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寺商圈发展透视

上海静安寺商圈发展透视

一、上海市静安寺商圈开发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佟欣[1](2020)在《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研究中,往往只注重空间塑造、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而疏于兼顾大规模行人客流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压力。由于缺少对行人交通的深层研究,导致许多站域存在客流游积、人流过载和空间体验差等现象。如何引导高峰期行人快速流动、协调快速增长的行人流与有限城市空间两者间的平衡、满足行人交通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行人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复杂性由“流”和“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对于“流”方面的研究,以及两者的平衡关系存在明显不足。站域空间组织与行人流动的关系密不可分,空间组织在站域层面的功能密度、路网形态、空间结构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分别对行人流的数量、流线、分布和集散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提出步行服务效率这一概念,能够有效整合行人交通的“流”与“场”,平衡交通服务的“供”与“求”,从交通视角评价站域空间组织,并深入理解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关联性。在空间组织方面,对其认识应建立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为例,在全面剖析了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后,发现以往基于规模等级和主导功能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反映轨道站域的空间组织特征,更无法体现行人流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影响行人分布的空间结构分类方式实则更为有效。因此通过形状指数和密度梯度函数计算,深圳市轨道站域被划分为节点型、面域型和轴带型三大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种类与站域层面的功能、形态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共同构成了空间组织的自变量指标体系。在结合了调研与地铁刷卡数据、POI和OSM等大数据之后,筛选出9个典型站域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并将空间组织作为自变量指标进行计算。在步行服务效率方面,深圳市站域空间与步行的矛盾尤为突出。高峰期很多站域普遍存在行人步行缓慢、流线集聚性强和瞬时密度大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站域空间在规划时并未考虑行人交通,缺乏对大规模行人的有效支持,进而制约了步行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伴随新一轮城市发展,城市轨道站域的步行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其步行服务效率也应该从提高流动效率、分散聚集人流和疏解瞬时密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因此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内容主要针对行人流动性和时空协调性两个方面来选取因变量指标。明确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具体指标进行计算。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模拟的技术手段能够复现城市中大规模行人流的时空变化情况,有效获取指标结果。以典型轨道站域中的264条街道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四阶段法对行人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通过热力图对结果进行检验。随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将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输出的数据对轨道站域的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进行计算,得到1组真实场景、9组功能变化场景和8组出入口变化场景下的计算结果,最终构成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体系。基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了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具有显着影响,并发现了商业设施密度、街道中介度和人行道宽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在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类型的步行服务效率后,发现了不同结构类型下步行服务效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轴带型站点的通畅性最好,节点型站点的时间敏感度最大。通过不同功能种类和密度的多情景模拟,得出了功能分布、街道形态因素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关联和影响程度,并分析了不同车站位置、出入口数量和与城市连接方式的步行服务效率变化。从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揭示了“空间—行为—效率”关联的群体行为作用机理。根据步行服务效率指标间的内在逻辑,空间组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功能密度、出入口布局、结构形态。最后从提高步行服务效率的角度对样本站域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并构建了“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空间设计流程。

黄鑫[2](2020)在《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及空间研究》文中认为TOD及站城一体化促进了地铁站与周边地区联系。地铁的规划、建设、运营刺激着商业沿线发展,促使商业在地铁站周边聚集。相较于地铁站域内其他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强调体验、消费的城市综合体,它与地铁站点的联系更为紧密。作为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两者的联系纽带,二者的连接部分不仅满足交通需求,同时也提供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本文先研究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基本概况,总结归纳出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再结合南京实例调研发现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连接部分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再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研究不同连接模式的交通优化策略以及连接空间的活力提升策略,最后应用于项目实践。本研究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实践项目文本,下篇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总共五部分,六章节。第一部分对应本文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确定研究对象与内容,整理国内外研究综述,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对应本文第二章,分析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概况及现状。根据地铁站点连接对象的规模及属性,站点与周边功能空间的连接分为单体连接和群体连接,总结归纳出厅式连接、通道连接、广场连接、中庭连接四种单体连接模式和分散式、树状式、网络式三种群体连接模式。结合南京实例调研,分析地铁站点与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基于基本概况和实例调研,提出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设计优化应遵循连续性、整体性、多样性三大原则。第三部分对应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交通流线和空间活力两方面优化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及空间。第三章分别对单体连接和群体连接两种不同的连接模式进行交通优化。第四章从连接空间的多样与复合、开放与互动、场所氛围三方面提升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空间活力。第四部分对应本文第五章,应用实践,介绍南京下关站上盖物业地块建筑方案设计。第五部分对应本文第六章,总结研究成果与不足,展望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连接部分的发展趋势。全文约7.2万字,图表共109张。

张皓翔[3](2020)在《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认为,具有公众活动属性的城市广场源自于西方的城市建设传统。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了不少城市广场,但很多广场目前面临着公共活动缺失、活力不够的困境。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内涵品质提升、人本规划成为当今关注的重点议题,那些曾经处于城市中心、濒临衰退的广场获得了改造更新以重新激发其活力的机遇。本文以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项目为载体,借助大量一手实地调研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从活力再生的视角探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展望的思路开展设计研究。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目的,对“活力再生”与“城市广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第二章对“活力”一词引入到城市建筑领域所代表的概念进行解读,同时引入“显性”与“隐性”的概念,构建影响广场活力再生的要素系统,并归纳出显性与隐性要素之间相辅相成、互动辩证的关系。第三章结合常州文化宫广场实例,从历史延续、空间审美取向和多方主体诉求三个方面,对广场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隐性要素的筛选与整合原则。以此为据,进一步凝练出能够落实到物质空间中的规划设计要点。第四章,以跨尺度的视角,从空间结构、空间构成、节点设计三个层面、七个子类分别详细探析了影响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并构建出显性要素的规划设计原则,同时总结出不同层面和子类的显性要素设计策略。第五章阐述影响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如何共构落实于项目实践,并对设计成果进行评述,反思现实状态与理想方案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第六章归纳出导致当前城市中心广场失活的四个主要原因,并剖析当前城市活力所展现出的新特征与设计新视角,同时指出应当重视公众参与和多维要素整合等方法在未来广场活力再生设计框架中的运用。总体而言,本文借助实际案例系统地研究了活力再生视角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同时探讨了我国部分城市广场发展不佳的共性原因并对未来活力再生设计进行了展望,期待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参考。全文正文约6.4万字,图表120余幅(组)。

王怡婷[4](2020)在《消费需求影响下既有商场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商场也随之经历了井喷式增长期。据统计,新建商场面积于2015年时达到了增幅高峰,随后开始跨入了存量时代,既有商场面领着严峻的同质化竞争;同时,为了与网络购物差异化竞争,线下体验经济开始兴起;2019年国务院发文积极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商场改造转型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因此,本文研究对象选取为城市中以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为代表的已建成商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它们往往拥有区位优势,但在空间体验方面已表现出了与当前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选项,也是商场为了生存必须做出的改变。本文通过对建成已有一段时间的商场、改造成功的商场、具有未来特征的商场的调研分析,结合大量理论研究,提出了既有商场改造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理论基础,通过资料搜集及文献查找对研究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目的、意义,同时确立了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三、四章为分析研究,分别对应发展趋势、研究对象现状分析、改造方向与原则。第二章通过分析商场发展的内驱动力,明确了现代及未来商场发展中消费需求的主导地位,接着运用该结论,通过对当下及未来消费者群体画像进行描绘推导出商场发展趋势,进一步对未来商场基本类型进行了展望,为核心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选取长沙和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商圈中的四个商场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平面布局、动线模式、空间序列、业态配比、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六个角度展开基础调研,归纳其显现出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梳理了17个国内外经典商场改造案例和4个具有未来商场特征的案例,归纳总结了商场改造设计的入手方向与原则。第五章为策略研究,结合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具体策略提出,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策略分为业态与布局、内外动线、空间体验、边界与节点4大方面及相应的15个具体小点,提出符合未来商场发展趋势的具体细化改造设计措施。希望为后续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程度参考。

童敏[5](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认为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赵月[6](2020)在《沈阳地铁四号线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轨道交通建设1965年从北京开始,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现在二线城市正在掀起地铁建设的热潮。地铁因为运量大、准时等优点,其形成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担任市内长距离和绝大多数的运量。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地铁物业的价值也渐渐被人们认识到。地铁站的设计也从简单的车站设计变成了整合开发的复杂问题,一方面是开发商努力和地铁接驳,一方面是许多有意识的地方一体化的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轨道交通综合体是以车站为核心,与周边的地上地下建筑形成一体、功能集约、系统整合的综合型城市设施。与传统建筑空间或普通地下空间相比,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复合、动态开放等特点,并且与城市整体布局规划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城市尺度下常常出现轨道交通地下综合体规模不当、功能形式单一或配比失衡、空间组织混乱、环境恶劣且与地面城市空间结构脱节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已经成为热点,但是在城市轨道规划建设时序、周边土地权属的影响下,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之间都需要在各自为政的设计建设中进行整合,如何把控整合设计中关键要素是整合设计难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不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下空间整合模式,并结合城市轨道周边地下空间的特点,提出整合设计的关键要素,作为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下空间规划整合设计参考。

李泽奇[7](2019)在《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城轨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地铁作为城市中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的高速捷运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开发时序不同步、运营管理权属不统一等问题,造成城市中心区内站点出入口的布局、功能设计与城市空间相脱节。如何在轨道交通带动沿线土地增值的同时,实现城市空间对轨道交通的“反哺”,实现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建设。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选取位于城市中心区内商业中心型站点出入口为研究对象,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站点出入口布局两大方面对商业中心型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做出研究。论文运用文献搜集法、实地调研法及大数据背景下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商业中心型站点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体化设计理论研究,构建方法框架,形成“一个目标,两个对象,四个层级,八大元素,四大原则及提出一体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整合影响要素,针对现存的问题分类讨论一体化设计策略。论文主要从在出入口整体布局、交通流线、城市开敞空间和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入手,并根据每个方面典型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对其影响要素的分析,针对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现存问题提出“1+3”的一体化策略。首先,在站点出入口布局方面,由于受出入口数量及通道长度限制,站点覆盖服务范围有限,直达率低;提出通过增设出入口数量,构建多层级“树形”地下通道结构,改善出入口朝向的设计策略,从出入口本身出发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为实现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打下基础。其次,在与城市交通系统接驳方面,站点出入口核心区内动线系统不完整、中心区内接驳设施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集散效率低下;提出建立网络化的慢行系统以保证出入口影响域下客流的合理集散,规范各类接驳设施模式及距离的设计策略,实现出入口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架构。接着,在与城市开敞空间关系方面,站点出入口对周边优质景观及公共开敞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缺乏有机融合;提出从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两个角度,规范空间营造模式和尺度,重视对城市优质节点空间的利用,改善站点出入口周边景观要素的设计及配置的相关策略,提高出入口与城市开敞空间一体化融合程度。最后,在与建筑空间关系方面,站点通道与周边地下建筑空间相互隔离,缺乏有效连接和互动;连接通道形式单一,开发不充分;提出注重与城市地下、地上空间的合理连接,注重通道空间的开发模式多样化等一体化设计策略。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设计策略应用于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沙坪坝站2号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之中。

刘文[8](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史海翔[9](2016)在《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衔接空间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地面交通的拥堵成为了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城市病”。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载量大、便捷快速、能耗低、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目前世界各国的大型城市都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常规公交补充辅助的综合性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现今,轨交空间已然成为大城市中除居住、办公、休闲娱乐空间之外,人们最常接触并使用的空间之一。随着城市设计建设标准和空间品质的提升,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轨交空间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完善。而这其中,连接轨道交通枢纽内部站厅、站台空间与轨交出入口周边环境空间的衔接空间,更是在空间转换、过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作为交通空间发挥着流线组织、人群集散的功能,更承担着提升轨交商业文化价值、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统一车站与基地环境氛围的任务。因此,重视对轨道交通枢纽站衔接空间的设计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上海作为中国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的代表,其轨道交通已经建设成为了我国最成熟的轨交系统之一:线路总长度、站点数量以及运营规模均居全国首位。本文以上海契合近边城市要素特点的轨交站衔接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衔接空间与城市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轨交站衔接空间的设计规律和考虑因素,总结出其设计原则并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为上海乃至全国轨交站衔接空间的设计与建造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对上海轨交站与近边主要城市要素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其中第三、四、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国内外现状等;第二章概述部分,界定了概念、分类及研究范围等;第三章通过空间形式、造型、表皮等方面入手,对轨交站的出入口与城市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解析;第四、五章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以多种策略和角度,具体分析了轨交站衔接空间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的关系,以对其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与分析;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未来轨交站衔接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展望。

贤骥清[10](2014)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近代上海剧场演出史为背景,以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史为脉络,借鉴剧场建筑学方面研究成果,考察上海民国时期(1912~1949)的剧场、戏院、舞台等演剧场所及舞台艺术史迹。考察和研究内容如下:其一,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的背景考察与分析;其二,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大小剧场、戏院、舞台的类型、数量、区域概况调查与整理;其三,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舞台资料、重要剧目及演出的考察和史述;其四,民国上海剧场名称的更替考证与制表,民国时期上海剧场区域位置分布图的考证与绘制;其五,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美术演化发展轨迹的考察,舞台美术布景设计案例的介绍,舞台美术家小传的编纂;其六,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渊源与影响分析,演出场所整体特征描述、演变脉络梳理和嬗变规律探究。最后,民国上海剧场遗存现状统计报告,剧场保护和发展展望。具体而言,本文含导论一章、正论五章、馀论一章及附录。导论,主要介绍民国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现状及其基本概念。第一章,主要梳理上海历史沿革和宏观文化背景,考察民国前上海演剧场所,分析近代上海的剧场演化轨迹。第二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上海演出场所分布状况,从老城厢、公共租界、苏州河北以及沪西四个区域,分析剧场分布和聚集的剧场圈现象。第三章,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功能类型及演化轨迹,归纳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剧场变迁特征。第四章,主要整理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出中的舞台美术类型样式、舞美布景行业状况和舞美从业者档案。第五章,主要分析和比较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的东西文化渊源与影响。馀论部分,主要统计报告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和发展的展望。附录部分,整理统计了剧场的个体档案、舞美师个人小传、剧场生存年表、剧场分布图以及相关图纸资料等。本文的史料叙述,主要从纵向上梳理清中期开埠以降至民国时期上海中西两大支演出场所的数量、地位、型制、演出状态和生存状态。分析立论,主要从横向面上对比研究同时期西方剧场对中国剧场演化的影响与冲击,寻找二者间文化交流的关联状况,时间维度上梳理中国传统剧场在演化中的遗传继承、基因突变、时代气候的演化渊源,从空间向度上探究城市演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布局特点。总体研究目标是:考察上海地区传统剧场的渊源背景,梳理上海近现代化过程中剧场的形态及其轨迹,探赜剧场舞台美术演变发展过程,补阙上海地区断代剧场史,整体上完成20世纪上半叶上海舞台演出场所的宏观整理和演化分析。

二、上海市静安寺商圈开发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静安寺商圈开发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城市空间层面的步行研究
        1.3.2 轨道交通站域层面的空间研究
        1.3.3 轨道站域相关的行人交通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理论分析
    2.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研究基础
        2.1.1 轨道站域空间的范围界定
        2.1.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主要研究内容
        2.1.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理论模式
        2.1.4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分类
    2.2 步行服务效率相关研究基础
        2.2.1 行人交通的相关研究
        2.2.2 轨道站域的行人交通流动过程
        2.2.3 步行服务效率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2.2.4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步行服务效率测度方法
    2.3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互动机理
        2.3.1 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源流关系
        2.3.2 步行服务效率对空间组织的引导作用
        2.3.3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直接影响
        2.3.4 变量间的基本关系框架与研究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和测度指标建立及论证
    3.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3.1.1 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况
        3.1.2 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与站点建设过程
        3.1.3 城市轨道站域的既有分类及特征
        3.1.4 空间格局诱导下的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3.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内容论证
        3.2.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测度内容
        3.2.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测度内容
        3.2.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测度内容
        3.2.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测度内容
    3.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指标选取
        3.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选取
        3.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选取
        3.3.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3.3.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量化及分析
    4.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预处理与计算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2 指标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概况
    4.2 轨道站域典型案例的筛选
        4.2.1 典型案例筛选原则
        4.2.2 典型案例选取过程
        4.2.3 典型样本案例介绍
    4.3 典型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4.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结果
        4.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结果
        4.3.3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结果
        4.3.4 自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特征与评估指标建立及论证
    5.1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特征分析
        5.1.1 轨道交通运营概况与行人客流不均衡特征
        5.1.2 轨道交通高峰行人客流的潮汐特征
        5.1.3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时间峰现特征
        5.1.4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未来增长趋势
    5.2 城市轨道站域行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2.1 轨道站域行人流动基本特征
        5.2.2 轨道站域行人流空间汇集特征
        5.2.3 轨道站域行人流时间波动规律
    5.3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筛选与论证
        5.3.1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初步筛选对象
        5.3.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筛选的原则
        5.3.3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代表的内容
        5.3.4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行人微观仿真过程及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
    6.1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的建模基础
        6.1.1 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
        6.1.2 行人微观仿真模拟流程
        6.1.3 行人微观仿真平台选取
        6.1.4 空间范围与模拟场景设置
    6.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仿真模型构建
        6.2.1 行人流动模拟流程及方法
        6.2.2 轨道站域空间与行人行为模型构建
    6.3 步行人流模拟结果检验及模型调整优化
        6.3.1 步行吸引量结果检验与调整优化
        6.3.2 行人分布数量检验与调整优化
        6.3.3 步行通行时间检验与调整优化
        6.3.4 微观步行行为检验与调整优化
    6.4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6.4.1 各站点行人流量与分布结果
        6.4.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6.4.3 站点层面出入口布局情景计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果的启示
    7.1 轨道站域功能密度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1.1 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整体影响
        7.1.2 办公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1.3 居住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1.4 商业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2.1 路网形态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性
        7.2.2 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3.1 空间结构的步行服务效率差异性分析
        7.3.2 节点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3.3 面域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3.4 轴带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4 出入口布局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4.1 出入口数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4.2 出入口位置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4.3 出入口形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5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影响的综合性分析
        7.5.1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路径
        7.5.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7.5.3 步行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与影响机理
        7.5.4 基于步行服务效率的空间组织调整
    7.6 研究结果的应用及启示
        7.6.1 基于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设计流程
        7.6.2 结合行人客流量的空间开发强度调控
        7.6.3 考虑与站域容量协调的车站出入口布局
        7.6.4 针对行人规模的轨道站域空间结构选型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典型站域的初步筛选与调研分析
    附录B 全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附录C 全部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及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
下篇: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解析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
        2.1 连接部分的开发模式
        2.2 连接部分的功能价值
        2.3 连接模式
        2.3.1 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的单体连接模式
        2.3.2 地铁站和商业综合体的群体连接模式
        2.4 南京实例调研分析
        2.4.1 调研现状
        2.4.2 调研分析
        2.5 连接模式优化设计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连接空间的交通优化
        3.1 单体连接的交通优化设计
        3.1.1 秩序化:组织空间序列
        3.1.2 立体化:组织立体流线
        3.2 群体连接的交通优化设计
        3.2.1 秩序化:利用公共空间组织流线
        3.2.2 立体化:组织多层步行基面
        3.2.3 网络化:发展网络化的连接系统
        3.2.4 整体化:实现地铁站域协同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连接空间的活力提升
        4.1 连接空间的多样与复合
        4.1.1 形式多样性
        4.1.2 功能复合化
        4.1.3 活动多样性
        4.2 连接空间的开放与互动
        4.2.1 连接空间向城市开放
        4.2.2 连接空间与商业综合体渗透融合
        4.3 连接空间的场所氛围
        4.3.1 通过文化主题强化场所特色
        4.3.2 整合历史文化要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地铁五号线下关站上盖物业地块建筑方案 项目实践
        5.1 项目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基地现状
        5.1.3 设计目标
        5.2 项目生成
        5.2.1 场地布局
        5.2.2 建筑与地铁一体化设计
        5.2.3 地铁站厅与商业综合体的连接设计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成果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

(3)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与“城市活力”话题的升温
        1.1.2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
        1.1.3 项目实践的契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活力的概念
        1.2.2 活力再生
        1.2.3 城市广场
    1.3 研究对象选择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有关活力再生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4.2 有关城市广场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4.3 对本文的价值与启示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广场活力再生系统建构
    2.1 活力的定义与产生要素分析
        2.1.1 活力的定义
        2.1.2 活力的产生要素分析
    2.2 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
        2.2.1 历史延续
        2.2.2 空间审美取向
        2.2.3 多方主体诉求
    2.3 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
        2.3.1 空间结构
        2.3.2 空间构成
        2.3.3 节点设计
    2.4 活力再生显性与隐性要素的互动
第三章 常州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隐性要素分析
    3.1 常州文化宫广场的历史延续
        3.1.1 封建社会时期
        3.1.2 近代民国时期
        3.1.3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3.1.3.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3.1.3.2 改革开放后(1978-至今)
        3.1.4 小结
    3.2 常州文化宫广场的空间审美取向
        3.2.1 文化宫广场区域空间审美取向变迁分析
        3.2.2 中西方城市广场空间审美取向对比
    3.3 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中的多方主体诉求
        3.3.1 政府对文化宫广场更新改造的要求
        3.3.2 工人文化宫等周边区域与文化宫广场设计的关联分析
        3.3.3 社会公众对文化宫广场设计的期待
        3.3.4 设计师对文化宫广场设计的专业思考
    3.4 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整合与归纳
        3.4.1 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筛选整合原则
        3.4.1.1 文脉叠合,历史传承
        3.4.1.2 求同存异,与时俱进
        3.4.1.3 多元参与,合理利用
        3.4.2 历史延续信息与空间审美取向特征分析汇总
        3.4.3 多元主体诉求汇总
        3.4.4 社会公众意向调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州文化宫广场活力再生的显性要素分析
    4.1 常州文化宫广场空间结构分析
        4.1.1 景观格局
        4.1.2 交通布局
    4.2 常州文化宫广场空间构成分析
        4.2.1 空间尺度
        4.2.2 平面形态
        4.2.3 界面构成
    4.3 常州文化宫广场节点设计分析
        4.3.1 小品设施
        4.3.2 植被铺装
        4.3.2.1 植被绿化
        4.3.2.2 广场铺装
    4.4 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整合与设计
        4.4.1 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整合与设计原则
        4.4.1.1 整体考量,有机协调
        4.4.1.2 理性回应,尺度弥合
        4.4.1.3 人性当先,特色彰显
        4.4.2 结构梳理
        4.4.2.1 结构延续传递
        4.4.2.2 结构整合重构
        4.4.3 空间生成
        4.4.3.1 形态生成
        4.4.3.2 尺度控制
        4.4.3.3 界面处理
        4.4.4 节点营造
        4.4.4.1 特色表达
        4.4.4.2 人性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力再生显性与隐性要素共构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
    5.1 项目实践中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的筛选
        5.1.1 空间结构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5.1.2 空间构成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5.1.3 节点设计层面隐性要素的筛选
    5.2 项目实践中活力再生显性要素的设计
        5.2.1 结构织补
        5.2.1.1 古今融合的结构延续
        5.2.1.2 多维视角的结构重构
        5.2.2 空间生成
        5.2.2.1 多元形态生成
        5.2.2.2 多变尺度控制
        5.2.2.3 多样界面处理
        5.2.3 节点营造
        5.2.3.1 节点特色表达
        5.2.3.2 节点的人性化设计
    5.3 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成果评述
        5.3.1 现实中活力再生隐性要素筛选评述
        5.3.2 现实中活力再生显性要素设计评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活力再生视角下的城市中心广场设计的反思与总结
    6.1 城市中心广场活力缺失原因反思
        6.1.1 城市中心的变迁
        6.1.2 审美取向的差异
        6.1.3 功能定位的转变
        6.1.4 人本设计的忽视
    6.2 城市活力的认知与再生设计建议
        6.2.1 多维视角对当代的城市活力再认知
        6.2.1.1 城市活力的新特征
        6.2.1.2 活力再生的新视角
        6.2.2 注重公众参与、多维要素整合在设计中的运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期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4)消费需求影响下既有商场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到来
        1.1.2 体验经济兴起
        1.1.3 国家政策鼓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3.3 研究范围界定
        1.3.4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消费群体需求演变与商场发展趋势
    2.1 商业模式发展脉络与商场形式演化路线
        2.1.1 商业模式发展脉络梳理
        2.1.2 商场形式演化路线梳理
    2.2 商场发展趋势受消费需求影响
        2.2.1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型
        2.2.2 提倡细分消费市场
        2.2.3 消费者与商场关系的转变——以消费者为主导
    2.3 消费者需求演变分析
        2.3.1 现代消费群体特征及其需求
        2.3.2 未来消费群体更替及其影响
    2.4 商场发展趋势分析
        2.4.1 消费模式
        2.4.2 消费体验
        2.4.3 增值服务
    2.5 未来商场基本类型展望
        2.5.1 景点中心
        2.5.2 多功能中心
        2.5.3 社群中心
        2.5.4 创新中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既有商场现状调研
    3.1 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对象筛选
        3.1.3 现状概况
    3.2 既有商场现状分析
        3.2.1 平面布局
        3.2.2 动线模式
        3.2.3 空间序列
        3.2.4 业态配比
        3.2.5 内部空间
        3.2.6 外部空间
    3.3 既有商场存在问题
        3.3.1 平面布局紧凑
        3.3.2 动线模式低效
        3.3.3 空间节点匮乏
        3.3.4 业态配比失调
        3.3.5 内部空间单调
        3.3.6 外部空间割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方向与原则
    4.1 案例分析
        4.1.1 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案例
        4.1.2 具有未来商场特征的案例
    4.2 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方向
        4.2.1 改造定位
        4.2.2 改造切入点
        4.2.3 改造趋势
    4.3 既有商场改造设计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开放性原则
        4.3.3 个性化原则
        4.3.4 人性化原则
        4.3.5 便利性原则
        4.3.6 舒适性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商场改造设计策略
    5.1 业态与布局
        5.1.1 优化业态组合
        5.1.2 确定主力部分
        5.1.3 分布模式多样化
    5.2 内外动线
        5.2.1 改进动线模式
        5.2.2 衔接内部空间
        5.2.3 外部接驳立体化
        5.2.4 提高空间易读性
    5.3 空间体验
        5.3.1 舒展公共空间
        5.3.2 差异化空间形态
        5.3.3 提升视觉观感
        5.3.4 营造氛围体验
    5.4 边界与节点
        5.4.1 优化边界界面
        5.4.2 融合边界空间
        5.4.3 统筹节点分布
        5.4.4 丰富节点形式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海地区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案例
附录 B 国内外其他既有商场改造设计案例
致谢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为什么是街道?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一)对“街道”的研究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一、引入旅行视角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一、日常实践
        二、审美体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二、女权还是国族?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

(6)沈阳地铁四号线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需要
        1.1.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需要
        1.1.3 站点周边土地空间的高效使用需求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2 理论综述及项目分析
    2.1 理论概述
        2.1.1 整合设计理论
        2.1.2 TOD发展模式理论
        2.1.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2.2 项目背景
        2.2.1 站点简介
        2.2.2 项目概况
        2.2.3 交通区位
        2.2.4 周边建筑功能
    2.3 车站设计方案
        2.3.1 车站平面设计
        2.3.2 车站换乘设置
    2.4 地铁站域空间整合典型案例分析
        2.4.1 上海人民广场站
        2.4.2 南京新街口站
        2.4.3 大阪站轨道交通综合体
    2.5 本章小结
3 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交通整合
    3.1 沈阳北站站换乘预测及疏解比例
    3.2 地铁枢纽站地上空间交通整合
        3.2.1 与公交枢纽站的交通整合
        3.2.2 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整合
    3.3 地铁枢纽站地下空间交通整合
        3.3.1 地铁换乘线路的交通整合
        3.3.2 铁路车站的交通整合
        3.3.3 私家车的交通整合
        3.3.4 出租车系统的交通整合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功能整合
    4.1 交通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功能整合
        4.1.1 交通空间及商业空间的特征分析
        4.1.2 交通空间及商业空间的设计原则
        4.1.3 交通空间与商业空间的互动关系
        4.1.4 交通空间与商业空间的整合设计
    4.2 流动空间与驻留空间的功能整合
        4.2.1 流动空间与驻留空间的整合必要性
        4.2.2 流动空间与驻留空间的布局模式
        4.2.3 流动空间与驻留空间的整合设计
    4.3 基础设施空间的整合
        4.3.1 基础设施空间整合的内容
        4.3.2 基础设施空间整合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形态整合
    5.1 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形态整合
        5.1.1 与外部空间的形态整合
        5.1.2 内部空间的形态整合
    5.2 基于局部空间尺度的空间形态整合
        5.2.1 地铁四号线设计客流预测
        5.2.2 换乘通道设施的空间尺度验证
        5.2.3 站厅层设施的空间尺度验证
        5.2.4 站台层设施的空间尺度验证
        5.2.5 事故疏散的空间尺度验证
    5.3 公共空间导向性的形态整合
        5.3.1 空间秩序性
        5.3.2 空间识别性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迅速
        1.1.2 商业中心型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矛盾浮现
        1.1.3 城市设计进入了“品质诉求”的新时期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站点类型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站点出入口研究综述
        1.2.3 当前研究启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基础研究
        2.1.1 商业中心型站点
        2.1.2 站点出入口
    2.2 一体化设计基础研究
        2.2.1 一体化设计内涵
        2.2.2 一体化设计与TOD理论发展
        2.2.3 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特征
    2.3 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影响要素研究
        2.3.1 普通要素
        2.3.2 特殊要素
    2.4 本章小结
3 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关系现状研究
    3.1 调研内容与站点选取
        3.1.1 调研内容
        3.1.2 调研站点选取
    3.2 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关系现状研究
        3.2.1 站点出入口布局现状研究
        3.2.2 与交通系统接驳现状研究
        3.2.3 与城市开敞空间关系现状研究
        3.2.4 与建筑空间关系现状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一体化设计相关问题
    4.1 一体化设计原则
        4.1.1 整体易达性
        4.1.2 立体网络化
        4.1.3 有机多样化
        4.1.4 有序交互性
    4.2 一体化设计关键问题
    4.3 一体化设计研究方法
5 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1+3”一体化设计策略
    5.1 轨交站点出入口布局设计策略
        5.1.1 数量“最大化”、扩大覆盖面
        5.1.2 形成“树形”多层级通道
        5.1.3 调整朝向,引导客流
    5.2 与交通系统一体化设计策略
        5.2.1 慢行系统网络化、出入口设施精细化
        5.2.2 车行系统与站点出入口接驳“无缝化”
    5.3 与城市开敞空间一体化设计策略
        5.3.1 与城市广场空间复合化
        5.3.2 与城市公园协调、统一化
    5.4 与建筑空间一体化设计策略
        5.4.1 空间连接形式多样、立体化
        5.4.2 空间功能组织连续、一体化
    5.5 本章小结
6 实践设计—以重庆1号线沙坪坝站2号出入口为例
    6.1 项目概况
    6.2 现状调研分析
        6.2.1 调研范围及对象
        6.2.2 站点出入口布局现状研究
        6.2.3 与交通系统关系研究
        6.2.4 与城市环境关系研究
        6.2.5 与商业建筑关系研究
    6.3 沙坪坝站2号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
        6.3.1 优化2号出入口布局设计
        6.3.2 与交通系统一体化设计
        6.3.3 与城市开敞空间一体化设计
        6.3.4 与建筑空间一体化设计
        6.3.5 可行性分析
    6.4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1.2.3 研究目标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2.4 小结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3.1 复杂性的引入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3.1.3 建筑的复杂性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3.4 小结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4.4 小结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6.4 小结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衔接空间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现状研究结论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述
    2.1 轨道交通枢纽站定义
    2.2 衔接空间的概念
        2.2.1 空间的流动性
        2.2.2 易迷失方向感
        2.2.3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
        2.2.4 良好的抗灾防护性能
    2.3 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的概念
    2.4 衔接空间的现状
    2.5 按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的不同对衔接空间进行分类
        2.5.1 轨交站近边存在特色的城市区域或街道
        2.5.2 轨交站近边存在标志性建筑
        2.5.3 轨交站近边存在人文自然景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衔接空间中的出入口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的关系
    3.1 出入口的空间形式
        3.1.1 点式出入口
        3.1.2 线式出入口
        3.1.3 面式出入口
        3.1.4 体式出入口
    3.2 出入口的造型
        3.2.1 保持一致性
        3.2.2 进行对比
        3.2.3 影响出入口造型的因素
    3.3 出入口的表皮
        3.3.1 材质的选用
        3.3.2 构建手法
        3.3.3 表皮与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其他衔接空间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的关系
    4.1 空间性质
        4.1.1 空间尺度
        4.1.2 空间形状
        4.1.3 空间性格
    4.2 围合界面
        4.2.1 顶面
        4.2.2 侧面
        4.2.3 地面
    4.3 功能性
        4.3.1 单一功能
        4.3.2 复合功能
    4.4 采光系统
        4.4.1 设计原则
        4.4.2 自然采光
        4.4.3 人工照明
        4.4.4 具体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衔接空间的材质、细部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
    5.1 材质
        5.1.1 材质的选择
        5.1.2 材质的运用
        5.1.3 不同位置的材质
    5.2 细部设计
        5.2.1 细部设计的分类
        5.2.2 细部设计的作用
        5.2.3 细部设计的具体形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的价值
    第四节 剧场概念辞源考辨
第一章 民国前的上海演剧及其场所
    第一节 古代上海文化沿革及演剧
    第二节 近代上海演剧及场所概况(1843~1911)
    第三节 近代上海剧场圈及演化轨迹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分布及演化轨迹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公共租界”剧场圈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第五节 小结: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的演化轨迹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演出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三节 其它类型的演剧场所及舞台式样
    第四节 小结:演剧场所类型及舞台式样分析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演剧场所中的舞台美术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的舞台美术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话剧的舞台美术
    第三节 舞台美术的设计师和从业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演化渊源与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剧场的遗传影响
    第二节 上海开埠与欧美西风对上海剧场的影响
    第三节 日本与苏俄剧场对海派剧场文化的影响
馀论 民国时期上海剧场遗存报告
    第一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佚失状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剧场的遗存现状
结语
附录1:剧场档案
    1.1 近代上海的传统演剧场所(1843~1911)
    1.2 近代上海的西式剧场(1843~1911)
    1.3 民国前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12~1927)
    1.4 民国中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27~1937)
    1.5 民国后期的上海演剧场所(1937~1949)
附录2:民国期间舞台美术师小传(1880~1930)
附录3:上海演剧场所年表
附录4:剧场分布图
附录5: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 图书馆访问网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实践
致谢
附图

四、上海市静安寺商圈开发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D]. 佟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地铁站点和商业综合体的连接模式及空间研究[D]. 黄鑫.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活力再生视角的常州文化宫广场设计研究[D]. 张皓翔. 东南大学, 2020(01)
  • [4]消费需求影响下既有商场改造设计研究[D]. 王怡婷. 湖南大学, 2020(08)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沈阳地铁四号线沈阳北站站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 赵月.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D]. 李泽奇.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9]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衔接空间与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间关系的研究[D]. 史海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10]民国时期上海剧场研究(1912~1949)[D]. 贤骥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标签:;  ;  ;  ;  ;  

上海静安寺商圈发展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