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模式在草原和耕地矿质土壤中的应用

饲料生产模式在草原和耕地矿质土壤中的应用

一、饲料生产模型在草地及可耕地矿质土壤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宜蓉[1](2021)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食物网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坡地植被退化,而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是地上-地下相互关联相伴相生的恢复过程。土壤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土壤碳氮的循环与存贮、有机物质的形成与分解等一系列的土壤生态过程,并且土壤食物网与地上植物群落及地下土壤生境有着密切关联,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常常被用来作为重要因子表征土壤的环境变化,指示土壤的健康状况。由“微节肢动物-线虫”组成的土壤微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特别是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庞大并且占据多级营养级,能够很好地展现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的反馈作用。在本研究中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贵州茂兰退化喀斯特地区不同的恢复阶段进行样点调查,选取草地、灌木丛、灌木林和原森林4种典型样地表征恢复的演替过程,并分别对4种不同样地的土壤、地下土壤动物进行室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而对于采集的土壤动物进行鉴定并根据取食偏好分为10种营养功能群:植食性线虫、食真菌线虫、食细菌线虫、捕食性线虫、隐气门亚目螨、非隐气门亚目螨、食线虫螨、捕食性螨、食真菌弹尾目以及捕食性弹尾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壤微食物网过程模型,研究不同恢复阶段下土壤理化因子、地表覆被植物与土壤微食物网结构与碳氮矿化的特征,了解退化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土壤微食物网变化的相关关系,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探讨如何适当调节喀斯特地下生态系统循环,促进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4种不同恢复阶段进行采样,研究不同阶段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特征。原森林样地有机质含量最高,草地样地有机质含量最低,整体表现为原森林>灌木林>灌木丛>草地。土壤含水率与总氮、总碳存在极显着相关性,有机质与总氮、总碳、易氧化碳存在极显着相关性,总碳与总氮、易氧化碳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2)不同演替阶段营养功能群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从结构特征来看,食真菌弹尾目、隐气门亚目螨、植食性线虫(除草地样地)在4类样地中均属于优势群落;食真菌线虫、捕食性线虫(除草地)、食线虫螨、非隐气门亚目螨、捕食性弹尾目在4类样地中均属于常见群落;食细菌线虫在4类样地中均属于稀有群落;从多样性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Density-Group指数、Pielou指数随恢复过程逐渐增加,而Simpson指数逐渐减小;从相似性指数来看,草地、灌木丛、灌木林、原森林4个样地内土壤微节肢动物和线虫群落之间的功能群组成及各功能群相对数量组成的相似度较高;而从其相关性来看,土壤总碳、总氮和易氧化碳与不同演替阶段营养功能群的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关系较为显着。(3)不同恢复阶段下的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其中原森林内功能群数目最大为10,草地内功能群数目最小为7,食细菌线虫是原森林样地内特有的功能群。连通度的范围是在0.48-0.60之间,食物链最大长度在4-5之间,平均长度在0.83-1.17之间,其中原森林的连通度、食物链平均长度最大;隐气门亚目螨、捕食性螨生物量在演替过程中存在显着差异性,可以作为退化喀斯特恢复阶段的表征,也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从外部调整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整体上,除捕食性弹尾目、食真菌线虫、捕食性线虫以外,其它功能群生物量随演替进行逐渐增加,并且从土壤微食物网内部来看,第一营养级生物量高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并且随着演替的进行,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量会逐渐升高。(4)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食物网内各营养功能群的摄食率,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的过程中,功能群间的摄食率逐渐降低,即在低营养级呈现较高的摄食率,而在高营养级呈现较低的摄食率。碳氮矿化随着演替的进行,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逐渐增强,在同一样地内,低营养级的能量转化要高于高营养级能量转化,并且在碳矿化中,捕食性螨、食细菌线虫相对其它营养功能群对C矿化率的调节作用较弱之;在氮矿化中,隐气门亚目螨、食细菌线虫相对其它营养功能群对N矿化率的调节作用较弱。在“微节肢动物-线虫”组成的土壤微食物网中,能量流动从真菌通道向细菌通道转化。(5)土壤微食物网能量流动内部C的调节可以通过隐气门亚目螨作为切入点,而N的调节可以通过捕食性螨作为切入点,并且螨类是土壤微食物网内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李俊颖[2](2020)在《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粮食大省的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耕地土壤功能评价—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耕地利用分区与优化”的研究框架,融合土壤、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社会经济、遥感等数据,以1km×1km格网为评价单元对黑龙江省2018年耕地土壤初级生产力、养分循环与供给、生物多样性供给、水净化与调节、碳封存与调节等5种功能开展精细化评价,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地理探测器、供需判别矩阵等分析方法,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空间分析技术等,提出耕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与优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阐述了耕地土壤功能的内涵和特征,理论解析了耕地土壤功能评价与分区的研究框架,遵循“耕地土壤功能评价—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耕地利用分区与优化”的逻辑脉络,构建了耕地土壤功能评价与分区的总体研究框架,建立土壤功能评价方法体系,以及耕地主导功能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优化途径。(2)从土壤功能单功能评价结果来看,水田与旱地的初级生产力功能、养分循环与供给功能、生物多样性供给功能与碳封存与调节功能空间分布大致相同,主要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二级区为主;水净化与调节功能以一级区为主。水田与旱地的初级生产力功能、养分循环与供给功能功能性高低大致相同;而水田的生物多样性供给功能、水净化与调节功能以及碳封存与调节功能要优于旱地,主要是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碳两个指标因素的影响,相较于旱地,水田土壤含水量更为稳定,有机碳含量高,综合作用之下水田土壤的功能性稍高。从土壤功能综合评价空间分布结果来看,研究区呈现东北部等级高,西南部等级低的分布规律,以二级区面积为主,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46.59%。形成该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土壤属性等指标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3)基于土壤功能评价结果构建土壤功能供需矩阵,计算土壤功能供需比,并将其空间显示化。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研究区西南部土壤各功能供给能力弱,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土壤功能的需求,与之相反,研究区东北部区域土壤功能的供给能力均较强,均处于盈余状态。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研究区东北部水热均匀,地势平坦,分布着大面积黑土、草甸土等土层深厚、养分充足的土壤类型,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动植物生长。西南部区域全年风力强、降水少,土壤沙化问题突出,土壤类型以风沙土和盐碱土为主,土壤碱性强,保水保肥性差。(4)根据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的结果,耕地土壤功能的主导影响因子为坡度、侵蚀、盐渍化敏感度,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对耕地土壤功能的发挥影响较大。在地理探测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限制性,从单因素限制性评价结果来看,自然环境与生态安全以二级区为主,其次为一级区,自然环境三级区主要受水热条件、坡度的影响,生态环境三级区主要限制性因素为盐渍化敏感度。社会经济限制性总体较强,以三级区面积为主,占全省耕地的39.40%,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耕作距离与连片度。从土壤功能综合限制性评价结果可知,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的限制性水平大多以中等偏下限制性为主。面积分布上,二级区分布面积最大,其次为一级区,三级区最小,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西南部及东北部小部分区域。(5)以土壤主导功能为基础,叠加功能供需分区,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全省耕地共划分为粮食供给区、生态农业区、均衡发展区和功能弱势区4个区域,并根据各个的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耕地管理模式。粮食供给区应注重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粮食继续高产稳产;均衡发展区应凸显区域功能优势,促进耕地空间的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区应注重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观光农业;功能弱势区应围绕土壤沙化、盐渍化改良,以改善耕地土壤条件为重点,保障耕地的可持续性利用。研究可为省域尺度耕地土壤功能评价、耕地格局优化及耕地利用管理模式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综合效益提高有重要意义。

张敏[3](2020)在《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水资源极度紧缺,是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该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草)工程,迫使黄土高原局部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默化潜移,主要表现为人造林草地土壤普遍干燥化,不仅导致植被成片衰退甚至死亡,而且急速恶化土壤水热环境,严重影响当地农林经济和社会民生的连续稳定成长。目前,如何科学地研究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的土壤水热特征,揭示该地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水热传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水热动态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中面临的严峻课题。本研究选取山西省五寨县农地(玉米)、林地(柠条)、草地(苜蓿)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自动化观测与室内测验数据,定量剖析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平衡特点,揭示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热环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土壤属性、植物生长特征和气象条件3大数据库,运行CoupModel模拟农林草地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水热传运过程,结合实际观测数据探讨模型的本地适用性,为更准确地判断黄土丘陵区土壤水热过程动态变化规律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具体如下:(1)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分按时间变化均划分为冬季稳墒期(1-2月)、春季增墒期(3-5月)、夏季缺墒期(6-8月)、秋季增墒期(9-11月)、初冬失墒期(12月)5个阶段,但按2016-2017年土壤平均含水量排序依次为草地(15.12%)>林地(12.70%)>农地(11.33%),发现在植被恢复的初期草地水分最高且相对稳定、林地次之,并且这种差异在降水充足的月份更加凸显。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也不尽相同,农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林草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呈现高低起伏的变化,但三者浅层变异程度均大于深层,农地100 cm内土层由上至下存在速变层和活跃层,林草地除此以外还存在次活跃层。农林草地土壤均出现轻微、中等、严重和极严重4级不同程度的干燥化,但干燥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范围各有差异,农地和林地的干燥化在土壤浅层较为严重,而草地的深层土壤干旱较严重,并且林草地的干燥化随年限增长日益加重,表现为同一深度土层的干燥化程度较之前有所加剧、干燥化持续时间延长以及同一时段的干层范围逐步向深部扩展。2016-2017年农林草地100 cm内土层平均储水量分别为草地(151.04 mm)>林地(126.84 mm)>农地(113.20 mm),其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散发过程的影响,因此农林草地2016-2017年平均耗水量(ET)大小依次为林地(540.0 mm/a)>草地(536.0 0mm/a)>农地(522.9 mm/a);与同期平均降水量(P)527.4 mm 相比,农地ET/P为99.15%,降水略有0.85%的盈余储存于土壤中;林地和草地的耗水量均超过了降水量,ET/P分别为102.39%、101.63%,水分支出均高于收入呈现负平衡现象,长期耗水过大很可能造成土壤干旱,林地发生干旱的危险性最大,草地次之。(2)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温度时间变化同步均呈现为单峰曲线,分为升温(2-7月)和降温(8-1月)阶段,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同气温但变化幅度较缓和且个别年份略滞后约1个月;2016-2017年土壤温度平均值依次为林地(9.5℃)>草地(8.9℃)>农地(8.5℃),平均温度年较差为草地(30.0℃)>林地(29.3℃)>农地(28.6℃),但农林草地的土壤温度不存在显着差异,虽然农地土壤温度的年较差最小,但是林地土壤温度变化趋势最为缓和,草地次之。由于土壤热导率较小、传热较慢,农林草地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垂直梯度,3-8月份随深度增加渐渐降低,9月份在垂直剖面保持恒定,10-2月份随深度增加又渐渐升高,且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异程度随深度增进而渐渐减小;林地各土层的温度最高,草地各土层的平均温度比农地高,但草地冬季的表土层温度很低,影响根系吸水,草地可能会因此部分呈现脱水或缺水现象。农林草地冻融过程无明显差异,11月底开始冻结,3月底完全消融,冻融期多年平均时长为101天,多年平均最低土壤温度为-11.0℃,基本出现于1月;由于土壤热容量的季节差异,土壤冰冻过程较缓慢,而土壤消融过程较快,土壤水分与温度具有强烈的耦合关系,冻结过程中呈负相关,消融过程中呈正相关,气温对各土层温度的作用随深度而减弱;土壤的冻结过程是沿土壤剖面由上向下的单向冻结,而土壤的消融过程是双向进行的;农林草地的最大冻结深度可能在100 cm附近或偏下位置。(3)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应用CoupModel模型对土壤水热传运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热量过程的模拟成效优越于土壤水分。在土壤水分模拟方面,CoupModel模型对于水分的模拟能力较弱,农林草地剖面水分模拟的线性回归确定系数(R2)在 0.01-0.26、平均误差(ME)在-3.60-2.67%、均方根误差(RMSE)在 1.62-6.8%,虽然精度不高,但CoupModel模型仍能较好地呈现水分的季节波动;在土壤温度模拟方面,农林草地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拟合程度较高,其R2在0.93-0.97、ME在-2.90--0.36℃、RMSE在1.96-3.25℃,但土壤温度的输出结果与实际观测相比较小,对于深层温度的模拟能力不如浅层。总体来说,CoupModel模型在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温度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土壤水分的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精度还需提高。综合本研究所有结果可知,在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热量一般足够当地植被成长基础供给,其影响处于次要地位,而水分才是直接影响植被恢复与再建的最关键要素。尽管该地区林草地的土壤水分状况在植被恢复与再建的初期阶段比农地较好,但是林草地每年的水分消耗大于降水补给,长期以往过多的发展人造林草将耗损大量土壤水分。因此在植被建设中应尽量遵循自然恢复的方式,要尽可能因水定植,选择低耗水的适生乡土树种和草种,采取天然恢复为主、人为栽植为辅的措施。本研究结论可以为该区域植被恢复与再建中土地利用方式规划、植物类型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赵承森[4](2020)在《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黑土有机碳库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人类对土地资源高强度的利用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退化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生态功能和对环境调控能力下降,土壤退化已经成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主要威胁之一。东北黑土区由于大规模开垦和长期高强度的耕作,以及人为污染和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黑土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土壤结构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严重退化,东北黑土地逐渐变成生态功能脆弱的地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黑土地,防止黑土地退化,修复退化黑土地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秸秆和生物炭还田是退化土壤修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方式。目前,有关秸秆或生物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身理化性质及其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土壤碳库变化预测与评估,秸秆或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等。然而,针对不同的退化土壤,秸秆和生物炭的修复效果有何不同?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黑土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以及有机碳库组分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研究中很少见到。本研究以两种退化的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比例为0.5%、1.5%、2.5%的秸秆和0.5%、1.5%、2.5%的生物炭。主要研究4部分内容:(1)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退化黑土活性有机碳库和惰性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2)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退化黑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3)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4)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退化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以及碳库组分和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的相互关系。为修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退化黑土,和秸秆与生物炭合理科学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秸秆的添加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两两之间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在所有处理中,秸秆添加量为2.5%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最高。秸秆的添加对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组分没有明显影响。(2)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EOC和土壤DOC没有明显的影响,但生物炭的添加显着增加土壤POC含量。生物炭的添加显着增加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组分的含量,土壤难降解有机碳和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之间均有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生物炭添加量为2.5%的处理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组分含量最高。(3)秸秆施入能够明显增加两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而生物炭对两种土壤CPMI总体上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秸秆能够增加土壤活性。我们进一步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对土壤总有机碳(TOC)贡献率的大小发现,生物炭主要通过增加土壤中ROC的含量来增加土壤TOC,秸秆主要通过增加土壤POC来增加土壤TOC。从矿化实验中发现,秸秆在两种土壤中矿化率都非常高,最高可达74.40%,而生物炭矿化率很低。秸秆的CO2释放累积量很大,是生物炭的2.31~6.12倍。(4)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土壤的全氮、全磷和全钾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秸秆和生物炭能够显着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秸秆和生物炭都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生物炭能够明显增加土壤的p H值,而秸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速效氮的含量。(5)通过Q-PCR定量扩增两种土壤样本中细菌基因,发现秸秆的施入能够显着增加土壤细菌丰度,而添加生物炭处理的细菌丰度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我们进一步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随着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则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减少。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着生物炭的添加略有下降。我们还发现秸秆的添加明显改变了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6)我们通过主坐标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秸秆和生物炭对两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碳库组分和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有机质土和低有机质土细菌群落被明显的分成两部分,并且秸秆和生物炭的添加都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各分区群落间的差异极为显着(R=0.5012,p<0.001)。Mantel检验说明了添加秸秆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显着相关,其中包括EOC(r=0.286,p=0.001)、DOC(r=0.174,p=0.002)和MBC(r=0.295,p=0.001)。这些结果表明,活性有机碳库组分是影响退化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而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p H值(r=0.241,p=0.002)显着相关,这说明添加生物炭能够通过改变p H值来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整体上讲,在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上,秸秆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生物炭。在提高土壤惰性有机碳库,增加土壤碳储和降低土壤矿化上,生物炭的添加效果明显优于秸秆。针对有机质下降严重的土壤,建议既要添加秸秆改良土壤活性碳库,还要添加生物炭增加土壤惰性碳库;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适量增加生物炭有利于土壤碳储存,过多施入秸秆或生物炭都会促进土壤碳库矿化。

杨美晨[5](2020)在《《退化土地治理经济学—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本节选自伊弗雷姆·恩孔尼亚(Ephraim Nkonya)所编辑的《退化土地治理经济学——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译者参与该书籍第三章《防止土地退化行动的制度框架》和第十章《中亚土地退化经济学》的内容翻译。土地退化小到个体农户生存和发展,大到关乎国家和全球生态环境,而中亚的牧场退化也是全球范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土地退化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在全球内具有重要影响。这本关于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土地管理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对土地退化的费用和采取行动制止土地退化的好处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资料。原文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其翻译常常受限于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要求译者不仅要熟悉文本的主题,还必须要了解文本背后的学科知识和相关背景。翻译文本中包含在某一国家地区或特定时间中产生的概念。整篇文章具有客观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各部分衔接性比较强。本翻译实践主要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进行,重点关注了词的翻译、词组翻译、句子翻译。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积累了一些有关于土地退化和环境治理的知识和翻译技巧,也希望能为生态环境方面提供一些新思路。

张柳欣[6](2020)在《寻常景观:庚斯博罗与康斯特布尔乡村风景画中的理想栖居图景》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我国当前乡村建设所造成的新一轮乡村景观趋同,得益于“艺术进入风景”的英国乡村美学经验被纳入中国乡建的参照体系。本文选取“最具英国特色的乡村”——萨福克郡斯托尔河谷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史视野下,借用图像学与艺术史研究方法,以本土风景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与约翰·康斯特布尔的乡村风景画为媒介,以圈地运动和自然美观念的演进为两条交织并行的论述线索,探究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早期斯托尔河谷乡村景观特征及其形成。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早期,斯托尔河谷乡村经历了从林地公地景观置换为大规模圈地农业景观的变迁过程,这一演变与议会圈地运动及土地改良的全面推进直接相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斯托尔河谷乡村完成了农业产业化与商业化转型,并通过斯托尔运河被纳入以伦敦为核心的城乡体系。在此进程中,由敞田制所支撑的独立自足的公地生活方式逐渐解体。庚斯博罗的林地乡景与康斯特布尔的斯托尔河谷绘画记录了议会圈地运动对斯托尔河谷乡村景观的影响,也反映出不同的乡村审美态度。在自然科学与自然美观念的共同影响下,18世纪中期所发展的“如画”风景趣味与18世纪早期对于繁荣、丰产的农业景观的品味背道而驰,并将道德价值、经济利益与美学愉悦分开,是英国自然美观念演进中最重要的跨越。19世纪初,对“如画”美的追寻让位于新的变化,并与英国浪漫主义对荒野自然的新趣味联系在一起。英国乡村风景绘画的本土化与自然美观念的发展交织并行。维吉尔式田园诗与欧陆古典主义风景画培养了英国画家对理想田园景观的品味,荷兰自然绘画的流行则促使英国风景题材进一步转向真实的乡村场景。在庚斯博罗的艺术启蒙下,康斯特布尔采取了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创作风景,不仅标志着他从18世纪“如画”趣味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解放,更意味着寻常的日常生活景观进入了美的视野。康斯特布尔的寻常景观是一种在漫长世纪中培育与驯化的人化自然,人类在此栖居劳作,社会生产秩序与自然过程相与和谐。19世纪以来,这种景观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背井离乡的英国人创造了一个精神国籍,被构建并认同为英国民族景观的典型形象。20世纪以来,英国成立了一系列乡村保护协会,使乡村文化、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免受侵蚀。英国乡村美学艺术、文化理论与规划实践层面的寻常转向,为我国乡村政策制定、景观营建与公众认知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刘兰兰[7](2020)在《四环素类兽药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特征及淋溶降解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简称:TCs)在黄土中的环境行为与黄土的性质,如粒径、有机质含量、黏土含量、酸碱度等密切相关。研究TCs在西北地区不同类型黄土上的环境行为,对于了解该类抗生素在西北黄土地区的环境归趋,区域土壤抗生素污染控制、修复及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四环素在我国应用广泛且环境中检出率较高,因此,本研究选取四环素(Tetracycline,简称:TC)为目标污染物,西北地区灰钙土、黄绵土、灰褐土及塿土等典型西北黄土作为试验土样,利用粒径分析、有机质测定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黄土进行表征分析,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TC在西北地区黄土的吸附/解吸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不同影响因素(粒径、pH、离子强度、温度和初始浓度)对TC吸附的影响;采用柱淋溶法,研究了TC在西北黄土上的迁移能力及不同影响因素(土壤类型、离子强度、pH、土层和初始浓度)对TC在土柱中迁移的影响;通过控制试验条件(灭菌/不灭菌)研究TC在不同类型黄土中的静态降解和动态降解情况,揭示西北地区典型黄土中TCs的环境行为,以期为治理修复西北黄土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对灰钙土、灰褐土、黄绵土、塿土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显示:pH值均略大于7,说明西北黄土均呈弱碱性。其中,黄土有机质含量:灰褐土>塿土>灰钙土>黄绵土。相比其它供试黄土,黄绵土的砂粒含量最多,而灰褐土的粉粒黏粒含量较多,且其阳离子交换量相比最高。西北黄土的红外光谱波峰波谷趋势大致相同,即西北黄土所含官能团较为类似。(2)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灰钙土、黄绵土、灰褐土和塿土对TC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约为1、1.5、2、0.8 h;相同浓度TC在黄土上的吸附量分别为:灰褐土>塿土>灰钙土>黄绵土;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动力学均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则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过程受到多种机制影响,如液膜扩散、表面点位吸附、表面扩散等。TC解吸动力学结果显示,TC在黄土上的解吸量依次为灰褐土<塿土<黄绵土<灰钙土,准二级解吸动力学模型更能描述TC的解吸动力学过程;TC的迟滞系数(HI)<0.7,说明TC的解吸速率<吸附速率,存在滞后作用;随TC浓度的增加,TC在西北黄土中的解吸速率越快。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热力学结果显示,黄土对TC的吸附量均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吸附属于吸热反应;TC在西北黄土上的的吸附热力学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n值近似1,说明此吸附过程较易进行,E值小于8 kJ/mol,说明该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KF值越大,则说明吸附能力越强,TC的西北黄土中的KF值在0.1220.804之间,KF值大小为:灰褐土>塿土>灰钙土>黄绵土。TC在西北黄土上的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θ小于0、焓变?Hθ和熵变?Sθ均大于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吸热且混乱度增大的过程。(3)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与黄土粒径、离子强度、pH、TC初始浓度、温度等均有关。黄土对TC的吸附量均随着黄土粒径的增大而减少。添加Ca2+/Na+离子均抑制TC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添加Na+对TC吸附的抑制作用大于Ca2+,蒸馏水的影响最小,且随添加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显着。pH对于塿土吸附TC的影响较为显着,当溶液的pH<5时,TC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当5<pH<7,黄土对TC的吸附量又随着pH的升高而增加,当7<pH<9时,则又随着pH的升高而减小。TC的初始浓度越高,西北黄土对TC吸附量越大,吸附速率越快。西北黄土对TC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4)TC在土柱中的淋溶迁移与黄土类型、不同土层、离子强度、pH、TC浓度等均有关。在灰钙土中最先浸出,其次是黄绵土和塿土,说明TC在灰钙土中的淋溶向下迁移性最强;土壤质地对于TC在土壤中的迁移起到重要作用,沙质土壤的黄绵土中TC的可浸出性较高。TC在030、3060 cm土层土柱中的迁移能力依次变强,说明不同土层会一定程度上影响TC迁移能力,但影响不显着。Ca2+和Na+对TC在黄土中的淋溶迁移起抑制作用,且Na+的抑制作用相比Ca2+更为显着;随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大,渗滤液中TC的浓度明显降低,TC在土柱上的吸附量增加,则TC不易穿透土柱。TC在黄土中的淋溶迁移随着淋滤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酸性淋滤液可促进表层土壤中TC的保留,降低其向下淋溶迁移。随着TC初始浓度的增加,大量TC向黄土土中迁移,且污染程度越高,TC纵向迁移能力越强。(5)TC在西北黄土中的降解分为静态降解和动态降解。静态降解研究表明,开始阶段,黄土中的TC的降解较快,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降解速率逐渐变缓,TC的降解速率:灰钙土>黄绵土>塿土;采用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发现R2均大于0.96,说明TC在灰钙土、黄绵土和塿土上的静态降解均较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表明TC在黄土上的降解呈现出指数衰减关系。TC的静态降解量依次为:塿土>灰钙土>黄绵土。动态降解研究表明,淋溶降解03 d,TC在灰钙土和黄绵土中灭菌组降解量略小于微生物组(未灭菌),而后则无明显差异,在塿土中无明显差异,则说明微生物对TC在黄土上的动态降解无显着作用。降解性研究表明,TC在灰钙土、黄绵土和塿土中的降解性属于中难与较难降解性。

张军[8](2020)在《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北的黑土区是世界着名的四大黑土区之一,自清朝末期开垦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种和不断增强的生产活动,遭受到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加速退化。为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尤其是风蚀,黑龙江省西部典型黑土区的人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种植以杨树、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灌木柳等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已经成为了该地区农林复合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林业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作物高产稳产、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出现了林分退化现象,关于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报道也较多。人工林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林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性质恶化。林地土壤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养元素转化的枢纽,对林木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维持地力长期发挥作用也是当前农林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业大县拜泉县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筛选了 5种同林龄(19年)不同类型的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小黑杨纯林X、落叶松纯林L、樟子松纯林Z、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SL、落叶松与樟子松混交林ZL),6种林龄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幼龄林X09、中龄林X03、近熟林X99、成熟早期林X95、成熟晚期林X88、过熟林X84),4种林龄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样地(即幼龄林L99、中龄林L92、近熟早期林L87、近熟晚期林L81),1个弃耕20年的对照样地(CK),共计14种样地(不同类型防护林中的X、L分别与不同林龄防护林系列的X99、L99相同)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类型、不同林龄防护林的0-60cm 土层的20种土壤性质,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0-20 cm 土层)的细菌16S rDNA多样性;运用“时空替代法”研究不同林龄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着差异检验(LSD)研究土壤性质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克服土壤指标体系的多重共线性筛选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并用其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高通量测序(HTS)和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得到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通过对比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对所得细菌群落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涉及C、N、P、S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大小,对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功能潜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土壤性质和不同类型样地间具有显着差异的物种进行冗余分析(RDA)得到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重要土壤性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L、Z、SL均比CK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BD);在各类型防护林中,ZL的土壤饱和持水量(SHC)、毛管持水量(CHC)、田间持水量(FHC)、毛管孔隙度(CP)、总孔隙度(Pt)、通气度(Ae)均最大,而L的SHC、CHC、FHC,X的CP、Pt,X的Ae均最小;X、L、SL均比CK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ZL 比其他类型防护林和CK均显着提高了 CP、Pt,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提高了 Ae,且ZL比X和SL提高的更显着;Z比CK和L显着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NCP);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降低了土壤质量含水率(MCg),且ZL降低的程度显着大于X和显着小于L。各类型防护林均比CK显着减小了土壤pH、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总磷含量(TP),X、L、ZL均显着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NN),而Z显着增加了NN;X、L、Z、SL均显着增加了速效钾含量(AK),且X增加的最显着;X比其他类型显着降低了土壤pH,却显着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AN);X、L、SL均比ZL显着降低了 TOC;L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含量(AP),却显着降低了 TP;Z、SL均显着降低了 AP。各类型防护林维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MBN)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X>Z>SL>ZL>L。(2)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TOC、NN、AK、TK六个指标。不同类型防护林地土壤的SQI排序为Z>ZL>SL>L>X。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随着林龄的增加,BD呈先降低、后增加,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变化;SHC、CHC、FHC、NCP、MCg变化方向一致;Ae持续增大,在成熟晚期林达到最大值,并且在成熟林和过熟林中显着高于CK。各林龄防护林,随林龄增加显着降低了土壤pH、TOC、TN、TP,提高了 AN、AK;除幼龄林外,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NN;各林龄的AP变化较为复杂,在成熟早期林中显着低于CK,而在成熟晚期林和过熟林中又显着高于CK;除幼龄林的MBC变化不大外,其他林龄MBC均比CK显着降低;中龄林和过熟林比CK显着降低了 MBN,幼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MBN。(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NN、AN、TK五个指标。SQI(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X88>X84>X95>X99>X09>X03>CK,除中龄林外的小黑杨防护林显着地改善了土壤综合质量;防护林地各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各土层SQI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成熟林或过熟林中,最小值出现于幼龄林或中龄林中。3.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增加了 BD,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近熟早期林比近熟晚期林显着降低了 NCP;近熟晚期林比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CP、Pt;各林龄均比CK显着降低了 MCg,却显着提高了 Ae,且幼龄林和中龄林的Ae显着高于近熟林;各林龄防护林均显着降低土壤pH、TOC、TN、TP,其中,幼龄林土壤pH显着高于其他林龄,中龄林的TOC、TN显着低于近熟晚期林,近熟早期林的TP显着高于其他林龄;各林龄增加了 AN、AP、AK,其中,近熟晚期林比近熟早期林显着增加了AN、AK,中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 AP;近熟晚期林显着提高了 NN,而幼龄林显着提高了 TK;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各土层的MBC、MBN均比CK显着下降。(2)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SHC、NCP、MCg、NN、AK五个指标。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的SQI排序为L99>L81>L92>L87>CK,与CK相比,落叶松防护林的SQI虽然稍有增加,但没有达到显着程度;落叶松防护林地0-20 cm 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20-40 cm土层SQI却小于对照,这种差异在近熟晚期林均达到显着水平;10-20 cm 土层和40-60 cm 土层SQI最大值出现在幼龄林中,0-10 cm和20-40 cm土层SQI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近熟林L81和L87中;而各层的SQI最小值随林龄的增加逐渐出现在更深层土壤中。4.不同类型防护林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1)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不同,优势门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孢菌门,但丰度差异最大门的是放线菌门;Krasilnikovia、Rubrobacter、RB41是共有的优势属,并且优势菌属在樟子松纯林中分布最多;Actinoplanes和Krasilnikovia分别是0-10 cm 土层和10-20 cm 土层防护林地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差异最大的属,也是这两个土层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关键属;土壤细菌的特有OTUs数量在0-10cm土层高于10-20cm土层,在CK中高于防护林。ZL的OTUs总数最多。(2)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的固碳、有机质分解与同化,固氮和氮素同化,解磷能力、硫酸盐同化和异化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其中SL菌群基因功能综合潜势较强,X较差,ZL、Z、L处于中等水平。(3)对防护林不同土层细菌群落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壤性质因素在0-10 cm土层是AK、TN、Ae,在10-20cm土层是pH、AN、MCg、TOC。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防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分布和群落组成有不同的影响;不同林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和不同林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性质虽然随林龄的增加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均提高了其土壤综合质量;从林地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在黑龙江西部黑土区营建农田防护林时,纯林应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树种,混交林则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模式;造林树种是引起土壤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是树种性质和土壤性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树种的筛选与优化、农田防护林林地土壤的调控、农田防护林更新模式的选择与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黄爽[9](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田曼[10](2019)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文本翻译研究 ——以《养分管理和肥料使用原则》汉译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以《养分管理和肥料使用原则》的汉译为例,探讨具有信息功能的农业科技文本翻译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各类文本根据其语言功能可划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纽马克提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一般来说,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养分管理和肥料使用原则》属于农业科技文本,其中大量使用农业术语、多义词、缩略语、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及长难句,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特点。基于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结合所选翻译材料的特点,得出所选文本主要功能为信息功能,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研究信息型文本功能和两种翻译方法,选择交际翻译作为主要翻译方法。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翻译材料、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概括与文本类型理论及农业科技翻译的相关文献综述和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包括文本分类及翻译方法)。第三章分析所选翻译材料的文本特点及所属文本类型。第四章以所选翻译材料为例证,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例子,探讨具有信息功能的农业科技文本的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为结语。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及所选文本特点,译者总结出农业科技文本的翻译原则——准确传达信息,注重信息的读者效应,保留原文的风格和结构;并据此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包括直译、顺译、分译、逆译、增译、省译等,从而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尽量使目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为农业科技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二、饲料生产模型在草地及可耕地矿质土壤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生产模型在草地及可耕地矿质土壤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食物网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食物网概况
        1.2.2 土壤微食物网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土壤动物样品采集
    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土壤动物结构与多样性相关基础参数
        2.5.2 土壤食物网结构的构建
        2.5.3 土壤食物网功能的表述
第三章 退化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对土壤动物营养功能群结构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理化因子
        3.1.2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落结构特征
        3.1.3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各营养功能群多样性与相似性
        3.1.4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结构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3.1.5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多样性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3.2 讨论
        3.2.1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结构的影响
        3.2.2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多样性的影响
        3.2.3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微食物网内群落影响的成因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退化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及其特征
        4.1.2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土壤营养功能群之间相关关系
        4.1.3 不同演替阶段营养功能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量
    4.2 讨论
        4.2.1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2.2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微食物网内土壤动物营养功能群的相关关系的影响
        4.2.3 不同演替阶段对功能群及营养级生物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退化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下土壤微食物网的能量流动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不同营养功能群之间的摄食率
        5.1.2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不同营养级的C、N矿化率
        5.1.3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的C、N矿化率及贡献率
    5.2 讨论
        5.2.1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内营养功能群的摄食率
        5.2.2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食物网对土壤C、N矿化的贡献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3.1 耕地评价研究进展
        1.3.2 土壤功能研究进展
        1.3.3 耕地评价尺度
        1.3.4 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提出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耕地
        2.1.2 土壤功能
        2.1.3 耕地土壤质量与土壤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协调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2.5 地理空间分异理论
3 耕地土壤功能评价与分区研究框架
    3.1 总体研究框架
    3.2 耕地土壤功能评价方法体系
        3.2.1 评价单元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土壤功能供需评价方法体系
    3.4 耕地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方法体系
    3.5 基于土壤功能的耕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法体系
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特征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状况
        4.1.4 土地利用状况
    4.2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评价单元
    4.4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4.4.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4.4.2 土地利用转换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评价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分级
    5.2 耕地土壤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2.1 单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2.2 土壤功能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 耕地土壤功能供需评价
        5.3.1 土壤功能供需比
        5.3.2 土壤功能供需比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研究
    6.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壤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2 耕地土壤功能限制性评价研究
        6.2.1 指标分级
        6.2.2 评价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土壤功能的耕地利用功能分区与优化
    7.1 分区原则
        7.1.1 功能主导性原则
        7.1.2 面积占优原则
        7.1.3 生产优先,其他功能次之
    7.2 耕地主导土壤功能识别
    7.3 基于土壤功能的耕地利用分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3)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再建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 黄土高原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耦合传运研究及模型应用
        1.2.3 CoupModel模型研究与应用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类型
        2.1.4 植被状况
        2.1.5 土地利用方式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布设
        2.2.2 数据测定与处理
        2.2.3 统计分析
        2.2.4 模型评价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
    3.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特征
        3.1.1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3.1.2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3.1.3 土壤干燥化
        3.1.4 土壤水量平衡
    3.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特征
        3.2.1 土壤温度时间变化特征
        3.2.2 土壤温度垂直分布特征
        3.2.3 土壤冻融过程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构建
    4.1 模型数据库建立
        4.1.1 土壤数据库
        4.1.2 植物数据库
        4.1.3 大气数据库
    4.2 模型设置
        4.2.1 模型输入设置
        4.2.2 模型输出设置
    4.3 模块选取
    4.4 参数调整
第五章 黄土丘陵区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模拟验证
    5.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模拟验证
        5.1.1 农地(玉米)土壤水分验证
        5.1.2 林地(柠条)土壤水分验证
        5.1.3 草地(苜蓿)土壤水分验证
    5.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模拟验证
        5.2.1 农地(玉米)土壤温度验证
        5.2.2 林地(柠条)土壤温度验证
        5.2.3 草地(苜蓿)土壤温度验证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农林草地土壤水分特征
        6.1.2 农林草地土壤温度特征
        6.1.3 CoupModel模型黄土丘陵区适用性评价
    6.2 讨论
        6.2.1 土壤水分特征
        6.2.2 土壤温度特征
        6.2.3 CoupModel模型土壤水热特征模拟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黑土有机碳库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土壤退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土壤退化概念
        1.2.2 世界土壤退化现状
        1.2.3 我国土壤退化现状
        1.2.4 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现状
    1.3 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土壤碳库的研究现状
        1.3.2 土壤有机碳库组分与分类
    1.4 秸秆和生物炭修复退化土壤的研究现状
        1.4.1 秸秆和生物炭的应用现状
        1.4.2 秸秆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3 秸秆和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1.4.4 秸秆和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与统计模型
        1.5.1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
        1.5.2 数量生态学统计模型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土壤
        2.1.2 秸秆和生物炭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有机碳库组分测定方法
        2.3.2 土壤基础理化指标的测定
        2.3.3 细菌16S r RNA实时荧光定量PCR与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2.3.4 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2.3.5 土壤矿化量的测定方法
        2.3.6 基础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
        3.1.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3.1.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3.1.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1.5 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相关性分析
        3.1.6 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对总有机碳逐步回归分析
    3.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3.2.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3.2.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CO_2累积量的影响
        3.2.3 秸秆和生物炭在退化土壤中的矿化率
    3.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3.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
        3.3.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
        3.3.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酸碱度和容重的影响
        3.3.4 秸秆和生物炭对大豆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3.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4.1 两种退化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和单元聚类分析
        3.4.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相似关系分析
        3.4.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丰度的影响
        3.4.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相对丰度的影响
        3.4.5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4.6 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和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关系
4 讨论
    4.1 秸秆与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的影响
        4.1.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1.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4.1.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惰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4.1.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4.1.5 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相关性分析
        4.1.6 退化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对总有机碳逐步回归分析
    4.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3.1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3.2 秸秆和生物炭对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
    4.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4.1 两种退化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和单元聚类分析
        4.4.2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相似关系分析
        4.4.3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丰度的影响
        4.4.4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相对丰度的影响
        4.4.5 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4.6 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和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退化土地治理经济学—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翻译项目介绍
    1.1 翻译项目来源
    1.2 源文本简介
    1.3 译文要求
    1.4 目标读者分析
    1.5 项目目标
2 项目实践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熟悉文本
        2.1.2 翻译策略的选择
    2.2 译中安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
        3.1.1 词义的选择
        3.1.2 词性转换法
        3.1.3 增译法与减译法
    3.2 短语的翻译
        3.2.1 “多枝共干”结构
        3.2.2 “多枝共干”结构的处理
    3.3 句子的翻译
        3.3.1 语态变换法
        3.3.2 长难句的处理
4 翻译项目总结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术语表
附录2 :原文及译文

(6)寻常景观:庚斯博罗与康斯特布尔乡村风景画中的理想栖居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英国乡村风景艺术研究
        1.2.2 庚斯博罗与康斯特布尔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圈地运动影响下斯托尔河谷乡村景观的变迁
    2.1 早期圈地与 18世纪斯托尔河谷的公地景观
        2.1.1 萨德伯里的公地景观与共有权
        2.1.2 林地乡景在庚斯博罗早期风景画中的表现
    2.2 议会圈地与19 世纪早期斯托尔河谷的商品化农业景观
        2.2.1 议会圈地对农业经济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影响
        2.2.2 “康斯特布尔的乡村”在早期风景画中的表现
    2.3 庚斯博罗与康斯特布尔乡村情感态度的比对
第三章 庚斯博罗到康斯特布尔乡村美学观念的演进
    3.1 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英国自然美观念的发展
        3.1.1 18世纪上半叶自然审美态度的转变
        3.1.2 18世纪中晚期“如画”美的发现
        3.1.3 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对荒野自然的新趣味
    3.2 英国乡村风景绘画的本土化倾向
        3.2.1 欧陆古典主义风景与荷兰自然绘画的引入
        3.2.2 庚斯博罗晚期风景画中的真实与想象
        3.2.3 康斯特布尔对庚斯博罗的承袭与突破
    3.3 康斯特布尔自然主义风格的发展
        3.3.1 由地志写生记录乡村地方
        3.3.2 由科学观察再现自然真实
        3.3.3 由情感经验重构生活场景
第四章 寻常景观与文化认同
    4.1 康斯特布尔乡村风景画的寻常景观
        4.1.1 人化的自然
        4.1.2 劳作的景观
        4.1.3 自然过程的表露
    4.2 英国民族景观形象的构建与认同
        4.2.1 康斯特布尔从本土画家到民族画家的身份转变
        4.2.2 斯托尔河谷从地方风景到国家象征的构建过程
    4.3 对英国乡村建设与保护的影响
        4.3.1 寻常景观参与理想栖居图景的构建
        4.3.2 乡村自然景观保护意识的唤起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斯托尔河谷乡村经验总结
    5.2 对我国当前乡村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7)四环素类兽药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特征及淋溶降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况
        1.1.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及残留
        1.1.2 四环素类抗生素使用现状
        1.1.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简介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土壤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1.2.1 四环素类抗生素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1.2.2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及解吸
        1.2.3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
        1.2.4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降解
    1.3 西北地区黄土的分布、分类、特征
        1.3.1 西北地区黄土的分布
        1.3.2 西北地区黄土的分类
        1.3.3 西北地区黄土的特征
    1.4 吸附理论与模型
        1.4.1 吸附机理
        1.4.2 吸附等温线
        1.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1.4.4 吸附热力学模型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不同类型黄土上的吸附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土壤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黄土理化性质分析
        2.3.2 四环素在黄土上的吸附动力学
        2.3.3 四环素在黄土上的解吸动力学
        2.3.4 四环素在黄土上的吸附热力学
        2.3.5 热力学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因素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土壤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粒径对四环素在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3.2 离子强度对四环素在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3.3 pH对四环素在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3.4 初始浓度对四环素在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3.5 温度对四环素在黄土上吸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的淋溶行为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土壤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供试黄土基本性质
        4.3.2 四环素在黄土中的淋溶动力学
        4.3.3 不同土层对四环素在黄土上淋溶的影响
        4.3.4 离子强度对四环素在黄土上淋溶的影响
        4.3.5 pH对四环素在黄土上淋溶的影响
        4.3.6 初始浓度对四环素在黄土上淋溶的影响
        4.3.7 浸出潜力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的降解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土壤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四环素在不同类黄土中的静态降解
        5.3.2 四环素在不同类黄土中的动态降解
        5.3.3 土壤微生物对四环素在黄土中降解的影响
        5.3.4 降解效率与途径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成果及荣誉

(8)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2.3 土壤性质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2.5 评价体系的构建
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3.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3.1.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3.2 讨论
        3.2.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3.2.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4.1.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4.1.3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4.2 讨论
        4.2.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4.2.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5.1.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5.1.3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5.2 讨论
        5.2.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5.2.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6.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
        6.1.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土壤性质因素
    6.2 讨论
        6.2.1 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6.2.2 土壤细菌的功能
        6.2.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土壤性质因素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2.1.1 大气氮转化
        2.1.2 土壤氮转化
    2.2 包气带氮转化
        2.2.1 吸附作用
        2.2.2 硝化作用
        2.2.3 反硝化作用
    2.3 淋溶作用
    小结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3.1 包气带厚度
    3.2 地下水补给
    3.3 全球岩性分类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小结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4.1 IMAGE模型
        4.1.1 淋溶因子
        4.1.2 地表氮剩余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4.2.2 氮增加量变化
        4.2.3 氮减少量变化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小结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5.1.1 概念模型
        5.1.2 数值模型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5.2.1 NTB模型改进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小结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6.3.2 典型发达国家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文本翻译研究 ——以《养分管理和肥料使用原则》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Research Background
    1.3 Research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Literature Review
    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2.1 Pe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Theory
        2.2.2 Three Text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Methods
Chapter Three Text Analysis of Principles of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Fertiliser Use
    3.1 Text Features of Principles of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Fertiliser Use
        3.1.1 Lexical Level
        3.1.1.1 Terminology
        3.1.1.2 Polysemy
        3.1.1.3 Abbreviation
        3.1.2 Syntactic Level
        3.1.2.1 Nominalization
        3.1.2.2 Passive Voice
        3.1.2.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1.3 Textual Level
    3.2 Text Type of Principles of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Fertiliser Use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ext Typology 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Principles of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Fertiliser Use
    4.1 Conveying the Information with Accuracy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4.1.2 Meaning Selection of Polysemy
        4.1.3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
    4.2 Emphasizing on the Reader Effect of Information
        4.2.1 Conversion of Nominalization
        4.2.2 Conversion of Passive Voice
        4.2.3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3 Preserving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饲料生产模型在草地及可耕地矿质土壤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食物网功能的研究[D]. 李宜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耕地土壤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D]. 李俊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基于CoupModel的黄土丘陵区典型农林草地土壤水热特征研究[D]. 张敏. 山西大学, 2020(04)
  • [4]秸秆和生物炭对退化黑土有机碳库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机制[D]. 赵承森.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退化土地治理经济学—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翻译实践报告[D]. 杨美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寻常景观:庚斯博罗与康斯特布尔乡村风景画中的理想栖居图景[D]. 张柳欣. 北京大学, 2020(08)
  • [7]四环素类兽药抗生素在西北黄土上的吸附特征及淋溶降解行为研究[D]. 刘兰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8]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D]. 张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9]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文本翻译研究 ——以《养分管理和肥料使用原则》汉译为例[D]. 田曼.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饲料生产模式在草原和耕地矿质土壤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