适提出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李稷[9](2020)在《炼钢-连铸区段天车调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优化炼钢车间天车调度,建立天车智能调度系统,本论文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炼钢车间为目标,对其钢水接收跨和钢水精炼跨的天车调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炼钢车间调度层次复杂,环境动态因素多,造成了其天车调度问题具有任务动态到达,重调度次数多,重调度时的初始条件多等特点,而工位的单钢包容量属性和各跨内多天车属性,使得该天车问题必须考虑工位容量约束和天车避碰约束。针对此,论文从冶金流程工程学角度阐述了天车调度的地位及目的;分析了复杂炼钢环境下不同的天车调度策略及其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车调度数学模型。模型目标函数在时间节奏方面考虑了天车调度对工序调度稳定性的维护,在工作量方面考虑了对工作量总量增长和各天车间工作量差异的控制。模型约束考虑了工位容量约束,初始状态约束以及天车行为约束。分别在预反应调度策略和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采用基于仿真的启发式算法和规则调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目标炼钢车间为背景建立了天车调度仿真平台,其包括:基于不同调度策略的任务产生方案,钢包回转台旋转控制方案;基于主动避让和被动避让天车冲突、不同天车优先级确定方案的天车运行控制方案;天车调度评价指标系统。建立了天车运行演示平台,其根据天车调度仿真平台给出的调度结果,重现天车实时运行过程与轨迹,显示调度评价指标和任务状态。最后,开发了基于完全反应调度策略的钢包-天车调度管理系统,介绍了其系统组成、钢包/天车定位方案和系统通讯方案,并展示了其应用实绩。论文利用天车调度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不同动态调度策略、不同重调度方式、不同算法以及不同天车运行方案下的天车调度结果,分析了钢包-天车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绩,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在预反应调度策略下将提出的实时性启发式方法与枚举法进行了对比。精炼跨中启发式方法的调度优化性能达到枚举法的94.2%,接收跨中达到97.1%。说明提出的实时性启发式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近优解。2)分别在预反应调度策略和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采用本文提出的启发式方法进行了对比。在精炼跨中,预反应调度策略在总惩罚指标上比完全反应调度策略降低17.8%,在任务分配变更率指标上两者都为0;在接收跨中,预反应调度策略相比于完全反应调度策略,在总惩罚指标上降低15.3%,而前者在任务分配变更率指标上是后者的6.7倍。在接收跨中,对比了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的规则调度与预反应调度策略下基于部分重调度的启发式方法,前者的总惩罚指标值是后者的2.6倍,而在任务分配变更率指标上,前者为0,后者为6.4%。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预反应调度策略在总惩罚指标方面优于完全反应调度策略,而后者在任务分配变更率方面优于前者。3)在假设的异常钢包路径下,天车调度总惩罚指标是正常钢包路径下的2.9倍,任务分配变更率是后者的3.5倍,任务执行效率是后者的64.1%。说明钢包路径对天车调度结果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天车优化调度的前提是钢包路径优化。4)对不同任务强度下最佳天车数量的研究表明:当有2台非同一区域的连铸机同时工作时,则需要2台天车匹配该任务强度;当有两台同一区域的连铸机同时工作时,则需要配置3台天车;当有3台连铸机同时工作时,3台天车可以胜任该任务强度。5)当在天车运行方案中允许天车提前向任务起点移动,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看出,总惩罚指标在精炼跨中降低10.4%,在接收跨中降低4.2%。在完全反应调度策略的规则调度下,对比了以任务类型、任务释放时刻和天车状态确定天车优先级的三种方式,后两种方式在总惩罚值指标上分别是第一种方式的2.2倍和4.6倍。表明本文设计的天车运行方案能够直接优化天车调度结果。6)钢包-天车调度管理系统应用后,转炉到精炼的钢包传搁平均时间从12.23分钟降到10.01分钟,降幅18.2%。精炼至连铸的钢包传搁平均时间从9.37分钟降低至8.36分钟,降幅10.7%。钢包交叉路径百分比从22.5%下降到19.2%,下降3.3个百分点。钢包周转周期平均值从227.85分钟降低到224.92分钟,使得钢包周转率从6.75炉/(个·天)上升到6.85(个·天)。该系统以及其他节能技术和措施的应用,使得目标车间转炉出钢温度平均值从2019年1-6月份的1655.0℃降低到7-12月份的1653.3℃,降低1.7℃。以上结果表明该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绩。

王宏波[10](2020)在《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影响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溶剂萃取法是这类废水中酚类物质回收的主流工艺。但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脱酚萃取剂普遍存在价格昂贵、脱酚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煤化工含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萃取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作为主萃取剂,以协同萃取理论为基础,结合萃取实验筛选出高效经济的混合萃取剂。通过萃取实验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现场试验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废水萃取以及溶剂回收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将二元混合萃取剂:MIBK+异戊醇、MIBK+二异丙醚、MIBK+乙酸乙酯、MIBK+乙酸丁酯与煤化工废水以体积比1:5混合进行单级逆流萃取实验,并与5种单一萃取剂比较。结果发现,在MIBK与乙酸丁酯混合比例为9:1、8:2和7:3,废水中挥发酚起始浓度为1321.32 mg/L时,萃取率分别为90.64%、90.94%、89.93%;MIBK与乙酸丁酯的组合能有效提高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对酚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单一萃取剂的萃取效率。进一步分析了两组三元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异戊醇、MIBK+二异丙醚+异戊醇的混合比例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混合萃取体系对酚的萃取效率低于二元混合萃取体系中MIBK与乙酸丁酯的组合。(2)为了节约萃取剂的消耗,考察了混合萃取剂在低相比条件下的萃取性能,分别将四种混合萃取剂与煤化工废水在体积比为1:10、1:15、1:20的条件下混合进行单级逆流萃取实验。结果显示,在低相比条件下,MIBK+乙酸丁酯的萃取性能优于其他组合,在相比为1:15,废水中酚的起始浓度为1367.44 mg/L时,萃取率达到了82.72%。(3)对混合萃取剂进行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水p H值对挥发酚萃取率有显着的影响,当废水中酚起始浓度为1206.24 mg/L时,p H值由5增加到8,挥发酚萃取率由78.23%下降到68.78%,p H提高到10时,挥发酚萃取率降至43.52%。废水的挥发酚萃取率随着废水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废水初始浓度对废水挥发酚萃取率有一定影响,废水初始浓度越高,挥发酚萃取率越高。(4)通过挥发酚萃取率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和废水p H值对废水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显着,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率影响不显着。在高萃取率低相比的目标前提下,通过回归模型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了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萃取回收酚类物质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废水p H值5、相比1:15、搅拌速度296.37 r/min、萃取温度20℃、搅拌时间14.78 min,预测混合萃取剂(MIBK+乙酸丁酯)能达到的最大萃取率为87.25%。(5)将筛选所得混合萃取剂应用于萃取脱酚现场试验,结果发现,当废水中酚、油类初始浓度分别为1180.92 mg/L和195.67 mg/L,相比为1:15,转盘转速在200~300 r/min时,挥发酚和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75.34%和75.54%。通过对试验设备操作方法的优化改进,废水中挥发酚和油类的去除率显着提升,分别达到了84.66%和78.97%。试验对废水的挥发酚、油类进行了连续一月的监测,挥发酚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4%左右,油类的去除率在78%左右。出水中酚和油的浓度分别为210.28 mg/L和46.49 mg/L,在脱氨后能够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6)混合萃取剂和粗酚的回收采用工业上常用的精馏法,本试验萃取剂回收率可达95.17%。通过对酚萃取及萃取剂回收运行试验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发现,试验项目废水萃取脱酚所需的试剂成本为4.13元/吨,与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单一酚萃取剂、高相比萃取工艺比较,混合萃取剂、低相比酚萃取工艺萃取剂成本可节省大约0.96元/吨,具有很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二、从9:1到1: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9:1到1:9(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本磁学知识介绍
        1.2.1 磁性起源及磁性材料分类
        1.2.2 磁相互作用
        1.2.3 磁各向异性
        1.2.4 磁畴
    1.3 Nd-Fe-B稀土永磁材料
        1.3.1 矫顽力机制
        1.3.2 软磁硬磁纳米复合永磁体
        1.3.3 一阶翻转曲线(FORC)分析方法
        1.3.4 Nd-Fe-B稀土永磁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自旋电子学研究进展
        1.4.1 自旋霍尔效应和界面Rashba效应
        1.4.2 自旋轨道扭矩
        1.4.3 人工反铁磁自旋电子学
        1.4.4 稀土与自旋电子学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1.1 磁控溅射技术
        2.1.2 紫外光刻技术
        2.1.3 Ar离子刻蚀
        2.1.4 电阻式热蒸发镀膜
    2.2 样品表征
        2.2.1 原子力显微镜
        2.2.2 磁力显微镜
        2.2.3 X-射线衍射(XRD)
        2.2.4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6 磁光克尔显微镜
        2.2.7 电输运性能测试
第3章 (La,Nd,Dy)-Fe-Co-B多层膜中通过Ta插层实现的矫顽力增强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单层膜和多层膜样品的磁性
        3.3.2 初始磁化过程分析
        3.3.3 矫顽力机制分析
        3.3.4 多层膜样品的微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各向异性La-Nd-Fe-B/Ta/Co多层膜和点阵中的磁相互作用及磁化翻转过程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薄膜样品的结构和磁性分析
        4.3.2 磁化翻转过程分析
        4.3.3 磁相互作用分析
        4.3.4 温度稳定性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稀土金属Ho对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和自旋扭矩效率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磁性分析
        5.3.2 DMI和自旋扭矩效率分析
        5.3.3 电流诱导的磁化翻转
        5.3.4 畴壁的非对称运动及手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GdCo/Ru/GdCo人工反铁磁结构中层间交换耦合调控的SOT效应和多态翻转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磁性分析
        6.3.2 谐波法测试SOT效应
        6.3.3 多态磁化翻转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论文中符号的名称、物理意义和单位
附录B 英文缩写的全拼及相对应的中文名称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2)含CrOx熔渣粘度与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含铬熔渣来源及粘度研究现状
        2.1.1 含铬熔渣的来源
        2.1.2 含铬熔渣粘度研究现状
    2.2 含铬熔体物化性质的研究
        2.2.1 含铬熔体相图研究
        2.2.2 含铬熔体熔点研究
        2.2.3 温度和组分变化对熔渣粘度的影响
        2.2.4 熔体结构变化对熔渣粘度的影响
    2.3 熔渣结构及其分析方法
        2.3.1 熔渣的结构
        2.3.2 熔渣结构的分析方法
    2.4 熔渣粘度模型研究现状
        2.4.1 主要的粘度模型
        2.4.2 现有粘度模型分析
    2.5 冶金熔渣流变行为研究现状
    2.6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内容
        2.6.1 课题背景
        2.6.2 研究思路与内容
3 粘度测试装置与测量方法
    3.1 粘度测量装置概述
    3.2 实验设备校准
        3.2.1 高温炉温度校准和炉体水平校准
        3.2.2 粘度计常数校准
    3.3 粘度测试实验方案
        3.3.1 粘度测试样品的制备
        3.3.2 高温粘度计的预设
        3.3.3 熔渣粘度测量方法
        3.3.4 高温熔渣的物性检测
    3.4 粘度测试样品成分设计
        3.4.1 CaO-SiO_2-(FeO/MgO/Al_2O_3)-Cr_2O_3体系渣样成分设计
        3.4.2 CaO-SiO_2-(MgO/Al_2O_3)-CrO体系渣样成分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含铬熔渣中Cr的价态分析和液相率计算
    4.1 含铬熔渣中Cr的价态分析
        4.1.1 CaO-SiO_2-CrO_x体系中Cr~(3+)占比
        4.1.2 CaO-SiO_2-Al_2O_3-CrO_x体系中Cr~(3+)占比
        4.1.3 CaO-SiO_2-MgO-CrO_x体系中Cr~(3+)占比
        4.1.4 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熔渣的XPS分析
        4.1.5 CaO-SiO_2-(MgO/Al_2O_3)-CrO体系熔渣的价态分析
    4.2 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渣系液相率计算
        4.2.1 液相率与渣系中Cr_2O_3溶解度计算
        4.2.2 CaO-SiO_2-Cr_2O_3体系的物相分析
        4.2.3 CaO-SiO_2-Al_2O_3-Cr_2O_3体系的物相分析
        4.2.4 CaO-SiO_2-MgO-Cr_2O_3体系的物相分析
        4.2.5 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体系熔渣的检测
    4.3 本章小结
5 含Cr_2O_3熔渣牛顿流体下粘度测量与结构分析
    5.1 含Cr_2O_3熔渣的流变行为
    5.2 含Cr_2O_3熔渣的粘度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2.1 温度对含Cr_2O_3熔渣粘度的影响
        5.2.2 Cr_2O_3对含Cr_2O_3熔渣粘度的影响
        5.2.3 Al_2O_3对CaO-SiO2-Al2O3-3wt.%Cr_2O_3渣系粘度的影响
        5.2.4 MgO对CaO-SiO_2-MgO-3wt.%Cr_2O_3渣系粘度的影响
        5.2.5 FeO对CaO-SiO_2-FeO-3wt.%Cr_2O_3渣系粘度的影响
        5.2.6 碱度变化对含Cr_2O_3熔渣粘度的影响
    5.3 含Cr_2O_3熔渣的结构分析
        5.3.1 拉曼光谱分析方法
        5.3.2 Cr_2O_3对CaO-SiO_2-Cr_2O_3渣系结构的影响
        5.3.3 Al_2O_3对CaO-SiO_2-Al_2O_3-3wt.%Cr_2O_3渣系结构的影响
        5.3.4 MgO对CaO-SiO_2-MgO-3wt.%Cr_2O_3渣系结构的影响
        5.3.5 FeO对CaO-SiO_2-FeO-3wt.%Cr_2O_3渣系结构的影响
        5.3.6 碱度变化对含Cr_2O_3熔渣结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含CrO熔渣粘度测量与结构分析
    6.1 含CrO熔渣的粘度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1 温度对含CrO熔渣粘度的影响
        6.1.2 CrO含量变化对熔渣粘度的影响
        6.1.3 不同组分对含CrO熔渣粘度的影响及对比
    6.2 含CrO熔渣的聚合度分析
        6.2.1 含CrO熔渣系的聚合度表征
        6.2.2 CrO含量变化对熔渣聚合度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非牛顿流体含铬熔渣的粘度测量与分析
    7.1 非牛顿流体形成因素
        7.1.1 温度对含铬熔渣流变行为的影响
        7.1.2 Cr_2O_3含量变化对含铬熔渣流变行为的影响
    7.2 含Cr_2O_3非牛顿流体熔渣的粘度测量
        7.2.1 不同流体性质下温度对含铬熔渣粘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7.2.2 不同流体性质下Cr_2O_3含量变化对熔渣粘度影响的对比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含铬熔渣的粘度预报模型
    8.1 牛顿流体含铬熔渣粘度预报模型
        8.1.1 牛顿流体含铬熔渣粘度预报模型的建立依据
        8.1.2 牛顿流体CaO-SiO_2-Cr_2O_3渣系粘度预报模型的参数拟合
        8.1.3 牛顿流体CaO-SiO_2-MgO-Cr_2O_3渣系粘度预报模型的参数拟合
        8.1.4 牛顿流体CaO-SiO_2-MgO-Al_2O_3-Cr_2O_3渣系粘度预报模型的参数拟合
    8.2 用BP神经网络建立含铬熔渣粘度预报模型
        8.2.1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方法
        8.2.2 BP神经网络拟合含铬熔渣粘度预报模型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构建及乳腺癌骨转移灶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的生物学过程
    第一章: 乳腺癌转移中EMT相关基因表达特点及BMP相关基因表达特点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构建、免疫浸润模式分析及预后模型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第三章: 针对乳腺癌骨转移相关指标在骨转移灶差异表达的探索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究乳腺癌骨转移骨骼病灶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分子调控网络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结束语(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miRNA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机制中的意义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二维MXene材料
        1.2.1 Ti_3C_2T_x的合成方法
        1.2.2 Ti_3C_2T_x的结构与性质
    1.3 Ti_3C_2T_x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3.1 Ti_3C_2T_x的储能机理
        1.3.2 Ti_3C_2T_x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1.3.3 Ti_3C_2T_x基超级电容器器件研究现状
    1.4 Ti_3C_2T_x基超级电容器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研究方案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Ti_3C_2T_x@PDA的制备
        2.3.2 Ti_3C_2T_x@CNTs的制备
        2.3.3 Ti_3C_2T_x@MnO_2的制备
        2.3.4 Ti_3C_2T_x@δ-MnO_2的制备
        2.3.5 Ti_3C_2T_x-CNTs浆料的制备
    2.4 材料表征方法
    2.5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工作电极制备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 原位聚合PDA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Ti_3C_2T_x@PDA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3.3 PDA对Ti_3C_2T_x的表面修饰作用
    3.4 Ti_3C_2T_x@PDA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原位生长CNTs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Ti_3C_2T_x@CNTs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4.3 Ti_3C_2T_x@CNTs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4.4 Ti_3C_2T_x@CNTs//Ti_3C_2T_x@CNTs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形貌MnO_2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Ti_3C_2T_x@MnO_2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5.3 不同形貌MnO_2的生长机理
    5.4 Ti_3C_2T_x@MnO_2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纳米片状MnO_2改性Ti_3C_2T_x及其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Ti_3C_2T_x@δ-MnO_2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6.3 Ti_3C_2T_x@δ-MnO_2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6.4 Ti_3C_2T_x@δ-MnO_2/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6.5 本章小结
7 高活性质量负载Ti_3C_2T_x-CNTs电极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Ti_3C_2Tx-CNTs电极的表征及超级电容器性能
    7.3 MnO_2-CNTs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7.4 Ti_3C_2T_x-CNTs//MnO_2-CNTs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5)火焰喷雾热解纳米粉制备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与离子导电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钠/镁离子电池
        1.2.1 传统钠离子电池
        1.2.2 传统镁离子电池
        1.2.3 全固态钠/镁离子电池
    1.3 固态电解质研究现状
        1.3.1 固态电解质在钠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1.3.2 固态电解质在镁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1.4 NASICON电解质研究进展
        1.4.1 NASICON电解质在钠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4.2 NASICON电解质在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制备及实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2.1.1 初始原料
        2.1.2 试验设备
    2.2 材料制备
        2.2.1 前驱体材料合成
        2.2.2 纳米粉体制备
    2.3 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2.3.1 固态电解质块体的制备
        2.3.2 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
        2.3.3 固态电解质的烧结
    2.4 扣式电池的制备
    2.5 材料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2.5.1 形貌和相结构表征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6 材料的计算与精修
        2.6.1 第一性原理计算
        2.6.2 电解质结构精修
第3章 NASICON电解质体系的设计与粉体的制备
    3.1 引言
    3.2 NASICON电解质掺杂体系计算设计
        3.2.1 Na_3Zr_2Si_2PO_(12)的掺杂计算
        3.2.2 Mg_(0.5)Zr_2(PO_4)_3的掺杂计算
    3.3 Na_3Zr_2Si_2PO_(12)电解质的传统制备
    3.4 火焰喷雾热解制备NASICON纳米粉体
        3.4.1 LF-FSP工艺路线设计
        3.4.2 前驱体热分解反应分析
        3.4.3 粉体的形貌与结构
        3.4.4 粉体的热分解反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e掺杂的Na_3Zr_2Si_2PO_(12)固态电解质的低温烧结和离子传输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LF-FSP法制备的Na_3Zr_2Si_2PO_(12)的低温烧结
        4.2.1 不同温度材料的结构表征
        4.2.2 不同温度材料的性能测试
    4.3 Ce掺杂的Na_3Zr_2Si_2PO_(12)块体电解质的低温烧结
        4.3.1 电解质块体的结构表征
        4.3.2 电解质块体的导电性研究
        4.3.3 电解质中Na~+传输机制
        4.3.4 电解质在半电池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Fe掺杂的Mg_(0.5)Zr_2(PO_4)_3薄膜电解质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Mg_(0.5(1+x))Fe_xZr_(2-x)(PO_4)_3生膜的制备
    5.3 Mg_(0.5(1+x))Fe_xZr_(2-x)(PO_4)_3薄膜的烧结
        5.3.1 电解质薄膜的结构表征
        5.3.2 电解质薄膜的导电性研究
        5.3.3 电解质薄膜中Mg~(2+)传输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香烟和燃香燃烧排放系颗粒物中离子和碳组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颗粒物的定义,分类及来源
        1.1.2 颗粒物的成分及危害
        1.1.3 颗粒物的个体暴露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室内颗粒物污染源的研究现状
        2.1.1 国际室内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2.2 室内非烹饪源排放颗粒物的成分特征
        2.2.1 香烟燃烧的排放特征
        2.2.2 电子香烟排放特征
        2.2.3 燃香排放特征
    2.3 颗粒物来源解析
    2.4 小结
第3章 颗粒物样品采集制备与化学组分分析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采样制备
        3.2.1 仪器设备
        3.2.2 试剂材料
    3.3 样品采集
        3.3.1 采样仪器
        3.3.2 滤膜的前处理
    3.4 采样方法
        3.4.1 传统香烟的选择及样品采集
        3.4.2 棒香的选择及采样
        3.4.3 电子香烟的选择及采样
        3.4.4 质量控制
    3.5 分析方法
        3.5.1 质量分析
        3.5.2 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分析
        3.5.3 水溶性有机碳和类腐殖质碳
        3.5.4 水溶性离子
        3.5.5 表面组成
第4章 香烟燃烧排放颗粒物的化学组分与分析
    4.1 传统香烟烟雾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谱组成特征
        4.1.1 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
        4.1.2 化学组分总体分析
        4.1.3 离子组分分析
        4.1.4 OC和EC分析
    4.2 类腐殖质组分的特征
    4.3 八种碳组分丰度分析
    4.4 成分谱的相似性
    4.5 香烟燃烧排放PM_(10)表面组分与分布图
第5章 电子香烟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
    5.1 电子香烟烟雾的化学组成
        5.1.1 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
        5.1.2 化学组分总体分析
        5.1.3 离子组分分析
        5.1.4 OC与EC分析
    5.2 类腐殖质组分的污染特征
    5.3 八种碳组分丰度的分析
    5.4 成分谱的相似性比较
    5.5 电子香烟PM_(10)的颗粒物表面组分
第6章 棒香和蚊香源排放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
    6.1 棒香和蚊香燃烧烟雾中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特征
        6.1.1 PM_(2.5)/PM_(10)的质量浓度
        6.1.2 化学组分成体分析
        6.1.3 离子组分分析
        6.1.4 OC与EC分析
    6.2 类腐殖质组分的污染特征
    6.3 八种碳组分丰度的分析
    6.4 成分谱相似性的比较
    6.5 棒香PM_(10)的颗粒物表面组分
第7章 室内非烹饪源的比较及健康效应启示
    7.1 室内非燃烧源的比较
    7.2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启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相容性匹配策略调控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的结晶和相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体异质结(BULK HETEROJUNCTION,BHJ)有机太阳电池机理
    1.3 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参数
    1.4 活性层薄膜的形貌
第2章 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与运用
    2.1 引言
    2.2 理论背景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3.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2.3.3 器件制备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容性匹配和双分子结晶制备高性能三元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
    3.1 引言
    3.2 理论部分
        3.2.1 熔点下降法的改进
        3.2.2 对于相互作用参数χ值的进一步分析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3.3.3 器件制备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相容性计算结果与讨论
        3.4.2 DSC对结晶行为的分析
        3.4.3 GIXRD对结晶表征分析讨论
        3.4.4 混合物内部形貌研究
        3.4.5 结晶与相分离表征手段分析与讨论
        3.4.6 表面能分析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能计算溶液聚集状态及双分子结晶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背景
        4.2.1 表面能运用
        4.2.2 表面能的机理
        4.2.3 表面能自由能理论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仪器及表征手段
        4.3.3 器件制备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相容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4.4.2 结晶行为的分析讨论
        4.4.3 表面能的计算与讨论
        4.4.4 GIXRD对结晶表征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热舒适的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1.1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2.1.2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发展概况
        2.1.3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
        2.1.4 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特征
    2.2 室外热舒适概念与评价指标
        2.2.1 室外热舒适概念
        2.2.2 人体热舒适机制
        2.2.3 室外热舒适评价指标
    2.3 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
        2.3.1 寒地城市气候
        2.3.2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
        2.3.3 室外空间使用人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外热感知实地调研及热舒适指标的评价
    3.1 实地调研
        3.1.1 调研的时间与地点
        3.1.2 物理环境测量
        3.1.3 问卷调查
    3.2 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行人热感知评价
        3.2.1 测试期间的室外物理环境
        3.2.2 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行人热感觉与热舒适
        3.2.3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行人的气象参数偏好
    3.3 热舒适指标的评价
        3.3.1 PET的评价
        3.3.2 UTCI的评价
        3.3.3 比较PET和 UTCI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热舒适模拟及设计策略
    4.1 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热舒适模拟
        4.1.1 室外热舒适模拟技术路线
        4.1.2 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初始模型的建立
        4.1.3 网格的划分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4.2 空间尺度设计策略
        4.2.1 空间尺度的变量设置
        4.2.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4.2.3 空间尺度设计策略制定
    4.3 广场与街道布局设计策略
        4.3.1 广场与街道布局的变量设置
        4.3.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4.3.3 广场与街道布局设计策略制定
    4.4 主要街道朝向设计策略
        4.4.1 主要街道朝向的变量设置
        4.4.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4.4.3 主要街道朝向设计策略制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炼钢-连铸区段天车调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钢铁企业天车调度系统的发展
        2.1.1 钢铁企业库区天车系统发展历程
        2.1.2 炼钢车间天车调度系统发展现状
        2.1.3 炼钢车间天车调度系统的作用
    2.2 国内外天车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2.2.1 天车调度问题分类
        2.2.2 y轴作业天车
        2.2.3 x轴作业天车
        2.2.4 炼钢车间天车调度
    2.3 车间天车调度策略及求解算法
        2.3.1 车间机器调度问题动态调度策略
        2.3.2 滚动窗口再调度技术
        2.3.3 调度问题求解算法
    2.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2.4.1 选题背景
        2.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4.3 研究方案
3 炼钢车间天车调度问题数学建模及求解算法
    3.1 天车调度的地位、目标及策略
        3.1.1 天车调度的地位
        3.1.2 天车调度的目标
        3.1.3 天车调度策略
    3.2 天车调度问题建模
        3.2.1 问题物理环境
        3.2.2 问题描述
        3.2.3 数学模型
    3.3 基于预反应调度策略的启发式算法
        3.3.1 基于完全重调度的启发式方法
        3.3.2 基于部分重调度的启发式方法
    3.4 基于完全反应调度策略的规则调度
    3.5 小结
4 天车运行仿真平台及天车运行演示平台
    4.1 天车调度仿真平台总体运行方案
        4.1.1 预反应调度策略下总体运行方案
        4.1.2 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总体运行方案
    4.2 任务产生方案
        4.2.1 预反应调度策略下任务产生方案
        4.2.2 预反应调度策略下任务产生方案的仿真实现
        4.2.3 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任务产生方案
        4.2.4 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任务产生方案的仿真实现
    4.3 天车运行方案
        4.3.1 天车主动运行方案
        4.3.2 天车被动运行方案
        4.3.3 天车优先级确定方案
        4.3.4 天车轨迹的仿真实现
    4.4 钢包回转台旋转控制方案
    4.5 天车运行演示平台
    4.6 小结
5 仿真实验
    5.1 天车调度评价指标
        5.1.1 天车调度评价指标的内涵
        5.1.2 天车调度评价指标的计算方式
    5.2 预反应调度策略下钢水精炼跨天车调度仿真研究
        5.2.1 天车调度的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5.2.2 天车运行方案对仿真运行结果的影响
    5.3 预反应调度策略下钢水接收跨天车调度仿真研究
        5.3.1 任务预测时刻确定
        5.3.2 天车调度的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5.3.3 钢包路径对天车调度性能的影响
        5.3.4 不同任务强度下天车的最佳数量
    5.4 完全反应调度策略下钢水接收跨天车调度仿真研究
        5.4.1 天车调度的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5.4.2 不同天车运行方案对天车调度的影响
    5.5 小结
6 钢包-天车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6.1 系统模块及软件体系构架
        6.1.1 系统模块组成
        6.1.2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6.2 天车钢包车定位方案
        6.2.1 天车称重定位方案
        6.2.2 钢包车定位方案
    6.3 系统数据传输方案
    6.4 系统主程序
    6.5 应用实绩
        6.5.1 转炉-精炼工序间钢包传搁时间统计
        6.5.2 精炼-铸炼工序钢包传搁时间统计
        6.5.3 钢包周转周期统计
    6.6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煤化工废水概述
        1.1.1 .煤化工废水来源
        1.1.2 .煤化工废水特性
        1.1.3 .煤化工废水的危害
    1.2 .国内外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1 .溶剂萃取法
        1.2.2 .膜分离法
        1.2.3 .高级氧化法
        1.2.4 .生物处理法
        1.2.5 .吸附分离法
    1.3 .溶剂萃取法研究进展
        1.3.1 .溶剂萃取脱酚的影响因素
        1.3.2 .脱酚萃取剂工业应用现状
        1.3.3 .脱酚萃取剂研究进展
    1.4 .项目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煤化工废水的水质情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现场试验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
        2.3.1 .现场试验工艺流程
        2.3.2 .现场试验装置
    2.4 .实验方法
        2.4.1 .水质分析方法
        2.4.2 .萃取实验方法
        2.4.3 .现场试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混合萃取剂筛选
        3.1.1 .不同萃取剂萃取效果比较
        3.1.2 .二元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分析
        3.1.3 .三元混合萃取剂萃取效果分析
        3.1.4 .混合萃取剂萃取机理
    3.2 .萃取脱酚影响因素分析
        3.2.1 .pH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3.2.2 .相比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3.2.3 .搅拌速度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3.2.4 .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3.2.5 .温度和初始浓度对挥发酚萃取率的影响
    3.3 .萃取脱酚响应面优化试验
        3.3.1 .试验结果与模型建立
        3.3.2 .挥发酚萃取率响应面分析
    3.4 .溶剂萃取及萃取剂回收现场试验研究
        3.4.1 .不同转盘转速下废水中挥发酚与油类的去除效果
        3.4.2 .不同相比下废水中挥发酚与油类的去除效果
        3.4.3 .现场萃取试验运行情况
        3.4.4 .萃取剂回收影响因素分析
        3.4.5 .萃取剂回收效果
        3.4.6 .试验运行经济性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从9:1到1:9(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基磁性多层膜中的磁相互作用和磁畴结构[D]. 刘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含CrOx熔渣粘度与预报模型研究[D]. 袁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伴发骨转移的乳腺癌ceRNA网络构建及乳腺癌骨转移灶的转录组学研究[D]. 刘书中.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二维Ti3C2Tx基复合材料的改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 李学林.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5]火焰喷雾热解纳米粉制备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与离子导电行为[D]. 刘赛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香烟和燃香燃烧排放系颗粒物中离子和碳组分特征研究[D]. 阮光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相容性匹配策略调控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的结晶和相分离[D]. 易难. 南昌大学, 2020(01)
  • [8]基于热舒适的寒地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严婧宸.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炼钢-连铸区段天车调度系统研究[D]. 李稷.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2)
  • [10]煤化废水中酚类物质的萃取及萃取剂回收效果现场试验研究[D]. 王宏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从 9:1 到 1: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