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合酶2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环氧合酶2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一、环氧合酶-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滨[1](2020)在《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经方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功效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为大柴胡汤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适宜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首先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AP进行预测分析,运用meta分析进行文献研究,初步预测大柴胡汤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然后构建肝郁气滞型AP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在病证结合模型下对大柴胡汤功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分离培养肝郁气滞型AP大鼠胰腺腺泡原代细胞,在原代细胞上进行预测活性成分的药效验证。结果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AP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临床应用依据。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黄芩素等8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IL6、VEGFA、TNF、EGF、PTGS2等18个靶点发挥发挥治疗AP的功效作用,网状meta分析发现了大柴胡汤中槲皮素、黄芩苷、大黄素、芍药苷、β-胡萝卜素5这种化学成分对AP大(小)鼠模型具有显着的疗效;综合考虑各化学成分的Degree值和SUCRA值后,最终选择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10个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大柴胡汤能够显着降低肝郁气滞型AP大鼠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证候积分,改善大鼠体征,降低血清淀粉酶(AMY)活性以及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体外实验结果发现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木樨草素、芍药苷、大黄素、柴胡皂苷a 7个成分能够显着降低肝郁气滞型AP大鼠胰腺腺泡原代细胞上清液AMY活力以及细胞内TNF-α、IL-6 m RNA水平。结论大柴胡汤通过降低大鼠肝郁气滞证证候表征和改善胰腺病理损伤发挥治疗肝郁气滞型AP的功效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胰腺组织TNF-α、IL-6基因的表达,降低胰腺炎症反应有关;大柴胡汤中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木樨草素、芍药苷、大黄素、柴胡皂苷a 7个活性成分在细胞水平上已证实是其主要的功效物质基础;大柴胡汤多成分、多靶点共同构成了其治疗肝郁气滞型AP的功效作用网络。

文玲[2](2020)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安胰颗粒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安胰颗粒有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制,丰富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取鼠龄为42~49天的清洁级雄性成年SD(Sprague-Dawley,SD)大鼠120只,体重约200~250g,适应性喂养7天后,用电脑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30只大鼠。各组进一步分为3小时、6小时、12小时三小组,每组10只大鼠。中药组造模前连续三天以8g/kg的安胰颗粒水溶后灌胃,一天1次;正常组不做处理,自由饮水饮食;西药组造模前1小时予以人重组白介素10(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0,rh IL-10)10000U行腹腔注射;经以上预处理后,取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以6%左旋精氨酸(L-arginine)溶液按150mg/100g剂量腹腔注射3次,每次间隔1小时,诱导SAP模型。用最后一次注射结束时间开始,按3小时、6小时、12小时时间点将四组大鼠分批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并处死大鼠进行解剖,观察胰腺大体形态,迅速摘取胰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p65mRNA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p65、iNOS、COX-2表达。采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胰腺病理切片结果:正常组电镜下胰腺小叶结构清晰,腺泡细胞、腺管、胰岛形态结构正常,腺泡细胞内见深蓝色点状细胞核。模型组随时间延长,小叶结构模糊,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成片破裂细胞堆积,视野模糊,腺泡细胞大面积空泡性坏死,细胞核游出或破碎,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小血管破裂坏死,红细胞溢出。中药组胰腺小叶结构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破裂、细胞坏死情况与模型组对比明显改善,细胞肿胀明显,尚可见清晰细胞轮廓及在位的细胞核。西药组胰腺电镜下改变与中药组大体相似。(2)血清TNF-α、IL-1β: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均随时间延长而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NF-α水平p<0.01,IL-1β水平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TNF-α、IL-1β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组织NF-κBp65mRNA: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NF-κBp65mRNA均随时间延长而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胰腺组织NF-κBp65mRNA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均随时间延长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表达量与TNF-α、IL-1β、iNOS、COX-2表达量分别呈高度正相关(p<0.05),而各TNF-α、IL-1β、iNOS、COX-2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左旋精氨酸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血清TNF-α、IL-1β以及胰腺组织NF-κBp65mRNA、NF-κBp65、iNOS、COX-2水平在3小时时间点开始显着升高,于本组实验的12小时达到峰值,NF-κBp65与各因子的表达量间呈高度正相关,而各因子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说明NF-κBp65mRNA基因转录诱导了NF-κBp65蛋白表达,蛋白过表达又导致下游靶基因转录或激活靶基因转录,炎症放大与微循环障碍同时发生在SAP早期,且炎症因子与微循环之间相互影响。2、安胰颗粒能够有效改善SAP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说明安胰颗粒对胰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是有效治疗SAP的病理生理基础。3、安胰颗粒胃灌注后不仅显着降低SAP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还显着降低胰腺组织NF-κBp65mRNA表达及NF-κBp65、iNOS、COX-2表达,提示安胰颗粒通过核因子-炎症因子通路,防治SAP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通过核因子-微循环因子通路改善微循环,有效减轻SAP发病过程中的炎性损伤及微循环障碍,达到有效治疗SAP的目的。

边志远[3](2020)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TXA2/PGI2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 itis,SAP)大鼠胰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及TXA2/PGI2比值的表达水平,探讨安胰颗粒治疗SAP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体重在200g-250g的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四个组(每个组30只大鼠),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个组再按照3h、6h、12h分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分别为3h组、6h组、12h组。正常组大鼠组,可自由饮水,进食;模型组大鼠,造模前12h禁食,不禁水,将浓度为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溶液(0.9%生理盐水配制),按照150mg/100g的剂量注入大鼠腹腔内,此方法1次/小时,共注射3次,诱导大鼠SAP;西药组大鼠,造模前1小时,予重组人白介素10(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0,rh IL-10)进行腹腔注射(10000U/只),再以模型组方法诱导SAP;中药组大鼠,予安胰颗粒灌胃,按照8g/kg的剂量(浓度1g/ml),此方法1次/天,连续3天,再以模型组方法诱导SAP。以最后一次诱导SAP为时间点,在之后的3h、6h、12h,分批次将浓度为1%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50mg/kg),待大鼠麻醉后处死,找到胰腺组织,将胰腺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入4%的甲醛溶液中,做好标记,用于病理切片的制备、免疫组化NF-κBp65、COX-2的累积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检测;另一部分用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去除组织表面的血液,置于0.9%Na CL 1.5ml的EP管中,经匀浆机处理后,放入离心管内,做好标记,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20℃冰箱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胰腺组织TXA2和PGI2含量。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应用SPSS 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均数间的差异,LSD-t检验进行均数的多重比较。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并作组间多重比较。检验水准按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胰腺组织病理:正常组胰腺小叶结构正常,小叶内腺泡、导管、排列规则,可见点状细胞核,未见病理性变化。模型组胰腺小叶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导管扩张,腺泡细胞水肿,可见散在坏死点,间质小血管壁出血坏死,细胞轮廓模糊。西药组胰腺小叶结构完整,腺泡细胞可见水肿,间质小血管壁局部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与模型组比较,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中药组胰腺小叶结构稍紊乱,小叶导管扩张,腺泡细胞水肿,可见肿胀的细胞核,随时间推移,腺泡及间质可见局部出血坏死,与模型组比较,病变程度较轻。(2)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IOD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IOD值在各时间点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时间点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IOD值均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OX-2的IOD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OX-2的IOD值在各时间点有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治疗组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COX-2的IOD值表达显着降低(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XA2、PGI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XA2、PGI2的含量在各时间点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胰腺组织TXA2、PGI2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胰腺组织TXA2、PGI2的含量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XA2/PGI2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TXA2/PGI2比值均数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胰腺组织TXA2/PGI2比值均数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安胰颗粒能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损伤,对胰腺起保护作用。(2)安胰颗粒能通过降低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和COX-2表达,调节TXA2/PGI2比值,减轻炎症介导的微血管引起的损伤,进而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障碍,达到保护胰腺的目的。

文艺[4](2020)在《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内胰酶异常激活而导致胰腺实质自我消化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约20%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可演变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同于具有自限性的MAP,SAP是以胰腺组织广泛的炎症反应和坏死为主要特征,具有复杂化和重症化的倾向,短时间内可由局部炎症迅速进展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常可造成心、肺、肾和肠道等损伤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病死率高达15-30%。其中,SAP相关的心肌损伤(SAP-associated cardiac injury,SACI),又称为“胰心综合征”,是SAP重症化进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心功能异常改变、中毒性心肌炎甚至心力衰竭。目前针对SACI预防和治疗尚无有效的手段,因此积极探索其发生机制以及寻找可靠的防治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业已证实,在SAP病程中,机体炎症反应导致的氧化应激与SACI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SAP早期,胰腺腺泡细胞和激活的炎性细胞会释放大量心肌抑制因子(对心肌有毒性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心肌抑制因子会促使心肌细胞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当超过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脂质、蛋白质、DNA等)会迅速被氧化,造成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异常。有学者发现,膜渗透性氧自由基清除剂(tempol)能有效减轻AP大鼠心肌损伤,进一步证实了SACI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综上可见,若能减轻SAP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及其伴随的氧化应激程度有望成为治疗SACI的有效手段。在SAP早期,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腹腔内积聚程度不等的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ncreatitis associated ascitic fluid,PAAF),针对PAAF,我中心前期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了通过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将PAAF及时引流至体外是SAP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APD将富含多种炎症介质和有毒物质的PAAF及时清除,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延迟或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发挥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此外,动物实验也证实APD能显着减轻SAP相关的肺和肠粘膜损伤。基于此,我们推测SAP早期实施APD有望对SACI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氧化激酶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据报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的过度激活不但是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病理状态下心血管系统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来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鉴于SACI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多种炎症介质对NADPH氧化酶均有激活作用这一事实,NADPH氧化酶的活化有可能也参与了SAP引起的心肌氧化损伤。因此,我们推测APD有可能通过减轻NADPH氧化酶的活化,减少氧自由基产生进而对心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此推测成立,那么APD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减轻NADPH氧化酶激活造成的心肌氧化损伤呢?澄清这些问题将为APD治疗SAP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生理状态下主要与核内染色体结合。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时HMGB1可通过坏死胰腺组织的被动释放以及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主动分泌到细胞外,因此PAAF中常含有高浓度的HMGB1。而胞外HMGB1作为一种重要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可直接参与胰腺炎炎症级联放大反应及重症化,在胰腺及远位器官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HMGB1能通过作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受体激活NADPH氧化酶,引起细胞内ROS含量增加。而PAAF中高浓度的HMGB1,在被腹膜重吸收后会造成循环中HMGB1浓度的二次升高,进一步激活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因此,早期实施APD引流PAAF,是否可以通过减少HMGB1的重吸收降低其循环中的浓度,减轻HMGB1所介导的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活化进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呢?尚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SAP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并对SAP大鼠实施APD,旨在进行下列研究:1、APD对SACI是否有保护作用;2、NADPH氧化酶激活在SACI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3、APD是否能够调控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此外,在成功建立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将SAP大鼠的PAAF以及中和了HMGB1的PAAF注入轻型胰腺炎大鼠的腹腔内,旨在进一步验证PAAF中HMGB1在SAP病程中的作用,以及APD治疗SACI的相关机制。实验目的、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APD对SAP相关心肌损伤(SACI)的保护作用研究目的:观察APD对SAP大鼠治疗效果及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1.APD对SAP大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25只。通过细针穿刺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在SAP造模成功后,于右下腹置入外接负压引流球的橡胶引流管,腹腔内留置约0.5厘米并于腹壁固定,常规消毒后关腹建立AP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翻动胰腺组织数次,并于腹腔内留置一根0.5厘米长橡胶引流管后关腹。术后24小时记录各组大鼠死亡率,收集腹水计量并统计。2.APD对SACI的保护作用采用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5只,造模方法同前。造模后8小时检测心电图,24小时检测心脏超声和动脉血压,完成后处死大鼠,搜集腹水、血清、心脏组织,检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并做病理评分,计算心肌组织干湿重比,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酶谱、TNF-α和IL-1β浓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造模后24小时,SAP组大鼠死亡率为40.0%,平均腹水量为9.5±1.7ml;SAP+APD组大鼠死亡率为16.0%,平均腹水量为6.5±1.4ml,显着低于SAP组。2.SAP组大鼠心电图出现明显异常,而APD组大鼠心电图偶见异常。此外,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心功能明显受损,动脉血压也明显降低。而SAP+APD组与SAP组相比,大鼠心功能的受损情况有明显改善。3.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淀粉酶活性、TNF-α和IL-1β浓度显着升高;SAP+APD组大鼠上述指标较SAP组明显降低。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可见心肌细胞浊肿,伴部分溶解变性,局部区域可见单核细胞浸润,符合早期心肌炎改变,且病理评分和干湿重比值明显增高。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较SAP组明显减轻,病理评分和干湿比值明显降低。4.SAP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而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促凋亡蛋白与抗凋亡蛋白的失衡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胰胆管的方法能较好的制备SAP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其次,通过实施APD能明显降低SAP大鼠死亡率,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的异常。第二部分:NADPH氧化酶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NADPH氧化酶在SACI中的作用,证实APD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表达减轻心肌氧化损伤。1.NADPH氧化酶在SACI中的作用研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夹竹桃麻素(apocynin)组(SAP-APO group)和apocynin对照组(APO-CON group),每组15只。SAP-APO组和APO-CON组在造模前30分钟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用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的apocynin(20 mg/kg),而Sham组和SAP组大鼠注射相同体积的DMSO,其余造模方法同前。造模后24小时检测心脏超声,完成后处死大鼠,搜集血清、胰腺和心脏组织,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光度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比色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D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ROS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酶谱、血清炎症因子和淀粉酶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2)体外模拟实验,首先用含5%和10%正常大鼠血清或SAP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CCK-8法于干预后3、6、12、24小时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血清的最佳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接着,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大鼠血清组(normal rat serum group,NS)、SAP大鼠血清组(SAP rat serum group,SS)、SAP大鼠血清加apocynin组(SAP rat serum plus apocynin group,SA)和正常大鼠血清加apocynin组(normal rat serum plus apocynin group,NA)。检测:D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ROS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2.APD对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采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0只,各造模方法同前。造模24小时后搜集心脏组织,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光度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DHE染色心肌组织检测ROS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1.首先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和活性均明显增高。与SAP组比较,SAP-APO组大鼠心功能异常明显减轻,血清心肌酶谱浓度、心肌组织病理评分、ROS含量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也明显减少。同时SAP-APO组大鼠与SAP组相比,心肌组织促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抗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也明显降低。而SAP-APO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与SAP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程度降低。另外,Sham组与APO-CON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在体外模拟实验中,确定用含10%SAP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12小时为最佳干预条件。与NS组相比,SS组心肌细胞ROS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SA组与SS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S组与NA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和活性较SAP组明显降低,ROS含量明显减少,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NADPH氧化酶过度激活在SACI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实施APD能抑制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异常激活,减轻心肌组织的氧化损伤。第三部分:HMGB1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APD通过调控HMGB1降低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研究方法1.采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0只,各造模方法同前。造模24小时后搜集血清、腹水和胰腺组织,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胰酶活性以及血清和腹水中HMGB1浓度,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2.采用SD雄性大鼠36只,通过腹腔连续注射雨蛙素的方法建立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1)轻型胰腺炎对照组(control group,CN);(2)PAAF注射组(PAAF injection group,PI);(3)PAAF+抗HMGB1中和抗体50ug组(PAAF plus anti-HMGB1 neutralizing antibody 50μg injection group,PIH 50);(4)PAAF+中和抗体100ug组(PIH 100 group);(5)PAAF+中和抗体200ug组(PIH 200 group);(6)PAAF+对照lgY蛋白200ug组(PAAF plus control lgY injection group,PIC)。注射后8小时搜集血清和心脏组织,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浓度,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1.与SAP组相比,APD治疗能显着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胰酶活性和HMGB1浓度。另外,在SAP组大鼠腹水中检测出高浓度HMGB1。2.通过对MAP大鼠腹腔注射PAAF后发现PI组血清HMGB1水平较CN组明显升高,伴Nox-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增高,Nox-4的mRNA表达增高。随着抗HMGB1中和抗体剂量逐渐增加,当中和抗体剂量达到200ug时大鼠血清HMGB1浓度明显降低,N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ox-4的m RNA表达也明显减少。另外,PIC组与PI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实施APD能显着改善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损伤,有效减少HMGB1的释放以及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抑制HMGB1介导的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全文总结1.在SAP病程中,早期实施APD对SACI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在降低机体血清心肌酶谱浓度,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的异常。2.NAPDH氧化酶的过度激活导致心肌组织产生过量ROS是SACI发生的重要机制。大量ROS的产生和堆积会引起心肌细胞凋亡以及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造成心功能损害,而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能显着减轻SAP导致的心肌损伤程度。3.SAP时,PAAF中高浓度的HMGB1可以通过腹膜重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上调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在SAP早期实施APD,通过减少HMGB1释放以及重吸收降低其在循环中的浓度,进而可有效抑制HMGB1介导的NADPH氧化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心肌的氧化损伤,发挥对心肌保护作用(图1)。

夏飞[5](2018)在《Toll样受体4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急性重症胰腺炎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的表达目的:本部分通过建立具备重复性好、容易复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脑损伤大鼠模型,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胰腺与脑组织的病理、脑干湿重比(W/D)与体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与脑损伤组织病理变化,探讨是否能够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导致大鼠胰腺炎相关性脑损伤(PE),以及TLR4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脑损伤中的表达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生理盐水组(Nacl)、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成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MY、LIPA、IL-6以及TLR4表达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建模后胰腺组织及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行病理组织学评分。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及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脑组织的TLR4的表达。统计学分析胰腺组织和脑组织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TLR4在急性胰腺炎时表达作用以及急性重症胰腺炎脑损伤的建模方法。结果: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胰腺无出血水肿,未见明显改变;生理盐水组(Nacl组)见胰腺周围轻度水肿,少量腹水,光镜下可见胰腺组织间质显着增宽,小叶间隙增大,胰腺细胞水肿;而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T8510,Solarbio)建立的SAP模型组24小时后半数大鼠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光镜下见胰腺组织间质显着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胰腺局灶或片状坏死。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SAP组与Nacl组、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cl组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较为显着;SAP组大鼠符合坏死出血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建模24小时后,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见SAP组部分大鼠光镜可见脑组织水肿,主要表现在神经元细胞周围空白间隙,血管内皮细胞内陷周围有较大腔隙,光镜还可见到少数神经元细胞核溶解固缩。生理盐水组(Nacl组)脑组织无出血水肿,未见明显改变;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的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其中SAP组为4.53±1.081,Nacl组1.83±0.94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TLR4 mRNA相对表达情况,其中SAP组为3.06±1.161,Nacl组1.31±0.849,SAP组与Nacl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结论:1、通过TLR4、淀粉酶、脂肪酶、IL-6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说明TLR4可能参与了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2、造模后胰腺及脑组织的病理及脑指数的变化,说明通过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模型,可以诱发大鼠胰腺炎相关性脑损伤。3、通过TLR4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脑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其可能为大鼠急性胰腺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部分si RNA靶向干扰TLR4基因后大鼠相关指标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目的:通过第一部分中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引发脑损伤造模成功,并通过检测得知TLR4在胰腺炎脑损伤组织中的表达上调说明其可能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脑损伤发病相关,本部分将沿用之前的方法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脑损伤模型,并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使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局部靶点部位注射TLR4 si RNA,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干预,检测急性重症胰腺炎时脑组织中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 D88)及IL-6表达的情况,验证大鼠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si RNA对TLR4进行干预是否有效,并进一步探讨TLR4在急性胰腺炎脑损伤中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寻求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生理盐水对照组(Nacl)、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TLR4激动剂组(LPS)、TLR4 si RNA组(si RNA),同第一部分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药物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采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局部靶点部位注射给药方式对TLR4激动剂组和TLR4 si RNA组分别注射脂多糖(LPS)和TLR4 si RNA进行干预。建模及干预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行病理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各组脑组织病理组织学评分间的相关性。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及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对各组大鼠脑组织的TLR4、My D88以及IL-6的相对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在Nacl组、SAP组、LPS组、si RNA四组间,脑组织TLR4蛋白及m RNA相对表达均存在显着差异。SAP组与Nacl组比较TLR4、My D88以及IL-6表达显着性增加,给予TLR4特异性激动剂组脂多糖刺激后LPS组表达较其余各组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予TLR4特异性抑制剂后,si RNA组TLR4、My D88以及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及LP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利用RNA干扰技术直接将搭载si RNA载体的TLR4 si RNA应用于局部靶点部位,可对目标基因的表达进行有效的调控。2、进一步论证了TLR4通过My D88依赖途径介导IL-6等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大鼠胰腺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3、TLR4的表达情况与大鼠胰腺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为胰腺炎脑损伤提供一种可能的治疗靶点。

吴燕丽,龚静,刘芳[6](2016)在《丹参酮ⅡA对重症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红素加氧酶-1(HO-1)诱导组、环氧合酶-2(COX-2)抑制组和丹参酮ⅡA组5组各20只,后4组大鼠采用传统的牛磺胆酸钠法进行造模,丹参酮ⅡA组于术后给予40 mg/kg的丹参酮ⅡA腹腔注射,HO-1诱导组于造模后5 min静脉注射牛血晶素,COX-2抑制组于造模前2 h灌胃Celeeoxib水溶液,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HO-1含量,肺组织匀浆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COX-2含量以及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正常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肺泡隔无水肿、炎细胞浸润等改变;模型组大鼠肺间质充血明显伴多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隔明显增厚,部分肺泡代偿性扩张;HO-1诱导组、COX-2抑制组大鼠肺间质轻度充血,肺泡隔轻度增厚,偶见局灶性炎细胞(淋巴细胞为主);丹参酮IIA组大鼠的肺间质充血、肺泡隔增厚、增厚范围及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造模后3 h,模型组大鼠体内TNF-α、HO-1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随后模型组大鼠体内TNF-α、HO-1含量急剧上升。造模后3 h,HO-1诱导组、COX-2抑制组与丹参酮ⅡA组大鼠体内的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HO-1含量开始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造模后12 h,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下降(P<0.05),HO-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升高(P<0.05)。造模后3 h,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PO、COX-2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随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PO、COX-2含量均急剧上升(均P<0.05)。造模后3 h,HO-1诱导组、COX-2抑制组与丹参酮ⅡA组肺组织中MPO、COX-2含量开始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造模后12 h,MPO、COX-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降低(均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重症胰腺炎引起的肺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O-1与COX-2的表达发挥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陆奕[7](2010)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损伤胰腺的组织修复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约10-2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发病凶险,预后差,临床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对SAP的治疗仍以抑制胰酶分泌和合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据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动员MSCs可减轻SAP病情,改善其预后。本课题以SAP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给予SAP雌性模型大鼠输注同种属雄性来源的MSCs,观察移植后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损伤修复情况,明确同种异体来源的MSCs能否在SAP病理状态下迁移至损伤的胰腺组织,及不同微环境对MSCs迁移、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MSCs对SAP大鼠胰腺损伤修复的机制。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及传代的培养方法,通过培养传代,扩增出足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以后的实验做准备。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剪去大鼠双下肢,分离股骨,于超净台上剪开骨端,用10%胎牛反复冲洗髓腔直至骨干发白,1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按5x105/cm2密度接种于含10%胎牛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24h内观察细胞的贴壁情况,此后,每12h观察细胞贴壁情况,待细胞生长至培养瓶面积80%时传代。首次传代后继续定期观察、传代。传至第三代(P3)时,胰酶消化,收获细胞并计数。进行流式检测及细胞活力测定。结果:约24h后MSCs开始贴壁,贴壁后MSCs呈纺锤形及三角形等形态,并趋向集落样生长。经传代培养后,细胞成份逐渐得到纯化,至P3代时细胞形态单一MSCs占90%以上。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代表MSCs的CD29+CD44+CD45-细胞群,经过传代培养,其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细胞群的组成逐渐趋于单一,至P3代时,CD29+CD44+CD45"细胞群达到95%以上。培养至P3代时细胞活力最好,约为96%,P4代后活力逐渐下降。结论:本部分实验建立了稳定的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获得的MSCs经贴壁传代培养,纯度达95%以上,流式鉴定结果显示为CD29+CD44+CD45细胞群。这为下部分实验提供了充足的MSCs产品。二、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制作SAP动物模型,为研究胰腺损伤修复提供简便、可靠、重复性及可比性均较好的模型,了解大鼠SAP模型的病程规律,并为下一步实验提供关键的时间点。方法:雌性SD大鼠46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6);SAP造模组(SAP组,n=30)。SAP组分为4h、12h、24h、48h、72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有6只大鼠。CON组大鼠3只不做任何操作处理,3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次。另取大鼠10只,均SAP造模,观察72h死亡率。造模前12h起禁食,自由饮水,将L-精氨酸溶于9g/L生理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20g/L的L-精氨酸溶液,调整pH值至7.0左右,2次腹腔注射(2.5g/kg体质量),中间间隔1h。在造模后4h、12h、24h、48h、72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淀粉酶,获取胰腺、肺等组织,固定、石蜡包、切片、H&E染色,依据schmidt及Mayer评分法进行评分。并观察三组动物72h的存活情况。结果:造模后血清淀粉酶水平4h(4684±1844.4U/L)、12h (6940±1451.5U/L)、24h(9981±2901.6U/L)、48h (3431±1368.5U/L)、72h(1498±1865.9U/L)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造模后24h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连续观察72h以上,正常组大鼠死亡率为0,SAP组大鼠死亡率为40%。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胰腺组织结构清晰,腺泡小叶完整,间质无渗出。SAP组造模后4h即可见胰腺间质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12h胰腺腺泡细胞坏死。24h可观察到胰腺组织大片坏死,出血及明显炎细胞浸润。48h坏死加重,腺泡小叶结构严重破坏,可见皂化斑。72h胰腺组织坏死到达最高程度。胰腺病理评分显示,造模后4h起,胰腺病理评分即显着升高,至造模后72h胰腺病理评分达到高峰。结论:本部分实验成功复制出L-精氨酸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该模型制作方法简单,价廉,不需特殊材料及设备,可重复性好,损伤小,病变程度在不同的胰腺部位比较均匀一致,克服了其他模型需行剖腹术等缺点,大大减少了外源性细菌污染的机会,且与人类SAP的病程及组织学改变相似。是研究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并且发现,SAP 24h时模型动物的胰腺病理损害最为严重,死亡率达高峰,因此,在后部分的实验中,我们选择24h为SAP模型的主要观测时间点和干预治疗时间点。三、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减轻作用目的:明确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MSCs能否减轻SAP大鼠病情,能否对大鼠损伤胰腺发挥保护或修复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SAP+MSCs移植组(n=20):SAP大鼠接受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SAP+培养基输注组(n=20):SAP大鼠接受等体积培养液。MSCs传代培养方法同第一部分。SAP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同第二部分。MSCs移植组于SAP造模后24h输注P3代以上MSCs,约5-7×107/只。培养基输注组则于SAP造模后24h输注等体积培养液,2组大鼠均于输注后24h处死其中10只大鼠,抽取心尖血,测血清淀粉酶值,获取胰腺组织,一部分用于抽提RNA行RT-PCR检测TNF-a、IL-1βmRNA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组织用于H&E染色,并行胰腺病理评分。剩余10只大鼠用于观察72h存活情况。结果:SAP+MSCs移植组大鼠的胰腺病理评分显着低于SAP+MSCs移植组(P<0.05)。两组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各时间点SAP+MSCs移植组血清淀粉酶水平相对较低。MSCs移植输注组胰腺组织TNF-a,IL-1βmRNA表达显着低于SAP+培养基输注组(P<0.05)。MSCs移植组大鼠的72h生存率显着高于培养基输注组。结论:MSCs移植治疗可以降低SAP模型大鼠胰腺TNF-a,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减轻SAP大鼠胰腺病理损伤,改善SAP病情,提高SAP大鼠的存活率。四、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迁移和分化目的:观察同种异体MSCs在正常大鼠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的迁移、分化情况,了解不同微环境对MSCs迁移、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MSCs对SAP大鼠胰腺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MSCs移植组(n=10):正常大鼠接受同种异体MSCs移植输注;SAP+MSCs移植组(n=10):SAP大鼠接受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SAP+培养基输注组(n=10):SAP大鼠输注等体积培养液。MSCs取自雄性SD大鼠,其传代培养方法同第一部分,传至第三代后,经DAPI标记染色。SAP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同第二部分,为雌性SD大鼠。MSCs及培养基移植输注方法同第三部分。三组大鼠均于移植输注后72h处死大鼠,获取胰腺组织标本,病理评分胰腺炎症损伤程度,采用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CISH)的方法追踪MSCs迁移、运动的轨迹,并将原位杂交与CK19及a-淀粉酶免疫组化染色共定位。结果:移植入的MSCs可以迁移至受体大鼠各脏器。且无论是正常胰腺还是SAP受损胰腺,MSCs均能迁移至胰腺组织中,但不同的微环境对MSCs的招募能力不同,正常+MSCs移植组中迁移入的MSCs呈散在分布于腺泡细胞、胰岛、胰管及血管上皮细胞中,SAP+MSCs移植组中迁移入的MSCs多集中分布在某些腺泡细胞、胰岛细胞或胰管上皮细胞中,我们还发现无Y染色体阳性显色的胰腺组织损伤较严重,腺泡结构破坏明显,有较多坏死组织及炎细胞浸润,而Y染色体阳性显色部位,腺泡结构较为完整。并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迁移入的MSCs能分化为表达CK19的胰腺干细胞、胰管上皮或胰岛细胞及表达a-淀粉酶的胰腺腺泡细胞。结论:炎性损伤的胰腺组织具有招募MSCs的能力,MSCs能定向迁徙和分化为部分胰腺组织细胞,并能减轻大鼠胰腺局部的炎症反应。全文小结本课题采用L-精氨酸2次腹腔注射法成功诱导SAP大鼠模型,通过对SAP病情指标的评估,确定24h为MSCs移植时间点。采用贴壁法,对MSCs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进而应用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SAP,发现MSCs移植,可以降低SAP模型大鼠胰腺TNF-a,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减轻SAP大鼠胰腺病理损伤,改善SAP病情,提高SAP大鼠的存活率。炎性损伤的胰腺组织具有招募MSCs的能力,MSCs能定向迁徙、定居和分化为部分胰腺组织细胞。

保健媛,吴蕊,郭媛[8](2004)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马茗晗[9](2020)在《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评价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初步探讨马融教授运用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证治规律。2.初步探讨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及脑脊液中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马融教授运用疏风止痉方治疗的癫痫患儿62例,采集其性别、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频次、发作诱因、既往史、家族史、脑电图及颅脑核磁、服用抗癫痫西药情况及中医证素特征等,使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录入相关全部信息,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规律。2.选取大鼠10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大鼠,其余90只均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癫痫大鼠模型,将点燃成功的癫痫大鼠先后通过14天丙戊酸钠、卡马西平预处理后,将仍有癫痫发作的大鼠作为耐药性癫痫模型。将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卡马西平、卡马西平联合特异性抑制剂PDTC及卡马西平联合低、中、高剂量疏风止痉方药灌胃治疗28天,观察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每周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灌胃治疗结束后,每组大鼠中随机选取6只,利用微渗析采样技术收集大鼠脑脊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结果: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证治规律(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显效率为35.5%,总有效率为80.6%。治疗非耐药性癫痫儿童显效率为45.9%,总有效率为94.6%;治疗耐药性癫痫儿童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60.0%。(2)通过证素分析结果表明,疏风止痉方更适用于癫痫风热上扰证,患儿既往多有热性惊厥病史;发作常以外感发热为主要诱因;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中医证候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目直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角伴或不伴流涎,四肢强直抽搐,常伴有外感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红,舌淡红或红,苔白,脉浮或滑。2.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大鼠发作行为的影响除正常对照组大鼠之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周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1)发作次数的影响:第1周、第2周疏风止痉方中、高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疏风止痉方低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阳性对照组(p<0.01),与耐药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3周、第4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次数呈减少趋势(p<0.05);疏风止痉方中、高剂量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疏风止痉方低剂量组发作次数少于耐药模型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2)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第1周、第2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持续时间逐渐缩短(p<0.01);阳性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其他各组(p<0.05)。第3周、第4周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药物剂量增加,发作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各剂量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耐药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0.01)。3.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1)疏风止痉方各剂量组随着中药剂量增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呈递增趋势,各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卡马西平浓度低于阳性对照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疏风止痉方低、中剂量组卡马西平浓度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3)耐药模型组大鼠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各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疏风止痉方高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显效率为35.5%,总有效率为80.6%。疏风止痉方不但对治疗非耐药性癫痫儿童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4.6%,且对治疗耐药性癫痫儿童也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为60.0%。2.临床中疏风止痉方更适用于癫痫风热上扰证,患儿既往多有热性惊厥病史;发作常以外感发热为主要诱因;以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3.疏风止痉方可减少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疏风止痉方通过调节脑内NF-κB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下调P-gp水平,继而提高脑内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的浓度有关。

郭洪雷[10](2020)在《Pirfenidone和Fraxinellone对实验小鼠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胰腺组织慢性炎症-纤维化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腺泡萎缩、腺泡导管化生、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胰管扩张/扭曲/狭窄和组织钙化。C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可伴腰背痛、脂肪泻、血糖升高和营养不良。小部分CP患者甚至可进展成胰腺癌,缩短了预期寿命。临床上治疗CP的主要手段为胰酶替代、体外震波碎石、内镜和外科手术。但是,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逆转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及纤维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研究CP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胰腺纤维化是CP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在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胰腺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反应激活了PSCs,PSCs活化后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ECM沉积在组织间质内引起纤维化,最终导致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减退。此外,慢性炎症反应保证了PSCs的持续激活,加速了组织纤维化。巨噬细胞在慢性炎症反应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同功能类型的巨噬细胞均促进了CP的发展。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梣酮(Fraxinellone,Frx)是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效性天然产物,具有抗炎、抑制肿瘤等作用。本研究将通过小鼠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来探索PFD和Frx对CP的疗效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旨在为CP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本研究在C57BL/6雄性小鼠体内反复腹腔注射雨蛙素6周造CP模型,对照组小鼠体内反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药物PFD或Frx从CP造模的第4周开始灌胃,持续约4周。每周监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可见单纯雨蛙素造模组小鼠的体重比对照组小鼠明显下降,而PFD或Frx治疗组小鼠的体重比单纯雨蛙素组小鼠显着增加,这说明PFD和Frx可以改善CP小鼠的体重变化,改善营养状况。小鼠处死后将胰腺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Sirius red染色、Masson’s trichrome染色和IHC染色以评估CP的严重程度。单纯雨蛙素造模组小鼠的胰腺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腺泡萎缩、炎细胞浸润、腺泡导管化生和纤维化形成,而对照组小鼠的胰腺切片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的组织结构。PFD或Frx治疗组小鼠的胰腺切片染色结果显示组织损害程度明显减轻,CP病理学评分有所改善。此外,本研究提取了小鼠胰腺组织的RNA,进行RT-PCR和q PCR实验,分析了目的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单纯雨蛙素造模组小鼠胰腺组织内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FN、Col1α1、TGFβ)和炎症相关基因(F4/80、CD68、TNFα、IL-6、CCL2)的转录表达明显增加,而PFD或Frx治疗可以减少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为体内实验PFD或Frx的疗效提供了一种解释机制。为进一步探索PFD和Frx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进行大量体外实验,主要针对在CP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PSCs和巨噬细胞。首先分析PFD或Frx对PSCs活化及ECM合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q PCR实验分析了PSCs活化marker(αSMA)及ECM(FN、Col1α1)的转录表达,并检测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其抑制剂(TIMP1/2)的转录表达。WB和IF实验分析了fibronectin、collagen和CTGF的蛋白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证明PFD和Frx能够抑制PSCs的激活和ECM的合成。为进一步解析PFD抑制PSCs活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进行PSCs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找到了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推测出4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PFD的作用密切相关。随后通过q PCR、WB和IF实验分析了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分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PFD减少了转录因子Smad2/3的磷酸化,降低了LRP6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减少了activeβ-catenin的表达,并下调了靶基因CCND1、c-Myc和LEF1的表达。此外,PFD还能够减少转录因子STAT3的磷酸化,而对YAP的磷酸化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证明PFD通过TGF-β/Smad、Wnt/β-catenin和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了PSCs活化与ECM的合成。除了影响PSCs的激活,PFD还可以抑制PSCs的迁移,被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所证实。此外,流式细胞实验结果还显示PFD可以增加PSCs的凋亡。对于Frx抑制PSCs活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MAPK和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WB实验证明Frx可以降低p38 MAPK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减少activeβ-catenin及基因CCND1、c-Myc和LEF1的表达。因此推测Frx通过p38 MAPK/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了PSCs活化与ECM的合成。巨噬细胞在胰腺慢性炎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将进行体外实验分析PFD和Frx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用LPS刺激巨噬细胞使其发生M1型极化,发挥促炎功能。用IL-4/IL-13刺激巨噬细胞使其发生M2型极化,发挥促纤维化功能。用PFD或Frx分别处理不同功能类型的巨噬细胞。由q PCR实验可知PFD下调了基因i NOS、TNFα和IL-1β的转录表达而没有影响基因CD206、CD301和Arg1。由WB实验可知PFD减少了CD86、i NOS、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而没有影响CD206、IL-4R、Arg1和TGFβ。此外,WB和IF实验结果显示PFD降低了STAT3的磷酸化水平而没有影响STAT1、IκBα和p65的磷酸化。因此说明PFD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通过STAT3信号发挥抗炎功能,而没有影响巨噬细胞M2型极化。关于Frx对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首先进行了巨噬细胞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找到了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Frx既影响了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又影响了M2型极化。随后的q PCR和WB实验结果显示Frx下调了M1型、M2型极化相关的基因表达。WB结果还显示Frx可以抑制LPS刺激升高的IκBα和p65的磷酸化水平,而且可以抑制IL-4/IL-13刺激增加的IL-4R的表达。因此证明Frx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的促炎功能,通过减少IL-4R抑制巨噬细胞的促纤维化功能。此外,用PSCs的上清液刺激巨噬细胞可使其发生M2型极化。q PCR结果显示Frx可以减少PSCs分泌趋化因子CCL2的表达,并下调了巨噬细胞分泌促纤维化因子TGFβ和PDGF的表达,而且可以拮抗PSCs上清液的作用。因此说明Frx还影响了PSCs与巨噬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PFD和Frx可以缓解雨蛙素诱导的小鼠CP,抑制PSCs活化及ECM的合成,并减轻巨噬细胞的促炎促纤维化作用,有希望作为临床药物治疗CP。

二、环氧合酶-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氧合酶-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1.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2.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剂应用
        3.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第二章 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第一章 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网络药理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干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效果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适宜于中药方剂评价的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方法学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四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对急性胰腺炎AR42J细胞模型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大鼠原代胰腺腺泡细胞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五部分 结语
    1.急性胰腺炎病证结合模型构建方法与意义
    2.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的功效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分析
    3.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创新点
    4.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论着
科研课题

(2)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1.1 SAP概述
        1.2 SAP病因
        1.3 SAP发病机制
        1.4 SAP诊断
        1.5 SAP非手术治疗进展
    2 传统医学文献研究
        2.1 中医对AP的大体认识
        2.2 SAP中医辨证论治
        2.3 中医对SAP的治疗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造模前处理
        2.3 造模
        2.4 标本采集
        2.5 HE染色及病理切片制作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大鼠胰腺大体观察结果
        3.2 胰腺组织病理结果
        3.3 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检测结果
        3.4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mRNA检测结果
        3.5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表达结果
        3.6 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白介素10与SAP
    2 NF-κB/TNF-α-IL-1β信号通路与SAP
        2.1 NF-κB与SAP
        2.2 TNF-α、IL-1β与SAP
        2.3 NF-κB、TNF-α、IL-1β与SAP
    3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与SAP
    4 SAP炎症通路与微循环通路的关系
        4.1 TNF-α、IL-1β均可诱导iNOS的表达
        4.2 TNF-α、IL-1β均可诱导C0X-2 的表达
        4.3 NF-κB、TNF-α、IL-1β、iNOS、COX-2与SAP
        4.4 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TXA2/PGI2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AP的文献研究
        1.1 病因
        1.2 病机
        1.3 诊断
        1.4 治疗
    2 中医学对AP的文献研究
        2.1 中医学对“胰腺炎”的研究
        2.2 中医学对AP病因病机的研究
        2.3 中医证型和治法
        2.4 中医药对AP的治疗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和实验条件
        1.2 实验耗材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分组和模型制备
        2.1 实验分组
        2.2 实验模型制备
        2.3 造模成功检验标准
    3 动物给药
        3.1 实验用药的准备
        3.2 药物剂量
        3.3 给药方法
    4 实验动物观察和检测项目
        4.1 动物情况观察
        4.2 标本采集
        4.3 病理切片的制备和HE染色
        4.4 应用免疫组化测定NF-κBp65和COX-2的IOD值
        4.5 应用ELISA测定TXA_2、PGI_2 的含量变化及TXA_2/PGI_2比值
    5 统计方法
    6 实验结果
        6.1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6.2 胰腺组织病理
        6.3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IOD值
        6.4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COX-2的IOD值
        6.5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TXA_2、 PGI_2的含量变化及TXA_2/PGI_2 比值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IL-10在SAP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2 NF-κB在 SAP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3 TXA_2、PGI_2在SAP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4 NF-κB/INOS-COX-2 信号通路和TXA_2/PGI_2在SAP微循环障碍机制中的联系
    5 安胰颗粒作用机制的探讨
        5.1 安胰颗粒治疗SAP的机制
        5.2 安胰颗粒的药物研究
    6 实验小结
        6.1 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6.2 检测指标变化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综述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APD对 SAP相关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和实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NADPH氧化酶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1 材料和实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HMGB1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和实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NADPH氧化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5)Toll样受体4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急性胰腺炎脑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病理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siRNA靶向干扰TLR4基因后大鼠相关指标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6)丹参酮ⅡA对重症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和试剂
    1.3 分组与造模
    1.4 给药方法
    1.5 标本采集与检测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2.2 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HO-1含量比较
    2.3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PO、COX-2含量比较
3 讨论

(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损伤胰腺的组织修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减轻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迁移和分化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研究中生物学因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8)《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9)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疏风止痉方治疗62例癫痫儿童的临床观察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小结
研究二 疏风止痉方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发作行为及脑脊液中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炎症反应与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热痫及抑制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Pirfenidone和Fraxinellone对实验小鼠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第一部分 Pirfenidone缓解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第二部分 Pirfenidone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第三部分 Pirfenidone抑制巨噬细胞M1 极化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第四部分 Fraxinellone缓解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慢性胰腺炎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第五部分 Fraxinellone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第六部分 Fraxinellone调控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一、实验结果
    二、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胰腺炎的试验性药物治疗进展
    综述的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四、环氧合酶-2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D]. 孙凯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文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TXA2/PGI2影响的实验研究[D]. 边志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文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5]Toll样受体4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夏飞. 苏州大学, 2018(12)
  • [6]丹参酮ⅡA对重症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 吴燕丽,龚静,刘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6(10)
  • [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损伤胰腺的组织修复作用[D]. 陆奕.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2)
  • [8]《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J]. 保健媛,吴蕊,郭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4(06)
  • [9]疏风止痉方治疗儿童癫痫临床观察及对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脑内卡马西平浓度影响的研究[D]. 马茗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Pirfenidone和Fraxinellone对实验小鼠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D]. 郭洪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环氧合酶2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